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

合集下载

分析天然产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分析天然产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分析天然产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天然产物是指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具有药用、保健或化妆品等用途的化合物。

由于天然产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分离和鉴定方法对于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分离和鉴定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离方法1. 薄层色谱法(TLC)TLC是一种简单、快速且经济的分离方法,常用于初步筛选和纯化天然产物。

通过将待测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然后在薄层硅胶或薄层聚脂酰胺基质上涂布样品,再将其置于合适的溶剂系统中进行展开。

展开过程中,不同组分会在硅胶上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之后,可以使用紫外灯或化学试剂对分离的斑点进行检测和定性分析。

2. 柱层析法柱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根据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实现分离。

常见的柱层析方法包括正相层析和反相层析。

正相层析使用极性较大的固定相,适用于分离极性化合物;反相层析则使用非极性固定相,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化合物。

柱层析法可以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流速和温度等参数来实现分离和纯化。

3. 液液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是一种将目标化合物从混合物中转移到溶剂中的方法。

通常使用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将其与待测样品混合,通过摇床或离心机等设备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分离出有机相。

有机相中含有目标化合物,可以通过蒸发或浓缩等方法进行纯化。

二、鉴定方法1.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确定天然产物的吸收峰和吸收强度,从而推测其结构和功能。

通过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样品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情况。

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初步判断天然产物的结构特征。

2. 质谱法(MS)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确定天然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通过将样品转化为气态或溶液态,然后使用质谱仪对样品进行离子化和分析。

质谱仪可以根据离子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推测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

3.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核磁共振波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确定天然产物的结构和功能。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是按文献要求提取一定时间,有的是提 取至提取液无色,又比如用乙醚提取样 品中的脂肪时是以抽提管中流出的乙醚 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总之就 是要提取完全为止。
旋转蒸发
旋转蒸发
薄膜蒸发
6、影响溶剂提取法的因素
(1)生物材料的粉碎度
材料细,面积大,扩散快,效果好。 但是太细,吸附作用大,易糊化,扩散慢, 同时植物细胞也会遭受破坏,大量蛋白质、 淀粉被提出,产生沉淀或胶束状,影响提 取。

微波加热机制:
加热机制
极性分子作用机制: 极性分子存在一定的偶极 矩,当它处于一定的静电场中时,偶极分子就有呈方 向性的趋势,即带正电的一端朝向负极,带负电的一 端朝向正极。当电磁场方向变化时,偶极子的取向也 随之改变,分子发生摆动。
当微波的频率较高时,如 2450MHz ,即1秒钟内 电场变化 2.45×109 次,极性分子也随之发生 2.45×109次的摆动。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和相邻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阻碍和干扰分子随电场的摆动,产生 类似摩擦的作用,使分子获得能量并以热的形式表现 出来。
液体
气体
超临界流体 优良性能的萃取剂
溶剂萃取和超临界萃取的对比
溶剂萃取
超留,纯净
存在重金属
无重金属
溶剂的溶解能力为定值
溶解能力随温度和压力变化
可能使用高温,热敏物质分解 通常在较低温度下,不分解
存在无机盐被萃取的问题
无无机盐残留
溶剂选择性差
选择性好
需额外的操作单元来脱除溶解 在线分离,有效物质收率高
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但不适于热不稳定成分的 提取。
也可采用混合溶剂,常用的有水和乙醇。不同
比例的溶剂可提出不同成分,如CHCl3-
C2H5OH(95:5)

第二章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方法和技术

第二章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方法和技术
1、原辅材料规格的过渡实验。
2、设备选型与材料质量试验:
在小试阶段,大部分实验是在小型玻璃仪器中进行, 但在工业生产中,物料要接触到各种设备材料,如微 生物发酵罐、细胞培养罐、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多种 层析材料以及产品后处理的过滤浓缩、结晶、干燥设 备等。有时某种材质对某一反应有极大影响,甚至使 整个反应无法进行。故在中试时,要对设备材料的质
含强心苷的药材,用发酵法将低效的多糖苷转化为单 糖苷;需要从原料中提取某种苷的苷元时,用发酵法 或水解法把苷转化为相应的苷元后,再提取。
5、脱脂处理:
油质、蜡、树脂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丙 酮、苯及热乙醇中。
脱脂处理的方法:①先用乙醚或苯等亲脂性溶剂单独 或依次加热提取,并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脂的目的。 ②对于树脂,可在乙醚提取液浓缩后,再经氯仿提取 即可以溶出树脂成分。
工厂化生产原料的质量控制方法
(1)形态与性状相结合的鉴别方法 (2)显微粉末鉴定:在显微镜下观察原料粉
末的组织或细微的形态,做出鉴定结论。 (3)化学鉴别法:用薄层层析法或传统的化
学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鉴定,并做出鉴定结论。 (4)紫外光谱法:用原料的甲醇或乙醇浸出
液在紫外光谱仪测定其紫外光谱,做出鉴定结 论。
主要是检查生产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并 为中试和正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如果放大实验的结 果较好,可以不再做中间生产实验,如果结果不理想, 可以为中间生产试验创造条件。
著名的化学工业学家L.H.裴克赖(L.H.Baekeland)的名 言:“小试验多摸索,大生产多收获” 。
在小型实验中要对所有工序的物料进行化学分析,并 在每个工序中计算被提取物质的收率和损失,并计算 各种物料的变化和废水、废液和废渣的数量。每次实 验都要总结经验、分析数据、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 题的办法。

天然产物的分离与分析

天然产物的分离与分析

天然产物的分离与分析天然产物的分离与分析是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天然产物是指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自然来源中获得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多样化的化学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已成为众多药物的原料。

天然产物的分离,是指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提取和分离目标化合物,通常使用各种萃取、分配、过滤、色谱、电泳和质谱等技术。

而天然产物的分析,是指对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进行性质、结构、活性等的分析,以便进一步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

一、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1. 萃取萃取是从固体、液体、气体或膏状物质中选择性地提取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方法。

萃取时,将混合物和一种具有较强亲和力的萃取剂一起搅拌或煮沸,目标化合物就会在两种相间移动,利用两种相溶性不同的液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和疏水性,就可以提取到目标化合物。

2. 色谱色谱是一种通过选择不同条件下的物理响应,把混合物分离开来的技术。

色谱主要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种。

气相色谱是利用气体作为移动相,在固定相上分离化合物,液相色谱则是利用液体作为移动相,通过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各种化合物分离开来。

在具体实验操作中,色谱技术可应用于极性和非极性化学物质的分析,从而快速、准确地分离出目标物质。

二、天然产物的分析1. 质谱质谱是一种通过对物质分子离子的质量以及质量比分析以及离子碎片的结构分析等进行推断,对物质结构、组成、分子量和化学反应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的技术。

质谱常用于新天然产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2.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记录分层样品所产生的信号的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能够为化学家们提供许多有益的信息,如分子结构、原子间距、分子动力学、三维构像等方面的信息。

核磁共振在天然产物的分析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结语天然产物的分离和分析是现代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断提高天然产物的分离和分析技术的水平,可以为新药物和生物制品的研发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利用化学技术提取天然产物的步骤与技巧

利用化学技术提取天然产物的步骤与技巧

利用化学技术提取天然产物的步骤与技巧天然产物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藏,它们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产业中。

然而,天然产物的提取并非易事,需要运用化学技术来分离和纯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提取步骤和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有效地利用化学技术提取天然产物。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溶剂提取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使用极性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醇等。

超声波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则利用机械振动和电磁波加热的原理,可以快速提高提取效率。

根据实际需求和可用设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至关重要。

第二步,样品预处理。

在进行提取之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可以提高提取效果。

其中,粉碎是最常见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方法。

将样品研磨成细小的颗粒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有效提取。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干燥、破碎、筛选等处理,以便得到更纯净的样品。

第三步,优化提取条件。

提取条件的选择对于提取效率和纯度至关重要。

例如,在溶剂提取中,溶剂的种类、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提取效果。

为了获得最佳的提取效果,可以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等方法来优化提取条件。

此外,还可以考虑添加增效剂、调整溶剂比例等手段来增强提取效果。

第四步,分离与纯化。

提取得到的混合物中常常含有多种组分,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柱层析、薄层色谱等。

溶剂萃取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据目标物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柱层析和薄层色谱则利用物质在不同固定相上的不同分配行为来实现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目标物的性质和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五步,结构鉴定。

提取得到的天然产物需要进一步进行结构鉴定,以确定其分子式和结构。

常见的结构鉴定方法包括质谱、核磁共振等。

质谱可以通过测量样品质量和离子碎片来确定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核磁共振则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核磁共振信号来获得分子的结构信息。

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天然产物是指来源于动、植物等自然界的物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

在天然产物研究中,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详细讨论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的方法和技术。

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是指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化合物的过程。

由于天然产物的复杂性和多成分性,分离纯化是一个繁琐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在进行分离纯化之前,首先需要对天然产物样品进行初步提取,通常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醇等进行提取。

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技术,如柱色谱、层析等,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逐步去除,最终获得纯净的目标化合物。

柱色谱是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目标化合物在不同的固定相材料上的亲、疏水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常见的柱色谱包括正相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离子交换柱色谱等。

正相柱色谱适用于亲水性化合物的分离,而反相柱色谱适用于疏水性化合物的分离。

离子交换柱色谱则适用于带电离子的分离。

通过调整使用的溶剂体系和流动相条件,可以实现目标化合物的有效分离纯化。

除了柱色谱外,层析也是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之一。

层析分离是基于目标化合物在静态相和动态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的。

其中,薄层层析和凝胶层析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薄层层析使用薄层硅胶或薄层氧化铝作为固定相,通过与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实现目标化合物的有效分离。

凝胶层析则使用凝胶材料,如聚丙烯酰胺凝胶,通过分子尺寸和空隙的差异实现分离。

分离纯化得到的目标化合物需要进行结构鉴定。

在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中,核磁共振(NMR)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核磁共振通过对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行为进行探测,提供了丰富的结构信息。

常用的核磁共振技术包括质子核磁共振(^1H-NMR)、碳核磁共振(^13C-NMR)等。

通过获取样品在核磁共振谱图中的峰位信息和耦合常数信息,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除了核磁共振外,质谱技术也是天然产物结构鉴定的重要手段。

质谱技术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分子质量和碎片信息,通过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结构鉴定研究

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结构鉴定研究

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结构鉴定研究天然产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由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以其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和生物活性而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植物和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海洋微生物)是人们最为关心的来源。

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结构鉴定是研究天然产物的重要环节,既能揭示它们的化学特性和作用机理,也可以为新药物的研发和创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是将混合物中的单一成分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化学方法、生物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提取。

其中,化学方法包括色谱法、层析法、沉淀法等。

色谱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色谱法是将混合物利用不同化学特性进行分离的方法,其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而生物方法包括发酵法、平板法、深层发酵法等。

发酵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微生物合成特定的天然产物,通过培养、提取和纯化等步骤得到纯品。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冷却结晶法、加热蒸馏法、萃取、吸附法和膜分离等,物理方法一般作为前期浓缩提取,得到化合物粗提物。

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是分离提取后的重要工作环节,分离提取得到的单一成分为化合物,需要对其进行化学、物理、光谱等方法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化学结构。

其中光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线吸收光谱法、红外线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等。

其中,质谱分析结构鉴定是当前分子分析领域的主流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结构鉴定技术。

质谱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的特点。

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结构鉴定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

例如,提取自中药杜鹃花的槲皮素化合物可用于防止肝癌的发生,提取自天然植物中的植物固醇可以用于制备胆固醇降低的药物,大黄中的大黄素可用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此外,我国科学家还发掘了许多新的天然产物,如安息香酚、吲哚生物碱等,这些化合物可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治愈。

总之,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结构鉴定是研究天然产物的重要环节,它为新药物的研发和创制提供了重要支持。

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配合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已经成为了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天然产物是指在大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等自然物质所含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成分复杂、结构多样,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活性。

天然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对于药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然产物的分离天然产物的分离是指从天然物中分离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单一物质,通常采用化学提取和分离技术。

化学提取与分离技术包括筛选、溶剂抽提、蒸馏、萃取、结晶、层析、电泳等。

1. 筛选法筛分是分离和分选颗粒材料、颗粒杂质等的一种基本方法。

将天然物中的颗粒材料通过筛子筛选分离。

2. 溶剂抽提法溶剂抽提法是最常用的天然产物分离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惰性溶剂将天然产物提取出来。

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氯仿、丙酮等。

3. 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将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天然产物的蒸馏最主要的方式是蒸馏提取精油。

4. 萃取法萃取法是指将天然产物中目标化合物沉淀或浸取到有机溶剂或水中进行提取。

此外,超声波萃取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5. 结晶法结晶法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和结晶能力分离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真空结晶、常压结晶和熔融结晶等。

6.层析法层析法是通过用固定相和流动相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分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化合物逐层逐步分离。

常用的层析法包括薄层层析、柱层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7. 电泳法电泳法是通过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将分子有序地移动,实现分子分离的方法。

电泳法包括直流电泳、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等。

二、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是指揭示物质结构的化学和物理方法。

结构鉴定包括化学分析、谱学分析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等。

1.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来鉴定物质,根据不同化学反应的结果推断出分子的结构。

2. 谱学分析谱学分析是用特定的物理信号或波长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的方法,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选择合适的极性溶剂(相似相溶)
石油醚<环己烷<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 正丁醇<丙醇,乙醇<甲醇<水<含盐水
极性:小 ————大 亲脂性:大 ———— 小
亲水性:小 ———— 大
适用于极性从小到大的预实验
采用石油醚、水、95%乙醇的三段法进行粗分,提高工作效率
二、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
•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 醇
3、溶剂的选择
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②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 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4、各种溶剂提取法
•浸渍法 •渗漉法 •煎煮法 •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 浸渍法:
适用于较易提取的有效
01 溶剂罐 02 变频物料泵 03 快速渗漏机 04 流量计 05 渗滤液罐 06 可调 试电加热水箱 07 热水泵 08 高效旋转薄膜蒸发器 09 浓缩液罐 10 冷凝器 11 冷却器 12 受却器 13 真空泵 14 控制柜
SLNS-快速渗漉提取浓缩机组工艺流程图
SLNS-快速渗漉提取浓缩机组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 鉴定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预实验与提取 •掌握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掌握色谱分离方法 •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的测定方法
主要内容
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与提取 二、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三、结晶和重结晶 四、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浸渍法系将天然产物粉 成分遇热易破坏以及含多
末或碎块装入适当的容 量淀粉、树胶、果胶、粘
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 (如乙醇、稀醇或水),
液质的天然物的提取。 特点:浸出率较差,特
别是用水为溶剂,其提取
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 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
分的方法。
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 渗漉法: • 渗漉法是将天然产物粉
原理:根据“相似相溶” 原理,选择与化合物极 性相当的溶剂将化合物 从植物组织中溶解出来, 同时,由于某些化合物 的增溶或助溶作用,其 极性与溶剂极性相差较 大的化合物也可溶解出 来。
2、常用溶剂的特点
石油醚,环己烷, 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极性:小 ————大 亲脂性:大 ———— 小
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 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 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 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 一种浸出方法。
渗漉
原理
当溶剂渗进原料 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 向下移动时,上层的 溶液或稀浸出液便置 换其位置,造成良好 的浓度差,使扩散能 较好地进行。
特点
特点:浸出效率较高, 浸出液较澄清。
溶剂消耗量大、费 时长。
亲水性:小 ———— 大
•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 ~ 正丁醇
•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与水可以以任意比例混溶的有机溶剂:丙酮 ~ 甲醇
•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甲醇
•极性最小的有机溶剂:石油 醚 •常用来从水中萃取苷类、水溶性生物碱类成分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操作方法:用易挥发的有机 溶剂加热回流提取。
特点:溶剂消耗较少,浸出效 率较高。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 不宜用此法,且溶剂消耗量仍 大,操作较麻烦。
连续回流提取法:
操作方法
为了弥补回流提取法 中需要溶剂量较大、操作 较麻烦的不足,可采用连 续回流提取法。实验室常 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 取器。
特点
特点:节约溶剂,提取 率高;但提取液受热时 间长,受热易分解的成 分不宜用此法
煎煮法:
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所用容 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 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 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热设备 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 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 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
1.系统分离: 选择一系列分离措施,将性质相近的组分集
中在一起提取出来,以便分别与临床、动物 试验、检测等相配合,确定该部分是否有效 目的: 对无效部分暂不追踪,对有效部分视具体情 况再进行分离,找出关键成分。
2.系统分离阶段 粗分阶段:又称部位分离,大类物质的分离,
如皂苷、蛋白质等;
提取方法 溶剂
操作
提取效率 使用范围
备注
浸渍法 渗漉法 煎煮法
§2.1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与提取
提取:将有效成分从天然物质中提出的过 程
分离:将提取中混合的性质相同或不同的 成分进一步分开的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基本步骤
总提取物
提取
原材料
初步分离
不同部位 精细分离纯化
单体化合物
目的化合物
结构修饰 人工合成
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
1.基本原理: 根据各成分极性的不同,先系统地分成几个 不同部分,然后利用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 或结合纸色谱、薄板色谱,定性判断各部 分中可能含有的化合物类型。
煎煮法
操作方法
将天然物原料 粗粉加水加热煮 沸,使其成分提 取出来的方法。
特点
此法简便,原料中大部 分成分被不同程度地提出, 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 遇热易破坏的原料不宜用此 法,对含有多糖类原料,煎 煮后,溶液比较粘稠,过滤 比较困难
回流提取法:
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 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 回流冷凝器。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在水浴 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1小时后放冷过滤,再 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 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 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细分阶段:组分分离
对于水提取液,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其分为碱、酸 和中性三部分:
三、提取天然产物的常用方法
1.溶剂法 2.水蒸气蒸馏法 3.分馏法 4.吸附法
5.沉淀法 6盐析法 7.透析法 8.升华法
1溶剂法
1、溶剂提取法及其原理
溶剂提取法:是根据天 然产物中各种成分在溶 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 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 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 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 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 出来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