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之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第五讲 领导科学与艺术

领导力概念与领导过程、领导行为、领导能力、领导知识
和领导情境等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了领导力概念链。
领导力概念链
核心层 第二圈层
领导过程
领导行为 领导能力 领导知识
第三圈层
领导情境
一、领导及领导力的基本概念
2. 领导与领导力的区别
✓ 定义的属性不同
➢领导:一种过程 ➢领导力:一种能力
✓ 关注的焦点不同
➢领导: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 ➢领导力:领导者的吸引力
一、领导及领导力的基本概念
3. 领导力的特征
✓ 领导力是形成、发展并服务于领导过程的能力的总称; ✓ 领导力是指实现领导这一过程或这种行为的能力; ✓ 领导力是领导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被领导者的选择力和
反作用力互动形成的合力; ✓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
对于领导者来说,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后者在领导影响力方面更是长期与持久的因素,对领导行 为效果能产生重大影响
一、领导及领导力的基本概念
(五)领导的地位权力和影响力
1. 权力—强制性影响力 2. 威望—自然影响力
权威 = 权力 + 威望
(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 (自然影响力) 均衡全面发展
二 领导素质
二、领导素质
素质,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 狭义: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 经系统方面的特征。这种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 件,它的发育与成熟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就个性而言,人的性格、毅力、兴趣、气宇、风度也可 用素质来概括,素质论是研究领导的三大主要理论之一。
从史玉柱的沉浮看个体能力与素质问题
以上三种又称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或者成全理性的 影响力)。这种权利对领导者来讲,时间和范围都有一定 的局限性
组织行为学0701——领导案例

第二种是反向思考法,“比如在股市投资,有人赔了100 万元,心情很差,最好的方法是告诉他别人赔了200万元, 以此激励对方。”
有学员提出,“这是不是阿Q精神?有点自欺欺人。”张
怡筠否认道:“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
考模式——幸亏没有变得更糟。”所以,她建议主管多在
这方面辅导员工,“帮助员工找到积极乐观的方向,你会 发现他们的情绪会激昂好多,工作效率也会提高。” 中国国家人才网 /index.jsp
“太极绵掌”这种领导艺术,非有几万万年的功力,是无法 轻易练就的,它将卸力、借力、踢皮球等众多技巧融于一炉, 实在是一门综合艺术。 最后,做为领导,如来同志还十分关心如何保护部下。当唐 僧一行历经九九八一难到达西天时,阿傩、伽叶二位因索贿 不成,竟然给了唐僧一行一些无字经书。这件事,自然逃不 过如来法眼。当悟空向如来状告阿傩、伽叶时,如来不仅没 有批评处理他们二人,反而替他们寻找理由:“经不可轻传, 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 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 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戝了,教后代儿孙 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 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 此传耳。”
张总极为气愤,但他没有忘记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呢?后来 他才想起,前些天小李曾交了一份企划案,张总十分不满意, 而且还训斥他:“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东西,还好意思交 给我?你真是大学毕业生吗?” 5月22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卓越女性课程”的《女 性管理者的情商管理》课上,心理专家张怡筠博士以这样一 个小案例开始了她的讲课。“小李刚刚工作半年,显然有极 低的逆境商数AQ(Adversity Quotient),即抗挫能力。与 这样的员工打交道时,主管应有一定的技巧。”
基于组织行为学角度的毛泽东领导艺术探析

他 毛泽 东 的领 导 艺 术 首先 是 以 毛 泽 东 高 尚 的 人 格 魅 力 为 念 大 会 上 指 出 的 : 的 伟 大 品 格 具 有 动 人 的感 召 力 。 毛 泽 他 舍 敢 基 础 的 。在 革 命 战 争 中 , 泽 东 共 计 牺 牲 了 5名 亲 人 , 命 东 作 为伟 大 的 革 命 家 , 舍 小 家 为 大 家 , 自 己 为 人 民 , 毛 革
策 , 是领 导者 的最 重要 的 职 能 职 责 。 这
1 用干部—— 用高 尚的 人格魅 力 吸引人 才 . 并且知
人 善 用 . 聚 力 量 一 起 实 现 组 织 的 目标 凝
1 1 吸 引 人— — 塑 造 个 人 魅 力 .
第 二 , 形 象 。 正 如 江 泽 民 在 毛 泽 东 诞 辰 10周 年 纪 塑 0
No 2 2 0 . 3. 0 9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rd n ut dr ui s T aeId s y ns r
20 0 9年第 2 3期
基 于 组 织 行 为 学 角度 的 毛 泽 东领 导 艺术 探 析
高振峰 庄 毅敏
(. 中科 技 大 学文 华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部 , 北 武 汉 4 0 6 ;. 北 广 电总 台卫 视 频 道 , 北 武 汉 4 0 7 ) 1华 湖 3042 湖 湖 3 0 1 摘 要 : 泽 东 同志 的 “ 毛 出主 意 , 干 部 ” 领 导 艺术 , 组 织 行 为 学上 说 , 影 响 大批 人 才 , 中 国 实 际 出发 , 用 马 克 用 的 从 是 从 运 思主 义 的认 识 论 和 辩
关键词 : 导; 领 决策 艺 术 ; 织 艺 术 组
学习组织行为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组织行为学感想体会)

学习组织行为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组织行为学感想体会)学习组织行为学后,对于治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治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有极大的帮忙;并能使治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群体的合理的分散力和向心力;提高治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进展。
《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比拟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鼓励原理。
所谓鼓励机制是为了鼓励员工而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标准、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奖金制度等等鼓励措施的总和。
也包括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骄傲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在学习《组织行为学》之前,我是一向不去留意鼓励方面的例子的。
但现在通过以下这两个例子,更加使我了解到组织行为学中鼓励机制的要点。
比方,我看过这样一个案例:销售部有位高级销售代表小李特别适合做销售,极聪慧,擅长沟通,有良好的学历背景,能言善辩,几句吸引力,同时也了解自己产品,并懂得如何销售,部门的人都挺敬重他。
但是,销售部经理发觉,小李并不比自己包房更多的客户,通常他的访问总是足以达成其业绩时停顿,很少依规定的频率去访问新的客户,每月销售目标的完成状况销售代表中属于中上之列。
多年的工作习惯使他变得很散漫,宁肯去和朋友,同学谈天,也不情愿再多访问几个客户。
实际上,在他的个人生活中,及其圈子中,都说他是一个挺严谨的人,并拥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销售部经理和小李谈话,一便了解他,鼓励他,由于经理知道小李可以做得更好。
小李表示他现有的收入不值得他投入更大的精力,他说他比团队内的其他销售代表教育程度更高,只是更加丰富,并在公司效劳时间最长,但并没有比他们多得到多少。
组织行为学章领导

组织行为学中的领导什么是领导?在组织行为学中,领导是一种被认同的决策和行为的过程,它涉及了一个人或者一组人在一个团队或者组织中通过指导、激励、支持和激励他人来实现共同目标。
领导类型组织行为学中,有多种类型的领导。
这些领导类型可以根据领导者是否对员工进行指导和控制、是否合作和理解员工以及是否关心员工等方面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领导类型:任务型领导任务型领导者通常在组织中扮演着组织目标实现者和团队生产者的角色。
他们通常是以完成目标为导向,着重于员工在项目中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应对型领导应对型领导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处理突发事件和挑战。
这些领导者能够以一种冷静和明智的方式应对压力和危机。
他们通常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变革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变革的策划者和执行者。
他们希望通过团队成员的推动和鼓励来创造新的和更好的变革。
参与型领导参与型领导注重与员工的合作和沟通。
这些领导者将员工视为组织的核心,通过参与和激励员工来鼓励员工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
领导风格在组织行为学中,也有多种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是通常根据领导者如何指导和控制员工的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领导风格:命令式领导命令式领导以一种明确的方式指导和控制员工。
这种领导风格通常在需要迅速和明确的决策和行为时使用。
委派式领导委派式领导通常通过分配任务和责任来指导和控制员工。
这种领导风格通常在需要员工亲自掌控任务和责任时使用。
教练式领导教练式领导通常以一种关心和支持员工的方式来指导和控制员工。
这种领导风格通常在需要员工自我发展和学习时使用。
领导的重要性领导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领导者的行为和决策通常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在组织中,领导者也通常扮演着给员工提供指导和支持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领导在组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目标设定与管理领导者通常会参与并确定组织的目标和计划,并确保所有行动和决策都符合这些目标和计划。
人员管理领导者通常会负责招聘、指导、培训和评估员工。
《组织行为学》课程心得体会

《组织行为学》课程心得体会《组织行为学》课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组织行为学》课程心得体会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让天下彩。
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对组织内部行为影响的学科。
20xx年9月20日,我有幸的作为武大EMBA20xx级一班的一名学员,聆听了来自北京航空科天大学程志超教授为期四天的授课,深有感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全面深入地理解到组织行为学是以行为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
其应用性是在应用理论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性,在掌握这些规律后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学习好组织行为学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个人的满意度,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充满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竞争。
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不高或者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那么这个企业的资金、设备、信息等物质因素都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
通过这次学习我想结合我所处的工程建设这个行业,谈谈我个人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一些感悟。
第一:在工程项目中的个体行为管理个体行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个人简历、个性、能力、价值观和态度等。
简历在员工入职时都需要填写,一般而言,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则其工作稳定性相对要强些。
个性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其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应该尽量使每个员工的个性与其工作要求相匹配,以形成较高的满意度和较低的流动性。
能力的研究是为了使个体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匹配;例如,项目协调人员就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高树军版本2016年修订)
绪论
日期:本章课时:2课时
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第四章沟通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第五章团队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六章冲突与冲突管理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七章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八章组织文化
第九章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十章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第十一章激励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体会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体会问自己,做人,做事,做自己,做企业,这次所学的《组织行为学》都是一把规尺,来满足以后的成长,慢慢地深入了解,结合实战,真正的认识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长久发展。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识人、读人、用人、用好人。
更好地了解新生代的员工的需求,怎样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更好的管理.让我在建设团队、管理团队、处理团队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激励团队等工作上有了更加有效的方法可以选择. 《组织行为学》是每个做管理者的必修课,所牵涉的面非常广,这一天的课程不可能面面俱到。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所以还需我们自己去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我们才会有质的变化.学习组织行为学后,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激励原理。
所谓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奖金制度等等激励措施的总和。
也包括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
它是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组织系统及其群体、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学科.学习组织行为学后,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理人
•信息子-委托人与代理人示例
•SL
•工
资
•劳动需求曲
线
•无偷赖约束曲线
•WA •WB
•DL
•LB
•LA
•参与约束条件下的效率工资
•劳动数量
•股票价格
•约定价格 •PS •起始时间
•PN1
•N年后股票价 格
•PN
•有效期(N年)
•PN2
•约定时间
第二部分 激励之道
企业典型的激励方法
1. 面向基层员工的激励模式:等级工资、计件(时)工资、利润或成本分 享等;
2. 面向管理层的激励模式:(可变)年薪制、管理者收购(MBO)、承包 制、利益共同体、职业生涯激励、股票期权等;
3. 无定向激励模式: (仿真)员工持股、(仿真)股票期权、(可变) 延期收入、在职消费多种福利选择方案等。
第二部分 激励之道
经济学的激励—委托人与代理人---瞎子与瘸子 经济学中激励的本质----博弈、信息不对称 经济学激励的体现----契约的达成三大条件:参与约束;激 励相容;信任。 参与约束在企业激励实践中的最佳体现----效率工资; 激励相容在企业激励实践中的最佳体现----股票期权;
•委托人
第四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2、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精简与扁平化; 弹性与不断创新; 善于学习; 自主管理;
学习型组织“学习”的特点: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行为的变化 。
任、有恒。
第一部分 认识自我与他人
你了解你的角色吗?正确的角色认识相当重要。
1. 作为下属的角色; 2. 作为同事的角色; 3. 作为上司的角色;
面对成功与失败,你的归因合理吗? 人的能力、气质与性格---人职相匹配的基础; 人才测评的理念与实践。
第一部分 认识自我与他人
人的情绪过程为什么需要管理?---EQ成功之道 1. 认识自己; 2. 认识他人; 3. 移情能力; 4. 人际交往能力; 5. 自我激励能力。
压力管理—压力是朋友还是敌人,你的认识最重要;
第二部分 激励之道
心理学的激励与经济学的激励—社会人与经济人的争论
心理学中的行为激励----压力、诱力、内驱力
组织行为学中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2. 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 3. VIE理论----弗鲁姆; 4. 公平理论----亚当斯; 5. 目标设置理论----洛克; 6. 强化理论----斯金纳。
第三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理论的流派
1. 领导的特质理论流派 2. (1)传统领导特质理论; 3. (2)现代领导特质理论。 4. 2、领导行为理论流派 5. (1)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6. (2)利克特的领导行为系统模式理论; 7. (3)俄亥俄大学的领导行为四象限模式理论; 8. (4)布莱克默顿的领导方格图理论。
(二)保障
1. 企业经营者领导者的支持与参与; 2. 与外部专家合作完成; 3. 建立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制度。
第二部分 激励之道
企业激励机制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技术处理
1. 简洁有效、目标明确、措施明确、操作预期结果明确; 2. 威胁与威慑因素; 3. 全员参与、平等参与; 4. 分层激励。
第三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理论的流派
1. 3、领导情境理论流派 2. (1)坦南鲍姆的领导行为连续体理理论; 3. (2)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 4. (3)阿吉理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5. (4)赫西与布兰查德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什么是群体?群体的力量真得很大—群体动力;
第三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什么是领导?--有了高效的领导,才会有高绩效的组织;
领导的能力
1. 决断力—如今快鱼吃慢鱼; 2. 思维力—多脑并用显神通; 3. 亲和力—心有灵犀一点通; 4. 激发力—给他鲜花给他梦; 5. 凝聚力—知人善任得人心; 6. 持续力--用养结合不了情; 7. 影响力—软权硬权都要用; 8. 应变力—随机应变自从容; 9. 领导力—青出于蓝胜于蓝;
领导艺术之组织行为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 认识自我和他人 第二部分 激励之道 第三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第四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中国企业管理的十大问题
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做大做强; 企业高层与中层很难就某个问题达成一致,不是一条心; 企业变革成效不佳,效果不好,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严重背离;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各行其是,很难形成核心; 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价值理念的冲突问题; 待遇不错,但就是留不住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许多企业失败的原因就是成功; 企业管理者与员工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第四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组织变革与发展的阻力与克服
1. 阻力的来源:个人与组织;
2. 阻力的克服:教育与沟通;参与;促进与支持;谈判、操纵与收买;强 制执行。
第四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1、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力; 生命意义; 创新。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学习力的竞争。
造成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机制----能用人者,将无敌于天下(王夫之,明);
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孙膑,战国);为将之道,当 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苏询,北宋);
关系----人与环境(机制)的匹配。
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实质是什么? 管理的起点是什么? 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压力与规则
1. 从众行为—阿希实验; 2. 社会标准化行为—霍桑实验; 3. 社会促进行为; 4. 社会顾虑倾向;
群体与团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第三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什么是团队? 团队中经常会出现什么问题?
1. 人气不旺,人际信任危机—诚实、友善、了解、宽容和信任; 2. 意见得不到统一—有效沟通和有效决策; 3. 扯皮、冲突、低效—流程分析; 4. 员工不得力—角色定位; 5. 因循守旧-跳出心智陷井; 6. 目标不清晰、手段与目标不一致—目标管理。
第三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之道
1. 团队管理的本质在于合理与平衡; 2. 首先要有共识; 3. 将自己的定位做好; 4. 培养敏锐的第六感; 5. 孕育出合理的制度; 6. 在团队中实现自我; 7. 维持合理的不公平; 8. 将人安顿好最要紧; 9. 凡事务求慎始善终。
第四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第四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组织的设计
1. 使命与战略目标的确定; 2. 目标的分解与职能的划分; 3. 工作分析; 4. 高效业务流程的设计; 5.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 6. 运行与调整。
第四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组织变革与发展
1. 组织结构; 2. 组织技术; 3. 管理方式; 4. 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
什么是组织?
组织的重要性—组织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与载体
组织好比人的穿着与外貌,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1. 战略 2. 技术 3. 文化 4. 环境 5. 素质 6. 生命周期 7. 权力分配等
第四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组织的发展是组织结构不断更替的过程
1. 直线型组织结构; 2. 职能型组织结构; 3.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4.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5. 灵活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网络型,混和型等。
第一部分 认识自我与他人
人的差异相当大?为什么? 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 人的认识过程一定准确吗? 游戏及分析。
第一部分 认识自我与他人
人的思维过程—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方法
1. 我是一切的根源; 2. 过去不等于未来; 3. 不是不可能,只是没有找到方法,方法总比困难多; 4. 天助自助者;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会越好; 5.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6. 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能成功; 7. 立刻行动,逃避只会带来更大的困难; 8. 计划习惯,等于计划成功; 9. 成功的心态:决心、主动、热情、爱心、学习、自信、自律、顽强、坚持、责
•SO的操作原理图示
第二部分 激励之道
激励目标与效果实现的保障----绩效评估; 仅有激励缺乏绩效评估后果相当严重: 1. 逆向选择; 2. 道德风险。 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 激励之道
企业激励机制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理念
1. 谨慎规划、培训先行;制度明确、态度坚决;承认不足、不断改进; 2. 激励的方法将会影响到激励的效果; 3. 最大化的消除搭便车现象; 4. 激励需要创新;
第三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的艺术
1. 领导艺术是方法整合,领导艺术是资源配置,领导艺术是区别对待; 2. 领导艺术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 3. 领导艺术是因势利导; 4. 领导艺术是平衡协调; 5. 领导艺术是量力而行; 6. 领导艺术是达成绩效; 7. 领导艺术是凝聚人心; 8. 领导艺术是大道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