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变性与沉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化实验绪论及蛋白质沉淀变性反应

100
苯
80
-11
-
乙醇
78
12
400
闪点:液体表面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在遇明火或火花时着火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液体蒸汽在空气中自燃时的温度。
不能放冰箱中储存!不能在火源附近储存、操作!
9
易燃物蒸汽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名称 乙醚 丙酮 乙醇 氢气 甲醇 乙炔
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数) 1.9~36.5 2.6~13 3.3~19 4.1~74.2 6.7~36.5 3~82
有 条
质 溶 液 的
沉 淀 出 来
白 质 溶 液
件 的
。
沉 淀
。的
稳
水化层 蛋白质分子表面
双电层
稳定的亲水胶 脱水,失去电荷
沉淀反应
可逆沉淀反应
不可逆沉淀反应
(不变性沉淀反应) (变性沉淀反应)
如:盐析作用… 如:重金属盐沉淀作用…
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常见方法
常用方法
原理
常用试剂
实用
盐析
有机试剂盐 析
20
实验室急救 2
• 玻璃割伤: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碎片,硼酸水洗净, 涂擦碘酒或红汞水,必要时用纱布包扎。
• 烫伤:浓酒精消毒,涂上苦味酸软膏。 • 触电:关闭电源 用干木棍使电线与被害者分开。 • 着火:
汽油、乙醚等有机溶剂:石棉布、沙土 电线:切断电源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衣服:勿奔走,湿衣包裹或躺地滚动。
• 为观察到正常现象,需将试管洗刷洁净。 • 浓度较高的蛋白质溶液,实验现象更明显。 • 变性蛋白质一般易于沉淀,但也可不变性而使蛋白质沉淀,
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也可不发生沉淀。
思考题
1、 蛋白质分子中哪些基团分别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和 有机酸作用而使蛋白质沉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4.3 蛋白质 课件(共27张PPT)

资料
分子式:C3H6N6 含氮量:66.7%
各个品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 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以某合 格牛奶蛋白质含量为2.8%计算,含氮 量为0.44%,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 为18%计算,含氮量为2.88%。而三 聚氰胺含氮量为66.7%,是牛奶的151 倍,是奶粉的23倍。每100g牛奶中添 加0.1克三聚氰胺,就能提高0.4%蛋 白质! 资料
医生在把管道插进病 人身体以便抽血液,同 时将甘油溶剂代替血液 注入到血管中去
体温被降到零下196摄氏度大约需要5天。这些冷 冻人体身上都包裹着一层锡箔,当去掉锡箔时,可 看到每具人体的体表都凝聚着一层液氮的寒霜
动物性蛋白质: 鸡、鸭、鱼、肉等 蛋白质来源
植物性蛋白质: 谷类、豆类、蔬菜、 水果、菌类等
而多数食品均为氨基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蛋白质 营养价值就受到影响。 如玉米中亮氨酸过高影响了异亮氨酸的利用; 小米中精氨酸过高,影响了赖氨酸的利用。 因此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应注意食物的合理搭 配,协调氨基酸构成比例的不平衡。 如将谷物类与豆类混食,制成黄豆玉米粉、黄豆 小米粉等,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资料: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调节功能:胰岛素调节糖的代谢 催化功能:如淀粉酶、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 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输送氧 传递功能:如叶绿体传递能量——光合作用 运动功能:如肌肉的运动 免疫功能:如免疫球蛋白 保护功能:如指甲、头发、蹄角等 致病功能:如病毒蛋白可致病 毒害功能:如毒蛋白
南方网讯 5月10日4个 月大的男婴刘金鹏进入 湖南儿童医院治疗,被确 诊为患有重度营养不良 症的“大头娃娃”,医 院曾一度向家属下达了 病危通知。
思考:2.氨基酸和蛋白质怎样转化? 氨基酸
第四章蛋白质(中医)PPT课件

.
17
三、肽
(一)肽(peptide)
* 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 而形成的化学键。
.
18
O
NH2-CH-C +
H OH
甘氨酸
O NH-CH-C
H H OH
甘氨酸
-HOH
O
O
NH2-CH-C-N-CH-C
H HH OH
肽键 .
甘氨酰甘氨酸
天冬氨酸 aspartic acid Asp D 2.97 谷氨酸 glutamic acid Glu E 3.22
赖氨酸
lysine
Lys K 9.74
精氨酸 arginine Arg R 10.76
组氨酸 histidine
.
His H 7.59
12
半胱氨酸
-OOC-CH-CH2-SH + HS-CH2-CH-COO-
分子,占人体干重的45%,某些组织含量更 高,例如脾、肺及横纹肌等高达80%。
.
2
2. 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作为生物催化剂(酶) 2)代谢调节作用 3)免疫保护作用 4)物质的转运和存储 5)运动与支持作用 6)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3. 氧化供能
.
3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The Molecular Component of Protein
三酮反应。
⒉双缩脲反应(biuret reaction)
蛋白质和多肽分子中肽键在稀碱溶液中与
硫酸铜共热,呈现紫色或红色,此反应称为双
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可用来检测蛋白质水解
程度。
.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PPT课件

第三章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两性性质及等电点 二、胶体性质 三、变性与复性作用 四、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六、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上存在游离的 氨基和羧基,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具有两 性解离性质,具有特定的等电点(pI)。 溶液pH=pI时,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相等; pH>pI时,蛋白质带净负电荷; pH<pI时,蛋白质带净正电荷。
2.沉淀种类:可逆与不可逆
3.沉淀方法:
沉淀后蛋白质仍能保持生物活性的沉淀方 法
沉淀后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的沉淀方法
四、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2.沉淀种类:可逆与不可逆 3.沉淀方法:
沉淀后蛋白质仍能保持生物活性的沉淀方 法
(1)盐析-中性盐沉淀法 (2)有机溶剂沉淀法 (3)酸沉淀法
蛋白质仍能保持生物活性的沉淀方法
等电点时特点:
(1)净电荷为零 (2)一定离子强度的缓冲液:等离子点特征常数 (3)多数蛋白质在水中等电点偏酸(较低) 碱性AA/酸性AA 胃蛋白酶 0.2 等电点 1.0
血红蛋白
细胞色素C 菊糖酶
1.7
2.9 0.34
6.7
10.7 8.2
(4)导电性、溶解度、黏度及渗透压都最小。
蛋白质分子在一定pH的溶液中可带净的负电 荷或正电荷,故可在电场中发生移动。 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量不同,且分子大 小也不同,故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也不同,
蛋白质仍能保持生物活性的沉淀方法
(1)盐析—中性盐沉淀
常用的中性盐: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盐析时,pH在蛋白质的等电点处效果最好。
盐析沉淀蛋白质通常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优点 盐析应用举例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两性性质及等电点 二、胶体性质 三、变性与复性作用 四、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六、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上存在游离的 氨基和羧基,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具有两 性解离性质,具有特定的等电点(pI)。 溶液pH=pI时,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相等; pH>pI时,蛋白质带净负电荷; pH<pI时,蛋白质带净正电荷。
2.沉淀种类:可逆与不可逆
3.沉淀方法:
沉淀后蛋白质仍能保持生物活性的沉淀方 法
沉淀后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的沉淀方法
四、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2.沉淀种类:可逆与不可逆 3.沉淀方法:
沉淀后蛋白质仍能保持生物活性的沉淀方 法
(1)盐析-中性盐沉淀法 (2)有机溶剂沉淀法 (3)酸沉淀法
蛋白质仍能保持生物活性的沉淀方法
等电点时特点:
(1)净电荷为零 (2)一定离子强度的缓冲液:等离子点特征常数 (3)多数蛋白质在水中等电点偏酸(较低) 碱性AA/酸性AA 胃蛋白酶 0.2 等电点 1.0
血红蛋白
细胞色素C 菊糖酶
1.7
2.9 0.34
6.7
10.7 8.2
(4)导电性、溶解度、黏度及渗透压都最小。
蛋白质分子在一定pH的溶液中可带净的负电 荷或正电荷,故可在电场中发生移动。 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量不同,且分子大 小也不同,故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也不同,
蛋白质仍能保持生物活性的沉淀方法
(1)盐析—中性盐沉淀
常用的中性盐: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盐析时,pH在蛋白质的等电点处效果最好。
盐析沉淀蛋白质通常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优点 盐析应用举例
蛋白质沉淀反应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6
(三)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
❖ 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以上时,重金属盐类 (如 Pb2+、Cu2+、Hg2+及Ag+等)易与蛋白 质结合成不 溶性盐而沉淀。
❖ 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通常比较完全,故常 用重金 属盐除去液体中的蛋白质。但应注意, 在使用某些 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或醋酸铅)沉 淀蛋白质时,不可 过量,否则将引起沉淀再 溶解。此时的溶解为生成 憎水胶体的缘故。
❖ 溶液中的蛋白亦能被有机酸沉淀,其中以三氯醋酸 的作用最为灵敏而且特异。因此被用于蛋白质的首 选沉淀剂,只能沉淀蛋白质,不能沉淀其水解产物, 加热可除去。
精选ppt课件2021
8
三、实验材料
❖ 实验材料: 鸡卵清蛋白液,吸管(1mlx4, 2mlx4,0.5mlx1, 5mlx2),试管 (1.5x15cmx14),水浴锅,滴管,电炉
❖ 实验试剂: 苯酚(0.5%),硫酸铜(1%), 硫酸铵固体,95%乙 醇,NaCl,醋酸铅,鞣 酸,苦味酸,冰醋酸
精选ppt课件2021
9
四、操作步骤
精选ppt课件2021
10
五、问题与讨论
❖ 1、本次实验结果如何? ❖ 2、蛋白质可逆沉淀和不可逆沉淀有什么区别?
精选ppt课件2021
11
?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蛋白质沉淀反应蛋白质沉淀反应一蛋白质的盐析作用二乙醇沉淀蛋白质三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四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蛋白质沉淀反应一蛋白质的盐析作用?加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以破坏蛋白质胶体周围的水膜同时又中和了蛋白质分子的电荷因此使蛋白质产生沉淀这种加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称盐析
精选ppt课件2021
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凝固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凝固
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凝固: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氢键维系局部主链构象稳定,三、四级结构主要依赖于氨基酸残基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保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
1.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下降、容易消化生物活性丧失。
2.沉淀: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沉淀。
蛋白质变性后,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汇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容易沉淀。
3.凝固:蛋白质经强酸、强碱作用发生变性后,仍能溶解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若将pH调至等电点,则变性蛋白质立即结成絮状的不溶解物,此絮状物仍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溶解于强酸和强碱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如再加热则絮状物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凝固作用。
4.复性: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有些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
蛋白质变性ppt课件

在多肽链中带有氨基的一端称作N端,而带有羧基的一 端称作C端。
30
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31
32
3. 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各种作用力在二级结 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紧密的复杂球形分 子的结构。
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有氢键、离子键、 二硫键和范德华力。
肌球素的三级结构
肌球素的三级结构
33
55
(4)费林反应: 含有酪氨酸的Pr因酪氨酸的酚基能育费林试剂
中的磷钼酸和磷钨酸反应,还原成蓝色化合物。利 用这一反应定量测定Pr。
56
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的构象不稳定,在 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称 为变性。变性是指蛋白质高级结构发生改变,而肽键 不断裂。变性后的蛋白质某些性质发生变化,主要包 括:
些碳水化合物是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半乳糖、 甘露糖、海藻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蛋白质间的共 价键或羟基生成配糖体。糖蛋白可溶于碱性溶液。哺 乳动物的物的粘性分泌物、血浆蛋白、卵粘蛋白及大 豆某些部位中之蛋白质都属于糖蛋白。
44
3.核蛋白: 由核酸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存在细胞
核及核糖体中。
11
4.非极性氨基酸:具有一个疏水性侧链,在水中的溶 解度比极性氨基酸低。共有: 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和异 亮氨酸(蛋氨酸).
12
1. 旋光性:除甘氨酸外, 氨基酸的碳原子均是手性 碳原子,所以具有旋光性。 旋光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 侧链R基性质,也与水溶液 的pH有关。
13
2. 紫外吸收:20种AA在可见区内无吸收,但在紫外光 区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有吸收,其最大吸收波 λman分别为278nm、279nm和259nm,故此利用此性质 对这三种氨基酸进行测定。酪氨酸、色氨酸残基同样 在28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 分析蛋白质。
30
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31
32
3. 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各种作用力在二级结 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紧密的复杂球形分 子的结构。
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有氢键、离子键、 二硫键和范德华力。
肌球素的三级结构
肌球素的三级结构
33
55
(4)费林反应: 含有酪氨酸的Pr因酪氨酸的酚基能育费林试剂
中的磷钼酸和磷钨酸反应,还原成蓝色化合物。利 用这一反应定量测定Pr。
56
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的构象不稳定,在 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称 为变性。变性是指蛋白质高级结构发生改变,而肽键 不断裂。变性后的蛋白质某些性质发生变化,主要包 括:
些碳水化合物是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半乳糖、 甘露糖、海藻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蛋白质间的共 价键或羟基生成配糖体。糖蛋白可溶于碱性溶液。哺 乳动物的物的粘性分泌物、血浆蛋白、卵粘蛋白及大 豆某些部位中之蛋白质都属于糖蛋白。
44
3.核蛋白: 由核酸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存在细胞
核及核糖体中。
11
4.非极性氨基酸:具有一个疏水性侧链,在水中的溶 解度比极性氨基酸低。共有: 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和异 亮氨酸(蛋氨酸).
12
1. 旋光性:除甘氨酸外, 氨基酸的碳原子均是手性 碳原子,所以具有旋光性。 旋光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 侧链R基性质,也与水溶液 的pH有关。
13
2. 紫外吸收:20种AA在可见区内无吸收,但在紫外光 区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有吸收,其最大吸收波 λman分别为278nm、279nm和259nm,故此利用此性质 对这三种氨基酸进行测定。酪氨酸、色氨酸残基同样 在28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 分析蛋白质。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课件参考.ppt

精选课件
4
练习
• 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0的溶液 中带负电荷?
• A.pI为5.5的蛋白质 B.pI为4.0的蛋白质 C.pI为7.0的蛋白质 D.pI为5.0的蛋白质
精选课件
5
体内大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在pH5.0 左右,
因而在生理条件下以阴离子形式存在 。
精选课件
6
3.电泳
定义: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有些
可恢复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精选课件
25
核糖核酸酶的变性与复性示意图
8M尿素或 β-巯基乙醇
透析
精选课件
26
(五)、变性与复性
过核 程糖
核 酸 酶 的 变 性
精选课件
27
蛋白质沉淀
概念 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沉淀。
方法 盐析法、有机溶剂的沉淀、重金属盐沉淀、
蛋白质在带电场中泳动的速度和方向与其所 带电荷的性质、数量及分子的大小、形状有关。
带电荷多,分子小的泳动速度较快;反之则泳动 较慢,从而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
分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
、γ球蛋白。
精选课件
7
精选课件
8
A:染色后显示的蛋白质区带 B:光密度扫描定量分析
精选课件
9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正常
肝硬化
精选课件
12
精选课件
13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 质
1.蛋白质有胶体性质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分子量在1万~10万 kD(千道尔顿)之间,分子直径在胶体颗粒 的范围(1—100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项目 蛋白质变性与沉淀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蛋白质变性与沉淀 的原理及各种沉淀方法; 2.熟悉刻度吸量管的正确 使用; 3.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 两者的关系。
.
二、实验原理
(一) 蛋白质沉淀原理
蛋白质溶于水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 维持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
1.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膜; 2.蛋白质颗粒表面的电荷。 去除上述稳定因素可使蛋白质沉淀 析出。
.
六、思考题
1.临床抢救重金属中毒患者,为 什么用鸡蛋清或牛奶?
2.蛋白液中加入适量乙醇,为什 么会产生沉淀?
3.蛋白液在碱性条件下加入 ZnSO4 ,为什么会产生沉淀?
4.蛋白液中加入三氯醋酸 ,为什 么会产生沉淀?
.
下次实验: P74页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报告明天交,请组长负起责 任。谢谢同学们配合!
.
下次实验: P70页
酶的特异性
实验报告可以下课交, 最晚明天交,请组长负起 责任。谢谢同学们配合!
.
2.试剂 5%蛋白质溶液、 2.5%蛋白质
溶液、10%ZnSO4溶液、 o.1mol/LNaOH、 1%三氯醋酸、无 水乙醇、NaCl(固体)
.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实验内容 1.重金属盐及有机酸类沉淀蛋白质 2.乙醇沉淀蛋白质 (二)操作步骤
.
1.重金属盐及有机酸类沉淀蛋白质
1)实验原理
试管1 2D 2D 20D —
现象
试管2 2D — — 20D
试管3 2D — 20D —
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之。
.
2. 乙醇沉淀蛋白质 1)实验原理 乙醇溶解于水,破坏蛋白 质分子的水化膜,加入少量中 性盐抑制蛋白质的解离,使电 荷减少,沉淀更完全。
.
2)操作步骤
试剂(mL) 2.5%蛋白质
负电荷Biblioteka OH-COO-P
pH > pI
COONH2
重金属离子M+
P
H+ NH3+
COOH P
pI pH < pI NH + 3
两性离子 正电荷
酸根X-
盐↓
COO-M+
P NH
2
COOH
P NH3+X-
盐↓
.
2)操作步骤
试剂(滴) 5%蛋白质溶液 0.1mol/L NaOH
10% ZnSO4 1%三氯醋酸
.
蛋白质沉淀析出常用的方法有等 电点法、盐析法、重金属离子沉淀 法、有机酸试剂沉淀法、有机溶剂 沉淀法等。
.
(二)蛋白质变性原理 蛋白质受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
的影响,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生 物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变性,分可逆;不可逆。
.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试管、刻度吸量管、洗耳球等。
溶液 结晶NaCl 无水乙醇
现象
试管1
试管2
0.5 mL
0.5 mL
— 数粒(适量)
1mL
1mL
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之。
.
五、注意事项 1.试剂瓶滴管不能交叉使用,否则污 染试剂。 2.刻度吸量管不能交叉使用,否则污 染试剂,影响反应现象。 3. 做完实验把把试剂按原样摆放,试 管和刻度吸量管冲洗干净,桌面擦干净, 登记签名。 4.值日生听老师安排,认真打扫,经 老师批准才能离开实验室。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蛋白质变性与沉淀 的原理及各种沉淀方法; 2.熟悉刻度吸量管的正确 使用; 3.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 两者的关系。
.
二、实验原理
(一) 蛋白质沉淀原理
蛋白质溶于水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 维持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
1.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膜; 2.蛋白质颗粒表面的电荷。 去除上述稳定因素可使蛋白质沉淀 析出。
.
六、思考题
1.临床抢救重金属中毒患者,为 什么用鸡蛋清或牛奶?
2.蛋白液中加入适量乙醇,为什 么会产生沉淀?
3.蛋白液在碱性条件下加入 ZnSO4 ,为什么会产生沉淀?
4.蛋白液中加入三氯醋酸 ,为什 么会产生沉淀?
.
下次实验: P74页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报告明天交,请组长负起责 任。谢谢同学们配合!
.
下次实验: P70页
酶的特异性
实验报告可以下课交, 最晚明天交,请组长负起 责任。谢谢同学们配合!
.
2.试剂 5%蛋白质溶液、 2.5%蛋白质
溶液、10%ZnSO4溶液、 o.1mol/LNaOH、 1%三氯醋酸、无 水乙醇、NaCl(固体)
.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实验内容 1.重金属盐及有机酸类沉淀蛋白质 2.乙醇沉淀蛋白质 (二)操作步骤
.
1.重金属盐及有机酸类沉淀蛋白质
1)实验原理
试管1 2D 2D 20D —
现象
试管2 2D — — 20D
试管3 2D — 20D —
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之。
.
2. 乙醇沉淀蛋白质 1)实验原理 乙醇溶解于水,破坏蛋白 质分子的水化膜,加入少量中 性盐抑制蛋白质的解离,使电 荷减少,沉淀更完全。
.
2)操作步骤
试剂(mL) 2.5%蛋白质
负电荷Biblioteka OH-COO-P
pH > pI
COONH2
重金属离子M+
P
H+ NH3+
COOH P
pI pH < pI NH + 3
两性离子 正电荷
酸根X-
盐↓
COO-M+
P NH
2
COOH
P NH3+X-
盐↓
.
2)操作步骤
试剂(滴) 5%蛋白质溶液 0.1mol/L NaOH
10% ZnSO4 1%三氯醋酸
.
蛋白质沉淀析出常用的方法有等 电点法、盐析法、重金属离子沉淀 法、有机酸试剂沉淀法、有机溶剂 沉淀法等。
.
(二)蛋白质变性原理 蛋白质受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
的影响,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生 物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变性,分可逆;不可逆。
.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试管、刻度吸量管、洗耳球等。
溶液 结晶NaCl 无水乙醇
现象
试管1
试管2
0.5 mL
0.5 mL
— 数粒(适量)
1mL
1mL
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之。
.
五、注意事项 1.试剂瓶滴管不能交叉使用,否则污 染试剂。 2.刻度吸量管不能交叉使用,否则污 染试剂,影响反应现象。 3. 做完实验把把试剂按原样摆放,试 管和刻度吸量管冲洗干净,桌面擦干净, 登记签名。 4.值日生听老师安排,认真打扫,经 老师批准才能离开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