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气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电气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电气基础知识 • 电力系统概述 • 电气设备与运行 • 电力电子技术 •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 • 电气安全与防护
01
电气基础知识
电流、电压和电阻
03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 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电压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 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灭火方法与注意事项
切断电源,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材 进行灭火。
雷电与静电的防护
雷电的危害
雷电放电时产生极高的电压 和电流,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和火灾等。
防护措施
安装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 网等接闪器;将建筑物内的 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采用防雷接地等措施。
静电的危害
THANKS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此 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 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
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 这就是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的,它 们形成统一的电磁场。
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包括PID 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
计算机技术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采 集、存储、处理、显示等。
保护技术
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 包括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 护等。
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概念与发展
01 02
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定义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 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适应、自学习、自优化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电力 系统的运行水平和效率。
目录
• 电气基础知识 • 电力系统概述 • 电气设备与运行 • 电力电子技术 •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 • 电气安全与防护
01
电气基础知识
电流、电压和电阻
03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 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电压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 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灭火方法与注意事项
切断电源,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材 进行灭火。
雷电与静电的防护
雷电的危害
雷电放电时产生极高的电压 和电流,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和火灾等。
防护措施
安装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 网等接闪器;将建筑物内的 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采用防雷接地等措施。
静电的危害
THANKS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此 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 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
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 这就是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的,它 们形成统一的电磁场。
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包括PID 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
计算机技术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采 集、存储、处理、显示等。
保护技术
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 包括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 护等。
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概念与发展
01 02
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定义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 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适应、自学习、自优化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电力 系统的运行水平和效率。
电气知识基础教程课件(入门级)-PPT

Y0 梯形程序图
12
3
4
X0
Y0
时序图
表示位置信息的电气图 安装简图
传送分拣设备俯视图
1
13
14 位置Ⅰ
11
2 位置Ⅱ
6 A
7
215mm
12 130mm
3
位置Ⅲ
8
10
B 9
1—光电传感器
2—电感式接近开关 3—电容式接近开关
A、B—气缸
6、7、8、9—磁性开关 10——交流异步电动机 11、12—出口溜槽 13—传送带 14—下料孔
元件的基本表示法
分开表示法:Biblioteka KAKMKA
1
2
3
4
触点垂直画法
KM
KA
触点水平画法
动合触点
动断触点
动合触点
动断触点
电气图分类
功
位
能
置
性
信
信
息
息
接
项
线
目
信
信
息
息
表示功能性信息的电气图
框图
输 入
变频器
交流电动机
输 出 顺序控制框图
原理图
KA DC24V
R HP HL
报警灯电路
程序图 时序图
X0
X1
Y0
由双变压器或双母线供电。
所有不属于一.二类的负荷。
无特殊要求。
工厂企业二次降压供电方式
2.5
35-110千伏
总降压变电所
高压电动机
6-10千伏
独立变电所
M 杆上变电所
M 380/220伏
MM 车间变电所
2.4 工厂企业一次降压供电方式
电气基础知识PPT课件

三极管
总结词
三极管是电流放大的元件,常用符号Q表示。
详细描述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有三个电极,分别是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当基极电 流发生变化时,集电极电流会成倍地放大或缩小。在电路中,三极管可以用来放大信号、控制开关等。
03
电路基础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05
电力系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电力系统的组成
发电厂
负责将其他形式的能源 转换为电能,是电力系
统的源头。
输电线路
负责传输电能,将发电 厂与用户连接起来。
变电站
配电系统
负责将高压电转换为低 压电,或进行电压的升
压和降压。
负责将电能分配给用户, 包括电线、电缆、配电
变压器等设备。
发电厂的类型
水力发电厂
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通常建 在河流或水库附近。
火力发电厂
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 为电能。
核能发电厂
利用核反应产生的热能转换为 电能,具有高效率和低污染的 特点。
风力发电厂
利用风能转换为电能,通常建 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电网的组成
早期发展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发明, 电力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 力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智 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 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未来展望
未来,电气将朝着更加智 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 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 加美好的生活。
02
电气基本元件
《电气基本常识》课件

电气基本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流、电压、电阻
电源、电荷、电路
详解各个基本参数的含义及特点, 开启电气基础知识的大门。
探究电路的各类基础结构及其特 点。
电场、磁场、电磁感应
了解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基 本概念和互相关系。
电路分析
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深入解读欧姆和基尔霍夫的定律,掌握电路分析技巧。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为您详解不同电路的特点,让您更好地掌握电路分析方法。
电容、电感、交流电路
为您深度剖析电容、电感及交流电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
电气安全
安全用电知识
电气事故防范
教您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和技巧, 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您介绍电气事故的成因及其防 范方法,学习保障人身安全的方 法技巧。
电器保护装置
精讲电气保护装置的功能、分类 及选型等相关知识点,让您更好 地掌握电气安全方面内容。
电气基本常识PPT课件
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电气基本概念、电路分析、电气安全及电气设备的相 关知识,为您打开电气工程学习的大门。
课程简介
1 全面系统
从电气基本概念到电气设备,全面系统的介绍电气工程学习的基础知识。
2 直观易懂
大量实例演示,直观易懂。
3 知识点全面
覆盖电气安全、电气设备、电路分析等重要知识点,全面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电气设备
电机、变压器、开关
系统讲解电机、变压器、开关等电气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助您深入理解各项设备的实际 应用。
自动控制、电力系统
了解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精讲各种电力设施的概念、分类及型号 选用等内容。
电气测试仪器
电气基础知识PPT236页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3、电机保护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失电压保护
2021/9/15
13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1 由倒顺开关构成的电机正 反转控制线路图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倒顺开关通常有6个接线柱,
其中L1、L2、L3分别与三相电
源相连,D1、D2、D3端则分别
启动电流只有三角形启动时
的1/3左右,启动电流特性比 较好,结构简单,经济。
缺点:星形启动时电机转
矩也对应下降三角形启动时
的1/3,转矩特性较差。 工作原理
1、主回路
2202、1/9二/15 次控制回路
22
• 3.6 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3.6.1 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2021/9/15
23
电源进线:通常采用水平线画法或垂直线 画法,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L1、L2、L3由上到下 或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画出,中性线N或保护接地 PE画在相线的下面或最右边。
主回路:每个受电的动力装置及其保护器 件组成的回路。通常是垂直画出的,主回路可采 用单线表示,也可使用多线表示。
2021/9/15
7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2021/9/15
28
防护等级:IP□□
第一位
0
无防护
1
防直径>50mm的固体
2
防直径>12mm的固体
3
防直径>2.5mm的固体
4
防直径>1mm的固体
5
防尘
6
尘密
2021/9/15
第二位
0
无防护
1
防滴,垂直滴水无影响
2、停止过程
3、电机保护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失电压保护
2021/9/15
13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1 由倒顺开关构成的电机正 反转控制线路图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倒顺开关通常有6个接线柱,
其中L1、L2、L3分别与三相电
源相连,D1、D2、D3端则分别
启动电流只有三角形启动时
的1/3左右,启动电流特性比 较好,结构简单,经济。
缺点:星形启动时电机转
矩也对应下降三角形启动时
的1/3,转矩特性较差。 工作原理
1、主回路
2202、1/9二/15 次控制回路
22
• 3.6 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3.6.1 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2021/9/15
23
电源进线:通常采用水平线画法或垂直线 画法,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L1、L2、L3由上到下 或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画出,中性线N或保护接地 PE画在相线的下面或最右边。
主回路:每个受电的动力装置及其保护器 件组成的回路。通常是垂直画出的,主回路可采 用单线表示,也可使用多线表示。
2021/9/15
7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2021/9/15
28
防护等级:IP□□
第一位
0
无防护
1
防直径>50mm的固体
2
防直径>12mm的固体
3
防直径>2.5mm的固体
4
防直径>1mm的固体
5
防尘
6
尘密
2021/9/15
第二位
0
无防护
1
防滴,垂直滴水无影响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图文ppt课件

护系统。 其二、是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其三、是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
防线。
一、TN—S系统(三相五线制系 统)
10KV 高压
五线(A、B、C、 N、PE)输出
PE线的引出位置
技术特点:
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 值不大于4Ω。
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共引出5条线,其中黄绿红 三根为ABC三相线,中性点接地处引两个零线 ,一根为工作零线(N),另一根为保护零线 (PE)。
第一讲 触电与急救
1、 安全电压 2、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3、 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4、 触电急救
一、安全电压
1. 安全电压(安全特低的电压) 任何情况下都 不要把安全电压理解为绝对没有危险的电压。
2. 安全电压限值和额电值 图标规定工频电压U=50V 直流电压
U=120V U=IR R=1.7kn I允许=30mA 则U限值≈50v
三、TN---S系统(三相五线 制)
变 压 器
接地线
1、PE线的引出位置。
2、PE线与N线的连接关系。经过总漏电保 护器PE线和N线即分开,尔后不得再作 电气连接。
3、PE线与N线的应用区别。PE线是保护 零线,只用于连接电气设备外漏可导电部 分,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无电流通过,且与 大地保持等电位。N线是工作零线,作为 电源线用于连接单相设备或三相四线设备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会有电流通过,被视 为带电部分,且对地呈现电压。所以,在 实用中不得混用和代用。
遮 拦 和 标 志
1、屏 护
屏护是采用围拦、遮拦、屏 障、护盖、箱匣, 障碍等将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包 括遮拦和障碍。遮拦可防止无意 或有意触及带电体,障碍只能防 止无意触及带电体。
2、间距
防线。
一、TN—S系统(三相五线制系 统)
10KV 高压
五线(A、B、C、 N、PE)输出
PE线的引出位置
技术特点:
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 值不大于4Ω。
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共引出5条线,其中黄绿红 三根为ABC三相线,中性点接地处引两个零线 ,一根为工作零线(N),另一根为保护零线 (PE)。
第一讲 触电与急救
1、 安全电压 2、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3、 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4、 触电急救
一、安全电压
1. 安全电压(安全特低的电压) 任何情况下都 不要把安全电压理解为绝对没有危险的电压。
2. 安全电压限值和额电值 图标规定工频电压U=50V 直流电压
U=120V U=IR R=1.7kn I允许=30mA 则U限值≈50v
三、TN---S系统(三相五线 制)
变 压 器
接地线
1、PE线的引出位置。
2、PE线与N线的连接关系。经过总漏电保 护器PE线和N线即分开,尔后不得再作 电气连接。
3、PE线与N线的应用区别。PE线是保护 零线,只用于连接电气设备外漏可导电部 分,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无电流通过,且与 大地保持等电位。N线是工作零线,作为 电源线用于连接单相设备或三相四线设备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会有电流通过,被视 为带电部分,且对地呈现电压。所以,在 实用中不得混用和代用。
遮 拦 和 标 志
1、屏 护
屏护是采用围拦、遮拦、屏 障、护盖、箱匣, 障碍等将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包 括遮拦和障碍。遮拦可防止无意 或有意触及带电体,障碍只能防 止无意触及带电体。
2、间距
电气知识培训ppt课件

特点
自愈能力、高安全性、优质电能质量、高效资产管理和高度集成化。
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
微电网的构成
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 换装置、负荷监控及保护装置等
。
运行模式
并网运行模式和孤岛运行模式,根 据电网和微电网的状态进行切换。
控制策略
基于分层控制的策略,包括主控制 器、分布式电源控制器和负荷控制 器等,实现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和能 量优化管理。
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相互联 系形成统一的电磁场。
电气设备与元件
电气设备
用于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设备,如发电机、变 压器、开关设备等。
元件
构成电气设备的基本单元,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
CHAPTER 02
电力系统与电网
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01
02
03
04
发电系统
包括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和发电 机组,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
CHAPTER 04
电气安全与防护
电气事故的危害与原因
人身伤害
01
电击、电伤、电磁场伤害等
财产损失
02
设备损坏、火灾、爆炸等
事故原因
03
设备缺陷、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
电气安全的基本措施
01
02
03
04
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性 能良好
采用安全电压和安全间 距
采用漏电保护和接地保 护
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 保养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变换交流电 压、电流和阻抗等参数,实现电能的 传输和分配。
变压器的结构组成
主要包括铁芯、绕组、油箱、冷却装 置等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自愈能力、高安全性、优质电能质量、高效资产管理和高度集成化。
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
微电网的构成
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 换装置、负荷监控及保护装置等
。
运行模式
并网运行模式和孤岛运行模式,根 据电网和微电网的状态进行切换。
控制策略
基于分层控制的策略,包括主控制 器、分布式电源控制器和负荷控制 器等,实现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和能 量优化管理。
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相互联 系形成统一的电磁场。
电气设备与元件
电气设备
用于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设备,如发电机、变 压器、开关设备等。
元件
构成电气设备的基本单元,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
CHAPTER 02
电力系统与电网
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01
02
03
04
发电系统
包括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和发电 机组,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
CHAPTER 04
电气安全与防护
电气事故的危害与原因
人身伤害
01
电击、电伤、电磁场伤害等
财产损失
02
设备损坏、火灾、爆炸等
事故原因
03
设备缺陷、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
电气安全的基本措施
01
02
03
04
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性 能良好
采用安全电压和安全间 距
采用漏电保护和接地保 护
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 保养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变换交流电 压、电流和阻抗等参数,实现电能的 传输和分配。
变压器的结构组成
主要包括铁芯、绕组、油箱、冷却装 置等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PPT课件

16
电流范围 电流 (mA) 电流持续时间
生理效应
0
0~0.5
连续通电 没有感觉
A1
0.5~5
连续通电 开始有感觉,手指手腕等处有麻感,没有痉挛,可
以摆脱带电体。
A2
5~30
数分钟以内 痉挛,不能摆脱带电体,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是可
以忍受的极限。
A3
30~50 数秒至数分钟 心脏跳动不规则,昏迷,血压升高,强烈痉挛,时间
22
什么是皮肤金属化
• 皮肤金属化:或称金属异物沉积,系因电极金属在高温下熔化和挥发沉积于 皮肤表面及深部而形成。是证明电击伤和电流入口较特殊的征象。
23
什么是电烙印
• 电加热器具直接接触在皮肤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烙印。
24
什么是电气机械性伤害
• 所谓“电气机械性伤害”是指当人体触电后又遭到外力的作用造成的人体损 伤。
27
雷电事故
由自然界正、负电荷形式的电能造成的事故
(1) 雷电种类: 直击雷、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球雷。
28
什么是直接雷
•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打在某个高度的物体(如高楼,树,高压塔,通讯塔等)上,用眼 直接就能看见闪电从天而降直接打在物体顶上,这样的雷就是直击雷,直击雷危 险是非常大的, 越高的物体越容易被雷击到,尤其是高度大于60米以上的各种 金属物体都容易产生直击雷。
呼吸麻痹,心室停跳 呼吸麻痹
6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与易损期 重合
能量 积累
心室颤动 危险性越大
时间关系
7
与易损期 重合解释
• 在心脏周期中,相应于心电图上约02秒的T波这一特定时间对电流最为敏感, 被称为易损期。
电流范围 电流 (mA) 电流持续时间
生理效应
0
0~0.5
连续通电 没有感觉
A1
0.5~5
连续通电 开始有感觉,手指手腕等处有麻感,没有痉挛,可
以摆脱带电体。
A2
5~30
数分钟以内 痉挛,不能摆脱带电体,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是可
以忍受的极限。
A3
30~50 数秒至数分钟 心脏跳动不规则,昏迷,血压升高,强烈痉挛,时间
22
什么是皮肤金属化
• 皮肤金属化:或称金属异物沉积,系因电极金属在高温下熔化和挥发沉积于 皮肤表面及深部而形成。是证明电击伤和电流入口较特殊的征象。
23
什么是电烙印
• 电加热器具直接接触在皮肤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烙印。
24
什么是电气机械性伤害
• 所谓“电气机械性伤害”是指当人体触电后又遭到外力的作用造成的人体损 伤。
27
雷电事故
由自然界正、负电荷形式的电能造成的事故
(1) 雷电种类: 直击雷、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球雷。
28
什么是直接雷
•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打在某个高度的物体(如高楼,树,高压塔,通讯塔等)上,用眼 直接就能看见闪电从天而降直接打在物体顶上,这样的雷就是直击雷,直击雷危 险是非常大的, 越高的物体越容易被雷击到,尤其是高度大于60米以上的各种 金属物体都容易产生直击雷。
呼吸麻痹,心室停跳 呼吸麻痹
6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与易损期 重合
能量 积累
心室颤动 危险性越大
时间关系
7
与易损期 重合解释
• 在心脏周期中,相应于心电图上约02秒的T波这一特定时间对电流最为敏感, 被称为易损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1 由交流接触器构成的按钮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各元件器的作用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18
• 3.3 电机点动控制线路图
3.3.2 由交流接触器构成的按钮 点动、连动正转控制线路 各元件器的作用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19
• 3.3 电机点动控制线路图
3.3.3 由一只开关构成的按钮点 动、连动正转控制线路 各元件器的作用
3.6.1 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24
• 3.7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图
3.7.1 自耦降压启动 控制线路图
自耦降压启动的优缺点: 优点:自耦降压60%
启动时,电机启动电流约 为额定电流的3-5倍,减少 对电压的压降。
缺点:自耦降压启动 需自耦降压器,造价较高, 接线较复杂,适用于容量 较大的电机启动。
都具有回路编号。
10
• 3 常用电动机控制单元接线图
机床或其他生产设备的运动部件大都是由 电动机来带动的,为了完成一定的生产顺序, 需要对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及延时动作进行 控制。这一控制过程由断路器、接触器等来实 现。在线路图中,各种电器设备都有统一的符 号来表示,且规定所有设备的触点都是在起始 状态下的位置,即在没有通电或没有发生机械 动作的位置。
25
电气工程自动化相关知识
26
电气工程中常见名词 电机、编码器 变频器、软启动器、PLC
叉导线的接点,通常是用小黑点表示,没有直接 联系的交叉导线的接点不用小黑点表示。
6、元件标有位置编号 在电气控制线路图中,各元器件通常标有位
置编号,以供寻求对应的元器件,同时将线路图 划分图区,并在图的上方标注线路的用途、作用, 在图的下方设置图区号。
7、接线端有回路标号 在电气控制线路图中,主回路及其控制回路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第二章
学看电气控制电路图
1
复习 电气元件及其图符介绍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2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3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4
2.1电路与线路的基本概念
任何电源向外供电,任何用电设备要使用电能都 必须要导线将电源和用电设备两者合理的连接起来, 让电流形成回路,才能使电流在用电设备中做功。电 工学中将这种电流通过的路径称为电路。而一般的电 路都是用导线连接的,又称为线路。
控制回路及信号回路:控制回路及信号回 路通常画在两条及几条水平电源线间。
主、辅回路的排列顺序:无论是主回路还 辅助回路他们所使用的电器元件通常是根据生产 设备的先后顺序从上至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可以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
9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5、交叉导线接点画法 在电气控制线路图中,对于直接联系的交
12
• 3.1 电机正转控制线路图
3.1.2 由接触器构成的具有自锁 功能电机正转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
1、电源
2、电机启动
3、电机停止
4、电机保护
13
• 3.1 电机正转控制线路图
3.1.3 由接触器构成的具有过载 保护的电机正转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3、电机保护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失电压保护
电源进线:通常采用水平线画法或垂直线 画法,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L1、L2、L3由上到下 或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画出,中性线N或保护接地 PE画在相线的下面或最右边。
主回路:每个受电的动力装置及其保护器 件组成的回路。通常是垂直画出的,主回路可采 用单线表示,也可使用多线表示。
8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11
• 3.1 电机正转控制线路图
3.1.1 由组合开关组成的电动机 全压启动正转控制线路 本图中QS的作用:用于引入电 A、识图图中指只导有几个元器件源停,,止只并。控制小功率电机的启动、 要了解QS的作用就能了解整个 线路图的工作原理。
B、工作原理 QS合上后,三相电源
L1~L3就会给电机M供电,电 机M运行,QS断开后电机M失 电,停止运行。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20
• 3.4 电机间隙工作控制线路图
3.4.1 由两只时间继电器构成的 电机间隙工作线路
工作原理 间隙运行过程
21
• 3.5 电机远程、多地控制线路图
3.5.1 由一只交流接触器构成的 三地控制电机线路图
工作原理 就地控制 远程控制
22
• 3.6 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14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1 由倒顺开关构成的电机正 反转控制线路图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倒顺开关通常有6个接线柱,
其中L1、L2、L3分别与三相电
源相连,D1、D2、D3端则分别
与三相电机相连。倒顺开关的手
柄有三个位置,正转、反转及停
止位置。
15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2 由两只接触器构成具有 连锁的电机正反转线路图 互锁或连锁的概念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16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SB3的触点关系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17
• 3.3 电机点动控制线路图
5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1、多部件设备可分开表示 在电路图中,为了便于读识,由多个部
件构成的电气元件及设备可以采用集中表示 法、半集中表示法及分开表示法。对于较复 杂的控制中路一般采用分开表示法。
6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2、电路中有些设备无电磁线圈 对于交流接触器、电压继电器、延时继电
器等,它们的触点动作都是由其吸引线圈中电流 接通和断开来实现的。但对于有些元件如行程开 关、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是没有吸引线圈 只有触点,这些触点的动作是由依靠外力或其他 因素来实现的。
7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3、主线路与其他线路是分开画的
在电气控制线路图中,电源进线、主回路、 辅助回路通常都是分开表示,也叫做展开式线路 图。
3.6.1 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星三角启动的优缺点:
优点:电机星形启动时,
启动电流只有三角形启动时
的1/3左右,启动电流特性比 较好,结构简单,经济。
缺点:星形启动时电机转
矩也对应下降三角形启动时
的1/3,转矩特性较差。 工作原理
1、主回路
2、二次控制回路
23
• 3.6 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18
• 3.3 电机点动控制线路图
3.3.2 由交流接触器构成的按钮 点动、连动正转控制线路 各元件器的作用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19
• 3.3 电机点动控制线路图
3.3.3 由一只开关构成的按钮点 动、连动正转控制线路 各元件器的作用
3.6.1 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24
• 3.7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图
3.7.1 自耦降压启动 控制线路图
自耦降压启动的优缺点: 优点:自耦降压60%
启动时,电机启动电流约 为额定电流的3-5倍,减少 对电压的压降。
缺点:自耦降压启动 需自耦降压器,造价较高, 接线较复杂,适用于容量 较大的电机启动。
都具有回路编号。
10
• 3 常用电动机控制单元接线图
机床或其他生产设备的运动部件大都是由 电动机来带动的,为了完成一定的生产顺序, 需要对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及延时动作进行 控制。这一控制过程由断路器、接触器等来实 现。在线路图中,各种电器设备都有统一的符 号来表示,且规定所有设备的触点都是在起始 状态下的位置,即在没有通电或没有发生机械 动作的位置。
25
电气工程自动化相关知识
26
电气工程中常见名词 电机、编码器 变频器、软启动器、PLC
叉导线的接点,通常是用小黑点表示,没有直接 联系的交叉导线的接点不用小黑点表示。
6、元件标有位置编号 在电气控制线路图中,各元器件通常标有位
置编号,以供寻求对应的元器件,同时将线路图 划分图区,并在图的上方标注线路的用途、作用, 在图的下方设置图区号。
7、接线端有回路标号 在电气控制线路图中,主回路及其控制回路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第二章
学看电气控制电路图
1
复习 电气元件及其图符介绍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2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3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4
2.1电路与线路的基本概念
任何电源向外供电,任何用电设备要使用电能都 必须要导线将电源和用电设备两者合理的连接起来, 让电流形成回路,才能使电流在用电设备中做功。电 工学中将这种电流通过的路径称为电路。而一般的电 路都是用导线连接的,又称为线路。
控制回路及信号回路:控制回路及信号回 路通常画在两条及几条水平电源线间。
主、辅回路的排列顺序:无论是主回路还 辅助回路他们所使用的电器元件通常是根据生产 设备的先后顺序从上至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可以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
9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5、交叉导线接点画法 在电气控制线路图中,对于直接联系的交
12
• 3.1 电机正转控制线路图
3.1.2 由接触器构成的具有自锁 功能电机正转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
1、电源
2、电机启动
3、电机停止
4、电机保护
13
• 3.1 电机正转控制线路图
3.1.3 由接触器构成的具有过载 保护的电机正转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3、电机保护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失电压保护
电源进线:通常采用水平线画法或垂直线 画法,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L1、L2、L3由上到下 或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画出,中性线N或保护接地 PE画在相线的下面或最右边。
主回路:每个受电的动力装置及其保护器 件组成的回路。通常是垂直画出的,主回路可采 用单线表示,也可使用多线表示。
8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11
• 3.1 电机正转控制线路图
3.1.1 由组合开关组成的电动机 全压启动正转控制线路 本图中QS的作用:用于引入电 A、识图图中指只导有几个元器件源停,,止只并。控制小功率电机的启动、 要了解QS的作用就能了解整个 线路图的工作原理。
B、工作原理 QS合上后,三相电源
L1~L3就会给电机M供电,电 机M运行,QS断开后电机M失 电,停止运行。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20
• 3.4 电机间隙工作控制线路图
3.4.1 由两只时间继电器构成的 电机间隙工作线路
工作原理 间隙运行过程
21
• 3.5 电机远程、多地控制线路图
3.5.1 由一只交流接触器构成的 三地控制电机线路图
工作原理 就地控制 远程控制
22
• 3.6 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14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1 由倒顺开关构成的电机正 反转控制线路图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倒顺开关通常有6个接线柱,
其中L1、L2、L3分别与三相电
源相连,D1、D2、D3端则分别
与三相电机相连。倒顺开关的手
柄有三个位置,正转、反转及停
止位置。
15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2 由两只接触器构成具有 连锁的电机正反转线路图 互锁或连锁的概念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16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SB3的触点关系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17
• 3.3 电机点动控制线路图
5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1、多部件设备可分开表示 在电路图中,为了便于读识,由多个部
件构成的电气元件及设备可以采用集中表示 法、半集中表示法及分开表示法。对于较复 杂的控制中路一般采用分开表示法。
6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2、电路中有些设备无电磁线圈 对于交流接触器、电压继电器、延时继电
器等,它们的触点动作都是由其吸引线圈中电流 接通和断开来实现的。但对于有些元件如行程开 关、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是没有吸引线圈 只有触点,这些触点的动作是由依靠外力或其他 因素来实现的。
7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3、主线路与其他线路是分开画的
在电气控制线路图中,电源进线、主回路、 辅助回路通常都是分开表示,也叫做展开式线路 图。
3.6.1 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星三角启动的优缺点:
优点:电机星形启动时,
启动电流只有三角形启动时
的1/3左右,启动电流特性比 较好,结构简单,经济。
缺点:星形启动时电机转
矩也对应下降三角形启动时
的1/3,转矩特性较差。 工作原理
1、主回路
2、二次控制回路
23
• 3.6 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