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硫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2+2NaOH=Na2SO3+H2O ②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 SO2+H2O H2SO3
③氧化性 SO2+H2S=3S↓+2H2O 催化剂 ④还原性 2SO2+O2 2SO 3 加热 ⑤漂白性:与有色物质化合为无色物质, 生成物不稳定!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性质用来检验 SO2),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巩固重点
• 解析: 硫酸是高沸点的难挥发性强酸;浓硫 酸还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①中和不活泼金属反应,利用了浓硫酸的强氧 化性;生成硫酸盐也反映了酸性。②中酸和金 属的置换反应反映了酸的通性,虽是氧化还原 反应,但它是 H + 表现出来的,利用了硫酸的 酸性;(3)中湿润气体中的水和(4)中结晶 水合物中的结晶水都是“现成”的,利用了浓 硫酸的吸水性;(5)是利用了浓硫酸的难挥 发性,制挥发性酸;(6)浓硫酸将蔗糖中的 氢、氧原子以个数比2∶1夺取后转化成碳,碳 又被浓硫酸氧化为CO2,同时有SO2生成,体现 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巩固重点
下列变化过程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 (1)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SO2: (2)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用浓硫酸干燥CO2: (4)硫酸铜晶体滴加浓硫酸后变白: (5)用浓硫酸制取HCl气体: (6)蔗糖滴加浓硫酸后变成疏松的“黑面包”并闻 到刺激性气味: 【答案】 (1)强氧化性、酸性 (2)酸性 (3)吸水性 (4)吸水性 (5)难挥发性 (6)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漂白剂归纳
类型 原理及特点 典型物质
活性炭
疏松多孔、固体表面积比较大的 吸附型 某些固体物质,吸附一些有色物 质。物理变化。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在许多工业和商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某些有害特性,二氧化硫的排放也引起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SO2。
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
二氧化硫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多种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
二、二氧化硫的应用1、工业用途二氧化硫在工业中应用广泛。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纸浆和纸张的漂白。
其次,二氧化硫也是制造硫酸和其他化学物质的重要原料。
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制造肥料、橡胶制品和食品加工。
2、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二氧化硫被用作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它还被用于制作一些特定的食品,如葡萄酒和啤酒,以保持其口感和质量。
3、生物医学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二氧化硫也被用于多种应用。
例如,它被用于制作一些药物和生物试剂,以及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二氧化硫也被用于消毒和清洁医疗设备。
三、二氧化硫的排放和环境影响尽管二氧化硫在某些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排放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来自燃煤和石油燃烧,以及一些工业过程。
这些排放可能导致酸雨和其他环境问题。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法规,以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四、结论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的有害气体。
尽管其应用广泛,但其排放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研究和开发更环保的替代品和技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现有的二氧化硫应用,我们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硫是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节中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不仅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而且其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对于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课: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2、SO2具有还原性
+4
+4
2SO2 +
催化剂 +6 O2 加热 2SO3
S
被氧化
+6
S
工业制硫酸
+6
SO3 + H2O
H2SO3露置在空气中
+4
H2SO4
2H2SO3+O2
Na2SO3露置在空气中
+4
2H2SO4
+6
2Na2SO3+O2
2Na2SO4
3、SO2具有氧化性
0 S
被还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S
被氧化
二 氧 化 硫 的 漂 白 性
原理: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直接生 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实质: 化合作用 程度: 暂时性,加热可复原
范围: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褪色
SO2和氯水的漂白性对比:
名称 漂白原理 反应类型
漂白稳定性
二氧化硫 化合,生成不稳定的 无色物质.
非氧化还原反应 不稳定
“空中死神”
“天堂的眼泪”
——酸雨
SO2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无色气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毒性: 有毒 溶解度: 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密度: 大于空气
沸点: -10℃,易液化
二 氧 化 硫 的 物 理 性 质
看颜色 闻气味
想原因
无色气体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能引发呼吸道疾病、浓度 有 毒 高时会令人死亡 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比空气密度大 对比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酸性。
溶液变浑浊
二氧化硫具有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Ba(OH)2=BaSO3↓+H2O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呈现酸性性质。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态
二氧化硫在常温下是一种具有 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高密度
二氧化硫比空气密度大,常见 于低处和密闭环境中聚集。
易液化
二氧化硫在高压下可以液化成 为淡黄色液体。
二氧化硫的用途
工业生产
二氧化硫是许多化学反应和工业制程中的重要 原料。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既有化学性质,也有物理性质。 它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但同时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 影响。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 容易溶解
二氧化硫易与水反应,形成亚硫酸,具有很高的溶解度。
2 强还原性
二氧化硫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硫的防治措施
1. 工业排放控制 2. 加强环保监测 3. 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4. 改善室内通风 5.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
结论和要点
•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害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 它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 二氧化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多个领域。 • 然而,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威胁。 • 控制二氧化硫的污染和加强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3
水体污染
二氧化硫可以通过大气和降雨沉降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
二氧化硫的健康影响
1 呼吸系统问题
长期暴露于二氧化硫可导 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气喘 和慢性支气管炎。
2 眼睛和皮肤刺激
与二氧化硫接触会导致眼 睛和皮肤的炎症和刺激。
3 免疫系统影响
二氧化硫可能会抑制免疫 系统功能,增加感染和疾 病的风险。
二氧化硫课件

02
二氧化硫的来源和用途
自然来源
火山喷发
火山活动是二氧化硫的主要自然 来源之一。当火山爆发时,岩浆 中的硫化合物会与大气中的氧气 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天然硫化物矿床
某些天然硫化物矿床在受到风吹 雨打或地壳运动的影响时,会释 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人为来源
燃烧化石燃料
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 )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人为来源之 一。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硫化合 物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SO2) PPT课件
• 二氧化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二氧化硫的来源和用途 • 二氧化硫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 二氧化硫的治理和控制 • 二氧化硫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二氧化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01
02
03
04
颜色与状态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沸点与熔点
沸点为-10℃,熔点为72.4℃。
探索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氧化硫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为二氧化硫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
挑战与展望
应对二氧化硫பைடு நூலகம்放法规的挑战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应对二氧化硫排放法规的挑战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深入研究二 氧化硫的排放机理和减排技术,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排放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望二氧化硫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二氧化硫的研究将不断深入。展望未来,二氧化硫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 合作,涉及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二氧化硫的研究将 更加精准和高效。
THANKS
二氧化硫性质及其性质比较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 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 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 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 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013年北京卷(15分)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 作 现 象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 色 i.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 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 绿色; iii. 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黄绿色褪去
同中求异——将同类问题或事件进行横向比较,找到其不同点
异中求同——将异类问题或事件进行纵向比较,找到其相同点
SO2
BaCl2(aq)
H2S (aq) BaCl2-NH3(aq) Ba(NO3)2(aq) 石蕊(aq) I2—淀粉(aq) FeCl3(aq) 品红(aq) MnO4—/H+(aq) Br2(aq)
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

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一、结构SO2是有同族元素间组成的共价化合物,属酸性氧化物。
与NO2和CO2气态非金属氧化物相比较知其中心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其结构对比如下:SO2NO2CO2分子构型键角119.5°,角型分子键角134°,角型分子键角1180°,直线型分子分子极性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8e-结构不是不是是水溶液非电解质、导电非电解质、导电非电解质、导电酸性氧化物是不是是1.SO2是V字型的极性分子,结构中“硫元素的价态+ 价电子数≠8”,因而硫原子不满足8e-结构,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
2.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SO2溶于水后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H2SO3,H2SO3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成H+、HSO3-和SO32-,所以溶液能导电,由于在溶液中电离的是H2SO3而不是SO2,因此H2SO3是弱电解质,而SO2属于非电解质。
二、酸性氧化物在显+4价的酸性氧化物中,SiO2是固体,SO2和CO2是两种重要的酸性氧化物,有很多相似点和不同点。
1.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2.CO2没有气味,SO2有刺激性气味;CO2无毒,SO2有毒;CO2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SO2;SO2易液化。
3.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且只存在于溶液中的弱酸H2CO3和H2SO3,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制取。
由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故可用饱和的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气体。
4.都能与碱反应,用量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盐,如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SO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当CO2、SO2过量时,又变澄清,所以在检验CO2时要排除SO2的干扰。
5.和盐反应,需注意弱酸不能制强酸的原则。
如将SO2、CO2通入BaCl2、Ba(NO3)2溶液中时,CO2均不能反应生成沉淀。
SO2和BaCl2不反应,此点与CO2相同,但能和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酸雨造成森林衰退
未受酸雨伤害的水稻
受酸雨伤害的水稻
德国汉堡的一尊雕塑 左侧图片摄于1908年 右侧图片摄于1968年
受酸雨影响,四川乐山大佛已多 处剥落,脸上出现黑色条纹,鼻 子已经变黑。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 雨、雪在内,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 也有硝酸和盐酸等。有着“空中死神” 之称。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
二 氧 化 硫 的 化 学 性 质
思考4:还有哪种气体的水溶液也 具有漂白性? 氯气
资料——氯水的漂白原理:氯水中 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漂
白后的无色物质不能再恢复成原来的颜 色,称为永久性漂白。
|
漂 白 性
思考5 :SO2的漂白原理与氯水的漂
白原理是否相同?
二 氧 化 硫 的 化 学 性 质
现象:品红溶液褪色
漂白原理: SO2+品红
现象:加热后溶液变回红色
△ 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次氯酸和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
次氯酸 二 氧 化 硫
氯水中HClO将有色物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 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 原 理 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物质 实 质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漂白 化合漂白
效 果 范 围 永久性 暂时性
4、SO2的弱氧化性
+6 +4
SO2
S
-2
既有还原性(为主) S
0
S
又有氧化性
如:SO2 + 2H2S = 3S↓ + 2H2O
练习
2、根据实验现象,描述SO2的性质:
(1)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 SO2体现 酸 性; (2) SO2使品红褪色,SO2体现 漂白 性; (3) SO2使KMnO4褪色,SO2体现 还原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二节二氧化硫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1、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
3、198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南山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提出问题: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二氧化硫,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教师板书:第二节二氧化硫
演示实验: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硫气体,将其倒置在水槽中,晃动试管。
学生活动:观察SO2气体的颜色、状态;闻气体的气味;分析SO2的水溶性。
教师引导:二氧化硫的其它物理性质如何?请同学结合已有知识,阅读课本158页第二段。
学生活动:略。
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反应?
演示实验:将充有水的试管倒立过来,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板书: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看来,作为酸性氧化物来说,SO2可以与水作用,生成亚硫酸。
但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请同学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引导:我们把两个化学方程式放在一起观察,你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是可逆反应。
符合条件:同时、同条件。
教师引导:看来化学方程式应写为:SO2 + H2O H2SO3(学生完成)作为酸性氧化物,除了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外,还可以和哪类物质反应?
学生回答:碱。
教师引导:了解二氧化硫的这些性质后,请同学讨论如何收集二氧化硫?
学生讨论:侧重易溶于水、比空气重、有毒三个方面。
教师小结:向上排空气法,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同时配上NaOH溶液尾气吸收。
刚才我们讨论的反应,化合价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请同学标出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录像]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的实验。
请同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二氧化硫在此处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学生活动:还原性2SO2 + O2 SO3
教师设问:如果2molSO2 与1molO2在上述条件下充分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教师过渡:生成的SO3为无色固体,和SO2在性质上有明显不同,但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溶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SO2作为氧化剂,又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请同学推测SO2和H2S反应的生成物,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电子得失状况。
教师引导:我们刚刚讲过的O3,还有HClO、Na2O2等都是强氧化剂,具有漂白性;SO2氧化性较弱,能漂白吗?
演示实验:[实验6-2]
教师引导:能漂白,但不持久(而O3 、HClO、Na2O2的漂白具有永久性)看来它们的作用原理不同。
SO2不是氧化性漂白,仅仅是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同时又容易分解,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教师板书:漂白性
教师引导: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出示云岗石窟明信片)。
山西是产煤大省,空气中SO2含量超标。
请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讨论如何回收SO2,防止大气污染?(先阅读160页有关内容,再进行讨论)
教师结课:望大家在未来的环保工作中大显身手。
布置作业:161页一题、二题、三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