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GDP构成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目前有着激烈的经济竞争。


文就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经济实力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3万
亿美元,预计2024年GDP将达到20万亿美元。

美国在2024年拥有
GDP18.57万亿美元,但美国的GDP增速却不如中国,而且美国的财政赤
字也比中国大得多,财政赤字为中国的3.9倍。

二、劳动力
中国有13亿多的劳动力,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发展提供
了强大的支撑力。

美国在2024年劳动力总量为2500万,相对于中国来说,劳动力量较少,只占中国的20%。

三、技术实力
中国的科技水平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若干领域已经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尤其是与美国相比,从智能手机到航天技术都有了很大的
发展,中国的科技研究对抗美国各领域技术的优势也渐渐发挥出来。

目前
美国仍是世界科技领导者,但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投资者。

四、军事实力
根据全球军事强国排名,中国的军事实力仍然位居第三,紧跟美国和
俄罗斯。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趋势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整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贸易关系、科技创新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与趋势。

一、整体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逐渐接近美国。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高速增长和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实现了从封闭相对落后的国家向开放和发展中国家转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不足1,000美元增长至近10,000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加。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高度发达的先进技术。

美国经济总量约为中国的两倍,人均GDP达到近60,000美元。

美国一直以其创新和高效的生产方式享誉世界,其经济体系基础牢固,多元化和服务业发达程度较高,是世界经济的稳定支柱。

中国和美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中国高速增长、结构升级和消费拉动,美国则以创新和增值为主要特征。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追求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而美国则会继续强调创新和高附加值产业,以维持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二、产业结构中国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快速增长。

制造业占GDP 比重较高,但随着城镇化和消费升级,服务业正在成为主导产业。

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传统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高科技、绿色和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高度多元化和服务业占比高。

美国是全球科技和创新的领头羊,其高科技产业和创新能力卓越。

与此同时,美国的制造业和农业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端制造和农业科技方面。

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但也存在着互补性。

中国的制造业和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补充和促进。

三、贸易关系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密切。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备受世界瞩目。

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表现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关键差异。

一、GDP总量对比首先,我们来比较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GDP总量。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的GDP接近20万亿美元,排名第一。

而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GDP总量分别为5万亿美元左右。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与日俱增。

二、人均GDP对比然而,仅仅比较GDP总量是不全面的。

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GDP仍然相对较低,约为1万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美国的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更是高达4万美元以上。

这表明中国的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外贸总额对比除了国内经济指标,我们还可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贸总额。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的外贸总额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年度进出口总额约为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3万亿美元左右。

这说明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四、外汇储备对比外汇储备也是一个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一直以来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远超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

这表明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不容忽视。

五、人口规模对比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4亿人口。

这使得中国市场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和劳动力资源。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远远不及中国。

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显示出中国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GDP总量、外贸总额和外汇储备等。

(完整版)支出法比较中美两国GDP

(完整版)支出法比较中美两国GDP

(完整版)支出法比较中美两国GDP (完整版)支出法比较中美两国GDP在比较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时,支出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GDP,探讨支出法在两国的应用情况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支出法是计算GDP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各种支出的统计来估算一个国家的GDP。

二、中美两国的支出法1. 中国的支出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GDP的计算主要依赖于支出法,即通过对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统计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支出包括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投资支出则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变动等;政府支出主要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净出口则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价值。

2. 美国的支出法在美国,支出法也是计算GDP的常用方法。

美国的支出法主要涉及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企业固定投资和净出口。

个人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企业固定投资指的是企业购买生产资料的投资支出;净出口代表出口减去进口的价值。

三、中美两国GDP的比较1. 中美两国的GDP总量比较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美国的GDP总量远远超过中国,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经济的发达和高消费水平。

然而,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众多也使其GDP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2. 中美两国的消费支出比较中美两国的消费支出在GDP中占据了重要比重。

尽管美国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其消费支出规模也相当可观。

此外,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对消费的贡献逐渐增加。

3. 中美两国的投资支出比较投资支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企业固定投资规模庞大,但相对较为稳定。

中国则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投资,致力于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中美GDP结构比较

中美GDP结构比较
l IB F S O l c n my v C O C pCe o o l
中美G P D 结构 比较
梁 曦 首 都 经 济 贸 易大 学 日本成 为世 界 第二 大经济体 ,在世 界格局 发生 演 变的 背景下 ,崛 起 的中 国已成 为一个 21 O 影 响 国际形 势的重 大 因素 。但是 我们 不能 盲 目乐观 ,距 离世 界 第一 大强 国美 国还有很 大的差距 ,本文从构 成G P D 的四个 方 面对 中国和 美 国的经济进行 分析 ,以助我们认 清 当前 的形势 。 关 键 词 : 美 ;G P 比 较 中 D;

中国2 1年G P 00 D 达到人 民币近4 万亿元人 民币 ( 0 约合59i .7 亿 美元) ,相 当于全球G P .%,首次超过 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 D 的85 经济体。至此 ,日本正式告别 了雄居4 年之久的世界经济第二的宝 3 座 。2 1年中国G P 01 D 比上年增长9 2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0 1 .% 3 1亿 美 元 ,位居 世界第二 。但这些并不意 味着我们 已经完成 富国强 民 的 目标 ,面对大增的G P D 总量 ,我们应该保持足够 的清醒。 中国 有 1多亿人口,G P 3 D 总量 比较大 ,但人均的G P D 数量 比较低,按照 各个国际经济组织人均G P D 排序 ,中国排在 IO ̄以后。弄清楚什 O/ 么是G P以及G P D D 的构成对我们认清当前 的发展形势至关重要 。 G P D 即英文go d met rd c的缩写 ,也就是国内生产总 r o scpo ut i 值。通常对G P D 的定义 为:一定时期 内 ( 一个季度或一 年),一 个国家或地 区的经济 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 终产 品和提供劳务 的市 场价值的总值 。GD 是宏观经济 中最受 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 ,因 P 为它被认 为是衡量 国民经济发展情 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反映的 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 的总额 。 在宏观经济学 中被归纳为一个简单的公式:Y + + =C IG+ ( — X M)。Y代表一国的G P,也就是国民总收入 ,又以下几个部分组 D 成 :c 代表消费——居 民支出额度 ( 个人的 ,而非政府 的),I 代 表一 国的总投资 ( 包括公共的和私人的) ,G 反映 了政府的净头

中美经济发展GDp对比

中美经济发展GDp对比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088105023姜永宽(江苏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信管)【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经济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等。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将会赶超发达国家,乃至赶超世界强国美国。

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究竟怎样?是否是如同很多人所想的那样真的再用几十年就能够赶超美国呢?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影响最重大的两个大国,且它们的社会性质也不相同,对它们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更有利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发展、中美两国经济发展、中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水平一、引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国。

对中国何时赶超美国的预测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际上有很多研究机构在研究这个问题,并且给出了预测:①一类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 一类按实际汇率计算。

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997 年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2020 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的报告, 该报告假设未来中国的国内储蓄率从40% 左右逐渐减少到35%, 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降到每年1.5%, GDP年平均增长率从8.4%逐步减缓到5%, 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GDP 将超过美国②。

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威尔逊发表了《成长与发展:通向2050年之路》, 该报告假设中国的GDP增长率将从2003年的8.1%降至2020年5%, 再降至到2040年的3.5%左右, 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币值升高约3倍, 并考虑人口、资本积累、货币汇率等因素建立了生产力增长模型, 预测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39年超过美国③。

从上述预测不难看出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看好,这使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更有意义。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解放以来,经济体制可以分为三个时段:①第一时段:解放初到改革开放前;第二时段:1978年到1992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三时段: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

美国人均收入占gdp比重

美国人均收入占gdp比重

美国人均收入占GDP比重超60%,而我国不足45%。

美国2021年的GDP数据为23万亿美元,按美国人口基数3.3亿人来计算,人均GDP约为6.9万美元,而中国2021年的GDP数据为114万亿人民币,按照中国人口基数14亿来计算,人均GDP约为1.2万美元,这说明我们的人均经济水平与美国相差还是非常大的,但这也许并不能说明问题,有一个指标这里值得家参考下,那就是人均收入占GDP的水平,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家公司的话,那这个指标可以从根本上看这家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万元,而中国的人均GDP为8.14万元,那中国的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约为43%,如果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3万元来计算的话,那这个比重约为37%;但这个比重在发达国家普遍比较高,按照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美国的人均收入约为3.9万美元,那美国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就约为57%,考虑到美元的购买力要强于人民币的购买力,这个比重应该是在60%以上,那这样的数据差距为何如此之大,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同等产出的情况下,美国实现的净利润要比中国实现的净利润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GDP实质上代表的是一种产出能力,那产出了这么多价值最终落到每个人手里多少是相当于这一年赚了多少钱,美国的净利润之所以比咱们高主要是由经济模式和科技水平决定的。

我们国家的经济核心是制造业,是一个世界工厂,我们本质上赚的加工费这种相对辛苦的钱,而且咱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也都是类似的情况,所以,中日韩这几个国家都是典型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相对较大的国家。

而美国或者欧美目前赚的是一种金融和科技的利润,他们赚的是一种钱生钱和专利技术的钱,这种赚钱模式主要是通过金融优势和科技优势向中日韩这种制造业国家输出资本和技术,通过上游的资本垄断和技术垄断来获取利润,那利润自然就比较高,他们的老百姓过得也相对舒服,具体体现就是赚钱容易,节假日多,工资待遇高,生活相对悠闲。

中美GDP的两种比较

中美GDP的两种比较

名义 GDP 的优点
调查称中国人均月薪 4134 元 , 网民惊呼“拖后腿”。CFP 供图
计算的人均 GDP 和人均名义 GDP 之间 就不会有差异。许多专家当时认为 2005 年价格水平估算得过高。好的数据收集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采样,2005 年的估算 可能过于依赖从少数较昂贵的城市中收 集的数据。而新的估算是符合国际经验 的。例如,在 20 世纪 80 年代,韩国用 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 GDP 约为美国 的 20%,其价格水平也差不多是美国的 60%。此次对中国的价格水平的估算结 果,对于处在这一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 家而言是非常典型的。随着国家继续向 高收入增长迈进,服务价格一般也会上 升,总体价格水平会接近甚至超过美国。
购买力平价也为计算 GDP 提供了 一种方法。基于最新的估算,2012 年中 国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 GDP 是 14.8 万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 91%。显而易见 的是,即使经济温和增长,中国按购买 力平价计算的 GDP 也将在今年——也就 是 2014 年超过美国。因此,从现在开 始我们可以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用购买力平 价计算的 GDP 数据在思考某些类型的问 题时是非常有益的,比如自然资源的利 用及环境问题。例如,每单位 GDP 的碳 排放问题。如果用名义 GDP 来考量,中 国每创造 1 美元 GDP 的排放量是美国的 三倍,这表明在碳效率上存在着巨大的 鸿沟。而使用购买力平价法来考量,中 国每单位 GDP 的碳排放量比美国水平高 出 76%,这比较接近真实的差距。在比
世界各国人均 GDP 翻 倍还需时间。CFP
2014年第7期 中国经济报告
经济全局
042
ECONOMY OUTLOOK
较一些具体的东西时,如碳排放量或资 源利用,我更倾向于使用购买力平价计 算的 GDP 作为对实际 GDP 的最佳估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GDP构成比较
中国的情况:
中国的三个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等
其中:
第二产业中包括工业和建筑业这个工业里面究竟都有什么呢?
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6大高载能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还有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等。

而建筑业是什么呢?千万不要把建筑业混淆于房地产业,建筑业是进行国家建设的那些产业,要建设铁路,公路,机场,工厂,房屋等等各种建筑,象赫赫有名的中铁股份,中国铁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交建,等等。

他们是中国进行各种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建设者。

根据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数据,中国工业2008年的总销售额也就是总收入约为54万亿元,增加值约为12.5万亿元。

而只有增加值才算作GDP。

2008年,建筑业总收入约为6.9万亿元,其中增加值约1.9万亿,而建筑业的GDP就是采取的增加值1.9万亿
根据经济普查数据,第三产业的情况是:
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31168.0亿元即约3.1万亿
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47482.6亿元即约25万亿
2008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6146.9亿元即约0.6万亿,
2008年,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30586.5亿元即约3万亿,
2008年,上述之外其他第三产业中属于企业类的营业收入121696.6亿元即约12万亿,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是59.5%、12.4%和15. 5%
2008年,上述之外其他第三产业中属于公用事业类的全年收入合计57445.1亿元即约6万亿,主要包括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上述第三产业合计2008年总收入约50万亿,而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约12万亿元,第三产业的GDP就是指的这个12万亿元,
由此可见,房地产业只占第三产业总收入的约6%,只占所有产业总收入的2.5%,而中国的工业总收入约为房地产业的20倍。

另外还有第一产业,即农林牧副渔业。

2008年增加值约3.2万亿
上面都是2008年的数据,而到2009年上述数据都有所增长,其中各产业总收入的数据目前还没有公布,只有各产业的增加值部分,也就是各产业GDP。

2009年,增加值也就是GDP分别是第一产业约3.5万亿,第二产业约15.7万亿,第三产业约14.3万亿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官方公布的GDP中,
农业约占10.6%,工业(采掘业5%,制造业32%,电力水等5%)约占42%,建筑业约5%,交通仓储邮政等约2.5%,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约18%,房地产业约占3%,金融科技教育信息服务卫生文化娱乐等约占18%。

以上数据来源全部来此公认权威部门。

看一下美国的部分,数据来自美国官方统计:
美国2008年第二次修订的国内生产总值142645.97亿美元,其各行业增加值如下:农林渔猎增加值为1576.9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
采矿业增加值为3253.43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3%;
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增加值为3060.2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1%;
建筑业增加值为5815.3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1%;
制造业增加值为16376.7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5%;其中,耐用品增加值为9 147.1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6.4%,非耐用品增加值为7229.6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5.1%;
批发贸易增加值为8187.8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5.7%;零售贸易增加值为8854. 8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6.2%;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增加值为4148.5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9%;
信息业增加值为6219.8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4%;
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租赁业增加值为28484.1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0.0%;其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10648.9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5%;房地产和租赁业增加值为17835.1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2.5%;
专业及商业服务增加值为18057.7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2.7%;其中,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增加值为10955.7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7%;公司和企业管理服务增加值为283 7.5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0%;废物管理和补救服务增加值为4264.5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3.0%;
教育服务、卫生保健和社会援助增加值为11579.1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8.1%;其中,教育服务增加值为1382.5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0%;卫生保健和社会援助增加值为10196. 6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1%;
艺术,娱乐,休闲,住宿,和食品服务增加值为5363.4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3.8%;其中,艺术,娱乐和休闲增加值为1401.3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0%;住宿和食品服务增加值为3962.1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8%;
其他非政府服务增加值为3267.9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3%;
政府服务增加值为18399.7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2.9%;其中,联邦政府服务增加值为5865.6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1%;州和地方政府服务增加值为12534.07亿美元,占G
DP的比重为8.8%。

按三次产业增加值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76.9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505.7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0.0%,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2690.3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5.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2563.2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8.9%。

剔除第三产业的工农业增加值(含建筑业)为30082.70亿美元,比中国修订数的工农业增加值(含建筑业)26307.04亿美元多3775.66亿美元。

中美进行比较,我们把工业或制造业做为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最主要体现部分来说明,
中国房地产业总收入约为中国制造业总收入的5%。

美国房地产业总收入约为美国制造业总收入的110%。

可以从中国的财政收入来分析。

2009年中国财政收入约近7万亿,其中60%来自第二产业,主要就是比如像中石油,宝钢,华为等企业交的税,而这部分里面又约70%是中国的各种国有企业交的税构成,而外资等占得比例是很小的,15%以下。

而中国财政收入的40%是来自第三产业,其中来自房地产业的只有约3%。

另外,第一产业基本不产生税收。

另外,中国的税收90%以上都是企业交的税,而个人交的税相对很少很少
而反观美国,美国2009年税收总额约2.5万亿美元,其中90%都不是企业交的税,而只有10%是企业交的税,与中国正好相反。

而美国税收的一半都是个人所得税,其中大部分都是物业税,而物业税本质上就是从房地产业里产生出来的税。

这个比例占到了总额的超过30%。

而中国只有3%,美国是中国的10倍以上。

中国实体经济的规模和创造的新财富利润远远超过美国,美国经济本质上已经成了一种寄生的害虫经济,基本上每一个美国人都是这样一个害虫,必须被消灭.
看来美国不过是个大胖子,我们可以随便怎么蹂躏就怎么蹂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