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新教材

合集下载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新旧教材对比一、教材内容1.1 新教材人教A版2019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更新,对一些经典的数学理论和定理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讲解。

在解析几何部分,新教材将坐标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更多实际问题的应用和拓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2 旧教材相比之下,旧教材在内容上相对保守,更多地依托传统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对一些新颖、实用的数学知识未能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最新的数学理论和应用。

二、知识延伸2.1 新教材新教材在数学知识的延伸上更为广泛,不仅深入了解传统的数学理论,还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新教材还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通联,更多地引入了真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解答。

2.2 旧教材相比之下,旧教材在数学知识的延伸上相对局限,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的讲解方法,较少引导学生开展数学领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难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3.1 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2 旧教材相比之下,旧教材更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偏向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对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和讲授,不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探索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4.1 新教材新教材在教学资源的提供上更为丰富和实用,除了传统的课本之外,还配备了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教学视瓶、教学案例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4.2 旧教材在教学资源的提供上,旧教材相对简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教学资源,缺乏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帮助,无法满足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学习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19年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必修一)

2019年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必修一)

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 天狗/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 百合花/茹志娟哦,香雪/铁凝单元学习任务:少年情怀的表达——学写新诗第二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4 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白居易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单元学习任务:心灵对话,思想撞击——学写文学短评第三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7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8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1 / 39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穆青冯健周原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探界者”钟扬/叶雨婷单元学习任务:用言语直抵听众心灵——学写演讲稿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第一节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第二节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第三节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古诗诵读:涉江采芙蓉秋兴八首(其一)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0 劝学/荀子师说/韩愈11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12拿来主义/鲁迅13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对象,有的放矢——议论要有针对性第七单元14 故都的秋/郁达夫荷塘月色/朱自清15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 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单元学习任务:真景描绘,真情表达——学写写景抒情散文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第一节丰富词语积累第二节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第三节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经·邶风》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注:篇名前标有号的为自读课文。

2019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最新)

2019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最新)

2019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最新)2019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修订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天狗(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百合花(茹志娟)哦,香雪(铁凝)单元学习任务:少年情怀的表达——学写新诗第二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4.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李清照)单元学习任务:心灵对话,思想撞击——学写文学短评第三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8.别了,“不列颠尼亚”(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朱启平)9.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探界者”钟扬(《中国青年报》)单元学习任务:用言语直抵听众心灵——学写演讲稿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第一节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第二节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第三节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古诗诵读:涉江采芙蓉秋兴八首(其一)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0.劝学(节选)师说(韩愈)11.反对党八股(节选)12.拿来主义(鲁迅)13.读书:目的和前提(赫尔曼·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对象,有的放矢——议论要有针对性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郁达夫)15.我与地坛(节选)16.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以前试用过马第伯的《登泰山》)单元学习任务:真景描绘,真情表达——学写写景抒情散文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第一节丰富词语积累第二节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第三节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古诗诵读:静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幕遮(燎沉香)青玉案·元夕---------------------以下为送审版目录: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诗歌语言的独特性)1.毛泽东诗词二首沁园春·长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春/穆旦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3.外国诗三首西风颂/雪莱老虎与黄金/博尔赫斯树与天空/特朗斯特罗姆延伸阅读:我的记忆/戴望舒写作:诗歌试作第二单元思辨类文章(了解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把握论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4.劝学/《荀子》5.秋水/《庄子》6.师说/韩愈7.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8.病梅馆记/龚自珍写作:论说文——如何立论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学习新闻类文本和演讲词,在社会活动中有效运用)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0.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1.新闻二则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整本书阅读:《堂吉诃德》12.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孙德宏第四单元语言规律与语用规则专题1:遵循语言的秩序专题2:学会交流与对话专题2:让你的言辞打动人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诗词(古代诗歌的源流与脉络,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1.《诗经》与楚辞采薇离骚(节选)/屈原2.唐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锦瑟/李商隐3.宋词四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整本书阅读:《杜甫传》第二单元现代散文(现代散文的情感与思辨,叙事、抒情、议论的综合运用)4.记念刘和珍君/鲁迅5.荷塘月色/朱自清6.钓台的春昼/郁达夫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写作:散文试作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学习科普读物和社科类读物,把握复杂说明文的主要特征)8.中国建筑物的特征/梁思成9.说“木叶”/林庚10.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曼昆11.宇宙的未来/霍金12.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俞孔坚写作:说明文(知识小品)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专题1:家书、家史、家训专题2:口述实录专题3:家乡的名片必修三第一单元古代散文(古代散文记言与记事的传统,写景抒情及文言常识)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鸿门宴/司马迁3.滕王阁序/王勃4.赤壁赋/苏轼5.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二单元现代小说(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视角等,小说结构的常与变)6.祝福/鲁迅7.边城(节选)/沈从文8.山地回忆/孙犁9.变形记(节选)/卡夫卡写作:小小说试作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把握审辩式思维,反思和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式)10.六国论/苏洵11.原君/黄宗羲12.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13.过秦论/贾谊14.哲学是什么/陈嘉映写作:论说文——如何论证第四单元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1:认识多媒介专题2:多媒介信息检索与运用必修四第一单元古代小说(古代小说客观和主观结合的视角,本土与异域元素的融合,古代小说语言的独特性)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2.柳毅传(节选)/李朝威3.促织/蒲松龄4.草船借箭/罗贯中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二单元戏剧(理解戏剧性—戏剧冲突、舞台性,多样的戏剧文体与风格)5.古代戏曲两篇窦娥冤(节选)/关汉卿牡丹亭(节选)/汤显祖6.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7.雷雨(节选)/曹禺写作:材料综述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准确理解相关概念,把握论者的观点)8.反对党八股/毛泽东9.拿来主义/鲁迅10.高尚生活/罗素11.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12.中国文化的既往与开来/邓广铭写作:论说文——如何驳论第四单元逻辑思维规则的梳理与运用专题1:识别谬误专题2:进行推理专题3:构建论证备课资料高一备课资料。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摘要:
1.介绍新旧教材的对比背景
2.对比必修课程内容
3.分析选考科目的不同
4.总结新旧教材的变化及影响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的更新换代也成为了必然趋势。

近日,人教A 版2019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引发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本文将从必修课程内容、选考科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旧教材的变化及影响。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必修课程内容。

在新旧教材中,必修1-5 的内容都是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

然而,对于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学习的选修课程有所不同。

在旧教材中,文科班的学生需要学习1-1 和1-2,而理科班的学生需要学习2-1、2-2 和2-3。

在新教材中,这些课程内容有何变化呢?我们暂时无法得知,需要等待新教材的正式发布。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选考科目的不同。

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选考科目在系列4 中,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侧重点进行选择。

这一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将影响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规划,以及他们在高考时所面临的科目选择。

总的来说,新旧教材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必修课程内容和选考科目上。

这些变化将对高中阶段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适应新的
教材内容,合理规划学习计划。

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根据新教材的内容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2020年-2019年高中人教版新教材介绍--及新旧教材对比

2020年-2019年高中人教版新教材介绍--及新旧教材对比

2019年5月9日,新教材正式发布!新版教材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高中教材,包括数学(A、B两个版本)、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体育与健康、美术、日语、俄语、信息技术等学科。

同期投入使用的还有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三科语文新版教材语文必修共两本,分为上下册,如下图: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诗文占比近半,袁隆平、屠呦呦等事迹入选。

新版语文教材中,共选入古诗文67篇,占课文总数(136篇/首)的49.3%。

《短歌行》、《归园田居》、《声声慢·寻寻觅觅》、《静女》均被选用。

高中语文新教材共5册28个单元,册数较以往版本有精简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

据悉,高中语文教材较以往其他版本相比,总册数上有所精简。

教材设计了28个学习单元。

其中包括22个以课文为核心的单元,以及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

其中,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

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板块。

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解读(数学)

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解读(数学)

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解读(数学)普通高中《数学》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必修一、必修二两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选择性必修(一)、(二)、(三)3册。

此次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依据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数学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

下面我们先睹为快,看看新教材内容都有哪些变化——一、高中数学新教材有哪些变化?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其实与改革前的内容与顺序基本一致,必修第一册将原版人教A版教材中的必修一、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必修五不等式部分合在一起,还将命题、常用逻辑用语原先出自选修的内容合并成第一册的内容。

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也融合了原先人教A版中必修四的向量部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三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同时还加入了原先在选修出现的复数部分,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已经彻底删掉,现在只是给大家介绍直观图的概念。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教材的编写者将有关坐标系以及解析几何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一册的难度和重点为计算,难度相对必修内容,难度有所上升。

必修第二册内容相对少一些,只有两章,所对应的内容是数列与导数的相关知识,这一改革还是很重大的,将原本必修五的数列部分直接划入选修模块,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

选修最后一册主要内容是计数原理与概率,还有一小部分是线性回归方程,其实总体的要求是想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在之前一直宣传的数学建模,也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出现,说明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新教材每一本书的介绍,可以发现改革之后的教材与现阶段的教材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整合知识点。

相较于原版教材,新版教材的知识点与体系更加集中,模块之间分类很清晰,这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练习。

(2)难度区分明显。

改革之后的教材,将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定义为基础练习,让学生在必修阶段完成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练习,并且帮助学生从高一开始,完成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与转化,但是同时,学生的压力逐渐平移到选修部分。

2019人教版新教材 高中英语 必修一

2019人教版新教材 高中英语 必修一

人教版2019 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一课本Unit 1The Freshman ChallengeHi!My name is Adam and I’m a freshman at senior high school。

Going fromjunior high school to senior high school is a really big challenge. The first week was a little confusing.First, I had to think very carefully about which courses I wanted to take。

The school adviser helped me choose the suitable ones: maths, English, chemistry, world history, and Chinese。

I know that Chinese is a very difficult language, but I hope tobe fluent when I graduate. My adviser recommended that I should sign up for advanced literature because I like English and I’m good at it.I had to choos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oo。

I tried to join the school football team, but the coach told me that I didn't play well enough。

Obviously, I was unhappy, but I won’t quit。

I’ll find a way to improve on my own so that I can make the team next year. I joined a volunteer club instead. Every Wednesday, we work at a soup kitchen and hand out food to homeless people in the community.I know I'll have to study harder as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and get used to being responsible for a lot more。

2019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目录((必修一——选修三))

2019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目录((必修一——选修三))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选修2反应 原理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 法
第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烃
知识点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物质的量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金属材料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分册
章名称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必修1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必修2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选修1化学 反应原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一节反应热 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
第一节电离平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电解池 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第四节配合物与超分子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烷烃 第二节烯烃炔烃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力。
【详解】A、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故 A 错误;
B、足球场上,运动员将飞过来的足球用头顶回去,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 B 错误;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9.9.边长为 10cm,密度为 0.6×103kg/m3 的一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是(g 取
10N/kg)( )
A. 450Pa B. 550Pa C. 600Pa D. 700Pa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公式
求出正方体物块的重;此时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块的重力,求出受力面积 S,再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D、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 D 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是一道电学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验电器的原理、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电 流方向的规定及安全用电原则,特别要注意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 8.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 S 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过程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B 错误;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
可知,
定值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AC 错误;根据 可知,R1 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即为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
则该比值不变,故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明白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变化情况,这是本题 的难点也是重点。
二、填空题
10.10.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_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汪峰在 2017 年的上海演唱会上 放声歌唱,深受广大歌迷的欢迎,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 __________ 减弱噪声。 【答案】 (1). 真空 (2). 音调 (3). 传播过程中 【解析】 【分析】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 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男高音,指的是声音振动的频率高,所以其中“高”指的 是声音的音调;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真空;音调;传播过程中。 【点睛】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三要素,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措施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关
利用 即可求出正方体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
【详解】正方体物块的边长为 10cm,则体积
;由
可得,正方体实心物
块质量: 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
,正方体物块的重: 正方体物块的底面积(受力面积):
;正方体 ,物块对水平面的
压强: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重力、密度、压强的计算,解答此题要注意受力面积应为接触面积而不是整个桌面 的面积,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要向学生强调受力面积这一知识点。
A. B 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 A 物体作变速运动 C. vA﹥vB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D. B 物体运动 1.5s 通过的距离是 3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详解】A、乙图是 B 物体的 s-t 图像,由图像可知,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 B 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故 A 正确; B、甲图是 A 物体的 v-t 图像,由图像可知,A 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A 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故 B 错误;
C、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和乘客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 C 正确; D、滚动轴承里加润滑剂是为了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力,故 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三要素、惯性的现象、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等,有一定综合 性,难点是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确定被研究物体;②选定 参照物;③判断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5.5.以下有关杠杆的应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开啤酒瓶盖的起子 B. 用镊子夹取砝码 C. 剪铁皮的剪刀 D. 用撬棒撬石头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详解】A、起瓶盖的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夹砝码的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C、剪铁皮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撬石头的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故选:B。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 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 距离也不省力。 6.6.阅读下列材料:①扩散现象实质是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②内燃机压缩冲程是将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气体使气体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④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之一。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正确 B. 只有①③正确 C. ①②正确 D. ①②③④正确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体左侧与 3.0cm 对齐,右侧与 4.4cm 对齐,估读为 4.4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此选项错误;
B、在量筒上,10cm3 之间有 5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2cm3,即量筒的分度值为 2cm3,液面最凹处与 44cm3
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为
。此选项正确;
C、在天平的标尺上,1g 之间有 5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 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 0.2g;被测物体
A. 电压表示数增大 B. 电流表示数减小 C. 电压表示数不变 D. R1 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 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变 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 电压;闭合开关 S 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值,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
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详解】仔细看图可以知道:
A、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的质量为
。此选项正确;
D、温度计上 10℃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60”
在“5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 0℃,为 53.5℃.此选项正确。
故选:A。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点睛】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 度计等,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 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关键是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 数值。 2.2.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沈括——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 奥斯特——发现地理两极和地磁场两极不重合 C. 托里拆利——测出大气压强值 D. 安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学过物理学史,记住一些物理学家及他们的贡献,可逐一对题干中的描述做出判断。 【详解】A、沈括最早发现了磁偏角,故 A 错误; B、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 B 错误; C、托里拆利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故 C 正确; D、安培最早发现了安培定则,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学习物理学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激发我们学习物理 的兴趣,关键是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3.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 A、B 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 错.误.的是( )
4.4.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亮在云中穿行”,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静止的
B. 足球场上,运动员将飞过来的足球用头顶回去,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 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和乘客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 滚动轴承里加润滑剂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贵州省铜仁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1.下列测量记录结果错.误.的是( )
...........................
A. 木块长度:1.4cm B. 液体体积:44mL C. 被测物体质量:28.4g D. 温度计示数:53.5℃
【答案】A
【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
化,则物体静止;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惯性是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