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1752
2015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通过乐曲的欣赏,了解柳琴及其表现特点,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和乐曲的感情。
一、导入谈话:说起沂蒙山,如果去过山东旅游的人对他一定不会陌生,沂蒙山是山东的一座名山,而沂河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就不是那么熟悉了,我们一起来瞧一瞧、看一看。
二、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1、看沂蒙山风光,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听后请学生说一说感受3、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4、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沂蒙山的风光,沂蒙山不但山美而且水美,这节课我们将欣赏一首乐曲5、揭题三、新授1、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2、认识柳琴a、介绍柳琴相关知识b、区别柳琴与琵琶的外形柳琴介绍:高音弹拨乐器,外形像柳树的叶子,又名“柳叶琴”是山东、江苏、安徽一带流行很广的民间乐器,也是柳琴戏及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柳琴的音色清脆、明快,音域广,在乐队中担任主旋律声部,有很佳的效果。
c、分别听一小段柳琴与琵琶的乐曲,区分他们音色的区别3、完整听赏《春到沂河》a、带着三个问题初听,注意听柳琴的音色,乐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每段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b、学生听后回答c、小结1 2 3 4散板快慢快引子 A B 重复A这种形式叫做:“带再现的三部曲式”4、复听《春到沂河》a、分段欣赏,欣赏时发挥自己的想像听一听歌曲描绘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说一说听到每一段的内容)b、老师小结。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四、总结本课。
面,到最后越来越快,飞得越来越有力。
师边讲解学生边跟着模仿,随乐律动出整首乐曲。
(三次播放不带画面音乐)2、有了上一个涂鸦环节的铺垫,教师很自然地过渡到乐曲的再次聆听,学生会很主动地根据乐曲旋律的速度、节奏、及进行方向展开身体动作的模仿,教师小结学生们的表现,并由学生自己归纳出“飞”的动作,“飞”的速度,“飞”的力度。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25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教案(下册新苏教版)教学总思路:本册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教学理念为导向,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既面对了全体学生,又关注了个性发展;既提倡了学科综合,又鼓励了音乐创造;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理解了多元文化;即重视了音乐实践,又完善了评价机制,是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新理念、新方式带来了音乐课堂的新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手段、评价都发生了变化,音乐学习课堂充满生机。
学生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充分展现。
知识、技能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以致用。
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形体)语言通过小组式、开放式、探究式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能力充分施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教学总内容:欣赏曲:22首;歌曲:21首;竖笛曲4首;表演、创作、采集与分享等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沟通;有效地体现审美、情感、创造的价值观;有效地体现教师的组织、主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作用;有效地体现文化素养,体现“人文价值”主题,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开拓创新、合作精神,使教学寓教于乐,学生知情达理。
第一单元《四季放歌》教学内容:听:“晓风之舞”“新疆之春”“战台风”唱:“四季童趣”“西风的话”“童心是小鸟”笛:“春天来了”第一课《四季童趣》教学目标: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本课的几首作品反映了少年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教学重点:通过表演歌曲,理解音乐的风格情趣。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相问好二、欣赏:“晓风之舞”请你们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按旋律的顺序排列三、激趣导入1.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2.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为什么?a. 喜欢冬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b. 喜欢夏季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
放暑假旅游。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能够自信地演唱歌曲。
2、培养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理解和表现音乐情感。
3、培养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能够参与音乐合作活动。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歌唱单元:包括《春天在哪里》、《小白船》等经典歌曲,以及一些其他国家的民歌,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风格的歌曲。
2、欣赏单元: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天鹅湖》、《春节序曲》等,并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3、活动单元:包括音乐游戏、歌唱比赛等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针对以上内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教师进行歌唱示范,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2、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情感。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歌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第一课《春天在哪里》,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第二课《小白船》,学习歌曲《小白船》,了解朝鲜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3、第三课《蒙古小夜曲》,学习歌曲《蒙古小夜曲》,了解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第四课《渴望春天》,学习歌曲《渴望春天》,了解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5、第五课《小白菜》,学习歌曲《小白菜》,了解中国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6、第六课《故乡的亲人》,学习歌曲《故乡的亲人》,了解美国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
7、第七课《卖报歌》,学习歌曲《卖报歌》,了解中国儿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8、第八课《雨花石》,学习歌曲《雨花石》,了解中国儿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以上是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步骤,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2023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2023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点:- 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元素;- 研究认识不同音乐类型和风格;-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音乐的基本概念-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音乐的元素:节奏、旋律、和声、节拍等- 研究简单的音乐符号2. 单元二: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 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 民族音乐- 心理音乐3. 单元三:音乐的表达和创造- 研究演奏简单乐器- 创作简单的音乐节奏- 研究歌曲的演唱和合唱三、教学步骤单元一:音乐的基本概念1. 引入音乐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通过听感和视觉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3. 研究简单的音乐符号和乐谱初步认识。
单元二: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1. 介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和心理音乐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听取不同风格音乐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差异。
单元三:音乐的表达和创造1. 研究演奏简单乐器,如手鼓、乐器合奏等。
2.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节奏,发展其音乐创造能力。
3. 研究歌曲的演唱和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法1. 口头回答和讨论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口头回答和讨论。
2. 听力测试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风格进行识别和判断。
3. 创作和演奏评估观察学生在创作和演奏乐器时的表现,评估其音乐创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 教材:2023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 音乐播放器;- 音乐乐器(手鼓等);- 音乐乐谱和符号。
以上是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有效地进行教学。
25页全册教案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音乐教案全集第八册音乐教案(四下)教学总思路:本册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教学理念为导向,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既面对了全体学生,又关注了个性发展;既提倡了学科综合,又鼓励了音乐创造;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理解了多元文化;即重视了音乐实践,又完善了评价机制,是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新理念、新方式带来了音乐课堂的新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手段、评价都发生了变化,音乐学习课堂充满生机。
学生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充分展现。
知识、技能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以致用。
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形体)语言通过小组式、开放式、探究式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能力充分施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教学总内容:欣赏曲:22首;歌曲:21首;竖笛曲4首;表演、创作、采集与分享等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沟通;有效地体现审美、情感、创造的价值观;有效地体现教师的组织、主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作用;有效地体现文化素养,体现“人文价值”主题,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开拓创新、合作精神,使教学寓教于乐,学生知情达理。
第一单元《四季放歌》教学内容:听:“晓风之舞”“新疆之春”“战台风”唱:“四季童趣”“西风的话”“童心是小鸟”笛:“春天来了”第一课《四季童趣》教学目标: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本课的几首作品反映了少年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教学重点:通过表演歌曲,理解音乐的风格情趣。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相问好二、欣赏:“晓风之舞”请你们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按旋律的顺序排列三、激趣导入1.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2.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为什么?a. 喜欢冬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b. 喜欢夏季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
苏教版四下音乐教案

(二)、感受体验
师:同学们的小耳朵可真棒!是啊,这就是新疆最有特色的乐器——手鼓。(出示手鼓,简单介绍)
师:你能从下面四张节奏卡片中找出手鼓的正确节奏吗?(听辨节奏,选出真确的节奏。)
a.手鼓节奏练习
师:手鼓的热情演奏,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好客,我们也来学一学简单的手鼓演奏吧。
出示节奏:| ||
(先练习拍节奏,再用模拟手鼓演奏)
师:你能说出演奏的乐器吗?
(2)葫芦丝的由来
【篇三: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四季放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能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童心是小鸟》,能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四季童趣》,感知体验歌曲的力度变化,领略四季的奇妙与美好,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苏教版四下音乐教案
【篇一:苏教版四下音乐教案】
2014
一、学生情况分析苏少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经过三年半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两个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我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徒手给音乐伴奏】
b.其他节奏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四季放歌》教学内容:听:“晓风之舞”“新疆之春”“战台风”唱:“四季童趣”“西风的话”“童心是小鸟”笛:“春天来了”第一课《四季童趣》教学目标: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本课的几首作品反映了少年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教学重点:通过表演歌曲,理解音乐的风格情趣。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相问好二、欣赏:“晓风之舞”请你们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按旋律的顺序排列三、激趣导入1.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2.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为什么?a. 喜欢冬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b. 喜欢夏季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
放暑假旅游。
c. 喜欢春季万物复苏,小树发芽了,草绿了,花开了。
d. 喜欢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蔬菜、水果大丰收,金色的秋天很美。
四、学习歌曲1. 聆听录音范唱。
2. 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是怎样描绘四季的?春天→放风筝夏天→小河湾,抓螃蟹秋天→长竹杆,打枣摘苹果冬天→雪撬板去滑雪3. 再次聆听录音范唱,并说出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
4. 学唱歌曲(1)用听唱法学习。
(2)逐句聆听教师的范唱,记住歌词,体会情绪。
(3)跟着教师的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4)学生自主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 利用书上的插图做辅助,引导学生们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不同的四个季节,并唱好此首歌曲。
五、为歌曲编创表演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春、夏、秋、冬”描绘不同季节的四幅图。
2.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怎样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描绘这四个不同的季节。
3. 分组展示他们创编的动作。
4. 找出四组(按季节)表演贴切的组,随着音乐表演。
5.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1)四组同学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
(2)教师和其它的同学们演唱歌曲。
(3)以《四季童趣》为主题A,组成回旋曲式。
A→春→A→夏→A→秋→A→冬6. 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包括音乐符号、节奏、旋律和基本乐器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帮助他们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3、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同时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符、节奏、旋律的基本概念和五线谱的识别。
2、乐器演奏:学习基本的吉他、钢琴和口风琴演奏技巧。
3、音乐欣赏: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
4、音乐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简单乐器演奏表演。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乐器,掌握演奏技巧,并鼓励他们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4、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评价的互动讨论,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并进行示范演奏。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音乐欣赏: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乐器演奏表演。
6、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2、难点:掌握复杂的节奏和旋律,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奏表现、小组表演和互动讨论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问题,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四季放歌》教学内容:听:“晓风之舞”“新疆之春”“战台风”唱:“四季童趣”“西风的话”“童心是小鸟”笛:“春天来了”第一课《四季童趣》教学目标: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本课的几首作品反映了少年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教学重点:通过表演歌曲,理解音乐的风格情趣。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相问好二、欣赏:“晓风之舞”请你们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按旋律的顺序排列三、激趣导入1.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2.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为什么?a. 喜欢冬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b. 喜欢夏季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
放暑假旅游。
c. 喜欢春季万物复苏,小树发芽了,草绿了,花开了。
d. 喜欢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蔬菜、水果大丰收,金色的秋天很美。
四、学习歌曲1. 聆听录音范唱。
2. 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是怎样描绘四季的?春天→放风筝夏天→小河湾,抓螃蟹秋天→长竹杆,打枣摘苹果冬天→雪撬板去滑雪3. 再次聆听录音范唱,并说出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
4. 学唱歌曲(1)用听唱法学习。
(2)逐句聆听教师的范唱,记住歌词,体会情绪。
(3)跟着教师的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4)学生自主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 利用书上的插图做辅助,引导学生们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不同的四个季节,并唱好此首歌曲。
五、为歌曲编创表演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春、夏、秋、冬”描绘不同季节的四幅图。
2.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怎样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描绘这四个不同的季节。
3. 分组展示他们创编的动作。
4. 找出四组(按季节)表演贴切的组,随着音乐表演。
5.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1)四组同学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
(2)教师和其它的同学们演唱歌曲。
(3)以《四季童趣》为主题A,组成回旋曲式。
A→春→A→夏→A→秋→A→冬6. 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六:总结本节课的收获1. 更深的了解了四季不同的特点。
2. 学会了一首活泼,欢快情绪的歌曲《四季童趣》。
3. 初步了解了回旋曲式,而且是在大家共同合作中学会的。
新课标第一网第二课《西风的话》教学内容:1、歌曲:《西风的话》歌曲处理。
2、欣赏:《新疆之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家黄自通过歌曲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教学难点: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教学过程:一、欣赏《新疆之春》1、律动:《新疆之春》请你们跟我这样做。
2、问:你听到的是一段怎样的音乐?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3、复听音乐。
引: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次聆听音乐吧!二、主动探究,学唱歌曲1、引入:时间像一位神奇的魔法事,春、夏、秋、冬在不停地循环交替。
你从“西风的话”中体会到怎样的季节变化?2、老师范唱。
3、师生接龙哼唱。
4、学生独立哼唱。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视唱等。
5、集体视唱《西风的话》的曲谱。
6、学唱歌曲三、歌曲学唱、处理: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来了,我们上节课对出了他的暗号。
这节课,他有话要对我们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听录音范唱。
(是谁呀?他的话讲了什么?从他的话你知道了是那么?)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有感情的读词。
集体跟琴练唱。
4、秋天的到来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练唱)四、小结第三课《童心是小鸟》(2课时)教学目的:认识3/4派的拍号,并能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童心是小鸟》,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童心是小鸟》。
教学难点: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联姻与断音的对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声问好2、发声练习二、学习3/4拍子1、老师用打击乐器分别敲打2/4拍子和3/4拍子节奏。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己来打击2/4、3/4的节奏。
更好的理解3/4拍子的强弱规律。
并能区分2/3和3/4拍子。
3、老师讲解3/4的含义及书写形式。
三、新授课1、导入新课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春天。
学生交流看到的春景。
2、听音乐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
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
分析歌曲的结构。
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
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
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再轻轻跟唱。
要求: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
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分组来演唱。
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四、小结新课标第一网第2课时“欣赏、竖笛”教学目的:1、复习:“童心是小鸟”2、欣赏“战台风”3、学吹竖笛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节奏练习: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0 |t t ta t t ta t t t t ta二、音乐游戏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
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
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
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
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
明白了吗?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
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
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声音越来越弱)。
也来画画,好吗?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童心是小鸟》三、欣赏“战台风”1、初步听赏全曲。
2、试哼唱书上旋律,乐曲中这两段旋律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说一说你的理由。
3、选择乐曲与小伙伴合作表演。
四、学吹竖笛(书上5页)五、小结第二单元“雨中曲”教学内容:欣赏:“落水天”“雨中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六(田间)”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创造:创编旋律第一课“水花花、泥巴巴”教学目的1、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
3、欣赏我国民歌“落水天”,感受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唱准乐谱、欣赏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听音练习1、老师先弹奏以出示的音,并认识音名。
2、老师完整的弹奏旋律乐句,学生仔细听辨并能准确填写音名。
3、把旋律完整的演唱。
三、学唱乐谱1、学生先自己认识音名。
并根据歌曲旋律音高来演唱乐谱。
2、老师把有难度的乐句提出来师生一起解决。
3、轻声跟琴来演唱歌曲乐谱5、分组来演唱歌曲乐谱。
四、新授歌曲1、导入:从新课内容进行导入。
2、教师范唱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二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强弱规律:强弱。
5、按节奏朗读歌词6、跟琴学唱歌曲五、创编动作1、观赏、体验“小脚丫”在雨中跑的动作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六、欣赏“落水天”1、听赏“落水天”歌曲,并跟着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讨论:1):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2):请你随着音乐做动作。
第二课“雨中”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雨中”,用肢体动作表现雨点欢快地落下、区别类似雨声的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2、欣赏“雨中曲”3、创造:用“do、 re、 mi、 fa、 sol ”五个音旋律。
准备:塑料纸、听雨盒、手指游戏、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小雨滴老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雨滴的游戏。
(手指游戏)二、感受雨声、欣赏“雨中曲”1、请你们听赏一首“雨中曲”,并请说出有几种雨声?2、你们为乐曲配上好听的大雨、小雨的声音,出示听雨盒和塑料纸。
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个道具,请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声音。
三、学唱“雨中”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四、情景表演:下雨啦1、我们用动作来感受雨中的情景,下大雨的时候雨点怎么跳的,到地面上怎么样的?请你们模仿动作。
2、雨慢慢得下得小了,怎么跳?请大家边唱、边跳。
五、我的创造:按五音和同学合作一首“雨中曲”六、小结第三课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目的: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宝贝呢?(生猜3—4个)(1)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沙子、豆的杯子)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2)哇!你真厉害哦,真有件这样的东西。
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
不信,大家仔细听:(师吹出空玻璃瓶,发出呼呼的风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这声音像什么?(生说)你能像老师这样,吹出呼呼的风声吗?好,你上来试一试(演奏)。
风呼呼的吹着,不一会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生演奏)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请一位同学来演奏(生演奏)。
雨落在树叶上,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拿起你们手中的书,摇起来,听听象不象哗啦啦的树叶声(生感受)。
突然,一阵春——哦?该敲打什么来表现春雷呢?(生说,师评价)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表演一段“春雨雷电”的交响乐吧!(分角色演奏)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出都是这样的宝贝,用他们可以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怎样,神奇吧!二、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1、整体感知那现在我们来聆听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吧,听一听音乐大师是怎么来表现“雷鸣电闪”的?当你在乐曲中听到“雷鸣电闪”时,赶快捂起你的耳朵!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