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科属
中草药冰草的功能主治是

中草药冰草的功能主治是冰草简介冰草(学名:Gynura divaricata (L.) DC.)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属于菊科。
冰草生长于亚热带地区,多见于湿润的林缘、山坡或沟壑中。
其草本植物的茎干呈四棱形,叶片呈卵状,绿色鲜亮,端部呈尖锐状。
冰草的功能与主治冰草含有许多功效明显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主要功能与主治如下:1.清热解毒:冰草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活性成分,可以清热解毒,对于中暑、感冒、咽喉肿痛等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2.凉血止血:冰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收敛血管、促进血小板凝聚等作用,可以缓解出血、止血,并且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于痔疮出血、妇科出血等有一定的疗效。
3.活络止痛:冰草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具有活络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风湿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4.清肺润燥:冰草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养肝明目:冰草中的活性成分对于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对于肝病、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有帮助。
冰草的食用方法冰草既可以作为中草药使用,也可以作为食物食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冰草食用方法:1.生食:将新鲜的冰草叶片洗净后切碎,可以直接生食加入沙拉中,或者搭配其他蔬菜榨汁饮用。
生食冰草有利于保留其中的维生素和活性成分。
2.煮汤:将冰草洗净后切段,加入清水中煮沸,可以加入其他食材一起煮,如番茄、蘑菇等,增加口感和味道。
3.炒菜:将冰草叶片切碎后,可以与其他蔬菜一起炒制,添加适量的调味料,制作成炒菜或凉拌菜,既美味又营养。
冰草的注意事项1.慎用量:虽然冰草具有多种功效,但是其中的活性成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可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在食用或使用冰草时,应注意适量,并注意身体的反应。
2.搭配用药: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尤其是降压药或者血-thinning药物,应谨慎食用或使用冰草,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影响。
3.食材来源:购买冰草时,应选择新鲜、干燥无损的冰草,避免购买过期或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中草药名称大全

中草药名称大全1. 简介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中草药以其天然、绿色、温和的特点,被认为能够调理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以及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和其中文名称。
2. 中草药名称列表1.当归(Dang Gui)2.人参(Ren Shen)3.五味子(Wu Wei Zi)4.蒲公英(Pu Gong Ying)5.黄芪(Huang Qi)6.甘草(Gan Cao)7.川芎(Chuan Xiong)8.白芍(Bai Shao)9.苍耳子(Cang Er Zi)10.金银花(Jin Yin Hua)11.银杏叶(Yin Xing Ye)12.红花(Hong Hua)13.五指毛桃(Wu Zhi Mao Tao)14.白花蛇舌草(Bai Hua She She Cao)15.白术(Bai Zhu)16.茯苓(Fu Ling)17.黄柏(Huang Bai)18.陈皮(Chen Pi)19.款冬花(Kuan Dong Hua)20.斑蝥(Ban Mao)3. 中草药名称详解3.1 当归(Dang Gui)•学名:Angelica Sinensis•科属:伞形科•用途:补血活血、调经养颜•简介: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调理和治疗。
它具有补血活血、调经养颜的作用,对于痛经、月经不调、面色暗黄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3.2 人参(Ren Shen)•学名:Panax Ginseng•科属:五加科•用途: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简介: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疲劳等症状。
此外,人参还可以改善精神状态,增加体力和注意力。
3.3 五味子(Wu Wei Zi)•学名:Schisandra Chinensis•科属:五味子科•用途:滋阴补肾、调理肝脾•简介:五味子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中药科属

虫瘿 172、 荜茇——胡椒科——荜茇——干燥果穗 173、 马兜铃——马兜铃科——马兜铃——干燥果实 174、 肉5、 槟榔——棕榈科——槟榔——干燥成熟种子(错肉组织) 176、 木蝴蝶——紫葳科——木蝴蝶——干燥种子 177、 川楝子——楝科——川楝子——干燥果实 178、 使君子——使君子科——使君子——干燥果实 179、 牵牛子——旋花科——牵牛——干燥种子(橘瓣形;黑白二
橄榄科 126、 乳香——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 树脂 127、 没药——没药及同属其他——皮部切伤渗出的油胶树脂
鼠李科 128、 酸枣仁——酸枣——种子 129、 枳椇子——枳椇——种子
薯蓣科 130、 山药——薯蓣——干燥根茎(有粉性)
鸢尾科 131、 射干——射干——干燥根茎
伞形科 118、 小茴香——茴香——果实 119、 川芎——川芎——干燥根茎 120、 白芷——白芷、杭白芷——干燥根 121、 羌活——羌活、宽叶羌活——干燥根茎及根 122、 北沙参——珊瑚菜——干燥根 123、 防风——防风——干燥根(蚯蚓头、直毛须)
多孔菌科 124、 茯苓——茯苓——干燥菌核 125、 猪苓——猪苓——干燥菌核
百合科 36、 川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干 燥鳞茎 松贝(怀中抱月)、青贝(两瓣一样大)——来源于前三种 炉贝(马牙嘴、虎皮斑)——来源于梭砂贝母 37、 浙贝母——浙贝母——干燥鳞茎 38、 黄精——黄精——根状茎 39、 玉竹——玉竹——干燥根状茎 40、 重楼——七叶一枝花或云南重楼——干燥根茎 41、 知母——知母——干燥根茎
中药材科属种

中药材科属种
中药材科属种非常之多,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科属种:
1. 合欢属(Acacia catechu):中药名为“合欢心”,用于安神、止咳等药用。
2. 甘草属(Glycyrrhiza uralensis):中药名为“甘草”,常用于
养胃、润肺、清热等药用。
3. 当归属(Angelica sinensis):中药名为“当归”,用于补血、调经等药用。
4. 艾属(Artemisia argyi):中药名为“艾叶”,用于温经、止
血等药用。
5. 白术属(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中药名为“白术”,常
用于健脾、利水等药用。
6. 川芎属(Ligusticum chuanxiong):中药名为“川芎”,用于
活血、止痛等药用。
7. 麻黄属(Ephedra sinica):中药名为“麻黄”,用于发散风寒、解表等药用。
8. 党参属(Codonopsis pilosula):中药名为“党参”,用于补气、养血等药用。
9. 熟地属(Rehmannia glutinosa):中药名为“熟地黄”,用于滋阴、养血等药用。
10. 黄精属(Polygonatum sibiricum):中药名为“黄精”,用于滋肾、益精等药用。
这只是中药材科属种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中药材科属种,每种都有不同的药用功效。
常用中药科属汇总

常用中药科属汇总一、概述中药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药物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中药的研究和使用中,常用中药科属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特点和功效。
本文将对常用中药科属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
二、常见中药科属1. 葫芦科葫芦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具有药用价值。
常见中药科属包括葫芦属、苦瓜属等。
葫芦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退黄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和黄疸等症状;苦瓜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的作用,常用于调节血糖水平和治疗糖尿病。
2. 薄荷科薄荷科植物通常具有清凉解暑、消炎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物制备中。
常见中药科属包括薄荷属、藿香属等。
薄荷属植物具有清凉解暑、除湿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等症状;藿香属植物具有驱虫、祛湿解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等症状。
3. 白菊科白菊科植物常被用作药用花卉。
常见中药科属包括菊属、蒲公英属等。
菊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疾病和外伤出血;蒲公英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等症状。
4. 黄连科黄连科植物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常被用作中药材。
常见中药科属包括黄连属、栀子属等。
黄连属植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病和热毒疮疡;栀子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和痢疾等症状。
5. 人参科人参科植物中的人参是一种重要的滋补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功效。
常见中药科属包括人参属、朝鲜参属等。
人参属植物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脾肺虚弱等症状;朝鲜参属植物与人参类似,有类似的药用功效。
三、结语通过对常用中药科属的汇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葫芦科、薄荷科、白菊科、黄连科和人参科都是常见的中药科属,各自具有特定的药用功效,可以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应用。
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中药科属的认知有助于发挥中药的疗效,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帮助。
2020执业中药师中药科属来源总结附记忆口诀

兰科:天麻、白及、石斛、铁皮石斛
茜草科:茜草、钩藤、栀子、巴戟天记忆:茜草钩栀子不几天
豆科:决明子、沙苑子、鸡血藤、降香、番泻叶、儿茶
记忆:决定杀鸡奖励拉肚子的儿子
麦角菌科:冬虫夏草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
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青黛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胡说地玄)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记忆:女子为秦翘木樨
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记忆:小云壳白鱼
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
多孔菌科:灵芝、茯苓、猪苓
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通草
中药科属来源
科属
药材根及根茎类科属总结
菊科
根-木香,根茎-白术、苍术,根及根茎-紫菀(把辫子晚起来)
记忆:菊花开了搂着木柱子
豆科
根-苦参、葛根、粉葛、黄芪,根及根茎-山豆根、甘草
记忆:山豆苦,葛根粉,甘草气;决杀鸡,奖泄儿
毛茛科
根-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根茎-黄连、升麻
根及根茎-威灵仙(威力极大能成仙,多个细根挂下边)
记忆:毛勺子变乌了,麻连老头生仙了
伞形科
根-白芷、当归、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
根茎-川芎根茎及根-羌活、藁本
记忆:(四川救灾降落伞)北沙归川芎,柴胡防风,藁本,前白活
百合科
鳞茎-川贝母、浙贝母块根-天冬、麦冬、山麦冬
根茎-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
记忆:百年好合,过三冬,知母(说的),黄精、玉、富、贝很重要!
柴胡:伞形科
银柴胡:石竹科
山豆根:豆科
北豆根:防己科
北沙参:伞形科
南沙参:桔梗科
中药名称及其基源、科属大全

中药名称及其来源、科属大全断续:川断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断续的根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蔓荆子:马鞭草科植物蔓荆单叶蔓荆的果实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海螵蛸(piao xiao):乌贼科植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炒王不留行: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种子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炒川楝(lian)子:楝科植物落叶乔木川楝树的成熟果实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灵芝:多孔菌类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茯苓:多空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或腐寄生、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根部生狗脊: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德干树树皮甘松:败酱科多年生草本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炒地龙干:巨蚓科动物参环全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炒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木贼: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延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滑石: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醋香附:莎(suo)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紫草: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结香:瑞香科植物结香的根与花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其他植物的干燥花粉百部: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淫羊藿:小檗科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炒僵蚕: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的僵菌而致死的幼虫干燥体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五倍子:漆树科植物肤木、青麸(fu)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ying. v)密蒙花:马前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结香:瑞香科植物结香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浙贝母: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土茯苓:百合科植物的光叶菝葜(ba qia)的根茎天冬: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玉竹:为百合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夏枯草:唇形科双子叶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紫苏叶: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荆芥: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薄荷: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广藿香: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丹参: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益母草: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的地上部分番泻叶: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黄芪(qi):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槐米: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粉葛:豆科植物干葛藤的干燥根决明子: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补骨脂: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根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薏苡仁: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白茅根: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术白茅的根茎没药: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乳香: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炒全瓜蒌: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天花粉: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根南沙参: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党参: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白豆蔻: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益智仁: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草果: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高良姜: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砂仁:为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苍耳子:菊科植物苍耳的带总苞的果实旋覆花:菊科植物旋覆花或同科植物欧亚旋覆花的头状花序茵陈:菊科植物滨蒿(h ao)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紫苑:菊科植物紫苑的根及根茎紫苑:菊科植物紫苑的根及根茎野菊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炒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zhu)的干燥根茎款冬花: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炒白术:菊科植物白术(z hu)的干燥根茎木香: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石斛: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铍(pi)皮石斛、马鞭石斛及其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天麻: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秦艽(jiao):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龙胆草: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d ian)龙胆的根及根茎白薇:萝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基徐长卿: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香加皮:萝藦科植物杜柳的干燥根皮虎杖: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及根茎首乌藤: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厚朴(po):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或根皮制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马兜铃: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的果实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的根及根茎九节菖蒲: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川木通: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威灵仙: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毛果)的干燥根白头翁: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的干燥块茎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赤芍: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芍药的干燥根酒女贞子: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果实连翘: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苦杏仁: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杏的干燥成熟种子木瓜: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钩藤: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天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栀子: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巴戟天: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枸杞子: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地骨皮:茄科植物宁夏枸杞或枸杞的干燥根皮火麻仁:桑科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桑白皮:桑科植物桑干燥根皮独活: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蛇床子: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成熟果实小茴香: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春柴胡: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川芎(xiong):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防风:伞形科职务防风的干燥根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诃子: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西青果: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幼果使君子: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大青叶: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枝叶白芥子:十字花科植物白芥子的种子制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五加皮:五加科植物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和无梗五加的干燥的根皮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颈髓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川牛膝: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怀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菟(tu)丝子: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牵牛子: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生地黄: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地根玄参: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炒枳实: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黄柏(bo):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白鲜皮: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藓的根皮肉桂: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桂枝:樟科植物肉贵的嫩枝鸡冠花: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干燥花絮怀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鸡冠花: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干燥花序木兰科植物厚朴花: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花蕾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武当玉兰或玉兰的干燥花蕾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中药科属分类

中药科属分类中药科属分类是指对中药进行科属分类,以便于研究和使用。
中药科属分类可以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药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科属分类对于了解草药的性能和功效,以及对于合理利用中草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药科属分类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分类方法。
一、中药科属分类的基本原理中药科属分类是基于植物分类学的原理进行的。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的分类、归类和命名规则的科学,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遗传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将植物进行分类,以便于对植物进行研究和应用。
中药科属分类则是在植物分类学的基础上,通过对草药的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和药用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将中草药进行分类。
二、中药科属分类的主要分类方法1.形态分类法:这是根据中草药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形态分类法是以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如根、茎、叶、花、果等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
形态分类法的优点是直观易懂,适用于对植物进行初步分类,但缺点是对于形态相似的植物无法进行准确的区分。
2.化学分类法:这是根据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方法。
化学分类法是根据中草药中所含的活性成分的类型和含量进行分类,如挥发油、鞣质、黄酮类、生物碱类等。
化学分类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判断植物的药用成分,但缺点是无法区分化学成分相似的植物。
3.药用分类法:这是根据中草药的药用作用进行分类的方法。
药用分类法是根据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分类,如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祛湿利水类等。
药用分类法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判断中草药的功效和适应症,但缺点是无法对药用作用相似的植物进行区分。
综上所述,中药科属分类是基于植物分类学的原理,通过对中草药的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和药用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对中草药进行分类的方法。
中药科属分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草药的性能和功效,以及对于合理利用中草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得到准确和全面的中药科属分类结果,可以综合运用形态分类法、化学分类法和药用分类法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科属
A
B
柏科:侧柏
百合科:百合、光叶菝葜(土茯苓)、大叶(小叶、心形叶)菝葜、绵枣儿、沿阶草、麦冬、阔叶山麦冬、天门冬、假天冬、石刁柏、紫萼、萱草、开口箭、多花黄精、玉竹、蜘蛛抱蛋(一叶兰)、山菅兰
报春花科:过路黄、聚花过路黄、星宿菜、泽珍珠菜
C
酢浆草科:大花(红花)酢浆草
车前科:车前(毛、平……)
唇形科:益母草(茺蔚)、小鱼仙草、香薷、薄荷(紫茎)、连钱草、香茶菜、半支莲、藿香、夏枯草(白毛)、宝塔菜(草石蚕)、荔枝草、广放风、白苏、紫苏、罗勒、韩信草、关公须、地瓜儿苗、风轮菜、瘦风轮、凉粉草
D
大戟科:乳浆大戟、京大戟、草本叶下珠、木本(青灰)叶下珠、算盘子、斑地锦、叶包珠(铁苋菜)、泽漆、蓖麻、乌桕、蜜柑草、油桐、白背、地构叶、石岩枫、红背桂花、飞扬草
冬青科:龟甲冬青、枸骨、秤星树(梅叶冬青)
豆科:野大豆、野葛、野扁豆、双荚决明、草决明、望江南、含羞草决明、伞房决明、苦参、多花木蓝、紫荆、田菁、紫藤、圆锥山蚂蝗、大托叶猪矢豆、黄檀、龙爪槐、人字草、截叶铁扫帚、大叶千斤拔、小巢菜、胡枝子、补骨脂、含羞草、皂荚、锦鸡儿
杜鹃花科:野杜鹃、乌饭树
杜英科:杜英
杜仲科:杜仲
椴树科:长蒴黄麻、甜麻
E
F
番杏科:粟米草
防己科:千金藤、金线吊乌龟、防己、蝙蝠葛、山乌龟、木防己
凤仙花科:凤仙花
G
H
海金沙科:海金沙
海桐花科:海桐
禾本科:白茅、牛筋草、荩草、五节芒、硬骨草、画眉草、(阔叶)箬竹、狗尾巴草、淡竹
叶、铁线草、薏苡
葫芦科:瓜蒌(括楼)、丝瓜、南瓜、黄瓜、赤瓟
胡桃科:枫杨
胡颓子科:胡颓子、木半夏
黄杨科:(小叶)黄杨
I
J
夹竹桃科:夹竹桃、络石藤、罗布麻
姜科:姜花、郁金
桔梗科:桔梗、半边莲、蓝花参、党参、聚叶沙参、羊乳(四叶参)
堇菜科:紫花地丁、戟叶堇菜、鸡腿堇菜、蔓茎堇菜(七星莲)
锦葵科:木槿、蜀葵、箭叶秋葵、黄秋葵、冬葵、肖梵天花、木芙蓉、白背黄花稔、玫瑰茄金缕梅科:白花(红花)檵木、枫香树、蚊母树
金粟兰科:草珊瑚
金丝桃科:金丝梅
菊科:一点红、蒲公英、大蓟、小蓟、菊芋、百日菊、狼把草、鬼针草、一年蓬、飞蓬、苦苣、苦荬、飞廉、金纽扣(天文草)、座地菊、金鸡菊、波斯菊、田基黄、红花、亳菊、苍术、白术、艾、茵陈、青蒿、牛蒡、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枝黄花、蓍草、天名精、豨莶草、千里光、鳢肠(墨旱莲)、鼠曲草、牛膝菊、马兰、三脉叶马兰(三脉紫菀)、白苞蒿、野茼蒿、香青、齿叶橐吾、金盏菊、东风菜、小蓬草、林泽兰(多须公)
爵床科:爵床、穿心莲
景天科:垂盆草、珠芽景天、景天三七、八宝景天、凹叶景天
K
苦木科:苦树
L
兰科:白芨、绶草
蓝果树科(珙桐科):喜树
藜科:藜、地肤
楝科:苦楝
蓼科:红蓼(东方蓼、荭草)、辣蓼、刺蓼、贯叶蓼(杠板归)、蓼子草
柳叶菜科:丁香蓼
龙胆科:龙胆桃叶蓼、掌叶蓼、金荞麦、虎杖、何首乌、金线草、羊蹄、萹蓄
萝藦科:白薇、绣球花、汽球花(钉头果)
M
马鞭草科:马鞭草(柳叶)、大青叶、牡荆、黄荆、臭牡丹、马缨丹、兰香草、紫珠、状元红、莸
马齿苋科:马齿苋、土人参
马兜铃科:马兜铃
马钱科:醉鱼草
牻牛儿苗科:野老鹳草、香叶天竺葵
毛茛科:(扬子)毛茛、威灵仙、山木通、铁扫帚、牡丹、芍药
木兰科:紫花含笑、厚朴、玉兰(广、紫)、南五味子、乳源木莲、鹅掌楸
木通科:三叶(五叶)木通
木犀科:桂花、迎春花、金钟花、女贞(大叶、小叶)、小蜡、华素馨
N
O
P
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一支箭)
葡萄科:乌敛莓、野葡萄、蛇葡萄、五叶地锦
Q
蔷薇科:红叶李、火棘、桃、龙芽草、蛇含、野蔷薇(小果蔷薇)、山莓、茅莓、椤木石楠、日本晚樱、豆梨、郁李、贴梗海棠、金樱子、蛇莓、红叶石楠、蓬蘽、翻白草、月季、枇杷、三角梅、梨、木莓、掌叶覆盆子、牛筋条
桤木科:江南桤木
漆树科:盐肤木
槭树科:鸡爪槭、元宝槭(亦或中华槭)
茜草科:栀子、鸡失藤、白花蛇舌草、猪殃殃、茜草、白马骨、大叶白纸扇、六月雪、钩藤荨麻科:苎麻、龟尾麻、苘麻、糯米团、雾水葛
千屈菜科:紫薇
茄科:白花(紫花)曼陀罗、龙葵、珊瑚豆、酸浆、假酸浆、牛茄子、水茄、烟叶、喀西茄、白英
秋海棠科:秋海棠、紫背天葵、枸杞
R
忍冬科:忍冬、糯米条、陆英
S
三白草科:三白草、鱼腥草
伞形科:白芷、白花(紫花)前胡、破铜钱、天胡荽、白花败酱(黄花)、积雪草、小茴香、柴胡、小窃衣、鸭儿芹
桑科:大构、小构、葎草、大麻、葡翻(藤本构树)
松科:金钱松、罗汉松
苏铁科:铁树
莎草科:莎草、水蜈蚣(三人扛珠)、薹草
杉科:杉
山茶科:山茶、油茶、柃木、格药柃
山矾科:华山矾
山柑科:醉蝶花
商陆科:垂序商陆
石松科:伸筋草
石蒜科:石蒜、葱兰、韭兰
十字花科:白花碎米荠、蔊菜、菘蓝、荠菜
石竹科:石竹、瞿麦、球序卷耳、鹅不食草、雀舌草、牛繁缕(鹅肠菜)
鼠李科:长叶冻绿、拐枣(枳椇)、勾儿茶、南酸枣
薯蓣科:薯蓣、百部
睡莲科:莲、萍蓬草(黄金莲)
T
桃金娘科:赤楠
藤黄科:元宝草、贯叶连翘、地耳草
天南星科:异叶天南星、魔芋、半夏、掌叶半夏、千年健、独角莲(犁头尖)、菖蒲、野芋
U
V
W
卫矛科:南蛇藤、金边冬青卫矛
无患子科:无患子、栾树
五加科:五加、白簕(刺三加)、通脱木
梧桐科:梧桐、昂天莲
X
苋科:千日红、鸡冠花、青葙、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牛膝、土牛膝
香蒲科:水烛
小檗科:狭叶(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淫羊藿
旋花科:三裂叶薯、田旋花、牵牛(圆叶…)、茑萝、菟丝子、蕹菜
悬铃木科:法国梧桐
玄参科:玄参、母草、通泉草、泡桐、毛蕊花、冰糖草、腹水草、婆婆钠(阿拉伯、直立)、蚊母草
Y
亚麻科:亚麻
鸭跖草科:鸭跖草、杜若
杨柳科:垂柳
杨梅科:杨梅
野牡丹科:地菍、金锦香
罂粟科:白屈菜、博落回、夏天无
榆科:朴树
鸢尾科:日本鸢尾(蝴蝶花)、德国鸢尾、射干、马蔺
芸香科:椿叶花椒、竹叶花椒、青花椒(花椒簕)、臭辣树、柚、橘、黄柏(檗)、吴茱萸
Z
紫草科:附地菜、蓝布裙
紫金牛科:铁凉伞、杜茎山、紫金牛
紫茉莉科:紫茉莉
棕榈科:散尾葵、棕榈、袖珍椰子
樟科:樟树、山鸡椒(山苍子)、山胡椒、檫树竹芋科:再力花(水竹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