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06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读了这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的第六章关于记忆的内容,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大脑仓库的大门,那感觉老奇妙了。
这一章首先让我惊到的是,原来我们的记忆就像一个超级复杂又有点调皮的小怪兽。
它不是那种简单的一个大盒子,东西往里一扔就完事儿了。
记忆有好多不同的类型呢,就像有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这种分类。
短期记忆就像是个小驿站,信息在这儿短暂停留,就像我们临时记个电话号码,要是不赶紧把它挪到长期记忆这个大仓库里,那它很快就像一阵风似的溜走了。
我就想起自己有时候刚听完一个电话号码,还没来得及存,下一秒就忘了,原来这就是短期记忆在搞鬼呀。
说到长期记忆,那可真是个神秘又庞大的地方。
这里面又分了好多不同的小房间,像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就像是个知识的宝库,什么“地球是圆的”“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这些知识都存在那儿。
我就感觉自己的语义记忆就像个乱乱的书架,有时候找个知识得翻半天。
而情景记忆呢,那就是专属于我们个人经历的小天地。
就像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动物园,看到大象那兴奋劲儿,那画面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这就是情景记忆的魔力。
每次回想起来,都感觉特别温馨又有趣。
然后呢,这记忆的存储和提取也特别有意思。
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把信息拿出来的。
就好比你把东西胡乱堆在仓库里,想要找的时候,要是没有点线索,那可就难喽。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死活想不起来一个事儿,但是只要有点小提示,就像突然找到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一样,“哗”地一下就想起来了。
比如说,我总是想不起一部老电影的名字,但是别人一说主演是谁,我立马就能想起来。
这就像是记忆在跟我们玩捉迷藏,而提示就是找到它的小诀窍。
记忆还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呢。
比如说情绪,开心的时候记东西好像就特别快,那些快乐的经历就像带着小翅膀一样,“嗖”地就飞进记忆里了。
但是呢,要是情绪特别低落或者紧张,记忆就像被乌云遮住了一样,变得迷迷糊糊的。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的时候紧张得要死,背过的东西怎么也想不起来,一出考场就全想起来了,可把我气得够呛。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就是
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人体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存在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存储: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等以
一定的形式保存在人脑中。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过程。
(精细复述)
因此需要记忆的参与; 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人的动作技能、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都必须依靠记忆,才会有经验的累计。 人的记忆联系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学习、工作
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三、记忆的分类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进行的划分。 信息进入感觉记忆,引起个体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经过
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回忆和再认是其基 本形式。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①人对外界的信息能主动进行编码; ②人是有选择的接受外部信息; ③记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
个体保存经验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有在人脑中保存个体经 验的过程才叫记忆。(立传,写日记,写博客)
二、记忆的作用
记忆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 在知觉、解决复杂问题中,个体的过去经验有重要作用,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很少收外界因素干 扰,比较稳定。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 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 影响。
(四)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通常通过语言传 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需要意识的参与。
复述和加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以备在需要时被提取出来, 重新进入短时记忆中。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识记谈不上 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 或再认。识记和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而回忆和再认则是识 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
二、记忆系统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现代研究表明,记忆是一个系统。它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 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 (声、光、气味、触压等)的瞬时映像,其保持时间不超过1到2 秒钟。在于他人交谈时,由于短时记忆我们才能把别人的话语知 觉成连贯的谈话。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20秒,除非积极加以 复述,否则信息会很快在短时间内消失。长时记忆保持信息的时 间极长,从一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一生。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上节回顾
上一章学习了知觉的相关内容,了解了 知觉的概念、加工过程、种类、个性差异、 一般特征、时间及空间运动知觉以及错觉。
本章主要学习心理过程中认知的第三 个步骤——记忆的相关知识。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第六章 记忆
一、记忆的概述
什么是记忆(掌握)、记忆的种类(掌握)、记忆 的生理机制(理解)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记忆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记忆的速度、准确性和持久性上。有
的人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有的人记得慢、但记得准,记得 牢;有些人记得快,记不准但错误的印象却很久都保持着;有的 人记得慢、记不准,也忘得快。第一类人的记忆最好,对后两种 情况的学生,教师应特别引起注意,分清情况,给予帮助。在记 忆类型上,画家善于视觉形象记忆,哲学家有较强的语言逻辑记 忆,演员富于情绪记忆。运动员善于动作记忆。记忆的个性差异, 一方面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有关,也与人的职业活动有关。
记忆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和被动地留下痕迹的过程,而是一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 记忆

整体报告法、局部报告法
• 结果:
局部报告法成绩优于整体报告法
二、感觉记忆的存储
视觉感觉记忆的存储
• 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 非常短暂,其存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 减小
二、感觉记忆的存储
整体报告法与局部报告法的比较
二、感觉记忆的存储
声像记忆与图像记忆的比较
• 达文:
声像记忆的容量比图像记忆小,平均只有5个左右。 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图像记忆长,可达到4秒钟。
波里斯和勒蒙(Bliss﹠Lemo,1973): 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忆所需要的塑造能力。在海
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 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这种强化称为长时程增强作用 (LTP)。
LTP具有专一性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 长时程增强作用(LTP)
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存储场所。利用LTP, 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周 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中一 些相关部位作更长时间的存储。
人们一般认为,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某些 激素能使大脑更好地注意当前的输入信息,从而加强了记忆的保持。
• 瑞士卢塞恩心理学学院发现,志愿者在实验中被
重打屁股后,记忆力突然大增,考试成绩突飞猛进。
• 这是因为人被打屁股时,其肾上腺素分泌会大幅上 升,用以减低痛楚分泌的内啡,而内啡一旦跟肾上腺 素混合,将会有效打通一个人从前没有充分利用的神 经途径,进而提升记忆效果。
• 激素
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近来的研究表明,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在研究中发现,如果在动物学习时给予中等强度的刺激,往往会引起 动物皮质类固醇,后叶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而这些激素对 动物记忆的保持有明显的加强作用。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读了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的第六章关于记忆的内容,就像是在大脑这个神秘的迷宫里来了一场探险之旅,那感觉真是既新奇又充满惊喜,还夹杂着一丝“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
这章一开始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导游,带着我一点点揭开记忆神秘的面纱。
以前我觉得记忆就像是个简单的小盒子,想记住的东西就放进去,要用的时候拿出来。
可读完这章才知道,我这个想法就像把宇宙当成一个小弹珠一样天真。
记忆它可是个超级复杂的系统,有好几个不同的“部门”协同工作呢。
比如说感觉记忆,这就像是大脑的“前台接待员”,超级迅速地把外界的各种信息都接收进来,不过这个接待员有点粗心,很多信息就像一阵风,匆匆吹过就没了,只留下那些引起大脑注意的信息能继续“通关”。
这就好比在一场热闹的派对上,各种声音、颜色、气味一股脑儿全涌进来,但你可能只会注意到那个突然响起的特别的音乐或者特别漂亮的装饰。
然后是短时记忆,这个环节就像是一个临时的“小仓库”。
它的容量小得可怜,就像个小抽屉,只能装那么有限的几个东西。
我一边读就一边在心里偷笑,怪不得我背电话号码的时候,如果不赶紧写下来或者多重复几遍,一转眼就忘了,原来是这个小仓库太容易“满仓”了。
这个短时记忆也有它的小妙招,通过不断地复述,就像给那些信息办理“延期居住”手续一样,可以让它们在这个小仓库里多待一会儿。
而长时记忆呢,那简直就是大脑的“超级大仓库”。
这里面的信息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就像一个堆满了宝藏的神秘山洞。
长时记忆存储的时间超长,就像那些古老的传说一样,能流传很久很久。
但是这个大仓库也有点小脾气,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轻松地被送进去。
有些信息得经过深度加工,就像是要给这些信息打造一个特别的通行证,才能被它收纳。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知识死记硬背不行,非得理解透彻了才能牢牢记住。
书中还提到了记忆的一些小故障,比如说遗忘。
遗忘就像个调皮的小恶魔,总是在你最需要某个记忆的时候把它藏起来。
有时候是因为记忆痕迹随着时间淡去了,就像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浪慢慢冲刷掉;有时候是因为其他记忆的干扰,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捣乱,把原本整齐排列的记忆打乱了。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六章 记忆

第六章记忆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二、感觉记忆(选择)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选择、简答)四、长时记忆(选择、简答)五、遗忘(选择、简答)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1、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过程(1)传统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2)认知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过程的上述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3、记忆的种类(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1分钟,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
储存时间很长,从一分钟以上到甚至终生。
容量没有限制。
(2)图尔文按照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①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②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3)按照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①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②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表现有以下差别:①加工深度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却对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记忆》PPT课件

2020/12/5
普通心理学.
5
5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
6
2020/12/5
普通心理学
6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
整合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
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 位的机能。20世纪40年代末得到“细胞集合”理 论支持。这种理论认为,神经细胞间形成了一个 庞大而复杂的神经通路系统,任何一个神经细胞 都不能离开细胞群而单独地进行活动一个神经细 胞可以是某条通路上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另一 条通路的组成部分。因此,记忆“痕迹”并不依 靠某一固定的神经通路,它涉及成千上万甚至上 百万神经元的相互联系。
.
27
2020/12/5
普通心理学
27
• 这是一部由彼德·席戈尔执 导,亚当·桑德勒,德鲁·巴 里摩尔主演的爱情喜剧。片 中亚当-桑德勒(Adam Sandler)饰演亨利,夏威夷 水族馆的一名兽医,是一位 快乐的单身汉,在管理海洋 动物的同时,他还是这个领 域的科学家;茱儿-巴里摩 尔(Drew Barrymore)扮演 露茜(Lucy),一名中学美术 教师,她患上了一种罕见的 精神病,当第二天一到,就 会把前一天的事全忘光。亨 利爱上了患有短期记忆丧失 症的女孩露茜,为了赢得女 孩的芳心,桑德勒绞尽了脑 汁……
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外显记忆则不受影响 • 5干扰固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内隐不受干扰
.
30
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 P224实验证实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三)记忆的神经细胞化学假说 记忆的神经细胞化学假说把核糖核酸(RNA)看作是记忆 分子。已有大量的行为证据表明给这个假说以支持。例如,人脑 细胞中的RNA的浓度,跟人的学习能力一样,起先随着年龄而 增长,随后又随着年老而下降。当神经细胞受到反复刺激时, RNA在这些神经细胞中的浓度会增加。RNA的合成受阻,动物 的记忆就会遭到破坏。 (四)记忆的脑定位说 记忆是不同脑部位都参与的复杂的联合活动(信息多数存储 在大脑皮质,也有信息存储在边缘系统、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 部位)。但是不同的脑部位存储的信息功能是不同的。
主要类型:维持性复述,即从感觉记忆中抽取某些信息,并使该 信息适应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保持在短时记忆中。(2)精制 性复述。即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精细结构的编码。所谓精细结构 编码,是指联想编码、组织编码、心象编码等等。这种编码能在 长时记忆中稳定的存储,并在日后被提取出来使用。
二、组织加工
将材料加以组织能使输入信息有效地储入长时记忆。把新材 料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种新 的知识框架,这些过程称为组织加工。对识记材料可以用多种方 式组织加工,下面介绍六种加工方式。 (一)类别群集 我们在记一系列项目时总是倾向于将他们按一定的类别来记 忆的。按一定类别的存储更有助于信息的检索。 (二)联想群集 建立联想把孤立的识记材料构建为一个大的组块,有助于长 时记忆。所谓联想就是由一种经验想起另一种经验,或由想起的
容量为7±2个组块。 (三)短时记忆的加工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主要加工方式是组块化和复述。从而使 其有限的容量增加。保持时间延长,并使更多的信息转入长时记 忆。组块化(chunking),如上所述,组块是信息的一种意义单 位,一个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或数字,一组字母或其它材料,甚 至一组次或一个句子。组块化就是根据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连 接成更大的单元过程。 原始信息:129048282023847592823582 组块化后:1290 4828 2023 8475 9282 3582 复述就是出声或不出声的重复。对一个电话号码进行复述, 只要没有其他干扰,它就可以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在无复述时,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将迅速消失,复述使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 以防止被其他信息排挤掉。 (四)短时记忆的提取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的方式进行的。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编码实验
实验任务:让被试判别两个字母是否是同一个字母。 实验条件 (1)字母特征:同形同音(AA),同音异形(Aa) (2)呈现方式:同时呈现、继时呈现。两个字母 的关系分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音和形都一样称 为同形关系;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音一样,而形不 一样称为同音关系。 实验结果
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关系的字母反 应更快;继时呈现时,同形关系和同音关系的反应 时没有差异。
基于信息加工方式的记忆分类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有关事实和事件
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如何做事情的记
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如何理解内隐记忆?
1.现象:内隐记忆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存贮在大脑中的信息 无需有意识回忆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的现象,反映了先前所学 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其特征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2.听觉感觉记忆的容量要比视觉感觉记忆小, 平均只有5个左右;听觉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 要比图象记忆长,可以达到4秒之久。
三、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编码 (二)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 (三)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
短时记忆的编码
1.编码方式
(1)视觉编码 (2)语音听觉编码 eg 听觉混淆
2.影响因素
(1)觉醒状态 (2)组块 (3)加工深度
迅速遗忘。
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
1.平行扫描: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 目进行提取。 2.系列扫描:逐项依次地提取 (1)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对项目逐个进行的 提取,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 (2)完全的系列扫描: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 的提取,然后再作出判断。
——Sternberg(1966,1969)
记忆恢复
1.定义(Ballard ,1913)
: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 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2.影响因素
(1)年龄 (2)学习程度
实验:保持在质方面的变化
Bartlett,1922
如果我们把一切都记住,那么最可能 的情况就是我们被自己的记忆所困扰, 再也记不住任何东西!
理论表述:存在5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 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 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该理论 还假定①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②触结构 (二)突触的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现象 (三)反响回路 (四)核糖核酸 (五)脑内代谢物和记忆
第二节 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一、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均势说(Lashley,1929) (二)定位说(潘菲尔德) (三)SPI理论(Tulving,1995)
二、记忆存储的生理单元
记忆的均势说
代表人物:美国,Lashley,1992 理论表述: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功能, 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不是皮层上某 一特殊部位的技能。
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
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 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基于保持时间的记忆分类
感觉/瞬时记忆(sensory memory):当客观刺激停止
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0.25-0.5ms)保 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 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 差异。
记忆结构由3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 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记忆系统的工作模型
复述
注意
信 息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未被注意和编 编码 未经复述和加 提取 以信息意义归
码
工
类编码
消失
遗忘
可以遗忘
第一节 记忆及其分类
一、记忆的界定 二、记忆的分类
一、记忆的界定
1.定义
:过去经历过的事件在头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 工角度说,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贮和提取。
2.记忆在生活中的意义
(1)是个体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条件 (2)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3)是形成人的主观世界的重要条件
二、记忆的加工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基于记忆的内容: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2)基于信息的保持时间:瞬时记忆、短时 记忆、长时记忆 (3)基于意识控制水平: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4)基于信息加工方式:陈述性记忆、程序性
记忆(如,L.R.Squire)
基于内容的记忆分类
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
止被试进行复述,呈现字母之后马上让被试对一个数字进行 连减3的计算,直到主试发出信号再回忆刚才呈现的三个字母。
(2)实验结果:当时间间隔为3秒时,回忆正确率为80%,
当时间间隔延长到6秒时,正确率迅速下降到55%,而延长到 18秒时,正确率就只有10%了。
(3)结论:短时记忆存储的时间很短,如得不到复述将会
基于意识水平的记忆分类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
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
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 响的现象。内隐记忆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启动效 应(priming effect)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 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在长达3星期的期间内,实验者对受试者进行了11次的深入 测试,并获得了近500个舌尖现象的案例。每当受试者表示, 他知道这个照片中的人或描述中的人是谁,只是一时无法说 出名字来,实验者就会在下一次追踪测验时,继续测试这个 人名(必要时也提供受试者更多的讯息),直到受试者能正 确回忆出来为止。
Read 与Bruce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那些被受试者指为“已 经到了舌尖”的人名,平均在1.9天后会被成功地想起来。对 那些“还得多想想”的人名,平均于2.7天后想起来。至于那
长时记忆的编码
1.编码方式
(1)按语义类别编码。在记忆一系列语词概念材 料时,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它们按语义的关系组成一 定的系统,并进行归类。 (2)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2.影响因素
(1)意识状态 (2)加工深度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贮
(1)量的方面: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 渐下降。eg.记忆恢复。 (2)质的方面: a 内容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将逐渐趋于消失; b 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C 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
第三节 遗忘概述
一、遗忘的界定 二、遗忘的进程 三、遗忘的规律 四、遗忘的原因
一、遗忘的界定
1.定义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
2.分类 (1)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 (2)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 (3)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 (4)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
二、遗忘的进程
——威廉·詹姆斯
舌尖现象(tip of the tongue phenomenon)
舌尖现象:话到嘴边却无法记起。 原因: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
示例:关于舌尖现象的追踪研究
1982,Read与Bruce:给受试者一些演艺人员的照片或口头 描述,如,对一位百老汇名演员做这样的描述:
他在百老汇演活了《查理的姑妈》中的查理,但是大家对他最印象深刻的是, 他在某某电影中扮演的那个枯瘦的家伙。
记忆的定位说
代表人物:加拿大,潘菲尔德;前苏联,鲁 利亚
理论表述:记忆是由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 记忆与额叶和颞叶的某些部位有关(潘菲尔 德);也与某些皮层下组织有关(鲁利亚)。 海马、乳头体、丘脑背内侧核可能是短时记 忆的特定部位,而两侧颞叶可能是储存长时 记忆的重要部位。
记忆的SPI理论
代表人物: Tulving,1995
第06章 记忆(memory)
rabbit_lu@
最健忘男子 记忆只有20秒
2008年12月2日,美国82岁老 翁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逝世, 记忆研究历史上著名的H.M. •手术后过目就忘 •每一天都是新的 •大脑留下做研究
Outline
第一节 记忆及其分类 第二节 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遗忘与记忆的保持 第四节 内隐记忆 第五节 记忆品质及培养
(1)编码(encoding):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 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 平,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
(2)存储(storage):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 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 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3)提取(retrieval):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 程。
a 机械复述:不断地简单重复短时记忆中的信息; b 精细复述:分析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使之与已有的经 验建立起联系。
3.复述的作用
复述的作用
研究方法 Brown-Peterson 法(在呈现刺激和回忆之间插进干扰作业)
实验( L.R.Peterson等) (1)实验任务:记住以听觉形式呈现的三个字母,为了阻
示例: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
Sternberg对短时记忆的研究
实验指标:反应时 实验方法:相加因素法 实验程序
(1)储存期:呈现记忆集合(memory set);被试将该 记忆集合纳入短时记忆 (2)检索期:呈现检验数字,被试作出反应(有/ 无)
四、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编码 (二)长时记忆信息的存储 (三)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再现、再认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
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容量
为7±2个组块(chu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