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概况

云南省丽江市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概况
云南省丽江市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概况

年月日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地连接部位,东经,北纬,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个乡(镇)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多万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地方,共有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万人,彝族万人,傈僳族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地.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气候条件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也很大.丽江地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最热月地平均气温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年极端最高气温度,最低气温-度,每年地—月为雨季,、月特别集中.丽江春天天气(月月):气温约℃℃,以晴天为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丽江夏天天气(月月):气温约℃℃,多雨,早晚较凉,白天户外直晒较热,室内凉爽.

丽江秋天天气(月月):气温约℃℃,雨天晴天阴天各占三分之一.

丽江冬天天气(月月):气温约℃℃,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晴天.

不同地时间去丽江能玩不同地景点!冬季去虎跳峡因枯水就感受不到那种惊心动魄地气势了,却是去梅里看日照金山和好时机;月中旬,小中甸地灌木杜鹃开得很盛,可要看高山乔木杜鹃就要晚一个月;、月份泸沽湖地草海会很漂亮,但雨季也来了,去泸沽湖地路可能会不太好走.而拉市海则春夏季节有花有草,是跑马以及体验茶马古道地好时机,秋冬季节却是看候鸟地绝佳时候.....再加上在古城发呆地时间,所以一次去丽江很难把所有地景致都看到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自然资源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地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面积约万公顷.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地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多个保留完整地原始森林群落和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地核心景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区内有独特地丹霞地貌、茂密地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地动植物群落,分布有种子植物科属多种,其中很多是珍稀濒危植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城,即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古城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年月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湖,即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境内,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米,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米,最深达米.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丽江公里,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表性地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地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地母系走婚习俗.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有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种类地强,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中英合作复建项目丽江与英国爱丁

堡皇家植物园合建地丽江高山植物园已于年月日奠基开工.丽江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丽江地国土面积属金沙江流域面积,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地重点地区.丰富地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地良好环境.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种,占云南兽种类总量地;鸟类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地.丽江地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地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材有种,仅开发利用多种;永胜县地程海是我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地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吨地世界最大地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也取得了初步地成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3课后翻译答案

Unit one 如今,很多年轻人不再选择“稳定”的工作,他们更愿意自主创业,依靠自 己的智慧和奋斗去实现自我价值。青年创业(young entrepreneurship)是未来国家经济活力的来源,创业者的成功不但会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大家的生活。从长远来看,对于国家更是一件好事,创业者正是让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力量。尤其是在当前,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支持,这更加激发了年轻人的创业激情。 Nowadays, many young people no longer choose “stable” jobs. Instead, they prefer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realize their self-value through their own wisdom and efforts. Young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source of national economic vitality in the future. The success of entrepreneurs not only creates fortune, increases job opportunities, improves people’s life, but it is also good for the country in the long term. Entrepreneurs are a driving force in upgrading China’s economy. Especially for the time being, our country is encouraging peopl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make innovations and giving policy support for medium and small businesses. This further arouses young people’s enthusiasm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Unit two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juvenation)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 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不是依赖于社会和他人的援助。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Unit three 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国画的代表。它大约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和元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提高和完善。水墨画的创作工具和材料也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毛笔、宣纸、墨,其作品特点也与此紧密相关。例如,水和墨互相调和,使作品具有干湿浓淡的层次。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也使画作善于表现丰富的意象,从而

陇南自然资源状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 一、自然环境条件 地理位置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陲,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地理坐标在东经104°1′--106°35′,北纬32°38′――34°31′之间。东西长221公里,南北宽220公里,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 南山地,位于我国阶梯地形的过渡带。她的西部向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错落相间,形成独具特色、错综复杂的壮美景观。北部西礼山地呈现低山宽谷的黄土地貌,海拔1800米上下;东部徽成盆地介于北秦岭和南秦岭之间,长百余公里,宽数十公里,呈现丘陵宽谷地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为高中山与峡谷地,东有甘陕边界的透马驹山,西有与甘南相邻的葱地山,南为甘川分界的摩天岭。最高峰雄黄山,海拔4187米,座落在文县西北部的屯寨乡境内。最低点罐子沟,海拔550米,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亦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 气象气候陇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的影响,区内气候复杂多样,分布独特,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均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 一是南北温差悬殊。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和高寒阴湿气候过渡,年平均气温5℃――15℃,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活动积温2600――46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无霜期166――285天。武都、文县南部及康县东南河谷地带,海拔低于1000米,年平均气温高于14℃,活动积温大于45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局部地方年降水量达1300多毫米,干燥度小于1,无霜期大于280天,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是本省唯一的亚热带温润气候区。

云南省丽江市概况介绍

丽江市概况介绍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总人口120多万人。四季变化不大,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大。全市年平均气温12.6~19.9°C之间。 丽江地形地貌复杂、山川壮丽,民族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共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最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冰川,景区面积263平方公里,13座雪峰一字排开,宛如利剑直插云霄,冰清玉洁,雄奇壮观,风景如画。有著名的阳春白雪、绿雪冰川奇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旅游开发区。区内有冰川公园、云杉坪、甘海子、牦牛坪、玉峰寺万朵茶花树等景点。老君山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名,被历代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景区面积710多平方公里,以杜鹃王国、丹霞地貌以及99个龙潭等景观闻名于世。有众多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 “一城”即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其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都渗透地方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自丽江古城成功申遗之后。古城内的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各种业态。这些业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住宿(特色客栈)、餐饮(主题餐馆、特色餐厅)、购物(特色购物商店)和休闲娱乐(酒吧、咖啡馆、书吧等)。从业态配比上来看,四类业态数盆相对均衡,没有占绝对乐倒性的业态类型。总体来看,住宿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了37%,其次是购物和餐饮,分别占25%和23%,最后是各种休闲娱乐类场所。 “一江”即金沙江,以惊险、雄奇、壮美的虎跳峡景观为代表,还有“长江第一湾”、石鼓镇、宝山石头城等景点。 “一湖”即被誉为“高原明珠”、“东方第一奇景”的泸沽湖风景名胜区。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和东巴绘画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东巴古籍文献已于2003年8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一风情”即泸沽湖“女儿国”摩梭人风情。其婚姻家庭仍保存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为人类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最后领地,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此外,以丽江为主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景区,已于2003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内容 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问题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 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问题及措施 教学目的 学生能正确判断自然资源及分类 掌握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问题及措施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 学生看书,做活动. 板书:自然资源的定义 请学生回答活动 提问:阳光,水,森林对我们有用吗?(有用) 同学们想想它们都存在于哪儿?(自然界中) 哪位同学来给自然资源下个定义呢? 板书: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所利用的. 练习: 土地鱼风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桥梁煤矿铁矿石油铀矿纸电脑潮汐能 请学生判断哪些是自然资源.

请学生读图 提问:根据阳光,森林,水,矿产的叙述可分为几类?(两类)哪些是一类?哪一类能耗尽?哪一类不能耗尽?(阳光,森林,水. 矿产)不能耗尽的叫做什么资源?能耗尽的又叫做什么资源呢? 板书: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做活动 练习: 土地鱼风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桥梁煤矿铁矿石油铀矿纸电脑潮汐能 请学生判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请学生读材料 提问:据材料能得出什么结论?(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板书: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请学生阅读材料 提问:中国的自然资源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板书:问题及措施 破坏----保护 浪费----节约 人均不足----合理利用. 小结: 师: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什么? 生:

3.1自然资源概况第一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4、学会应用图、资料等归纳和总结地理事物。 教学重点 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 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1 授课之前布置学生搜集查阅我国的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有关知识。 2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案一: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自然资源。 方案二:播放一段我国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的视频,它介绍了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那么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很仔细,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不仅用于生活,还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等等方面,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水资源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54自然资源概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4页第一框什么是自然资源,解决以下问题 (1)结合我们身边的实例,说一说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主要类型有哪些? (3)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天然宝石皮革羊毛衫东北虎煤油水泥农村沼气阳光 (4)图3-1塔里木油田和图3-2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1)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的关键是什么呢? (2)闪电将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有可能吗? 教师点拨: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入手 探究结论: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 1、必须是自然界的; 2、现在就要能为我们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3课后汉译英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3课后汉译英 如今,很多年轻人不再选择"稳定"的工作,他们更愿意自主创业,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奋斗去实现自我价值。青年创业(young entrepreneurship)是未来国家经济活力的来源,创业者的成功不但会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大家的生活,从长远来看,对于国家更是一件好事,创业者正是让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力量。尤其是在当前,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支持,这更加激发了年轻人的创业热情。 Nowadays, many young people no longer choose “stable” jobs. Instead, they prefer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realize their self-value through their own wisdom and efforts. Young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source of national economic vitality in the future. The success of entrepreneurs not only creates fortune, increases job opportunities, improves people’s life, but it is also good for the country in the long term. Entrepreneurs are a driving force in upgrading China’s economy.Especially for the time being, our country is encouraging peopl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make innovations and giving policy support for medium and small businesses. This further arouses young people's enthusiasm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juvenation)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

丽江简介

丽江介绍 简介 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海拔高度为2418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4476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 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最适宜旅游时间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2.6℃~19.8℃,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8.1℃~25.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1.7℃,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年极端最高气温25.1度,最低气温-27.4度,每年的5—10月为雨季,7、8月特别集中。 旅游资源 丽江市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一城,即丽江古城,一湖,即泸沽湖,一江,即金沙江,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即摩梭风情。 民俗特色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千多年前,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被誉为“东巴文化的瑰宝”。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以及特征。 2、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 3、通过读图了解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及特点。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 一、阅读P54“什么是自然资源”,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并举例说明。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哪些? 3、完成P54活动1、2、3题。 二、阅读P54——P58“自然资源特征”,总结自然资源的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P57“我国矿产资源”总结我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 总量较________(资源大国) 人均占有量________(资源小国) 四、读图完成表格。 1、读P55图3-3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填写以下表格: ※趣味记忆五大油田:大庆中华胜利辽

3、完成P58活动1、2、3题。 五、自学疑问:你认为自学中有哪些疑问,请列举: 【合作攻关】 1、解决自学疑问。 2、探究下列问题: ①读P56图3-5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填写以下表格: ②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达标训练】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和人均量都多 B.总量大,人均量不足 C.总量不多,但人均量不少 D.总量不多,但人均量也不足()2、内蒙古白云鄂博,除了产铁外,还有丰富的 A.钒、钛 B.稀土 C.铜 D.铅锌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4、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农民生产的稻谷 B.焦化厂生产的焦炭 C.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动物 D.水电厂生产的电能()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 B、草场资源C气候资源D、水产资源()6、随着人口的增长,总量越来越少,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海洋资源 D、煤炭资源()7、在一定的地区和时间内,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是一定的,说明自然资源具有 A、可拓展性 B、有限性 C、规律性 D、不均匀性()8、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共同特点是 A、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都不污染环境 C、都是能源矿产 D、都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 ()9、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原因是 A.晴天较多 B.阴雨天较多 C.海拔较高 D.纬度较高 ()10、我国已探明的矿产总量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翻译

BOOK TWO Unit 5 丝绸之路(Silk Road)是我国古代一条连接中国和欧亚大陆(Eurasia)的交通线路,由于这条商路以丝绸贸易为主,故称"丝绸之路"。作为国际贸易的通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有效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对世界文明进程有着深远影响。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强调相关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这一战略一经提出即受到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 The Silk Road is a traffic route in the ancient times connecting China and Eurasia. This trade route focuses on the trade of silk, hence the name "the Silk Road". As an international trade channel and a bridge of cultural exchanges, the Silk Roa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exert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ogress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Nowaday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our country proposes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One Road" (namely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One Road" focuses on 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s, emphasizing mutual benefits, win-win, as well as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countries. Once proposed, the strategy has received positive responses from the related countries along the road. Unit 6 国民幸福指数(National Happiness Index,NHI)是衡量人们幸福感的一种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与幸福水平的指标工具。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政府注重改善民生,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当前,中国政府提倡释放改革红利,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所有这些都将有效促进我国国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 (NHI) is an index that measures how happy people are. It is also a tool that measures the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happiness in a country or region. With the fast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ing quality and the increase of happiness index. The government stresses improvement of its people's livelihood, striving to improve their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meet their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Current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dvocates the unleashing of more reform dividends, with the aim of offering more real benefits to its people.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combine to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NHI of our people.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第一到第六单元汉译英

UNIT 1 如今,很多年轻人不再选择“稳定”的工作,他们更愿意自主创业,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奋斗去实现自我价值。青年创业(young entrepreneurship)是未来国家经济活力的来源,创业者的成功不但会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大家的生活,从长远来看,对于国家更是一件好事,创业者正是让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力量。尤其是在当前,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支持,这更加激发了年轻人的创业热情。 Nowadays, many young people no longer choose“stable” jobs. Instead, they prefer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realize their self-value through their own wisdom and efforts. Young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source of national economic vitality in the future. The success of entrepreneurs not only creates fortune, increases job opportunities, improves people’s life, but it is also good for the country in the long term. Entrepreneurs are a driving force in upgrading China’s economy. Especially for the time being, our country is encouraging peopl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make innovations and giving policy support for medium and small businesses. This further arouses young people’s enthusiasm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UNIT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juvenation)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不是依赖于社会和他人的援助。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Realizing the great national rejuvenation, which we define as the Chinese Dream, has been the greatest Chinese expectation since modern times. It basically means achieving prosperity for the country, renewal of the nation and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thus ensuring that every enterprising Chinese carrie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the firm conviction that a better life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persistent effort.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概况(1)”教学设计(湘教版) 迟金华河北省沧州市第八中学(061000) 摘自《地理教育》2010.10 一、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的概况”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有清晰的认识。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四个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随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面对我国的资源状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和养成合理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难点: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四、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列举知道的自然资源(越多越好)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几张生活照片)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这些都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无价之宝,与人类关系密切。从本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自然资源。 2.小组探究,了解新知 任务一: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主要类型 (1)各小组宣读搜集的各种有关自然资源的概念,指出教室中的实物以及刚才多媒体展示的照片中的物体由哪些自然资源制成。通过不同的定义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深刻理解定义,掌握自然资源定义的关键词语。 (2)小组间通过比赛方式说出各种自然资源,越多越好,并且相互指出错误。同时,思考为什么是或者不是,加深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3)提出探究问题:台风、地震、闪电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它们是不是自然资源,为什么? (4)各小组把列举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的类型。 (5)完成P54活动题,强化自然资源分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二:总结自然资源的特征

云南省丽江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学情了解试卷

云南省丽江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学情了解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B . 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C . 《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D . 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能否规范熟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 . 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C . 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学生患流感的几率会有效降低。 D .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2分) 3. (12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窜胆怯掠起号叫蜿蜒一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翡翠飞沫呻吟苍茫蠢笨卷集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 4. (9分) (2015八上·扬州期末) 默写。 ①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⑤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永远向上,在立志成才的攀登中永远开拓、进取。我们要铭记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四、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5. (10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3.1自然资源概况 学案(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1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并能举例阐明。 2、记住自然资源的特征,理解其应用中呈现的成绩。 3、阅读矿产散布图,记住次要矿产的散布,晓得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应用的次要途径。学习重点 自然资源的特征。 学习难点 次要矿产的散布。 学习方法 资料完整分析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模块一,自主学习,夯实根底 自然资源是指___ _____中对人类__ __应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活动: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①自然宝石②煤油③羊毛衫④西南虎⑤沼泽⑥森林 ⑦阳光⑧闪电⑨水泥⑩水稻(11)河流水(12)皮革 归类(填序号): 矿产资源_____. 土地资源_____. 生物资源_____. 水资源_____.气候资源_____ 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 非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 其中最根本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 协作探求,交流展现: ①自然资源是固定不变的吗? ②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模块二,自主学习,夯实根底: 1、阅读P54中国次要石油和自然气散布图,判别下列石油和自然气所在的省。 大庆________ 辽河________ 华北________ 中原________ 南阳________ 玉门_______ 冷湖_______ 克拉玛依_________ 江汉_______ 泸州________ 2、阅读P54中国次要煤矿散布图,判别下列煤矿所在的省。 鸡西、鹤岗_________ 伊敏河、霍林河__________ 开滦、峰峰_________ 乌鲁木齐_________ 石嘴山________ 神府_________ 攀枝花________ 六盘水________ 平顶山________ 大同、阳泉、西山__________ 淄博、兖州________ 淮北、淮南__________ 3、阅读上面中国次要金属矿产散布图,判别下列金属所在的省。 ①黑色金属:鞍山、本溪________ 迁安、武安________ 大冶_______ 马鞍山_______ 攀枝花________ 石碌________ 白云鄂博_______ 镜铁山________ ②有色金属: 白云鄂博(稀土)_______ 招远(金)________ 金昌(镍)_______ 攀枝花(钛)________ 东川(铜)_________ 个旧(锡)_________ 铜仁(汞)______ 锡矿山(锑)________ 水口山(铅锌)_______ 德兴(铜)_______ 大余(钨)______ 协作探求,交流展现: 自然资源的根本特征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三,动脑筋: ①自然资源的应用存在哪些成绩? ②结合实践,罗列自然资源存在成绩的事例。 ③我们应如何合理应用和维护自然资源? 小结:在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课堂自测: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根本特征的叙说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匮乏 B、自然资源散布平衡 C、自然资源种类单一 D、总量丰厚,但人均占有量少 2、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水泥 B、自然宝石 C、水力 D、自然树林 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A、森林水稻煤 B、耕地海水煤矿石 C、石油闪电工矿用地 D、野生植物草地噪声 4、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说,错误的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宏大,但是无限的 B、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时增多,资源的人均量下降 C、随着消费的开展,某些资源的总量会越来越少 D、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地无差别 5、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绝对贫乏的国度”,次要缘由是() A、矿产品种少 B、矿产总量多,但只集中在多数矿种上 C、矿产埋藏太分散 D、人均矿产资源少 二、填空题: 6、水、石油、森林、土地、铁矿、太阳能、煤等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自然资源的根本特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1

[工作]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工作]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自然资源枯竭状况分析 自然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环境的破化和恶化,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途径,就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枯竭状况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生态系统全面退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 (2)水土流失急剧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3)濒危物种增加 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由于三峡工程实施和环境污染,长江上已难寻觅白鳍豚的踪迹,科学家承认该物种已功能性灭绝。 (4)天然湿地大量消失 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涝 池”(池塘)。在南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状况更不容乐观:内蒙古阿拉善盟,

丽江市行政区划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丽江市行政区划图 篇一: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大关县普洱县双江县开远市楚雄州:弥渡县怒江州:五华区麒麟区红塔区永善县墨江县耿马县绿春县楚雄市永平县泸水县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 川区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县禄劝 县寻甸县马龙县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富源县会泽县沾益县 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水富县丽江市:古城区永胜县华坪县玉龙县宁蒗县思茅市:翠云区景东县 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临沧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沧源县文山州:文山县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红河州:蒙自县个旧市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河口县屏边 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大理州:大理市祥云

县宾川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县南涧县巍山县德宏州:潞西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篇二: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云南省简称云(别称滇)。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省会昆明(省政府驻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135号)。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70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 昆明市(呈贡区)辖6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西山区(西苑街道) 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 安宁市(连然街道) 晋宁县(昆阳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 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街道)曲靖市(麒麟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了解并能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 3、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认识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的现状;通过读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概念及特征; 2、阅读图文,认识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3、分析数据,认识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看待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在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和行为习惯。 重点 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难点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而言,自然资源的特征过于抽象。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增加有效信息、拓展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具体的认识,以突破该难点。对于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要求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地图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挑选编排特征突出的资源分

布图,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这一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自然资源的资料 教学时间 1.5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