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活检在肝癌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液体病理学液体病理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液体病理学液体病理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液体病理学液体病理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液体病理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液体病理学是指对体液中细胞、细胞碎片、蛋白质等病理学相关因素的检测、分析和诊断。

它是一种无创、便捷、快速、准确的诊断方式,在疾病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液体病理学的基本原理、液体病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液体病理学的前景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液体病理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液体病理学的基本原理液体病理学应用了细胞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血液、血浆、尿液等体液中检测有关疾病的指标。

液体病理学能够直接获取病变相关的信息,无需侵入性操作,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病人的重视。

液体病理学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从体液样本中提取细胞和组织,检测细胞学、病毒学和肿瘤学标志物,以及检测血浆和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

这些能够直接反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状态,对于疾病预后和治疗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液体病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 液体病理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液体病理学是肿瘤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常见的检测项目有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等。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因产生代谢产物、产生酶或分泌蛋白质而在体液中积累的一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而循环肿瘤细胞则是指血液中的单个或多个肿瘤细胞或者肿瘤细胞聚集物。

这些检测结果可以直接反映肿瘤的生长、转移、预后等情况,为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液体病理学在炎症诊断中的应用液体病理学在炎症诊断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检测项目有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C反应蛋白是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许多疾病的标记物,在诊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进程监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则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程度,对于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3. 液体病理学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液体病理学在血液病诊断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骨髓形态与染色体、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等。

利用液体病理学技术可以检测出血液病患者的细胞异型现象、染色体易位和基因突变等,为血液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保障。

液体活检在肿瘤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液体活检在肿瘤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DOI:10.13602/j.cnki.jcls.2021.03.14·综述·液体活检在肿瘤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王梦妍,娄加陶(上海胸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30)摘要: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方便、快捷、非侵入性、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其可以对体液中肿瘤相关DNA、RNA、外泌体及细胞进行检测,对早期检测肿瘤转移、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各种肿瘤分子相关标志物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对于液体活检技术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然而,目前临床医生判断肿瘤患者是否发生转移依然停留在通过原位肿瘤大小和区域淋巴结状态等标准大体估测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

限制液体活检应用于临床的主要因素包括: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数据的结合应用非常有限;各种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和参考区间尚未建立统一标准;缺乏足够状态良好、数据完整、长期随访的样品进行原发和转移肿瘤的比较等。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液体活检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其各项指标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意义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关键词:液体活检;肿瘤转移;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微小RNA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志码:A 肿瘤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最直接的危险因素[1]。

传统的肿瘤转移检测金标准———组织活检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适用性差。

而目前临床应用的许多影像学方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18F NaF(一种带有药代动力学性能的PET成像的示踪剂)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hy,CT)对监测肿瘤骨转移非常敏感,但18F NaF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

PET试剂———氟化葡萄糖也常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且具有较高的预后价值,但其主要用于晚期且很难评估其是否具有足够的敏感性。

液体活检行业分析报告

液体活检行业分析报告

液体活检行业分析报告液体活检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液体活检,亦称液体活体检测,是利用人体液体中的细胞、DNA、RNA等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通常通过抽取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检测样本获取。

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提高治疗效果,更有助于早期筛查、疾病预防,是目前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分类特点根据样本来源的不同,液体活检主要分为血液液体活检和尿液液体活检两种。

血液液体活检是指通过血液中的DNA、RNA等来诊断患者的疾病,主要用于肿瘤等方面的检测。

相比于传统的肿瘤诊断方法,血液液体活检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高效、准确等优点。

尿液液体活检主要通过检测尿中是否有癌细胞,来诊断肾、膀胱等方面的疾病,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最简单、最安全的液体活检检测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尿液检测方法,尿液液体活检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三、产业链液体活检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采样、检测、分析、诊断及数据处理等环节。

采样:液体活检采样主要包括血液、尿液等样本采集及处理。

目前液体活检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专业的取样机器和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采集样本。

检测:液体活检的检测主要是利用一些先进的生物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检测,例如PCR、NGS等检测手段,从而找出存在的异常体细胞。

分析:目前液体活检技术的分析主要有两种,即传统的Cp 值及CNV (拷贝数变异)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这些技术需要专业的软件支持,最终生成医学报告。

诊断及数据处理:在液体活检的诊断及数据处理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病症、家族遗传信息、病理切片检查等综合考虑,综合判断出患者的疾病状态。

同时,由于液体活检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数据处理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四、发展历程液体活检技术是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PCR技术的发明及用于检测HIV感染,成为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契机。

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基因分析技术的研究逐渐加深。

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

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

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或肿瘤细胞,来进行肿瘤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液体活检可以通过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体液进行检测,具有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液体活检的常见检测方法及其特点。

首先,血液液体活检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血液中往往含有丰富的信息,包括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等。

通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可以对血浆中的DNA、RNA、蛋白质等进行检测,从而获得肿瘤的相关信息。

血液液体活检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易于获取样本,但也存在着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稀释度高、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少等局限性。

其次,尿液液体活检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代谢产物,通过对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可以获得肿瘤相关的信息。

尿液液体活检的优点在于无创伤、易于获取样本,但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含量较低、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等也是其局限性。

另外,脑脊液液体活检是针对脑部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

脑脊液中含有脑脊液细胞、蛋白质等,通过对脑脊液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可以获得脑部肿瘤的相关信息。

脑脊液液体活检的优点在于对脑部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脑脊液的获取较为困难,且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液体活检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液体活检方法,如唾液、胃液、胸腔积液等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中。

这些新的液体活检方法在特定类型的肿瘤诊断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检测方法,具有诊断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等优点,在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液体活检方法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包括

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包括

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包括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包括:
液体活检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通过检测体液中的微粒子、细胞或分子,为疾病的诊断、监测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癌症筛查和诊断
液体活检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的循环肿瘤标志物、细胞或核酸片段,帮助医生进行早期癌症的筛查和诊断。

这种非侵入性的方法相比传统的组织活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对于一些难以取得组织标本的部位如肺部、深部器官等更为适用。

2. 癌症治疗监测
在癌症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液体活检技术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疾病进展。

通过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情况等,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产前筛查
液体活检技术在孕妇产前筛查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DNA片段,可以对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等进行筛查,为孕妇产前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4. 器官移植监测
对于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液体活检技术可以监测器官的状况,及时发现排斥反应或并发症,保障移植器官的功能。

5. 传染病诊断
液体活检技术在传染病的诊断中也发挥了作用,如病毒、细菌等的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

通过分析体液中的病原体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原体种类,指导治疗。

总的来说,液体活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为诊断治疗提供了更为便捷、准确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液体活检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疾病的早期筛查、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近年来,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在肿瘤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下面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

液体活检技术成为最新的研究热点之一。

传统的肿瘤检测多依赖于活检组织的获取,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创伤性高、有限的样本量等问题。

液体活检技术通过从体液中获取循环肿瘤标志物,可以非侵入性地对肿瘤进行检测。

这种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早期的筛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多组学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多组学技术是指通过整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多种高通量技术的手段,全面地研究一个生物系统。

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多组学技术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标志物,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同时,利用多组学技术可以对肿瘤的发展和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的肿瘤标志物。

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虽然在某些肿瘤中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细胞自由DNA(circulating cell-free DNA, cfDNA)、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以及肿瘤相关RNA等可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未来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和模式识别,提高肿瘤标志物的预测准确性。

通过训练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和提取出与肿瘤相关的特征,从而帮助医生进行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总结起来,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液体活检技术、多组学技术、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

癌症早期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

癌症早期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

癌症早期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癌症早期筛查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因为早期发现癌症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然而,传统的癌症筛查方法如乳腺X线摄影、结肠镜检查等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适应某些人口群体的情况。

近年来,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的癌症早期筛查方法逐渐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

液体活检是通过采集体液样本,通过分析体液中的肿瘤征标物来判断是否存在癌症的一种检测方法。

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液体活检有着诸多的优势。

首先,液体活检无创伤,不需要进行手术,对患者来说更加安全和舒适。

其次,液体活检可以重复进行,无限制地监测患者的癌症情况,对于长期随访的患者特别有价值。

此外,液体活检的采样过程相对简单,只需采集一定量的体液样本,即可进行分析,更加方便快捷。

液体活检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早期癌症筛查和癌症治疗监测。

在早期癌症筛查方面,液体活检可以通过检测体液中的肿瘤征标物提前发现肿瘤的存在。

临床研究表明,在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液体活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早期肿瘤,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此外,液体活检还可以用于癌症治疗监测,通过定期检测体液样本中的肿瘤征标物变化,判断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进展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液体活检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检测体液样本中的肿瘤征标物来判断癌症的存在与否。

肿瘤征标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代谢活动而在体液中产生的一类生物标记物。

不同类型的癌症通常有着特定的肿瘤征标物,通过检测体液样本中这些特定的标记物的含量变化,可以判断出癌症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目前,常用的液体活检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液体活检和尿液液体活检。

通过简单的血液或尿液采集,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以实现癌症的早期筛查和监测。

除了血液和尿液,液体活检还有许多其他的体液样本可以应用,如胸水、腹水、唾液等。

不同的癌症类型和部位通常对应着特定的体液样本,选择合适的液体样本对应特定的癌症筛查和监测是十分关键的。

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与临床应用

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与临床应用

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背景介绍: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不断发展,肝癌分子标志物作为一种新型诊断和预后评估工具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近期关于肝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意义。

一、分子标志物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1. 血清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肝癌特异性标志物,然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不理想。

近年来,许多新型血清标志物如人类胚胎相关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酸酯酶(Golgi 67)等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此外,结合这些血清标志物与影像学技术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2. 组织标志物组织标志物是指通过检查肿瘤组织蛋白、基因或者RNA水平来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

近年来,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标记的标志物如Bcl-2、p53等在临床中被广泛运用。

另外,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潜在标志物被发现,进一步促进了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二、分子标志物在肝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1. 个体化治疗策略通过寻找不同基因表达型,可以将肝癌患者分为不同亚群,并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例如,在微小RNA(miRNA)表达方面,某些特定miRNA与肿瘤复发、侵袭和转移相关。

此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也是一种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在指导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肝癌干细胞标志物肝癌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肝癌细胞。

研究已经证明,肝癌干细胞参与了肿瘤的恶性转化、复发和耐药等。

因此,寻找并有效利用肝癌干细胞标志物对于评估患者预后和开展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型分子标志物的前景展望1. 机器学习算法在分子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机器学习算法在分子标志物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cfDNA)
主要指来自于抗凝的外周血全血, 完整的肿瘤细胞
主要指来自于抗凝血外周血的血浆,片段化 的DNA片段
一般认为来源于肿瘤原发灶/转移灶
肿瘤瘤细胞凋亡/坏死释放的DNA片段
活细胞,一般不宜长期保存
提取纯化后的核酸,可以保存
可以用于细胞学形态、结构分析;也可以分 析细胞DNA、RNA、蛋白质等各类标志物
• f, The ROC of cd-score and AFP for HCC diagnosis in whole HCC cohort.
• 现有的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敏感性只 有60%左右。
• 文章报导与常规的甲胎蛋白检测相比,通 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 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可将肝癌早期诊断 敏感性从60%提升至84.9%。
• Overall survival curves of HCC patients with low or high risk, according to the combined prognosis score (cpscore) in the training (a) and validation data sets (b).
• d, cd-score in normal controls and HCC patients before surgery, after surgery, and with recurrence.
• e, cd-score in normal controls and HCC patients from stage I–IV.
近年报道ctDNA在肝癌中的相关研究1
• 1.Role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to help decision-making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Oncoscience. 2018 Aug 22;5(7-8):209-211. )
• 2.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liquid biopsy as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biomarker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circulating tumor DNA.(J Exp Clin Cancer Res. 2018 Sep 3;37(1):213. )
2、血浆游离肿瘤DNA( Cell-Free's 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
什么是ctDNA ?
ctDNA(circulating tumor DNA),即循环肿瘤DNA,从字面意思来讲,指的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 系统中的DNA。但是在了解ctDNA之前,我们要知道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概念——cfDNA。
• 3.Circulating tumor DNA detec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n Oncol. 2018 May 1;29(5):1094-1096. )
• 4.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Reveals Frequent Alterations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Oncologist. 2018 May;23(5):586-593.)
cfDNA(cell-free DNA),或者叫血浆游离DNA,是血浆中游离存在的DNA,它们有的来自于正常细胞,有 的来自于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还有部分来自于我们外部(如病毒DNA)。
来源: 1、来自于坏死的肿瘤细胞 2、来自于凋亡的肿瘤细胞 3、来自于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排物 4、循环肿瘤细胞
“液态活检”的标记物
• Vimentin(+)-CTCs accurately discriminated early-stage, LT eligible patients (median: 0 CTCs) from locally advanced/metastatic, LT ineligible patients (median: 6 CTCs; AUROC=0.89, p<0.0001; sensitivity=87.1%, specificity=90.0%).
的小泡,小泡中包含蛋白质、DNA、信使 RNA以及一些非编码RNA,是细胞之间沟 通的载体,研究发现这些外泌体与肿瘤的
发生、发展、转移以及抗药性具有一定的 相关性。
二、肝癌与循环肿瘤细胞
• Utilizing triple-antibody multimarker capture HCC-CTCs,HCC-CTCs were found in 59/61(96.7%) patients with HCC (median=6, range=0–23). Occasional patients with NMLD were found to have low numbers of CTCs (median:1, range:0–7),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inflammatory adenomas.
Among the patients who were negative for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the probability of recurr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esenchymal CTC-positive patients than in mesenchymal CTC-negative patients (P < 0.001, Fig. 2) over increasing follow-up durations.(J Gastrointest Surg. 2018; 22(4): 633–639. )
近年报道ctDNA在肝癌中的相关研究2
• 5.Analysis of Tissue and Circulating Tumor DNA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mplications for Targeted Therapeutics.(Mol Cancer Ther. 2018 May;17(5):1114-1122. )
• 6.Circulating tumor DNA profiling reveals clonal evolution and real-time disease progression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Int J Cancer. 2017 Sep 1;141(5):977-985. )
CTC应用和意义
肿瘤转移 预测
监测早期 转移
乳腺癌、前列腺癌 结肠癌、肺癌、胃癌、 肝癌、胰腺癌多种肿瘤
CTCs
肿瘤治疗
CTCs数量改变反映了肿瘤细胞对各种治 疗方案的敏感性和有效性,为个体化治疗
提供依据。
监测CTCs基因表达/突变,找到药物敏 感的靶点,指导个体化治疗
CTC临床应用
• 1.辅助诊断。在常规手段无法对早期肿瘤进行判断时进行。 • 2.疗效评估。癌症患者进行化疗、靶向治疗后进行CTC检
• vimentin(+)-CTCs were highly associated with inferior OS (HR: 2.21, 95%CI: 1.38–3.52, p=0.001) (Fig.A).
• CTCs were able to discriminate outcomes in the subset of potentially curable patients undergoing locoregional therapy (resection, n=9; transplantation, n=5; RFA, n=11, and TACE, n=5). In this subset of 30 patients who radiographically demonstrated no residual disease following treatment, the presence of any pre-treatment vimentin(+)-CTCs were associated with faster TTR (HR:3.14, 95%CI: 1.50–6.57, p=0.002)(Fig.B).
-- Christian Rolfo,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13.
液体活检与传统活检比较
液体活检作为体外诊断的一个分支,
是指一种非侵入式的血液测试,能监测肿瘤 或转移灶释放到血液的循环肿瘤细胞(CTC)、 循环肿瘤DNA(ctDNA)碎片以及外泌体 ,是 检测肿瘤和癌症、辅助治疗的突破性技术。
液体活检在肝癌中的应用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 罗迪贤
目录
一、液体活检 二、肝癌与循环肿瘤细胞 三、肝癌与血浆游离肿瘤DNA 四、肝癌与外泌体 五、我们的研究:GSme技术
一、液体活检
传统而又崭新的检测技术--“液态活检”
• 定义: A liquid biopsy is a liquid biomarker that can be easily isolated from many body fluids blood, saliva, urine, ascites, pleural effusion, etc.) and, as well as a tissue biopsy,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tissue from which it is spre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