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

浅谈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

浅谈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痊愈的患者有71例,占78.89%;好转的有14例,占15.56%;总有效率为94.45%。

所有患者对护理情况比较满意。

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对症护理,并进行健康指导,能够提高慢性宫颈炎的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应大力推广使用。

标签: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治疗效果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和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紧密的联系。

宫颈炎通常是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够彻底、或流产、手术损伤宫颈后、分娩等造成宫口变形,受到外界病原菌的侵袭引起的[1]。

另外,由于宫颈黏膜皱壁较多,感染不易清理,病原体容易藏在宫颈黏膜内,从而形成慢性炎症。

宫颈炎感染后,很难得到彻底的清除,其病情比较顽固,容易引发宫颈癌[2]。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使得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年龄段为21~57岁,平均年龄为(35.24±3.15)岁,所选患者均为门诊和体检的非妊娠期妇女。

经妇科检查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

1.2方法1.2.1治疗前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慢性宫颈炎相关病例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通常会担心术后发生大出血、不良症状等,因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悲观等心理。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使患者信赖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

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另外,对患者的家属做好相关的疾病宣传工作,获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支持、鼓励患者。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总计81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41例),针对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满意度。

结果:实验A组总共有29例患者的治疗有效,其所占比例为72.5%;实验B组总共有39例患者的治疗有效,其所占比例为95.1%,则实验B 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实验A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较好。

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治疗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

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较大的好处,促进患者的恢复速率,值得推崇。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效果慢性宫颈炎是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感染所导致的妇科炎症,可采用消炎的原理治疗,但是患者的疾病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1]。

本次研究是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研究其取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抽选我院近一年期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总计81例,患者年龄在33岁到55岁之间。

平均年龄(38.12±4.43)岁。

将所选取的患者入院顺序打乱,并进行重新分组,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

实验A组有40例患者,实验B组有41例患者。

所选取的患者均精神正常,可正常表达。

同时所选取的患者参加研究均属自愿,了解此项研究的服务差异。

实验A组和实验B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作比较,无差别,可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方法实验A组使用常规护理。

实验B组使用针对性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治疗前护理。

在患者刚住院时,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说明医院的相关制度及规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纠纷[2]。

多数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不足,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说明所患疾病的病因,对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方法等知识,使得患者能够有治疗的心理预期[3]。

同时不舒服的疾病感觉使得多数患者不适应患病的状态,非常容易出现恶性的心理状况以及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接触,向患者传输治疗效果以及后续恢复较好的案例,和患者多交流,对患者进行语言鼓励,使得患者能够配合[4]。

慢性宫颈炎怎么护理

慢性宫颈炎怎么护理

慢性宫颈炎怎么护理?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诊断:慢性子宫炎的病人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

1、由于病原菌、炎症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白带的量、色、味及性状也不同,可呈乳白色粘液状、淡黄色脓性、血性白带。

2、当炎症沿子宫骶韧带向盆腔扩散时,则出现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或痛经等。

每于月经期、排便或性交时加重。

3、粘稠脓性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可致不孕。

4、检查时,可见子宫颈呈不同程度的糜烂、息肉、裂伤、外翻、腺体囊肿、肥大等改变。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措施:
◆在手术后1个月,2个月内,于月经干净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了解创面愈合情况。

◆慢性子宫颈炎病程长,病人往往缺乏自信心,应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使病人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保持外明清洁,常换内裤,内裤宜柔软,选用纯棉或丝织品。

◆在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期间(手术后4周—8周)应避免盆浴、性交及阴道冲洗等。

--------作者:福州东南妇幼。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在进行微波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0%,仅有3例患者护理无效。

结论:慢性宫颈炎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慢性宫颈炎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多见于生育期的妇女。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

也有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症状,直接发生慢性宫颈炎。

近年来,慢性宫颈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年轻化,从医院的门诊体检来看,有慢性宫颈炎的病人可以占到来院就诊妇科疾病的50%,说明发病率较高。

为了提高来院病人对此病的认识,我科特别加强了对慢性宫颈炎病人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活动,核心是通过整体护理对慢性宫颈炎病人的健康行为进行指导,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5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年龄为22~52岁,平均年龄(32.4±4.2)岁。

对所有处于非妊娠期的患者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阴道分泌物等检查,对以下患者予以排除:滴虫、霉菌感染患者;宫颈癌前病变以及恶性病变者以及急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根据《妇产科学》对慢性宫颈炎的诊断标准,均确诊为宫颈糜烂以及宫颈息肉。

1.2 护理方法1.2.1 术前护理由于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妇科疾病,妇女往往对临床疾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会因为害羞以及担心手术风险等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恐慌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8.94%和91.49%,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1.28%和74.47%,组间差异显著(P<0.05);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9%,显著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观察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04-02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是妇科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常由急性宫颈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疼痛及下腹坠胀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1]。

此次实验我院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慢性宫颈炎,均在我院采取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及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久治不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

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36.49±5.20)岁,平均病程(5.29±1.15)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7.29±5.35)岁,平均病程(5.74±1.32)个月;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以及有严重心、肝、肾等合并症患者。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方案应用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

方法:于数据库中调选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为60。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平分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而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更高。

结论:临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不良情绪配合与常规护理使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优质护理;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效果宫颈炎常发生于育龄妇女中,是临床多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因为宫颈受损或病原体侵入引起,其中包含子宫颈阴道炎症和子宫颈管黏膜炎症。

宫颈的主要功能是防止下生殖道的病原体侵入上生殖道,但其抗感染能力较弱,在分娩、流产、手术等对其造成刺激后很容易感染。

主要包含慢性炎症和急性炎症,其中慢性炎症较多,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外翻等表现,可能和宫颈癌存在相关性。

因此,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时,给予患者高质量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旨在分析临床优质护理护理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1.1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与我院数据库中调选其中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个体资料进行两组,均分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60。

对照组中患者27~66(51.67±2.25)岁。

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区间为28~68(52.42±2.63)岁。

本次研究中患者个体资料对比良好,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本次研究可顺利开展,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由宣教后了解本次实验方案,承诺非主观因素不会主动退出,患者资料可比。

(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明确患者的用药状况,辅助患者接受治疗。

最新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最新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1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常规
2
3
慢性宫颈炎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

临床上以局部4
治疗为主,其中物理治疗作为首先。

我科采用利普刀治疗,相关护理如下:
5
1.病人入院后,指导其完善各项检查,尤其是凝血三项,了解病人的凝血功6
能。

7
2.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确定病人无发热等禁忌征。

8
3.艾利克液擦洗外阴或阴道灌洗。

9
4.行利普刀治疗后,观察阴道流血、流液情况,禁止行阴道灌洗。

10
5.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11
6.给予抗生素口服或静脉输入预防感染。

12
7.指导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清淡饮食。

13
8.做好出院指导:(1)2月内禁盆浴、性生活及阴道灌洗;
14
(2)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15
(3)利普刀治疗后7-10天为脱痂期,正常情况下有少16
量出血,不超过月经量,如果出血很多及时来院处理;
17
(4)定期复查:分别于术后一周、两周,一月、两月来18
院复查。

19
1。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分析慢性宫颈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原则,探讨了针对该病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评估。

结合患者的病情预后和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策略。

通过本文的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点和护理重点,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提供参考。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工作不仅关乎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关乎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病因、临床表现、护理原则、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评估、护理策略、病情预后、重要性1. 引言1.1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意义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

慢性宫颈炎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慢性宫颈炎会导致子宫颈黏液的改变,从而影响精子的存活和运动,使受精卵难以着床,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和妊娠的进行。

慢性宫颈炎还容易引起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疾病的发生,增加女性患上宫颈癌的风险。

宫颈炎会使宫颈黏膜遭受炎症刺激,加速组织的异常增殖,进而增加宫颈癌的发生概率。

及早发现慢性宫颈炎,及时治疗对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慢性宫颈炎还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导致阴道异味、不适、瘙痒等症状,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

加强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与治疗,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慢性宫颈炎的危害性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慢性宫颈炎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等不适症状,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增大,甚至影响社交和工作。

慢性宫颈炎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导致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病变,增加患者罹患宫颈癌的风险。

慢性宫颈炎也可能会对患者的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导致不孕或流产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20T16:29:44.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董建芳
[导读] 通过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董建芳(青海省称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10008)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手术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

结果1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得到的显效的护理效果,17例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效果,5例患者护理无效。

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得到较好的病情恢复。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290-01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妇女在进行流产或者分娩手术后,对宫颈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导致感染,如果感染情况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产生慢性宫颈炎现象,使患者产生血性白带增多等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现象,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便,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年龄范围:28-40岁,平均年龄32岁。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符合慢性宫颈炎的诊断标准。

1.2护理方法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手术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

1.2.1心理护理由于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妇科疾病,许多女性会产生害羞、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讲述该疾病的症状和患者目前的患病情况,为患者推荐较好的治疗方法,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理解并支持患者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

[1]
1.2.2手术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指导,要求患者保持全身肌肉放松,身体与肌肤板进行接触,并要求患者在术后过程中不可乱动,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如有紧张、恐惧的现象,要对患者进行询问和检查,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情绪起伏过大的现象。

[2]
1.2.3术后护理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进行二十分钟的观察,看其是否出现头晕等不良反应,如果没有可以下床活动。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血压、脉搏、体温的测量,观察患者是否有阴道出血的现象,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如果没有可以送回病房。

要求患者每天更换内裤,对外阴进行两次清洗,防止出现感染的情况,如果产生感染的情况要及时向医生反映,进行药物治疗。

在手术结束两日内避免进行盆浴,避免感染和出血情况发生。

告知患者在手术结束十天后,痂皮会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脱落,引导可能还会有少量的出血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3]在手术结束两个月之内都不可进行骑自行车和性交等活动,否则会有出血现象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1.2.4康复后护理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疾病的康复之后也要注重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增强患者的清洁意识,告知患者要注意保持阴部的清洁,远离不洁的性生活,注意阴道分泌物的情况,如果出现白带粘稠或者增多的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即使已经康复,每年也要进行一到两次的复查,以保证宫颈的健康。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于本文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均进行t检验,所有患者的年龄等一般性指标,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差异较大,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共有 100例患者,其中有78例患者得到的显效的护理效果,17例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效果,5例患者护理无效,护理有效率为95%。

3.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多发的妇科疾病,它对女性患者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宫颈癌的现象,所以现在对慢性宫颈炎一般采用微波手术治疗,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

本文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有效的消除紧张、恐惧的心情;对患者进行术中护理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进行术后护理,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出血现象,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全面科学的护理,使患者得到了明显的护理效果,有效率达到了95%。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后护理,使患者得到了显著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慧,冯在霞.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28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1(12):32-33.
[2] 夏志梅,刘双荣,于桂云,艾丽萍.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12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2(06):102-103.
[3] 陈玉屏,江梅珍,戚潜辉.微波配合良好护理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0(06):78-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