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苹果中的细菌分离以及理化性质的检测

合集下载

苹果霉菌培养实验报告(3篇)

苹果霉菌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苹果表面霉菌的生长情况。

2. 学习霉菌的培养、分离和纯化方法。

3. 观察霉菌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 新鲜苹果若干个- 无菌水- 无菌棉签- 灭菌的培养基(如沙堡琼脂培养基)- 灭菌的接种环- 灭菌的玻璃器皿(如培养皿、试管等)2. 实验试剂:- 酒精- 碘酒- 水合氯醛- 水解乳糖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样品处理:- 取新鲜苹果,用无菌水清洗表面,用无菌棉签擦拭表面,收集擦拭液。

- 将擦拭液进行梯度稀释,以便后续分离和纯化。

2. 霉菌分离:- 将稀释后的样品分别接种于沙堡琼脂培养基上。

-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3天。

3. 霉菌纯化:- 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选取单菌落进行纯化。

- 使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种于新的沙堡琼脂培养基上。

-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得纯化的霉菌菌株。

4. 霉菌形态特征观察:- 将纯化的霉菌菌株接种于沙堡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3天。

- 观察菌落形态,包括菌落大小、颜色、边缘、表面等特征。

5. 霉菌鉴定:- 对纯化的霉菌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菌丝形态、孢子形态等。

- 根据形态特征,对霉菌进行初步鉴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霉菌分离:- 在沙堡琼脂培养基上,观察到多种形态的菌落,表明苹果表面存在多种霉菌。

2. 霉菌纯化:- 通过纯化操作,获得纯化的霉菌菌株。

3. 霉菌形态特征观察:- 纯化的霉菌菌株在沙堡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

- 菌丝呈白色,有横隔,无色或略带黄色。

- 孢子呈椭圆形,无色。

4. 霉菌鉴定:- 根据形态特征,初步鉴定纯化的霉菌菌株为青霉属。

五、实验结论1. 苹果表面存在多种霉菌,其中青霉属较为常见。

2. 通过培养、分离和纯化操作,可以有效地从苹果表面分离出霉菌。

3. 霉菌的形态特征可以用于初步鉴定霉菌种类。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苹果腐败霉菌的拮抗酵母菌筛选鉴定及拮抗机理初探

苹果腐败霉菌的拮抗酵母菌筛选鉴定及拮抗机理初探

苹果腐败霉菌的拮抗酵母菌筛选鉴定及拮抗机理初探刘程惠;吴祎男;胡文忠;王艳颖;田密霞【摘要】从苹果果皮中筛选出对引起苹果采后病害的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互隔交链格孢霉(Alternariaalternata)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具有拮抗作用的酵母菌,并初步研究其拮抗机理.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两株可以同时拮抗三种腐败霉菌的拮抗酵母菌Y4和Y9,根据酵母菌菌落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的分析结果,鉴定为Candida railenensis和Aureobasidium pullulans,其中A.pullulans为类酵母真菌.C.railenensis的最佳拮抗浓度为109 CFU/mL,对P.expansum、A.alternata和A.niger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均有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到C.railenensis能够包围和吸附腐败霉菌孢子,与它们竞争营养与空间,此外还能够吸附P.expansum 菌丝体与其直接作用.C.railenensis的主要抑病机理是营养与空间竞争,并且其生防效果的发挥是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In order to control postharvest disease of apples,Penicillium expansum,Alternaria alternata and Aspergillus niger were used as indicator strains to screen antagonistic yeasts isolated from apple peel.The antagonistic mechanism of yeast was also preliminarily studied.Based on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equences,the antagonistic yeast strains Y4 and Y9 were identified as Candida railenensis and Aureobasidium pullulans,in which A.pullulans was a fungus likeyeast.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C.railenensis was 109 CFU/mL,and it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mycelia growth,spore germination and germ tube growth of P.expansum,A.alternata and A.niger.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 showed that C.railenensis was able to surround and adsorb the spore of spoilage fungi,compete with them for nutrition and space,and also adsorb P.expansum mycelia and thus interact directly withpetition nutrition and competition space were the main mechanisms of C.railenensis,and its biocontrol effect was a combined result of many ways.【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12【总页数】6页(P132-136,163)【关键词】苹果;腐败霉菌;拮抗酵母菌;拮抗机理【作者】刘程惠;吴祎男;胡文忠;王艳颖;田密霞【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辽宁大连116113;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3苹果颜色鲜艳、甜脆多汁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变质蔬果解剖实验报告

变质蔬果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解剖变质蔬果,观察其内部结构的变化,了解变质蔬果的生理变化过程,以及变质过程中微生物的繁殖情况,为食品安全和食品储存提供参考。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材料:苹果、香蕉、西红柿、黄瓜各2个(新鲜)、已变质的苹果、香蕉、西红柿、黄瓜各2个实验工具:解剖刀、镊子、放大镜、显微镜、无菌水、酒精、试管、试管架、记录本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和变质的蔬果分别洗净,用酒精消毒解剖刀和镊子,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 新鲜蔬果解剖将新鲜蔬果分别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结构。

具体步骤如下:(1)用解剖刀切开苹果,观察其内部颜色、质地和结构;(2)用解剖刀切开香蕉,观察其内部颜色、质地和结构;(3)用解剖刀切开西红柿,观察其内部颜色、质地和结构;(4)用解剖刀切开黄瓜,观察其内部颜色、质地和结构。

3. 变质蔬果解剖将变质蔬果分别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具体步骤如下:(1)用解剖刀切开变质的苹果,观察其内部颜色、质地和结构;(2)用解剖刀切开变质的香蕉,观察其内部颜色、质地和结构;(3)用解剖刀切开变质的西红柿,观察其内部颜色、质地和结构;(4)用解剖刀切开变质的黄瓜,观察其内部颜色、质地和结构。

4. 微生物观察取新鲜和变质的蔬果内部组织,用无菌水冲洗,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的繁殖情况。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1. 新鲜蔬果解剖结果(1)苹果:新鲜苹果内部为白色,质地紧密,无异味;(2)香蕉:新鲜香蕉内部为黄色,质地柔软,无异味;(3)西红柿:新鲜西红柿内部为红色,质地坚硬,无异味;(4)黄瓜:新鲜黄瓜内部为绿色,质地脆嫩,无异味。

2. 变质蔬果解剖结果(1)变质的苹果:内部颜色变暗,质地松软,有异味;(2)变质的香蕉:内部颜色变黑,质地变硬,有异味;(3)变质的西红柿:内部颜色变黑,质地变软,有异味;(4)变质的黄瓜:内部颜色变黑,质地变软,有异味。

植物腐烂实验报告模板

植物腐烂实验报告模板

植物腐烂实验报告模板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植物腐烂的过程,了解腐烂的原因和机制。

实验材料- 10个新鲜的苹果- 少量的泥土和营养土- 10个装有苹果的密封罐- 密封袋-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将10个苹果洗净并晾干。

2. 准备好10个密封罐,将泥土和营养土均匀地铺在罐底,然后将一个苹果放入每个密封罐中。

3. 将每个密封罐都用密封袋密封好,确保罐内环境封闭。

4. 将密封罐放置在室温下,最好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5. 每天观察密封罐中苹果的腐烂情况,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6. 实验持续一周后,将罐中腐烂的苹果清理掉,其他苹果继续观察。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记录了每天密封罐中苹果的腐烂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实验开始的第一天,苹果表面没有明显腐烂现象。

2. 在第二天,苹果表面开始出现细小的黑斑。

3. 第三天,黑斑扩散范围逐渐增大,苹果表面出现凹陷。

4. 第四天到第五天,苹果开始出现软烂的现象,表面开始渗出液体。

5. 第五天以后,苹果表面完全腐烂,变得软腐,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植物腐烂的原因和机制:1. 植物腐烂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这些微生物在植物表面生长繁殖,并分解植物组织,产生酶和酸等物质,导致植物腐烂。

2. 植物腐烂还与环境因素有关。

高温、湿度和氧气充裕的条件会加速植物腐烂的过程。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腐烂的过程、原因和机制。

植物腐烂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

植物腐烂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降解过程,也提醒我们在储存和运输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品时要注意防止腐烂和保持其新鲜。

实验改进和展望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植物腐烂速度的变化,以及微生物种类和分解产物的分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植物腐烂的过程。

此外,还可以与其他因素如光照等进行结合研究,以获取更多关于植物腐烂的数据和理解。

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分布及控制

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分布及控制

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分布及控制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分布及控制苹果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广泛种植的水果之一,但是它也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并产生毒素。

这些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因此对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分布及控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和农业管理方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HPLC法可以通过分离和测定样品中的真菌毒素,是一种准确、灵敏和可靠的检测方法。

而GC法则适用于检测一些挥发性真菌毒素,尤其是一些化学结构简单的毒素。

这些现代检测方法为真菌毒素的检测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技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真菌毒素在苹果果实中的分布情况。

根据研究,苹果果实受到的真菌感染主要来自于果实受伤处,如虫咬或机械划伤等。

真菌会侵入果实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

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分布情况各有不同,但主要包括黄曲霉素、赤霉素和玉米赤霉酸等。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控制真菌毒素的方法。

为了降低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含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苹果品种种植,通过遗传抗性来减少真菌感染;2. 农药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来防治果实感染真菌的情况,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3. 控制果实受伤:需加强果实保护,避免果实受伤,从源头上降低真菌感染的机会;4. 贮藏条件控制: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减少真菌的繁殖和毒素的产生。

总结一下,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分布及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现代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检测苹果果实中的真菌毒素。

真菌毒素主要分布在果实受伤处,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分布情况各有不同。

为了降低真菌毒素的含量,可以种植抗病品种、采取农药防治、控制果实受伤以及注意贮藏条件的控制等措施。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含量,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健康综上所述,苹果果实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分布和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苹果树腐烂病拮抗内生细菌PG-10-8-11v菌株抗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苹果树腐烂病拮抗内生细菌PG-10-8-11v菌株抗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要:【 目的】 究 P 1——1 研 G.081v菌株 的抗菌活性次级代谢 产物.方法】 【 碱沉酸溶 法提取抗茵物质,考察该抗 菌物质对植
物致 病菌的抑 菌条件 .结果】 物质在 中性和酸性条件 下都 能溶解 于水和有机溶剂, 20 20m 处有紫外吸 收峰 . 【 该 在 7 ~ 8n 平板抑 茵试验表 明抗菌物质抑 菌谱广, 对供 试的 l 6种植物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 的抑 菌作用. 稳定性试验 结果表明抗 菌物质对温度比较稳 定, 8  ̄ O "、10 (. a m ) 经 0 C、l0 C 2 ̄ 1 P/ 高温处理 3rn 抑 菌活性才显著 降低; C 4 c 0i a , 对紫外光稳定性 差, 随着 紫外照射时 间的延长抑 菌活性逐渐减弱. 结论】 【 该抗茵物质具有较好 的抑 菌效 果, 可望为发展新型果 拮抗内生细菌 P . . 1 株抗菌 质的 G1 8 l 0 . v菌 物 初步 研究
97 4
2 方法
21 P …08lv菌株 的分离,纯 化 . G 1 l
先将采集来的苹果树枝去皮, 剪成段,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滤纸吸去水分, 7 %的酒精浸泡2 i 用 5 mn ,无菌水 淋洗, 再用 3 的双氧水浸泡 3 n 无菌水充分淋洗. . 5 mi , 然后将表面消毒的枝段剪碎, 把碎片接种在 N A平板培 养基上.4 后, 2h 将长出的内生细菌, 接种到试管 N A培养基上,同样再将在试管中长出的菌落接种到平板上. 反 复多次, 得到单一的 P 一081v G 1——1 菌株, ℃下试管保存. 4 22 P 1 l . G…08lv菌株 的液 体培 养 将4 ℃下试管保存在 N A培养基上的菌株, 通过试管转接活化 ( 1 ), 3。 c 待试管 内菌种长势 良 好后, 接入盛 有N B培养 基 的三 角瓶 内, 荡培养 (l ,4 m)4h 振 3 ̄ 10r C p 8. 23 抗菌物 质 的粗提 . 将三角瓶内培养好的菌种培养液,  ̄冷冻离心 (0 0 m) 用 1 5 C 80 r , p N的 N O a H调 p H至 8 ,同条件冷冻离心 . 5 2m n 取其沉淀物, 0i , 真空干燥. 24 抗 菌物 质 的特性 .

腐烂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毒素的检测方法与迁移规律的研究

腐烂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毒素的检测方法与迁移规律的研究

腐烂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毒素的检测方法与迁移规律的研究吴思雅;姜楠;韦迪哲;庞学群;朱璇【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年(卷),期】2024()1【摘要】为了明确腐烂苹果中的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及其迁移规律。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通过对腐烂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交链孢酚-AOH(Alternariol)、交链孢酚单甲醚-AME(Alternariol monamethyl ether)、细交链格孢酮酸-TEA(Tenuazonic acid)、交链孢烯-ALT(Altenuene)、腾毒素-TEN(Tentoxin)、展青霉素-PAT(Patulin)6种毒素的产毒范围、产毒条件、检测方法及迁移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结果表明,交链孢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苹果中,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毒素不断累积;扩展青霉产生展青霉素的最适温度为20~25℃,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产毒量呈现增加的单峰性变化趋势,同时高湿条件有利于展青霉素的产生。

【总页数】6页(P70-75)【作者】吴思雅;姜楠;韦迪哲;庞学群;朱璇【作者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相关文献】1.油茶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迁移规律的研究2.聚氨酯泡沫中3种有机磷阻燃剂检测方法及其迁移规律研究3.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赭曲霉毒素A 迁移规律的研究4.花椒和生姜及其提取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方法及迁移规律的研究5.镰刀菌对太子参品质影响及DON毒素在其煎煮过程中迁移规律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皮细菌实验报告

果皮细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皮细菌的分离纯化技术。

2. 了解果皮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初步鉴定方法。

3. 探讨果皮细菌的种类及可能来源。

二、实验原理果皮是水果与外界环境接触的部位,容易受到细菌污染。

本实验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果皮细菌,利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苹果、梨、香蕉等水果的果皮。

2.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操作台、无菌镊子、无菌移液器、无菌试管、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酒精灯、棉签等。

四、实验方法1. 分离纯化(1)将水果果皮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用无菌剪刀剪成小块。

(2)将果皮块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用无菌吸水纸吸干。

(3)将果皮块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镊子轻轻划线。

(4)将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 形态观察(1)将分离纯化的菌落涂布于载玻片上,晾干。

(2)用火焰固定菌落,滴加适量结晶紫染液。

(3)用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记录结果。

3. 初步鉴定(1)根据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初步判断细菌种类。

(2)查阅相关文献,对细菌进行初步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离纯化结果实验共分离纯化出30个菌落,菌落形态各异,有球形、椭圆形、杆状等。

2. 形态观察结果观察到的菌落形态主要为杆状、球状和螺旋状,部分菌落具有荚膜。

3. 初步鉴定结果根据菌落形态,初步鉴定为以下几种细菌:(1)球形菌:可能为乳酸菌属。

(2)杆状菌:可能为肠杆菌科细菌。

(3)螺旋状菌:可能为弧菌属。

六、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水果果皮上存在多种细菌,这可能与水果在采摘、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受到污染有关。

2. 分离纯化过程中,采用平板划线法可以有效分离纯化果皮细菌,为后续形态观察和鉴定提供基础。

3. 通过形态观察和初步鉴定,可以对果皮细菌进行分类,为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提供依据。

4.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果皮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保鲜措施,降低水果的腐烂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腐烂苹果、 细菌、 平板直线划线法、 革兰氏染色、 水解淀粉、 分光光度法
Study the Bacteria of Rotten Applesin the Separation and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 Lin jia-w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China )
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 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 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 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 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复红复染,就使革兰 氏阴性菌呈红色。 2.2 细菌水解淀粉实验原理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水解淀粉的淀粉酶,它能把淀粉水解为糊精、 麦芽糖、葡萄糖,再被细菌所利用。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产生透明圈。菌体培养后,平板上加上卢戈氏碘液,在淀粉发生水解 的地方,淀粉-碘复合物的蓝色特征就会消失。淀粉的水解发生在离 开菌落的一段距离, 这是因为产生的胞外淀粉酶渗入到周围的培养基 中所致。若无透明圈,表明该细菌无淀粉酶。 2.3 pH 影响细菌生长实验的原理 不同微生物对 pH 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它们只能在一定的 pH 范 围内生长,可分为生长最低 pH,生长最适 pH,生长最高 pH。 细菌一般在 pH4-9 范围内生长,生长最适 pH 一般为 6.5-7.5;在 实验条件下,人们常将培养基 pH 调至接近中性,而微生物在生长过 程中常由于糖的酵解产酸或蛋白质降解产碱而使环境的 pH 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3 实验步骤 3.1 配制培养基 3.1.1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划成“+”字形,培养基的一边接一个种。在培养基底部做好记号, 盖上盖,倒置于 37℃下培养 24 小时; 将平皿盖打开,滴入适量卢戈氏碘液于接种处,轻轻旋转平板, 使碘液均匀铺满平板。 3.8 pH 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 在超净工作台内,将纯种菌接到之前做好的装有牛肉膏蛋白胨液 体培养基的三角瓶里,将已接种的 5 个三角瓶置于 37℃、200r/min 震荡培养 48 小时;将上述三角瓶取出,在分光光度计(600nm)上分 别测定培养物的 OD 值,记录好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以及试剂
腐烂苹果 2 个、牛肉膏、蛋白胨、无菌水、结晶紫、碘液、95%乙醇、 番红、 NaCl、 可溶性淀粉、 琼脂、 卢戈氏碘液、 1mol/L HCL 以及 1mol/L NaCl(用于调节 pH) 1.2 实验用具 接种铲、接种环、超净工作台、平板培养皿、试管、酒精灯、酒精棉 球、硅胶塞、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小滴管、 牛皮纸、报纸、火柴、吹风筒、三角瓶、pH 计、分光光度计、恒温 摇床、手提式灭菌锅、移液枪、托盘天平 1.3 实验方法 平板直线划线法、镜检法、革兰氏染色法、分光光度法
表一 细菌不同 pH 的������������������������������ 值
OD600
pH影响微生物生长 2 1.5 1 0.5 0 0 2 4 6 8 10 12 pH OD600
图八 细菌不同 pH 的生长曲线
5 分析与讨论 5.1 腐烂苹果中的腐烂果肉以及完好果肉都含有细菌、霉菌 综合腐烂苹果 A 和 B 的实验现象得:完好果肉也含有细菌。只要水果 发生霉变腐烂, 各种微生物特别是各种真菌都会在腐烂水果中不断加 快繁殖,并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又不断从 腐烂部分,通过水果汁液向未腐烂部分渗透、扩散,导致未腐烂部分 同样含有微生物的代谢物。 腐烂苹果 B 的腐烂部分不长细菌的原因可能是在用酒精擦拭苹 果表面时把细菌杀死,但 2-3 天后长出了霉菌,表示酒精没有杀死霉 菌。 无论是腐烂果肉还是完好的果肉都有细菌、真菌,所以,腐烂的 水果不能吃。 5.2 平板直线划线法不能分离出单菌落 原因:在划线前,培养基放在冰箱中冷藏,划线后,在室温下的 培养基的盖皿液化形成许多小水珠,水珠掉落到划线处,造成划线失 败。 解决方法:重新配培养基,倒平板冷却后不放冰箱冷藏,直接划 线接种。 5.3 分离出的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 镜检和革兰氏染色的图片看不清单个细菌。 原因一是挑取镜检的细 菌较多,二是该细菌非常小。该细菌有臭味这一特性,跟腐烂的水果 有臭味是相吻合。分理出的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阳性菌的磷壁酸抗
Abstract:Sample training bacteria from the rotten apples, and purify bacteria with flat linear crossed method; Afterexpanding the bacteria, they are tested b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andGram staining, and finally,tes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theisolatedpure bacteria with Bacteria
Key
words:rotten
apples;bacteria;Flat
linear
crossed
method;Gram faerbung;hydrolyze amylum;Spectrophotometry
引言:现今,市场的水果摊位仍会出售腐烂的水果,而有些人不清楚 腐烂水果会滋生很多细菌,即使把腐烂的部分挖去,细菌也会蔓延到 其它部分。例如苹果只要烂了一个小洞,其 பைடு நூலகம் 厘米厚的果肉都已相应 变质。食用后,轻则容易引起肠道不适、腹泻呕吐等,重则会患上痢 疾或肠胃炎,甚至可能造成脱水休克。 因此,检测腐烂水果中腐烂果肉以及完好果肉的细菌性质的实 验具有重要意义。
图二 左为腐烂苹果 B 中的完好果肉,右为腐烂苹果 B 中的腐烂果肉 图二表明该腐烂苹果完好部分的细菌疯狂地长满整个培养基, 说明完 好的果肉也有细菌,腐烂果肉反而不长细菌。
图三 腐烂苹果 B 中的腐烂果肉 图三显示虽然腐烂苹果 B 中的腐烂果肉不长细菌,但 3-4 天之后,长 出了白色的霉菌。 4.2 细菌的单个菌落特征以及革兰氏染色特征
2 染色以及理化性质实验原理 2.1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原理 先将细菌标本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增加染料和细菌 细胞的亲和力) ,使它和结晶紫在菌体细胞中形成分子量较大的紫碘 复合物,然后用酒精进行脱色,最后用复染剂复红染色。假使细菌细 胞不被脱色而保留初染紫颜色者,称为革兰氏阳性菌;若被脱色,而 染上复染剂的红颜色者,称为革兰氏阴性菌。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 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 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 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
腐烂苹果中的细菌分离以及理化性质的检测
摘要: 从腐烂苹果中取样培养细菌, 用平板直线划线法分离纯化细菌, 经扩大培养后进行镜检和革兰氏染色实验, 最后对分离出的纯种细菌 进行理化性质检测:细菌水解淀粉实验以及探究 pH 对细菌生长的影 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腐烂苹果中的细菌形状小而圆,是革兰氏阳 性菌;水解淀粉实验说明该细菌中没有水解淀粉的酶;分光光度法所 得的数据显示该细菌的生长环境偏中碱性。
4 实验结果 4.1 腐烂苹果中的腐烂果肉以及完好果肉都含有细菌、霉菌 实验结果显示,腐烂果肉一定含有细菌和真菌,而完好果肉中可 能有细菌和真菌。果肉培养 1 天后,长出细菌,3-5 天之后长出了白 色霉菌,细菌 2-3 天之后死亡。
图一 左为腐烂苹果 A 中的腐烂果肉,右为腐烂苹果 A 中的完好果肉 图一说明该腐烂苹果的腐烂部分含有细菌,而该完好部分不含细菌。
hydrolysis starch experiment and exploring the pH of the growth of the bacteria influence experimen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cteriain rotten applesare small, round in shape,and are gram-positive;The experiment of the bacteria hydrolysis starch indicated that those bacteria don’t have enzyme that can hydrolyze amylum;Spectrophotometry income datas showed that those bacterialike to grow in the environment of alkaline slant.
图六 保存单个菌落于试管中 4.3 细菌无水解淀粉的酶
图七 细菌水解淀粉实验图 图七 在细菌水解淀粉的测定中,滴加卢戈氏碘液的后观察到菌苔周 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表明该细菌不含水解淀粉的酶。 4.4 不同 pH 对细菌的影响不同 经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得到不同 pH 下液体培养基的 OD 值不同, 列表如下: pH 值 ������������600 3 0.011 5 1.611 7 1.500 9 1.432 11 1.390
按比例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将以上药品溶解于水 中,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 500ml。用 pH 试纸检测培养基 的 pH,直至达到 pH 7-7.6,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中,放 在灭菌锅中 121℃灭菌 30 分钟。将灭菌的培养基倒平板和倒斜面, 做好标记放在冰箱中保存。 3.1.2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按比例称取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将以上三样药品溶解于水中, 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 150ml。 用 pH 试纸检测培养基的 pH, 直至达到 pH 7-7.6,把其中的 100ml 的培养基倒入 5 个三角瓶,调节 pH 分别为 3,5,7,9,11,用作细菌悬液,把剩下的培养基分别装在 5 支试管中(用于 pH 对细菌生长影响实验的空白对照) ,调节 pH 分别 为 3,5,7,9,11,做好标记封口,放进高压灭菌锅 121 灭菌 30min,待 用。 3.1.3 配制淀粉培养基 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可溶性淀粉,琼脂,并溶解在沸水 中,倒入三角瓶,封口,放进高压灭菌锅 112℃灭菌 30min。灭菌后 在无菌条件倒平板,待用。 3.2 取样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酒精擦拭腐烂苹果的表皮,然后用接种铲挖取 腐烂果肉以及完好的果肉,分别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 做好标签标记,放在 37℃培养箱中培养 24 小时。 3.3 分离纯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