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如何运用大脑
如何运用和开发大脑

如何运用和开发大脑开发大脑能让你思维速度、思维水平等等能力都提升,让你的大脑潜力得到发挥。
下面是博沃思我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运用和开发大脑的资料,欢迎查阅。
开发大脑的方法一【科学运用左右脑】人的大脑是由左脑和右脑组成,在功能上各司其责,左脑负责语言等抽象活动,右脑则负责想象等感性活动,从左右手分工不同便可以看出。
左右脑换位法并不是要求我们右撇子用左手干右手的活,那样不现实,会导致精神紧张,甚者会口吃。
其实很简单,让大脑交叉运作,合理用脑,例如就像我们一边做数学题,一边听〔英语〕听说那样,互不干扰,又可以交叉运作。
如果只是单纯强制大脑某个区域高度兴奋,加快代谢,废物堆积的话,会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
许多科学家也懂得科学用脑,他们有些在写作疲乏的时候,读外文书籍或者演算数学题来消除疲惫;在创作时,读些其他刊物作为休息。
懂得科学用脑才是最好地发挥大脑潜能,合理地运用我们的脑力,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适当体育活动】适当的体育活动会使大脑高度兴奋,常常做体育运动,加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速率增大,加强脑细胞的能力,左右手同时接受到刺激,大脑就可以不断发展,左右脑就可以协调发展。
例如,我们可以跑步,跑步是个有氧运动,它可以让我们消除脑疲惫。
我们还可以跳绳、打篮球等等。
运动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改善我们的心情,如果压力大、心情不好,谈何让大脑潜能开发呢?许多idea都是在心情愉悦或者放松时出现的。
心情不好会让许多脑细胞死亡的,不利于大脑潜能开发。
开发大脑的方法二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开发大脑功能的理想玩具,原则上应具有玩法多、用途广、操作性强的特点。
比如积木类玩具,由于积木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搭法,有多种用途,能让我们凭想象创造出很多东西来,它开发大脑的效果也很好。
虽然这好像看起来是小孩子才喜爱玩的,但也有不少人喜爱玩拼图之类的。
总之在生活中要注意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更聪慧。
大脑必须要的营养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等等,虽然大脑必须要的营养种类繁多,但你也不用过于害怕,因为大部分的营养你都能从日常的饮食中获取。
如何更好地利用你的大脑

如何更好地利用你的大脑我们的大脑是一个神奇的器官,它支配着我们的思考、行动和感受。
它比任何计算机都要聪明,比任何机器都要灵敏。
然而,我们常常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宝贵的工具。
这样,我们便浪费了一个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梦想、掌握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的大脑呢?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方法。
1. 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我们大脑发挥最佳能力的关键之一。
它促使我们探索新的问题,尝试新的解决方法,从而建立新的神经联系。
保持好奇心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学习。
尝试新的领域、新的爱好,阅读不同的书籍和文章,探索不同的文化和经验,这些都是有益于提高大脑功能的方法。
2. 挑战自己挑战自己是提高大脑功能的另一种方式。
当我们面对新的挑战时,我们必须破除舒适区,发挥很大的潜力,这样我们的大脑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不断挑战自己可以让我们建立新的神经联系,提高我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3. 保持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大脑的潜力。
如果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并相信自己可以学习新的东西、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就能在面对挑战时更加顺利地进行思考尝试。
相反,如果我们怀疑自己,那么我们就会陷入一种负面的循环中。
4. 睡眠和休息睡眠和休息是提高大脑功能的绝佳方式。
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整理和记录当天的经验。
这些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大脑的效率。
此外,休息和睡眠也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使我们更加专注和清晰地思考。
5. 运动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也能够提高我们大脑的功能。
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供应,有益于大脑的健康。
此外,运动能够提高我们的情绪,减轻压力,这也有益于大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6. 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大脑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
只有在稳定而适宜的环境中,我们的大脑才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为此,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合适的运动和放松。
7. 利用技术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它能够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于大脑健康的工具和资源。
如何正确使用你的大脑

如何正确使用你的大脑?补充物质能量的供给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负责支配调节人体,因此毫无疑问,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我们甚至可以说,大脑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但大脑要健康运转,时刻离不了物质能量的供给。
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糖,此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也是大脑所必需的。
糖是大脑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只有糖才能顺利通过大脑的屏障进入脑组织,被脑组织所利用。
仅占全身体重2%的大脑,却要消耗人体总能耗量的20%,其中85%以上是葡萄糖。
大脑还需要蛋白质中的谷胱甘肽。
大家都知道,过度氧化是脑细胞衰老退化的主要原因,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能遏制脑细胞“生锈”。
肝脏、鱼肉中都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和人体所需的其他氨基酸成分。
大脑还偏爱脂肪中的卵磷脂。
这种脂肪可以在体内释放出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是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桥梁,对增强记忆至关重要。
大豆、蛋黄里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大脑要吸收这些营养物质,还离不开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帮助,它们是组成大脑营养物质分解酶的重要物质。
科学家在日常食物中推荐若干健脑蔬菜和水果,其中名列前茅的菠菜,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铁质;另一种食物是胡萝卜,同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柑橘、柠檬类水果则有利于大脑的能量代谢过程。
当你了解了大脑的嗜好,科学地摄人营养,便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自己大脑的功能,提高它们的工作效率。
大脑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根据大脑的生理特征得知,要想更聪明不但要有正确的开发方法,还要科学的使用,这样才能最大的发挥它的作用。
生病了,千万别勉强用脑人们常说,脑越用越灵活,但必须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安排不当则会让你头昏脑涨,工作也干不好。
大脑需要保护,否则也会生病。
大家都知道演艺圈的生活作息规律都是不正常的,经常晨昏颠倒拍戏或录影、录音,经常用脑过度,操劳指数高,因此,明星生病的事也常有发生。
生病了,千万别勉强用脑。
脑细胞最不喜欢在生病的情况下思考问题。
人在生病的时候,脑神经会很脆弱。
善待大脑!20招教你科学巧用脑

善待大脑!20招教你科学巧用脑有时觉得脑子不好使?你知道吗,生活习惯、饮食偏好和日常行为的一点点改变,都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开发和使用大脑!除了先天因素,后天的培养和调整可以让我们更聪明、让大脑运转更高效。
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学会这20条,懂得如何善待我们的大脑。
1.大脑喜欢色彩。
平时使用高质量的有色笔或使用有色纸,颜色能帮助记忆。
2.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
这是对成人而言,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
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3.大脑需要休息,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钟小睡一会儿再继续学习。
4.大脑像发动机,它需要燃料。
大脑是一台珍贵而复杂的机器,所以你必须给它补充“优质燃料”。
垃圾食品、劣质食品、化学制品和防腐剂,不仅损害身体,还削弱智力。
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饮食结构影响你的智商。
5.大脑是一个电气化学活动的海洋。
电和化学物质在水里能更好地流动,如果你脱水,就无法集中精力。
专家建议,日常生活要多喝水,保持身体必需的水分,而且一天最好不要饮用相同的饮料,可以交换着喝矿泉水、果汁和咖啡等。
另外,研究资料显示,经常性头痛和脱水有关。
6.大脑喜欢问题。
当你在学习或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时,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的问题胜过一个答案。
7.大脑和身体有它们各自的节奏周期。
一天中大脑思维最敏捷的时间有几段,如果你能在大脑功能最活跃的时候学习,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8.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
如果身体很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大脑也就不会重视你所做的事情。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你应该端坐、身体稍微前倾,让大脑保持警觉。
9.气味影响大脑。
香料对保持头脑清醒有一定功效。
薄荷、柠檬和桂皮都值得一试。
10.大脑需要氧气。
经常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身体。
11.大脑需要空间。
尽量在一个宽敞的地方学习,这对你的大脑有好处。
脑子的使用方法

脑子的使用方法
脑子这玩意儿,咱得好好用啊!那咋用呢?首先,多观察多思考呀!遇到事儿别慌,像个侦探似的观察细节,然后开动脑子琢磨琢磨。
这就好比给汽车加油,让脑子转起来。
你想想,要是不思考,那脑子不就生锈了?遇到问题咱就得勇敢面对,别怕犯错,大不了重新再来呗。
这就跟玩游戏似的,失败了还能重来,怕啥?
用脑子的时候得专注,别三心二意。
你说要是一边干这一边想那,能把事儿干好吗?就像射箭,得瞄准了再射,不能瞎射一气。
专注才能让脑子发挥最大作用。
那用脑子安全不?放心吧!只要别过度劳累,一般没啥问题。
就跟跑步似的,适量运动对身体好,跑过头了就累垮了。
用脑子也一样,该休息就休息。
稳定性嘛,只要你保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脑子就会越来越稳定。
就像盖房子,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稳。
脑子的应用场景可多了去了。
学习的时候,用脑子理解知识,那效果杠杠的。
工作中遇到难题,开动脑子想办法,说不定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生活里做决策,也得靠脑子分析利弊。
你说要是没脑子,那不得乱套了?
咱举个例子,牛顿被苹果砸了,要是他不用脑子思考,能发现万有引力吗?肯定不能啊!所以说,好好用脑子,说不定啥时候就有大惊喜。
用脑子好处多多,能让你变得更聪明,解决问题更轻松。
还等啥?赶紧把脑子用起来吧!我的观点结论是:好好用脑子,让生活更精彩。
如何运用大脑更高效

如何运用大脑更高效1.大脑喜欢色彩。
平时使用高质量的有色笔或使用有色纸,颜色能帮助记忆。
2.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
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
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3.大脑需要休息,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钟小睡一会儿再继续学习。
4.大脑像发动机,它需要燃料。
大脑是一台珍贵而复杂的机器,所以你必须给它补充“优质燃料”。
垃圾食品、劣质食品、所有化学制品和防腐剂,不仅损害身体,还削弱智力。
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饮食结构影响你的智商。
5.大脑是一个电气化学活动的海洋。
电和化学物质在水里能更好地流动,如果你脱水,就无法集中精力。
专家建议,日常生活要多喝水,保持身体必需的水分,而且一天最好不要饮用相同的饮料,可以交换着喝矿泉水、果汁和咖啡等。
另外,研究资料显示,经常性头痛和脱水有关。
6.大脑喜欢问题。
当你在学习或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的问题胜过一个答案。
7.大脑和身体有它们各自的节奏周期。
一天中大脑思维最敏捷的时间有几段,如果你能在大脑功能最活跃的时候学习,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8.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
如果身体很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大脑也就不会重视你所做的事情。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你应该端坐、身体稍微前倾,让大脑保持警觉。
9.气味影响大脑。
香料对保持头脑清醒有一定功效。
薄荷、柠檬和桂皮都值得一试。
10.大脑需要氧气。
经常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身体。
11.大脑需要空间。
尽量在一个宽敞的地方学习,这对你的大脑有好处。
12.大脑喜欢整洁的空间。
最近的研究显示,在一个整洁、有条有理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更好。
为什么,因为接受了安排外部环境的训练后,大脑学会了组织内部知道的技巧,你的记忆力会更好。
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的大脑?

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的大脑?作为进化长久的产物,我们的大脑是最为高级和复杂的器官之一。
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以及社会交往和文化创新的能力,都离不开这个最为特殊的器官。
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它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呢?以下是几点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建议:1. 睡眠和休息是大脑最好的养料。
睡眠对我们的大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睡眠可以帮助大脑进行记忆、学习和情感调节等过程。
而长时间的工作和熬夜则会导致大脑疲劳和注意力下降,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规律的作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成人每晚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才能保持健康。
如果感到疲劳,可以适当进行短暂的休息来放松大脑。
2. 锻炼和健康饮食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多数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大脑的机能。
此外,饮食也对大脑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长期早餐吃得健康、多吃坚果等食品的人,经常获得比其他人更好的心理健康、认知和记忆功能。
3. 阅读和学习帮助大脑锻炼和成长阅读和学习是大脑锻炼的另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阅读可以帮助大脑提高语言能力、扩展词汇量、加强沟通技能。
同时,学习新技能也可以帮助大脑发展新的神经网络和连接,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也证明,学习新的语言或习惯跳舞等活动不仅可以让大脑保持灵活,还能促进大脑的健康纤维再生,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等疾病。
4. 使用科技和工具来扩展大脑的能力科技和工具是人类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各种便捷、高效的科技和软件,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获取并处理信息,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例如,各种语言学习App、在线图书馆等资源,都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获取信息,开拓自身的知识视野。
5. 注意力训练和头脑风暴锻炼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头脑风暴锻炼、注意力训练可以提高大脑的创造力、写作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例如,花10分钟躺在床上想象各种不同的场景、追随游戏中的选项或打字等游戏。
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大脑

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大脑从小学习到大,我们不断地被告知大脑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
大脑是我们思考、感知和行动的总司令部,再难的问题遇到大脑,都会迎刃而解。
但事实往往不会如此美好。
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大脑似乎并没有发挥出它的全部潜力。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我们的大脑呢?首先,我们要关注进行脑力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大脑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也应该像保护其他器官一样去照顾它。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既能帮助我们开发大脑潜力,又能使大脑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使用。
饮食方面,有许多食物被证明能够增强大脑运转能力,如青菜、鱼、鸡蛋、坚果等。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与大脑有害的物质,如过多的咖啡因、酒精和吸烟等。
其次,我们要注意提高大脑的可塑性。
大脑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即能够根据不同的刺激变化来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为了提高大脑的可塑性,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训练,如学会新技能、学习新知识等。
这些挑战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新的神经网络,并促进大脑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使大脑更加高效。
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听讲座、学习新语言等方式,开发新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大脑的运转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更好地利用大脑。
大脑是一个异常强大的工具,但是,若不使用其正确的部分来进行特定的任务,则可能会变得低效。
我们需要学会区分“左脑”和“右脑”的优势。
左脑主要处理逻辑、分析和语言等活动,而右脑则专注于创意、想象和视觉等活动。
因此,在进行不同的任务时,我们需要注意是用哪一半更好地进行。
例如,处理逻辑和解决问题时可能需要用到左脑,而作画和编辑照片时可能需要用到右脑。
通过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任务,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和有力地使用大脑的各个部分,进而提高大脑的运转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培养积极、灵活的思维方式。
这里的“积极”指的是乐观、自信的态度,而“灵活”则是指我们要处理不同的问题时要尝试不同的思维角度。
积极的态度可以激发大脑的正面反应,增强大脑的力量,使其更加健康和强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明白大脑如何运作,自学是无效的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从小我们都被如此教育,以至于这条准则近乎于常识。
然而,一旦脱离教育体系,无人指导,需要靠自己去甄别信息、学习知识的时候,这种常识却成为了思维底层最大的盲区。
大脑运行的基础原则
来看一道小题:
杰克正看着安妮,而安妮正看着乔治。
杰克已婚,乔治未婚。
请问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在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A、是
B、不是
C、无法确定
你的答案是哪个?研究发现,人们在这道题目上的错误率高达80%。
很多人选择了C,正确答案应该是A。
要回答本题,需要对所有可能性进行分析排除。
这种析取推理是系统性且速度较慢的处理方式。
有趣的是,当被告知需要用这种方法去解题时,绝大部分人都可以答对,但是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都不会自动进行析取处理。
心理学家SusanFiske和Shelley Taylor将这种思考方式称之为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
humans, valuing their mental processing resources, finddifferent ways
to save time and effort when negotiating the socialworld.
大卫.赫尔在《科学与选择:生物进化与科学哲学论文集》写到:
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
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
比如,对于一个老司机,驾驶中的动作几乎不需要思考,开车的同时还能聊天、听音乐、思考工
作。
你去一家餐厅,你不会这样对自己说:“这里有些红色的东西,也许是地毯?那个穿制服的人是干什么的,是服务员吗?”我们生活中有大量的问题,看上去是在思考,实际是在做记忆检索。
我们会优先在记忆中寻找解决方法,很多时候这样做很有效,比起思考来说更省力。
事实上,人们利用记忆解决问题的次数比你预期的要多。
研究发现,世界上最好的象棋选手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是他们思考能力的差异或能否走出一次妙棋,而是他们熟悉的棋局多寡。
根据以上,大脑总是避免思考的。
我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大脑运行遵循最小行动、最经济的原则。
那么,这样的一个大脑,记忆工作的方式是什么呢?
经济的大脑如何记忆
大脑记忆的简化模型
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当前正在意识、思考的区域,比如你正在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信息以及你正在思考的内容,都在你的工作记忆中。
长期记忆(long-termmemory),顾名思义。
我问你,你的初吻给了谁?你头脑中立马出现的那个人(搞不好是条哈士奇),这个过程就是信息从长期记忆提取到工作记忆的过程。
在我问这个问题之前,这个信息没有在你的工作记忆中,它在你的长期记忆里。
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只能同时容纳7±2个有意义的信息组块(chunk)。
例如,你可以尝试用5秒记忆这一串字母,然后遮住尝试复述:
XCN,NPH,DFB,ICI,AMC,AAX
大部分人能记住7个左右的字母。
换一组试试:
X,CNN,PHD,FBI,CIA,NCAA,X
相信这一句你能记得更多,因为出现了CNN、FBI等有意义的组块。
那么,我们的记忆模型如此工作,对于学习有哪些有价值的启发呢?
事实性知识先于技能
根据工作记忆的原理,我们很容易发现,事实性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以上述的字母表为例,如果你的事实性知识中没有CNN、FBI、CIA这样的概念,你无法对信息进行组块(chunking)。
一些研究者认为“四年级掉队”现象的原因在此。
该现象指的是社会经济背景较差的学生,在学前班到四年级之前阅读能力均表现正常,但在四年级后突然无法跟上同龄人,之后几年愈加严重。
因为四年级前的阅读指导重在发音,而四年级之后则转向理解。
这时,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反而具有了极大的优势。
相比其他孩子,他们的家庭条件让他们有更广的视野和知识面,根据工作记忆的原理,他们在学习新事物时,能更好地识别有意义的组块,学习记忆的能力当然更强。
事实性知识使得信息组块成为可能,换一句话说,事实性知识实际上扩大了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
假设A有10000个事实性知识,B有9000个事实性知识。
假设两人每个月同样学习500个新知识,由于A背景知识充足,A能记住10%,
B只能记住9%。
十个月后,知识差距就从1000扩大到1047。
照这个趋势下去,A的知识储量只会越来越多,B很难追上,这就是知识的马太效应。
比起技能来说,事实性知识作为知识增长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根据大脑记忆的简化模型,信息必须先进入工作记忆才有机会进入长期记忆。
你的记忆不是你想要记住或你尝试记住的事情,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
大脑总是避免思考,而学习是要对抗这个趋势。
「必要难度」理论指出:记忆的存储与提取呈负相关。
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
这也证明了,只有在工作记忆中进行深度加工过的知识,才能有效存储在长期记忆。
我有一个比喻,学习与健身相同,是否真正的有收获,是看训练后有没有这种状态:力竭。
肌肉的增长,是肌纤维的撕裂与重建,撕裂的典型特征就是力竭。
如果没有,说明运动不到位,强度不够。
同样的,学习后若出现“认知力竭”的状态,能说明:至少你是在学习区学习,知识有在工作记忆进行过深度加工。
上文我们提到过,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知识进行深度加工时,会耗费你的所有心智资源。
出现认知力竭,恰好证明你动用了所有的工作记忆资源,这是有效学习的典型标志。
否则,你的学习仅仅是停留在舒适区。
以此来看,我们生活有不少人的看书只是消遣娱乐,当然这无可厚非,但冠以学习名义,就名不符实。
如果明白认知力竭这个道理,并且能恰当运用,即便是看电影、打德州都是在学习。
那么,除了认知力竭,衡量学习有效性还有没有其他标准呢?
学习是原有经验的迁移
学习科学中,迁移的定义是,把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
Tesla的CEO马斯克将物理学的思考原理,用于思考商业问题,就是一种迁移能力。
查理芒格一直推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将各个学科的理论框架混合应用处理投资问题,是一种迁移能力。
我学过一个TTPPRC商业分析理论,是风尘棋客从泡学理论中迁移出来的。
无论是学术中还是商业中的牛人或专家,无一不是有极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不少文章曾提到新手与专家的差距,取决于刻意练习的程度。
此话正确,但我不敢苟同,因为缺少条件的限制。
研究表明,当一个科目在单一而非复合情景中传授时,情境间的迁移就相当困难,知识尤其容易受情境制。
对于自学者来说,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如果长期在单一情景中进行刻意练习,该情景下的知识技能当然会极其熟练,但其迁移能力被极大的限制。
例如,一个理论实战知识极其丰富的营销人,如从未在泡妞时有意识地使用营销理论,他恐怕很难将泡妞和营销理解为同一件事。
同理,如果他的营销理论学习和练习,没有在恋爱、求职、工作等情景中进行,他也很难将这些事情用一个视角看待。
那么,如何促进大范围的学习迁移呢?有三种方法:
1、解决具体案例,然后收集其他相似的案例,目的是为了抽象出能帮助我们进行弹性迁移的一般性原理。
这可以理解为归纳法。
2、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然后加入到“如果——怎么办”类问题解决中来,或者问自己:"如果改变问题的这一部分,怎么办?”。
3、尝试思考不仅能解决单一问题,而且能解决整个相关类群问题的方法。
例如,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公司,不如思考如何同时做好十家公司。
总之,要使知识产生大范围迁移,必须在更高的抽象层面上表征问题。
学习如何学习
查理芒格在近期最新的问答中谈如何减少错误:
“我和巴菲特做了两件事(去减少错误)。
第一,我们花很多时间思考。
我的日程安排并不满,我们坐下来不停地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更像学者而不是生意人。
我的系统总是坐下来静静的思考几个小时。
我不介意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巴菲特也是如此。
”
那么,当我们停下来思考的时候,思考必然会出现错误。
这时,又得静下来,思考自己如何思考,这是为了避免生活中出错的二阶操作。
学习如何学习亦是如此,学习的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如果学习本身方法不对,再怎么勤奋都是浪费。
我很喜欢李笑来的理念,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第三个学习是动词。
连起来的意思是,学习如何学习,然后再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