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0

合集下载

定时器工作原理

定时器工作原理

定时器工作原理通电延时型。

只要在定时的时间段内(即1分钟)定时器一直得电,则常开触电就会闭合,只要定时器不断电常开触电就会一直闭合。

定时器断电则常开触电断开101 6.1010116801图6.1定时器/计数器结构框图011011011 0265536216016553621606.2411010110104位用于T0,高4位用于T1的。

:门控位。

GATE=0,只要用软件使TR0(或TR1)置1就能启动定时器/计数器0(或定时器/计数器1);GATE=1,只有在(或)引脚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且由软件使TR0(或TR1)置1时,才能启动定时器/计数器0(或定时器/计数器1)工作。

不管GATE处于什么状态,只要TR0(或TR1)=0定时器/计数器便停止工作。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选择位。

C/=0,为定时工作方式;C/=1,为计数工作方式。

、M1:工作方式选择位,确定4种工作方式。

如表6.1所示。

表6.1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选择【例6.1】设置定时器1工作于方式1,定时工作方式与外部中断无关,则,M0=1,GATE=0,因此,高4位应为0001;定时器0未用,低4位可随意11(因方式3时,定时器1停止计数),一般将其设为0000。

因此,指令形式为:MOV TMOD,#10H/计数器工作方式与程序设计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中的设置M1、M0两位的设置来选择四种工作/计数器0、1和2的工作方式相同,方式3的设置差别较大。

工作方式0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中的M1M0为:00。

定时器/计数器T0工作在方式0 16位计数器只用了13位,即TH0的高8位和TL0的低5位,组成一个13 /计数器。

当TL0的低5位计满溢出时,向TH0进位,TH0溢出时,对TF0置位,向CPU申请中断。

定时器/计数器0方式0的逻辑结构如6.2所示。

1013121312213131310612 12130106128 192211310110136.22138103213 16.32502132130 16.401200131300819210001110000085 851 140 01011 011601 6.3121312213161610612 121601061265 53621161166.51216101032130 16.6980012162169800 16.711121610103216 111011000888821202 6.41021688812812288810612 128010612256218186.825006.56.5 6.62115001022321250050050050031130 168031021031203 6.66.923821002561001233201。

定时器计数器TMR0课件

定时器计数器TMR0课件

04 读取计数值
一旦定时器计数器停止,我们可 以使用一个指令来读取计数值。 这个指令将返回定时器计数器的 当前值,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值来 执行其他操作或进行其他计算。
06
TMR0定器数器的 解决方案
定时器溢出问题
总结词
当定时器计数达到最大值时,如果没有正确处理溢出情况,会导致定时器无法正常工作。
详细描述
用于设置定时器的时钟源频率,可以根据 需要选择不同的分频值。
自动重载寄存器
模式寄存器
用于设置定时器的溢出值,当定时器计数 值达到该值时,定时器会自动重载并产生 中断。
用于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包括正常模 式和定时模式等。
工作模式配置
正常模式
在正常模式下,TMR0会一直计数直 到达到自动重载值,然后重新开始计 数。当计数值达到预设值时,会触发 中断。
C语言编程示例
初始化TMR0
在C语言中,我们需要使用特定的函数来初始化 TMR0定时器计数器。这些函数通常在微控制器 的库文件中提供,用于设置定时器的模式、预分 频器和计数值等参数。
停止TMR0
当定时器计数器完成计数后,我们需要使用一个 函数来停止TMR0。这个函数将停止定时器计数 器的计数,并允许我们读取计数值。
功能
TMR0可以用于产生定时中断、 PWM(脉宽调制)信号、测量时 间间隔等。
TMR0在微控制器中的作用
01
02
03
实时时钟
TMR0可以作为实时时钟 使用,提供系统当前时间 信息。
事件触发
TMR0可以用于触发特定 事件或操作,例如在特定 时间间隔后执行某个任务。
时间测量
TMR0可以用于测量时间 间隔,例如检测输入信号 的频率或周期。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实现方法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实现方法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实现方法本文介绍了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四种工作方式的实现方法,包括初始化、定时器计数器结构的详细说明以及定时时间的计算公式。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实现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实现方法》篇1一、引言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是单片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于测量时间、控制程序流程等。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有多种,每种工作方式都有不同的计数器结构和计时精度,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四种工作方式的实现方法。

二、定时计数器工作原理单片机定时计数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计数器和一些控制寄存器组成。

计数器用于计数外部时钟脉冲的数量,控制寄存器用于设置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初始值等。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初始化:在使用定时计数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工作方式、计数器初始值和开启中断等。

2. 计时:定时计数器根据外部时钟脉冲的频率和计数器的位数计算时间,通常使用二进制计数法,计数器的每一位代表一个时间单位。

3. 中断:定时计数器可以根据计数器的溢出情况产生中断,中断服务程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时间处理和控制。

三、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实现方法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有四种工作方式,分别为工作方式 0、工作方式 1、工作方式 2 和工作方式 3,每种工作方式都有不同的计数器结构和计时精度。

1. 工作方式 0:13 位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 0 是 13 位计数结构的工作方式,其计数器由 TH 的全部 8 位和 TL 的低 5 位构成,TL 的高 3 位没有使用。

以定时器0 为例,当 C/0 时,多路开关接通振荡脉冲的 12 分频输出,13 位计数器以此进行计数,这就是定时工作方式。

当 C/1 时,多路开关接通计数引脚(T0),外部计数脉冲由引脚 T0 输入,当计数脉冲发生负跳变时,计数器加 1,这就是计数工作方式。

_TMS320F2812_CPU 定时器

_TMS320F2812_CPU 定时器

定时器的初始化和配置
void ConfigCpuTimer(struct CPUTIMER_VARS *Timer, float Freq, float Period) { Uint32 temp;
// 定时器周期初始化 // 将后两个实参的乘积作为定时器的周期值存入定时器周期寄存器 Timer->CPUFreqInMHz = Freq; Timer->PeriodInUSec = Period; temp = (long) (Freq * Period); Timer->RegsAddr->PRD.all = temp;
TMS320 F2812上的CPU 定时器
SYSCLKOUT为系统的工作时钟,一旦定时器被使能,则预 定标计数器PSC递减计数,预定标计数器产生下溢后向定时器 的32位计数器借位,最后定时器计数器产生溢出使定时器向 CPU发送中断。每次预定标PSC产生溢出后,使用TDDR中的 值重新装载,同样PRD为32位计数器提供重新装载值。
知识背景:C语言基础-结构体和联合(共用)体
结构指针 结构指针对结构成员的访问表示为: 结构指针名->结构成员 例如要给上面定义的结构中age赋值, 可以用下面语句: student->age=18; 实际上, student-> age就是(*student). age的缩写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结构指针是指向结构的一个指针, 即结构中 第一个成员的首地址, 因此在使用之前应该对结构指针初 始化, 即分配整个结构长度的字节空间。
外设位域结构体

TMS320F2812头文件与C语言编程
知识背景:C语言基础-结构体和联合(共用)体
结构体 结构体也是一种数据类型, 可以使用结构体变量, 在使用 结构体变量时要先对其定义。定义结构体变量的一般格 式为: struct 结构名 { 类型 变量名; 类型 变量名; ... } 结构变量; 结构名是结构的标识符不是变量名。 类型可以 整型、浮点型、字符型、指针型和无值型。

stc32g12k128定时器0的用法范例

stc32g12k128定时器0的用法范例

stc32g12k128定时器0的用法范例【stc32g12k128定时器0的用法范例】一、概述stc32g12k128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单片机芯片,内置了多个定时器模块,其中定时器0作为其中之一的模块,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二、基本原理定时器0是stc32g12k128中一个重要的定时器模块,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精确的定时信号,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配置和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定时器0常常被用来控制脉冲信号的产生、定时触发某些事件以及测量时间等。

三、配置方法1. 初始化定时器0在使用定时器0之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初始化配置。

通过编程设置寄存器的值来配置定时器0的工作模式、计数器初值、定时器中断使能等,以确保其能够按照预期工作。

2. 设定工作模式定时器0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包括定时器模式和计数器模式。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通过设置相关寄存器来选择定时器0的工作模式,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3. 设置定时器中断定时器中断可以在定时器计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触发,通过设置相应的中断使能位和中断优先级,可以实现定时器定时触发中断的功能。

四、使用范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使用范例,演示了如何使用stc32g12k128的定时器0模块来产生一定时间间隔的脉冲信号。

```c#include <stc89c.h>void timer0_init(){// 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模式1,16位定时器TMOD |= 0x01;TL0 = 0x00; // 初始值设置为0TH0 = 0x00;// 定时器0中断使能ET0 = 1;EA = 1; // 总中断使能TR0 = 1; // 启动定时器0}void timer0_isr() interrupt 1 {// 每次定时器0计数溢出时触发中断//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编写产生脉冲信号的相关操作}void main(){timer0_init(); // 初始化定时器0while(1){// 主函数中可以进行其他操作}}```通过上述范例,我们可以看到定时器0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定时器中断来实现脉冲信号的生成。

单片机定时器方式0初值高位计算

单片机定时器方式0初值高位计算

单片机定时器方式0初值高位计算单片机定时器是单片机中常用的一个模块,它可以用来实现各种定时、计数、PWM等功能。

其中,定时功能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而定时器方式0是定时器中最基础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介绍定时器方式0中初值高位的计算方法。

一、定时器方式0简介定时器方式0是单片机中最基础的一种定时器方式,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定时器的计数器来实现定时功能。

定时器方式0的计数器是一个8位的寄存器,它的计数范围是0~255。

当计数器的值达到255时,会自动从0开始重新计数。

定时器方式0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触发计数器的计数:一种是外部触发,即通过外部信号来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另一种是内部触发,即通过定时器的时钟源来触发计数器的计数。

二、初值高位的计算方法在定时器方式0中,计数器的初值是通过寄存器TH0和TL0来设置的。

其中,TH0是计数器初值的高8位,TL0是计数器初值的低8位。

在计数器开始计数之前,需要先将初值写入TH0和TL0寄存器中。

初值的计算方法如下:初值 = 65536 - (计数时间 / 时钟周期)其中,计数时间是定时器需要计数的时间,单位是毫秒;时钟周期是定时器的时钟周期,单位是微秒。

需要注意的是,计数时间和时钟周期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否则计算出来的初值可能会有误差。

在计算初值时,需要将计算结果拆分成高8位和低8位,分别写入TH0和TL0寄存器中。

初值的高8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初值高8位 = 初值 / 256初值的低8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初值低8位 = 初值 % 256需要注意的是,初值高位和低位的计算都需要进行取整操作,否则计算出来的初值可能会有误差。

三、实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初值高位的计算方法。

假设需要实现一个1秒钟的定时器,时钟源的频率为12MHz。

根据定时器方式0的计数范围,可以计算出定时器的时钟周期为1/12MHz=0.083us。

因此,计数时间为1秒,时钟周期为0.083us时,初值的计算方法如下:初值 = 65536 - (1s / 0.083us) = 65536 - 12000 = 53536初值高8位 = 53536 / 256 = 209初值低8位 = 53536 % 256 = 64因此,将209和64分别写入TH0和TL0寄存器中,就可以实现一个1秒钟的定时器。

·定时器0和定时器1

·定时器0和定时器1

当DCEN=1时,允许定时器2向上或向下计数,如图6所示。

这种方式下,T2EX引脚控制计器方向。

T2EX引脚为逻辑“1”时,定时器向上计数,当计数0FFFFH向上溢出时,置位TF2,同时把16位计数寄存器RCAP2H和RCAP2L载到TH2和TL2中。

T2EX引脚为逻辑“0”时,定时器2向计数,当TH2和TL2中的数值等于RCAP2H和RCAP2L中的值时,计数溢出,置位TF2,同时将0FFF 数值重新装入定时寄存器中。

当定时/计数器2向上溢出或向下溢出时,置位EXF2位。

·波特率发生器:当T2CON(表3)中的TCLK和RCLK置位时,定时/计数器2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

如果定时计数器2作为发送器或接收器,其发送和接收的波特率可以是不同的,定时器1用于其它功能,如图7所示。

若RCLK和TCLK置位,则定时器2工作于波特率发生器方式。

波特率发生器的方式与自动重装载方式相仿,在此方式下,TH2翻转使定时器2的寄存器用RCAP2H和RCAP2L中的16位数值重新装载,该数值由软件设置。

在方式1和方式3中,波特率由定时器2的溢出速率根据下式确定:方式1和3的波特率=定时器的溢出率/16定时器既能工作于定时方式也能工作于计数方式,在大多数的应用中,是工作在定时方式(C/=0)。

定时器2作为波特率发生器时,与作为定时器的操作是不同的,通常作为定时器时,在每机器周期(1/12振荡频率)寄存的值加1,而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时,在每个状态时间(1/2振荡频率)寄存器的值加1。

波特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方式1和3的波特率=振荡频率/{32×[65536-(RCAP2H,RCAP2L)]}式中(RCAP2H,RCAP2L)是RCAP2H和RCAP2L中的16位无符号数。

定时器2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的电路如图7所示。

T2CON中的RCLK或TCLK=1时,波特率作方式才有效。

在波特率发生器工作方式中,TH2翻转不能使TF2置位,故而不产生中断。

定时器0的使用

定时器0的使用

- 专业电子技术交流社区 电子工程师网上家园 -
电子
第 3页
定时器 0 的使用
电子园
位。EA=1,CPU 开放中断;EA=0,CPU 禁止所有的中断请求。总允许 EA 好比一个总开关。 这里我们只需要将 ET0 和 EA 置位即可。
第五步是通过对 TCON 寄存器的操作来完成的。
各位定义如下: TF1:定时器 1 溢出标志位。当字时器 1 计满溢出时,由硬件使 TF1 置“1”,并且申请 中断。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后,由硬件自动清“0”,在查询方式下用软件清“0”。 TR1:定时器 1 运行控制位。由软件清“0”关闭定时器 1。当 GATE=1,且 INT1 为高电 平时,TR1 置“1”启动定时器 1;当 GATE=0,TR1 置“1”启动定时器 1。 TF0:定时器 0 溢出标志。其功能及操作情况同 TF1。 TR0:定时器 0 运行控制位。其功能及操作情况同 TR1。 IE1:外部中断 1 请求标志。 IT1:外部中断 1 触发方式选择位。 IE0:外部中断 0 请求标志。 IT0:外部中断 0 触发方式选择位。 可见,我们只要将 TR0 置位即可。 第七步,我们需要编写自己的中断函数。 中断函数的格式如下: void 函数名(void) interrupt 中断代号{} 其中函数名是可以任意命名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这里将其命名为 Timer0。后面 的终端代号根据不同类型的中断需要不同的赋值。其赋值所代表的中断类型如下:
void Timer0_Init(void); //定时器初始化
unsigned char ucCount;
//主函数 void main(void) {
- 专业电子技术交流社区 电子工程师网上家园 -
电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续)
GATE C / T T1 M1 M0 GATE C / T T0 M1 M0
(89H)
GATE门控位: Timer可由软件与硬件两者控制 GATE = 0 ——普通用法 Timer的启/停由软件对TRx位写“1”/“0” 控制 GATE = 1 ——门控用法 Timer的启/停由软件对TRx位写“1”/“0” 和在INTx引脚上出现的信号的高/低共同控制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定时器(方式1)应用程序举例:
例:要求对T0产生100mS定时进行初始化。 (晶振=6MHz) 分析:已知fosc = 6MHz 则: (机器周期) 1Tm=12Tc=12/6MHz=2S 100mS÷2 S = 50000 16位定时器最大数值为: 216 = 65536 (=0FFFFH+1) 故选择方式1工作可以满足要求。 计算初值:65536-50000=15536=3CB0H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定时器T0/T1 中断申请过程
定时/计数器可按片内机器周期定时,也可对由 T0/T1引脚输入一个负脉冲进行加法计数
在已经开放T0/T1中断允许且已被启动的前提下: T0/T1加满溢出时 TF0/TF1标志位自动置“1” 检测到TCON中TF0/TF1变“1”后,将产生指令: LCALL 000BH/LCALL 001BH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TF0/TF1标志位会自动清“0”,以备下次中断申请。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由分析得知:T0选择方式1,初值=3CB0H
定时器方式 寄存器TMOD
GATE C / T M1 M0 GATE C / T M1 M0
X
X
X
X
0
0
0
1
初始化:MOV TMOD,#01H ;选 T0 方式 1 MOV TH0, #3CH ;赋初值高8位 MOV TL0, #0B0H ;赋初值低8位 SETB TR0 ;启动 T0定时 若需要定时器0产生中断还应当写如下语句: SETB ET0 ;开T0中断允许 SETB EA ;开总中断允许 以及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P.116
IE0 IT0
TF0/TF1: Timer0/1计数溢出标志位。 =1 计数溢出; =0 计数未满 TF0/TF1标志位可用于申请中断或供CPU查询。 在进入中断服务程序时会自动清零;但在 查询方式时必须软件清零。
TR0/TR1: Timer0/1运行控制位。 =1 启动计数; =0 停止计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

1、初始化的步骤:
1 )确定定时器/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操作模式、启动 控制方式,并利用传送指令将其写入 TMOD寄存器。
2)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值。直接将初值写入TH0、 TL0或TH1、TL1中。
3)根据要求考虑是否采用中断方式,直接对IE位赋值。 开放中断时,对应位置1;采用程序查询方式时,IE 中对应位应清0进行中断屏蔽。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定时器结构与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1:——16位的定时/计数器
振荡器 12 C/T=0 TLx THx (8位) (8位) TFx 申请 中断
Tx端 TRx位 GATE 位 INTx端
≥1
或门
C/T=1
&
与门
控制 =1 开关接通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工作方式1 的编程要点: THx/TLx赋初值:THx赋高8位,TLx赋低8位 TMOD选方式: 写“M1,M0”=01 b 选 方式1 若不用门控位,直接用软件写TRx控制启/停 若使用门控位,先置位TRx,然后由INTx端 的高/低电平来控制其启/停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工作方式2:——8 位自动/T=0
Tx端 TRx位 GATE 位 INTx端
≥1
C/T=1 控制 =1 开关接通
TLx (8位)
TFx
申请 中断
&
与门
THx (8位)
溢 出 位 门开
或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工作方式 2 的编程: ☞ THx/TLx赋相同初值 在TLx计数达到0FFH 再加“1”时,TL0 将溢出,进位位直接进入“TFx”去申请 中断,同时打开三态门,使THx中的值 自动重装(Copy)进TLx ☞ TMOD寄存器选方式: 写“M1,M0” = 1 0 b 选中方式2 ☞ 其他用法与各种方式1完全相同
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52系列有3个16位Timer) 定时器:对片内机器时钟(周期方波)进行计数 计数器:对T0/T1引脚输入的负脉冲进行计数
与Timer工作有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TCON 和 TMOD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88H)
TF1 TR1 TF0 TR0 IE1 IT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 (89H)
T1
GATE C / T M1 M0 GATE C / T
T0
M1 M0
M1,M0:工作方式定义位 ( 定义4 种方式 ): 0 0:13位 Timer——用它无益,不要记它! 0 1:16位 Timer——经常用到 1 0:可自动重装的 8位 Timer——经常用到 1 1:T0 分为2个8位 Timer;T1 此时不工作 ——几乎无用 C/T :计数器/定时器选择位 = 1 外部事件计数器。对Tx引脚的负脉冲计数; = 0 片内时钟定时器。对机器周期脉冲计数定时
若要允许中断,还须先置位ETx、EA等中断 允许控制位,并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若不用中断,可查询“计数溢出标志TFx” 的方式工作,但溢出标志TFx须软件清0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定时器(方式1)应用程序举例:
例:若晶振频率为6MHz,计算单片机的最小 与最大定时时间: 分析:已知fosc = 6MHz 则: (机器周期)1Tm=12Tc=12/6MHz=2S 粗略地说:Tmin 2S 16位定时器最大数值为: 216=65536=0FFFFH+1 故选择方式 1 工作可以得到: Tmax = 655362 = 131072S=131.072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