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儿歌五个兄弟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教案:童谣(通用10篇)

中班语言教案:童谣(通用10篇)

中班语言教案:童谣(通用10篇)中班语言教案:童谣(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童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语言教案:童谣篇1活动目标:1、理解童谣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感受民间童谣的意境美和节奏美。

2、对月亮的变化感兴趣,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向往。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请幼儿通过观察、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了解月亮。

2、物质准备:美丽的月景图、童谣PPT、图谱等。

活动指导:一、美丽月景图引入,引导幼儿感受不同形状月亮的美。

“你喜欢什么样的月亮?你觉得它像什么?”二、感受、理解童谣、学习有节奏地朗诵。

(一)首次欣赏,初步感受童谣的节奏美和意境美。

提问:1、“这首童谣的名称是什么?”2、“你觉得这首童谣听起来怎么样?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二)借助PPT再次欣赏,理解童谣的内容。

1、提问:“小弟弟小妹妹是怎样请月亮下来的?他们说月亮是什么?”2、鼓励幼儿有节奏地回答,并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感受月亮“圆—弯”的变化。

(学习量词:面、只)(三)学习朗诵、尝试表现。

1、看图谱朗诵童谣,提醒幼儿有节奏地朗诵。

2、分角色朗诵,并鼓励幼儿配上动作,加强童谣的节奏。

3、师幼共同有感情地朗诵,提醒幼儿“呀、吧”等语气助词念得轻又短,增加童谣的韵律美。

4、启发思考:“为什么小弟弟小妹妹希望月亮是皮球、镜子、小船呢?”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喜爱和向往。

三、拓展想象,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启发幼儿想象:“你还希望月亮是什么?”2、游戏“摸箱”:“箱子里藏着各种不同的月亮,请你摸一个和它交朋友,和它说说悄悄话。

”鼓励幼儿仿编童谣里的句子。

3、延伸:“月亮有时圆有时弯,它到底什么时候是圆的,什么时候是弯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并把你了解到的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五兄弟》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五兄弟》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五兄弟》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认识人体各器官的重要性和功能。

2.增强幼儿对身体健康和个人卫生的意识。

3.培养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人体的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

2.人体的五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用PPT或图片向幼儿展示人体的五官,引导幼儿认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手的重要性和功能。

然后,教师用手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并引导幼儿模仿。

2.呈现(20分钟):教师利用可视化教具(如人体剪纸、人体模型等)向幼儿呈现人体的五大系统,引导幼儿认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解说,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这些系统的功能。

3.实践与探究(30分钟):(1)呼吸系统:教师先问幼儿:我们是怎么呼吸的?然后,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深呼吸的方式感受呼吸的过程,并告诉幼儿深呼吸对身体的好处。

(2)消化系统: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个食物消化模型,引导幼儿了解食物从口腔到肚子里的过程,告诉幼儿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循环系统: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解释血液循环的过程,并借助实例向幼儿展示血液在体内的流动。

(4)神经系统:教师向幼儿介绍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并引导幼儿用手指轻轻摸摸自己的头部,感受大脑的存在。

(5)骨骼系统:教师用人体模型或图片向幼儿展示人体的骨骼结构,并让幼儿用手指轻轻触摸自己的胸骨、手指骨等骨骼部位。

4.总结与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各个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并引导幼儿总结所学内容。

5.延伸活动(20分钟):(1)活动一:制作五官面具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块卡纸和一些彩色纸,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五官轮廓剪下面具的形状,并用彩色纸给面具上色。

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戴上面具,根据面具上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手指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

中班儿歌手指歌教案

中班儿歌手指歌教案

中班儿歌手指歌教案【篇一:幼儿园律动及手指歌示范】幼儿园律动及手指歌示范手指游戏:《搭房子》师:房子搭起来幼:我就搭起来搭房子搭房子搭搭搭一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小朋友们请进来老师请进来 yeah手指游戏:《五指歌》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嘟嘟嘟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服,搓搓搓中指是哥哥哥哥拍皮球,呯呯呯无名指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啦啦啦小指头是我我上幼儿园,哈哈哈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呀两根手指头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跳呀跳呀跳呀跳呀跳呀三根手指头呀,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喵喵喵四根手指头呀,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乌龟呀爬呀爬呀五根手指头呀,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鸟飞呀飞呀飞呀飞到哪里去拉飞到幼儿园拉手指游戏《手指歌》一根手指碰碰两个手指剪剪三根手指喵喵四根手指叉叉五根手指变小花手指游戏《小猴子爬山》小猴子爬山爬呀爬呀爬爬到了脚上跳呀跳呀跳小猴子爬山爬呀爬呀爬爬到了膝盖跳呀跳呀跳小猴子爬山爬呀爬呀爬爬到了腰上跳呀跳呀跳小猴子爬山爬呀爬呀爬爬到了肩上跳呀跳呀跳小猴子爬山爬呀爬呀爬爬到了头上跳呀跳呀跳一不小心滚下来拍拍灰尘重新来律动《猪八戒吃西瓜》635大耳朵(抱西瓜、切西瓜、吃西瓜、哎哟哟、叫医生、打针针、喝药药、病好了、再见)616135大耳朵(抱西瓜、切西瓜、吃西瓜、哎哟哟、、叫医生、打针针、喝药药、病好了、再见353566大耳朵(抱西瓜、切西瓜、吃西瓜、哎哟哟、叫医生、打针针、喝药药、病好了、再见)353566大耳朵(抱西瓜、切西瓜、吃西瓜、哎哟哟、叫医生、打针针、喝药药、病好了、再见)5656大耳朵(抱西瓜、切西瓜、吃西瓜、哎哟哟、叫医生、打针针、喝药药、病好了、再见) 223235大耳朵(抱西瓜、切西瓜、吃西瓜、哎哟哟、叫医生、打针针、喝药药、病好了、再见)律动《左手右手》这是我的左手哎呀不见了这是我的右手把它找到了左手右手两个朋友拉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律动《扮家家》你来做爸爸呀我来做妈妈大家一起来呀来玩过家家炒小菜炒小菜炒了小菜开饭了小菜炒好了,味道好极了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它律动《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哪里?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幼儿歌曲《打电话》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喂喂喂,你在做什么哎哎哎,我在学唱歌幼儿歌曲《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幼儿歌曲《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幼儿歌曲《好朋友》你也生气拉,我也生气不理不睬,不理不睬小嘴巴往上翘呀,小嘴巴往上翘呀你伸小指头,我伸小指头拉拉勾拉拉勾我们都是好朋友呀,我们都是好朋友呀幼儿歌曲《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他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的说了声:“叔叔,再见”幼儿歌曲《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儿歌《小花猫上学校》小花猫上学校老师讲课它睡觉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喵儿歌《黑猫警长》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喵喵喵开着警车,开着警车嘟嘟嘟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吱吱吱左手一枪,右手一枪啪啪啪【篇二:幼儿手指歌歌词】幼儿手指歌歌词:1.一个手指点点点 (伸出一个手指指宝宝)两个手指敲敲敲 (伸出两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捏)四个手指挠挠闹 (伸出四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挠)五个手指拍拍拍 (两个手对拍)五个兄弟爬上山 (从宝宝的下身做爬山状)几里古噜滚下来 (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挠)2.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伸出你的食指)眼睛在哪里?(用一种夸张的语气问)眼睛在这里,(指你的眼睛)用手指出来。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10篇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篇1一、活动名称:音乐综合活动《手指谣》二、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观察以及幼儿手形的变更,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2、能够根据音乐形式创编歌曲。

三、活动预备:四幅示范画四、活动过程:1、与幼儿进行沟通,培养感情。

小朋友谁最喜欢老师可以来抱抱老师,谁愿意做老师的大树桩(幼儿盘腿坐地)2、手的游戏。

老师伸出手,说:"这是我的手,小朋友你们的手呢?"(小朋友伸出手。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的手可以干什么?"(小朋友用手做造型)。

"老师的手可以变好多东西,小朋友看一看。

"老师一边绕线转手一边用手变造型。

"我用小手变小伞。

"边拍手边做,老师演示完后,小朋友用手来做动作老师与幼儿一同跟音乐变换手形。

比一比谁的小手变的东西最多。

老师:"我用小手。

"幼儿:"变╳╳。

"3、学唱并创编歌曲。

小朋友的手能变这么多的.东西,老师的手也痒了(出示四幅图画)。

教师示范演唱其中一幅"我用小手变小山,山上有只大老虎,山上有只大老虎,啊呜啊呜啊呜呜!"(唱完后提问幼儿,我用小手变成了什么,我是怎么叫的?加上动作演唱)。

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有节奏的学老虎叫,xxx[{-}]xxxx∣xx∣x-∣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呜小朋友和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幼儿:"老师可以把我变的小山,小老虎唱到歌里,小朋友可不可以把你们小手变的东西放到歌里去唱呢?"(教师辅导幼儿编歌)单独请幼儿编歌"我用小手变小花,两只小手变小花,小花小花真漂亮,小花小花真漂亮,唦唦唦唦唦唦唦。

"我用小手变贝壳,两只小手变贝壳,贝壳贝壳吃吃吃,贝壳贝壳吃吃吃,掉进海里哗啦啦"。

多次单独请幼儿编歌,先说出歌词在唱出来(教师辅导)。

幼儿独立编出歌词并表彰出来。

幼儿园中班《五指儿歌》手指游戏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中班《五指儿歌》手指游戏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中班《五指儿歌》手指游戏教案优秀7篇幼儿园中班《五指儿歌》手指游戏教案篇一为什么《五指歌》会这么受欢迎呢?其实,它是一首曾在民间流传多年的民歌童谣,也是流传得最广的一首儿歌。

以一二三四五开头的《五指歌》伴随着很多代人一起成长。

本教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手指的'灵活性。

变换手的各种动作,感受双手的作用,对自己的手感兴趣。

【活动过程】教师边念《五指歌》(儿歌)边做动作,引导孩子们便唱边做动作。

《五指歌》你拍一,我拍一,(双手相拍,与对面幼儿交击手)食指一人按门铃。

(伸出食指做按门铃状)你拍二,我拍二,(同一的动作)食指中指剪窗花。

(伸出食指中指做剪刀状)你拍三,我拍三,(同一的动作)大中食指握笔杆。

(伸出右手做写字状)你拍四,我拍四,(同一的动作)兄弟一起来干事。

(伸出右手做拎篮子状)你拍五,我拍五,(同一的动作)大家一起来跳舞。

(双手相拍,手腕转动做新疆舞状)幼儿园中班《五指儿歌》手指游戏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让幼儿学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认识自己的小手小朋友我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一起来玩一玩《小手拍拍》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腿上!小朋友,《小手拍拍》好玩么?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看看我们的。

小手有几个指头!师:对,我们的小手有五个手指,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二、学习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一)欣赏儿歌,理解内容。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我们的手指可以跟我们做游戏,今天老师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手指的儿歌,听听看儿歌中的手指宝宝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点点点、敲敲敲、捏捏捏、挠挠挠、拍拍拍”)2、请小朋友们再来听一遍,听听几个手指点点点?几个手指敲敲敲?几个手指捏捏捏?几个手指挠挠挠?几个手指拍拍拍?(二)学习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松鼠三兄弟音乐教案中班

松鼠三兄弟音乐教案中班

松鼠三兄弟音乐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音乐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音乐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CD、音乐器材、音乐教具等。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或活动室。

3.教学内容,松鼠三兄弟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松鼠三兄弟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2.音乐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比如“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模仿动物的声音”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表现能力。

3.音乐故事。

教师讲述松鼠三兄弟的音乐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形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4.音乐表演。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表演,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5.音乐欣赏。

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欣赏和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音乐教学,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通过音乐教学,幼儿的身心发展得到了促进,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方案优秀(20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方案优秀(20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方案优秀(20篇)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方案优秀篇1活动目标1、体验快乐的情感,知道快乐的孩子人人喜欢。

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1、《你是怎样笑的呀》《幸福拍手歌》vcd2、幼儿对歌曲旋律已经熟悉。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游戏《爬山》导入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说儿歌做游戏: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爬山,爬呀爬呀爬上山。

耳朵听听,眼睛看看,鼻子闻闻,嘴巴尝尝,咯吱一下。

(小朋友相互咯吱,或者老师咯吱)二、基本部分1、请幼儿学学自己是怎样笑的:嘻嘻嘻,哈哈哈哈,咯咯咯……2、谈话:请幼儿说话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3、鼓励幼儿说说开心的事。

幼儿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分享开心的事。

小结:小朋友都是快乐幸福的小宝贝,每天有那么多开心的事,笑呵呵的,真可爱。

4、说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怎么笑的?什么时候会那么开心的笑?小结:大家一起生活,真幸福,会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小朋友真快乐,真幸福。

5、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快乐的歌。

(1)老师说:“___,___(幼儿名字),你是怎样笑的呀?笑给大家听一听,笑给大家听一听。

”幼儿回答:“嘻嘻嘻,嘻嘻嘻,我是这样笑的呀,大家一起笑一笑,大家一起笑一笑。

“边说儿歌边拍手。

(2)幼儿熟悉歌词内容以后,老师演唱,幼儿回答笑声。

(3)幼儿和老师一起演唱,老师叫到谁的名字,大家就跟着学他的笑声。

三、结束部分放《幸福拍手歌》小朋友一起感受幸福快乐!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方案优秀篇2设计意图:好奇心是小班幼儿典型的特征表现,而漂亮、鲜艳的颜色总是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本节活动《神奇的瓶子》就是结合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利用魔术、故事这些幼儿喜欢的方式,运用了启发提问法、直观教学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使幼儿感受到颜色的变化多端,知道红黄、黄蓝、红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就能变出橘红色、绿色、紫色的颜色常识。

中班语言五指歌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五指歌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五指歌教案反思1、中班语言五指歌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要求“一、二、三、四、五”会读写。

2、学会读《五指歌》,并牢记下来。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1、教师设计好的板书。

2、田字格在黑板上画好。

活动过程1、孩子我们今天来学新儿歌好不好?2、儿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听老师给你们读一遍。

(出示板书)4、看板书现在老师读一句,孩子们也要跟着读一句。

5、反复的读几遍,读的时候可以加点动作。

(幼儿更容易牢记)6、现在都认识这几个字念一、二、三、四、五了。

7、我们现在来学着写这几个字,孩子们伸出手指比划的写。

8、先看老师把这几个字写在田字格里,字在田字格所占的位子。

9、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写。

10、我们再读一遍《五指歌》后,拿出田字格本,一个字写两行。

活动结束1、在孩子写字时,教师要每个幼儿把手指导。

2、写完后,做个手指小游戏,来放松放松。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学唱歌曲环节,我没有刻意的去教,而是自己通过有表情地演唱和夸张的动作来进行示范。

在唱第二遍的时候,幼儿就很自然的跟随着我做手指的动作,嘴里也开始跟唱。

可见,通过老师的示范孩子们得到了最直观的知识。

我和孩子们边唱边游戏,在玩中就掌握了歌曲,而且他们还乐此不疲。

这一过程的设计符合幼儿的特点。

2、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数数歌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跟手诗歌中量词的准确运用。

2.在掌握诗歌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创编诗歌。

3.认读重点字词:三株草、七条河、九座山。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教师准备:大图书、温馨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游戏活动导入。

游戏:我会说,准确说出量词。

二、自由阅读。

1.幼儿翻阅小读书,自由阅读诗歌,教师适时引导。

图中有些什么?引导幼儿用数量词来表述。

2.幼儿结伴阅读,也可相互小声讨论画面内容,教师观察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儿歌五个兄弟教案
中班儿歌五个兄弟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五个兄弟教案吧。

目的要求:
1、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

活动准备:教育挂图、手掌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一双能干的小手吗?你的小手是不是好兄弟啊?今天有一双小小手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表演动作。

(提问)师:
1、你觉得他们是好兄弟吗?
2、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兄弟?
3、他们在干什么?
4、让我们一起听听歌曲的好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三、教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表演动作。

1 、你听到儿歌中的小兄弟是怎样互相帮忙的。

2、请幼儿跟着儿歌一边做动作一边轻声跟读。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并表演动作.
五、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