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动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实验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研究

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研究

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研究激素是对动物体内调节机能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通过它对细胞和生理系统的调节作用,影响着动物的行为表现。

研究动物激素对行为的影响,不仅可以对动物行为有全面的理解,也有可能促进相关领域的科学应用。

本文将就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研究进行探讨。

一、激素在动物行为中的作用机制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体内靶组织,影响细胞的内分泌和生理调节机制。

在动物行为方面,激素可以影响动物的生态行为、决策行为、社会行为、精神行为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激素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表现,调节其表现的频率和强度。

比如,雌性动物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其哺乳行为的表现,如母鼠对幼鼠的哺乳行为。

此外,激素还可以影响动物的空间感知、反应速度和有效的情境性行动能力等各种行为表现。

二、激素与动物行为的种类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种类非常多,因此,分类研究是必要的。

根据激素的类型、生命阶段、性别差异、行为领域等方面,我们可以将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分类如下:1. 健康与生理反应行为动物激素与健康方面的研究表明,血液中肾上腺素水平较高的老鼠更易感到疲劳。

另外,若将激素分泌到血液中,对动物的生理反应行为也有影响,如老鼠的愁眉苦脸行为、运动和酒精耐受性等。

2. 社会与人格方面的行为社交行为与激素之间的关系,也是激素对动物行为的重要影响分类之一。

假如将激素注射到小鸟的体内,可发现小鸟的歌唱能力会被显著提高。

而其他行为,如拆毁造巢、领地防卫行为等,有时也与激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3. 行动与决策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和行动方面的行为对激素的敏感性是固有的。

平常运动水平较高的人,激素会通过细胞表面激素受体,进入体内,然后影响人的去向和开始行动的时间等。

4. 情绪和心理行为激素还可能影响动物的情绪和心理行为。

例如,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下的感应与鉴别能力高度受到性激素水平的调节,因此性激素的发生变化会显著影响其感觉情绪和心理状态。

狗做激素实验报告

狗做激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

为了研究激素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狗作为实验动物,对激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激素对狗生长发育的影响;2. 探究激素对狗生殖功能的作用;3. 研究激素对狗新陈代谢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雄性狗10只,雌性狗10只;2. 实验试剂: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生化分析仪等。

四、实验方法1. 生长激素实验(1)将10只雄性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5毫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连续注射30天后,观察两组狗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高、骨骼发育等。

2. 促性腺激素实验(1)将10只雌性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组每天注射促性腺激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毫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连续注射30天后,观察两组狗的生殖功能,包括发情周期、排卵情况等。

3.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实验(1)将10只雄性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组每天注射胰岛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毫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实验组每天注射胰高血糖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毫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4)连续注射30天后,观察两组狗的新陈代谢情况,包括血糖、血脂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1. 生长激素实验实验组狗的体重、身高和骨骼发育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 促性腺激素实验实验组狗的发情周期和排卵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实验实验组狗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六、实验结论1. 生长激素对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 促性腺激素对狗的生殖功能具有调节作用;3.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狗的新陈代谢影响不明显。

2020高考备考生物重难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附答案解析版)

2020高考备考生物重难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附答案解析版)

重难点0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本专题包括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等考查内容。

其中神经调节的考查中关于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传导和突触结构的图例是两个考查热点和难点,而体液调节主要考查激素的功能,调节方式、特点等。

免疫调节较少作为独立的非选大题出现,而多出现于选择题,或与内环境的稳态调节结合,呈现在非选题中。

【满分技巧】1.在分析激素调节问题时,要有生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要在整体前提下考虑各种环境刺激对体内激素变化带来的影响,2.在分析神经调节问题时,抓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离子进出带来的变化,突触上的各种细胞成分和结构最终决定了神经冲动的单向传导。

3.在分析免疫疾病问题时,注意审题,看看题干描述中,是否有“对自身细胞结构造成某种影响”一类的讲法,往往涉及到自身免疫病【必备知识】1.熟悉神经调节的几个图解,特别是有关电信号转化的一些图解2.掌握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产生和调节作用3.掌握免疫调节中特异性免疫调节的主要内容,和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问题【限时检测】1.(2019全国卷III·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

高考生物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高考生物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高考真题分布】【题型解读】一、个体生命活动调节:动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每年的必考题,其中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考查较多,近年对免疫与健康部分也有较多考查。

除了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外,还对课本涉及的实验过程进行深度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常结合代谢部分进行深度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结合农业生产时的具体应用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动物生命活动与人的生活和人体健康密不可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与动物生命活动相关的情景比比皆是。

动物生命活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通过分析近几年试题,发现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免疫的具体应用及分析、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具体的生活、生产实践以及科研成果等情境在高考试题中得以考查,是本部分内容中的高频考点。

科学研究对人体健康的探索从未停止,相关的论文也成为试题体情境,多以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的形式呈现,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三、预测2024年可能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针对某一稳态事例的分析、特异性免疫过程、传染病的预防、激素调节、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结合光合作用的具体实例等方面选择素材命题,这些都可以借助生活、生产实践及科研成果等情景进行考查。

因此,在复习时要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明确与生物学相关的内容,从生活、生产实践入手,以实践强化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综合化。

要从不同渠道搜集相应的资料、文献、数据等创设情景,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及分析推理等。

典例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基本过程1.(2023·海南·高考真题)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

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 作用位点如图。

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
糖尿: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部分血浆葡萄糖不能被重
吸收,出现在尿液中。
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防治 调节和控制饮食 注射胰岛素
产生糖尿的原因:
1、一次性吃糖过多 2、肾脏病变,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3、糖尿病
寒冷、惊吓等刺激
下丘脑
-
实例二: 甲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甲状腺 性腺
甲状腺激素 雄(雌)性激素
垂体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 下丘脑中的一些神经分泌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 而且能分泌激素,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
用体重相等发育正常的 4 只小白鼠做实验。A 鼠不做处 理,B、C、D分别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得到以 下数据:(毫克/100mL血液)
分泌肾上 腺素等
分泌雌性 卵巢
激素等
分泌雄性激 素等
睾丸
分泌甲状腺 激素等
甲状腺
胸腺 分泌胸腺
激素等
胰腺
其中的胰岛分 泌胰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等
人体内的一些主要激素
激素名称 内分泌腺
主要生理作用
分泌异常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垂体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 侏儒症,巨人症, 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肢端肥大症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学术背景:
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 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比如,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 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对“胰液的 分泌如何调节”这一问题,19世纪的学术界普 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 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1)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1)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1.理解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对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作用及应用;了解昆虫内激素和外激素的特点以及性外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动物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和关系;2.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有关研究激素调节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研究动物激素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理解激素的调节作用,了解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观点;通过联系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高等动物的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研究激素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因为:以上这些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其对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是学生认识人体自身生长发育现象和某些疾病的基础,理解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特点的基础。

另外在学习中,可使学生了解研究激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内两大重要的调节方式,二者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这些是学生全面理解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础,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由于教材中对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关系讲述得较少且抽象,因此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1.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明:〔1〕本课题的引入可简单些,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无论从机体结构层次还是活动方式上看,动物比植物要复杂得多,所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比植物要更复杂。

动物生命活动是如何调节的?〞由此引出课题。

〔2〕让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指出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两大类型,本节课学习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

〔3〕接着提出,高等动物的激素是由哪些器官分泌的?主要的激素有哪些?教师可出示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有关挂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指出垂体、甲状腺、胰腺〔指出其中有胰岛,是内分泌腺〕、肾上腺和性腺等器官名称〔可简单说明它们与外分泌腺的区别〕以及分泌的主要激素。

必背考点53 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考点一轮总复习

必背考点53 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考点一轮总复习

考点53 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 (1)常用实验方法①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

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②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

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

③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

适用于各种激素。

(2)示例①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a .饲喂法b .摘除法和注射法②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小白鼠――→注射大剂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注射葡萄糖溶液低血糖症状消失――→结论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考向 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分析1.某水产动物幼体均为雌性,存在性反转现象。

如图表示该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性反转相关的生理机制,下表为有关研究结果。

请回答。

组别褪黑激素幼体数中间型数雄性数对照组(正常饲喂)174.3(n·L-1)18 14 4实验组(饥饿处理)253.6(n·L-1)18 7 11 (1)图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为,该激素通过运输到垂体。

该动物的性别表现直接取决于体内(两种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2)脊髓胸段含有反射弧结构中的,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

该种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

(3)表中数据表明,饥饿处理使该种动物雄性反转率提高了。

雄性个体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结合图表分析水产养殖提高该种动物产量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2)神经中枢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一体液调节(3)38.9% 幼体时适当减少营养(幼体饥饿处理使其性反转成雄性个体),成体时增加营养【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脊椎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

(1)下丘脑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

据题干可知,该动物的性别表现直接取决于体内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2)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含有许多低级神经中枢,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在神经纤维上是电信号,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信号,该种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动物激素功能实验报告

动物激素功能实验报告

动物激素功能实验报告报告内容:一、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动物激素在生理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对生物体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家兔等。

- 动物激素: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当的动物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

- 实验设备:注射器、实验杯、标签等。

2. 实验方法:- 步骤一:准备工作将实验动物适应实验环境,确保其生理状态正常。

- 步骤二:注射动物激素根据所选择的动物激素种类和实验需要,在适当的剂量下将动物激素注射给实验动物。

控制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 步骤三:观察与记录观察动物对注射激素的反应,并记录下实验动物在行为、生理、解剖、生化等方面的变化。

- 步骤四: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根据需要进行图表绘制。

三、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的进行以及观察记录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论部分仅作示例,具体内容根据实验结果而定):1. 动物激素注射对实验动物的行为有明显影响。

- 实验组(接受动物激素注射)动物表现出更活跃、更具攻击性等行为特征。

- 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注射)动物的行为表现更为稳定。

2. 动物激素注射对实验动物的生理参数有显著变化。

- 实验组动物的心率、血糖水平、体温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 这些差异可能与激素对机体代谢、能量平衡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有关。

3. 动物激素注射对实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化指标有影响。

- 实验组动物肌肉重量、器官重量等参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 这些结果暗示了激素在促进生长、影响组织发育方面的作用。

总结:经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动物激素在生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生理指标、解剖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理解动物激素功能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动物激素在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并对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动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实验问题分析
一、常规问题总结
1.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
⑴切除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观察某种内分泌腺被切除后的生理变化,从而推断该腺体的正常功能。

①如割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第二性征的变化;②小狗的甲状腺摘除,观察发育情况;成年狗的甲状腺摘除,观察代谢及神经活动情况。

⑵移植法:切除某内分泌腺,一段时间后,再植入该腺体组织。

如给阉割的公鸡移植卵巢,观察第二性征的变化。

⑶注射法:切除某内分泌腺,再注射该腺体的提取物。

如给正常的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或已摘除甲状腺的实验狗注射甲状腺激素,观察出现的变化。

⑷饲喂法:切除某内分泌腺,再在饲料中加入该腺体的提取物。

如用含有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变化。

⑸临床观察法:在临床上观察内分泌功能过盛和不足的患者,研究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

⑹同位素标记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所要研究的腺体或激素,再加以跟踪。

如应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 研究甲状腺的功能。

2.常考激素的实验思路探究
⑴甲状腺激素实验思路探究
⑴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⑵注意描述指标的确定,如甲状腺激素生理功能可用耗氧量、死亡时间、代谢或活动状况等,具体实验具体分析。

⑶生理盐水在对照中的作用,不能用蒸馏水代替。

4.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进行实验分析时,先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再依据所学生物学知识,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性。

进行实验设计时,要会控制自变量,检测因变量;当实验现象不能直接反应因变量的变化时,要补充实验加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