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要点:长时记忆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

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唇舌是动情区,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6岁)生殖器(性感区)出现性格角色分化(恋母情结、恋父情结)4、潜伏期(6岁-12岁)玩伴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两性期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正常人,认为人有无限的潜能。

【精品】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

【精品】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

【关键字】精品《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很喜欢普心里面对记忆的非正式定义:记忆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物质上留下的痕迹。

这篇文章不泛泛其谈,尽是干货,主要教会大家在记忆这一章节该如何复习、复习什么和详细的复习内容。

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同学,如果想考上,必须耐下性子地学,本章的重点在第三、第四、第五节。

博仁考研为大家做了精细的总结。

详细复习内容如下(以《普通心理学》书中的顺序做笔记的框架),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一.记忆概述★★(一)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保存和提取的过程。

(注意这三个加红的词,这对于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个概念特点的记忆,起着主线的作用。

)(二)记忆的作用这一块看一遍书就行,这个不重要。

(三)记忆的分类(除了第1点和第3点外,其它只考选择题)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这块是记忆一章的重点,我在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会全面介绍。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选择题常考点,长时记忆的分类)情景记忆:是指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

语义记忆:是指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化学公式、乘法规则、一年有四季等。

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这块在第五节会详细介绍。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例如,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一些有关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游泳技能,真正学会了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了。

考研-普通心理学重点题考试题及答案

考研-普通心理学重点题考试题及答案

考研-普通心理学重点题考试题及答案1人从较亮处进入较暗处时,一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视觉逐渐恢复的现象是()。

A、视觉锥体细胞开始活跃B、视觉细胞中视色素开始分解C、视黄醛和蛋白开始结合D、适应的时间很快参考答案:C解析:视紫红质(由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是一种化学感光物质,在曝光时被破坏变色,在暗适应中又重新合成而恢复活性。

2.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

A、直观形象水平B、形象抽象水平C、初步本质抽象水平D、本质抽象水平参考答案:B解析: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趋势是:一年级基本上属于直观形象水平;二、三年级从直观形象水平向形象抽象水平过渡;四、五年级大多数儿童进入了本质抽象水平。

3.罗杰•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

A、采用一个有趣的相片嵌合(两个不同人的相片各取一半嵌合而成)进行实验B、证明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于大脑C、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D、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参考答案:C解析:裂脑研究说明,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4.关于气质的说法以下哪种正确?OA、可用于评估智商B、可用于评估情商C、具有择业价值D、有优劣之分参考答案:C解析: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适合不同的职业,所以气质类型具有择业价值。

5.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复述、组织、归类B、复述、经过诱导使用策略、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C、没有策略、经过诱导使用策略、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D、没有策略、组织、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参考答案:C解析: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019年整理】普通心理学讲义目录

【2019年整理】普通心理学讲义目录

第1章心理学的性质1、心理学的定义1)民俗理解2)科学定义2、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哲学根源2)生物学根源3)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W, Wundt)●实验研究方法●内省法(introspection)3、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结构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华生J. B. Watson●斯金纳B. F. Skinner4)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S. Freud●心理动力:本能(性、攻击)●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精神分析●个案研究法5)认知学派●心理学是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实验法来构造心理模型6)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研究正常人(区别与其它动物的复杂经验)7)进化论学派●心理功能和现象以适应生存为目的4、心理学与传统科学的关系1)范式●定义●三种关键成分2)心理学的定位●心理学是一门前范式科学5、心理学的界限和范围1)心理学的研究层面2)心理学的职能●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改善行为3)心理学:科学与民俗的区别6、基本术语1)心理学2)行为主义3)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学)4)本能5)范式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1)理论框架●理论●假设●变量2)标准程序3)代表性样本●样本●代表性4)客观测量●信度●效度●多重测量2、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形成理论假设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变量操作化操作定义●程序标准化控制变量控制组安慰剂效应有求必应效应单盲实验双盲实验●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随机分配(随机误差)对等匹配(系统误差)混淆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统计推论统计趋中测量平均数中数众数变异性●得出结论●实验研究的局限性优点:明确因果关系缺点:无法研究复杂现象准实验研究外部效度难以确定只看现象未见本质2)描述研究●案例研究优点:探索性;解释意义缺点:样本偏差、主试偏差(滤色镜)不完全归纳●自然观察优点:自然、真实、前期探索。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就是
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人体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存在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存储: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等以
一定的形式保存在人脑中。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过程。
(精细复述)
因此需要记忆的参与; 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人的动作技能、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都必须依靠记忆,才会有经验的累计。 人的记忆联系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学习、工作
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三、记忆的分类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进行的划分。 信息进入感觉记忆,引起个体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经过
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回忆和再认是其基 本形式。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①人对外界的信息能主动进行编码; ②人是有选择的接受外部信息; ③记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
个体保存经验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有在人脑中保存个体经 验的过程才叫记忆。(立传,写日记,写博客)
二、记忆的作用
记忆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 在知觉、解决复杂问题中,个体的过去经验有重要作用,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很少收外界因素干 扰,比较稳定。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 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 影响。
(四)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通常通过语言传 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需要意识的参与。
复述和加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以备在需要时被提取出来, 重新进入短时记忆中。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长时记忆_毙考题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长时记忆_毙考题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长时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有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等。

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有意编码的效果明显优于自动编码的效果;加工深度。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存储是一个动态过程。

存储阶段已保持的经验会发生变化,变化表现在质和量方面:量方面,存储的信息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质的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存储的经验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内容简略和概括,完整合理有意义,更加具体突出。

还表现为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组织有效的复习,复习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分两种基本形式,回忆和再认。

回忆通常以联想为基础,遵循接近率、相似率、对比率和因果律。

再认有感知和思维两种水平,并表现为压缩和开展两种形式,感知水平的再认以压缩形式表现出来,思维水平的再认以开展的形式进行。

再认的效果随再认的时间间隔而变化,间隔越长效果越差。

再认比回忆简单容易,有些事情能够再认但不能回忆。

再认比回忆出现的较早。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字啊人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遗忘的发展进程。

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的原因: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干扰说可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说明。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

认知心理学-6-长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6-长时记忆

上下级关系组织
分级贮存(认知经济)
23
2 、模型的
层次网络模型认为:提取概念的意义就是对网络 搜索的过程,搜索的距离越长,反应时间越长。
24
3 、模型的验证:范畴大小效应
被试任务:判断句子真伪 改变谓语的范畴大小
同级判断 一级水平判断 二级水平判断
特征句与范畴句
这个男人是老人 老人骑着马 马是棕色的
彭聃龄,认知心理学
16
(一)语义代码证据 2 、实验支持
Mandler & Ritchey, 1977 实验材料:图画 被试任务:学习 8 张关于课堂学习的图片,每张 学习 10s ;学习之后,要求被试对图片进行再认 再认测验设计:包含两类迷惑性图片
13
表象与表象代码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 事物的形象。
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
表象代码:记忆中的事物的形象
视觉表象被看作是一种主要的表象代码 表象与知觉 - 与实际知觉具有相似的特征 与外部客体类似-客体的大小和空间关系 类比表征
14
三、信息编码amp; LOFTUS(1971)
实验任务:
“说出一种水果名称是以 A 字母开头的” “说出一种以 A 字母开头的水果名称”
结果:
被试完成前一种表达方式的作业要快于后一种
38
MEYER ( 1971 )
任务:判断成对的单词是否为英语单词?
若都是英语单词,肯定反应;若有一个为非英语单词, 否定反应 Fish--Rfiher
18
(二)表象代码证据
Shepard , 1967 实验材料:图片 实验过程:

认知心理学 讲义第6章 长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 讲义第6章 长时记忆
该模型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性效 应。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一)外显记忆
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 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记忆都 属于外显记忆。
(二)内隐记忆
1.定义
个体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 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地操作中能自然 地表现出来,个体并没有进行有意识地操 作与提取。所以这种记忆也称无意识记忆 或无察觉记忆。
2.如果长时记忆存在表象代码,对不 一致的图画的反应时应长于一致的图画的 反应时;字词则无此问题。因为字词是语 言编码的。
Paivio 实验结果 (1)RT图画 < RT字词 (RT为反应时) (2)RT不一致图对 > RT一致图对
Paivio实验结果说明了在长时记忆中确 实存在着独立的表象编码系统。
4.集理论模型
该模型由Meyer提出,认为概念为语 义记忆的单元。每一个概念都由集信息和 要素来表征。集可以分为样例集或特征集。
鸟:
样例集:知更鸟、金丝雀、鸽子、夜莺、鹦鹉 属性集:是动物 有羽毛 有翅膀 会飞
在进行语义加工时,分别搜索两个属性 集,并根据两个属性集的重叠程度作出 决定。重叠程度高就进行肯定判断,反 之作出否定判断。例如对“金丝雀是鸟 的判断”。
(2)模型的加工过程
当概念出现的时候,该概念所在的网 络节点便被激活,然后激活便沿连线向四 周扩散。这种激活的数量是有限的,一个 概念越是长时间受到加工,激活的时间也 越长,从而有可能形成熟悉效应,另一方 面,激活也遵循能量递减的规律。
(3)模型的验证:
启动效应
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 所起的有利作用
认知心理学 第6章 长时记忆
精品
第一节 长时记忆概述
第二节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要点: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有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特点为中介实行
编码、主观组织等。

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有意编码的
效果明显优于自动编码的效果;加工深度。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存储是一个动态过程。

存储阶段已保持的经验
会发生变化,变化表现在质和量方面:量方面,存储的信息数量随时
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质的方面,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加工
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存储的经验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内容简略
和概括,完整合理有意义,更加具体突出。

还表现为记忆恢复现象,
即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
到的保持量要高。

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组织有效的复习,复习即时,准确分配
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实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利用外部
记忆手段;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分两种基本形式,回忆和再认。

回忆通常
以联想为基础,遵循接近率、相似率、对比率和因果律。

再认有感知
和思维两种水平,并表现为压缩和展开两种形式,感知水平的再认以
压缩形式表现出来,思维水平的再认以展开的形式实行。

再认的效果
随再认的时间间隔而变化,间隔越长效果越差。

再认比回忆简单容易,有些事情能够再认但不能回忆。

再认比回
忆出现的较早。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
时不能字啊人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遗忘的发展进程。

遗忘的过程最
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水准;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的原因: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
弱以致最后消退。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
激的干扰所致。

干扰说可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说明。

压抑说,认
为遗忘是因为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

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是存储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在
提取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取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