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练习题及答案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1.筛检试验的目的是: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2.筛检试验是:A.对人群中的早期病人作出诊断B.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个体的一种措施C.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D.评价筛检试验的可靠性E.了解筛检试验和金标准在诊断病人方面的符合程度3.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的指标有:A.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可靠性B.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可重复性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D.变异性、灵敏度、假阳性率E.一致性、约登指数、假阳性率4.灵敏度是指: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C.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D.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阳性的能力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5.漏诊率是指:A.实际有病,试验阳性B.实际有病,试验阴性C.实际无病,试验阳性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E.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6.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灵敏度愈高,误诊率愈低B.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C.特异度愈高,漏诊率愈低D.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高E.灵敏度愈高,预测值愈高7.直接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生存率E.罹患率8.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W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个社区,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
该种研究属于:A.分析性研究B.现况研究C.社区试验D.生态学研究E.队列研究9.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患某病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A.阴性预测值B.阳性预测值C.误诊率D.漏诊率E.特异度10.通过疾病的现况调查(时间范围较短),可以得到某病的:A.出生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1.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A.患病率高的疾病B.患病率低的疾病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12.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A.特异度B.灵敏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13.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A.特异度B.灵敏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14.下列哪个疾病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A.原位子宫颈癌B.乙型肝炎感染C.艾滋病D.流行性感冒E.麻疹15.为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以: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E.要求每个试验的特异度低16.影响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A.灵敏度B.特异度C.现患率D.受检人数E.重复性17.进行暴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A.计算各种罹患率B.形成病因假设并检验假设C.核实诊断D.扑灭疫情E.制定防治措施18.下列关于暴发的描述错误的是:A.暴发常由于许多人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B.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同一种疾病称为暴发C.一次同源性疾病暴发过程中,大部分病例的发生日期往往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D.一次同源性暴发的流行高峰与中位数潜伏期基本一致E.疾病暴发时病例发生日期之不同,是由于该病的传染期不同所致答案:单项选择题1.E2.B3. C4. D5.B6. B7.B8. B9.A 10. C 11. C 12. B 13. A 14. A 15. B 16.C 17.C 18. E。
第十四章 诊断和筛检试验

诊断界点
22
对照组 17
病例组
特异12 度 (1-α)
7
灵敏度 (1-β)
2
漏诊率(β) 误诊率(α) -5.2 -4.2 -3.2 -2.2 -1.2 -0.2 0.8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9.8 10.8 -3
图13.1 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图示 -8
或有某种特征的群体。
按所用的筛检方法数量分类:
– 单项筛检 ( single screening ) – 多项筛检 ( multiple screening )
三、诊断和筛检试验的评价
(一)试验的真实性 1 真实性(validity):是排除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后诊断
正确率。真实性=1-假阳性率-假阴性率 2 金标准(gold standard):是指目前临床应用的敏感性和
Spe=specificity
3
二、筛检的分类
按筛检目的分为:
– 治疗性筛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预防性筛检:查出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采取必
要的治疗,预防某种疾病。
按筛检对象的范围分类:
– 整群筛检 ( mass screening ) :整个目标群体。 – 选择性筛检 ( selective screening ):群体中的某个亚群
试验阳性 经诊断后 无病者
治疗
试验阳性 确诊患该病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
筛检试验
诊断试验
对象 目的 要求 费用
一组(或群)健康者或无症状 患者个体 患者
把患者及可疑患者与无病者区 进一步把患者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
分开来
病的患者区分开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试验的要求 所需费用
快速、简便、灵敏度高,最 好能检出所有病人
低
科学、准确、特异度高,最 好能排除所有非病人
高
结果的处理 阳性者须作进一步的诊断或 阳性者要给予治疗 干预
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理想的筛检试验应是对人体无害、 操作简便、出结果迅速可靠而费用 低廉的。评价一项筛检试验时要考 虑到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三个方 面。
Kappa值:不同观察者对某一结果的判定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条件下 对某结果判定的一致性程度。 Kappa值越高一致性越好。0.4~0.6为中 度一致;0.6~0.8为高度一致; >0.8为有极好的一致性。
❖ 收益:一项筛检工作的收益从下列几方面来衡量。
(1)所发现的新病例的数量:筛检是在表面健康的人 群中进行的,通过筛检可以得到一定量的可疑病人, 经诊断后获得一定数量的新病例。获得新病例数受 灵敏度和现患率的影响。
[问题2]请画出本次流调工作流程图。
❖ 为对筛查工具DDST及绘人试验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进 行评价,采用以下几种手段:①选取太原市三个培 智学校100名MR儿童,采用DDST及绘人试验逐一测 试。结果有82人可疑或异常。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 同居住同一地区的200名正常儿童,也采用上述方 法测试,结果有23名可疑或异常;②在调查现场选 取一个村庄,对该村185名0~12岁儿童逐人采用全 部筛查程序进行检查,结果在DDST异常的9人中8人 智商低于68,在DDST正常的176人中有3人智商低于 68;③在调查现场选取24名0~5岁儿童,分别由二 个测验者对同一个对象进行测查计分及评定结果 (数记录据看白板)。
3.已知对2000名职工分别进行A试验B试验(假设患病率为1.5%),实验结果如下:
(1)请计算下列各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

二、选择研究对象
1、被金标准确诊的病例组: ➢病例组应是其总体的一个随机样本 ➢应该包括各型病人
2、由金标准证实未患所研究疾病的非病例组 ➢最好选择需要与研究疾病鉴别的其他疾病 ➢慎用自愿者和其他健康人群
对于多分类不宜用四格表的Kappa分析方法,
而应用K×K的Kappa分析方法
(1)观察一致性( P0) (2)机遇一致性( Pc)
(3) Kappa值计算公式:K =(P0 - Pc )/ (1 - Pc ) (4)K值的标准误(Sk)为
(3) Kappa值计算公式:K =(P0 - Pc )/ (1 - Pc ) (4)K值的标准误(Sk)为
根据Bayes条件概率的理论,患病率、灵敏度、特 异度与预测值的关系以下列公式表达。
式中Sen=灵敏度 Spe=特异度 P=患病率 PV(+)=阳性预测值 PV(-):阴性预测值
表5-8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99%的试验在不同患病率人群中的阳性预测值
2、诊断试验评价要求
➢选择适宜的金标准作比较 ➢选择适当数量的研究对象 ➢盲法收集试验结果资料 ➢评价分析诊断试验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 ➢掌握诊断试验评价的原则
第二节 诊断试验评价的设计
一、确立金标准(gold standard)
1、定义: 指被公认的
诊断疾病最可 靠的方法。
2、金标准的种类:
Kappa取值范围-1~+1
K<0:机遇一致率大于观察一致率 K=0: 观察一致率完全由机遇造成 K=-1:判断完全不一致 K>0:观察一致率大于机遇一致率 K=1: 判断完全一致 Kappa值在0.4~0.75,中、高度一致 Kappa值在≥0.75,较好一致性 Kappa值在≤0.4,一致性差
诊断与筛检试验

可疑病人
筛检与诊断试验流程图
4
2、筛检试验的目的
1)早期发现病例; 2)筛检高危人群; 3)揭示疾病的“冰山现象”; 4)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5
(二)诊断与诊断试验
1、定义--医生根据就诊病人的临 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化验和影像 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对疾病作出临 床诊断。 用于诊断的试验称为诊断试验。
42
a+d
43
2、评价可靠性指标
(3)Kappa值:判断临床意见一致性的 分析。(不同人判断同一批结果,或同 一人不同时间判断同一批结果的一致 性。)
Kappa值越高,一致性越好。
44
2、评价可靠性指标
Kappa值在-1到+1之间。 Kappa值=-1,为两医生的判断完全不 一致; Kappa值=0,表示观察一致率完全由机 遇所致; Kappa值=1,表明两医生的判断完全一 致。
(1)阳性似然比:筛检试验结果的 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
真阳性率 灵敏度 LR 假阳性率 1 特异度
51
试验
有 病
无 病
合 计
阳性
阴性 合计
真阳性(a)
假阴性(c)
假阳性(b)
真阴性(d) 正常人总数(b+d)
总阳性人数(a+b)
总阴性人数(c+d)
患者总数 (a+c)
受检总人数 (a+b+c+d)
金 亢进 12(a) (真阳性) 8(c) (假阴性) 20
标
准 正常人 3(b) (假阳性) 57(d) (真阴性) 60 80 65 合 15 计
假阴性率=c/(a+c)=8 /20×100%=40.0%
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

四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
筛检试验
对象 不同
目的 不同 要求 不同
诊断试验
病人
病人与可疑有 病但实际无病 的人区分开来 科学性、准确 性
健康人或无症 状的病人
把病人及可疑 病人与无病者 区分开来 快速、简便、 高灵敏度
费用 不同 处理 不同
简单、廉价
阳性者须进一步作 诊断试验以便确诊
一般花费较贵
⒋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LR)
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 有病者中得出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 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 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LR) 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 LR)
阳性预测值=280/859=32.6% 阴性预测值=18721/19141=97.8% 假阳性率=579/19300=3.0%
假阴性率=420/700=60.0%
课题三
病人数=20000×5.5%=1100
A=700×灵敏度=1100×0.4=440
D=19300×特异度=18900×0.97=18333
课题四
并联试验
金标准 病人 非病人 42 15240 15282 192 15388 15580 合计
阳性 阴性 合计
150 148 298
灵敏度=150/298=50.3%
特异度=15240/1528 非病人 14 15268 15282 104 15476 15580 合计
课题二
金标准 非病人 324 696 1020 合计
表9-2 140例糖尿病患者与1020例正常人的血糖试验的结果
流行病学:筛检与 诊断试验

试验标准
不同诊断界值时灵敏度与特异度间的平衡
100
80
60
40
特异度
灵敏度
20
0
50
60
70
80
90
100百分率
(%)
(二)可靠性(reliability)
可靠性又称信度,指某一方法在相同 件下重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时,所获结果的一 致性。
影响因素
1、生物学变异:个体内、个体间差异 2、观察变异 :多次观察和观察者间差异 3、试验差异:实验条件和试验环境所致的
医生还需关注的问题:
1、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如何? 2、试验阳性时患病的概率多大? 3、试验阴性时不患病的概率多大?
表1 按所定诊断标准将人群分组
按所定诊断标准
按“金标准”诊断
有病
无病
阳性 阴性
a(真阳性) c(假阴性)
b(假阳性) d(真阴性)
6.阳性似然比=Se/FP=[a/(a+c)]/[b/(b+d)] 7.阴性似然比=FN/SP=[c/(a+c)]/[d/(b+d)]
确定诊断界值的原则
₪ 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选择灵敏度高的诊 断界值;
₪ 对于尚无有效治疗疾病,选择特异度高的 诊断界值
₪ 一般可选择“灵敏度=特异度”界值为诊 断标准
确定诊断界值的方法
生物统计法 临床判断法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依据临床需要确定界值
ROC曲线
取诊断试验的多个不同界值(5个以上)分别与金标准比较,计 算得到多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 为横坐标,将各个界值对应点连接而成的曲线。
➢ 解决办法:将两指标结合:Youden指数、阳性似 然比、阴性似然比等
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活/尸检
手术发现
1
2
3
6
5
4
金标准 特殊检查 影像诊断 长期随访的结果
“金标准”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也称为标准诊断
微生物培养
选择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中应该包括两类人: 某病患者 包括典型、不典型;早、中、晚期;轻、中、重型;有、无并发症者,以便使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 某病非患者 包括健康者、特别是易与该病相混淆的其他疾病患者,这样才能较好的评价诊断试验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真实性 标准
科学性 可靠性 益 预测值
01
03
02
二、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它反映该项试验正确判断病人的能力。
灵敏度= ×100%
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1
简述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2
试述诊断界值改变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及界值的确定方法。
3
试述串联与并联试验的结果判断原则及其影响。
4
复习思考题:
④假阴性率( false negative ):又称漏诊率 指实际有病者中,被该项试验错判为无病的比例。 假阴性率 = ×100%=1-灵敏度 其值越大,反映该项试验漏诊者越多。 灵敏度和漏诊率互补。 ⑤正确诊断指数或约登指数(Youden’ index) 用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表示。 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 越接近“1”越好.
2、可靠性(reliability):即可重复性。 指用同一种诊断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对相同的人群进行一次以上的检查,获得试验结果的稳定程度。常用的指标有: (1)计量资料 :如 S、CV。 (2)计数资料 1)观察一致率 对同一事物两人观察或同一个人两次 观察,结果相一致的百分比。 观察一致率=观察符合例数/观察总例数×100% 2)卡帕值(Kappa 值) 指实际一致率与最大可能一致率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似然比的特点及应用
验后概率的估计
• 某患者男性60岁,间歇性胸前绞痛,怀疑心梗,此年 龄段有该症状的男性心梗可能性60%,实验室检查血清 肌酸激酶发现异常,该患者患心梗的概率为多少? – 已知血清肌酸激酶检测灵敏度90%,特异度83% – 验前概率=患病率=0.6 – 验前比=验前概率/(1-验前概率)=1.5 – 阳性似然比=灵敏度/(1-特异度)=5.3 – 验后比=验前比×阳性似然比=1.5 ×5.3=7.95 – 验后概率=验后比/(1+验后比)=0.8883
图7-9 CT和放射性核素脑扫描诊断脑瘤的ROC曲线
筛检评价中存在的偏倚
➢ 领先时间偏倚(lead time bias) ➢ 过度诊断偏倚(over diagnosis bias)
➢领先时间偏倚
领先时间(lead time)是指通过筛检试验, 在慢性病自然史的早期阶段,在症状出现前提 前做出诊断,从而赢得提前治疗疾病的时间。
领先时间偏倚是指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 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检而延长的生存时间。
➢过度诊断偏倚
并联试验 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 就可定为阳性,可以提高灵敏度。
串联试验
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可 以提高特异度。
掌握内容
• 筛检的定义与目的 • 筛检试验真实性的评价指标计算及含义 • 评价筛检试验收益的指标 • ROC曲线的含义及应用 • 并联试验和串联试验的定义
• 该患者患心梗的概率为88.83%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临界点左移 疾病预后差 有可靠治疗方法 提高灵敏度 假阳性增多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临界点右移 疾病预后不严重 诊疗方法不理想
降低灵敏度 假阴性增多 假阳性者诊断费用高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100
A
80
110
R2
C2
N
Kappa值判断标准
Kappa
N(A N2
D) (R1C1 R2C2 ) (R1C1 R2C2 )
取值范围:-1和+1之间
Kappa值 <0
0~0.2 0.21~0.40 0.41~0.60 0.61~0.80
0.81~1
一致性强度 弱 轻 尚好 中度 高度 最强
结果表示在不患心梗的非病人中该试验检查真阴 性者占88%,还有12%的人被误诊。
诊断试验和筛念
概念
筛检(screening)是运用快速、简便 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 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 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第一节 概 述
图5-2 筛检试验流程图
活/尸检 手术发现 微生物培养
特殊检查 影像诊断 长期随访的结果
120
60
130 140
11560 40 111789
20 20
点代表筛检试验的特定阳性标准 值相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子
90 100
80
70
0
0 纵轴表示真阳 性率(灵敏度)
20
40
60
80
100
横轴表示假阳 性率(1-特异度)
图7图-78-4糖尿糖病尿血病糖血试验糖的试R验OC的曲R线OC曲线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金标准
目 标 人 群
+
病人
- 待评价筛 查方法
+ 非病 人
-
图7-5 筛查方法的评价与选择程序
评价指标
不同血糖水平的灵敏度、特异度
真阴性
真阳性
假阴性
假阳性
筛检试验
金标准
患者
非患者
合计
阳性 阴性 合计
真阳性 A 假阴性 C
C1
假阳性 B
R1
真阴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