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沃亚: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望见太平洋的人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
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巴尔沃亚)格鲁希元帅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歌德在求婚未遂之后创作了什么?《玛丽恩巴德悲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所写的诸如拜占庭的陷落、天才的《马赛曲》作者、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飞越大洋、列宁的一段曲折路等,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第二部分为《麦哲伦——一个人和他的事业》,是一个整体,写的是葡萄牙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和他一生的航海事业,真人真事,而又有所升华。
书中集结的人物事件跨越了地域、时代与领域的界限,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到十七世纪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从二十世纪俄国革命家列宁到十八世纪德国音乐大师清唱剧《弥塞亚》的谱曲者亨德尔……作者的笔在时空经纬间行云流水地穿梭,意在构成一副让后人高山仰止的人类群星闪耀图。
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亨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亨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一夜之间的天才: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茵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玛丽恩巴德悲歌: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美丽的世界上存在着面积最大的大洋,这个大洋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安静的坐落着,孕育了许许多多的海洋生物,今天店铺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太平洋(Pacific Ocean),地球第一大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
太平洋跨度从南极大陆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峡,西面为亚洲、大洋洲,东面则为美洲。
南北最宽15500千米,跨越151°纬度。
包括属海的面积为18134.423万平方千米。
名称由来太平洋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20年代,它是由大航海家麦哲伦及其船队首先叫开的。
1519年9月20日,航海家麦哲伦率领270名水手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启航,西渡大西洋,他们顶着惊涛骇浪,吃尽了苦头,到达了南美洲的南端,进入了一个海峡。
这个后来以麦哲伦命名的海峡更为险恶,到处是狂风巨浪和险礁暗滩。
又经过38天的艰苦奋战,船队终于到达了麦哲伦海峡的西端,然而此时船队仅剩下三条船了,队员也损失了一半。
又经过3个月的艰苦航行,船队从南美越过关岛,来到菲律宾群岛。
这段航程再也没有遇到一次风浪,海面十分平静,原来船队已经进入赤道无风带。
饱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员高兴地说:“这真是一个太平洋啊!”从此,人们把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这片大洋称为“太平洋”。
历史沿革在史前时期太平洋地区发生过多次重要迁徙,最显著的一次是南岛民族(更明确地应是波利尼西亚人)从亚洲海边迁至大溪地,然后到达夏威夷和新西兰,后来还到了复活节岛。
欧洲人于十六世纪早期见到了太平洋,最早的是曾横渡巴拿马地峡的西班牙航海家巴尔沃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1513年)及以后在环球航行中横渡太平洋的麦哲伦(1519年-1522年)。
太平洋之名称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为“平静的海洋”,是由一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命名。
关于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30篇)

关于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30篇)关于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30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3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篇1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着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和著名的事件。
这些事发生的那一时刻,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发着光芒,这些永恒的时刻会给予人类前进的动力,也会让人类从中得到许多经验。
《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记录了许多这样的永恒的的时刻,令人们受益匪浅。
像《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中的巴尔沃亚,虽然他发现太平洋功不可没,但在这之前,他本应受到国王的处罚。
这告诉人们,一个人是否有功劳,是要看前后他所做的事的。
《滑铁卢的一分钟》,是讲述一个小人物格鲁西是如何让一个大人物拿破仑失败的,就因为格鲁西的过失,从而使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这告诉人们做事之前要多想想,不能只按照规矩做事,这样可能会使事情变得非常糟糕。
《逃向苍天》,讲的是八十二岁高龄的托尔斯泰因想过一会属于自己的生活而逃离了自己的家。
这告诉人们,生活是属于自己的·····这些时刻无一不使人念念不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夺取南极的斗争》。
我们七年级时曾经学习过一篇课文《伟大的悲剧》,就是出自《夺取南极的斗争》。
这篇课文讲的是挪威和英国同时向当时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南极大陆深处进行探索。
两国探险队的领军人物是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在经过半年的争斗后,最终阿蒙森率先到达了南极点,斯科特紧随其后,当他们发现自己失败了后,都快崩溃了,但是这些英雄们都下定决心,一定要活下去,可是南极的气候太恶劣了,他们都牺牲在这白茫茫的世界中······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最为感人的片段: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了极点。
茨威格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茨威格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茨威格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44篇)《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这是不一样的历史,也是对天才的礼赞。
正如他所言,历史上的英雄际会、天才辈出时刻,往往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欢迎阅读!茨威格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篇1在老师的要求下读了又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是一本传记,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是在语文书上,学习了其中的一篇《伟大的悲剧》,这是他为失败者所写的传记,这是史上少有的。
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勾起了我对这本书想读的欲望。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讲了哥伦布回来后,说有一个黄金王国,于是所有的人开始向那个小岛出发,但是事实并没有像所有人想得那样美好,呆在小岛上后,再回来就很困难,一位聪明的年轻人藏在了一艘货船的箱子里,成功地离开了小岛,但他后来就要找到真正的“黄金之国”的时候,却被那些嫉妒他的人所杀害。
这一部分并不是仅仅告诉了我以前所发生的事,它让我知道了如何做人。
所有的人都对黄金有非常美好的幻想,都想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但是现实永远不会是我们想象地那么完美。
所以做人应该少做白日梦,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即可。
但所有人发现厄难开始降临的时候,却又无法逃去,而聪明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智慧逃了出去,他选择藏在一艘货船的箱子里,等到已经不可能再返回的时候才出来。
这告诉我,做人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就算是面临绝境也要想尽办法解决,不能等着所谓的上帝或者是鬼神来“帮助”自己。
虽然想要活着的念头是人类的本能,但并不似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有些人只靠蛮力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所以要靠自己的智慧才能解决所有的难题。
不要任命运摆布。
当年轻人即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被命运残忍地送上了断头台。
并不是因为这个年轻人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只是因为他的成功让其他的人眼红,满心的嫉妒让总督翻出了陈年老账,而执行死刑的是这个年轻人的知己兼战友。
滑铁卢的一分钟

滑铁卢的一分钟决定历史的瞬间茨威格来自作者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编者按:历史的魅力常常在于不可思议。
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
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
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
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拿破仑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原是科西嘉岛上一个破落贵族的儿子。
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二十岁的拿破仑参加法国革命军,乘着法国大革命的多变局势平步青云。
一七九九年十一月九日(雾月十八日),拿破仑发动政变,自任第一执政。
一八零四年,元老院授予拿破仑以皇帝称号,法国由资产阶级共和国变为资产阶级帝国。
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开始变为同英、俄争霸和掠夺、奴役别国的侵略战争,毕生东征西战,权势极一时之盛。
一八一二年他兵败莫斯科。
一八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为反法联军击败,被迫退位,被囚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被推翻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八(路易十六之弟)在反法联军的刺刀保护下在法国复辟。
法国人民尽管对拿破仑有所不满,但更加痛恨波旁王朝的复辟。
拿破仑利用这种情绪,于一八一五年三月潜回法国,三月二十日重返巴黎,重登皇位。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你好,欢迎来到「益伴」。
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叫做《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共有18.6万字,我会用6期的内容为您来讲解本书的精髓,本期是讲解的第1期。
01“她那时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慷慨送出礼物的时候,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说出这句名言的人,就是《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被拍成了电影,广为流传。
他写的人物传记著作尤其被后人称道。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书中截取了巴尔沃亚、穆罕默德、拿破仑、歌德、菲尔德、托尔斯泰、列宁、威尔逊等伟人的历史性时刻,以独特的视角,展开了14段历史特写,刻画出14位时代英雄,向我们展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4个精彩瞬间。
有人评论说:“他的作品饮誉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闪耀着永远不可磨灭的光芒。
”因此,茨威格不仅是奥地利文学的巨大财富,也是全世界的骄傲。
02本书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写起,时间穿梭到1493年。
哥伦布凯旋而归的消息,震惊了西班牙,传遍了整个欧洲。
人们沸腾了,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女王,在巴塞罗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塞维利亚和巴塞罗那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急于观看凯旋的队伍带回来什么。
玉米、烟草和椰子第一次在欧洲出现,还有呱呱乱叫的斑斓鹦鹉呢!尤其是凯旋队伍最前列的10名印第安人,棕红色的皮肤,通体的纹身,脸上的彩色花纹,都令在场的人感到既陌生又新奇。
此外,最令国王和谋士们眼睛发亮的,是哥伦布带回来的黄金,熠熠发光的黄金。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黄金数量并不多,与其说是黄金,还不如说是黄金末子。
这都是从当地土著人那里换来或抢来的战利品。
然而这位自以为光荣的哥伦布声称,在大洋彼岸,遍地都是黄金珠宝,数不尽的财富,应有尽有。
这个消息唤起了人们极大的欲望,他们都渴望能获得更多财富。
11.png于是,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他组建船队,决定第二次探险,去掠夺更多的财宝,满足他永无止境的贪欲。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范围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经147度),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西经68度),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总轮廓近似圆形。
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峡,北纬65度44分,南到南极洲,南纬85度33分,跨纬度151度。
东到西经78度08分,西到东经99度10分,跨177个经度。
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900千米。
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海岸至亚洲的马来半岛,东西最长21300公里。
包括属海的体积为71441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69618.9万立方千米。
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939.5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4187.8米,已知最大深度11033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内。
北部以宽仅102公里的白令海峡为界,东南部经南美洲的火地岛和南极洲葛兰姆地(graham land)之间的德雷克(drake)海峡与大西洋沟通;西南部与印度洋的分界线为:从苏门答腊岛经爪哇岛至帝汶岛,再经帝汶海至澳大利亚的伦敦德里(londonderry)角,再从澳大利亚南部经巴斯海峡,由塔斯马尼亚岛直抵南极大陆。
岛屿太平洋岛屿众多,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中部海域,按性质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大类。
大陆岛一般在地质构造上与大陆有联系,如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世界第二大岛新几内亚岛等。
海洋岛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
太平洋中部偏西广大海域,自西向东有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里尼西亚。
其中美拉尼西亚群岛多为大陆岛,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夏威夷群岛是著名的火山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几乎都是珊瑚岛。
国家和地区太平洋地区有30多个独立国家。
西岸有俄罗斯、中国、韩国、朝鲜、越南、柬埔寨、老挝、日本等;东岸有智利、秘鲁、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南边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西萨摩亚、瑙鲁、汤加、斐济等,此外,还有十几个分属美、英、法等国的殖民地。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含思维导图)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类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14个⼈类闪耀的时刻1 不朽的逃亡者历史瞬间 1513年⻄班⽛探险家巴尔沃亚⾸次发现太平洋历史⼈物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于1475年(明成化⼗⼀年),卒于1519年(明正德⼗四年),⻄班⽛征服者、冒险家与地理发现者。
阿隆索·德·奥赫达(Alonzo de Ojeda,1466—1515/1516),⻄班⽛殖⺠者与探险家,曾参加哥伦布的第⼆次美洲远航。
后⾃组船队,发现了圭亚那海岸以及南美洲第三⼤河流奥⾥诺科河,并将他所发现的海湾命名为“委内瑞拉”,即“⼩威尼斯”。
⻢丁·费尔南德斯·德·恩⻄索(Martin Fernandez de Enciso,1470—1528),⻄班⽛航海家与地理学者,著有《地理全书》(Sumade Geografia que trata de todas las partidas del mundo,1519),对新⼤陆的各种发现进⾏了总结,这是第⼀本⽤⻄班⽛语撰写的关于新⼤陆地理的著作。
三位航海家克⾥斯托弗·哥伦布(德语Christoph Kolumbus,意⼤利语Cristoforo Colombo,⻄班⽛语 Cristóbal Colón,1451—1506),意⼤利航海家,后受⻄班⽛国王的委托企图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线。
1492年10⽉12⽇,⼈类的⼜⼀个星光闪耀时刻,哥伦布的船队到达巴哈⻢群岛中⼀座被当地⼈称作“Guanahani”的⼩岛(⾄于该岛是圣萨尔瓦岛,还是其东南150公⾥远的萨⻢纳岛,⽬前还存在争议),哥伦布因此成为新⼤陆的发现者,虽然他⾄死都认为⾃⼰到达的地⽅就是印度。
乔瓦尼·卡博托(Giovanni Caboto,英语为John Cabot,所以⼜名约翰·卡博特,约1450—1499),意⼤利航海家,后移居英国,获英王亨利七世的特许,于1497年向⻄航⾏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线,并最终到达了纽芬兰岛以及北美⼤陆的拉布拉多地区,具体地点⽬前不详,他误以为⾃⼰到达了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巴尔沃亚: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望见太平洋的人
1924 年9 月29 日,在巴拿马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仪式,同时和这场仪式坐落而成的,还有一块巨大的纪念碑,碑文上铭刻着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的名字。
巴尔沃亚是谁,为什么会如此受到当地人的尊敬呢?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大约出生于1475 年的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在他青年的时候,是个好勇斗狠的地方恶霸,但是他同时也欠下了许多债务,让他不得不在1501 年的时候,躲在一艘开往美洲大陆的货船内,来到了圣多明各岛。
他本想在那里安居下来,可是不想又欠下了许多债,
不得不在此逃亡。
他在1501 年参加了恩西索的探险队,可是却被拒绝,理由是他欠债太多。
巴尔沃亚只好躲进木桶里,被当成货物装上了船。
当船航行到一半的时候,巴
尔沃亚从木桶里出来,被恩西索发现,要将他流放。
由于几个和他相识的人求情,才
让他留在了船上。
之后恩西索在巴尔沃亚的建议下,来到德尔达连,在那里建立了美
洲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
不久,恩西索和巴尔沃亚发生了矛盾,巴尔沃亚在冲突中胜出,占据了殖民地内最
高的统治权。
同时,他也被西班牙国王封为临时总督和军事指挥官。
巴尔沃亚在当地
一个酋长的指导下,出于寻求黄金的迫切心理,带着190 名西班牙人和1000 名印第安人组成的探险队,前往秘鲁。
据说他们穿越的线路,在19 世纪中期,由一位法国的探险家率领的队伍企图从那里到达秘鲁,却不幸全军覆没。
可见那条线路的艰险。
但巴
尔沃亚是谁?他们经过了二十多天的跋涉,成功穿越了巴拿马地峡,在9 月25 日抵达了太平洋海岸,并将其命名为南海。
当他们带着大量的黄金返回西班牙的时候,受到
了达连行政长官佩德拉利亚斯的嫉妒,他诬陷巴尔沃亚叛国,并剥夺了他申诉的权
力,在1519 年被处以死刑。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望见太平洋的人,巴尔沃亚的精神
充满了冒险家的勇毅和果敢,令人钦佩。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望见太平洋巴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