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拣系统开题报告
(完整版)PLC物料分拣开题报告

[6]ender.ANN Based Intelligent Vision and Sorting System[A].Proceedings of 2010 IEEE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C].2010.
目前,我国以浙江省为试点,提出“机器换人”的理念,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劳动力的作用,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化已经是大势所趋,通过自动分拣系统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使用。在分拣过程中,人主要从事以下工作:送货车辆抵达自动分拣作业线的进货端时,由人工接货;控制分拣系统的运行;作业线末端人工将分拣出来的货物分包,装车;自动分拣系统的经营管理和维护。
[5]P. Raviraj and M.Y. Sanavullah, "The modified 2D Haar Wavelet transformation in image compression".Middle-East Jom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Vol.2(2),pp.73-78,
[14]刘延俊.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5]张建民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修订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月日
②上下运动、左右运动和转动等气压传动部件的设计和整个物料分拣系统的PLC控制程序编写及调试;
③采用MCGS组态软件进行监控界面设计,实现和上位机的通讯,要求程序的可执行性和稳定性。
PLC物料自动分拣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PLC物料⾃动分拣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开题报告题⽬:物料⾃动分拣系统学院:电⽓与电⼦信息⼯程学院专业名称:电⽓⼯程及其⾃动化学号:学⽣姓名:指导教师:2015 年12 ⽉12 ⽇1、课题来源我的研究题⽬是《物料⾃动分拣系统》,该课题是在⽼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选题⽬。
⾃动化的程度是⼯作发展程度的标志,⾃动分拣正是⾃动化中的⼀个必不可的部分,⽽PLC控制分拣装置以其成本低,效率⾼的优点,已经成为主流,他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的,⾼效的⼯作,维护费⽤极少。
由于全部采⽤机械⾃动化作业,因此,分拣处理能⼒较⼤,分拣分类数量也较多。
节省了⼤量的⼈⼒劳动,减少了企业的额外⽀出,是企业节省成本最好的⽅法。
尤其在需要进⾏材料分拣的企业,以往⼀直采⽤⼈⼯分拣的⽅法,由于⼈⼯作的个⼈限制性,因⼈⽽致使有的⽣产效率很低,误差多,⽣产成本⾼,企业的竞争能⼒差,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所以分拣装置⼈PLC控制系统必然会取代⼈⼯的分拣⼯作。
这也正是其能够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好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必然。
随着⼯业的越来越发展,业⽔平的越来越⾼,⾃动分拣装置完全取代⼈⼯作业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2、研究⽬的意义分拣系统中物料传感器以及⽓缸应⾃动化设备更新时的需要,可以⼤量代替单调往复或⾼精度需求的⼯作,在先进制造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
它可以搬运货物、分拣物品、代替⼈的繁重劳动。
可以实现⽣产的机械化和⾃动化,能在⾼温、腐蚀及有毒⽓体等环境下操作以保护⼈⾝安全,可以⼴泛应⽤于机械制造、冶⾦、电⼦、轻⼯业和原⼦能等部门。
分料盘在物料分拣中起着关键作⽤,安装在其内部的步进电机的驱动将使分料盘发⽣相应的动作来达到物料的最终分拣。
由于同样实现了⾃动化分拣,因此在现代⼯业中也较⼴泛地使⽤。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中央处理器为核⼼,综合了计算机和⾃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具有可靠性⾼、功能完善、组合灵活、编程简单、功耗低等优点,已成为⽬前在物料分拣控制系统中使⽤最多的控制⽅式。
分拣装置的开题报告

分拣装置的开题报告分拣装置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分拣装置作为自动化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凸显。
分拣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货物按照不同的目的地进行分类和分拣,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分拣装置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我们计划进行的研究工作。
二、分拣装置的现状目前,分拣装置主要分为手工分拣和自动化分拣两种形式。
手工分拣依赖人工操作,虽然成本较低,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自动化分拣则采用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高速、高效的分拣过程。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化分拣装置主要有传送带式、滑道式和机器人式等多种类型。
传送带式分拣装置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物流中心,滑道式分拣装置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物流中心,而机器人式分拣装置则具有灵活性和高度自主性。
三、分拣装置存在的问题尽管分拣装置在提高物流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的分拣装置在处理不同形状、尺寸和重量的货物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适应多样化的物流需求。
其次,分拣装置在处理脆弱、易碎或液体等特殊货物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导致货物损坏或泄漏。
此外,分拣装置的智能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目前仍然需要人工干预和监控。
四、分拣装置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分拣装置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拣装置需要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物流需求,提供更灵活、智能的分拣解决方案。
其次,分拣装置需要更好地处理特殊货物,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此外,分拣装置还应加强与其他物流设备和系统的集成,实现全面自动化和智能化。
五、研究工作的目标和内容针对分拣装置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计划进行以下研究工作。
首先,我们将研究新型的分拣装置设计和优化算法,以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我们将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分拣装置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分拣装置与其他物流设备和系统的集成方法,实现整体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
番茄分拣机开题报告

番茄分拣机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于高效率、智能化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农业领域也在不断寻求新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开题报告介绍了一个番茄分拣机的开发项目,旨在通过机器视觉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番茄的分拣和分类,提高番茄产量和质量。
二、项目背景番茄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
然而,由于番茄的形状、大小和质量差异较大,传统的人工分拣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分拣番茄的机器已经成为了迫切需求。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种番茄分拣机,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番茄进行检测和分类,实现自动化分拣。
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番茄的外观检测,包括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的识别。
2.根据外观特征,将番茄分为合格品和次品两类。
3.实现自动分拣,将合格品和次品分别放入不同的容器中。
四、技术方案1. 硬件设备为了实现目标,本项目需要以下硬件设备:•彩色摄像头:用于采集番茄的图像。
•传送带系统:用于将番茄从一个位置运送到另一个位置。
•机械臂:用于将分拣好的番茄放入相应容器。
2. 软件系统本项目的软件系统主要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包括以下功能:•图像采集:使用彩色摄像头采集番茄的图像。
•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并增强图像特征。
•特征提取:提取番茄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分类算法:基于提取到的特征,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番茄进行分类。
•控制系统:根据分类的结果,控制传送带和机械臂进行自动化分拣。
五、实验计划本项目的实验计划如下:1.数据采集:收集番茄的图像数据集,并手动标注每个样本的合格品或次品标签。
2.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降噪和图像增强。
3.特征提取: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提取番茄的外观特征。
4.分类算法开发: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模型,实现合格品和次品的识别和分类。
5.系统集成:将图像处理和分类算法集成到整个番茄分拣系统中。
基于PLC控制的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PLC控制的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物料的自动检测和分拣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物料检测和分拣方式大多是靠人工进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很大的误差。
因此,将现代控制技术与物流系统相结合,设计一套基于PLC控制的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可以实现物料的高效、准确、自动化分拣,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旨在设计一套基于PLC控制的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
具体目的如下:1. 实现对物料的快速自动检测和分类,提高检测准确度和分拣效率;2. 采用PLC控制进行逻辑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 结合成本效益考虑,设计合理的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成本。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PLC控制的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设计。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功能设计:对物料检测和分拣系统的功能进行规划和设计,明确系统的输入、输出和数据处理要求;2. 系统硬件设计:对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设计和选择,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器、用户界面等;3. 系统软件设计:利用PLC编程软件进行逻辑控制程序的编写,实现自动检测和分类功能;4. 系统实现和测试:对设计的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进行实现和测试,不断优化和完善。
本课题采用实验和模拟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方面,将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和硬件设备选型,搭建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实验平台,进行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模拟方面,将在PLC编程软件中进行系统逻辑控制程序的模拟和测试,进行系统性能评估和优化。
四、预期结果完成本课题后,将能够设计一套基于PLC控制的物料自动检测与分拣系统,并进行实验和模拟检测和分拣包括但不限于色差、重量大小、尺寸、形状、包装、缺陷等方面的物料。
预期结果如下:1. 实现对物料的自动检测和分类,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分拣效率;2. 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卷烟配送中心自动分拣系统配置与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卷烟配送中心自动分拣系统配置与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卷烟配送中心是卷烟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重要渠道,承担着对外销售卷烟产品的重要使命。
卷烟配送中心的定位是高效、安全、快捷地完成卷烟的到货、验收、入库、分拣和出库等各个环节,以满足各级市场的需求。
而自动分拣系统是卷烟配送中心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可实现卷烟的快速分拣和配送,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卷烟配送中心不断发展和扩张,需求越来越多,分拣任务越来越繁重,传统的手工分拣方式已无法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
因此,卷烟配送中心需要引进现代化的自动分拣系统,以提升配送效率,缩短订单周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卷烟品牌竞争力。
本研究拟探讨卷烟配送中心自动分拣系统的配置与优化问题,研究其适用性和优化策略,旨在提高卷烟配送中心自动化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卷烟流通行业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涉及卷烟配送中心自动分拣系统的配置和优化,其中包括以下内容:1. 自动分拣系统组成和原理:介绍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原理,以及常见的自动分拣系统结构形式与工作流程。
2. 系统配置与优化策略:基于卷烟分拣流程的分析,优化自动分拣系统的配置策略,寻求优化方案,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准确率和稳定性,并降低成本。
3. 系统实现和测试: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和实际数据测试技术,对自动分拣系统进行模型设计、开发和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有自动分拣系统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整理,分析现有自动分拣系统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结合卷烟配送中心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适合卷烟配送中心的自动分拣系统配置和优化策略,并借助模拟仿真和系统测试技术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三、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针对卷烟配送中心的自动分拣系统的配置和优化,提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和最佳实践,实现配送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
2. 在实际应用中,验证自动分拣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卷烟配送中心的自动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卷烟配送中心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质量。
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开题报告

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开题报告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物流分拣作为物流环节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传统的物流分拣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着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等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智能物流分拣系统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设计和开发一种智能物流分拣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1. 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感知货物的位置、尺寸和重量等信息,为后续的分拣操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货物的外观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实现自动化的分拣过程。
3. 机器学习算法: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使其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类型货物的分拣需求。
4. 机械臂控制技术:采用机械臂控制技术,实现对货物的抓取和放置,确保分拣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分拣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分析,为后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系统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确定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技术实现:根据系统设计,进行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机器学习算法和机械臂控制技术的实现和集成。
4.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总结系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预期成果1. 设计并实现一种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原型,实现对货物的自动化分拣。
2. 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为物流行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3. 探索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自动分拣系统开题报告

自动分拣系统开题报告1. 引言自动分拣系统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和计算机技术自动将物品进行分类和分拣的系统。
在现代物流行业中,自动分拣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极大地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成本和错误率。
本文将介绍自动分拣系统的背景、目标和实现方法。
2. 背景传统的分拣方式通常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错误率较高等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分拣效率和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自动分拣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技术创新。
3. 目标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成本和错误率。
具体而言,自动分拣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高效性: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拣大量物品。
2.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大小和重量的物品。
3.可扩展性:能够根据需要灵活扩展系统容量。
4.高可靠性:系统应具备稳定的运行和故障自动恢复能力。
4. 实现方法为了实现自动分拣系统的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步骤1:物品识别首先,需要对待分拣的物品进行识别。
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对物品进行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提取。
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确定物品的类别。
步骤2:分拣策略根据物品的类别和目的地信息,制定合理的分拣策略。
分拣策略可以根据物品的重量、尺寸和目的地等因素进行优化,以确保分拣过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步骤3:机械分拣根据分拣策略,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分拣。
常见的分拣设备包括传送带、机械臂、输送线和分拣机器人等。
这些设备能够根据指令和物品特征,将物品从输入通道分拣到对应的输出通道。
步骤4:系统控制设计合理的系统控制算法,实现对自动分拣系统的整体控制和监控。
系统控制算法需要能够协调各个分拣设备之间的工作,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
步骤5:故障处理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情况,设计相应的故障处理机制。
自动分拣系统应该具备自动检测故障和自动恢复的能力,以降低系统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分捡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课题介绍1. 课题名称:自动分捡系统设计2. 课题背景:自动分拣系统(Automated Sorting System)是二次大战后率先在美国、日本的物流中心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自动化作业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大中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该系统的作业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流动中心每天接收成百上千家供应商或货主通过各种运输工具送来的成千上万种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商品卸下并按商品品种、货主、储位或发送地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将这些商品运送到指定地点( 如指定的货架、加工区域、出货站台等) ,同时,当供应商或货主通知物流中心按配送指示发货时,自动分拣系统在最短时间内从庞大的高层货架存储系统中准确找到要出库的商品所在位置,并按所需数量出库,将从不同储位上取出的不同数量的商品按配送进点的不同运送到不同的理货区域或配送站台集中,以便装车配送。
3. 国内外发展现状:纵观国内外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料自动分拣系统倾向于采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物料自动分拣系统。
而在我国,由于起步晚,物料自动分拣系统中人工作业的比例也较高。
国外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的广泛使用,以美国、日本及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的应用上呈现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
物料自动分拣系统已成为发达国家工业自动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主要应用在大中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流通中心、邮局分拣信件等等随着交流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自动分拣技术在20 世纪70 年代被引入国内,我国的邮政系统最早并已多年使用自动分拣设备,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例如,邮电部相关部门相继开发和研制出具国际水平的CORE-NT物料自动分拣系统,性价比很高的扁平邮件高速物料自动分拣系统;上海邮政通用技术设备公司研制成功了速递邮件网络化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等。
邮政系统还推出了新的信封标准以更好的配合自动化的信件物料自动分拣系统。
3.1 国内发展现状在物流中心分拣系统的研究中, 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物流分拣设备和控制技术的研究, 如用于邮政系统的交叉带式分拣机研究、应用于烟草行业的通道式分拣机研究等等。
第二方面是对物流中心存储策略和分拣路径优化的研究, 如用BOM表进行仓储位置优化的研究,用蚁群算法实现分拣路径的优化等等。
第三方面是对分拣作业数据信息与分析决策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的学者都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
如马士华、文坚的分批策略根据时间延迟思想, 综合考虑了拣货作业环节和分拣包装环节的工作效率, 提出了一种消除因时窗分批不平衡而导致的等待时间和闲忙不均的动态时窗设计与判断方法, 从而保证分拣系统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李凯就卷烟分拣的几种优化模型展开了较深入的探讨, 并以仿真的手段进行了验证。
朱岩就卷烟分拣机的控制策略和不同设备参数下的分拣系统整体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仿真程序模拟验证。
如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发展我国物流业,国内的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也在做更大的努力,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邮电部相关部门相继开发和研制出具国际水平的CORE-NT物料自动分拣系统,性价比很高的扁平邮件高速物料自动分拣系统; 上海邮政通用技术设备公司研制成功了速递邮件网络化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等。
邮政系统还推出了新的信封标准以更好的配合自动化的信件物料自动分拣系统。
太原刚玉仓储设备公司和贵阳普天通信机械厂已设计生产货架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小车式数字显示拣选系统、邮件自动分拣系统等; 珠海普天慧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PTL( Pick-to-light&Put-to-light )电子标签拣选系统,除具备电子标签拣选系统的一般优点之外,还具有弹性控制拣货作业流程、即时现场监控、紧急订单处理和缺货通知等强大的功能。
虽然在邮政系统外的其它行业,国内对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的使用还非常少,但有关部门和企业正在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可以肯定,随着物流大环境的逐步改善,物料自动分拣系统在我国流通领域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
3.2 国外研究现状就目前来讲, 国外的自动分拣系统发展极为迅速。
如:Aughan,Mark 将分拣系统归纳为5个子系统:订单挑选、感应、合并前聚集、合并、搬运分拣,以此使订单与不同传送带有机地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物料分拣系统。
MaselD.T 研究了如今关于评估环形物料分拣系统的分拣时间的解析公式,这个类型的分拣系统主要是用来分拣固定形状的货物;Norma nSae neJR从配送中心里物料搬运这个方面研究了如何构建物料分拣系统传送带、如何搭配传送带以及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物流分拣搬运系统。
4. 工作内容和要求: (拟设计方案) 系统利用各类传感器对待测材料进行识别并分类。
当材料经由下料装置进入传送带,依次由各类传感器检测。
如果被某种传感器测中,通过相应的气动装置将其推入料箱;否则,继续前行。
其控制要求有如下9 个方面:(1)系统送电后,光电编码器便可发生所需的脉冲(2)电机运行,带动传输带传送物体向前运行(3)有物料时,下料汽缸动作,将物料送出(4)当电感传感器检测到铁物料时,推汽缸 1 动作(5)当电容传感器检测到铝物料时,推汽缸 2 动作(6)塑料物料在传送带运动到尾端时,掉入料槽;(7)汽缸运行应有动作限位保护(8)下料槽内无下料时,延时后自动停机4.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系统能对不同的材料如物料性质(铁、铝、塑料)的材料进行传送和分拣。
整个系统的控制由一只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无人化管理。
传送带用一只三相异步电机拖动,电机使用变频器驱动,可以实现无级调速,加快分拣时的效率。
物料性质的判断及机械部件的情况由传感器检测出并将信息传送给PLC分拣部件使用气缸,结合气动系统的优势。
本设计加入了人机界面,充分实现与自动化设备相接轨。
4.2 .本课题的预期效果1、研究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的特点及主要应用的场合;2、本系统可以完成的任务要求:物料自动分拣系统能高速对不同的材料如物料性质(铁、铝、塑料)的材料进行传送和分拣3、本系统制作完成后的实物示意图1;图14、制作并调试,使之能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及要求;5、整理制作调试过程资料,完成毕业论文的编写。
5. 课题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解决问题:1、控制系统设计;2、解决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的原理,会设置变频器的参数;3、了解气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4、机械安装;5、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及分类;6. 可能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设计过程中电动机的控制需用到单片机和计算机编程的知识,结构设计及零件设计需用到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知识,部件图及装配图绘制需用到工程图学和CAD三维模型建立需掌握CATIA建模技能工作计划(进度安排)第七学期第10教学周:完成并提交外文翻译;第15教学周:完成并提交文献综述;第2 0教学周:完成并提交开题报告。
第八学期第7教学周:完成总体设计、计算或数学、仿真模型;第12教学周:完成图纸绘制或仿真分析;第14教学周:完成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撰写;第15教学周:准备答辩。
二、参考文献(1) 黄启明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3.2王海华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鞍山鞍山钢铁学院,2001 (2) 范启印.成品烟配送中心分拣系统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4(3) 游道明。
物流系统中的路由规划和存储规划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上海海运学院,2002⑷李庆磊,吴耀华•物流中心存储策略•物流月刊,,2005,11:76〜78(5) Che-Hung Lin,Luan-Yuan Lu.The procedure of determining the order pickingstrategies in distribution center.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60:301 〜307(6) “ A BOM Oriented Class-Based Storage Assignment in an AutomatedStorage/Retrieval Syate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 manufacture technology.2001,(17):683 〜691(7) 宁春林. 基于蚁群算法立体仓库分拣路径优化问题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山东大学,2002(8) 宁春林, 田国会, 尹建芹等.Max-Min 蚁群算法在固定货架拣选路径优化中的应用,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3(6):676 〜680(9) 叶广宇, 徐学军. 生产运作战略实施和监控方法探讨.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2):42 〜44(10) 诸福灵. 美国配送中心类型与作业流程. 中国流通经济,1997,(3):38 〜40(11) 姚颖颖, 朱民富. 生产监控与管理系统.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30 〜31(12) 扬明辉, 熊容, 韩斌. 基于网络的数据查询与生产监控.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1,(6)20 〜21(13) 文坚, 马士华.基于时间延迟的订单分批策略研究.物流技术与应用, 2 0 05, (4):92 〜95(14) 马士华,文坚.基于时间延迟的订单分批策略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6):1 〜4(15) 李凯. 自动卷烟分拣机的控制策略优化与仿真.[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山东大学,2006(16) 朱岩. 卷烟分拣系统协同工作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17) 栗野赖明.高速自动分拣系统.中国储运,2003,(2):46 〜50(18) 吴泽锋. 对日本大规模配送中心的事例研究. 物流科技,2005,28(7):93 〜95(19) W illian Hoffman.rolling the dice.United States,Las Vegas Nevada:TrafficWorid,2005(20) A literature survey on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warehousing systems.IIETransacrtion,1999,31(21) G oetschalckx,M. and Ratliff,H.D., “An efficient algorithm to cluster orderpicking items in a wide aisle, ”Engineering Costs and Production Economics,1998.263 〜271(22) Kees Jan Roodbergen. Routing order pickers in a warehouse witha middle aisl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1133:32 〜43(23) Elizabeth Jewkes, Chulung Lee,Ray Vickson. Product location,allocation and server homebase location for an order picking line with multiple servers.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2004,31:623 〜636(24) Ek Peng Chew, Loon Ching Tang. Travel time analysis for generalitem location assignment Research in a rectangularResearch.1999, warehous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112: 582 〜597(25) Charles G. Petersen, Gerald Aase.A comparison of picking, androuting policies in manual order pic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oduction Economic. 2004, 92:11~19(26) Loon Ching Tang, Ek Peng Chew. Order Picking Systems: Batching andAssignment 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1997, 33:817〜820 (27) Richard L. Daniel, Jeffrey L. Rummel, Robert Schantz. A modelfor warehouse order picking.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 1998, 105: 1 〜17(28) H. Brynzer, M. I. Johansson. Storage location assignment:Using the product structure to reduce order pickingtime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6, 46〜47: 595 〜603(29) D imitris Bertsimas David Gamarnik Jay Sethuraman. From fluid relaxations topractical algorithms for high-multiplicity job-shop scheduling: the holding cost objective. Operations Research 2003(30) D imitris. Bertsimas} Rober. M. Freund} Data. Models and Decisions: the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Science.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1(31) M arch. J. G. A. Primer on Decision Making: HowDecisions Happe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94(32) W- L. Winston .Operations research:Applications andAlgorithms .3d ed. Belmont. CALF: Duxbury Press 1994(33) Lacksonen T.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search algorithms for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01,40:133148(34) Whitley D. An overview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practicalissues and commonpitfalls.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heory 2001,43:81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