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一) 外部大系统不可忽视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主义事业大系统 从教育学意义上说,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大 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教育事业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大系统 也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子系统,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 合理成分。
(3)、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3、营造稳定的政治局面。 (1)从宏观上说,政治局面直接关系到改革和现 代化建设的成败。 (2)从微观上说,政治局面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 或单位生产和工作的效益。 要营造稳定的政治局面,就要坚持两点:
引导的基本形式: 外导——教育和舆论的引导。 内导——外导渗入被引导者的自我意识而激起的内驱 力所形成的内在引导。
督促和引导是辨证统一的,不能没有督促,也不能没有 引导,督促中有引导,引导中有督促。 把督促和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导
的一种艺术。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3)关于领导权威问题的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领导要有权威,没有权威,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 权威包括权力和威信两个方面: 1、权力——领导者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的职权, 这种权力也叫法定权力。它来自法律和制度,具有一定的 强制性。 权力是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基本条件,行使权力是 领导的应有之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并行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建,不仅要考虑社会主义事 业大系统的目的和任务,也要正确处理它与其他并行系统 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PPT46页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

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进行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着全方位的转型和深刻的变革。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不仅凸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
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着眼,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内涵、要素、结构和功能转型,对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素/结构/功能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当代社会的主要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进行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着全方位的转型和深刻的变革。
比如,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不仅彻底地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凸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方位和运行轨迹;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社会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编织着一幅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现实图景。
这些都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当代语境和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作出实践回应。
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着眼,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内涵、要素、结构和功能转型,对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方法系统论是一种考察事物发生、发展的科学方法。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体,事物内部要素的结构方式决定着其发展水平和整体功能,主张从事物的诸要素以及诸要素的整体联系中探寻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作为一个特殊系统而存在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如果不在系统的视阈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那么既难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整体的形态和特征,也难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构成和机理。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是一个亟待认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
梳理和廓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的学理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首先应解决的基本原理问题和基本任务。
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要想“研之有理”或者“研之有据”,其首要前提就是必须系统地把学理资源整理和表述出来。
古代社会的系统观念、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系统科学的主要见解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学科系统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罗盘和地图。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来说,关键概念的科学程度及其解释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最为关键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客观现实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的。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特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不仅是一个构造的特殊社会系统,而且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学科系统。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性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性质是由马克思主义性质、阶级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科学性、人文性共同塑造而成并体现出来的。
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只有科学厘定其学科边界、学科交叉以及这二者的相互关系,才能真正辨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定位,并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出现学科泛化、学科异化等不良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历程梳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不可或缺的逻辑线索和非常必要的历史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必然有其演变过程、演进规律、演化趋向。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科学化为主题的时期(1978年―1983年),第二个阶段是以学科化为主题的时期(1983年―2006年),第三个阶段是以系统化和精细化为主题的时期(2006年至今)。
浅析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要素

浅析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要素[论文关键词]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论文摘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教育者(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
鲜有学者把教育目标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单独的要素。
文章认为,教育目标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要素。
学术界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围绕要素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观点,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
”除这一观点外,主要包括三要素、三体一要素、五要素、六要素、八要素、十要素等观点。
但是,在这些观点中,鲜有观点将教育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单独要素进行界定和考察,多数观点认为教育目标是渗透在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等要素中的“隐形”要素。
本文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要素。
教育系统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构成的。
一、从教育目标自身特质看,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多层次的完整体系。
从理论上考察教育目标究竟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应具体分析教育目标和教育系统以及教育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要件和因素。
系统和要素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系统对外输出信息和能量。
同时,系统论认为,构成系统的要素应具有关联性、单一性和内在性等特点。
从要素的这一概念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目标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单独的构成要素,而不应该将其作为渗透在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等独立要素中的“隐形”要素。
首先,教育目标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以及其他要素紧密相联。
从历史的观点看,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为人类孜孜以求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思想政治道德上合格的人才。
系统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研究

阶 级 反抗 的机 器 。奴 隶 制政 府 、 建制 政 府 以 及 资本 主 封 义 政 府 都 是 代 表 少 数 剥 削 阶 级 利 益 的政 府 .只 有 代 表 最 广 大 人 民群 众 根 本 利 益 的 社 会 主 义 政 府 ,才 是 人 类 探 求 政 府 合 法 性 的最 终 归 宿 。为 了实 现 政 府统 治 , 定 一 政 府 往 往 采 取 一 系 列 措 施 增 加 自己 统 治 的 合 法 性 , 其 中包 括 思 想 政 治 教育 , 采取 一 定方 法 . 合法 性 内容 传 将 授 于受 教 育者 , 民众 确信 政 府 统 治 具有 合 法 性 。 使 研究 思想政 治教育合法性 具有 重要意义 。首先 , 研 究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合 法 性 , 利 于 揭 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有
霄2. 川。
思政工论 想治作坛
系统论视 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合 法性研究
张 毅 翔
( 京理 工大 学 北 人 文社会 科 学学 院 , 京 108 ) 北 0 0 1
[ 摘
要】 思想政 治教 育合 法性 系民众对统治阶级 实施的思想政治教 育的评价 、 可、 认 信任 与接 受。思想政治教育合 法性取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合 法 性 提 出 的重 要 意 义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合 法 性 .即 在 特 定 阶 级 卒 会 背 景 十
下 ,广 大 民 众 对 统 治 阶 级 实 施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评
价 、 可 、 任和接受 , 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合法性 . 认 信 如 其 承 载 的 教 育 内容 将 有 效 传 授 受 教 育 者 . 则 为 受 教 否 育 者 排 斥 , 能 收 到 理 想 教 育 效 果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合 不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用主客体的范畴来概括有欠恰当,因为主客体关系不能 定义和说明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完全是主体决定客体,客体反 映主体的关系,两者的角色定位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概括的。
2、有学者从哲学层指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表述,必须是清晰明确、 不致 产生任何歧义的。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话语形式不利于基 本概念的厘清,并一定程度上造成语义不清、 歧义不断。
思想政治教育“噪音”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过程中所 出现的各种失真现象和各种干扰因素的总概括。所有与我们 弘扬、倡导的价值观相背离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 规范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噪音”。
“多要素”说(五要素及以上)
总结
传统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要求“三要素” 说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动 态的过程外显出来, 略缺动力性系统环节方面的描述。
“三体一要素"说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
独立的实体和媒介要素组成的。其中,媒介要素包括教育目 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陈秉公)
”四要素”说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四个,分别为思
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 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张耀灿)
杨增岽,张再兴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2009
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认识的差异其实主要还是根源于对“思想政治教 育” 本身的理解, 即在于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为一个宏观的、 整体性社会层面 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共场” 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实质上, “四要素说” 与“六要素 说” 的不同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认识的宏观(一般性) 与微观(具体性) 的区 别, 两者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 本质上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论原则

21 卷第 2月 1 第 0 1 l 2期 3年 l
黄广东等 : 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论原则
统方法 的基本原则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系统论原则
( ) 一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的整体性原 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是一个涉及面广 泛、 参与 者众 多、 综合性较强 的工作 。仅 仅就 参加这项 工作 的人员 来说 , 就涉及到辅导员 、 政治课教师 、 专业课教师等 许多教职员工 。 授课教师通过课 堂的知识 传授来渗透思想政 治教育 , 他教 其 职员工则通过 自己的 管理行 为和工作 示范 参与到 大学生 思
21 0 1年第 l 2期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u a fLa nn miit t n Colg o r lo io igAd ns ai l e n r o e
No 1 2 1 . 2, 01
(第 l 3卷第 1 2期 )
( o.3 N .2 V 11 . o 1 )
一
想政治教育 的实践 中如果 能够正确运 用系统论思想 和方法 ,
不仅可 以有效应对 目前 面临的各种新 的挑战 , 克服工作 中的 诸多不足 , 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以马克思 主义 为指 导 , 运用系统的方法分 析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 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必须 能够符 合整 体性 、 关联性 、 结构 性 、 动态平衡性 、 开放 性等 系
想政治教育 中去 , 、 党 团组织 以及其 他学生社 团组织 、 主任 班 则更是这项 工作 中不可或 缺 的主力。大学 生思想 政治 教育
星” 研究 、 三峡工程 、 载人 航天等大型工程项 目中发挥 了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具体地说,管理的必要性表现在: 1、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强管理才能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其最大 的社会效益。 3、加强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
所谓环境,广义上说,要研究一个系统,所有未包含 在这个系统中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环境;狭义上说,则 指某一系统周围对该系统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因素所构成的 空间及其条件。 例如:教学系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并行系统、生 产管理系统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并行系统,军事指 挥系统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并行系统等。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1、 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区或单位,如果人们 的个性心理欠佳、人际关系紧张,这对于思想政治 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离心力。 心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人的参与意识和行为目标;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般进程和运行状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2、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需的重要 条件。 要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必须: (1)、把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植和发展 民族文化,作为提倡民族精神、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的精神力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整体系统,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 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有自己的基 本要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规范等。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不 仅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规范等的相互 作用,也表现在明确目标、落实内容、研究对象、制定措 施等环节的有机结合。
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
3、控制方案的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控制方 案并不直接外化出来,而体现在控制过程之中,即控制 系统根据控制目标和控制状况,自觉地、主动地、不断 地调节着控制方案。
4、控制过程的随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可控方 面的灵活性比较大,同时还有超控或抑控的能动作用, 因此,对它的控制当然也就具有明显的随机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
(三) 思想政治教育控制的特征 1、控制系统的整体性。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各个子系统 也都相对独立地进行着控制活动,各司其职,同时又作为 整个控制系统的一部分而存在,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了控 制系统的整体效应。
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
2、控制目的政治倾向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决定了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控制目的的政治倾向性。思想政 治教育系统运行控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控制在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而奋斗的轨道上来,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 求来塑造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
引导的基本形式: 外导——教育和舆论的引导。 内导——外导渗入被引导者的自我意识而激起的内驱 力所形成的内在引导。
督促和引导是辨证统一的,不能没有督促,也不能没有 引导,督促中有引导,引导中有督促。 把督促和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导
的一种艺术。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3)关于领导权威问题的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领导要有权威,没有权威,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 权威包括权力和威信两个方面: 1、权力——领导者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的职权, 这种权力也叫法定权力。它来自法律和制度,具有一定的 强制性。 权力是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基本条件,行使权力是 领导的应有之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内在的有序 性。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和作 用不能取消,也不能互相取代;二是目标——内容——措施 等内在次序不能颠倒;三是领导和管理的层次不能随意打 乱。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4、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与其他并行系统之 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集合性。如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系统与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3、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动态考察
空间上的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主义事业 大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并行系统
时间上的考察: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共产主义运动 的全过程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面向现实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
人们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应,思想政 治教育系统必然是动态的。
首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排除“左” 的或右的各种干扰。
其次,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正确理解和处理社 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一)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 1、领导的特点分析 领导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首要问题,坚持 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领导的特点: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领导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 指的是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 和组织领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2、威信——主要是指由个人的高尚品质和能力在部属中 所形成的影响力,所引起的敬佩感。 与权力不同,威信不具有强制性,是部属中自然而然 地产生的。 有职权的人,不一定有威信;没有职权的人,也不一 定没有威信。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二)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管理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管理是领导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五、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 传递原理
信息具有可传递性。它可以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 在空间内不断扩散,在时间上不断延续。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 频繁地传递着信息。 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获取、 处理、输出信息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输入、处理、反 馈信息的过程。
第三,要能够有效地进行反馈和调节。
五、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 传递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的获取、加工、 贮存、变换的运动过程,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正常运 行,没有健全的信息传递机制同样是不可能的。
(一) 什么是信息传递 所谓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关于这种状态的知 识。它是一种物体向其他物体发出的光、声、电等讯号。
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系统中,都有信息的传递, 只要能掌握和运用信息,有效地控制信息,就能保证系 统的正常运行。
控制论就是一门研究各种系统共同存在的控制规律 的科学。
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控制论被广泛地运用在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
(二) 为什么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控制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控制——对思想政治教育 系统的运行进行的制约、掌握和调节的过程及其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控制的主要任务:根据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 的要求,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通过反馈,时刻 注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其中的 偏差,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 注意:控制活动与管理活动、领导活动是密不可 分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具有一般系统 的共同特征,而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自身特性,比 一般系统涉及面更为广泛,结构层次更为复杂。 (一)、系统工程释义 何谓系统工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或部分) 组成的复合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从整体上研究事物,把研究的对 象看作是一个由各部分要素组成的系统,它们按照一定 的规律运动和发展着。 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和相关性维系着系统的存在和 运行。
中观决策——组织性或协调性决策。
微观决策——为解决局部性或个别性问题所作出的 决策。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2) 督导 督导包括督促和引导两个环节。 督促——为实现决策而施加的一种约束力和推动力。 督促有三种形式:纵向督促
横向督促
后果性督促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引导——实质上是利用被引导者的内在机制,使其指 向执行决策目标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并行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建,不仅要考虑社会主义事 业大系统的目的和任务,也要正确处理它与其他并行系统 的关系。
正确处理与其他并行系统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正确 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个系统即我们的研究对象而言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二)内在子系统重在建设
内在子系统建设——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区 或单位,努力营造一种健康的心理氛围、良好的文化 氛围和稳定的政治局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小气候”与“大气候”:“小气候”即思想政治教 育内在子系统的运行情况;“大气候”即思想政治教育 外部大系统的运行情况。 “大气候”支配“小气候”,但“小气候”是可以营 造的。 “小气候”的营造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子系统建 设。 如何营造:
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
(四) 有效控制的实现 有效控制就是通过一系列控制方案的筛选,找出最适 合本系统的可行的控制方案,并在控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反 馈机制进行动态调节,从而有效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按照科学决策的 既定方向运行,
实现有效控制的条件:
第一,要有明确的控制目标, 第二,要有健全的控制系统。
任何系统的运行都是可以控制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 行也不例外。 (一) 什么是系统运行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控制关系、控制活动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 象。 如果说,原始的控制指的是掌握和运用工具的控制,机械 化时代的控制指的是机械化意义上的操作,那么,自动化时代 的控制则指的是掌握和运用信息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