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的简化_李江
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步骤主要包括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1. 外植体的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细胞会失去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进而形成愈伤组织。
2.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
在愈伤组织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培养基中的激素比例和其他环境因素,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胚状体,这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还包括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等不同的培养方法。
固体培养法使用琼脂固化培养基来培养植物材料,而液体培养法则使用不加固化剂的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法中,通常需要通过搅动或振动培养液以确保氧气的供给。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植物组织培养相关文献或咨询植物学家。
选修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 繁殖优良品种: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生物技术育种
结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 ,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药用植物生产
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长期保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长期保存珍稀、濒危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质资源。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组织 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活性,确保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高效利用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并扩繁种质资源,满足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对优质种质的需求。这对于植 物育种、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初发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以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经 历了探索阶段、建立阶段和成熟阶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等 领域。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 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每个植物 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通过人工提供的适宜环境 条件,离体组织或细胞可以实现再生和繁殖。
毒理学研究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建立体外毒理学检测体系,评估化学 品、农药等的毒性,为生物医药研发和安全性评价提供支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01
技术创新
进一步完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高繁殖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
应用。同时,探索新的培养方法和技术手段,如3D打印等。
02
跨学科合作
光照系统: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 和周期,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 求。
实验室条件方面,需要保持清洁 、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 消毒处理,以创造一个无菌的实 验环境。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是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研究历史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培的理论基础。
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
植物组培的简单过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培的大致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
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技术原理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精选文档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成熟细胞离体——(脱分化)——分生细胞——(分裂)——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态建成————完整植株。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水分】【无机盐】1.大量元素:N,P,K,Ca,Mg,S(由相关的无机盐提供)2.微量元素:Fe,B,Cu,Mn,Mn,Zn,Co【有机营养成分】1.糖类 2.维生素 3.氨基酸 4.肌醇 5.天然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1.生长素 2.细胞分裂素 3.其他生长调节剂【凝固剂】琼脂【其他物质】1.活性炭 2.抗生素 3.抗氧化物质 4.硝酸银培养基和组织培养用具的灭菌方式【培养基,无菌水】高压蒸汽灭菌,灭菌15~30分钟【移栽基质】曝晒,甲醛熏蒸或高压蒸汽灭菌灭菌1~2h【接种室,缓冲室】紫外线灯照射30min,或气雾消毒剂【超净工作台】紫外线灯30min,之后打开风机过滤除菌【外植体】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接种工具】70%乙醇浸泡或擦拭,之后用火焰灼烧灭菌【培养室】3%来苏尔喷雾,或甲醛,气雾消毒熏蒸【皮肤】先用肥皂洗手,接种前用70%乙醇擦拭【瓶口,管口】70%乙醇擦拭,用火焰封口【培养瓶表面】70%乙醇擦拭【台面,桌面】70%乙醇擦拭或喷雾消毒植物外植体的灭菌方式【茎尖,茎段,叶片】1. 用70%乙醇浸泡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1次。
2.用2%次氯酸钠浸泡15min或%升汞浸泡5~10min。
3.若材料有绒毛,最好在消毒液中加入几滴吐温。
4.消毒时要不断震荡,使植物材料与消毒剂充分接触。
5.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果实】1.用乙醇迅速漂洗一下,再用无菌水冲。
2.用2%次氯酸钠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
【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20~30min,或%升汞消毒5~1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摘编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摘编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繁殖、改良和保护植物种质资源。
本文将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成分和生长因子的浓度,使细胞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新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包括植物体外培养、植物体内培养和植物体融合三种方式。
1. 植物体外培养植物体外培养是将植物体的一部分或单个细胞分离出来,放置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人工培养基上,通过控制培养基的成分和生长因子的浓度,使其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新的植株。
植物体外培养主要应用于植物繁殖和育种。
2. 植物体内培养植物体内培养是将外来基因或其他植物体的一部分移植到接受体植物的组织中,通过培养和分化,使其在接受体植物中生长发育。
植物体内培养主要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和病毒检测等方面。
3. 植物体融合植物体融合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植物的细胞或组织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杂交植物。
植物体融合主要应用于植物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面。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材料准备、组织分离、培养基制备、组织培养、分化和移栽等步骤。
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培养基、试管、显微镜、离心机等。
2. 组织分离将植物体的一部分或单个细胞分离出来,可以通过切割、磨碎、离心等方式进行。
3. 培养基制备根据所培养的植物种类和培养目的,制备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激素和抗生素等。
4. 组织培养将分离出的组织或细胞放置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等条件,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5. 分化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生长因子和激素,促进组织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类型,如根、茎、叶等。
6. 移栽将培养好的组织或植株移植到土壤中,进行生长和发育。
高考生物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

高考生物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进行无菌培养和繁殖的技术。
以
下是高考生物中与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的知识点。
1. 组织培养的目的和应用:组织培养可以用于大规模繁殖植物,繁育优良植株,获得
大量无菌基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激素生物学等。
2. 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的无性繁殖能力,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提供适当的养分和激素,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生长和
分化。
3. 组织培养的种类:包括无子繁殖、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等。
4. 无子繁殖:将植物的无性结构,如幼苗、叶片、叶柄、茎段、芽鳞等放入适宜的培
养基中,通过刺激其分裂增生和分化形成新的植株。
5. 离体培养:将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条件下切割并放入含有适宜养分和激素的
培养基中,促使其生长和分化成完整的植株。
6. 植株再生:通过植物体的某些部位(如气生根、愈伤组织等)培养和再生整个植株。
7. 组织培养的条件:无菌环境、适宜的培养基、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
8. 组织培养中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对植物的生
长和分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9. 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培养基的组成、激素浓度、光照条件、温度等都会对组织培养结果产生影响。
10. 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大规模快速繁殖优良植株、修复植物、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等,是种植业和植物繁育研究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植物组织培养总结

1 绪论1.1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概念●广义的组织培养,不仅包括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培养,而且包括对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和植物器官的培养。
●Gamborg曾根据所培养的植物材料的不同,把组织培养分为5种类型,即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器官培养(胚、花药、子房、根和茎的培养等)、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一种最常见的培养形式。
●所谓愈伤组织,原是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则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愈伤组织培养所以是一种最常见的培养形式,是因为除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一部分器官培养以外,其他几种培养形式最终也都要经历愈伤组织才能产生再生植株,此外,愈伤组织还常常是悬浮培养的细胞和原生质体的来源。
●在组织培养中,当我们把分化组织中的不分裂的静止细胞,放在一种能促进细胞增殖的培养基上以后,细胞内就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使细胞进入分裂状态。
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叫做脱分化。
●在组织培养中,我们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经历了脱分化后之所以还能再分化而形成完整的植株,是因为这些细胞具有全能性。
所谓全能性,就是说,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对已分化的细胞的全能性的实验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发育和分化过程并不导致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丢失或不可逆的钝化,所涉及的只是这些遗传信息表达调控机制的改变。
●有关全能性的肯定实验证据是Steward等人(1958)在以胡萝卜根组织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实验中得到的。
当他们把栽培胡萝卜次生韧皮部薄片培养在一种含有椰子汁的固体培养基上时,产生了由简单的薄壁细胞组成的愈伤组织。
把这些愈伤组织转入到成分相同的液体培养基中并不断振荡,又产生了由单个细胞和小细胞团组成的悬浮液。
植物组织培养

绪论1. 《植物组织培养》简介植物组织培养是建立在植物生理学基础上的一门技术,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分支之一,其研究与应用是生命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组织培养基础上形成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离体筛选技术及组织培养苗工厂化实用技术。
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发育形成完整植物体的过程。
(2)植物离体培养是指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无菌操作,把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培养或操作对象表现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过程。
(3)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
(4)愈伤组织(callus):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上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状态的薄壁细胞。
(5)脱分化:在组织培养中,一个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转变成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即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叫做脱分化。
(6)再分化: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经历了脱分化之后,即形成愈伤组织之后,愈伤组织能再形成完整的植株,这一过程叫做再分化。
(7)分生组织:植物体上能持续或周期性地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由这种组织衍生的细胞,经生长和分化形成其他各种组织,而其本身始终保持着分裂能力。
3.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totipotent):植物细胞具有该植物体全部遗传的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潜在能力。
●原理:一是每一个植物活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二是活细胞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应激性、脱分化和再分化以及遗传变异的潜能。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4. 园艺植物的特点园艺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茶树和观赏植物等,具有以下特点:a.多数园艺植物采用无性繁殖,再生性强,但易积累病毒,脱毒与快繁的研究特别活跃b.大多杂合性强,不易获得纯系,采用常规育种改良品种速度慢,效果差c.园艺植物是集约栽培的农作物,单位面积生产效益较高,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39 卷 第 4 期 , 2003 年 8 月
技术与方法 Techniques and Methods
植物组织培养的简化
李 江* 马正炳 孙仲序 赵春芝 滕景坤 张 玲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泰安 271018)
Simplification of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System
白糖和褐色的糖块代替分析纯的蔗糖都能降低培
养基的成本 , 两者以组织培养苗木的鲜重 、干重和 培养的苗木数量为标准进行判断 , 结果表明并无显 著 差 别 , 且 糖 的 成 本 降 低 96 %。 Sharma 和 Sing h[ 12] 在生姜的组织培养中 , MS 培养基加普通 的糖或商业糖 , 用白开水代替蒸馏水 , 产生组培苗 的效果与加化学纯蔗糖的相同 , 且成本降低 。
在培养基 的再利用方面 , 董雁 等[ 4] 的试验 表 明 :培养 1 个周期(25 d)后的培养基再利用时(即 补充上原培养基 30 %的母液), 其效果与原培养基 的相同 , 每瓶培养基的价格减少 0 .214 元 ;这一结 果应用于 三倍体山 杨的组织 培养中[ 13] 也取得 成 功 。 这为继代培养的简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提要 介绍简化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 、培养条件 、培养器皿以及 其他方 面的简 化所采 取的方 法和所取 得的成 果 , 并提出 一套合理的简化植物组织培养 、降低培养成本 的方案 。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简化 ;降低成本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 , 植物组织培养已经从 实验室研究阶段一跃而成为一种大规模成批量的
近几年来 , 李宗菊[ 14] 用无糖培养技术 , 即在无 糖培养基中 , 在一 个强的光合条件 下富集二氧化 碳 , 可促进小植株的生长 , 几乎没有细菌或真菌污 染 ;但培养过程中 对二氧化碳和光 照度的要求严 格 , 难以控制 , 这表明用二氧化碳来节省碳源似是 不可能的 。
综合上述 , 在固体培养基中 , 用普通白糖代替 分析纯的蔗糖 、白开水代替蒸馏水是完全可行的 。 对于某些植物 , 如香蕉 、烟草等可选用液体培养基 , 以降低琼脂和大量元素 以及激素的用 量 , 降低成 本 ;此外 , 待将来技术成熟时 , 用二氧化碳代替碳源 以降低成本仍然值得探讨 。 2 培养条件的简化 何川生等[ 9] 在烟草 组织培养的试 验中 , 于普 通实验室的夏秋季节 , 以自然温度和太阳辐射光光 照代替日光灯进行固体培养 , 实验前后的差异不明 显 。这可减少能源 消耗 , 降 低了成 本 。 王玉 军[ 6] 在夏秋季节用自然光代替人工辅助光照 , 并在比较 4 个设计不同的自然光培养室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 提出 了建立理想自然 光的培养室模 型 :室高 为 3 m , 长与宽分别为 6 m , 可容纳 10 000 ~ 20 000瓶培 养瓶 , 采用隔热材料 , 尽量增加背面的光照度 , 削弱 南面的强光 。结果发现 , 设计的 5 种培养室中以南 北各设 2 扇窗户 、东西各设 1 扇窗户的 E 型培养室 (图 1)较为理想 。 还有研究证明 :当培养室中培养 架隔板与灯管间的垂直距离大到 30 cm 以上时 , 苗 木不受损伤 , 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 间接降低生产 成本[ 15]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在夏秋季节采用 自然光源代替人工辅助光照是可行的 ;同时 , 在组
参考文献
1 罗士韦 , 许智宏编 .经济植物组织培养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8 2 M atsumoto K , O kuno K , K aw amura H et al .A ppli cati on of cit-
rus i n vit ro plants to environmental p reservation .Part 1 .M icropropagation of suntara orange (Cit rus ret icu lata Blanco)and ref inement of production procedure by cost simulation .J Soc High Technol Agr , 1998 , 10(1):34 ~ 40 3 陈青瑛 , 范 国成 , 陈 景耀 等 .植 物组 织培 养节 省成 本的 初步 试 验 .福建果树 , 1999 , 99 :3 ~ 8 4 程丽芬 .简化培养基试验 .山西林业科技 , 1999 , (3):1 ~ 4 5 董 雁 , 赵继梅 , 别婉 丽等 .继 代培养 基再利 用研究 .辽宁 林业 科技 , 1998 , (4):1 ~ 4 6 王玉军 .简化植物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 究 :[ 硕士学位 论文] .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7 K odym A , Zapata-A rias FJ .Low-cost alt ernat ives for t he micropropagation of banana .Plant Cel l Tiss Org Cul t , 2001 , 66 :67 ~ 71
除了选用替代品降低成本以外 , 也有人用半液 体 、液体培养基代替固体培养基的方法降低成本 。 如陈青瑛等[ 3] 在香 蕉组培中采用半 液体 、固 体二 相培养的结果表明 :半液体培养的增殖倍数比固体 培养的高 , 是后者的 129 .7 %, 菌根数 、根长分别是 固体培养的 175 .8 %和 151 .0 %;而苗高却低于固
LI Jiang *, MA Z heng-Bing , SUN Z hong-Xu , ZHA O Chun-Zhi , T EN G Jing-K un , ZHANG L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Taian 271018)
培室的设计中如何建立理想的利用光源的组培室
也很重要 。
图 1 E 型培养室
3 培养器具的简化 就培养器皿来说 , 可以用普通果酱瓶代替三角 瓶 , 这样使每瓶成本降低 84 .3 %。最好 在塑料封 口膜的中央加一条宽 2 ~ 3 cm 的牛皮纸条 , 这样既 解决了瓶内保湿问题 , 又满足了阴生观叶植物需要 散射弱光照射的要求[ 5] 。 也可用玻璃方瓶代替三 角瓶 (三 角 瓶 的 价 格 约 是 玻 璃 方 瓶 价 格 的 10 倍)[ 6] , 以聚丙烯薄 膜代替棉塞 , 试验表明其 效果 与替代前的无明显差别 , 同样可以达到降低组织培 养成本的目的 。另外 , 国外还有人用新的简易塑料 瓶代替三角瓶 , 降低培养器皿成本的报道[ 16] 。 4 其它方面的简化 不同植物材料的不同部位在相同条件下的增 殖系数不同 , 因此 , 选用适当材料的适当部位对植 物组织培养很重要 。 Rao 等[ 17] 以香子兰和生姜作 为组培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 :生姜的繁殖率比香草 高 , 次培养时间间隔较短 。 沈效东和陈立香等[ 18] 认为在枸杞组培中 , 用半木质化的材料比已木质化 的繁殖系数高, 而总成本仅是已木质化材料的 10 %。李富生等[ 19] 认为甘蔗腋芽快繁种苗技术比 常规的幼叶组织培 养技术具有工序 简化 、原 料节 约 、成本降低 、苗 健壮 、繁殖速度快和变 异小等优 点 , 因此这种技术是目前甘蔗组织培养繁殖中的常 用手段 。 在激素的使用中 , 有人研究满天星[ 10] 和 沙冬青[ 20] 组织培养技术的结果表明 :激素及其配 比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起关键作用 , 选用合适的激素 及其配比 , 可以简化培养程序 , 缩短培养时间 , 从而 间接 降 低组 织 培养 的 成本 。 在日 本 , M atsumoto 等[ 2] 在培养桔子种 子长出的幼苗时 , 改变培 养基 中的生长素含量后 , 每株苗木的成本由 165 日元降 为 116 日元 。 另外 , 在组织培养的某一阶段采用新 技术(如滤纸生根法)可以使这一阶段的成本降低 为原来的1/ 4[ 21] 。 在培养基质中加适量的植物生 长调节物质促使生根, 也可使成本降为原来的 30 %~ 70 %[ 22] 。劳动力是组织培养成本的主要组 成部 分[ 23] , 在发达国家 , 由于劳动 力生产成本 较 高 , 仅有一半的组织培养苗木可应用于生产 ;而在 发展中国家 ,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 采用组织培养
工厂化生产方法 ;无 性繁殖系快速 繁殖的生产 、 试管品种的商品化 , 是目前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 技术在应用上的主流之一[ 1] 。组织培养应用于生 产的两 个关 键因素 就是培 养基 和生 产技 术的简
化[ 2] 。近 20 年来 , 人们为使这项技术能够广泛地 应用于生产 , 对组织培养的成本和经济效益做了 许多研究 ,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本文在前人工 作的基础上 , 提出一些建议 。
收稿 2002-06-06 修定 2003-01-13 * E-mai l :lijiang1166 @163 .com , Tel :0538-8241413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39 卷 第 4 期 , 2003 年 8 月
357
体培养基 , 试管苗的茎增粗 , 从而提高了试管苗的 质量 。 说明香蕉的半液体培养效果显著优于固体 培养 , 且用半液体培养时可降低激素和琼脂的用量 (节省了一半的激素和琼脂费用), 不会出现高位出 根的现象 , 移栽时根系易于与培养基质分离 , 省工 省时 , 既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 又可以实现降低成本 的目的 。 另外 , 何 川生等[ 9] 在烟草的 组织培养中 采用液体培养(不加琼脂)代替固体培养 , 对比试验 的结果表明静止培养效果较好 , 液体培养时大量元 素的用量可减少为原来的 1/2 ~ 1/ 4 , 其培养效果 不变 , 成本降低 。
培养基的组成和培养的组织培养成本被节省
替代品的选择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文献 3 、4
5 6 7 8
1 培养基的简化 在简化培养基的试验中 , 采用白开水代替蒸馏 水 、普通白糖代替分析纯的蔗糖(化学纯蔗糖的价 格是普通白糖的 5 倍), 可以大大节省成本 。 且用 替代品前后 , 苗木质量无 明显差别[ 3, 6, 9, 10] 。 在葡 萄生根的过程中 , 用棉籽壳和珍珠岩的固化物代替 琼脂 , 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约节省 50 %的琼脂费 用), 而且减少葡萄生根过程中基部愈伤组织部位 的产生 , 提高生根率 , 获得高质量的试管苗[ 3] 。在 这方面国外也有相关的报道 。 Puchooa 等[ 11]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