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点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的研究综述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的研究综述

3、对于更大规模的新型节点的应用:本次演示主要针对较小的模块进行了研 究,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新型节点在大规模模块化建筑中的应用情况。
标题:太原机场大跨复杂钢结构 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一、引言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的建设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技术挑战。其中,大跨 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是其中一个核心的挑战。太原机场作为一个重要的交 通枢纽,其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太原机场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通过科学 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这项工作的完成不仅提升 了太原机场的运营能力,也为中国的大跨度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在未来的航空枢纽建设中,能有更多的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的出现,推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谢谢观看
然而,在实践应用中,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首先,节点连接的可靠性存在不足。由于连接方式和材料的限制,节点的连接 部位往往容易产生疲劳和腐蚀等问题,从而导致节点的失效。其次,节点设计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待提高。
由于标准化设计、制造和施工方法的限制,节点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受到了 限制,难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需求。最后,节点制造的精度和质量需要进一步 提高。由于制造工艺和技术的限制,节点制造的精度和质量往往存在偏差,这 也会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的研究综 述
01 摘要
பைடு நூலகம்
目录
02 引言
03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 发展与应用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摘要
本次演示主要对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该领域的 发展历程、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分析了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在此基础上, 本次演示还指出了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 的难点,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 研究综述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共3篇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共3篇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共3篇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1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中,钢结构建筑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灵活选项。

钢结构建筑因其高强度、轻质、可进行可靠连接等特性也变得流行起来。

而与此同时,随着建筑业对高标准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针对建筑的模块化钢结构系统设计研究也开始进行。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概念是指一种结构模式,其中结构元件可以通过构件或模块来建立一个规律的结构网络。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建筑的快速安装和施工,还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该方法大大减少了建筑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达到了更加经济高效的目的。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以探索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用模块化钢结构的可能性和前景。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研究进展:1. 模块化钢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数值模拟(FEM)技术的发展,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设计越来越流行。

工程师可以在计算机上设计结构并通过模拟来检查其稳定性,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钢结构建筑工厂化生产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方式,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同时处理时间也相应缩短。

2.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方式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施工非常迅速。

我们可以看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建筑模块被制造在工厂中,并由吊车运到现场。

在现场,模块可以被简单地堆叠在一起,并使用高精度技术来进行连接。

这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降低了人为失误的风险。

3.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环境方面也具有权衡式优势。

钢材可以重复利用和回收利用,并且其环境影响相对较低,使得其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时代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同时,由于使用了更少的木材和混凝土,这种建筑结构也减少了森林砍伐和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

总之,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是一种充满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

虽然它现在可能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但它的实施已经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更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体系应用与研究进展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体系应用与研究进展

第 40 卷第 1 期2024 年2 月结构工程师Structural Engineers Vol. 40 , No. 1Feb. 2024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体系应用与研究进展刘常振1,*黄杰1邓恩峰2邱明熠1张雷1孙钢柱2(1.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昌 461000; 2.郑州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郑州 450001)摘要近年来,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以其施工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国内外学者针对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受力性能做了大量研究。

从模块连接节点、模块单元抗侧力体系、模块柱受力性能、结构整体性能分析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体系的应用与研究成果。

结合现有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相关规程和标准,给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节点,抗侧力体系,受力性能,研究进展State-of-the-art on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ModularSteel ConstructionLIU Changzhen1,*HUANG Jie1DENG Enfeng2QIU Mingyi1ZHANG Lei1SUN Gangzhu2(1.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Xuchang 461000, China;2.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Abstract Recent years, modular stee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new type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system which is increasingly promoted by the state with its advantages including high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onstruction.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numurous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odular stee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modular steel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r-module connection, lateral force resisting system of the modul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group column, overall structure analysis, etc. 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his field are given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of modular steel construction, which will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Keywords modular steel construction, inter-module connection, lateral force resisting system, mechanical property, research progress0 引言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该体系将每个房间或一定的三维建筑空间划分为一个模块单元[1]。

关于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研究

关于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研究

关于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研究摘要: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其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势。

连接节点作为模块化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再加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于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形式的需求日益增长。

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通过对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连接节点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情况,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设计原理;应用情况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建设的需求。

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在这种建筑形式中,连接节点的设计和选择对于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连接节点是将各个模块连接在一起的关键部分,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连接节点的研究和改进是提高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的特点第一,连接节点施工技术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在传统建筑中,连接节点往往是整个建筑结构的薄弱环节,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而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采用的连接节点施工技术能够确保节点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安全性[1]。

通过精确的计算和设计,连接节点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和外力冲击,保障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二,连接节点施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采用的是预制和预装的方式,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拼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相比传统建筑,连接节点的施工速度更快,可以快速完成建筑的组装和安装。

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还减少了对施工现场的干扰和污染,符合现代社会对绿色环保建筑的需求。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技术及鲁棒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技术及鲁棒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技术及鲁棒性研究进展与展望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二、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技术 (5)2.1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概述 (7)2.2 连接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8)2.2.1 钢板焊接连接 (9)2.2.2 钢管连接 (11)2.2.3 螺栓连接 (12)2.2.4 钢结构焊接节点研究 (13)2.3 连接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15)三、鲁棒性研究进展 (16)3.1 鲁棒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17)3.2 鲁棒性评估方法 (18)3.2.1 结构力学性能评估 (19)3.2.2 能量耗散能力评估 (20)3.2.3 模拟仿真分析 (22)3.3 提高鲁棒性的设计策略 (23)3.3.1 材料选择与优化 (24)3.3.2 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 (26)3.3.3 系统安全监测与维护 (27)四、展望 (29)4.1 研究发展趋势 (30)4.2 创新与应用前景 (31)4.3 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32)五、结论 (33)5.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34)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6)一、内容简述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钢结构建筑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和跨度的扩大,钢结构建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在连接部位的稳定性方面。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技术是一种将建筑分为若干个标准化的模块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方法。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生产效率,还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灵活、便捷。

由于模块之间的连接部位直接承受荷载,其连接部位的鲁棒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针对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技术的鲁棒性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连接部位的力学行为分析、连接件的优化设计以及加固方法等方面。

通过改进连接件的结构和材料,提高连接部位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增强整个结构的鲁棒性。

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3篇

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3篇

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3篇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1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为了推广“绿色、经济、快速、可持续”的建筑理念,建筑行业一直在稳步发展,其中,钢结构建筑因其轻质、高强、施工方便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厂房、仓库、体育馆等场所。

其中,节点是钢结构的薄弱环节,对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提出改进节点连接方式的建议和措施。

实验采用了静力试验法,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刚度、变形等进行了测试。

试验结果表明,节点的承载能力受控于轴向力、剪力和弯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节点的初始刚度较大,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节点的变形主要体现在位移和倾斜两个方向上,其中,向外位移是节点最易发生的一种变形形式,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避免。

基于试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1. 继续加强节点的受力性能和相关设计标准,提高其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2. 在节点连接部位加强设备和螺栓的选材和加工工艺,采用高强度和耐腐蚀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节点的耐用性。

3. 优化节点的结构设计,改进连接方式,增加节点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节点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4. 加强节点施工质量控制,防止施工误差和质量不良导致节点的不稳定和损坏。

总之,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对于推动钢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为钢结构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本研究通过静力试验法探究了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分析了节点的承载能力、刚度、变形等特点,并提出了改进节点连接方式的建议和措施。

研究表明,优化节点结构设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该研究对于推进钢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2低多层模块化钢结构全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居住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研究

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研究

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研究1. 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概述钢材作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建筑材料,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钢结构建筑形式以其巨大的结构优越性,如良好的抗折性、抗弯性、强度、抗震性、韧性、塑性、耐热性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钢结构建筑的工业化、装配式建造特点也带来了大量的构件连接和节点设计问题,对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技术的研究成为钢结构建筑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材料学、力学、美学、建构理论和建筑构造原理等多个理论领域。

通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钢结构建筑构件的材料表现、连接方式和形态表达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现代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在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中,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缝连接、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

焊缝连接主要通过电弧焊将构件连接在一起,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需注意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和超低温状态下的适用性。

螺栓连接具有现场作业快、容易拆除和维修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情况。

铆钉连接则适用于结构受力较小的情况。

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钢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连接构造技术,可以提高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也能够丰富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实现有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2. 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构件连接是钢结构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还关系到施工的便捷性和经济性。

钢结构构件连接的基本概念涉及连接的类型、功能、设计原则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

在钢结构建筑中,构件连接可以根据其连接方式、受力特点以及使用功能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机械连接:通过螺栓、铆钉或自攻螺钉等机械装置实现构件间的连接。

机械连接具有可拆卸、便于调整和维修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钢结构建筑中。

钢结构模块建筑连接节点研究进展

钢结构模块建筑连接节点研究进展

三、连接节点的优化设计
4、考虑环境因素:对节点进行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优化设计,以提高 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四、结论
四、结论
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是关系到建筑物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 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对连接节点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相信未来的连接节点设计将更加先进、高效和经济。
三、结论与展望
4、考虑绿色环保的节点优化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的研究应考虑 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提高节点的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内容
标题:太原机场大跨复杂钢结构 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的建设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技术挑战。其中,大 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是其中一个核心的挑战。太原机场作为一个重要的交 通枢纽,其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建筑业的进步,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逐渐成 为建筑领域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建筑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可重复 利用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钢结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中,连接节点 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次演示将对钢结 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的研究进行综述。
五、结论
五、结论
太原机场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通过科 学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这项工作的完成不仅提升 了太原机场的运营能力,也为中国的大跨度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在未来的航空枢纽建设中,能有更多的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 出现,推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三、建筑的连接节点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作为一种新 型的建筑形式,钢结构模块建筑在很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未来的 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点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9-02T16:48:09.8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曹冬英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应用十分广泛。

天津市金万方钢结构有限公司天津市 30171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应用十分广泛。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是一种装配率较高的结构体系,近年来已成为建筑结构的主要发展方向。

采用MIDAS软件,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布置方式的模型,分析模块布置对模块化钢结构应力分布和整体位移的影响,指出两种布置方式的利弊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模块化钢结构;模块布置方式;MIDAS
引言
模块化建筑是指把一个或多个建筑单元作为预制模块、在工厂预制后运到工地进行安装的建筑形式。

每一个预制模块可为带有采暖、上下水道及照明等所有管网的装修完备的房间单元。

模块化单元可以用来形成完整的房间、或者作为大房间的一部分,也可以用来制作一些专用服务单元例如厕所、电梯、厨卫等。

由模块化建筑的特点可知,每个模块单元都是由顶梁、底梁和角柱组成的完整结构体系。

相邻的模块通过角部的连接节点传递荷载、协调变形,使多个单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整体结构。

若没有可靠的连接节点,由多个模块拼接成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形、破坏甚至倒塌。

1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的特点
(1)模块化房屋一般有四柱八梁组成,模数和模数协调的方式进行设计、生产和装配。

(2)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实现功能完整的建筑产品,受外界环境影响小,装配率可以达到90%以上。

(3)施工噪音小,绿色环保,现场拼装,施工周期短,具有可重复利用的优点,是一种绿色建筑。

2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点
2.1盖板螺栓连接
盖板螺栓连接,指一般在构件端部预留螺栓孔,通过盖板用高强度螺栓将相邻两个模块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形式。

许多学者创新性地提出并研究了各种新的连接做法。

不同的盖板螺栓连接形式会有不同的转动刚度,这会对结构整体性能产生巨大影响。

双向连接的盖板螺栓连接方式并测试其抗剪性能。

连接板上留有螺栓孔,螺栓孔分布在角柱的两侧。

安装时,较长连接板在内,较短连接板在外,有序叠合后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由于连接板较宽,梁柱节点和模块间节点要有一定的距离。

而且这种连接节点对施工空间要求高,只适用于建筑的外侧。

2.2模块化钢结构上设备安装定位基准的选择
模块化钢结构上常用的设备安装定位基准有模块中心线(中心点)和结构轴线。

采用两种定位基准时,设备的特点不同,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的设备情况进行选择。

常规来讲,以模块中心线定位,能够精确控制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设备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但是容易出现设备与结构之间的碰撞。

按照模块轴线进行定位时,能够优先保证设备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钢结构模块在一个方向上只有一个中心线,但是可以而且是往往存在着多条轴线,一般选择轴线为定位基准是,是选择那些与设备距离最近或是设备特殊结构(如泵的出口)朝向的轴线。

2.3铸钢节点连接
铸钢节点,是指把梁柱节点做成一个进行了专业化设计的铸钢件,再通过螺栓连接、机械连接等方法将铸钢件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形式。

为了避免直接在构件端部进行连接造成的截面削弱、精度较差等弊端,铸钢节点也逐步应用到模块化建筑中。

由螺栓连接上下铸钢件,铸钢件在模块内与梁柱焊接连接。

但该连接节点对施工空间要求高,只能用于建筑的角部,实现单根角柱的上下连接。

2.4现场装配阶段的质量控制
模块运输至现场后,应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监理人员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并签字接收后,才可以进行起吊和安装。

对于起吊和安装,都应该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

由于单个模块重量超过20t,所以使用传统的塔吊无法进行吊装,需要使用经过专业设计的塔吊。

对于高度不超过汽车吊使用范围的建设项目,可以使用汽车吊。

起吊之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无不良故障。

对于吊车司机的选择,应选择那些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并且在起吊之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起吊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指挥。

严禁将吊车钩直接和模块相连,必须通过专业吊具才能和模块相连。

连接主要包括模块间的横向连接和竖向连接。

连接方式通常为高强螺栓连接和焊接连接。

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首先应对所用高强螺栓和螺母进行检验,只有在检验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连接完成后,应对其连接质量进行检测。

采用焊接连接时,施焊人员必须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所用焊接材料也应检测合格,检测完成后,需由专业机构对焊缝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测。

2.5组合连接
组合连接,是指结合混凝土和钢结构连接方法实现模块间连接的节点形式。

为了解决钢结构耐火性、抗腐蚀性差,稳定性低的问题,在模块间连接中也会借鉴组合结构的思想。

相邻模块底梁上各预先焊接一块角钢,吊装就位后先用螺栓连接角钢,然后浇筑角钢附近区域。

下层顶梁与上层底梁则是焊接连接。

该连接节点适用于梁贯通的模块单元,灵活使用角钢可以实现较大刚度,而且利用混凝土削弱了螺栓滑移。

安装时,将上下角柱对中扣合,抗剪键能够顺利卡在限位构件上,然后从预留洞口进行浇筑,形成刚性节点。

该连接节点施工方便,刚度较大,但难以实现模块间水平连接,适用于建筑角部。

2.6现场装配阶段的质量控制
模块运输至现场后,应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监理人员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并签字接收后,才可以进行起吊和安装。

对于起吊和安装,都应该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

由于单个模块重量超过20t,所以使用传统的塔吊无法进行吊装,需要使用经过专业设计的塔吊。

对于高度不超过汽车吊使用范围的建设项目,可以使用汽车吊。

起吊之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无不良故障。

对于吊车司机的选择,应选择那些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并且在起吊之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起吊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指挥。

严禁将吊车钩直接和模块相连,必须通过专业吊具才能和模块相连。

连接主要包括模块间的横向连接和竖向连接。

连接方式通常为高强螺栓连接和焊接连接。

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首先应对所用高强螺栓和螺母进行检验,只有在检验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连接完成后,应对其连接质量进行检测。

采用焊接连接时,施焊人员必须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所用焊接材料也应检测合格,检测完成后,需由专业机构对焊缝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关质量控制方法和内容还不是非常成熟,随着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与之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关键检测技术也会逐步成熟。

在模块化钢结构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所有的钢结构都是为设备服务的,设备的定位安装也都必须为要这一中心目标展开。

必要时可以为实现设备的顺利安装和连接而对结构进行适应性修改。

参考文献
[1]吴新霖.模块化建筑结构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探讨[J].建筑知识,2016,36(1):290-290.
[2]梅世强,吴波,毛凯,等.某多层住宅建筑结构标准化设计探索[J].钢结构,2018,33(2):51-55.
[3]李国强,李春和,侯兆新,等.国外全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4]陈红磊,陈琛,李国强.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的研究综述[J].钢结构,2018,33(12):1-5+27.
[5]曲可鑫.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