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汇集
高三地理等值线练习题及答案

320班专题辅导小页资料——等值线时间:9月8日学生:李勤陈汝嫣朱晓蒙余柳烟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的相对变率.一般来说,降水相对变率比绝对变率更具有意义.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相对变率(%)等值线图,完成1-2题.1、图中年降水相对变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C点年降水相对变率变化值小于15%B 黄土高原变率大于华北平原C 越往北年变率越大D 降水量多的地区年变率小2、关于不同地点,年变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点变率大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冬季降水减少B B点年变率比同纬度小是受地形的影响较大C C点年变率异常受台风雨的影响较大D 西北内陆区全年降水少 ,降水变率小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3—4题。
3、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梁和其下面的河谷的高差最接近()A、10米B、40米C、80米D、110米4、当地环保局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A、甲B、乙C、丙D、丁读澳大利亚某季节等温线(℃)和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5~7题。
5.图示季节,Q地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6.右图中可能出现降水地点是A.T B.R C.S D.Q7.影响左图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太阳辐射下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9.在7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将会向北弯曲C.河流东岸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不会发生变化10.读等高线图回答: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中,坡度最大的是A.①B.② C.③ D.④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及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值有100米、200米、300米、400米。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等值线图(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等值线图(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A.平原B.山地C.丘陵D.低缓高原2.图中有一处适合开展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至陡崖最高处,上升的垂直高度可能为()A.65米B.95米C.135米D.225米答案 1.C 2.C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对a、b、c、d四地温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A.a>b B.b=cC.a>c D.c=d4.下列符合图中河流干流流量随流程变化的是()答案 3.A 4.C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5~6题。
5.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再向西6.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答案 5.C 6.C读图,完成7~8题。
7.此时,图中海域海水透明度的分布特点是()A.南海北部海水透明度最高B.琼州海峡海水透明度最高C.台湾海峡海水透明度高于曾母暗沙附近海域D.由沿岸向外海,海水透明度呈升高趋势8.关于图中海域海水透明度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岸地区向大海大量排放污水,会大幅降低海水透明度B.河流向大海输送泥沙,泥沙堆积,导致近海海水透明度比外海高C.海水透明度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近海水产养殖会增加海水透明度答案7.D8.A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山峰M与①地的高差可能为()A.840米B.760米C.580米D.180米10.关于河流沿岸②③④⑤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水运优势最明显B.③地为河流的侵蚀岸C.④地的河水流速最慢D.⑤地易受洪涝的影响答案9.C10.A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高考地理专项练习:等值线图(解析版)

高考地理专项练习:等值线图(解析版)一、选择题1.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据此回答下题。
(1)该地区()A. 位于南半球B. 该日昼长夜短C. 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D. 典范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此时下列产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A. 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抵达一年中的最小值B. 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C. 巴西利亚相近的草原一片葱绿D. 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2.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联合纬线上。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A. 南半球、低纬度B. 北半球、中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 北半球、高纬度(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 山地B. 丘陵C. 高原D. 盆地3.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效用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效用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鉴别大抵流向)。
完成下列各题。
(1)若在该河开辟漂泊旅游项目,那么漂泊的出发地应设在()A. a区B. d区C. e区D. g区(2)若该市包含下列效用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是()A. 住宅区B. 文化区C. 产业区D. 中央商务区4.“雨舌”是指充沛降水地区呈“舌头”状向某地偏向延伸的现象。
读西藏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和“雨舌”位置图,完成下列标题。
(1)影响“雨舌”地区的主要降水因素是()A. 洋流B. 地形C. 植被D. 纬度(2)位于“舌尖”上的波密县,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A. 喀斯专程貌广布B. 冰川与森林相连C. 水网密布,水流湍急D. 泥土深厚,有机质多5.下图中等值线为房价(元/平方米),A处房价高于四周,其原因不可能是()A. 相近公路干线交汇,车辆过多B. 靠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C. 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D. 阵势平展,工厂林立,就业方便6.四幅等降水量线图中,画法正确的是()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7.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市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气候危害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高考地理等值线图试题

高考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等值线图又称等量线图。
是以相等数值点的连线表示连续分布且逐渐变化的数量特征的一种图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等值线图试题,仅供大家参考!高考地理等值线图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2013高考题安徽卷 )图10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完成30~31题。
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 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 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以经纬网和区域地理环境图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和读图能力。
考点定位: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及其判读能力区域定位能力【解题思路】?根据经纬网定位、北部山峰和1月0℃等温线经过地区可判断该地处秦岭南坡,1月0℃等温线向北、高纬暖温带方向偏移、向高海拔、落叶阔叶林带偏移?故选D项。
.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答案】B【命题立意】以等温线的位置变化图考查基本读图分析问题能力。
考点定位: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及其判读能力【解题思路】受气候变暖影响1月0℃等温线向高海拔地区偏移,在地势影响下的两条等温线可看成是等高线,1959-2009线海拔相对较高,可判断甲为山岭、乙为谷地,甲海拔高于乙、年平均温低于乙,甲乙受气候变暖影响冬温趋于上升?故选B项。
(2013高考题大纲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图2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10~11题。
.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H、RB.Q、RC.Q、HD.H、K【答案】10.A【试题立意】考查了等值线图的数值判断问题,并运用了“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
试题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
试题难易度:难。
【解题思路】R的取值范围是160~180,Q是180~200。
高中地理等值线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等值线专题训练读世界某区域6月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9~11题。
1.甲地的气压最可能是A.1005hPa B.1007hPa C.1008hPa D.1011hPa答案: B2.图中乙地的风向是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答案: D3.此时,天气晴朗的地区最可能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 D下图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丙为城市。
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图中省道交通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是A.技术 B.聚落 C.地形 D.耕地答案: C5.图示地区A.在①处看省道上甲到乙行驶的方向为由西向东再转向东南B.车辆由甲向乙行驶比由乙向甲行驶所用的时间短C.车辆由甲向乙行驶和由乙向甲行驶所用的时间相同D.在①处看不到丙城到乙地路段上的车辆答案: B6.丙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及原因分别是A.向西南发展地形平坦开阔,沿交通线分布B.向东发展地形平坦开阔,沿交通线和河流分布C.向北发展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水源地——山塘水库D.向西发展地形平坦开阔,沿河谷分布,靠近瀑布等风景区答案: B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气温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7.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降水C.沿岸洋流D.曲折海岸答案: C8.图示地区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B.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C.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D.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答案: A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图(单位:米)。
为了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该地旅游局将原有登山线路中的某段改造为玻璃栈道(小图所示)。
完成7~8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人类活动布局合理的是A. 甲—水文站B. 乙—农田C. 丙—瞭望台D. 丁—聚落答案: B10.最适宜改造为玻璃栈道的是A. ①段B. ②段C. ③段D. ④段答案: C下图为2014年12月14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5~6题。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C.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D.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A.80 mm B.190 mm C.310 mm D.430 mm【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顺序变化。
图中等值差是50mm,甲地的降水量可能是350-400mm之间。
乙地降水量位于400-450mm之间。
可以判断甲乙之间降水量差值在0-100mm之间,选项A对。
【2】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答案】B【解析】图中甲处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密度小,水汽少,A错。
受地形阻挡,气流抬升作用明显,降水较多,B对。
这里距海洋远,接近非季风区,冷暖扭转相遇少,C错。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覆盖率低,D错。
【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A位置等值线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解释形成原因。
(8分)(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10分)(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10分)(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6分)【答案】(1)A处等值线向北凸出(弯曲)(2分);A处位于大兴安岭东侧(2分),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2分)A处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河流封冻日数较少,致使等温线向北凸出弯曲。
(2分)(2)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2分)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2分)河流众多,上游河流来水量大;(2分)河流有凌汛现象,浮冰阻塞河道,河水易漫入平原。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综合测试题正式版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综合测试题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高三地理等值线图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图中属南半球寒流的是2、读右图,回答2~3题。
M、N两地区位于同一纬度的不同海区,曲线代表等温线,关于此图的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A、此海区在南半球B、N处为暖流C、M、N可能在中低纬度海区D、若图示为太平洋海区,N为东澳大利亚暖流3、如果,M、N表示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区的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地的温度低于N地B、M地为陆地,则表示的季节为此区冬季C、M地为海洋,则表示的季节为此区夏季D、此图若是7月份等温线图,M为陆地4、下左图为大洋等温线,在A、B、C、D四点中秘鲁寒流流经的海区是5、读上右图,关于图中时间和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该图反映了此半球1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②该图反映了北半球7月份气温的公布特点③此时,同纬度的陆地气温较海洋高④此时,同纬度的海洋气温较陆地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关于与上右图中相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此时,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②此时,南半球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③此时,北半球各地黑夜时间长于白天④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处于全年较慢时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 .下列三幅等温线图和一幅等压线图中,表示北半球7月份的是读等值线图,回答8-11:8、若此图等值线①>②>③,则图中由丙到丁表示A.河流流向B.高压脊C.暖流流向D.寒流流向9、若图为沿海等盐度线且①>②>③,则可能表示河口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10、若图等值线为等温线且③>②>①,当北京时间6月22日10点时,甲乙地区区时为6月21日23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地区在南半球且甲乙为海洋B.图中地区在北半球且丙丁洋流为日本暖流C.图中甲乙为陆地,丙丁洋流为本格拉寒流D.图中丙丁为海洋,且丙丁洋流为巴西暖流11、依据第(3)题结论,则丙丁附近国家A.只能是热带雨林气候B.农产品以出口牛肉著名世界C.为本洲最大国家D.当地草原上草木茂盛读等高线示意图2(单位:米)完成12-14小题12.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A、aB、bC、cD、d13.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4.如果该地形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a、b、c、d四点中降水量少的是A、aB、bC、cD、d15.下左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及岩层分布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此地的地质构造是地堑B. B.图中所示此地的地质构造是向斜C.在丙处建坝修水库可以解决乙村缺水问题D. D.在丙处建坝修水库可能发生水库漏水现象丙读上右图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16-18题。
高中地理试题等值线试题

高中地理试题等值线试题读图 1,回答 1~ 3 题。
(图中某时海平面均匀气压(单位:hPa))图 11. M 、2. N A. 南风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1020、1015、处的流行风向不行能是()B. 西风C.西南风D.东寒风3.图示地域A. ①4 月份因大陆气团与大海气团交绥而降水许多的地方为(B. ②C.③D.④)读图2,回答4~ 5 题。
图 24.图 2 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要素是()A. 降水B.暖流C.寒流D. 径流5.在等值线的年内改动中,Q 点(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近来的时段是(月月月读等值线表示图3,据图判断6~8 题。
)图 36. a 为 500 米, b 为 1000 米,地处浙江省内()A. 气压:甲<乙B.气温:甲<乙C. 降水:甲<乙D.坡度:甲<乙7. a 为 1000 百帕, c 为 990 百帕,夏秋天地处华南某地域()A. 乙吹东南风,甲吹西寒风B. 风速:甲<乙C.该气流系统为反气旋D. 该系统带来急风暴雨8. a 为 2℃,b 为 5℃,c 为 8℃,该图为贵州某地某月等温线图()A. 为冬天某月等温线图B. 乙为朝阳山坡C.甲比乙低约500 米D. 甲地和乙地宜发展耕种业9.读图 4 为某地热力原由形成的高空等压面散布状况表示图,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图 4A. 气压:①<② <③B.气温:甲地<乙地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10.图 5 中各图等高距同样,则相关a、 b、 c、d 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 5=b=c=d> c> d> b>d>c>a>b>a>d11.图 6 所示等高线中,表示集水线的是()图6线线线线12.图 7 所示地区内,最适合停靠巨型货船的是()图7A. ①B. ②C.③D. ④读图 8,回答 13~ 15 题图 813.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大海,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A . d>b>c>a B. c>d>a>b C.c>a>d>b D .d>b>c>a14.此图乙、丙处若为北太平洋海水等温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北递减,则丙处为()A .北赤道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C.日本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15.若此图为等高线,则:()A .沿 a、c 线能发育河流B .沿 b、 d 线成为河流的分水岭C.该地区的地势起伏不大D. a、 c 两地的气温差与b、d 两地的气温差靠近16.读图 9 剖析,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图 9A .气压甲高于乙B.日照时间乙擅长甲C.年降水量乙大于甲 D .海拨甲高于乙等10 剖析回答以下17— 1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汇集选择题图1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1—2题。
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
回答3-4题。
3.该地7月的月均温约为A. 10 CB. 15 CC. 20 CD. 25 C4.该地最可能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草原气候读图3完成5—6题5.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
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6.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c的积温”图,完成7-10题7.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A. 711 米C. 713 米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A.风力侵蚀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B. 712 米D. 714 米)B.风力堆积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图2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
这种气候图与其它气候图相比较,图IA.东高西低B.西北高,东南 低C.北高南低D.南北高,中间低8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A.①B.②C.③D.④9 .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A.泥石流B.地震C.台风D.滑坡10 .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 550k m C. 470km B. 600k mD. 300km卜面两幅天气预报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数字表示气压值(hpa )和气温值(C )。
读图回答11-13题。
11 . 2009年3月17日香港的最高气温较A.吹偏南风,受暖空气影响 C.受高压脊控制,大气保温作用强 12 .分析图中资料可知()A.我国大部分地区16日与17日均受高压控制 8. 30° N 附近海域17日高压势力减弱 C.上海16日与17日均吹偏北风 D.渤海海域17日风速减小13. 2009年3月17 14: 00,石家庄实况气温最高达到30.4 Co 其主要原因是()A.石家庄受来自太行山脉的焚风影响B.石家庄春季已不受冬季风影响C.石家庄2008年冬季无明显降雪D.石家庄2009年初春冷锋活动不明显极地考察研究成为近年热点。
读“南极地区等降水量线图”,据图回答 14-16题。
14 .我国南极考察队经过对南级内陆冰盖的考察, 确认了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 (80。
22'00〃 S, 70° 21' 11〃 E ),这一点位于我国南极长城站(62° 12' 59〃 S, 58° 57' 52〃 W )的B.受海风影响,气温升高快 D.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16日有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是(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15.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B.我国南极中山站(69° 22' 24〃 S, 76 22' 40〃 E)年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高压控制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16.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牲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集中的地区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低的原因之一是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C.南极地区是地球上风力最大的地区D.南极地区河流呈放射状分布读下图,回答17-20题。
17.对上图所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的是7月份B.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正强C.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D.该图东部地区正值少雨季节18.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①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炎热干燥②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③两亿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④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进化缓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澳大利亚大陆沙漠和半沙漠分布很广,主要原因是A.大陆地势很高,阻碍水汽深入大陆内部B.大陆广大地区距海较远C.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20.当澳大利亚大陆上等温线大致向低纬方向凸出时A.全球正值一月前后B.我国各地均是昼短夜长C.南极大陆正值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D.北印度洋海水大致自西向江流读右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b<c,回答21—23题。
21 .若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引起图中mn虚线处等风速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山脉的阻挡 B .防护林的阻挡C.峡谷的“狭管效应” D .经过城市地区 22.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等压线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q 线附近天气晴朗 C.甲地风力比丙地风力小B.乙地盛行西南风 D.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与 mn 线这样的天气系统有关 23.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图示地区为纬度 35。
附近,pq 位于海洋,mn 位于陆地,则此时下列现象 中可信的是: A.珠江口易出现咸潮C.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高B.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短夜长 D.亚欧大陆正受印度低压控制 右图所示a 、b 、 c 、 d 、e 为某地的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24〜25题。
24.若a 、b 、c 、d 、e 为青海湖湖水等盐度线,且 a>b>c>d>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B 、 D 、甲处的浮力最大 ①处有大量冰雪融水汇入 ③处有一大河注入.. 甲处有淡水泉涌出 25.若a 、b 、c 、d 、e 为等震线(破坏程度即烈度相等的 各点的连线)示意图,且 a<b<c<d<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B 、C D 、 ①处烈度小于②处 ①处震级大于②处.. ①处与②处地质构造对烈度的影响相同 ①处距震中比③处距震中近 读下图 “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6〜27题。
26. 27. ,Ad g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①B.②C.③D.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站在M 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 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综合题(36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表3为乙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28. 1二年降水量(mm)415.5 降水 春 12.0 季节 夏 69.6 分配秋 16.6(%) 冬1.8 蒸发量(mm)408.2(1)通过对上图所示地区西北部某处的研究, 发现该处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呈现下图B 所示的特点,并且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
分)A.等高线,单位米B.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单位焦耳C.年雾日数等值线,单位日D. 7月均温等温线,单位。
C⑴ (2) 简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0分)甲地与乙地纬度仅相差 2度,但气温差异却很大,试分析甲地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8分) ⑶(4) 简要说明图示地区东部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指出乙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0 分) (8分 29. (34分)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 A 所示地区进行长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对该区域 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图A①简要描述该处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10 分)②分析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的原因。
(4分)(2)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和地图等资料了解到图 A 中A 、B 、C 所在的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漠化”现象。
石漠化是指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试从地形条 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角度综合表述这些地区易形成“石漠化”的自然原因。
(12 分)(14 分)(3)下图中的等值线是图 5中D 城市周围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则此等值线最有可能表示( )( 2图B铁路 河藐 城市(4)从图中等值线的数值特征看,D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一个高值区,简述该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读下图回答(1)—(5)题(1)A地和B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A.2000 〜4000m B . 1000 〜3000mC . 3000 〜5000m D.4000 〜6000m(2)请描述当地的地形特征?(4分)(3)C地拥有迄今为止,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该工程的名称是.(2 分)(4)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在B地发生8.0级地震,伴随着大地震,为什么B地还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分)⑸试分析影响D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8分)28.⑴以山地平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多中小河流;针阔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黑土(黑钙土、沼泽土)(10分)⑵甲(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温度低。
(8分)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地处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
(自然条件任答三条,社会经济条件任答两条)(10分)⑷热量不足多旱涝冻害土壤盐碱化(多沼泽地)(8分)29(1)(14分)①等温线北段大致呈南北走向,南段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或等温线大致平行,中间向西弯曲);(2分)分布较密集;(2分)自西向东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
(2分)受山河相间的地形影响;(2分)地势起伏大。
(2分)②乙地和丙地都处于西南风白迎风坡,降水丰富;(2分)甲地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2分)(2)(12分)地形崎岖(3分);石灰岩分布较广(3分);高温多雨的气候(3分);流水侵蚀作用强,导致石灰岩裸露,形成“石漠化” 。
(3分)⑶(2分)C(4)(6分)地处河流汇合处,水汽来源丰富,空气湿度大;(2分)地形崎岖,风速小;(2分)夜晚周围山地冷空气下滑,近地面空气降温幅度大,水汽容易凝结(2分);工业发达,空气中烟尘微粒多,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
(2分)(要求写出其中3条)30.(1)D(2 分)(2)西(北)部高原山地、地形崎岖;(2分)东(南)部地形平坦(2分)(3)都江堰(2 分)(4)地质构造不稳,地质灾害多发,山体破碎;(2 分)地形崎岖,山体陡峭;人类对山坡植被的破坏.(降水变率大》(2 分)(5)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2 分)成都平原上,地形平坦;河流流经,水源充足;(2 分)社会经济因素:政府所在地,为区域政治文化中心;(2 分)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农业基础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