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3《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植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2.难点:
-掌握各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活习性,理解其适应环境的生物学意义。
-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进行植物分类,并能正确运用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
(四)课堂练习
1.让学生运用植物检索表,尝试对几种未知植物进行分类。
2.根据提供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识别并描述其所属类群的特征。
3.设计一些关于植物分类的选择题、填空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
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各类群的特征。强调植物分类的意义,如了解植物的演化历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植物,发现植物的奥秘,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最后,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4.裸子植物:讲解裸子植物的特征,如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适应干旱生活等,同时展示裸子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一类群。
5.被子植物:详细介绍被子植物的特征,如种子有果皮包被、适应性强、种类繁多等,并通过图片展示被子植物的多样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植物类群,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讨论该类群的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网络资源等。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二、教学内容
1.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各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等特征。
3.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植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出示海带、葫芦藓、盆栽铁线蕨、盆栽蚕豆。)
【问】:谁认识这几种植物?哪种植物能开花结果,哪几种植物既不开花也不结果?
世界上不仅有绿色开花的植物,而且还有不开花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中能够开花并结出种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除种子植物外,那些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的植物,主要包括三大类,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海带、葫芦藓、铁线蕨就分别属于这三大类植物。
(利用谈话法小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问】:与藻类植物相比,葫芦藓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
(归纳:苔藓植物是绿色多细胞植物,一般有茎、叶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
【问】:苔藓植物的茎、叶上有无“筋络”?
(归纳:苔藓植物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问】:苔藓植物的生活习性与藻类植物(水绵)有什么不同?
(归纳: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陆地)
【学生活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二》植物系统进化树
【提问】: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动植物的进化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
请同学们观察植物进化树(出示植物进化树的挂图),从植物进化树图片中你获取哪些信息?请同学分组讨论并思考,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1)观察植物系统进化树,分析不同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
海带和紫菜不呈绿色,是因为它们的叶绿体中除了含有叶绿素之外,还分别含有大量的藻黄素或藻红素,所以分别为褐色和紫色。
【教师补充】: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藻类植物可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并且是地球上氧气的重要来源。
2、海藻的药用价值很大,例如海带体内含有丰富的碘,长期食用海带,能预防和治疗“大脖子病”。我国在2000年前已利用海藻做药。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种子植物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课程名称:植物的主要类群课程目标:1.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方法。
2.掌握主要的植物类群的特征和代表物种。
3.了解植物类群的生活方式和生态角色。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方法1.1植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植物分类对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植物进行研究和交流。
1.2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介绍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1.3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介绍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形态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地理学和化学分析等。
第二课: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2.1苔藓植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介绍苔藓植物的特征,如无维管束、无真根等,以及代表物种如泥炭藓、藓状珊瑚藓等。
2.2蕨类植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介绍蕨类植物的特征,如有维管束、有真根等,以及代表物种如水蕨、地钱等。
2.3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态角色-介绍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方式,如细胞壁钙化、繁殖方式等,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课: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3.1裸子植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介绍裸子植物的特征,如有裸露的种子、无花果等,以及代表物种如松树、银杏等。
3.2种子植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介绍种子植物的特征,如有包裹种子的果实、有花等,以及代表物种如玫瑰、苹果树等。
3.3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态角色-介绍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生活方式,如种子的传播方式、花的结构等,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课:被子植物的分类和特征4.1被子植物的分类和特征-介绍被子植物的分类,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以及其特征,如有真根、有包裹种子的果实等。
4.2单子叶植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介绍单子叶植物的特征,如叶子的形态、花的结构等,以及代表物种如水稻、玉米等。
4.3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介绍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如叶子的形态、花的结构等,以及代表物种如玫瑰、葡萄等。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代表植物:铁线蕨、满江红、蕨、卷柏
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和叶,出现输导组织,适应陆地生活
三、蕨类植物 与人类的关系:食用、入药、观赏、绿肥与饲料
组织学生讨论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讨论
汇报、讨论、总结
讨论回答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一些蕨类植物,提问: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在那里?
组织学生观察蕨类植物的标本或实物。
观察并思考:
1.蕨类植物有专门的根、茎、叶吗?
2.蕨类植物为什么比苔藓植物高大?
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对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总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思考回答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一些苔藓植物,提问: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在哪里?
组织学生观察苔藓植物的标本或实物,要求找到苔藓植物的根茎叶,并测量苔藓植物的高度
观察时思考:
l.有专门的根、茎、叶吗?
2为什么苔藓植物那么矮小?
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对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回顾上节课的植物系统进化树,提问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在进化中的地位哪一个更高等?
课题名称: 第22章 第3节植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
教师姓名:黎华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3节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第3节植物的主要类群一.教学目标1.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2.认识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3.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知道被子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二.教学重难点1.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2.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3.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种子植物【引入】:自然界中的植物一般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呢?——(种子)但是我们学过的藻类、苔藓、蕨类,孢子比较显著,能脱离母体而发育,统称孢子植物。
现在我们要学习靠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种子植物。
出示一些种子植物的图片,了解种子植物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种子植物的特征: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教师讲解】:种子植物适应干旱陆生环境的能力很强,分布极广泛,种类繁多。
根据种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而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那么,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松树雌球果和桃树的果实。
【学生活动】:——相同点:都含有种子。
(同属于种子植物)——不同点:松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桃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种子不裸露(属于被子植物)【结论】: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种子有无果皮包被!《二》裸子植物【问】:在日常地生活里我们常见的植物中有哪些裸子植物,你能举出例子吗?【教师讲解】:裸子植物种类不算多,全世界有800多种,我国就有250多种,我国大部分森林都是以松树为主要树种构成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得出你想要的答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课外的的资料,寻找答案:我国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誉。
【补充】: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裸子植物的资源十分丰富。
我国还有一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稀裸子植物,数量十分稀少,例如:银杏、水杉、银杉。
《三》被子植物【问】: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为高等的植物。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2.3《植物的主要类群》课程教学设计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类群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强化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年级对植物相关知识的初步接触以及生活经验,了解了种子植物的一些知识,而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却知之甚少。
本节课就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揭开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神秘面纱。
同时他们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上可以充分展示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课件制作、微课的制作、导学案编写、视频的收集和剪切、电子相册的制作等2、学生观察活动的器材和观察的植物准备(解剖盘、镊子、放大镜、苔藓植物如地钱、葫芦藓;蕨类植物如贯众、蕨)3、小组记分卡(二)学生准备学生采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带到学校里并收集采集照片。
四、教学设计思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认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的观察活动,通过问题串的方式逐一解答相关问题,并比较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突出的地方:(一)课前让学生分小组去采集常见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熟悉它们的生长环境,初识它们的形态特征,并将采集的植物带回课堂。
同时收集采集的照片发给老师。
(二)学生分小组观察苔藓和蕨类植物并小组讨论逐一解答教师设置的问题串。
(三)利用教师录制的微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在学习中逐步渗透保护植物、热爱植物的情感。
五、重点难点认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活动1 【兴趣引入】利用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周末采集植物时拍的照片做成电子相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植物的主要类群。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下册《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初二是学生生物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分类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需关注以下学情:
1.知识储备:学生对植物的常见种类和基本特征有所了解,但对于植物分类体系和具体类群的深入认识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和梳理。
4.实践与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校园植物调查、家庭植物养护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崇尚科学:认识到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尊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爱护植物: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关注植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3.合作与分享: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表达,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以校园植物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植物的魅力。
2.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分类的兴趣。
3.教学内容:介绍校园内常见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植物。
-教师强调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植物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植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植物,至少选取5种不同类群的植物进行观察。要求学生详细描述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等,并尝试运用所学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4.创作作业: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一份关于植物分类的手抄报或思维导图。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涵盖植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分类原则等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植物的主要类群》(北师大)

教师学科教案[20 -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三节《植物的主要类群》内容包括:植物系统进化树,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主要类群。
【知识与能力目标】1. 初步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
2. 了解不同植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3. 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植物进化树。
【过程与方法目标】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和讲述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类群(藻类、苔藓、蕨类),以及这些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各个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挂图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教师:在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物恐怕要算绿色植物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他们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提供了食物等。
绿色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
你知道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大约有多少种?他们都有那些类群?你能说出他们的生活环境吗?学生:聆听老师谈话,进入情景,回答问题。
【讲授新课】教师: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认识生物圈中有那些绿色植物,他们都那些特点。
首先我们来讨论植物的主要类群,关于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这四类植物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思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2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结构:
1.1科学知识、技能要素:
知识要素:
(1)自然界的植物根据繁殖方式被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生物。
(2)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又可将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可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及两者之间的特征、区别和代表植物。
技能要素:
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之间的区别,增强观察、分析的能力。
1.2科学过程方法要素
通过对一些常见植物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的分析能正确判断其所属类群,增强实践能力
与知识迁移能力。
1.3态度、情感、价值观要素
通过学习各种植物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来提升保护植物的意识,促进积极参与保护植物的公益性活动,理解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地球与人类发展的意义。
1.4STS关系要素
地球上生物的存在与繁衍对人类,对环境、对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巨大的贡献,它们维护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许多植物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植物的多样性
构成了地球的生机盎然。
2■前后章节联系:
本课时“植物的主要类群”选自教材华师大版初一科学第六章“生物的类群”中的第二节,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阐述了动物的分类及几种代表特征。
第三节则阐述了除动物与植物以外生物,细菌和真菌。
第四节“生物的分类”阐述了科学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
内容联系上看,第一、二、三节对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的分别阐述构成了生物的总和,第四节则是在前三节基础之上的扩充与深化,阐述了面对眼花缭乱的诸多生物将其进行科学归类
的方法,达到由感性至理性的转变。
知识结构上看,第一、二、三节呈并列关系,第四节呈递进关系,四节内容共同构成了生物的一个较全面的体系,本课时内容同时起到了衔接前后
章节的作用。
3■教学活动结构:
为了让学生“理解”双子叶植物的单子叶植物的区别,教材安排了“与蔬菜交朋友”的活动。
为了“了解”裸子植物,教材安排了“科学技术社会:银杏”的阅读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概念,并能分别举例。
(2 )知道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概念和主要区别,并能分别举例。
2、过程方法目标
根据单、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别常见的被子植物;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学生珍稀植物,保护植物的意识增强。
(2 )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意义。
4、STS目标
了解不同植物所具有的食用价值以及观赏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深度、广度与难度
1■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结构上的差别。
2■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
本课时内容阐述了植物的一个类群种子植物,学生需掌握这个类群包含的几个亚类,以及每个亚类的代表性特征与主要植物代表。
了解各种植物对人类、对社会、对环境的各种价
值与贡献,该节知识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故较容易接受和同化。
四、教学过程
【任务一】
对种子植物的认识【环节一】
种子植物的定义
【环节二】
种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新课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分
类,既然动物有其分类的方法,那
么我们身边的植物呢,是不是也有
这样的一套分类体系呢?让我们来
看一下奇妙的植物世界吧!
【提问】
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一般用
什么繁殖?
【讨论】
比较苹果、豌豆的松树的种子,你
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提问】
图片中的植物均为被子植物,从中
可得出被子植物的哪些主
【回忆并回答】八
大器官:根、茎、
叶、花、果实、种
子。
一般用种子繁殖。
【思考回答】基本
能从图片中看出苹果
的种子有果皮包裹,
而松树的种子则没
有。
自然而然得出被
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
概念。
【思考回答】从图
中可得出被子植物有
果实,会开
开门见山,引导学
生进入课堂学习
提出问题,激发兴
趣与动机,引出种
子植物的概念。
通过讨论和提问加
深学生对被子植物
的理解,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能力
要特征。
【板书】
§6.2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
1 、被子植物:种子被果皮包
裹
花,果实中有种子。
【任务二】
对被子植物的认识
【环节一】
被子植物的分类――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
植物
【环节二】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动动手】
为每位学生发放菜豆种子和玉米种
子。
引导学生将其纵向剖开,观察
其内部结构。
【PPT展示】
仔细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说
说看有什么发现?展示菜豆种子和
玉米种子的纵向剖开图。
【总结】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最大不不同之
处在于:菜豆种子有2枚
子叶,称为双子叶植物。
而玉米种
子有胚乳,只有1枚子叶,称为单
子叶植物。
【板书】
子叶
双子叶植物 2 枚
单子叶植物 1 枚
【PPT展示】
展示梨树和水仙盆景,以梨树
(双子叶植物)和水仙(单子叶
植物)为例,结合图片分别从植物
的根、茎、叶、花来区别两者地不
冋。
【找一找】
从给出的八副图中找出哪些是双子
叶植物,哪些是单子叶植物,并说
明原因。
【板书】
根茎
直根系能加粗
【观察】【讨论】
结合实物和图片观察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的纵向剖开图,在教
师的引导下认识种子
内部的各个结构。
然
后对比两种种子内部
结构的不同之处。
【观察】【讨论】
分别从根、茎、叶、
花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两者的差别。
【观察分析】找出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
植物。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的能力,还有培养
学生的归纳总结能
力,有利于知识的
理解和记忆
五、板书提纲
§6.2植物的主要类群
、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
1 、被子植物:种子被果皮包裹
子叶根茎叶花双子叶植物 2 枚直根系能加粗网状叶脉基数4、5
单子叶植物 1 枚须根系不能加粗平行叶脉基数3
2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