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合集下载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引导探究: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 之一。
2、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具 有重要意义,是世界迄今所知发现的内 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 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 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生存年代:距今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 骨山顶部的洞 穴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小组讨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提示:前额、眉骨、颧骨、鼻子、嘴部、下颏
小组讨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前额 眉骨 颧骨 鼻子 嘴部 下颏
北 京
低平而 粗壮 向后倾
高突
宽扁
人斜
山 倾斜逐 趋向 趋平 直挺 顶 渐减小,薄平 洞 额部逐 人 渐丰满
前伸 不明显
明显 有明显 后缩 下颏。
结论:北京人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山顶洞人与现代人已没有什么区别。
1、生存年代:距今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 骨山顶部的洞 穴
3、体态: 山顶洞人与现代 人已没有什么区 别。
山顶洞人制作的骨针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4、生产生活
(1)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使用人工取火 (3)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4)捕捉水生动物,劳动对象扩大


己庚 辛壬 癸
地十 支 二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甲子表
෌子 ᣬ丑 Ꮁ寅 ᨰ卯 ዐ辰 ࿭巳 ๖午 ᙼ未 ᥆申 ຆ酉 ෌戌 ᣬ亥 Ꮁ子 ᨰ丑 ዐ寅 ࿭卯 ๖辰 ᙼ巳 ᥆午 ຆ未 ෌申 ᣬ酉 Ꮁ戌 ᨰ亥 ዐ子 ࿭丑 ๖寅 ᙼ卯 ᥆辰 ຆ巳 ෌午 ᣬ未 Ꮁ申 ᨰ酉 ዐ戌 ࿭亥 ๖子 ᙼ丑 ᥆寅 ຆ卯 ෌辰 ᣬ巳 Ꮁ午 ᨰ未 ዐ申 ࿭酉 ๖戌 ᙼ亥 ᥆子 ຆ丑 ෌寅 ᣬ卯 Ꮁ辰 ᨰ巳 ዐ午 ࿭未 ๖申 ᙼ酉 ᥆戌 ຆ亥

新人教七上中国历史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新人教七上中国历史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左侧)
(右侧)
(正面)
北京人第五块头盖骨化石 裴文中 北京人头骨复原像 裴文中(1904.1.19-1982.9.18),字明华,河北丰润县(今丰南县)人。
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旧石器学家,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 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古人类学的创始人之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元谋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阅读:P2,勾画批注
(1)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 历史? 距今年代: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请根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 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活地区: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3)元谋人的生产和生活怎样? 生产生活:能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4)元谋人的地位和元谋人的发现有何意义? ①地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②意义: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 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国。
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
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 少,无机质较多,却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作用:化石的发现对我们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提供了重要证据。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阅读:P4-5,勾画批注
1929年12月2日,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2.北京人的发现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3.北京人的生存年代 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4.北京人发现有什么作用? 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证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20)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20)

(4)交通上:①车同轨;②开灵渠;(5)军事上:①北击匈奴;②修长城。

2.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朝的暴政: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刑罚残酷;④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1、爆发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3.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1、项羽和刘邦起义:(1)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成语:破釜沉舟)2、楚汉之争:(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2)双方:项羽和刘邦;(3)目的:争夺帝位。

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相关故事:鸿门宴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释奴为民);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④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轻徭薄赋)。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①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②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历史必考知识默写填空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历史必考知识默写填空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2.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1)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2)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的减免徭役与兵役。

3.“文景之治”的措施?(1)文帝、景帝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

(2)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2.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削爵除国;建立刺史制度。

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3)经济上: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影响:汉式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第13课东汉的兴亡1.建立: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帝的措施?(1)光武帝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2)合并郡县,栽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3.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七上历史一单元1-3课核心知识点梳理

七上历史一单元1-3课核心知识点梳理

七上历史一单元1-3课核心知识点梳理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生产活动:会制造工具粗糙的打制石器,会使用火。

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的特征体貌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北京人平均身高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生存环境: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

使用工具:北京人会制作打制石器。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生活方式:北京结成群体生活。

使用火:主要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使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遗址的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实际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考的证据。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

4.北京人使用火的主要用途: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生活流域:黄河流域。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距今时间:距今约6000年。

居住环境:居住区有房屋、窑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超值陶器的窑场。

房屋特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

使用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

制造骨器、角器等。

生产活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

用渔叉、鱼钩、渔网捕鱼。

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为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鱼纹、鹿纹较多。

还有装饰品和少量的乐器,如陶埙。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1张(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1张(2024版新教材)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主问题1、2、3,并识记。 第二步组员: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 小组长主持,组员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 •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 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进行评价。
主问题1、2、3设计意图 经历自学、互学、展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并识记基础知识。
学上叫地层。
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 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 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 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
就叫作化石;
(2)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 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依据这些特别文字,人们
用打制石器。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所处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时代)
世界地位: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 口店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
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1)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2)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 什么作用?
(1)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 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 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 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 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 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 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


山顶洞穴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 兽虫蛇。”
材料二: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 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 (有1过)什在么材样料的过一生所群活述居才的生可险活以恶更。环好境地下生,存北下京去人?只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
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 教学策略选
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2.通过讲述北京 择与设计
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
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
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 (请您选择本课中最关注的一个学生学习活动,详
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教
学重点:北京人教学难点:劳动创造人本身。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2.通过观察
《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 学生学习能
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 力分析
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细描述这个学习活动如何开展,并描述您针对上述学生 学习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 遗址分布图》设问:(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 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2)探索人类产生奥 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 间的?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资料:首次报 道:1965 年 5 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 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 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 教学过程 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 170 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设问:牙齿告诉了我们 什么秘密?资料:伴随元谋人牙齿的出现,还有一些石 制品,属于旧石器,其形状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 器。在统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炭屑和烧焦的骨头及动物 化石。设问:这些石制品是做什么用的?4.头盖骨的分 量——关注“北京人”资料:1921 年至 1927 年,考古 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 3 枚人类 牙齿化石,将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 京人”图片资料:元谋人北京人牙齿化石对比设问:北 京人的牙齿化石和元谋人的牙齿化石相比有何特点,说

“第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第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课程篇【课标要求】掌握“北京人”的外貌特征及其考古发现的意义,并引申得出化石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对北京人生产生活的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使其认识到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化石;分组学习,锻炼学生小组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北京人”。

包括北京人的发现、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最终构造了其全面而简要的生活状况。

难点:本课涉及的内容距离现今时间久远,需要依靠科学推断来开展联想得出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教材整合法;讨论法教学;情景式教学。

【情境导入】猜猜看: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张老照片。

问:同学们,猜猜看图片中的人怀抱的是什么?(生交流回答)教师讲述:1.这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第一个北京人头骨化石。

2.教师继续讲述当时发现这一化石的具体过程和保存运输经历。

北京人遗址及化石的发现,是世界古人类研究史上的大事。

“北京人”虽然不是最早的人类,但作为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代表,被称为“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师:今天我们将从遥远的历史痕迹———考古中确信鲜活的历史画面———感知中再现做只历史的九头鸟———网络中拓展这三个板块来学习本课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跟随着考古学家们寻找到的历史痕迹去探索北京人的历史。

(一):遥远的历史痕迹———考古中确信师:(出示幻灯片,介绍北京人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

【学习难点】
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归纳梳理,识记1到3题的知识点。

第3题注意让学生结合前面内容比较归纳。

方法指导二:
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点。

教学生学会使用歌谣的方法记忆重要知识点: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北京人在周口店,
会用工具人形显。

山顶洞人不一般,
磨制石器把空钻。

长相更像现代人,
人工取火能御寒。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4.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体质形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2)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3)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4)社会组织:北京人过群体生活,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2.北京人用火有何意义?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在描述远古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迫切需要的是(D)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群体生活
2.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B)
,A) ,B) ,C) ,D) 3.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B)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蓝田人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什么方式(C)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挖掘 D.科学推测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

他们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一个氏族一般只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很多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

不同:北京人过着群体生活,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人们常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同意。

因为山顶洞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过着氏族生活,这些都比北京人有所进步。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