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想国》读后感

合集下载

《理想国》读后感: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优秀篇)

《理想国》读后感: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优秀篇)

《理想国》读后感: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理想国》读后感: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用大量篇幅谈论他的教育主张,以致于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把《理想国》看成是论教育的专著:“这本著作,并不像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讨论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

”正如黑格《理想国》读后感: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出生于雅典一个名门望族家庭。

20岁左右,柏拉图拜苏格拉底为师,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统治雅典的民主派处死后,柏拉图被迫流亡国外。

在广泛的游历和长期的思考中,柏拉图的思想逐渐成熟。

公元前387年,他在回到雅典后创立了学园。

之后40年,柏拉图将他的心血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作为与卢梭的《爱弥尔》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齐名的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用大量篇幅谈论他的教育主张,以致于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把《理想国》看成是论教育的专著:这本著作,并不像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讨论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

正如黑格尔所言,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精神家园。

走进《理想国》,我们可以沿着柏拉图的指点,找寻教育的精神家园。

教育:灵魂转向的艺术柏拉图明确反对那种灌输知识的教育观念。

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面去,好像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的,是不切实际的。

在他看来,人生来就有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眼睛有视力,耳朵有听力;但是只有当整个身体和灵魂转变方向,转离黑暗、转向光明时,才能见到事物本身而不是认识事物的影像。

所谓转离黑暗、转向光明,就是转离变动不居的感性世界,转向永恒不变的理性世界,看到实在、真理,认识善的理念。

《理想国》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理想国》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理想国》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一本哲学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思考和观点。

这些思考和观点在当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理想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社
会发展进步的关键。

一个社会的未来取决于它的下一代,而教育则是培养这些下一代的关键。

类似的观点在当代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其次,《理想国》强调了教育的目的。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
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人的品格和素质。

他认为,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修炼和训练,人才能够成为真正有用和有价值的人。

这一观点在当代教育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最后,《理想国》强调了教育的方法。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是
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过程,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并且要注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他还提出了“对话式教育”的概念,认为只有通过对话和互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些思考和观点在当代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通过对《理想国》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育政策和教育方案。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不断完善和优化当代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培养更多有用和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2024年《理想国》读书心得

2024年《理想国》读书心得

2024年《理想国》读书心得《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探讨了关于政治、道德、教育、艺术等众多问题。

在2023年阅读《理想国》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于柏拉图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一些问题有了独到的看法。

首先,我在阅读《理想国》中被柏拉图关于理想政治的思想所吸引。

他提出了一个理想国家的构想,强调了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

他认为理性统治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只有真正具备智慧和理性的人才有资格担任统治职位。

而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而非整体的利益,这导致了社会和谐和公正的缺失。

柏拉图的这种理念给我很大的启示,也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追求理性和智慧,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还探讨了关于教育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和智力修养,使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能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利益。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注重培养人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而非只是灌输一些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深思,也让我对现行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疑。

在当今社会,教育过于功利化,注重的更多是学生的分数和技能培养,忽视了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在教育方面应该多借鉴柏拉图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在《理想国》中,我还被柏拉图对艺术的思考所触动。

他提出了艺术应当追求真善美的观点,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传递高尚的思想和价值观。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艺术往往被商业化和低俗化所左右,艺术家更多追求的是利益和流行趋势,而非追求艺术本身的真善美。

柏拉图的这种思想让我思考了一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艺术的真善美,通过艺术来传递积极向上的东西,让艺术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在阅读《理想国》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柏拉图强调了正义的重要性。

他认为正义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类社会得以和谐和稳定的基础。

《理想国》读后感(优秀8篇)

《理想国》读后感(优秀8篇)

《理想国》读后感(优秀8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为复活的苏格拉底安排了诸多精明的诡辩家作为对手,使苏格拉底在不断地追问和质疑中,娓娓道出“正义”的含义。

对手越是强劲,就越能够显示出苏格拉底的英明,即显现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理想国》被称为是哲学家的宣言书和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它以辩论对话体裁写成,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搞笑,语言流畅明晰,论证严实细致,资料深刻丰富,到达了哲学、文学、政治学和逻辑修辞学的高度统一1、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2、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比正义有利。

这四种说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图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深刻的启示。

针对第一种观点,他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子朋友的例子反驳有债照还的正义说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常理来办事,应该考虑事情的结果是否会是不正义的,这种说法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所以我们应在生活中多学习柏拉图的思想方式,考虑问题不光从本身的立场出发,不能简单照办,还要考虑我们的对象和事情的后果。

针对第三种观点,柏拉图指出掌权的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制定出对自己不利而对被统治者有利的法规要被统治者执行,正义就变成了“弱者的利益”了。

在此,柏拉图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

”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具备所假定的哲学家的天赋,并且得到了合适的教导,必定会成长而达到完全的至善,然而,这些配的上哲学的人会受到环境的败坏,因而离弃了哲学,"使她孤独凄凉"。

所以,"剩下来配得上研究哲学的人就只有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了:他们或是出身高贵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处于流放之中,因而没受到腐蚀,依然在真正地从事哲学;或是一个伟大的灵魂生于一个狭小的城邦,他不屑于关注这个小国的事务;少数人或许由于天赋优秀,脱离了他所正当藐视的其他技艺,改学了哲学;还有一些人,也许是我们的朋友塞亚格斯的缺陷束缚了他们,须知就塞亚格斯而言,背离哲学的所有其他条件都是具备的,但是他病弱的身体使他脱离了政治,没能背离哲学。

关于《理想国》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

关于《理想国》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

《理想国》读后感关于《理想国》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理想国》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国》读后感篇1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

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

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

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

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就是要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如同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一样,最理想的国家也应由相应的三个等级组成。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其中包含了他对理
想国家的构想和对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考。

在阅读这部著
作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首先,柏拉图对理想国家的构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认为,
理想国家应该是由哲学家统治的,因为哲学家具有智慧和公正的品质,能够为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

这让我重新思考了领导者应该具
备的品质,以及国家治理的方式。

其次,柏拉图对教育的重视也让我深有感触。

他认为,教育是
培养公民品质和塑造理想国家的重要手段,应该受到重视。

这让我
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最后,柏拉图对于公正和道德的思考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真理和公正,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

这让我重新审视
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也让我更加关注公正和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阅读《理想国》让我对政治、教育和道德有了更深
刻的理解,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教育理想国赵国忠读后感

教育理想国赵国忠读后感

读《教育理想国赵国忠》有感
哎呀妈呀,这《教育理想国赵国忠》可真是本好书啊!读了之后,俺心里老有感触了!
咱先唠唠这本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哈。

就像盖房子得有个蓝图一样,读这本书也得有个计划。

首先呐,得仔细瞅瞅目录,了解个大概。

然后呢,一章一章慢慢读,别着急,得把每个字都咂摸出味儿来。

注意啊,可别光看表面,得深入思考,跟作者唠唠嗑儿,看看他到底想说啥。

再说这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读书这事儿,可不能马虎。

得找个安静的地儿,静下心来读。

别读一会儿就走神儿,或者被啥事儿给打断了。

就像走在冰面上,得稳稳当当的,一步一个脚印儿。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书里的东西,不然读了也是白读。

这书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老鼻子多了!不管你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能从中受益。

它能帮你开阔眼界,了解教育的方方面面。

就像有个军师在你身边,给你出谋划策。

而且啊,这书里的观点都挺新颖的,能让你换个角度看问题,没准儿能发现新的解决办法呢!
咱再结合个实际案例瞅瞅。

比如说,有个老师看了这本书,明白了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不能一刀切。

于是呐,他就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结果学生们的成绩和兴趣都提高了!这就是这本书的实际应用效果,杠杠的!
总的来说,《教育理想国赵国忠》这本书真的老好了!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道路。

读了它,你能收获满满,变得更有智慧。

所以啊,俺强烈推荐大伙儿都去读一读,肯定不白读!。

2024年《理想国》读书心得1汇总

2024年《理想国》读书心得1汇总

2024年《理想国》读书心得1汇总《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被誉为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柏拉图对于理想国家的思考和设想,对于人类政治、道德和教育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读完《理想国》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对于这本著作的一些读书心得汇总。

首先,《理想国》引发了我对于理想国家的思考。

柏拉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完美的理想国家。

在这个理想国家中,各种社会问题被解决,每个公民都能达到自己的最高潜力。

这个理想国家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制度和教育,将个人的利益与整体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使我深感现实世界与理想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要实现理想国家需要我们做出艰难的努力。

其次,我从《理想国》中学到了政治理论的重要性。

柏拉图认为,人类社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来引导和管理。

他提出了哲人统治的思想,即只有具备了智慧和哲学知识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国家的领导者。

这使我意识到,政治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要实现理想国家,必须确保政治领导者具备足够的智慧和道德修养。

再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的论述也给我启示良多。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公民的基本途径,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柏拉图主张通过德育和智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公民的道德和智慧。

只有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智开阔、宽容正直、具备自由人的精神素质。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教育的重要性。

此外,《理想国》还让我对于个人道德和公民道德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柏拉图认为,只有当每个个人都能弘扬正直和公义的道德准则时,整个国家才能实现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而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必要的,不仅应该注重个人的修养,还应该注重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使我意识到个人的道德行为与整体社会的道德水平密切相关,每个个体的努力都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理想国》读后感
学校:
姓名:
《教育理想国》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教育理想国》这本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正是赵国忠老师,用不同植物作喻,将中职学生的教育难题一一化解。

这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洋葱、胡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
这是德国诗人于尔克·舒比格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里的一段有名的诗句。

老师用此诗来鼓励这些在中考中被“踢出”普高教育的主儿——解释是没有用的,不服气也是没有用的。

只有不断成长,像勇敢的南瓜一样,用果实来证明自己。

在很多人眼里,职业教育是失败者的教育。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精于一行、专于一岗的技术工人越来越受到青睐。

赵国忠深谙为师之道和师爱的真谛。

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已经用她的信任与接纳为每个孩子埋下了希望和目标的种子……老师的期望给学生以希望。

有朝一日终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师者父母心,即使自己的孩子是个南瓜,我也觉得他是南瓜中最好的。

在赵国忠老师的笔下,有这么一段生动地描写:暮春初夏时节,在我的学生即将毕业之际,院子里的刺麻苔开花了,一蓬蓬茂密的深绿色枝叶间,乳白、鹅黄、金黄、粉红、大红、紫黑多种,花朵有大有小,或重瓣、或单瓣,簇生于梢头,含露乍开,姹紫嫣红,整个校园都因它而亮丽生动了。

这是院墙最好的装饰,我一直被这种美丽繁芜的花朵所陶醉,如今更它被蓬蓬勃勃的绽放所感动。

微风吹来,空
气弥漫着缕缕幽香,我不禁发问,如此美丽芬芳的花儿,色泽鲜艳不逊色于玫瑰、月季,气味芳香无愧于芙蓉、水仙,怎地有一个“刺麻苔”的名称?它的学名是什么?
赵国忠老师有一本专著就是《我班有女初长成-“刺麻苔”班成长日记》。

为学生起名“刺麻苔”,这是一个多么不雅的名子啊!
赵国忠老师说她喜欢“刺麻苔”,感觉自己的学生就是“刺麻苔”。

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个性张扬、满身是刺、桀骜不驯、有着千奇百怪的毛病,却又娇憨、真诚、热情、仗义,让人恨也不是、爱也不能、泯顽不化、割舍不下、最终成为劳动中不怕艰辛、工作里不挑肥拣瘦的“问题学生”。

我似有所悟,也许因为它带刺,也许因为它太好养、太普通,不会讨人喜欢。

但是作为老师,作为老班,他从刺麻苔的身上发现了中职生身上的优良品质——不招摇,只是紧紧地、一蓬蓬地依偎在一起,做最朴实无华的栅栏,从不以为自己没有玫瑰的受欢迎而愧赧,也不认为自己比牡丹卑微而遁形,更不以自己只占据院子角落而认为自己不是花!她一直生活在园子最贫瘠的土地上,却葱葱郁郁、蓬蓬勃勃、争奇斗艳。

因此,他才把这些孩子叫做“刺麻苔”,并郑重地宣布:他不仅仅只叫“刺麻苔”,他还有一个美丽高贵的名子——蔷薇。

真的,赵国忠对学生的爱是那般真挚、纯粹,不掺杂任何功利的因素,完全爱在骨髓,爱在灵魂深处。

在她那里,眼泪是爱,斥责是爱,不理睬
是爱,甚至恨也是爱。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缺少有效的沟通。

任何问题的背后都有正面的东西,我们要善于去了解,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真正蹲下身来与学生平视,让学生感觉到被老师理解和尊重,进而感受到老师那份真爱,这样才能慢慢抓住学生的心,才会打开学生的心扉,师生形成爱的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