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陶瓷材料的分类
生物陶瓷 PPT

(3) 成型方法多,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致密或多孔结构等。 (4) 易于着色,如陶瓷牙冠与天然牙齿外观逼真,利于整容、美容手术。
9.2 生物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
研制具有修复功能的人工替换材料,十分重要
生物功能性
代替患病、缺损 或衰老的硬组织
矫治先天 畸形
整容和美容
恢复硬组织的形 态和功能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
力学相容性
抗血栓
与生物组织有优异的亲和性
物理化学稳定性
在体内长期稳定,不分解、不变质、不变性
灭菌性
生物陶瓷不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发生灾难性脆性断裂、疲劳、蠕变及腐 蚀取量生致生人生生成。决断突 生物不物物 破植体于裂变 化陶平陶陶 坏入 、它,作 反瓷整瓷瓷 ,材 辐所而用 应植的必作 不料 射承且而,入植须为会必等其受形同生入对植形须的弹的成时物体生入成能作性应的,体表物材血以用形力化它后面体料栓无而变大学又所,无和。菌改应小键不形能毒人状 变当、结会成和、体态 其和组合被的生无血生 功生。被织机物害液能存化替间械组、相,下作换形嵌织无接使来用的成连很刺触接,所组的好,,激触不破织地界也要、的会坏结可相面求无宿因。合以匹性植过主环是,配质入敏组境植这以。物反织条入种及植不应受件体结材会人、到如和合对料体无感干生可血本的致染热理以液身力畸。、环是细的学和湿境组胞弹相致热间织造性容癌、发长模性气等
代表组成是: Na2O 4.8%,K2O 0.4%,MgO 2.9%,CaO 34.0%,SiO2 46.2%,P2O5 11.7%。
生物陶瓷

2014-5-12
三、生物陶瓷材料的分类
2.生物工艺陶瓷 一般是多孔结构,孔径均匀,不易被细菌 侵入,强度高、材质坚硬,多用作固定化酶载体
Hale Waihona Puke 这类陶瓷根据烧制时温度不同可控制其 孔径大小,发挥不同功能。主要有氧化 铝二氧化钛等。
生物陶瓷变色膜 应用生物陶瓷远红外线系列产 品
四、陶瓷材料的优缺点
优点: (1)在体内稳定,和人体的相容性好 。 (2)易于加工着色,使用方便且美观大方。 (3) 可根据实用设计,控制性能的变化
1 2
3
生物陶瓷材料的定义 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史 生物陶瓷材料的分类及结构 生物陶瓷材料的优缺点
4 5
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前景
一、生物陶瓷材料的定义
生物陶瓷:指与生物体或生物化学有关 的新型陶瓷。
用作特定的生物或 生理功能的一类陶瓷材 料,即直接用于人体或 与人体相关的生物、医 用、生物化学等的陶瓷 材料。 广义讲,凡属生物 工程的陶瓷材料统称为 生物陶瓷。
三、生物陶瓷材料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1、植入陶瓷材料 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溶性好的陶瓷材料 例如:人造牙,人造心脏瓣膜
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力 较强,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以及化 学稳定性,它主要有氧化铝陶瓷、单晶陶瓷、氧化 锆陶瓷、玻璃陶瓷等。
氧化铝陶瓷的结构
氧化铝表面氧原子能捕获水分子而产生极现象,使其 表面呈强极性,易被组织液浸湿,故而氧化铝陶瓷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缺点 :生物的相容性及韧性上仍有不足
2014-5-12
生物陶瓷的发展前景
(1)人工陶瓷关节。 (2)骨骼填充陶瓷材料。
(3)临床可以成形的人工骨。
8.4生物陶瓷材料

艺。近年来又发现了可用普通金属加工机床进行车、铣、刨、钻孔等的“可切削性生物陶瓷”,利用玻璃陶瓷结晶化 之前的高温流动性,制成铸造玻璃陶瓷。用这种陶瓷制作的人工牙冠,不仅强度好,而且色泽与天然牙相似。 表8.1将三类常用的生物种植材料作了对照,由表可看出陶瓷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特点。
(2)玻璃碳 其密度低,其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好,但强度与韧性均不
如LTI碳,只能用于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
第10页,共19页。
2. 碳素材料
(3)ULTI碳 具有高密度和高强度,但仅作为薄的涂层材料使用。
UTLI涂层与金属的结合强度高,加上涂层的耐磨性良好,遂成为制造人
工机械心脏瓣膜的理想材料。
1.2 生物惰性陶瓷材料
生物惰性陶瓷是指化学性能稳定, 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耐磨损性能, 与机体组织生
物相容性好的陶瓷材料。
1. 氧化铝(A1203)陶瓷
用于生物医学的A1203分为单晶A1203、多晶A1203和多孔质A1203三种。
就多晶A1203而言,只有高纯度(>99. 5%)、高密度(≥3.90g/cm3)、晶粒细小
第14页,共19页。
1.4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为提高生物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许多材料工作者 在复合生物陶瓷材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步。 常用的基体材料有高分子材料、生物碳素材料、生物玻璃、磷酸钙基生物陶 瓷等材料. 增强材料有碳纤维、不锈钢或钴基合金纤维、生物玻璃陶瓷纤维、陶瓷纤维 等纤维增强体,另外还有氧化锆、磷酸钙基生物陶瓷、生物玻璃陶瓷等颗粒 增强体。 Kim等人利用硅硼酸钠玻璃来增强HAP,当玻璃相为59%,可使HAP的力学强度
生物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分析

生物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分析生物陶瓷材料是指具有生物相容性、生化活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陶瓷材料。
在医学领域,生物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牙科和耳鼻喉科等领域,用于修复或替代受损组织和器官。
了解生物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结构方面,生物陶瓷材料主要由无机和有机组分组成。
无机组分一般是氧化物,如羟基磷灰石(HA)和二氧化锆(ZrO2)。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陶瓷材料,具有与骨骼组织相似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因此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二氧化锆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等领域。
有机组分一般是生物陶瓷材料的基体或添加剂。
基体可以是聚乳酸酯(PLA)、聚乳酸-羟基乙酸酯(PLGA)等生物降解聚合物,用于提高生物可降解性和机械强度。
添加剂可以是生物活性物质,如药物、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用于增强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活性和促进组织再生。
除了无机和有机组分外,生物陶瓷材料还可能包含微观缺陷和纳米结构。
微观缺陷包括孔隙、裂纹和杂质,影响着生物陶瓷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降解性能。
纳米结构是指材料的尺寸在纳米级别,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表面活性。
纳米结构的引入可以提高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活性和降解速率,有助于组织再生和修复。
在成分方面,生物陶瓷材料的组成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而有所差异。
例如,用于骨科的生物陶瓷材料一般含有氧化物(如HA或ZrO2)和生物降解聚合物(如PLGA)。
其中,氧化物为提供骨接触活性的材料基质,生物降解聚合物则决定材料的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
而用于牙科的生物陶瓷材料多为氧化锆陶瓷,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优异的美学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种植牙和全烤瓷修复等领域。
总之,生物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了解其结构和成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设计生物陶瓷材料,以满足不同医疗需求。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陶瓷材料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3生物陶瓷的分类

3生物陶瓷的分类:广义的生物陶瓷可以分为与人体相关的陶瓷(种植类陶瓷)和与生物化学相关的陶瓷(生物工程类陶瓷)二大类(表1)。
所谓的与人体相关的陶瓷就是指通过植入人体或是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使机体功能得以恢复或增强可使用的陶瓷。
一般狭义地称生物陶瓷,就是指这类陶瓷。
陶瓷材料最早被正式用于医学领域可追溯到18世纪.1788年法国人Nicholas成功地完成了瓷全口及瓷牙修复,并在1792年获得专利。
然而生物陶瓷在医学上真正受到重视并广泛开展研究的历史还不长.较系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还只是近30年来的事。
1961年Gott等发现碳素材料具有抗血栓性。
70年代初,用碳素材料制成的人工心脏瓣开始进入临床,至今临床应用病例已超过30多万例。
1969年美国Florida大学的Hench教授发明了生物玻璃,这种材料在当时以其最优良的骨相容性受到人们重视。
以后世界各国都相继研究开发了各种生物玻璃材料。
1970年法国的Boutin用单一氧化铝陶瓷制成人工股关节,开创了陶瓷用作人工骨、人工关节的先例。
日本大阪齿科大学的川原春幸也曾开发了单晶氧化铝牙根用于人工种植.从1977年至1987年10年间临床应用病例达到了10万例。
1971年西德人开发了与骨、牙的无机组成相近的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ate,TCP),动物实验证实TCP多孔体是优良的骨置换材料。
1974年前后,日本的青木秀希和美国的M.Jarcho相继发明了与人体骨、牙的无机组成极为相似的羟磷灰石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与自体骨相仿的生物相容性和骨结合性,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较理想的人工骨材料,已在I晦床许多领口腔材料器械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种植材料与生物体组织的反应程度,可将种植类陶瓷分为三类:3.1 生物惰性(Bioinert)陶瓷这类陶瓷在生物体内化学性质稳定,无组成元素溶出,对机体组织无刺激性。
植入骨组织后,能和骨组织产生直接的、持久性的骨性接触,界面处一般无纤维组织介入。
生物陶瓷的分类和特性

生物陶瓷的分类和特性001、生物惰性陶瓷材料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溶性好的陶瓷材料。
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力较强,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它主要有氧化铝陶瓷、单晶陶瓷、氧化锆陶瓷、玻璃陶瓷等。
2、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吸收性陶瓷,又叫生物降解陶瓷。
生物表面活性陶瓷通常含有羟基,还可做成多孔性,生物组织可长入并同其表面发生牢固的键合;生物吸收性陶瓷的特点是能部分吸收或者全部吸收,在生物体内能诱发新生骨的生长。
生物活性陶瓷有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钙系),羟基磷灰和陶瓷,磷酸三钙陶瓷等几种。
一、玻璃生物陶瓷玻璃陶瓷也称微晶玻璃或微晶陶瓷。
1、玻璃陶瓷的生产工艺过程为:配料制备→配料熔融→成型→加工→晶化热处理→再加工玻璃陶瓷生产过程的关键在晶化热处理阶段:第一阶段为成核阶段,第二阶段为晶核生长阶段,这两个阶段有密切的联系,在A阶段必须充分成核,在B阶段控制晶核的成长。
玻璃陶瓷的析晶过程由三个因素决定。
第一个因素为晶核形成速度;第二个因素为晶体生长速度;第三个因素为玻璃的粘度。
这三个因素都与温度有关。
玻璃陶瓷的结晶速度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有利于对析晶过程进行控制。
为了促进成核,一般要加入成核剂。
一种成核剂为贵金属如金、银、铂等离子,但价格较贵,另一种是普通的成核剂,有TiO2、ZrO2、P2O5、V2O5、Cr2O3、MoO3、氟化物、硫化物等。
2、玻璃陶瓷的结构与性能及临床应用玻璃陶瓷是由结晶相和玻璃相组成的,无气孔,不同于玻璃,也不同于陶瓷。
其结晶相含量一般为50%-90%,玻璃相含量一般为5%-50%,结晶相细小,一般小于1-2/μm,且分布均匀。
因此,玻璃陶瓷一般具有机械强度高,热性能好,耐酸、碱性强等特点。
国内外就SiO2-Na2O-CaO-P2O5系统玻璃陶瓷,Li2O-Al2O3-SiO2系统玻璃陶瓷,SiO2-Al2O3-MgO-TiO2-CaF系统玻璃陶瓷等进行了生物临床应用。
生物陶瓷的分类及应用

生物陶瓷的分类及应用生物陶瓷是指由生物性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和加工制成的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的分类主要从原料、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划分。
一、按原料分类:1. 钙磷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HA)、β-三磷酸钙(β-TCP)、二钙磷酸盐(DCPA)、碳酸钙(CaCO3)等。
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牙科修复材料、骨修复材料等。
2. 钙硅磷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硅酸钙(CS)、硅酸镁钙(CMS)、硅酸三钙(C3S)等。
应用:用于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块、骨水泥等。
3. 钛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氢氧化钛(HAP)、Ti6Al4V合金(钛合金)等。
应用:广泛用于人工关节、牙科种植材料等。
4. 氧化锆生物陶瓷:主要是氧化锆(ZrO2)。
应用:常用于牙科修复中的全瓷冠、全瓷桥、种植体修复等。
二、按制备方法分类:1. 生物矿化法:通过溶液中有机物与无机盐相互作用,进行生物矿化反应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较为简便、成本较低。
应用:主要应用于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
2.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法:将无机陶瓷与可降解聚合物复合制备生物复合陶瓷。
优点:能够降解,与组织成分更相似,促进骨骼再生。
应用:用于骨修复材料等。
3. 生物材料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可以通过控制交换反应的时间和条件调控材料的生物活性。
应用:用于骨填充、骨修复材料等。
4. 仿生法:通过模仿生物体内的形态、结构、组成等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能够更好地模仿生物体组织,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应用: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牙科修复材料等。
三、按应用领域分类:1. 医疗领域:生物陶瓷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骨修复、关节置换、牙科种植等领域。
2. 生物传感领域:生物陶瓷的表面结构可以调控,能够实现对生物体内信号和物质的检测与传递,用于生物传感装置的制备。
3. 环境修复领域:生物陶瓷具有孔隙结构,具有一定的吸附和催化作用,可以应用于水处理、废气净化等环境修复领域。
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活性玻璃、表面活性玻璃陶瓷和羟基磷灰石3种类型。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它们与原骨相结合时,在界面处无纤维状的组织,它们的表面可与生理换进发生选择性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界面能保护移植物而防止降解。
特别要指出的是它们的化学成分与动物的骨头和牙齿等硬组织相似,这类材料的组成中含有能够通过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途径进行置换的钙、磷等元素,或含有能与人体组织发生键合的羟基等基团。
它们的表面同人体组织可通过键的结合达到完全的亲和;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化学亲和性。
这类材料对动物体无毒、无害、无致癌作用,生物相容性极佳。
1 生物活性玻璃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晶态无机物,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热和电学、光学性质,能够用多种成型和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制品,亦可调整化学组成改变其性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作为生物活性玻璃,主要是指含有氧化钙和五氧化二磷的磷酸盐玻璃。
Hench研制的Na2O-CaO-SiO2-P2O5系生物玻璃组成及其与骨结合过程。
CaO-SiO2-P2O5系玻璃水泥硬化及羟基磷灰石的形成机理。
生物玻璃的活性控制Kokubo研制的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其与骨键合的界面结合强度均高于材料本身或者骨组织的强度。
表 1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应用2 磷灰石磷灰石是骨骼、牙本质和牙釉质等硬组织的主要成分。
骨的成分中约65%是羟基磷灰石,其余成分为纤维蛋白胶原。
研究表明,骨的纳米结构的主要基本单元是针状和柱状的磷灰石晶体,它们或定向和卷曲排列,或相互缠结,构成多种织构,不同的织构形成了骨在纳米尺寸上的功能单元,如束状结构和团聚结构适合于承受高强度,而卷曲和疏状交织结构具有很好的韧性,并有利于营养物的传递。
磷灰石的结构可将磷灰石归为一大类,磷灰石所代表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化学组成,用化学分子式可以表示为:A10(MO4)6X2,A是1价、2价、3价的阳离子,如Ca、Ba、Mg、Sr、Pb、Cd、Zn、Ni、Fe、Al、La等M是P、As、V、S、Si等;X是F、OH、Cl、O、CO3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惰性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陶瓷材料。
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力较强,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
主要由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以及陶材组成。
其中,以Al、Mg、Ti、Zr 的氧化物应用最为广泛。
早在1969 年,Talbert[2]就将不同孔隙率的颗粒状Al2O3 陶瓷作为永久性可移植骨假体,植入成年杂种狗的股骨中进行实验,发现多晶氧化铝陶瓷对包括生物环境在内的任何环境都呈现惰性及其优越的耐磨损性和高的抗压强度。
使氧化铝陶瓷材料成为最早获得临床应用的生物惰性陶瓷材料。
目前氧化铝陶瓷材料已经应用于人造骨、人工关节及人造齿根的制作方面。
氧化铝陶瓷植入人体后,体内软组织在其表面生成极薄的纤维组织包膜,在体内可见纤维细胞增生,界面无化学反应,多用于全臀复位修复术及股骨和髋骨部连接[3]。
单晶氧化铝陶瓷的机械性能更优于多晶氧化铝,适用于负重大、耐磨要求高的部位。
但是由于Al2O3 属脆性材料,冲击韧性较低,且弹性模量和人骨相差较大,可能引起骨组织的应力,从而引起骨组织的萎缩和关节松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脆性破坏和骨损伤,且不能直接与骨结合。
目前,国外有关学者通过各种方法,使Al2O3 陶瓷在韧性和相容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4],如在陶瓷表面涂上骨亲和性高的陶瓷,特别是能和骨发生化学结合的磷灰石,已经制造出更加先进的人工关
节。
通过相变或微裂等方法,使材料内部产生微裂纹,只要微裂纹的尺寸足够小,则均匀分布的微裂纹会起到应力分散的作用。
也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5]。
近年,氧化锆陶瓷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其远高于氧化铝瓷的断裂韧性,使其作为增强增韧第二相材料在人体硬组织修复体方面取得了较大研究的进展。
Hench[6]报道,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的抗弯强度可达100 MPa,断裂韧性可达15MPa·m- 1/2。
但惰性生物陶瓷在体内被纤维组织包裹或与骨组织之间形成纤维组织界面的特性影响了该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因为骨与材料之间存在纤维组织界面,阻碍了材料与骨的结合,也影响材料的骨传导性,长期滞留体内产生结构上的缺陷,使骨组织产生力学上的薄弱。
2 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吸收性陶瓷,又叫生物降解陶瓷。
生物表面活性陶瓷通常含有羟基,还可做成多孔性,生物组织可长入并同其表面发生牢固的键合;生物吸收性陶瓷的特点是能部分吸收或者全部吸收,在生物体内能诱发新生骨的生长。
生物活性陶瓷有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钙系),羟基磷灰石陶瓷,磷酸三钙陶瓷等几种。
2.1 羟基磷灰石陶瓷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p,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表面活性材料,由于生物体硬组织(牙齿、骨)
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因此有人也把羟基磷灰石陶瓷称之为人工骨。
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排斥反应、不致癌、可降解、可与骨直接结合等特点,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很高的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提高羟基磷灰石的力学性能,人们开展了致密HAP 陶瓷的研究。
研究得到的致密HAp 机械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表面显气孔率较小,植入人体内后,只能在表面形成骨质,缺乏诱导骨形成的能力,仅可作为骨形成的支架[7]。
因此,近年来,人们又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方面。
研究发现,多孔钙磷种植体模仿了骨基质的结构,具有骨诱导性,它能为新生骨组织的长入提供支架和通道,因此植入体内后其组织响应较致密陶瓷有很大改善。
但羟基磷灰石的主要缺点在于本身的力学性能较差、强度低、脆性大,这一缺点影响了它在医学临床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促使人们研究HAp 系列的各种复合材料,以期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生物活性好的生物医学复合材料。
(1)羟基磷灰石与金属相结合
利用等离子喷涂和化学气相沉积等各种技术,使羟基磷灰石陶瓷与金属基复合,得到既具有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又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材料。
Hsieh等人[8]在Ti 合金表面涂覆多层凝胶,经烧结得到表面多孔HAp 涂层。
结果表明多孔HAp 涂层与多孔HAp 陶瓷相似,可提供骨细胞生长的空间,并能起到支架的作用,使骨与植体通过化学结合和机械互锁而固定。
在国外,钛合金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复
合材料已被用于制备人工关节。
(2)羟基磷灰石与惰性生物陶瓷材料相复合
在羟基磷灰石中掺入生物惰性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等)或生物玻璃粉体后,在烧结体中形成一定量的α- 磷灰石和微量β- 磷灰石可提高材料的强度,并且在耐磨性、抗生理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方面不会损失。
但是Cales 等人[9]提出,虽然生物惰性材料含量的提高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但同时也会导致材料的生物活性降低。
因此应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复合陶瓷的成分及生成工艺条件。
(3)羟基磷灰石与有机物相复合
将HAp 粉末或纤维填充于高聚物基体中,既可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刚性和韧性,又能够提高其生物活性,加快新生骨的生长。
常用的高聚合物有聚乳酸、壳聚糖、胶原蛋白等。
同时人体骨骼本身含有有机和无机质两部分,有机部分的主要成分是骨胶原纤维和骨蛋白,它使骨骼具有柔韧性,而无机部分主要是羟基磷灰石,这使骨骼有一定的强度。
从仿生学角度讲,人工合成材料若按自然骨组成设计是最理想的。
所以目前有些研究者着手将羟基磷灰石与自体骨、骨形成蛋白、骨胶原等有机物分别进行复合,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
2.2 磷酸三钙陶瓷材料
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降解陶瓷为β- 磷酸三钙(简称β- TCP),是磷酸钙的一种高温相。
与HAp 相比,TCP 最大的优点在于更易于在体内溶解,其溶解度约比HAp 高10~20 倍,植入机体后与骨直接
融合而被骨组织吸收,是一种骨的重建材料。
可根据不同部位骨性质的不同及降解速率的要求,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中空结构构件,用于治疗各种骨科疾病。
磷酸钙陶瓷的主要缺点是其脆性较高,难以加工成型或固定钻孔。
致密磷酸钙陶瓷可以通过添加增强相提高它的断裂韧性,多孔磷酸钙陶瓷虽然可被新生骨长入而极大增强,但是在再建骨完全形成之前,为及早代行其功能,也必须对它进行增韧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