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空气 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二.实验项目名称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进出口端的相关温度,计算α,关联出相关系数。
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
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m m W M W p p t KA t t A T T A t t c m T T c m Q ∆=-=-=-=-=221112222111αα (4-1)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2)计算, ()()()22112211ln W W W W m W T T T T T T T T T T -----=- (4-2)式中:T W 1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3)计算,()()()22112211lnt t t t t t t t t t W W W W m W-----=- (4-3)式中:t W 1 -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计算,()()12211221m t T t T ln t T t T t -----=∆ (4-4)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时,则由式(4-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MW p t t A t t c m --=212222α(4-5)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 w1、t w2;冷空气或水的进出口温度t 1、t 2;实验用紫铜管的长度l 、内径d 2,l d A 22π=;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α2。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范文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⒈通过对空气—水蒸气光滑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1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的值。
⒉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纹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 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设备由两组黄铜管(其中一组为光滑管,另一组为波纹管)组成平行的两组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材质,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固定。
空气由旋涡气泵吹出,由旁路调节阀调节,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不同的支路进入换热器。
管程蒸汽由加热釜发生后自然上升,经支路控制阀选择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其冷凝放出热量通过黄铜管壁被传递到管内流动的空气,达到逆流换热的效果。
饱和蒸汽由配套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
该实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实验装置结构参数实验内管内径d i(mm)16.00实验内管外径d o(mm)17.92实验外管内径D i(mm)50实验外管外径D o(mm)52.5总管长(紫铜内管)L(m) 1.30测量段长度l(m) 1.10化工原理实验 对流传热实验3图1 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1— 光滑套管换热器;2—螺纹管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旋涡气泵;孔板流量计测量空气流量空气压力蒸汽压力空气入口温度蒸汽温度空气出口温度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7、8、9—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12、13—蒸汽放空口; 15—放水口;14—液位计;16—加水口;三、实验内容1、光滑管①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光滑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②对 α1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ARe m 中常数A 、m 的值。
2、波纹管①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波纹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本实验使用臭氧编码器,通过悬浮思路分析,利用不同的匀速度下不同的温度差分析空气-水蒸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帮助我们理解空气-水蒸汽对流的过程。
本文将对实验的设备、方法、结果及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设备1. 实验室气体混合系统2. 实验室压力传感器4. 实验室水蒸气浸润计6. 实验室数据采集器二、实验方法1. 设计实验2. 实验片段将实验室气体混合系统、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蒸气浸润计和湿度传感器等设备设置在实验室中,同时使用数据采集器对数据进行实时记录。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设置了一个不同的温度差,然后观察它们在不同的匀速度下的换热系数。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匀速下不同温度差的换热系数。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不同温度差和匀速度下的换热系数。
1. 换热系数随着温度差的增加而增加我们可以看到,在温度差越大的情况下,热传导的能力也越强。
颗粒与颗粒之间的间距越小,热量间的转移就越快,因此换热系数也越高。
当温度差在一定的范围内,换热系数与温度差的平方成正比。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匀速越大的情况下,换热系数也会越大。
当匀速越大时,颗粒间的热传导也会越快,从而使换热系数更大。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空气-水蒸汽的对流换热系数与温度差和匀速度密切相关。
当温度差和匀速度越大时,换热系数也会越大。
同时,通过这些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空气-水蒸汽对流的过程。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空气-水蒸汽的对流换热系数与温度差成正比,当温度差越大时,换热系数也会越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空气-水蒸汽的温度差和匀速度来控制其换热系数,从而更好地理解热传导过程。
化工原理实验(四)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化工原理实验(四)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 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 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二、基本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
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mm W M W p p t KA t t A T T A t t c m T T c m Q ∆=-=-=-=-=221112222111αα (4-1)Tt图4-1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式中:Q - 传热量,J / s ;m 1 - 热流体的质量流率,kg / s ; c p 1 - 热流体的比热,J / (kg ∙℃); T 1 - 热流体的进口温度,℃; T 2 - 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m 2 - 冷流体的质量流率,kg / s ; c p 2 - 冷流体的比热,J / (kg ∙℃); t 1 - 冷流体的进口温度,℃; t 2 - 冷流体的出口温度,℃;α1 -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 2 ∙℃);A 1 - 热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 2;()m W T T --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α2 - 冷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 2 ∙℃);A 2 - 冷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 2;()m W t t - -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K - 以传热面积A 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W / (m 2 ∙℃); m t ∆- 冷热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2)计算,()()()22112211ln W W W W m W T T T T T T T T T T -----=- (4-2)式中:T W 1 -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
实验原理: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对流热流量。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对流给热系数的大小对于设计和优化热传递设备非常重要。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加热管、一个水槽以及一个温度计。
通过控制加热管的电压和水槽的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条件下空气-水蒸气对流的热传递情况。
实验步骤:
1. 将实验装置准备好,确保加热管和温度计的位置正确。
2. 首先将加热管的电压调整到一个固定值,记录加热管上的电压和电流。
3. 启动水槽并将水温调整到一个适当的温度。
4. 将温度计放置在实验装置中,记录下来水的初始温度。
5. 开始记录时间和温度,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值。
6. 进行多组实验,每组实验可以改变加热管的电压或者水槽的温度,以得到不同的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
1.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3. 计算出空气-水蒸气对流的热传递系数。
4. 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热传递系数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为X(单位)。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空气-水
蒸气对流给热系数为X,说明X。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测定得到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为X(单位),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相关热传递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二.实验项目名称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进出口端的相关温度,计算α,关联出相关系数。
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
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m m W M Wp p t KA t t A T T A t t c m T T c m Q ∆=-=-=-=-=221112222111αα (4-1)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2)计算, ()()()22112211ln W W W W m W T T T T T T T T T T -----=- (4-2)式中:T W 1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3)计算,()()()22112211ln t t tt t t t t t t W W W W m W-----=- (4-3)式中:t W 1 -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计算,()()12211221m t T t T ln t T t T t -----=∆ (4-4)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时,则由式(4-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MW p t t A t t c m --=212222α (4-5)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 w1、t w2;冷空气或水的进出口温度t 1、t 2;实验用紫铜管的长度l 、内径d 2,l d A 22π=;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α2。
空气-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_实验报告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取序1作为计算实例:实验数据:空气进口温度 t1=34.7℃;空气出口温度 t2=78.6℃;空气进口处蒸汽温度T1=108.7℃;空气出口处蒸汽温度T1=108.7℃;空气流量V=20.0m 3/h ;数据处理:空气进口密度52310 4.510 1.2916t t ρ--=-⨯+ 1.1475kg/ m 3,t=t1;空气质量流量2m V ρ==0.0064kg/s ;空气流速u=27.63m/s ;空气定性温度221t t +=56.65℃; t2-t1= 43.9℃;换热面积11l d A π== 0.0503m 2;空气的比热 C p2=1005 J / (kg ∙℃);对数平均温度 ()()12211221ln t T t T t T t T t m -----=∆=48.80℃;总给热系数 ()m p t A t t c m K ∆-=1222= 114.65511 W/(m 2·℃); 流体粘度6235(210510 1.716910t t μ---=-⨯+⨯+⨯)= 1.994E-05 Pa ·s,t=定性温度; 流体导热系数8252108100.0244t t λ--=-⨯+⨯+= 0.0288678 W/(m ·℃);雷诺数 μρdu =Re = 23699.222;普兰特数 λμ2Pr p c == 0.6940949; 理论值 α=4.08.0Pr Re 023.0d λ= 113.33827W/(m 2·℃); 杜赛尔数λαdNu == 62.817787。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在对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得,在温度的较小时误差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误差减小。
但在t1=34.7℃时误差最小,即在空气流速最大时,产生的误差最小。
所以迪图斯-贝尔特公式在本实验中适合于空气进口温度为31~39℃,此时误差较小。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材料

标准文档标准文档一.实验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二.实验项目名称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进出口端的相关温度,计算实验内容: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进出口端的相关温度,计算a ,关联出相关系数。
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
如图壁式换热。
如图(4(4(4--1)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m m W MWp p t KA t t A T T A t t c m T T c m Q D =-=-=-=-=221112222111a a ((4-1)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2)计算,()()()22112211ln W W W W mW T T T T T T T T T T -----=- ((4-2)式中:式中:T W 1-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3)计算,d TT W t Wt图4-1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标准文档标准文档()()()22112211ln t t t t t t t t t t W W W W m W -----==- ((4-3)式中:t W 1 -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间堕式传趣过程示意園
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
Q=加1勺I⑺—爲)=光47沖鶴一耳)=^1A(丁-环L-也◎$FK-f)腔
式中:Q,传热量,J/s;
m,热流体的质量流率,kg/s;1
c,热流体的比热,J/(kg??);pl
T,热流体的进口温度,
?; 1
T,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 2
m,冷流体的质量流率,
kg/s;2
c,冷流体的比热,J/(kg??);p2
t,冷流体的进口温度,
?; 1
t,冷流体的出口温度,
?; 2
・J J
2.,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m??); 1
2A,热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1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
由式⑴得,
(6)实验测定、、并查取下冷流体对应的、换热面积A,即可由上式计算得总
给热系数K。
F面通过两种方法来求对流给热系数。
1(近似法求算对流给热系数
以管内壁面积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与对流给热系数间的关系为,
换热管内径,m; 2
实验四空气
实验四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2、掌握热电阻 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
径。
二、基本原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 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 对流传热,
2.,冷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m??);(如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
2K,以传热面积A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W/(m??);
,冷热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
式中:T,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W1
T,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W2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3)计算,
f(卄厂—"J--G
'—In归
钿-片
⑶
式中:t,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W1
t,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W2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计算,
⑷
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
流传热系
数测定实验时,则由式(4,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⑸
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t;冷空气或水的进出口温度t、t;实验用紫铜管的长w1w212
度I、内径d,;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22
然而,直接测量固体壁面的温度,尤其管内壁的温度,实验技术难度大,而且 所测得的数据准确性差,带来较大的实验误差。因此,通过测量相对较易测定的冷 热流体温度来间接推算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给热系数就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一 种实验研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