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练习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复习练习题(附答案)复习目标:1、记住重要的文言字词,能正确翻译全文2、能理解文章内容并正确默写复习课时:二课时复习方法:归纳并练习复习过程:1、学生背诵全文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3、学生强记重要知识点4、练习(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腾子京谪.守巴陵郡()(2)增其旧制.()(3)属.予作文以记之()(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本文段选自(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的。

3、本文段表现腾子京政绩辉煌的语句是。

4、本文段总写巴陵胜状的语句是。

5、本文段中属于过渡的语句是。

6、翻译。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1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辑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连月不开.()(2)去国.怀乡()(3)春和景.明()(4)薄.雾冥冥()8、本文两段分别用、两词领起,此两段的关系是。

9、本文段借景抒情,其中写阴天景致对应的两组文字是(1)对应(2)对应它们使用的修辞是,抒发的感情是(用一个字概括),具体的表现是。

10、本文段极写晴天景致的特点:白天洞庭湖:湖中所见;空中所见;岸上所见。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岳阳楼记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岳阳楼记

会: 把: 和: 已:
聚集 持,执 和煦 停止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1-
1.岳阳楼记
2.【新考法题】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 处)。(2分)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寒雁一影 飘零天末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2-
1.岳阳楼记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共3 分。“大观”1分,“备”1分,句意1分)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 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如雪山汹涌起伏。(共3分。 “猛”1分,“雪山”1分,句意1分)
-4-
1.岳阳楼记
2.重要句子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010安徽]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
畅游。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5-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7-
1.岳阳楼记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句/2023四川广安]
宾语前置:指将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
以示强调。
翻译技巧:仍用“调”的方法。本句中,疑问代词“谁”作
介词“与”的宾语,调整正常语序为“吾与谁归?”。
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可打印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可打印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可打印《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 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完成1-4题。

( 12 分)1、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B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C .前人之述备矣属予作文以记之.D .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 2 分)(1)薄.暮冥冥 ( ) (2)多会于.此 ( )(3)春和景.明 ( ) (4)不以. 物喜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4、*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答: 5、《岳阳楼记》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 2 分)答案:1、(2分)B 2、(2分)(1)迫近(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 3、(4分) ①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4、(2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2分)无固定答案。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

(10分)6、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去国怀乡( ) (2)春和景明 (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8、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2分) 答案:6.(1)离开 1分。

(2)日光,1分 7.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

(最新各版本适用)中考总复习资料之《岳阳楼记》复习练习(含答案)

(最新各版本适用)中考总复习资料之《岳阳楼记》复习练习(含答案)

(最新各版本适用)中考总复习资料之《岳阳楼记》复习练习(含答案)一、掌握名句,汲取文章精华。

1.《岳阳楼记》中描写滕子京的政绩的句子是:,。

2.《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上所见之”大观”或概述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抒发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

4.《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5.“进亦忧”“退亦忧”分别指:“,。

”(也是表明作者忧国忧民的句子。

)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分别写“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批评他们心胸狭窄。

)二、掌握注解,学会译通天下。

1.重要注解2.通假字等重要字词的翻译。

通假:①、百废具兴通:②、属予作文以记之通:一词多义:夫:予观夫巴陵胜状:夫环而攻之:未几,夫鼾声起: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去:去国还乡:西蜀之去南海:委而去之:开:连月不开:旁开小窗:开我东阁门: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文中出现的成语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三、巩固练习1、文章课后重要练习: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①乃重修岳阳楼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⑤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⑥微斯人,吾谁与归2、实战练习。

〈一〉(11分)【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中考题:岳阳楼记专练(有复习资料)

中考题:岳阳楼记专练(有复习资料)

《岳阳楼记》中考题专练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习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现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与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5.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与其周围的景色。

《11 岳阳楼记 范仲淹》(同步训练)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11 岳阳楼记 范仲淹》(同步训练)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11 岳阳楼记范仲淹》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请根据《岳阳楼记》的内容,选出下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层峦叠嶂B. 烟波浩渺C. 悲天悯人D. 风雨飘摇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境界?4、请结合《岳阳楼记》中的具体描写,分析范仲淹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5、请根据《岳阳楼记》中的描述,选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

(1)沙鸥翔集()A. 集合,聚集B. 飞翔C. 停歇D. 搏击(2)锦鳞游泳()A. 美丽的鱼儿游动B. 鱼儿跳跃C. 鱼儿成群D. 鱼儿翻腾6、以下哪个选项是《岳阳楼记》中描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内涵的正确阐释?A. 做事要有先后顺序,先忧后乐B. 忧国忧民,关心天下大事,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C. 面对困难时要先自己解决,然后帮助他人D. 做事要有条不紊,先做好自己,再考虑他人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抱负和道德情操?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岳阳楼记》(九上)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岳阳楼记》(九上)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岳阳楼记》(九上)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范仲淹传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

仲淹请遣使循行①,未报②。

乃请问曰:“宫廷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

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③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④上救敝十事。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释】①循行:查看。

②报:答复。

③蠲:juān,除去,免除。

④条:逐条。

16. 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百废具兴具答之(《桃花源记》)B. 南极潇湘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C. 其喜洋洋者矣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 不以物喜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17. 下列对《岳阳楼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用拟人手法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一“衔”一“吞”,气势磅礴。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复习资料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复习资料

岳阳楼记》练习题与参考答案2010-12-27 15:04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⑵百废具兴具: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⑷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之: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⑴①政通人和②至若春和景明⑵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岳阳楼记⒊用原文回答:⑴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⑵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⒋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乃重修岳阳楼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⒈解释加粗词:⑴横无际涯横:涯:⑵朝晖夕阴晖:⑶前人之述备矣备: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⑴①北通巫峡通:②政通人和通:⑵①予观夫巴陵胜状观: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⒊翻译下列句子: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⑵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⒋“前人之述备矣”与第一节中的_________一句相照应。

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⒈解释加粗词:⑴连月不开开:⑵日星隐耀隐:⑶樯倾楫摧樯:倾:楫:摧:⑷忧谗畏讥谗:畏: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⑴①浊浪排空空:②而或长烟一空空:⑵①南极潇湘极:②感极而悲者矣极:⑶①薄暮冥冥薄:②薄如钱唇薄:⒊本节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

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 2018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13 《岳阳楼记》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1]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2],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1]鄂版教材为“霪”;[2]鄂版教材为“耀”。

一、(2017沙坪坝区适应性考试)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4题。

(16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百废具.兴( 通“俱”,全、皆 )(2)朝晖.夕阴( 日光 )(3)去.国还乡( 离开 )(4)吾谁与归.( 归依(同道)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第②段中,“衔”“吞”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展现得活灵活现、气势磅礴。

B.文章③④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C.本文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愉悦之情。

D.“微斯人”的“斯人”特指滕子京,此句含蓄表达了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解析】D项“微斯人”的“斯人”既指“古仁人”,又指滕子京。

故选D项。

4.远在江湖砺心志,从来贬官多妙文。

除范仲淹,你还能想起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哪个古代文人?结合其选入课文中的妙句谈一谈你的理解。

(3分)示例:柳宗元被贬永州,在《小石潭记》中欣赏“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活泼灵动的图画;欧阳修被贬滁州,在《醉翁亭记》中抒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潇洒意趣和“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的政治理想;刘禹锡被贬连州,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自己的坚定与乐观;苏轼被贬黄州,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营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空明澄澈的意境;苏轼被贬密州,在《水调歌头》中唱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放达的壮语。

(贬官名1分,妙句1分,理解1分,若写的作品名错误扣1分。

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不在此列)二、(2017巴蜀中学第二次月考)阅读《岳阳楼记》第③~⑤段,完成1~4题。

(15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连月不开.( 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2)春和景.明( 日光 )(3)沙鸥翔集.( 鸟停息在树上(栖止,群鸟飞止于一个地方) )(4)微.斯人( 没有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进入僻远江湖,“退”指的是退居高高庙堂。

C.与“迁客骚人”的或喜或悲不同,“古仁人”或忧其民,或忧其君,突出一个“忧”字。

D.“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心胸。

【解析】B项“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在朝廷上做官,“退”指的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故选B项。

4.《岳阳楼记》千古传唱,主要源于文中闪耀的思想光芒。

请谈谈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解析】选文通过描写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三、(2018预测)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完成1~4题。

(15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托付 )(2)薄.暮冥冥( 迫近 )(3)宠辱偕.忘( 一起)(4)把酒临.风( 面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D )A.“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守”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埋下伏笔。

B.“衔远山,吞长江”,一“衔”一“吞”,气势雄伟磅礴,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衔接远山、吞吐长江的壮阔胜景。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一个过渡句,由情入景,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D.“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希望与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无奈之情。

【解析】D项“微斯人,吾谁与归”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和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故选D项。

4.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人生理想的看法。

(4分)【链接一】温家宝总理曾对记者说自己是“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链接二】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师昌绪,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人生理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温总理那样对国家担负责任,在其位就要一切为国家考虑,要像师昌绪那样,心怀祖国,为祖国服务。

【解析】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为“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这句话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

【链接一】中温总理的话意为“在其位时,勤勤恳恳,尽职尽忠;不在其位,谦虚谨慎,自我反省”,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关心以及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一种责任心;【链接二】中师昌绪的事迹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在对这两则材料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对范仲淹的话的理解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四、(2018预测)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完成1~4题。

(15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增其旧制.( 规模 )(2)南极.潇湘( 远通(尽) )(3)而或长烟一.空( 全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C )A.文章首段交代了应滕子京之邀为重修的岳阳楼“作文以记之”的背景,“属”字应用得体、恰当,表现了两人关系的密切。

B.“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句,承前启后,引出后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C.作者认为面对阴雨绵绵的萧条景象“感极而悲”是不可取的,他肯定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情绪,认为这才是“古仁人”应该具备的心态。

D.全文描绘洞庭湖的景象时,既有景物的动静结合,天色的明晦对比,也有人物的或喜或悲,情随景生,情景交融,富有诗一般的意境。

【解析】C项“感极而悲”和“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后文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来看,作者对这两种情绪都是否定的,认为“古仁人”应不同于这两种心态。

故选C项。

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你对选文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的理解,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4分)【链接一】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链接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示例:志趣高洁、品德高尚的人都会有知音难觅的感慨。

(意思接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