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PM2。5”》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关注PM2.5阅读理解及答案

关注PM2.5阅读理解及答案

关注PM2.5阅读理解及答案关注PM2.5阅读理解及答案《关注PM2.5》(12分)①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②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

③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④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www.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⑥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PM2.5——阴霾杀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PM2.5——阴霾杀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PM2.5——阴霾杀手》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PM2.5——阴霾杀手》,完成第1-2题。

(共7分)①2011年岁末,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有道词典推出2011十大年度英文词汇。

位居第二名的是“PM 2.5”,“PM2.5”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中的“榜眼”?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份,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③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④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PM10相比,PM2.5粒径小,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PM2.5——阴霾杀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PM2.5——阴霾杀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PM2.5——阴霾杀手》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PM2.5——阴霾杀手①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有道词典推出2011十大英文词汇。

位居第二名的是“PM2.5”,“PM2.5”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的“榜眼”?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份,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③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④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PM2.5是什么?》阅读附答案

《PM2.5是什么?》阅读附答案

《PM2.5是什么?》阅读附答案PM2.5是什么?①自去年九月份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多发。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检测数据显示,自9月1日至今,我国中东部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

随着大雾频频造访,一个原本陌生的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PM2.5。

②那么,PM2.5是什么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在征询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后,PM2.5的中文名字在2013年4月19日尘埃落定了细颗粒物。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研究发现,PM2.5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

③ 中国环境保护局检测表明,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④此外,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称,PM2.5对室内造成污染主要来源于五个渠道,吸烟、烹饪、空调、人体自身活动和室外污染入室。

因此,PM2.5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大敌。

⑤ 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强调,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放标准;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报系统等方式控制PM2.5。

国家对于PM2.5的重视使得减轻PM2.5的外患成为可能。

⑥就解除PM2.5的内忧问题,宋广生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大多数是针对去除PM10(颗粒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设计的,对PM2.5没有针对性,去除室内PM2.5必须选择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生成的空气负离子带有负电荷,显示负电性,而PM2.5带有正电性,负离子与PM2.5相遇后,二者正负结合凝聚在一起增加了PM2.5的重量,从而使其降落在地面上,实现清除PM2.5。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 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  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PM2.5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③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⑥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⑦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

PM2.5阅读附答案

PM2.5阅读附答案

PM2.5阅读附答案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因为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5的比表面积①对比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

因而,PM2.5对健康的危害尤其严重。

1982年,美国已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钻研,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钻研。

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

钻研显示,PM2.5的增长与病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应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添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缘由,也有污染排放缘由,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含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和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含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和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跟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发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和城市道路交通发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的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糊口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

抑制交通污染,包含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轨制,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依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启动PM2.5监测之旅阅读答案

启动PM2.5监测之旅阅读答案

启动PM2.5监测之旅阅读答案【原文】启动PM2.5监测之旅①20XX年入秋以来,多地频发的雾霾天气将PM2.5推向了舆论的风头浪尖。

其实PM2.5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美国便提出了PM2.5的规范。

到20XX年底,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

②PM2.5终究为何物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那PM2.5又是从何而来?PM2.5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工厂、燃煤到汽车尾气的工业燃烧,从树叶、藤蔓到秸秆的作物燃烧,从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的燃烧活动,都会产生PM2.5。

】③秋冬季一直是我国雾霾多发季节,雾霾天气多发导致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甚至出现短时间的重度污染。

据气象部门统计,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确实偏多,先后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并具有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特别近一年来,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大部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⑵0天,部分偏多20天以上。

】④越小的颗粒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而且对降低能见度加重雾霾天气的作用也越大。

PM2.5容易被吸入人体,而且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安康的伤害更大。

在降低能见度上,PM2.5的作用也不可无视。

在灰霾天,PM2.5的浓度明显比平常高,PM2.5的浓度越高,能见度就越低。

⑤PM2.5超标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灰霾天气太多,农作物减产可达2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员王亚强认为,“对农作物的影响应该是间接的,比如在污染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太阳辐射,不利农作物吸收太阳光等等。

《聚焦《PM2_5》》阅读附答案

《聚焦《PM2_5》》阅读附答案

《聚焦“PM2.5”》阅读附答案聚焦PM2.5①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首要的审美意象。

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好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讴歌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

因而一个本来目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②甚么是PM2. 5?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便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便可入肺颗粒物,它是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资。

③PM2.5的来源很广,包含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

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燃烧进程,譬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资(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燃烧。

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其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

另外还有其他的人为来源,主要包含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

自然来源则包含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等。

④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份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于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下列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1/20,不容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流,从而引起咳嗽、哮喘、呼吸难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PM2.5还会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输送,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严重的心脏疾病。

另外,PM2.5中的某些成份还会使人体发生病变,从而引发癌症:⑤面对愈来愈超标的PM2.5,在雾霾天气下咱们该怎样做呢?在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近地面空气中蕴蓄着大量有害的气溶胶粒子,抵抗力弱的白叟、儿童和得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外出需带口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PM2。

5”》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2-15题。

(10分)
聚焦“PM2。

5”
(1)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向。

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

于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什么是PM2.5?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

(3)PM2.5的来源很广,包括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

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其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其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

此外还有其他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

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等。

(4)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咳嗽、哮喘、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PM2.5还会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输送,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严重的心脏疾病。

此外PM2.5中的某些成分还会使人体产生病变,从而诱发癌症。

(5)面对越来越超标的PM2.5,在雾霾天气下我们该怎么做呢?在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近地面空气中积聚着大量有害的气溶胶粒子,因此,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外出,需带口罩。

早晨空气质量较差,此时最好不要锻炼,锻炼时间应选择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同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降低运动强度。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2年第12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开头从被文人墨客吟诵赞美的雾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什么是PM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雾霾天气的方法
小题3:第4节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提出两种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文章开头从雾写起,吸引读者(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引
出本文的说明对象PM2.5。

(2分)
小题2:PM2.5的来源PM2.5的危害
小题3: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方法各1分,共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了PM2.5的粒径小(只答“说明了PM2.5的粒径小”也可,1分),不易被人体器官阻挡,容易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只答“容易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也可,1分)。

小题4:①植树种草;②控制工业废气排放;③少开汽车,选择绿色出行。

(三点,各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文章开头的作用,做此题时只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很容易可以得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全文思路与结构的考查,在做此题时要结合全文,分析出清楚的结构,再概括每部分的要点。

由所给前后两个示例可以将开头结尾找出,然后将中间部分分为两部分即可,仔细阅读中间部分,很容易可以看出主要讲了说明对象的来源与危害。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做此题时首先要判断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由划线句中“2.5微米”和“1/20”这两组数字,很容易可以判断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句中将“粒径”与“人的头发丝”进行比较,明显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二者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结合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即可。

此题问的是治理的具体方法,所以必须是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不能过于空洞,浮于理论。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