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急救预案(优推材料)

项目:护理应急急救情景演练(2017培训版)内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急救预案演练脚本资料来源:急诊抢救室审核:护理应急急救培训师资小组预期目标:达标率100%一、演练目的: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高护理应急小组成员对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应急处理能力,熟练掌握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二、演练时间:2017年7月三、演练地点:急诊抢救室四、演练内容:急性呼吸衰竭的应急预案五、演练事件:急诊抢救室抢3床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六、演练模式:模拟演练七:参演人员:演练负责人:周丹何闯参加人员:科室应急小组成员八:物品准备:输液车1辆,病历夹1本,抢救车1辆,有创呼吸机1台、心电监护仪1台、气管插管箱1个,生理盐水10ml若干支,甲强龙40mg,速尿20mg,氨茶碱0.25,生理盐水250ml九:工作职责:⒈马素敏负责发布演练令,组织协调⒉马素敏负责演练方案的实施⒊孟桂文负责评估患者,下达口头医嘱十、演练场景:(案例解读)患者张三,男,84岁,患者“反复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心悸气短15天,发热,咳黄痰1周,痰液不易咳出”,由当地卫生院经处理后由120送来我院,于2月1日22::00点送入急诊科,22:00护士A: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立即评估患者,神志清楚,口唇紫绀,不能平卧,初步判断可能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紧急处理:护士A:予端坐位,身体前倾,鼻导管吸氧3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静脉通路;T:38.8℃,护士B:心电监护P:102次/分,R:28次/分,BP:136/82mmHg, SPO279%,通知值班医生,抢救车、呼吸皮囊、吸痰盘床旁放床头备用22:01医生到位,实施“二人定位”抢救:值班医生到位后听取护士A病情汇报及初步查体:患者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减弱,散在湿罗音,心律整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遵医嘱给予以下急救措施:启动紧急施救㈠人员抢救分工完成时限值班医生 1.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与护士操作同步开具2.开具口头医嘱:(1)鼻导管吸氧3L/min(2)心电监护(3)抽血气分析检查(4)甲强龙40mg静脉推注,(5)生理盐水250ml加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6)吸痰(7)告病重护士A (主导)1. 安置患者体位:高枕卧位,安抚患者2. 鼻导管吸氧3. 抽血气分析、4. 吸痰5.抢救记录护士B 1. 连接心电监护,设置参数,监测频率10分钟一次,(SPO2—血压—心率—设置报警—调整参数)2. 通知值班医生3. 遵医嘱用药甲强龙40mg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50ml加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4. 床头备呼吸皮囊、吸引装置22:10患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P:122次/分,R:35次/分,BP:136/82mmHg, SPO269%,启动紧急施救㈡人员抢救分工完成时限值班医生 1.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与护士操作同步开具2.开具口头医嘱:(1)面罩吸氧8L/min(2)气管插管、呼吸机准备护士A 1.面罩吸氧8L/min2.气管插管知情同意书准备护士B 气管插管箱、呼吸机备用状态22:15 检验科危急值:血气分析PO240mmHg、PCO2108mmHg启动紧急施救㈠人员抢救分工完成时限值班医生 1.修正诊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与护士操作同步开具2.开具口头医嘱:(1)麻醉科会诊(2)呼吸皮囊辅助呼吸护士A (主导)1. 麻醉科会诊2. 准备气管插管用物:牙垫,5ml注射器,胶布,3. 复述医嘱取药,与医生核对抽药用药。
呼吸衰竭的抢救

2
合理用氧
3 本例所使用的药物及作用
肾上腺素 作用用途: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减低舒张压。临床主要用于心 脏骤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也可治疗荨麻疹、枯草热及 鼻粘膜或齿龈出血。 用法用量:1.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 克。由于该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 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 状。2.抢救心脏骤停;对电击引起的心脏骤停,亦可用该品配合 电除颤器或利多卡因等进行抢救。 可拉明 作用用途:能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并作用于颈动脉体、主 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微弱兴奋血管运动中枢。 适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中枢抑制药物中毒的解救。制剂 为注射剂。在医学方面使用,注射要快,膈肌运动幅度大,用量 较大时,会出现恶心等症状。 洛贝林 作用用途:可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均为N1受 体),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加快,但对呼吸中枢并无
Ⅱ型呼吸衰竭:以高碳酸血症为主,既有缺氧,又有二 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特点为PaO2<60mmHg, PaCO2>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1 中枢神经系统 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颅压升高,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 语不清,精神错乱,嗜睡,昏迷,抽搐,呼吸抑制,扑翼样震颤。 2 心血管系统 3 呼吸系统 4 水电,酸碱平衡 因缺氧而通气过度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CO2潴留则表现为呼吸 性酸中毒,严重缺氧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Text
临床表现
一.低氧血症
Ⅰ型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主,仅有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 血气分析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正常,见于换气功能障碍。
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与监护措施

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是评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监测方法:使用脉搏血氧仪,通过手指或耳垂测量 正常值范围:95%-100% 异常值处理:及时调整氧疗方案,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血气分析
目的:评估患者的呼吸衰竭程度和酸碱平衡状况 采样方法:动脉血或静脉血 检测项目: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碱剩余等 结果解读: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治疗方案
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与监护措施
汇报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
目录
01.
急性呼吸衰 竭的紧急处 理
02.
急性呼吸衰 竭的药物治 疗
03.
急性呼吸衰 竭的监护措 施
04.
急性呼吸衰 竭的护理措 施
05.
急性呼吸衰 竭的预防措 施
急性呼吸衰竭的紧急处理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用吸痰器、气管插管等设备 保持呼吸道湿润:使用加湿器、雾化器等设备 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机、人工呼吸等设备 预防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药物
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措施
05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急性呼吸衰竭的认识 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等 鼓励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疾病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 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 当的运动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抗炎、抗过敏、 抗休克
适应症:急性呼吸衰竭、 严重感染、过敏性疾病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氢 化可的松、泼尼松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教会患者及家属监测病情的方法,如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 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预后评估与随访
定期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预后评估,了解患 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长期随访
建立长期的随访机制,定期对患者进 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康复 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 导。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干预措施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帮助 其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改
善情绪状态。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 松训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音乐疗法
利用音乐来调节患者的情绪,缓 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家属的心理护理指导
提供心理支持
向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帮助其正确面对患 者的病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抽搐等。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可作出诊断。血气分析显示PaO₂降低 ,PaCO₂升高。
02
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评估
评估内容与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家 族史、用药情况等,以 便分析呼吸衰竭的原因
呼吸状况
评估患者呼吸频率、深度、节 律等,判断呼吸衰竭程度。
循环状况
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 和度等指标,了解循环功能状
况。
营养状况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以便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划。
护理问题与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
由于肺部病变或通气功能障碍 ,导致气体交换受损。
潜在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需 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措施

急性呼吸衰竭时,肺通气不足或 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机体缺氧,同 时二氧化碳潴留,引起酸碱平衡 失调和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的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 、发绀、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 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可以 确诊急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显示 PaO₂降低,PaCO₂升高。
生活与饮食指导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病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并尽量减少外出,防止交叉感染 。
饮食建议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营养状况,提供适宜的饮食建议,如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 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康复训练与随访
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等,以改 善呼吸功能。
定义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使机体在短时 间内出现低氧或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 征。
分类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急性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性呼吸衰竭和高碳酸性呼吸衰竭 。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呼 吸道阻塞、肺部感染、肺组织损 伤、神经肌肉疾病等。
氧疗护理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吸氧方式 ,如鼻导管、面罩等。
监测吸氧效果,如血氧饱和度 等指标,及时调整氧流量。
注意用氧安全,避免吸入氧浓 度过高导致氧中毒。
病情观察与监测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 和深度,以及口唇、甲床等部位
的缺氧表现。
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 体温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增强其治疗信心。
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03
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监测气囊压力,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 分泌物,每隔4至6小时将气囊放气5分钟,气囊 注气后,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灌注压- 25cmh2o. 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 血气指标.
#2022
用药护理
五.心理和 社会支持
重症呼衰病人面临生死的考验,加上机械通气,进入急救 室等应激,他们都有反复的心理反应,又难以/不可能用 言语来表达其感受和需要,因此医务人员应充分理解病人 主动亲近和关心病人,积极采取语言与非语言 的沟通手 段(手势、沟通板等)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 必要 的帮助,同时,安排其与家人或朋友的探访,以缓 解心理压力,满足其爱与归属等方面的需要,促进康复。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血液酸碱度
pH
碳酸氢 实 根际碳酸氢AB
根
(HCO3 -)
标 根准碳酸氢SB
全血缓冲碱
BB
95℅~98℅ 7.35~7.45
<7.35: 失代谢酸中毒(酸血症)>7.45:失代 谢碱中毒(碱血症)
22~27 mmol∕L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呼吸性碱中毒:
是动脉血在38℃、
四.心理护理。
黑石头白石 头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从前,在欠债不还便足以使人入狱的时代,伦敦有位商人,欠了一 位放高利贷的债主一笔巨款,那个有老又丑的债主,看上商人青春 美丽的女儿,便要求商人用女儿来抵债。
商人和女人听到这个提议都十分恐慌狡猾伪善的高利债主故作仁慈, 建议这件事听从上天安排。他说他将在空钱袋里放入一颗黑石子, 一颗白石子,然后让商人女儿伸手摸出其一,如果她拣中的是黑石 子,她就要成为他的妻子,而商人的债务也不用还了;如果她拣中 的是白石子,她不但可以回到父亲的身边,债务也一笔勾销;但是, 如果她拒绝探手一试,她父亲就要入狱。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1.确定呼吸衰竭的原因:在采取任何急救护理措施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呼吸衰竭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肺部感染、肺水肿、支气管痉挛、气胸等。
2.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急救护理的首要任务。
可以使用手法清除呼吸道中的任何阻塞物,如呕吐物或异物。
同时,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正中位置,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
3.提供氧气:给予患者纯氧或氧气面罩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氧气的浓度要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以帮助维持氧合作用。
4.帮助呼吸: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呼吸完全停止,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可以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面罩呼吸等方法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5.监测呼吸参数: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血氧饱和度。
及时调整急救护理措施以保持呼吸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6.控制呼吸窘迫: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窘迫,可以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以减轻呼吸肌的紧张状态,并改善呼吸功能。
7.提供适当的支持治疗:除了急救护理措施外,还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能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来治疗原发病。
8.转运至医院:完成急救护理措施后,需要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及时调整急救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结起来,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提供适当的氧气、人工呼吸、监测呼吸参数、控制呼吸窘迫、提供支持治疗等措施。
在实施急救护理措施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患者需要尽快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只有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大咯血患者护理常规一、概述咯血是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者。
大咯血是指一次咯血量在100ml以上或24h咯血量在500ml以上。
大咯血时血液从口鼻涌出,常可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
二、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立即呼喊其他医务人员,稳定患者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的镇静剂。
2.休息与体位: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尽量避免搬动患者,以减少肺活动度。
3.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轻轻将气管内积血咳出,轻轻呼吸,不要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使血液引流不畅。
无力咳痰者,可经鼻腔吸痰,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
4.窒息的紧急处理:出现窒息先兆,立即取头低脚高45°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同时拍击健侧背部,保持充分体位引流,或直接刺激咽部以咳出血块,必要时及时用手或吸引器去除口腔、咽部血块,并给以高流量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与配合工作,以解除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自主呼吸极弱或消失,立即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5.吸氧:给患者持续低、中流量吸氧。
6.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强有效的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可以收缩小动脉,使肺循环血量减少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可采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等减少静脉回流的药物。
7.输血: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并做好输血准备。
8.病情观察:重点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变化,有无窒息的征象。
加强心电、血压、呼吸、心率多功能监护,注意患者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速度。
9.手术止血:若药物治疗效果差,可考虑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或外科手术治疗。
10.饮食:大咯血时暂禁食,咯血停止后可给温和凉的流质饮食,继续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直到完全好转。
三、主要护理问题1.焦虑/恐惧与突发大咯血有关。
2.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咯血量多,不易咳出有关。
3.窒息的危险与大咯血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疾病导致的体力下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