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导师介绍
2010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拟录硕士研究生名单

106100050108064
胡莹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078
宋婷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063
张洁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049
谭梦聪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048
张颖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021
尹大海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43
黄翠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13
王燕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42
邢世文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29
周旭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69
朱树英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41
张智帅
汉语言文字学
王潇霄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004
李桂全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107
陈璐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072
陆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050108095
唐子尊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6100106359998
张玥
王亚婷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28
徐倩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72
陈歆颖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06
王殿鹏
汉语言文字学
106100050103091
巴金:“安那其主义”中的家国情怀

综观巴金一生的文学创作,从青年时代的“激流三部曲”、中年时期的“人间三部曲”到晚年的《随想录》系列,贯穿始终的无疑都是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
“激流三部曲”对青年一代命运的关注,“人间三部曲”对世间不幸的悲悯,《随想录》系列的反思批判,归根到底都是基于对国家民族历史和现状的忧虑和责任,他一生中反复表述的文学主题——反封建,与其说是一种对时代话语的简单借用,不如说是包含着他深刻的现实感受:那样一种对人的现实权利的压迫与剥夺,只能用社会政治的“封建专制”来加以有力地描述,“反封建”就是一种真诚而激越的控诉和抗议。
这样执着于社会现实的文学主题,当然不是为了炫耀个人的艺术才华,无需雕琢繁复的“技巧”,而是出于一种超越个体的、对国家民族强烈的社会责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超越了个人狭小利益诉求的作家却在思想信念上表达了曾经令人困惑的内容,那就是从走上如此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反封建”道路之初就服膺于“安那其主义”①,即在现代中国历史上争议巨大的无政府主义。
众所周知的史实是,早在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文学尝试①安那其主义(anarchism )即无政府主义。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巴金:“安那其主义”中的家国情怀[摘要]巴金一生的创作都在追求“反封建”,呈现浓郁的家国情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安那其主义同时也是他坚持一生的信仰。
在家国情怀与安那其信仰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巴金的信仰结构之中,安那其主义主要体现为一种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尊重,这是他“反封建”的重要缘由,而这样的人道主义关怀又与他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并不矛盾,所以我们最终发现,互有矛盾的观念在巴金这里却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包括安那其主义在内的现代思潮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都获得了新的认知和诠释,它们共同体现了晚清—五四的新文化理想,巴金将安那其主义的激情和牺牲当作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革命信仰,从而完成了对这一外来思想的中国式再构,而信仰的执着也成为了巴金一生坚守“反封建”目标的强大动力。
西夏学学者

著名西夏学学者1、罗振玉罗振玉(1866~1940),中国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
初名宝钰,后改振玉。
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老人、松翁,又称永丰乡人、仇亭老民。
浙江上虞县人。
辛亥革命后,避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
1919年回国,1924年奉溥仪之召,任南书房行走,逐渐参预清室的复辟。
伪满洲国成立后,曾任监察院长等职。
一生喜爱收集金石铭刻,广泛收集和整理敦煌遗书、甲骨汉简、金石铭刻等各类文物资料。
与其子一起开创西夏文字、文献介绍研究之先河,是中国西夏官印的拓荒者,西夏文字的传播者。
他是第一个把黑水城出土的夏汉对照词书《番汉合时掌中珠》介绍给中国学术界的。
1913年,俄国伊凤阁教授在日本赠给罗振玉《番汉合时掌中珠》,罗氏1924年影印刊行,以广其传。
罗振玉将自己收藏的七方西夏官印,刊于1916年所著的《隋唐以来官印集存》一书。
1926年又出版《西夏官印集存》,收西夏文官印33方,并首次进行考释。
2、罗福成罗福成(1885~1960),字君美,祖籍浙江上虞,出生于江苏淮安,罗振玉的长子。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兽医科。
是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专家,是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的研究先驱,并做出了贡献。
1919年发表了《西夏译莲花经考释》和《西夏国书类编》,均为山东学社刊印。
前者考释西夏文莲花经,后者把一些西夏文字单词分类编排,便于检索。
1924年全文摹写了《番汉合时掌中珠》,由其自办的天津贻安堂书店石印出版。
1932年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西夏文专号》上发表了《韵统举例》、《文海杂类》、《杂字》、《居庸关石刻》、《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等多篇论文。
旅顺库籍整理处石印出版了罗福成整理手写的《西夏国书字典音同》,这是继《番汉合时掌中珠》之后又一部工具书。
3、罗福苌罗福苌(1895~1921),字君楚,罗振玉次子。
祖籍浙江上虞,出生于江苏淮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
幼而通敏,年未冠既博通欧洲诸国文字,于法语、德语造诣尤深。
张斌_四川大学法学院_研究生导师_创新助手_人物报告_2016-01-04

I
图表目录
图表 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表 .............................................................................. 1 图表 2 文献总体产出饼图 .................................................................................. 2 图表 3 中文期刊论文年度发文量 ...................................................................... 2 图表 4 中文期刊论文产出表 .............................................................................. 3 图表 5 人物发表期刊论文刊分布图 .................................................................. 3 图表 6 各年度指导学位论文数量 ...................................................................... 7 图表 7 所导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饼状图 ...................................................... 8 图表 8 中文会议论文年度发文量 ...................................................................... 8 图表 11 学术引用指标 ....................................................................................... 10 图表 12 高被引论文 .......................................................................................... 10 图表 15 人物科研合作关系 .............................................................................. 13 图表 17 人物相关关键词词频 .......................................................................... 1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学科专业名称考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备注050101文艺学②中国文学典籍③3013中外文论中国文学典籍:1.曹顺庆:《中华文化原典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3013中外文论:1.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现代西方批评理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伊格尔顿: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文学理论导读》(40.00))(中、英文各一本);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050102语言学及应②中国文学典中国文学典籍:理论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3014语言学理论:1.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邵敬敏、任芝瑛、李家树:《汉语语法专题研究》;3.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5.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6.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50103汉语言文字②中国文学典中国文学典籍: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3015汉语史: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2.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3.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5.王念孙:《广雅疏证》;6.《广韵》。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②中国文学典籍③3016文献学中国文学典籍:1.曹顺庆:《中华文化原典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3016文献学:1.余嘉錫:《古書通例》,《目錄學發微》;2.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北京大學出版社;3.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簡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或北京大學出版社);4.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5.倪其心:《校勘學大綱》,北京大學出版社,;6.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增補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中華書局總編室:《古籍點校釋例》;掌握敦煌漢文卷子的校錄方法,古代重要文學流派,主要作家的集子如:金開誠、葛兆光《古詩文要籍敘錄》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概况简介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概况简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期四川大学曾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几大学院。
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名家,曾任中文系主任的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
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
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
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现任院长曹顺庆教授,院党委书记熊兰副教授,副院长吴建教授、雷汉卿教授,院党委副书记罗梅副教授。
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4人。
他们中有: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2人,长江学者1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 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人。
学院现下设中文系、比较文学与对外汉语系、新闻系、广告系、广播电影电视系、传播学系等6个教学单位,和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新闻学研究所等15个科研机构。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种层次的办学体系。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呢我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新闻学等14个博士点和新闻学、传播学等15个硕士点;有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点1个;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6个本科专业;原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获文艺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还拥有1个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1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文科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形成了富有特色且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
南京大学文学院导师介绍

研究生导师介绍文艺学(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赵宪章男,1951年生,山东莘县人,文学硕士(南京大学1987)。
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主要成果:1.《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2.《中国艺术理性》,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3.《西方形式美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4.《文艺美学方法问题》,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文体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主要研究方向:1. 文艺美学2. 文学理论周宪男,1954年生于南京,江苏金坛人。
文学学士(南京师范大学1982),哲学硕士(北京大学1988),文学博士(南京大学1998)。
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1.《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4.《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主要研究方向:1.文学理论2.美学3.文化研究胡有清男,1949年生,江苏南京人。
文学硕士(南京大学1984),文学博士(南京大学1996)。
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1.《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纯艺术思潮》(系列论文),《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等刊物发表。
3.《文科理论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主要研究方向:1. 文艺学基础理论2. 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研究男,1957年生,江苏无锡人。
哲学学士(武汉大学1982),文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1988),文学博士(山东大学1991)。
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1.《审美幻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马克思主义现代美学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 《美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 《审美意识形态》,(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主要研究方向:1.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2.审美人类学女,1953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6年硕士推免生专业目录_四川大学考研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6年硕士推免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导师姓名推免招生人数备注103文学与新闻学院193推免招生人数为学院总体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办公/通讯地址:望江校区文科楼348室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01国际汉语教学曹顺庆陈思广邓时忠丁淑梅杜晓莉冯勤冯宪光傅其林顾满林何剑平何江南黄勇姜飞蒋宗福雷汉卿雷莉李春霞李瑄李怡梁昭刘长东刘春卉刘荣刘文勇刘亚丁刘颖陆正兰吕肖奂罗庆春马睿邱晓林谭伟唐小林王彤伟王晓路王永场伍晓蔓项楚谢谦徐新建阎嘉杨光荣杨文全俞理明张朝富张放张怡张勇赵渭绒赵毅衡郑春兰周维东周毅周裕锴050101文艺学科学学位01文艺理论与批评∙傅其林02文艺美学∙阎嘉03当代审美文化∙阎嘉04中国文化与文论∙曹顺庆∙刘文勇05西方文化与文论∙马睿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学学位01对外汉语教学∙邓时忠∙刘荣∙雷莉∙刘颖∙王永场02现代汉语语法词汇∙杨文全∙杜晓莉∙刘春卉∙郑春兰03现代语言学理论∙杨文全∙刘春卉04中外语言与文化比较研究∙邓时忠∙刘颖050103汉语言文字学科学学位01上古汉语研究∙俞理明∙蒋宗福∙雷汉卿∙谭伟∙杨光荣∙顾满林∙王彤伟∙郑春兰02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蒋宗福∙雷汉卿∙谭伟∙顾满林03现代汉语研究∙俞理明∙杨文全∙杨光荣∙王彤伟∙郑春兰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科学学位01中国古典文献学∙张勇02中国古代文学文献∙项楚∙伍晓蔓03中国俗文化文献∙张勇∙何剑平04宗教文献∙刘长东05敦煌文献∙项楚∙何剑平050105中国古代文学科学学位01先秦两汉文学∙何江南02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张朝富∙黄勇03宋元文学∙周裕锴∙吕肖奂04明清文学∙谢谦∙丁淑梅∙李瑄05中国文化与文学∙谢谦∙黄勇∙张朝富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科学学位01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怡∙张放02中国现当代诗歌∙李怡∙陆正兰03中国现当代小说∙陈思广∙姜飞∙周毅04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唐小林∙冯勤∙周维东05世界华文文学∙张放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科学学位01中国多民族文化遗产与凝聚∙徐新建∙梁昭∙罗庆春02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徐新建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科学学位01比较诗学∙曹顺庆∙赵毅衡∙王晓路∙刘颖02比较文学∙曹顺庆∙刘亚丁∙刘颖∙赵渭绒∙梁昭03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赵毅衡∙邱晓林∙张怡04英美文学∙王晓路∙邱晓林∙张怡05俄国文学∙刘亚丁06东方文学与文论∙曹顺庆0501J1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科学学位01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曹顺庆∙王晓路∙傅其林∙黄顺铭∙刘颖∙徐沛02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曹顺庆∙赵毅衡∙王晓路∙傅其林∙黄顺铭∙刘颖∙徐沛∙张放0501Z1文艺与传媒科学学位01文化设计研究∙吴兴明02传播媒体学∙蒋晓丽03设计美学∙阎嘉04西方传媒理论研究∙冯宪光∙侯洪05音乐艺术研究∙曹顺庆∙阎嘉∙吴兴明06文化科技∙姜生∙蒋晓丽∙王晓路0501Z2文学人类学科学学位01文学人类学∙徐新建∙罗庆春∙梁昭02宗教人类学∙徐新建03媒体人类学∙李春霞050301新闻学科学学位01新闻业务∙蒋晓丽∙吴建∙操慧∙陈华明∙姜英∙徐沛02新闻史论∙黄顺铭∙陈雪奇∙张玉川03融合媒体∙吴建∙操慧∙姜英∙陈雪奇∙张玉川050302传播学科学学位01整合传播∙蒋晓丽∙王炎龙02传播与社会发展∙蒋晓丽∙张放∙饶广祥03跨文化传播∙操慧∙黄顺铭∙徐沛0503Z1广播电视学科学学位01广播电视理论∙欧阳宏生∙朱天∙侯洪02广播电视文化∙欧阳宏生∙朱天∙侯洪∙蔡尚伟∙曾娅妮03广播电视新闻∙欧阳宏生∙朱天∙蔡尚伟∙侯洪∙曾娅妮0503Z2广告与媒介经济科学学位01广告学∙吴建∙杨效宏∙彭虹02传媒经济学∙欧阳宏生∙朱天∙杨效宏∙蔡尚伟∙陈雪奇03数字营销传播∙杨效宏∙彭虹∙张放0503Z3编辑出版学科学学位01数字出版∙白冰∙王炎龙02国际出版∙李苓∙白冰03版权经营与出版法律法规∙王炎龙∙白冰0503Z4网络与新媒体科学学位01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蒋晓丽∙王炎龙02新媒体与社会文化∙蒋晓丽∙张放0503Z5符号学科学学位01符号学理论∙赵毅衡∙唐小林∙陆正兰02传播符号学∙操慧∙徐沛∙王彬03品牌与广告符号学∙彭虹04艺术与设计符号学∙赵毅衡∙陆正兰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01本领域不设研究方向∙白冰∙蔡尚伟∙操慧∙陈华明∙陈雪奇∙侯洪∙黄顺铭∙姜英∙蒋晓丽∙李苓∙欧阳宏生∙彭虹∙王炎龙∙吴建∙徐沛∙杨效宏∙曾娅妮∙张放∙张玉川∙赵毅衡∙朱天055300出版专业学位01本领域不设研究方向∙王炎龙∙白冰∙陈焕仁∙王珏∙张邦凯130100艺术学理论科学学位01比较艺术学∙曹顺庆∙冯宪光∙傅其林02艺术生产与文化产业∙吴兴明∙邱晓林03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徐新建∙阎嘉∙马睿04音乐文化学∙曹顺庆∙陆正兰130300戏剧与影视学科学学位01戏剧戏曲学∙丁淑梅02电影学∙黎风∙易丹∙曹峻冰∙王彬03广播电视艺术学∙黎风∙易丹∙曹峻冰∙肖薇∙王彬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四川大学考研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情况介绍 个人情况介绍: • 男,1963年生,四川省乐山市人,汉族。先后在 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读大学本科(1979—1983)、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硕士研究生(1990— 1993)、四川大学中文系读博士研究生(1995— 1999),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 先后师从著名语言学家史锡尧教授、王宁教授、 伍铁平教授和赵振铎教授。2000年12月—2003年6 月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 成果情况: 在《中国比较文学》、《四川师范大 成果情况: 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 》等刊物及 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 “ 比较 文学学 ” 、 “ 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双语人才培 养 ” 等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双语人才培养” 获奖情况: 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科研项目: 主持教育部 2007 青年基金项目“他者 科研项目: 眼中的中国古代文论——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 究” • 人才培养: 主要开设《英语精读》、《英语听 人才培养: 说》、《英语写作》、《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西方文化》等课程。
• 已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话题与话语的生 成》 、 Context and Comprehension of Words、《中美两国 对外语言教学的比较与思考》、《汉语话题标记初探》、 《汉语话题与主语》、《话题的辖域与层级》、《话题与 话语的生成》、《汉语话题及范围研究》、《汉语话题标 记研究》、《多媒体CAI课件系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 用》、《从〈老子〉中的‘有’和‘无’看现代反义词研 究缺陷》、《“标注词性”还是 “标注词类”》、《中国 人对西双版纳茶叶贸易的控制--对一个地区内部的透视》 (译文)、《"台湾"名称的由来》等论文。参加了国家汉 办项目的子项目——《初级汉语口语》,四川大学——华 盛顿大学教改合作项目——《科技汉语》,美中友好交流 项目——和平队的《中文读写课本》等教材的编写工作; 主编《学生同义词反义词手册》、《易混淆字词辨析手册》 等工具书,参加《四川百科全书》、《新世纪少年儿童百 科全书》、《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四川旅游总览》 等国家、省重点文化项目的编纂工作。
• • • •
成果情况: 成果情况: 1 ,佛经文献语言,巴蜀书社 1993.10 出版 2 ,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 2001.4研究——缩略:语言符号的再 符号化,巴蜀书社 2005.6 出版
• 获奖情况
• 1 ,《汉语缩略研究》(系列论文), 2000 年四川省社会 科学界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1 年 4 月。 • 2 ,《太平经正读》, 2002 年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优秀 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3 年 3 月。 • 3 ,《汉魏六朝佛经代词探新》, 2004 年四川省第十一次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5 年 3 月。 • 4 ,历届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10 次(获奖时间: 1988 、 1990 、 1994 、 1999 、 2000 、 2001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 5 ,四川大学“ 211 项目”研究成果二等奖 1 项(与向熹 先生合作,列第二),三等奖 2 项。 • 6. 汉语缩略研究, 2006 年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
• 科研项目: 主持省级项目《四川省志·方言 科研项目: 志·湘方言篇》、横向课题《 20 世纪语言理 论的共同预设》等课题。 • 担任课程 担任课程: • 本 科: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语言 学 • 研究生:西方理论语言学、语法学、语用 学、现代汉语研究动态及方法 • 研究生招生: 汉语言文字、语言学与应用 语言学
• 本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后,现代汉语及对外汉语教学 方向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获得者,“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学科点负责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教研 室主任。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3 年)。四川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 科“中外文学与俗文化”科研秘书。
• 熟悉计算机、多媒体语教学中。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多年,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担任过初级、中级、 高级各级别的教学工作,课程范围涵盖综合、语 法、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学生语言实习等。 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因材 施教,根据留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汉语水平, 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创 新,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趣, 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效果好。已培养硕士 研究生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4人。
• 人才培养: 指导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词汇语法)方面
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指导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汉语应用与规范,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博士研究生。
蒋宗福
• 个人简介 • 蒋宗福,男,四川梓潼人,生于1957年11月, 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1978级学生。 现为四川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佛教语言文学专业博 士生导师,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 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国家“985 工程”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 地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汉语 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西南大学教授、 重庆市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 01上古汉语研究 • 02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 • 03现代汉语研究
俞理明
• • • •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文系主任 博士 联系方式:yingchuan80@ 联系方式:
• 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历史研究,兼及佛 研究方向: 教、道教文献研究 。 • 个人简介: 男,祖籍浙江宁波, 1952 年出生于 个人简介: 上海。 1986 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硕士毕 业留校任教, 2002 年在职获博士学位。教授,四 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 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大学“ 985 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中国语言 文学(语言)”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中文系主 任。 从事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历史研究,兼及佛教、 道教文献研究。对汉魏六朝佛经代词、道教《太 平经》的文字句读和词汇、古汉语中一些句法现 象、汉语称谓词、汉语缩略词,等等,作过专题 研究。
• 成果情况: 现已发表学术论文58篇(含CSSCI及核 成果情况: 心期刊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编著2部,即出 专著1部。 • 获奖情况: 曾获四川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 获奖情况: 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四川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 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四川大学陶国瑜人文 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奖等6项。 • 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四川大学社科项目、北美基 科研项目: 金项目以及“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四川省 “十五”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共5项。 • 人才培养: 主要担任研究生一级学位共同课“语 人才培养: 言学理论”、专业方向课“现代汉语专题研究” 及本科“现代汉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
刘荣
• 女,博士,教授,已获得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 • 基本情况介绍: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中国 基本情况介绍 对外汉语教学会华南分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多年,胜任初、中、高级各种课程教学。曾赴法国 蒙彼利埃第三大学任教一年。 科研主要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汉外语言对比;教 科研主要方向 学法与对外汉语教材。 • 已出版教材 已出版教材《口语津梁》。 •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高级汉语课中的语音问题》、《汉语结 构助词\'的\'与日语格助词\'の\'之对比分析》、 《汉语语气助词\'的\'与日语终助词\'の\'之对比分 析》、《汉日形容词充当谓语的对比分析》、《传 媒文化、商业广告与话语权力》、《迈向新世纪: 多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语言类导师介绍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 • • 方向: 01对外汉语教学 02现代汉语语法词汇 03现代语言学理论 04中外语言与文化比较研究
杨文全
• 教授 • 研究生导师 • 研究方向: 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和对外 研究方向: 语言学理论、 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
雷莉
• 女,回族,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 2003年博士毕业,获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对 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具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 • 1995年至今在四川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2003年— 2006年受四川大学选派到韩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 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重视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 为话语语言学、多媒体教学、语言与文化等。 • 知识全面、系统,汉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具有深厚的理论 素养,在现代汉语、汉语史、语言与文化、现代语言理论、 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 熟悉中国民族文化,对人类学、文化学有一定研究,并将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中; • 掌握两门外语,英语熟练,德语四会;
刘颖
• • • • • 讲师 硕士生导师 博士 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研究方向: 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语言学等 个人简介: 刘颖,女,讲师。 2002 年 7 月起,
任教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对外 汉语系。 1999 年 7 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国际 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2 年 7 月,毕 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7 年 12 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 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5 年 8 月—— 2007 年 1 月,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 成果情况: 专著 《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 成果情况: 究》。 • CSSCI 来源期刊(含人大复印资料)等: 《 OV 式与汉语的 一种指称性语法手段 》、《 纯粹任意性原则与纯粹的价值 系统——纪念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发表 90 周年》、 《 索绪尔关于语言的 “ 价值系统 ” 观的哲学基础》 《索 绪尔“价值”理论探》、《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 “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中华民族的“是”观念 来源于“时”——上古汉语“是”与“时”的考察》、 《华夏民族“是非”价值观念是何以可能的?——原初 “是”的语义结构分析》、《 原初“是”的浑一性——沈 子簋之“是”与代词说和形容词说》, 《 上古“是”“此” 判断句所指代的实际主语之比较》、《上古“是”判断句 与“此”判断句之比较》、《 上古“是”“此”构成判断 句的能力 》、《 判断词“是”是分化而来》、《谓词性 Y 与“ X 是 Y (的)”式的三种关系》、《从〈世说新语〉 看判断词“是”的发展与“非”“不”的关系》、《成都 话舌尖后音声母的调查》、《 四川方言志语音编写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