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标准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1.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

自然环境良好,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水源充足,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交通便利,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周边环境符合防疫和环保要求。

坚持规模经营、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2.布局奶牛场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

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设施。

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青贮窖、草料库等设施紧靠生产区布置。

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并临近生产区。

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及化验室等生产性建筑。

设在场区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等设施设备。

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不得交叉混用或者回流。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

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设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

3.牛舍牛舍为封闭式牛舍,有四壁、屋顶,留有门窗。

窗户能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和采光。

基础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墙壁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

屋顶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

要求质轻、坚固耐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地面要求致密坚实,水泥地面不打滑,便于清洗消毒,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奶牛场牛舍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奶牛场牛舍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奶牛场牛舍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牛舍是养牛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一个功能齐全的牛舍对牛的养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一下奶牛场牛舍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供朋友们参考。

(1)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牛舍类型钟楼式牛舍通风良好,很适合夏季通风;房舍式牛舍保温效果好,故在北方多见。

牛舍建筑亦应与挤奶方式相配套。

小型奶牛场,宜采用拴系式牛舍;大、中型奶牛场,多使用挤奶厅或管道挤奶,可采用散栏式牛舍。

(2)牛舍内部结构设计奶牛的肢蹄、乳头、乳房、臀部的擦伤,大多是因为建筑工程不合理。

防止这些伤害的频繁发生,就一定要避免过窄的通道、打滑的地板以及没有垫草的石灰泥地面等。

排水不畅、粪尿大量堆积,将导致引起乳腺炎、肢蹄病、肠道感染等的致病菌大量繁殖;通风不足,将增加感染发生的机会。

过硬的地面,易引发牛一的蹄旁,甚至导致蹄叶炎,同时使挤奶脉冲不稳,导致出奶不畅,从而引发乳腺炎。

所有这些,都应在建筑设计时考虑。

(3)配各合理的牛舍设施牛床是奶牛采食、挤奶和休息的场所,是最基本的设施。

应当根据牛体的大小和拴系方式,确定牛床的大小。

牛床间可设置隔栏,以方便对每头牛的操作。

隔栏由弯曲钢管制成,一般长度为牛床的2/3,栏高80厘米,由前向后倾斜,牛床前应设饲槽。

每2头牛配备1个饮水器,设在两个栏之间。

排粪沟设在牛床与清粪道之间,通常是明沟,沟宽一般为30-40厘米,沟深5-18厘米,沟底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奶牛舍的向阳面应设运动场。

运动场不宜太小,否则牛密度过大,易引起运动场泥泞、卫生差,导致乳房炎、腐蹄病增多。

运动场周围应尽量绿化,以改善和美化牛场环境。

在奶牛饲养区进出口处,必须设消毒池。

消毒池构造应坚固,并能承载通行车辆的重量。

消毒池长度一般为长3.8米、宽3米、深0.1米,消毒池底面平整,耐酸、耐碱、不透水,池里充满消毒液。

此外,奶牛场还要设贮粪池,但必须与牛舍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设置在主风向的下方。

池的底面和侧面要密封,以防渗漏污染地下水。

成年泌乳牛舍的设计参数

成年泌乳牛舍的设计参数

成年泌乳牛舍的设计参数1. 场地:(1)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以便获得舒适的走动空间,最小场地面积为200平方米;(2)场地轮廓应尽可能符合地形特点,以便获得宽阔的视野、通风良好和避免水淹;(3)场地应在充足的阳光下,以确保形成环境中所需的光照强度;(4)场地应保证流通的空气,以降低室内大气污染;2. 温室:(1)温室应使用透明材料,以保证所需的足够光照强度;(2)温室温度在25~30 \ ^ \circ C之间最佳;(3)温室内湿度在60~70%之间最佳;(4)温室应在充足的阳光下,保持良好的通风;(5)温室内的空气应保持流通,以确保空气中湿度的均匀性;3. 棚舍:(1)棚舍要求在进、出口处设置有碎石或砖块,以便于牛的出入;(2)棚舍的平面形状应尽可能符合地形特点,但必须确保半圆形或矩形结构能够让牛走动自如;(3)要求棚舍有良好的通风、排水和照明系统,同时设有足够的饲养槽;(4)棚舍应尽量安装一些防止牛犊结冻的措施,以防止牛出现过度凝冻和淋湿;4. 饲料:(1)由于成年牛舍喂养的牛只多为育肥牛,所以肥牛的饲料主要以粗饲料和复合营养饲料为主;(2)饲料应满足牛的日常营养和营养需求,使牛能够健康、积极地生长发育;(3)饲料应该经过严格的检查,确保品质优良,在授予牛犊之前,进行详尽的检查;(4)对于舍内的水源,应注重水质的卫生状况,并定期对水源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质量;5. 其他设施:(1)应设置防护墙、围栏等, her with the wanted equipment, and following the specific instructions of the veterinarian;(2)可以考虑为母牛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室,方便其空闲时休息;(3)应安装吊索装置,以方便根据牛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检查;(4)舍内应设有机械设备,备好所有必须的卫生材料和医疗工具,以防万一出现牛犊疾病;(5)另外,还应设置一些便于管理和操作的设施,比如数据统计机器、电子步行量计等设备。

奶牛养殖场选场要求

奶牛养殖场选场要求

一、奶牛场选址设计与环境1、奶牛场得规划建设要利于生产发展,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不污染周围环境,场址周围应具备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场地和排污条件,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1) 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2) 地势选择总体平坦、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通畅、环境安静,具有一定缓坡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3) 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一般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

(4) 土质以沙壤土、沙土较适宜,不宜在黏土地带建设。

(5) 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6) 交通交通便利,但与公路主干线距离不小于500米。

(7) 周边环境应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且位于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距离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2000米以上。

2、布局奶牛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

养殖小区实行集中机械挤奶,统一饲养管理。

(1) 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

应建在奶牛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2) 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

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3) 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和兽医室等生产性建筑。

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

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4)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主要包括隔离牛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储存与处理设施。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一、引言奶牛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奶牛养殖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养殖场建设养殖场是奶牛生产的基础,合理的养殖场建设对提高养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养殖场建设的技术规范:1.场地选择:选择土地时应考虑土地的气候、水源、排水条件等因素,并确保场地周围环境无污染。

2.圈舍设计:圈舍应符合奶牛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保证其舒适、安全和卫生。

3.饲料储存和处理:养殖场应有合理的饲料储存和处理设施,确保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三、奶牛品种选择奶牛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不同的养殖目标和地区环境,选择适合的奶牛品种是养殖成功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奶牛品种选择的技术规范:1.乳品种的选择:应选择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适中的品种,如荷斯坦、黑白花奶牛等。

2.肉奶品种的选择:应选择肉奶产量高、肉质优良的品种,如西门塔尔等。

四、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奶牛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以下是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1.饲料供给:奶牛应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喂,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2.水源供给:奶牛需要足够的清洁饮水,养殖场应保证给奶牛提供优质的饮水。

3.疫病防控:养殖场应制定疫病防控计划,定期给奶牛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确保奶牛健康。

4.环境控制:养殖场应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保证奶牛舒适。

五、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保证奶牛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生产管理的技术规范:1.繁殖管理:合理的繁殖管理可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包括合理的配种时间和配种方法等。

2.妊娠保护:对妊娠的奶牛进行特殊管理,包括提供合理的饲料、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确保胎儿发育健康。

3.分娩管理:对分娩的奶牛进行观察和帮助,确保分娩顺利,并及时对产后的奶牛进行控制和护理。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十三章规模化奶牛场设计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十三章规模化奶牛场设计

6、TMR取料机:7.5kw;
7、精料加工:10kw
8、刮粪板:8kw
9、固液分离:35kw
10、牛舍风机、照明等:50kw
11、办公(空调、照明、电脑等):50kw 12、供水水泵、消防:15kw
13、食堂、锅炉房:40kw
▪ 总计:345.5kw;
给水规划
▪ 水源:建议自备井深层地下水。 ▪ 日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牛饮用水、冲洗用水、其它。 ▪ 给水系统:给水管道埋地敷设,在场区内布置成环形,供各个用水点。 ▪ 水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牛群比例确定 ▪ (1)、0—2月,哺乳犊牛
▪ (2)、3—6月,断乳犊牛
▪ (3)、7—15月,育成牛
▪ (4)、16—25月,青年牛
▪ (5)、泌乳牛,产乳期305天
生产后,在产房休息停留7(21)天后,开始正式为人类生产牛奶的牛。在距上次生产日60天左右 再配种,直至又一次分娩前60天停止泌乳。
雨水系统采用排水沟,直接排向场区外。 ▪ 所有排出水质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4000头奶牛场牛群粪尿量
牛群结构(头、%) 0~1月犊牛 1~2月犊牛 2~6月犊牛 7~15育成牛 16~25青年牛 产牛 干乳牛 泌乳牛 总存栏数 总计
86 80 308 670 550 90 296 1920 4000
▪ 生产区、饲料加工区室外消火栓布置 在每栋设施外,沿道路敷设室外消火栓,距离设施间距约为30m,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大于2m
消毒防疫设施
▪ 在整个牛场运营过程中,在以下几个地方设置消毒设施: ①场区大门:设置消毒池、洗手池、紫外线灯、喷雾器等,凡进出奶牛场的人员必须经过消毒区域。

奶牛场建设技术规范

奶牛场建设技术规范

奶牛场建设技术规范奶牛场建设技术规范----DB21/T 1301—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场的建设规模和对建筑设施的技术要求,确定奶牛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基础母牛100头以上规模化奶牛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栓系式牛舍有固定牛床,并用颈枷栓住牛只,采食、挤奶在舍内进行,舍外设运动场自由活动。

3.2 散栏式牛舍牛舍内设置隔栏,隔栏内为自由牛床,并设散放道,牛只在散放道上自由活动,在牛床上自由休息,挤奶在挤奶厅进行。

4 建设规模4.1 牛场建设规模按基础母牛数量确定,小型场100~200头,中型场200~500头,大型场500头以上。

4.2 牛场建设的项目按功能分为:4.2.1 生产建筑:产房、犊牛舍、育成舍、泌乳牛舍等。

4.2.2 辅助生产建筑: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青贮窖(塔)、草棚、地秤、挤奶厅、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等。

4.2.3 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等。

4.3 牛场总占地面积及总建筑面积,按每头基础母牛所需面积计算,总占地面积为总建筑面积的3.5~4倍,总建筑面积为28m2~33m2。

5 建场条件5.1 牛场建设用地应符合当地村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奶牛生产的要求。

5.2 牛场应选择地势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

在丘陵山地建场时应选择阳坡,坡度不易超过10度。

奶牛场建设规范或标准最新

奶牛场建设规范或标准最新

奶牛场建设规范或标准最新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场的建设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奶牛的健康、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以及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奶牛场建设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最新奶牛场建设规范的概述:一、选址与规划奶牛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和工业污染源的地方。

规划时需考虑奶牛的生活习性和生产需求,合理布局牛舍、饲料储存区、挤奶区、粪便处理区等。

二、牛舍建设1. 结构:牛舍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确保结构稳定,防风防雨。

2. 通风:牛舍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疾病传播。

3. 光照:保证牛舍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必要时增设人工照明。

4. 地面:牛舍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消毒。

三、饲料储存与加工1. 储存: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鼠的环境中,避免霉变。

2. 加工:饲料加工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饲料加工质量。

四、挤奶设施1. 设备:使用自动化挤奶设备,提高挤奶效率,减少人为污染。

2. 卫生:挤奶区应保持清洁卫生,挤奶前后对设备进行消毒。

五、粪便处理1. 收集:粪便应及时收集,避免污染环境。

2. 处理:采用堆肥、发酵等方法,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

六、疾病预防与控制1. 疫苗:定期为奶牛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疾病。

2. 监测:建立奶牛健康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牛。

七、环境保护1. 废物处理:奶牛场产生的废物应进行合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绿化:在奶牛场周边进行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八、法律法规遵守奶牛场建设与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九、人员培训与管理1. 培训:对奶牛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 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奶牛场高效运行。

十、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奶牛场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理念的更新,奶牛场建设规范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奶牛场管理者应不断学习最新的规范和标准,以适应畜牧业的发展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未来5年牛场建设风险不大近来许多人想投资牛场,但看到已有很多人在建牛场,不知到底是否还可再建奶牛场?根据美国一百多年的奶牛业发展历史以及韩国等其他国家的乳业发展史来看,中国乳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距离生产消费基本平衡的成熟乳业发展阶段,至少还需20年的发展历程。

当前中国乳业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国内奶牛养殖业增长速度只能达到10%,支撑中国乳业发展的是国外奶粉的大量进口。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2008年前中国原料奶供不应求的局面基本不会改变。

如果将来中国奶酪消费能够在社会大众中流行起来,则更长期的奶业持续发展也可无忧。

2. 牛舍的主要类型与总体规划中常见的误区在我们接触的很多客户中,他们拿出的规划设计图,给人的最明显的感觉是整个牛场的布局杂乱无章、分群不清晰、牛舍的建筑型式单一,没有根据不同奶牛年龄发育、泌乳周期来科学地区分和设计相应的牛舍。

一个牛场中常见的牛舍类型按照国际分类(主要依据饲养方式结合建筑形式分类)有四种形式:拴系/颈夹牛舍、散栏牛舍、单独牛栏、混群大牛栏。

拴系牛舍指的是奶牛休息、饲喂、挤奶均在同一地的牛舍,是流行于20年代美国适用于当时手工挤奶方式的牛舍,经过50年代提桶挤奶机、70年代管道挤奶机的发展,具体工艺上有所改进,但国内50年代的牛场借鉴国外30年代的建设标准,国内八九十年代改进不大,近年来许多建设者照搬照抄,未能领会其发展的内涵。

目前多在产房使用。

散栏牛舍是在国外60年代末出现,在80年代开始成为泌乳奶牛舍发展的主流方式,主要是指在挤奶厅统一挤奶,在牛舍中有独立分开的休息躺卧区与饲喂采食区,且每个牛有单独的卧床。

散栏牛舍起始于散放牛舍,散放牛舍是指奶牛休息与饲喂区分开,休息区铺有垫草,所有奶牛均在此休息,但奶牛与奶牛间没有分隔物,占地面积大,耗用垫草多,目前已基本过渡到散栏牛舍。

现在的混群大牛栏可近似的看作为散放牛舍,但面积要小,牛头数一般仅为6-8只在一起,适用于断奶犊牛(3-6月龄,3-10月龄)。

单独牛栏多指犊牛栏,国内又称犊牛岛,犊牛栏每头牛一个牛栏,有的可移动。

主要用于6月龄以下犊牛,特别是2或3月龄前的犊牛。

因此不同的牛群牛舍类型应有所区别,一方面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又可在科学的基础上节约成本。

按国内常用的建筑形式分类有开敞式、半开敞式、有窗式三种形式,开敞式多用于南方地区或后备牛舍,半开敞式多用于华北地区或成乳牛舍,有窗式多用于产牛舍(产房)或北方寒冷地区。

2规划中另外常见的问题有:距离主干道、周围居民点不合乎防疫要求;选址区内有高压线路而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牛舍朝向选择没有与我国地理气候特点相适应;场区内缺排水规划;挤奶厅位置设置得不特别合适;场区净污道没有合理的区分;饲料区精料库、干草棚、青贮窖的位置与建筑形式选择不科学。

总之规划简单、粗放,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要么是农村民用建筑的简单翻版,要么是工业厂房的生搬硬套,本质上反映的是传统的粗放式的小农经营思维,与21世纪WTO时代市场化商品经营、国际化标准生产观念不适应。

总的来说在牛场建设中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但有的投资并不低,而用的并不好,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畜牧工程技术知识的支持。

3. 总体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及可选择的答案总体规划过程是投资者咨询考察的过程,是投资者与设计师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工艺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由设计师闭门造车主观推断的轻率的决定,也不是投资者非专业地无科学根据地自造或盲目地轻率地照抄他人有缺陷的设计。

因为每个牛场要实现高效生产,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环境,为劳动者提供方便的工作环境的目的,都离不开投资者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资源的限制,都必须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满足生产的需要和投资者的喜好。

下面是需要沟通的常见问题。

3.1 要建多大规模的牛场,每天挤奶几次(两次、三次或四次),牛场经营要达到什么目标,在什么阶段达到。

就目前国内的生产水平及现实条件,一般新建单个牛场规模应控制在全群2000头牛以内,全群1000-1200 头牛牛场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对养殖小区,专家建议全群300 或500头为宜,最多不超过1000头。

要建更大的牛场,应在不同的地方建多个牛场。

关于合适的高效牛场规模问题本系列文章有专文详细论述。

此外决定牛场规模的另一重要因素为投资资金,一般每头牛的固定设施设备投资在4500-15000元范围,以投资设施、设备的档次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国内机械化挤奶每天挤奶2次或3次,挤奶次数越多,产奶量越多,考虑到人力成本、挤奶机初始投入成本高等特点,建议对改建牛场或一次进口大量奶牛的新建牛场,建场初期可每日挤奶3次,对泌乳牛头数较少的新建牛场,每天挤2次即可;成熟牛场每天挤2次牛奶即可,若人力成本低,挤3次也是很好的选择。

一般新建牛场2-3年后逐步进入盈利经营阶段,发达国家牛场资产回报率一般在年10%,国内近年奶业发展势头旺盛,原奶供不应求,在牛源可保证的情况下,资产回报率可达到15-20%,大约5-6 年可全部收回牛场建设以及购买奶牛的投资。

投资者应确定牛场的初始规模,特别要考虑奶牛的初始存栏量。

33.2牛奶卖给谁,有几家主要的买主可供选择,各家的价格体系如何,运输如何解决?应了解国内大的乳品企业以及本地乳品企业在建场地的分布,咨询收奶政策,对奶源基地的支持方式,选择距离销售市场相对近交通较为方便的村镇附近建场。

3.3牛场建在什么地方,土地如何获得,租地还是买地?能承受的土地价格是多少?牛场选址要考虑水源供应充足、地势适于排水、建场所需土地面积充足以及方便未来扩展、能满足环保与规划部门的要求四个关键因素以及气候适宜、交通方便、通讯电力保障有力、建场区域内无高压电线、天然气管道通过、与周围居民区的距离能满足防疫要求、有充足饲料地和场地可供粪污的排放、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等7个非关键因素。

3.4饲料供应如何解决,需要多大面积的饲料地来保证牛场奶牛的饲料供给?每头奶牛每天需要3-8kg精料、20-30kg青贮饲料、4-6kg干草。

粪污处理每头成乳牛需要3亩饲料地才能保证粪污营养不会过度,避免对土地的营养物富集而造成污染。

3.5粪污清理采用何种方式,手工铁锹清粪、拖拉机铲车清粪、机械刮粪板清粪还是水冲式清粪?粪污处理如何办,有无足够的土地面积通过施肥来解决粪污?目前中国大多新建牛场采用了舍内人工清粪方式,在资本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拖拉机铲车清粪方式(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牛场)、机械刮粪板清粪方式(更适用于大密度饲养牛舍,多为散栏式牛舍)。

水冲式清粪方式适用在南方水源充足气候温暖土地面积较广有粪污排灌系统的地方。

但去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标准规范一律采用干清粪工艺,主要是基于国内畜牧场污水处理方式建设不配套,多数牛场没有排污地。

3.6当地奶业支持力度如何,向畜牧农业部门、大学、设备厂家、饲料厂家以及银行、财政、政府部门联系咨询。

了解政策、掌握科技知识、解决资金投入,用好用足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民致富的扶持政策,加强与资本市场资深人士的交往,多渠道争取资金,依靠科技,从奶牛场建设的前期走管理科学、技术兴企、市场化经营、国际化标准化的道路。

3.7当地水源供应是否充足,水质有无保证,农村居民水网供水还是单独打井,用水成本是多少?一头泌乳牛一天饮水135L(110-190L),每出1kg 牛奶饮水需求平均约为3-4kg,理想水温为5-10℃。

加上挤奶厅以及其他配套供水需要,每头泌乳牛每天最低需求为150-190L.奶牛每天饮水时间为12-16分钟,在每秒0.08L出水量的水槽旁一次一头牛喝水要5.7L.43.8谁来提供供电保证,电力设施投资谁承担,电价如何,有无非高峰用电优惠价格,是否需要备用电源。

饲料区是决定用电量需求的重要因素,如果采用青贮窖周围铡草机铡碎青贮,而不是采用专用青贮收割机大田收割青贮,这就需要多台机器同时运转,这决定了高峰用电量。

一般牛场都需要备用柴油机发电设备,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停电对储奶罐中冷却奶保存的影响。

3.9有多少头泌乳牛,牛场扩展时有无高质量的后备牛供应,奶牛价格是多少?进入正常经营运转的奶牛场,泌乳牛占全部牛群数的比例为50%,干乳牛占泌乳牛头数的15%,即成乳牛占全群数为57.5%.国外有专门的后备牛牛场,饲养3-24个月龄的断奶犊牛、育成牛、青年牛。

而泌乳牛牛场只饲养泌乳牛、干乳牛、待产青年牛以及6或8周龄的哺乳犊牛。

当前美国本地后备牛(怀孕后期青年牛)的在美国国内价格一般为1800-2000美元,管理良好的奶牛场中非注册奶牛产奶量大约在9500-10300kg,注册奶牛大约在12000kg,全美泌乳牛产奶量平均为8270kg.全美的牛场中拥有100 注册牛的牛场数仅占7.6%,71.6%的牛场一头注册牛都没有。

要正确认识美国的注册牛、产奶量、奶牛价格,国内进口美国牛价格高的原因除了因为运输问题外还有检疫和美国中间环节运作过于复杂造成的。

3.10未来环境评价如何,需获得县级、市级还是省级环保许可?是否符合排污、废水排放、废气排放标准?2001 年5 月我国开始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牛场建设需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申报《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

2003 年1 月我国开始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牛场粪污排放标准为:5日生化需氧量150mg/L,化学需氧量400 mg/L,悬浮物200 mg/L,氨气80 mg/L,总磷8. 0 mg/L,粪大肠杆菌数10个/ml,蛔虫卵2个/L.要求牛场最高污水排水量每百头每天不超过30M3(水冲),干清粪方式夏季17M3,冬季20M3以内。

3.11将来的扩展计划如何?如果愿意奶牛数量翻番5年内如何实现?牛场建设一定要考虑到将来的牛场扩建,以澳大利亚2001年的现存的挤奶设施来看,其中24%的建于60年代,16%建于70年代,24%建于80年代,36%建于90年代。

一般而言奶牛场建起来存在时间会很长,在经济上折旧年限按10-20年计算,因此建设之初,务必要慎重,为将来的升级改造留有余地。

一般而言,奶牛场5年通过自然繁殖淘汰老牛牛群数就会翻番,奶牛场就需改造。

根据美国多数牛场的发展历程,一般90 年代初建的牛舍,5 年后改造用作挤奶机房及储奶间甚至待挤区,为泌乳牛再新建散栏牛舍。

53.12牛场如何管理,人员计划落实的如何?目前多数新建牛场缺乏有经验的有专业背景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人员素质,做好老中青、高中低学历人才的合理搭配,最终依靠培训与实践培养起自己的人才队伍。

这里特别要强调现代化牛场基本上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因此新建牛场人员配置比国内传统牛场要少的多,但与国外私人千头牛场不超过10人的农场相比,我们人员仍较多,但全群千头的牛场所有员工加在一起,不宜超过35人,最好在20人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