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场工艺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千头奶牛场规划设计方案

千头奶牛场规划设计方案

千头奶牛场规划设计方案(一)、确定合理的奶牛场养殖规模养殖规模大小是奶牛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千头规模较适宜的存栏为1000-1500头。

养殖规模大小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资源:饲草饲料资源是影响饲养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

生态环境对饲养规模也有很大影响。

2 .资金情况:奶牛生产所需资金较多,资金回报率较低,投资回收周期长。

资金雄厚,规模可大,要量力而行,进行必要的资金运行分析。

一般情况新建一个奶牛场,包括牛舍、挤奶厅、青贮窖、粪污处理、供电以及道路等附属设施和挤奶、饲喂设备,按设计存栏头数,平均每头牛投资约0.6—1万元。

3 .经营管理水平:社会经济条件的好坏,社会化服务程度的高低,价格体系的健全与否,以及价格政策的稳定性等,对饲养规模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确定饲养规模时,应予以考虑。

4 .场地面积: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

一个比较理想的存栏1000-1500头奶牛场,采用散栏饲养,TMR饲喂,一般占地面积为:150—180亩,长/宽=1.2/1或方形场地为好(土地利用系数最高);建筑系数:20%—25%;绿化系数:30%—35%;道路系数:8%—10%运动场地和其他用地:35%-40%05 .品种因素:规模饲养奶牛应根据乳品加工产品对原料奶的要求来选择品种。

不同奶牛的品种,体型大小差异较大,影响奶牛的占地面积。

如荷斯坦奶牛,美加系体型较大,欧系较小;荷斯坦体型相对较大,改良牛体型较小。

在设计牛舍、挤奶厅等建筑和内部设施时需要考量这些因素。

(二)、选址原则牛场场址选择要周密考虑,统盘安排。

选址必须与农业发展规划、畜牧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也可充分利用闲置的畜牧场,进行改造利用。

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且排污方便。

选址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2米以下,具有缓坡坡度(1%-3%最大25%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

切不可建在低凹处、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奶牛养殖牧场工程方案

奶牛养殖牧场工程方案

奶牛养殖牧场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奶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奶牛养殖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奶牛养殖牧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它包括了土地规划、场地建设、饲养舍建设、牛棚建设、饲料加工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奶牛养殖牧场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二、选址条件1. 土地条件:选址应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土地,土壤肥沃,便于耕种和牧草生长。

2. 水源条件:选址应离水源较近,便于牛只饮水和清洗,且水质应符合奶牛饮用标准。

3. 地理位置:选址应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货物运输和市场销售。

三、规划设计1. 土地规划:按照奶牛养殖牧场的需要,规划出相应的用地,包括牧场区、饲养舍区、饲草种植区、饲料加工区和生活服务区。

2. 场地建设:将规划好的用地进行场地平整和围栏建设,确保牧场的安全和整洁。

3. 饲养舍建设:建设奶牛饲养舍,保证奶牛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

4. 牛棚建设:建设牛棚用于奶牛的遮阳和休息,保证奶牛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5. 饲料加工:建设饲料加工厂,加工符合奶牛饲养需求的优质饲料,保证奶牛有充足的营养。

四、设施建设1. 饲养舍:建设符合奶牛舒适度的饲养舍,提供充足的通风和光照。

2. 牛棚:建设宽敞且通风良好的牛棚,保证牛只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和舒适的环境。

3. 饲料加工厂:建设先进的饲料加工设施,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饲料。

4. 水处理设施:建设符合奶牛饮用水标准的水处理设施,保证奶牛饮水安全。

五、配套设施1. 牧场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牧场管理系统,包括养殖档案管理、饲料配给管理、疾病防控管理等。

2. 运输设施:配备适用的运输工具,保证奶牛的运输安全和舒适。

3. 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牧场员工的生活服务设施,包括员工宿舍、食堂、健身设施等。

4. 医疗设施:建设奶牛医疗设施,配备专业的兽医团队,保证奶牛健康生长。

六、环保设施1. 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奶牛生产废水处理设施,保证废水安全排放。

千头奶牛场工艺方案[1] 2

千头奶牛场工艺方案[1] 2

千头奶牛场工艺方案《1000头泌乳牛场》生产工艺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专业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2)国家标准:《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第9号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4)国家现行的有关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5)设计参考资料: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报批稿;国家行业标准:《种牛场建设标准》、《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报批稿二、设计规划范围(根据甲方提供的设计范围对以下几项进行调整)(1)以饲养1000头基础奶牛为一个生产单元,设计规划该生产单元的场区总平面布置图,设计不同环境控制的装配式牛舍。

(2)以饲养1000头基础奶牛为一个生产单元常规配套的生产建筑、辅助生产设施、生活管理设施及牛粪处理设施等子项工程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的设计。

(3)本次设计不包括焚烧间、污水处理设施、场区绿化工程设计及生活管理设施的内部装修设计。

三、生产工艺与设备选型配套(一)生产技术指标与牛群周转:1、生产技术指标:饲养荷斯坦成年奶牛1000头,每头泌乳牛年产奶量8000公斤以上;全场平均日存栏量1803头,其中:成年母牛1000头,犊牛225头,后备母牛418头,青年母牛160头。

全场年产商品鲜奶8000吨,出售育成母牛258头,淘汰母牛160头,出售公犊450头。

2、牛群周转:牛群周转图如下:(二)饲养工艺1、舍饲:牛群按泌乳牛、干奶牛、犊牛、后备母牛、青年母牛,分群舍饲,舍外设运动场供牛群自由运动。

运动场内设遮阳棚、干草架。

成年母牛泌乳期305天,干奶期60天,产前15天进产房,产后15天出产房。

犊牛生后即母子隔离,5日内喂初乳,15日内喂母乳,15日后喂混合常乳,犊牛2月龄断奶,哺乳初期每栏一头,单栏饲养,(寒冷季节在舍内饲养,温暖季节可把犊牛栏移到舍外,在晾棚下用犊牛岛饲养)。

哺乳后期和断奶犊牛小群栏养;后备母牛群养;青年牛、干奶牛、泌乳牛在舍内用颈枷固定牛位。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选址与设计布局分析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选址与设计布局分析

随着人们对膳食营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奶业发展日益受到多方关注,而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是奶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规模化养殖是与农户散养相对的养殖生产组织形式,根据研究统计,近年来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1000头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增速加快,奶牛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奶业发展趋势[1]。

在奶牛规模化养殖发展过程中,其场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建设前缺乏充分论证和科学设计,导致养殖场规划选址不当引发项目建设前期不必要的返工,造成时间及其他资源的浪费;场区布局欠妥造成生产效率、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和不足。

目前,针对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的研究多集中在畜牧领域,涉及建设的相关问题往往局限于原则性的概略探讨。

规划与建筑设计专业领域内对于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关注相对较少,针对此类型工程设计缺乏系统的研讨,对相关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的支撑存在不足。

1设计与布局纲要当前,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工程设计实践中可参照的国家技术标准主要为《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NY/T 1567—2007)[2]。

其中,关于项目选址的指引侧重于建设用地及周边相邻环境条件,而对更大区域范围内对场区建设与后续运营具有潜在影响的要素未有涉及。

同时,《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对于场区布局偏向原则性指导,缺少细化的阐述,不利于在设计中进行有效响应和落实。

因此,围绕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建设需要,对影响场区建设项目选址与总平面布局的关键因素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梳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设计方法,对探究此类型工程设计的有效途径,乃至创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奶牛养殖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养殖规模与养殖方式是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基础要素,畜牧工艺与工程设计均围绕养殖规模与养殖方式展开。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规划设计前期必须确定奶牛养殖的规模,并据此进一步确定基础场区(养殖与挤奶作业区、饲料区、粪污处理区)的占地和建设规模。

千头奶牛场规划设计方案(二)2024

千头奶牛场规划设计方案(二)2024

千头奶牛场规划设计方案(二)引言概述:千头奶牛场规划设计方案(二)旨在为农场主提供一个系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奶牛养殖方案。

本文将就如何科学规划千头奶牛场的设计方面,分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合理的场地选择和规划1. 评估土地条件,包括土壤质量、地质状况和水源情况。

2. 根据牛舍、饲料储存区、草地和行车道等需求,确定场地的面积和布局。

3. 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要,预留足够的扩张空间。

二、优化的牛舍设计1.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牛舍类型,如开放式牛舍或闭合式牛舍。

2. 设计合理的内部空间布局,确保每头奶牛都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3. 考虑到通风、排水和卫生条件,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4. 考虑奶牛的行为特点,设置合适的隔离区域和分组区域。

三、科学的饲养管理1. 设计科学的饲料储存区,确保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2. 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根据奶牛的品种、体重和孕期等条件提供适宜的饲料。

3. 提供规范的牛舍清洁和消毒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4. 建立健全的兽医防疫计划,定期进行养殖用药和疫苗接种。

四、高效的设备和技术应用1. 选择高效、耐用的奶牛养殖设备,如喂奶机、挤奶机和测量设备等。

2. 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进行奶牛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提高养殖效益。

3. 应用生物安全技术,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五、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1. 设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营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2. 优化资源利用,如利用奶牛粪便生产有机肥料,实现循环经济。

3. 推广品牌,发展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4. 培养专业团队,持续提高养殖管理和技术水平。

总结:通过合理的场地选择和规划、优化的牛舍设计、科学的饲养管理、高效的设备和技术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千头奶牛场的规划设计方案能够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奶牛养殖。

这将为农场主提供更多的经济和发展机会,同时也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奶制品供应。

奶牛场生产工艺设计【管理资料】

奶牛场生产工艺设计【管理资料】

奶牛场生产工艺设计畜牧场的生产工艺,是指人们利用动物和饲料生产出畜产品的过程和方法。

畜牧场工艺设计,是动物生产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的总称,包括确定牧场的性质和规模、主要生产指标、畜群的组成和生产流程、饲养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水电和饲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牧场人员组成、生产设备和装备的选型配套、牧场占地面积、房舍和生产设施建筑面积、投资概算、成本和效益估算等。

工艺设计是牧场建筑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先行条件,也是牧场投产后指导生产的依据。

因此,工艺设计是保证畜牧场进行合理建设和正常生产运行的重要技术文件。

合理的牧场工艺设计,必须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市场需求及经济、技术水平,并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保证工艺的实施和牧场生产的高水平。

因此,在设计前应对上述当地条件和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必要时还应进行现场踏勘和实地测量,以便为设计提供详实的资料和依据。

调查的内容包括:当地气象资料,拟建场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及地质水文资料,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和奶牛疫情,当地建材和建筑习惯,场地周围的工厂、居民点和其他牧场情况,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果产品供应出口,须查明国际市场需求和出口配额等)、价格,饲料及能源的供应,粪污的就地消纳能力,劳力市场情况,交通运输条件,建场投资能力及资金来源等。

规范的牧场设计程序,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论证报告或立项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批、下达计划任务书并落实投资经费后,做出较详尽的建场方案(包括工艺设计),经专家和有关人员论证后,按确定方案修改或重写畜牧场工艺设计,此后再相继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一、现代化畜牧生产工艺的特点现代化畜牧生产以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环境生理、家畜繁殖、畜牧工程、兽医防疫卫生、经营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现代理论为基础,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现代工业设备装备牧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保证奶牛生产力的高水平、产品的高品质、生产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奶牛场生产区的设计方案建造-畜牧渔业论文

奶牛场生产区的设计方案建造-畜牧渔业论文

奶牛场生产区的设计建造-畜牧渔业论文奶牛场生产区的设计建造王崇(黑龙江省畜牧总站150000)1 挤奶厅和乳品间饲养场每天需要利用2~3次的挤奶厅是整个牛奶生产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旋转式挤奶台已经逐渐被淘汰,如今固定式挤奶厅越来越受到欢迎,自动智能挤奶厅也已投入使用。

最简单的挤奶厅是并列式的,适合于一个工人负责80头奶牛的生产线。

奶牛可以3头一个单位或6头一个单位,进出挤奶厅的奶牛每次1头,人工调整进出速度。

挤奶厅在屋顶设有精料仓,里面的精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位于牛之间的饲槽中。

挤奶效率可达每小时30~40头奶牛。

鱼骨式挤奶厅目前更为常见,挤奶工站在坑道中调整,可以避免弯腰。

奶牛成批进入挤奶厅,排列在坑道两侧,站位与坑道成一定角度。

鱼骨式挤奶适合于各种规模的牛场,若栏位根据需要设计为1:1模式(例如10个挤奶单位,10个准备单位),一个工人在2h可轻松应对100头奶牛,对于300头或更多的奶牛,有2~3名工人即可负责。

挤奶厅屋顶处的精料仓储存有精料,每排都有一个料槽。

有的挤奶厅现在已经取消饲喂。

挤奶杯组自动脱落装置现有市售,使挤奶工人可以同时操作更多台挤奶机而又不过度挤奶。

任何一个挤奶厅,工作程序基本都是奶牛进入、饲喂、擦拭乳房、冲洗乳房、检验最初挤出的牛奶、套上挤奶杯、移去挤奶杯、乳头药浴或喷雾、运奶及将奶牛赶出挤奶厅。

在有些牛场,挤奶前挤奶工须对奶牛乳头进行药浴,尤其是暴发乳房炎时。

乳品间应靠近挤奶厅,主要包括抽真空器、乳泵、热水器和冲刷器械,此外还要配置散装奶罐。

奶罐的容量十分重要,应足以容纳最大可能奶量。

除了紧急分娩奶牛外,一般以每头奶牛30~35L准备。

挤奶厅和乳品间必须保持严格清洁,牧场应有相关机构定期进行检验。

发动机和制冷设备应置于机械室中。

2 饲养舍奶牛舍通常分铺草运动场和开放式牛栏部分。

铺草运动场舒适、清沽,每头奶牛须占6m2,冬季铺垫大量干草(每头牛大约2.5~3.0t)日工作量,但是干草的使用减少了奶牛排泄粪尿的体积。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以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卫生与防疫、挤奶厅建设与管理、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1 奶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1.1 选址1.1.1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地势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1.4土质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不适宜。

1.1.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1.1.6交通交通便利,但应离公路主干线不小于500米。

1.1.7周边环境应位于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1.2 布局奶牛场(小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

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2.1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

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1.2.2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

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1.2.3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

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

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工程工艺设计
• 奶牛场主要任务:向外供应鲜奶。 • 奶牛场总存栏量为500头,成乳牛为300头 • 牛群结构参数
种类
比例
数量(头)
成乳牛
60%
300
青年牛
13%
65
育成牛
13%
65
犊牛
14%
70
• 生产工艺流程图
(0-6月龄犊 牛培育期)
后备牛育成期(7月 龄-配种)-育成牛
后备牛怀孕期 (配种后-产前 15天)-青年牛
678.6

• 牛床工艺参数
种类 成乳牛床
产床 青年牛床 育成牛床 犊牛栏
尺寸/m 长度1.8m、宽度1.2m 长度2.4m、宽度1.4m 长度1.6m、宽度1.1m 长度1.6m、宽度1.1m 长度1.6m、宽度0.9m
横向坡度 1.0% 1.0% 1.0% 1.0% 1.0%
成乳牛舍平面工艺图
育成牛、青年牛平面工艺图
犊牛舍平面工艺图
分娩牛舍平面工艺图
• 奶牛舍建筑类型
采用双坡对称式牛舍,拴 系式饲养,适当加大门窗 面积,夏季采用自然通风 换气、降温,冬季关闭门窗有利保温,牛舍造 价低,可利用面积大,易施工,适用性较强。
• 牛舍平面布置方式
双列对头拴系
总平面规划设计
• 功能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管理区、 隔离区
奶牛品种的选育
• 奶牛饲养品种为中国荷斯坦牛 (又名中国黑白花奶牛)。
• 基本生理指标为:成年体高 133.0cm;成年体重575kg;性成熟年龄;12月
龄;适配年龄:14~16月龄;一泌乳期的平均单产 5000kg~7000kg;乳脂率 3.4%。 • 具有适应性能良好,遗传稳定,很多地区均可饲 养,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等特点,是目前国内 奶牛养殖的主要品种。
1
65 45.24*11.94 540.1656 995.28 拴系、双
列、对头
1
65 45.24*11.94 540.1656 995.28 拴系、双
列、24*11.34 513.0216 723.84 犊牛群栏、 双列
分娩
1
牛舍
25
45.24*8.64 390.8736 绿地 拴系、单
围产期(产前15天产后15天)-青年牛
产奶期(产后15天产前60天)-泌乳牛
干奶期(产前 60天干奶-产前 15天)-干乳牛
• 牛舍主要工艺参数
种类
成乳 牛舍
青年 牛舍
育成 牛舍
数量/ 栏位/个 栋
尺寸/m
面积/m2 运动场 饲养方式 面积/m2
5 60*5=300 45.24*12.54 567.3096 1221.48 拴系、双 列、对头
机械挤奶与手工挤奶的价格对比
某某市2019年度规模场奶牛养殖效益对比
场址的选择
奶牛场建设地点选在****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 奶牛场选址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 **是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 明,气候条件适宜奶牛生长; •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利于产品外 销; • **是传统农业大区;
散户饲养存在的问题 • 规模小难以实现科学化养殖 • 奶农选购奶牛只注重价格而忽视其品种和生产性
能 • 奶农的消毒防疫意识淡薄
规模化奶牛场的发展前景
规模化养殖优势 • 体现规模效益,提高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 • 科学饲养、重视品种改良、疾病防治; • 稳定性强,有利于长远发展; • 专业化管理,奶牛单产较高,鲜奶质量较好
• 牛舍布置:牛舍朝向坐北朝南,牛舍间距为运 动场的宽度
• 道路规划:净道用于人员出入、运输饲料,双 行道宽度6m;污道用于运输粪污、病死牛,单 行道3m
500
头 规 模 化 奶 牛 场 总 平
面 规 划

经济指标
• 牛场总占地:67亩 • 生产性建筑:5388平方米 • 辅助性建筑:4068平方米 • 运动场及道路面积:12809平方米 • 绿化面积:22357平方米 • 绿化率:50%
规模化奶牛场工艺设计
规模化奶牛场设计
• 我国奶牛养殖现状及规模化奶牛场发 展前景
• 场址的选择及奶牛品种的选育 • 生产工程工艺设计 • 规模化奶牛场总平面规划设计
我国奶牛养殖现状
我国现有的奶牛养殖模式 • 散户饲养、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化奶牛场三种模式 • 散户的奶牛饲养量占到奶牛存养总量的6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