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日期:2010-07-27 16:31编辑:超级管理员来源:赫斯坦奶农俱乐部查看:31次

李德生张修刚北京修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设计首先是选址,然后根据选址面积确定奶牛饲养规模。在确定饲养规模后,按照牛群结构各类牛只比例,确定牛舍建筑数量和面积。当前我国奶牛业正处于发展中,奶牛场规划设计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有些设计单位又缺少牛场工作实践,一个规模化奶牛场建设投资数千万人名币,应尽量减少设计建设失误带来的损失。

1、牛群结构划分

我国奶牛场基本以自繁自养为主,奶牛场饲养的有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年龄的奶牛,专业以经营后备牛饲养的在国内尚未形成,谈到奶牛场饲养规模通常指混合牛群饲养数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犊牛、后备牛。成母牛中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围产期牛。泌乳牛又分为: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泌乳后期牛。除此以外有的奶牛场将初产奶牛集中饲养,单独组建牛舍。围产期牛也可分为:围产前期牛和围产后期牛。犊牛:由出生到6月龄小母牛统称犊牛,具体又可分为哺乳犊牛、断奶犊牛、犊牛。后备牛是育成牛、青年牛的通称,7-18月龄称为育成牛,为了方便管理、可根据设计饲养规模,按出生月龄分别将相近的3个月龄牛为一个群体饲养,我们将其分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两个群体,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17月龄为大育成牛。18月龄以上至分娩的奶牛为青年牛,青年牛也可分为初妊牛和重胎牛两群体。

2、牛群结构与饲养工艺

现代规模化奶牛饲养工艺强调分群饲养和群体管理,以便更好地实现现代饲养工艺和机械化。首先是落实TMR技术和奶牛饲养标准,同时也方便机械挤奶以及对牛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哺乳期犊牛要求个体单独饲养,避免哺乳时争抢的应激和相互吸吮现象。哺乳期一般为45-60天为宜。犊牛去角是一项很重要的驯化工作,免去今后奶牛分群过程中,牛只争斗所造成相互伤害。

断奶过渡期是指断奶后至4月龄以前这一阶段,强调饲喂优质粗饲料和营养浓度高的精料,一般不饲喂发酵饲料和多汁青饲料,并采取小群饲养。

育成牛饲养特点是以粗饲料为主(占日粮干物质75%),控制能量饲料的含量和低质粗饲料的用量。为方便管理,将达到和接近配种月龄育成牛集中一起,便于发情观察及配种。

大育成牛、青年牛一经检查确定妊娠,集中在一个群体饲养。怀孕初期和后期也要分开饲养,便于观察

泌乳牛:有条件牛场可将一胎牛集中管理,因为一胎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特别关照;按泌乳阶段划分牛群还要综合奶牛产奶量情况。

干奶牛不仅是不再挤奶,日粮变化也显著区别于泌乳牛,所以要集中一个群体饲养。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两周和产后两周,是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在这阶段奶牛生理、内分泌状态剧烈起伏变化,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调整好奶牛日粮和瘤胃功能,为今后产奶奠定基础。

总体上讲牛群结构的划分,取决于长期对众多奶牛场生产管理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同时根据常年奶牛周转变化的集累,通常要求奶牛场年总受胎率为88-90%。

年实际繁殖率为80-86%,母犊繁殖成活率为40-44%,后备牛投产月龄为24-26月。

长期经验所得奶牛场牛群结构的划分如下:

以上牛群结构划分只是一个基础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是可以相互调配使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