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合集下载

规模奶牛场如何合理调整牛群结构的探讨

规模奶牛场如何合理调整牛群结构的探讨

浅谈如何合理调整牛群结构韦人1杨莉萍2 许凤侠1 王秀清3 康涌涛1(1、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农牧局;2、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畜牧兽医站;3、银川市金凤区农牧局750004)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奶产业进行了严格的整顿和规范管理,奶牛养殖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步入了快车道,奶牛规模养殖场及养殖园区比比皆是。

笔者下乡经常听到养殖场的老板们反映,牛场的牛群结构不尽人意,吃“闲饭”的奶牛太多,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现象。

到底规模奶牛场的牛群结构比例多少合适,笔者调查了辖区内很多大大小小的牛场,并与业内许多养牛专家进行了交流,对宁夏银川地区规模奶牛场合理的牛群结构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广大规模奶牛场和同行参考。

1 规模奶牛场牛群结构的概念所谓牛群结构,是指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牛只的构成情况。

对于规模奶牛场来说,各类奶牛群中饲养的奶牛头数占总存栏头数的百分比称为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

合理的牛群结构是规模化奶牛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前提,也是指导牛场生产管理和牛群周转的关键,牛群结构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

要使奶牛场高产、稳产,牛群要逐年更新,各年龄段的奶牛要有合适的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出其生产能力。

2 规模奶牛场合理的牛群结构模式在正常情况下规模奶牛场的合理结构为,成母牛55%~60%。

成母牛指初产以后的牛,在成母牛群中,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40%,3~5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6胎以上占20%,老弱病残牛应淘汰,规模奶牛场淘汰率可达20%~25%,以保持牛群高产稳产。

青年牛指18~28月龄的牛,即初配到初产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13%。

大育成牛指12~18月龄的牛,即12月龄到初配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

小育成牛指6~12月龄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

犊牛指出生~6月龄的牛,对于出生的母犊牛要根据其父母代生产性能和本身的体型外貌进行选留,作为后备母牛进行培育,其它犊牛要尽快销售,留作后备母牛的犊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

规模奶牛场合理调整牛群结构的探讨

规模奶牛场合理调整牛群结构的探讨

购公牛冻 精的遗 传品质要 高于母 牛群 的遗 传水平 ;二是 现
收稿 日期 :2 l — 7 2 O 10 — 0
购买的公牛冻精的遗传品质要高于先前使用的公牛冻精品
综 l2 合l 4
卞 21・1 圈 冲 012
DAI RY ELD FI

质 。要使 牛群 的遗 传水 平持 续改 进 ,须通 过数次 改 良逐步 备牛 、成母牛时 ,应 除去死亡 、淘汰 、出售的数量。
常听到 养殖场 的老 板们反 映 ,牛场 的牛群 结构不尽 人意 ,
牛要尽快 销售 ,留作后备母牛 的犊牛应 占整个牛群的9 %。
吃 “ 闲饭 ” 的奶 牛太 多 ,常常 出现 入不 敷出的情形 ,甚 至 出现长 期亏损 的现象 。到底规模 奶牛场 的牛群结 构 比例 多
3 规模 奶 牛场建 立合 理牛 群结构 的 措施
少合适 ,笔者调查 了银川 地区大 大小小 的牛场 ,并与业 内 3 1 积极 推 广优 质奶 牛冻精 ,提 高牛 群质 量 .
许多专 家进行 了交流 ,现 对银 川地 区规模 奶牛场合 理 的牛 群结构提 出自己的见解 ,供 规模 奶牛场和 同行参考 。
使 用 良种公 牛冻精配种是 提高遗 传进展 的主要措施 , 是牛场 的长远之计 ,必须 给予高度 重视 ,绝不可 忽视 。近 年来 ,国家大 力实施 良种 补贴项 目,规 模奶牛场 及 园区都
分 比称 为规 模化奶 牛场的 牛群 结构 。合理 的牛群结构 是规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家 良种 荷斯坦能 繁母牛 良种 补贴项 目已实施 多年 ,
模化 奶牛 场规划和 建筑设计 的前提 ,也是指导 牛场 生产管 优质 奶牛冻精 的推广 惠及众 多养殖户 。优质奶 牛冻精 不 同

规模奶牛场如何合理调整牛群结构

规模奶牛场如何合理调整牛群结构

比 例 多 少 合 适 。笔 者 调 查 了 辖 区
内 很 多 大 大 小 小 的 牛 场 ,并 与 业 内许 多 养 牛专 家 进行 了交 流 , 对
的冻 精 ,但 是 怎样 选 用 适 合 自己 牛
场 的冻 精 ,模 奶 牛 场 合 理 的
牛 ,对 于 出生 的 母犊 牛要 根 据 其 父
母 代 生 产 性 能 和 本 身 的体 型 外 貌 进
行 选 留 , 为 后 备 母 牛 进行 培 育 , 作 其
三 聚氰 胺 事 件 后 , 国 政 府 对 我
奶 产 业 进 行 了 严 格 的 整 顿 和 规 范
指 导 牛 场生 产 管 理 和 牛群 周 转 的关
量 地释 放 出 L 抗 坏 血 酸 。 _
3维 生 素 c 硫 酸 酯 。 生 素 C . 维 硫 酸 酯 也 是 维 生 素 C 的 一 种 衍 生
的稳 定 性 ,畜禽 吸收 后 可 在 体 内定
料 , 部 分维 生素 C会遭 到破 坏 , 大
所 添 加 的 维 生 索 c 和 最 后 能 被 畜 禽 吸 收 的 维 生 素 C相 差 很 大 。 达
不 到 预 期 目的 。鉴 于 维 生 素 C 的 这 些 弱 点 , 内 外 开 发 了 多 种 维 生 国 素 C制 剂 , 以 提 高 其 稳 定 性 和 生 物 利用 率 。 1维 生索 C 微 胶 囊 或 包 膜 维 生 . 素 C。微 胶囊 或包 膜 维 生 素 C是 用
在 正 常情 况 下 规模 奶 牛 场 的 合
了快 车 道 .奶 牛 规 模 养 殖 场 及 养
殖 园 区 比 比 皆是 。 笔 者 下 乡 经 常
种 , 良提 高 牛群 质 量 。 用 良种 公 改 使 牛 冻精 配种 。是 提 高 遗传 进展 的主 要 措施 , 牛场 的长 远 之 计 , 须 给 是 必 予 高度 重 视 ,决 不 可 忽视 。近 几 年

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周转计划

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周转计划

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周转计划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周转计划摘要:结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提出规模化奶牛场牛群结构及牛群周转计划的建议,希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找到一个适合目前我国规模化奶牛养殖业实际的合理牛群结构,充分挖掘规模化奶牛场的生产潜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规模化奶牛场;牛群结构;周转计划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原来的分散养殖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各地相继建设了各种规模化奶牛场,为我国奶牛养殖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规模化奶牛场的生产管理中,各地对奶牛场核心的经济技术参数和各类牛群结构及牛群的周转计划的设计比较混乱 ,从长远分析看 ,造成资源浪费 ,加大生产成本 ,不仅影响到正常的饲养管理,而且直接影响到规模化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笔者通过对规模化奶牛场生产实践的调查研究,结合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对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牛群的周转计划拟制了具体的方案 ,希望找出一个适合目前规模化奶牛养殖业的合理结构。

1 规模化牛场各种牛群的结构1.1 成母牛群成母牛指初产以后的牛 ,占整个牛群的60 % ,包括产奶牛群、干奶牛群、待产牛群。

其中产奶牛群要根据不同产奶量分高、中、低产牛群 ,这些牛群是一个牛场的核心 ,直接关系到一个牛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该牛群必须严格分群,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产奶量提供合理的日粮标准。

在成母牛群中,一般情况下,1~2 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 % ,3~5 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 % ,6 胎以上占 20 %。

1.2 青年牛群青年牛指 18~28 月龄的牛 ,即初配到初产的牛 ,占整个牛群的 13 %。

1.3 大育成牛群大育成牛指 9~18 月龄的牛 ,即 9 月龄到初配的牛 ,占整个牛群的 9 %。

1.4 小育成牛群小育成牛指 3~9 月龄的牛 ,占整个牛群的9 %。

1.5 犊牛群犊牛指出生到 3 月龄的牛。

牛场牛群结构的概念合理的牛群结构是什么样子

牛场牛群结构的概念合理的牛群结构是什么样子

牛场牛群结构的概念合理的牛群结构是什么样子从前几年开始,身边很多邻居们就开始养殖奶牛,到如今,各家的奶牛养殖规模已经很庞大了。

一、奶牛场的生产方式牛群结构指养牛场牛群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牛只的构成情况。

由于群体中各类牛的数量、作用和所创产值不同,其群体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同。

奶牛场达到设计生产规模、进入正常生产程序后,场中的奶牛普遍采用自我更新的方式,即由于年老、疾病、生产性能降低而被淘汰的母牛,基本上由本场母牛繁殖培育的后备母牛进行补充,一般不会再从场外购入奶牛。

因此,奶牛场中不但有正在产奶的成年母牛,还有其他不同阶段的母牛。

二、较为合理的牛群结构标准科学合理的牛群结构是实现奶牛养殖高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养殖者必须科学地规划自己的牛群结构,这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一个牛场中,成年母牛所占比例应该在65%左右,其他牛所占比例应该为35%左右;在成年母牛群中,平均胎次应该保持在3~5胎,其中3胎牛应占49%,4~6胎牛占33%,7胎以上牛占18%。

三、牛群为什么要分类管理处于不同生理(或生长)阶段的奶牛在生理特点、生活习性、营养需求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因此,对于这些处于不同生理阶段的牛必须区别对待,根据其各自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条件,如与其相适应的生活场所、日粮和饲养管理制度等。

这就要求必须对处于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进行分群管理。

奶牛场一般分为哺乳犊牛群、断奶犊牛群、育成牛群、青年牛群、泌乳牛群和干奶牛群。

因此奶牛场不饲养公牛,出生公犊3天后全部出售。

四、牛群如何分类1、哺乳犊牛群:哺乳犊牛指由母牛产出后到断奶前正在哺乳的牛。

目前集约化奶牛场犊牛的哺乳时间在1.5mdash;3个月,不同牛场之间差别很大,没有统一的规定。

2、断奶犊牛群:对干奶牛来讲,一般将出生到6月龄(包括6月龄)的牛称为犊牛。

因此,断奶犊牛是指由断奶到6月龄(包括6月龄)的牛。

3、育成母牛群:育成母牛指7月龄到初次配种受胎的牛。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十三章规模化奶牛场设计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十三章规模化奶牛场设计

6、TMR取料机:7.5kw;
7、精料加工:10kw
8、刮粪板:8kw
9、固液分离:35kw
10、牛舍风机、照明等:50kw
11、办公(空调、照明、电脑等):50kw 12、供水水泵、消防:15kw
13、食堂、锅炉房:40kw
▪ 总计:345.5kw;
给水规划
▪ 水源:建议自备井深层地下水。 ▪ 日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牛饮用水、冲洗用水、其它。 ▪ 给水系统:给水管道埋地敷设,在场区内布置成环形,供各个用水点。 ▪ 水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牛群比例确定 ▪ (1)、0—2月,哺乳犊牛
▪ (2)、3—6月,断乳犊牛
▪ (3)、7—15月,育成牛
▪ (4)、16—25月,青年牛
▪ (5)、泌乳牛,产乳期305天
生产后,在产房休息停留7(21)天后,开始正式为人类生产牛奶的牛。在距上次生产日60天左右 再配种,直至又一次分娩前60天停止泌乳。
雨水系统采用排水沟,直接排向场区外。 ▪ 所有排出水质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4000头奶牛场牛群粪尿量
牛群结构(头、%) 0~1月犊牛 1~2月犊牛 2~6月犊牛 7~15育成牛 16~25青年牛 产牛 干乳牛 泌乳牛 总存栏数 总计
86 80 308 670 550 90 296 1920 4000
▪ 生产区、饲料加工区室外消火栓布置 在每栋设施外,沿道路敷设室外消火栓,距离设施间距约为30m,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大于2m
消毒防疫设施
▪ 在整个牛场运营过程中,在以下几个地方设置消毒设施: ①场区大门:设置消毒池、洗手池、紫外线灯、喷雾器等,凡进出奶牛场的人员必须经过消毒区域。

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周转计划

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周转计划

14 小 育 成 牛 群 小 育 成 牛 指 3 9月 龄 的 牛 , . ~ 占整 个 牛 群 的
9 。
15 犊 牛 群 .
犊 牛 指 出 生 到 3月 龄 的 牛 。对 于 出生 的 母 犊 牛
奶 总量低 于 其创 造 的经 济价 值 的牛 只 。 全年 总群 的 1 ‘ 占 1 左
群 中不 同 胎 次 牛 的 比例 为 : ~ 2胎 占 6 , ~ 5胎 占 2 。 1 O 3 5 6
胎 以 上 占 1 。 5
2 其 它重要 的生产 技术 参数
2 1 淘 汰 率 . 笔 者 认 为 , 于 一 个 规 模 化 奶 牛 场来 讲 。 汰 率 是 一 个 非 常 对 淘
右。
要 根 据 其 父 母 代 生产 性 能 和本 身 的情 况 进 行 选 留 。 为 后 备 母 作
牛 进 行 培 育 。原 则 上 对 于 其 它犊 牛 尽 快 进 行 销 售 或 单 独 进 行 育
22 死亡率 .
全 年死亡率 在 3 以下 ; 8周 龄 以 内犊 牛 死 亡 率
群 的 周 转 计 划 拟 制 了具 体 的 方 案 。 望 找 出 一 个 适 合 目前 规 模 希 化 奶牛养殖业的合理结构 。
重 要 的 技 术 参 数 。 是 一 个 规 模 化 奶 牛 场 生 产 经 营 者 往 往 忽 略 也 的 一 个 技 术 参 数 。对 于那 些 不 能 生 产 、 产 水 平 低 下 、 弱 病 残 生 老
牛 选 留标 准 的重 要 依 据 。 如 果 条 件 允 许 最 好 选 育 出 核 心 牛 群 , 从 10 0头 成 母 牛 中根 据 其 遗 传 性 能 和 生 产 性 能 选 育 出 3 的 0 o 牛 作 为 核 心 牛群 , 育 出 其 优 良 的后 代 作 为 后 备 母 牛 。 核 心 牛 选

牛场布局——规模化奶牛场建设

牛场布局——规模化奶牛场建设

李德生张修刚北京修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一个运营高效的现代化牛场,除了要有优良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还需要对奶牛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作为规模化奶牛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牛场布局在前期的规划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奶牛场一般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四个区的规划是否合理,各区建筑物布局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的劳动生产效率。

一、生产区主要包括各类奶牛舍、配套运动场、挤奶厅等,是奶牛场的核心,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安全、安静。

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牛舍与道路要满足机械的运行。

二、辅助生产区包括青贮窑、干草棚、精料库等、供电、供水、机械维修等。

一般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要有明显的区分和隔离,防止运送饲料车辆和人员穿行生产区。

三、生活管理区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办公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生活管理区内的设施要完善,保证工人的正常生活。

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消毒更衣室。

进入场区大门口要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更衣室和消毒池,主大门的侧门应设行人消毒池,消毒室中安装紫外线灯消毒设施,一定要保证出入养殖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

四、粪污处理区包括病牛隔离区和污粪处理区。

污粪处理区是应该尤为重视的,牛的粪便和尿液有一定的腐蚀性,所到之处草木皆死,一定要经过处理才能用于田间地头。

污粪处理有几种方案,利用粪污制作沼气,堆肥发酵后制作有机肥。

以上是几个区的简单介绍,区域的划分和规划还要考虑地形、地貌,进场区道路的位置,常年风向,雨水排放,以便合理布局安排。

根据我公司常年的规划经验,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为奶牛创造舒适的环境。

2.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奶牛生产工艺、牛群的结构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配种、奶牛疾病的防治、生产护理等技术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日期:2010-07-27 16:31编辑:超级管理员来源:赫斯坦奶农俱乐部查看:31次
李德生张修刚北京修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设计首先是选址,然后根据选址面积确定奶牛饲养规模。

在确定饲养规模后,按照牛群结构各类牛只比例,确定牛舍建筑数量和面积。

当前我国奶牛业正处于发展中,奶牛场规划设计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有些设计单位又缺少牛场工作实践,一个规模化奶牛场建设投资数千万人名币,应尽量减少设计建设失误带来的损失。

1、牛群结构划分
我国奶牛场基本以自繁自养为主,奶牛场饲养的有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年龄的奶牛,专业以经营后备牛饲养的在国内尚未形成,谈到奶牛场饲养规模通常指混合牛群饲养数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犊牛、后备牛。

成母牛中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围产期牛。

泌乳牛又分为: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泌乳后期牛。

除此以外有的奶牛场将初产奶牛集中饲养,单独组建牛舍。

围产期牛也可分为:围产前期牛和围产后期牛。

犊牛:由出生到6月龄小母牛统称犊牛,具体又可分为哺乳犊牛、断奶犊牛、犊牛。

后备牛是育成牛、青年牛的通称,7-18月龄称为育成牛,为了方便管理、可根据设计饲养规模,按出生月龄分别将相近的3个月龄牛为一个群体饲养,我们将其分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两个群体,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17月龄为大育成牛。

18月龄以上至分娩的奶牛为青年牛,青年牛也可分为初妊牛和重胎牛两群体。

2、牛群结构与饲养工艺
现代规模化奶牛饲养工艺强调分群饲养和群体管理,以便更好地实现现代饲养工艺和机械化。

首先是落实TMR技术和奶牛饲养标准,同时也方便机械挤奶以及对牛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哺乳期犊牛要求个体单独饲养,避免哺乳时争抢的应激和相互吸吮现象。

哺乳期一般为45-60天为宜。

犊牛去角是一项很重要的驯化工作,免去今后奶牛分群过程中,牛只争斗所造成相互伤害。

断奶过渡期是指断奶后至4月龄以前这一阶段,强调饲喂优质粗饲料和营养浓度高的精料,一般不饲喂发酵饲料和多汁青饲料,并采取小群饲养。

育成牛饲养特点是以粗饲料为主(占日粮干物质75%),控制能量饲料的含量和低质粗饲料的用量。

为方便管理,将达到和接近配种月龄育成牛集中一起,便于发情观察及配种。

大育成牛、青年牛一经检查确定妊娠,集中在一个群体饲养。

怀孕初期和后期也要分开饲养,便于观察
泌乳牛:有条件牛场可将一胎牛集中管理,因为一胎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特别关照;按泌乳阶段划分牛群还要综合奶牛产奶量情况。

干奶牛不仅是不再挤奶,日粮变化也显著区别于泌乳牛,所以要集中一个群体饲养。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两周和产后两周,是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在这阶段奶牛生理、内分泌状态剧烈起伏变化,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调整好奶牛日粮和瘤胃功能,为今后产奶奠定基础。

总体上讲牛群结构的划分,取决于长期对众多奶牛场生产管理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同时根据常年奶牛周转变化的集累,通常要求奶牛场年总受胎率为88-90%。

年实际繁殖率为80-86%,母犊繁殖成活率为40-44%,后备牛投产月龄为24-26月。

长期经验所得奶牛场牛群结构的划分如下:
以上牛群结构划分只是一个基础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是可以相互调配使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