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B)及答案 (1)

合集下载

2015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答案

2015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答案
3/8
34.【答案】A 【解析】翻译:善待和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我们会让世界变成一个更加美好的居住地方.由题意知,这是一个祈 使句,应以动词原形开头。 35.【答案】C 【解析】你好,托尼!你知道我在哪里可以买一杯咖啡吗?是的,有一个咖啡店在街道的拐角处。 宾语从句的语序是陈述句语序,排除 B,D,根据下文:有一个咖啡店在街道的拐角处,很显然是问咖啡店在什么 地方。 三、完形填空 36.【答案】B 【解析】考查介词词义辨析.at 在;around 周围;up 向上;into 在里面.根据下文"I could see that nearly all the passengers were worried and afraid."可知作者是向四周看了看。 37.【答案】A 【解析】动词词义辨析 wondering 怀疑;expecting 希望;dreaming 梦想;realizing 了解.根据后句"if they would make it through the storm"可知,此处应是表怀疑的动词。 38.【答案】C 【解析】副词词义辨析 probably 大概,或许;luckily 幸运的是;suddenly 突然地;certainly 当然地.前文说所有的 人都很害怕,作者应该是突然地发现了那个淡定的小姑娘。 39.【答案】D 【解析】代词词义辨析 something 某事;anything 任意件事;everything 每一个事;nothing 没有事.从下句中可看 出这场风暴好像和小女孩没有关系。 40.【答案】B 【解析】名词词义辨析 pride 骄傲;worry 担心;anger 生气;regret 后悔.根据"She sat on her seat reading a book. Sometimes she closed her eyes, then she would read again,"可知,小姑娘没有着急和害怕.故选 B。 41.【答案】A 【解析】形容词词义辨析 unafraid 不害怕的;nervous 紧张的;active 积极的;tired 累的.根据“I couldn't believe my eyes.”可知,在别的旅客吓得半死的时候,这个女孩却表现的冷静和不害怕。 42.【答案】C 【解析】动词词义辨析 say 说;hear 听到;find 找到,发现;think 想.此处强调的是结果,根据"I was not surprised to"可知,作者发现旅客匆忙的离开感到不惊奇。 43.【答案】B 【解析】动词词义辨析 known 知道;watched 专注的看;helped 帮助;protected 保护.从上文知作者已关注这个女

2015年河南省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5年河南省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3.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

歌词写道:“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B.中华民国的成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4.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B.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5.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

”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6.“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A.火车、轮船的传入B.大众传媒的兴起C.有线电报的出现D.社会习俗的变化7.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历时三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做武装侵华的尝试。

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B.保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改的顺利进行C.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新局面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8.下面两幅图说明新时期我国( )1982年宪法封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法律、法规文本A.完善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B.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初步奠定D.有效地杜绝了各种违法行为9.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我国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答案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答案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刻度尺 长度(弹簧测力计—力 天平—质量 电流表—电流等)2.响度 声源 3.漫反射 可再生 4.甲 省力5.汽化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温 1.8³1057.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当重力消失时,物体所受支持力消失,摩擦力也同时消失。

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向右做匀速运动评分标准:参考以上标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给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8.A 9.B 10.C 11.A 12.D 13.C 14.C 15.D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如图1所示。

17.如图2所示。

评分标准:第16题入射光线1分;折射光线1分。

第17题阻力1分;动力臂1分。

参考以上标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给分。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7分,第20题8分,共19分)18.(1)(1分)26(2)(1分)加热时间(3)(2分)液体l 比热容19.(1)(2分)如图3所示(2)(2分)左 灯泡短路(3)(1分)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太大,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太小(4)(2分)0.75 越大20.(1)(1分)游码未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3分)①18.6 ②30 ③0.62(3)(4分)②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 ④水ρh h h h m 00-- 评分标准:参考以上标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给分。

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21.(1)(2分)汽油放出的热量Q =mq =1.2kg ³4.5³l07J/kg =5.4³l07J(2)(3分)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的功W =Pt =20³l03W ³600s =1.2³107J由功的计算公式,可得牵引力F =mJ s W 37106102.1⨯⨯==2000N由于汽车做匀速运动,则受到的阻力f =F =2000N(3)(3分)有用功W 有=mgh =6³103kg ³10N/kg ³50m =3³106J总功W 总=P 额t =l ³l05W ³2³60s =1.2³l07J 则机械效率%25%100102.110376=⨯⨯⨯==JJ W W η总有 评分标准:参考以上标准,其他解法只要合理同样给分。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_含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_含答案)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开辟./复辟.模.具/装模.作样差.强人意/参差.错落B.馈.赠/崩溃.针灸./脍炙.人口矫.揉造作/骄.兵必败C.给.力/供给.呼吁./长吁.短叹人才济.济/扶危济.困D.斗争./挣.脱淳.朴/谆谆.教诲忍俊不禁./襟.怀坦白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恻隐订书机顶礼膜拜默守成规B.宣泄挡箭牌开源节流绵里藏针C.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D.家俱发祥地轻歌曼舞凭心而论3.古诗文默写。

(8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第七回)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第十回)(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①。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中考真题】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真题试卷 附解析

【中考真题】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真题试卷 附解析

【中考真题】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1.《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

据此推测,下图玉钺在当时可能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玉钺A.最高祭祀权的代表B.高级生产工具C.军事统帅权的象征D.诸侯国的徽标2.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河南辉县出土的铁犁头河北易县出土的铁镰刀河南辉县出土的铁锤口A.较高生产力水平B.频繁的兼并战争C.新兴的小农经济D.宽松的社会氛围3.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

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A.建筑用途广泛B.史料价值突出C.艺术价值较高D.材料来源丰富4.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

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

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A.铸币金属匮乏B.币制较为混乱C.农业技术落后D.商品经济衰退5.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

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活字印刷普遍使用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6.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

元朝此举()A.完成了全国统一B.加强了边疆管理C.进行了赋税改革D.推行了行省制度7.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出甘薯的优点,介绍其种植方法。

材料体现出他()A.关注科学理论B.得到百姓的支持C.重视数据分析D.注重实践与总结8.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

2015年河南省普通中招考试试卷(语文)及答案word版

2015年河南省普通中招考试试卷(语文)及答案word版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开辟./复辟.模.具/装模.作样差.强人意/参差.错落B.馈.赠/崩溃.针灸./脍炙.人口矫.揉造作/骄.兵必败C.给.力/供给.呼吁./长吁.短叹人才济.济/扶危济.困D.斗争./挣.脱淳.朴/谆谆.教诲忍俊不禁./襟.怀坦白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恻隐订书机顶礼膜拜默守成规B.宣泄挡箭牌开源节流绵里藏针C.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D.家俱发祥地轻歌曼舞凭心而论3.古诗文默写。

(8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第七回)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第十回)(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①。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②。

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 (共20小题, 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

据此推测,右图玉钺在当时可能是A.最高祭祀权的代表B.高级生产工具C.军事统帅权的象征D.诸侯国的徽标2.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A.较高生产力水平B.频繁的兼并战争C.新兴的小农经济D.宽松的社会氛围3.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

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A.建筑用途广泛B.史料价值突出C.艺术价值较高D.材料来源丰富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4.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

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

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 A.铸币金属匮乏 B.币制较为混乱C.农业技术落后D.商品经济衰退5.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

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活字印刷普遍使用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6.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

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卷

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卷

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1)xiákuì(2)①负②崇【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1)闻名遐迩:wén míng xiáěr,声名远播,远近皆知;(2)当之无愧:dāng zhīwúkuì,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

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1)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2)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崇:高。

2.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B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是()A.露天焚烧秸秆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C.积极开发新能源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2.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A.粮食酿酒B.木炭燃烧C.饭菜变馊D.冰雪消融3.“五月端午粽飘香”。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食材,其主要成分是()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4. 下列金属物品的用途,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A.铜导线B.保险丝C.铁锅D.铝合金门窗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铜、金刚石B.氧气、干冰C.氯化钠、氯化氢D.硫酸铜、氨气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熄灭酒精灯C.称量固体D.倾倒液体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物:H2O、C6H12O6B.金属元素:Li、PbC.有机化合物:醋酸、碳酸D.混合物:合金、冰水共存物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单质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419.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水分子变大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洗洁精能除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铁生锈——铁能与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反应10.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水区分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C.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氧气和一氧化碳1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通电分解水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氧化铜C.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D.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2.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的氯化氢一样多B.碳酸镁消耗的氯化氢少C.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________;人体中缺乏________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4.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消毒剂,能与水反应:8ClO2+2H2O==4HClO+2Cl2+7X,则X为____________,HClO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除去食盐水中混有泥沙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15.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当M一N=10时,该粒子属于________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当N=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16.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质量的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快、更剧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1)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乙(填“>”“<”或“=”)。

(2) t2℃时,向6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 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8.已知:反应①是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常用方法,D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图示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 (3分)硫酸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常用作_____________。

(2)简述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3)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3分)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赤铁矿(含Fe2O3)炼铁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请解释原因。

21.(2分)已知甲和乙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图是四种分子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哪些?22.(4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固体A上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A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有哪些?若无气泡产生,则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哪些?(3)实验时,某同学将铝片放入混合溶液中,发现有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

他猜想该气体可能为H2、CO2或SO2。

请分别说明不可能是CO2和SO2的原因。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金刚石、石墨和Cs。

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它们是同种物质B.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它们都能导电D.常温下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2)碳氢化合物——甲烷,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

①无水醋酸钠中C、H、O、Na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③下图中,制取甲烷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甲烷,请简述其操作步骤。

(3)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现有一包碳酸钠粉末,其中可能混有氢氧化钠。

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粉末的成分。

(4)CO2和NH3。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方法既可以生产尿素,又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请计算若用该方法生产90 t尿素,理论上可减少排放CO2的质量。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B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C2.D3.A4.C5.B6.A7.B8.C(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

A项,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故A错误、C正确。

B项,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错误。

D项,该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故D错误。

)9.A 10.B11.D (A项,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8,体积比是2:1,故A错误。

B项,由干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溶液中水的质量会增加,故B错误。

C项,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64份质量的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216份质量的银和硝酸铜,溶液的质量要减小,故C错误。

D项,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氯化钠逐渐增多,当盐酸反应完后,不再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会减小,故D正确。

)12.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氧气(或O2) 氢气(或H2) 碘(或I)13. Cl2 +1 过滤15.原子Ca2+16.隔绝氧气(或空气) 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17.(1)< (2)20%18.置换反应CaCO3 + 2HCl==CaCl2+ CO2↑+H2O点拨:A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钙,C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

CaO +H2O==Ca(OH)2 作建筑材料(或作补钙剂)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1)干燥剂(1分)(2)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分)(3)H2SO4+2NaOH==Na2SO4+2H2O(1分)20.(1)3CO+Fe2O32Fe+3CO2(1分)(2)①2KMnO4△═══K2MnO4+MnO2+2O2↑(1分)②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1分)21.(1)4NH3+5O4NO+6H2O(1分)(2)氮和氧(或N和O)。

(1分)22.(1)3CuSO4+2Al==3Cu+Al2(SO4)3(1分)(2)铜和铁(或Cu和Fe)。

(1分)硫酸亚铁和硫酸铝[或FeSO4和Al2(SO4)3] (1分)(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均不含碳元素,不可能生成CO2;SO2有刺激性气味,而该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故也不可能是SO2。

(1分)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1)B (1分)(2)①24:3:32:23(1分)②CH 4+2O 2 CO 2+H 2O (1分)③A (1分) 先将瓶内装满水,再将甲烷从b 口通入。

(1分)(3)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 2溶液(或BaCl 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若溶液变成红色,则粉末为Na 2CO 3和NaOH ;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粉末为Na 2CO 3。

(1分)(4)解:设理论上可减少排放CO 2的质量为x 。

CO 2+2NH 3 CO(NH 2)2+H 2O (1分) 44 60x 90 t0460 49x t(1分) x =66 t (1分)答:理论上可减少排放CO 2 66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