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概况十七世纪:转折时期

合集下载

17世纪的欧美文学作品

17世纪的欧美文学作品

17世纪的欧美文学作品【篇一:17世纪的欧美文学作品】17世纪文学概述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和反映清教徒思想的文学。

17世纪时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了上风,从而形成了新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君主专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

与此相应,17世纪30年代,流行一时的巴洛克文学迅速向古典主义文学过渡。

波旁王朝为了加强对文学艺术的控制,建立了发放奖金、津贴和检查的制度。

1634至1635年建立的法兰西学院,目的是要在语言文学方面设立适应君主专制政治需要的统一规范。

古典主义文学便是在这样的政治气候和文艺政策的条件下产生的。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个人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

他爱好宫廷喜庆和热闹的场面,因此鼓励戏剧创作。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是: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有的作家将吝啬、伪善、淫邪等看做是不符合理性的情欲横流,大力予以讽刺。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尤其是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其中,高乃依的悲剧排除了古代悲剧的灵魂——命运观念。

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则接触到第三等级,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是: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的营养。

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已具备现代戏剧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新高峰。

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英美文学是指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作品,追溯至英国的中世纪文学,至今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并介绍几位重要的英美文学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一、中世纪文学英美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纪,该时期的英国文学受到了宗教和骑士文化的影响。

著名的作品包括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该作品通过描绘一群朝圣者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形象,并探讨了宗教、道德和人性的问题。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英美文学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家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启发,并开始研究人类的本质和人类关系。

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成为经典,并对后世剧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17世纪的清教徒文学17世纪是英美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清教徒运动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被视为是英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探讨了人类的堕落和原罪,并呼吁自由与正义。

四、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是英美文学的又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家强调想象力、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是该时期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五、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作家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并对现实进行批判性的探讨。

T·S·艾略特的《荒原》和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至灯未灭》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它们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思考角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六、当代文学当代英美文学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作家们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探索。

托尼·莫里森的《亲爱的》和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等作品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英语八级英美文学整理

英语八级英美文学整理

美国文学第一阶段独立革命之前(十七世纪中期之前)(before the revolution of independence)第一节美国本土文学(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印第安传统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在各种典仪上咏颂的祝词,在劳作中吟唱的歌曲,时代交口相传的部落神话故事和英雄故事,刻写在山河岩壁上的象形史诗。

第二节北美殖民时期文学(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中)(colonial settlement)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一些英国的殖民地官员或者传道士、冒险家们以日记或游记等形式记录的新大陆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色和民间生活等。

John Smith 约翰·史密斯《关于弗吉尼亚的真实叙述》A True Relation of Virginia(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第三节请教思想的表述(Puritanism)他们的作品主要是以传布清教主义思想的布道文为主第二阶段独立革命时期(十七世纪中期-------十八世纪末)(around the revolution of independence)独立革命前后的美国文学,标志着北美文学产生后的第一次大转折该期文学特色:充满浓烈的政治性和思辨性。

主题多为爱国主义及对于独立民主自由的热切呼唤。

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自传》The Autobiography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常识》Common Sense 《美国危机》The America Crisis《人的权利》Rights of Human《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Philip Freneau 菲利普·弗伦诺(18世纪最杰出的美国诗人,被誉为“the poet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 《美国的荣耀蒸蒸日上》The Rising Glory of America《印第安人殡葬地》(lyric)The Indian Burying Ground 《野金银花》The Wild Honey Suckle第三阶段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American Romanticism)该时期主题多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对久远与遥远故事的兴趣”以及对死亡、潜意识的剖析等。

文学史知识: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

文学史知识: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

文学史知识: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分支之一,其发展历程丰富多彩,涌现出了众多经典作品和著名作家。

本文将从英美文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英美文学的起源英美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以威廉·莎士比亚、约翰·密尔顿等伟大的文学大师为代表,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并在诗歌、戏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同时,英国也开始逐渐拓展海外领土,并在北美洲建立了殖民地。

这些殖民地后来成为了美国,也为发展美国文学提供了契机。

二、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1.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英美文学的起源时期,并载入了英美文学的重要篇章。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选材广泛,体裁丰富,涵盖了诗歌、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类型。

威廉·莎士比亚、约翰·米尔顿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2. 17世纪17世纪是英美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古典主义文学的鼎盛时期。

作家们大多遵循了经典主义的规范,重视形式美,强调自然和理性。

约翰·德莱顿、约翰·洛克、亚当·史密斯等诸多知名学者和作家在这个时期诞生。

3. 18世纪18世纪是英美文学的发展时期,其中美国文学也开始有了独立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多呈现出理性和启蒙的特点,也有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的兴起。

约翰逊、约翰·厄尔特、本杰明·富兰克林等诸多知名作家在这个时期诞生。

4. 19世纪19世纪是英美文学的黄金时期,代表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如奥斯卡·王尔德、查尔斯·狄更斯、纳撒尼尔·霍桑、爱默生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关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和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5. 20世纪20世纪是英美文学的现代时期,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文学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体现出更加多元化和自由化的特点。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17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剧烈冲突的世纪。

1640-164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帷幕,标志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但要把封建主义彻底摧毁还需要有100年的时间。

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仍旧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各国文学发展概况在17世纪最初的20年中,秉承了文艺复兴传统的人文主义文学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实主义思潮仍在继续发展,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维加等人正处在创作的盛期。

莎士比亚的后继者本·琼生写了大量现实主义的剧本,维加的学生和追随者们如吉连·德·卡斯特罗(1569-1631)等人的创作也体现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

但是,随着文化巨人们的去世和教会势力的加强,人文主义文学运动逐渐衰退,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相继登上欧洲文学的舞台。

巴洛克文学兴起于17世纪30年代。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原义是珍奇和奇妙,用来形容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这个词最初被用来形容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后来又被用于绘画、音乐和文学。

巴洛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灵与肉的冲突和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在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用支离破碎的形式和夸张繁艳的语言表达悲观颓丧的思想,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夸饰主义"。

巴洛克文学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法等国。

意大利诗人马里诺(1569-1625)和西班牙诗人贡戈拉(1561-1627)代表了巴洛克文学的贵族倾向。

在英国,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是以约翰·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人的作品。

巴洛克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1600-1681),他的剧作《人生如梦》体现了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德国文学中也有巴洛克的色彩,其中获得了世界声誉的是格里美尔斯豪森(1622-1676)的自叙体流浪汉小说《痴儿西木传》。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 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   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

是清教徒派的作家,主 要思想和作品内容都是 宣传清教徒思想的。
《天路历程》



在第二次入狱之前,班杨已开始写他的名著《天 路历程》(第一部1678年,第二部1684 )。 描写主人公“基督徒”逃出“将亡城”,途径 “失望”泥潭、“名利场”、“疑惑”城堡,历 经磨难,终于到达“愉快山”。 《天路历程》采用 “梦境寓意”的故事结构和将 抽象概念形象化、拟人化的方法进行创作。
(2)三个部分:
“两个高大挺秀的华贵形象 俨然神的挺立 以本身原有的光彩,披在庄重的 裸体上, 那神样的容颜,映照出 造物主的光辉影子:真理、智慧、 严肃、清纯的神圣 ……”
(2)三个部分:

第四章中撒旦到达地球,看到了人的形象。撒旦 看了美好的人类形象,也曾动过恻隐之心,但马 上又坚定了复仇的信念。已经知道撒旦计划的上 帝派来天使,把撒旦赶跑了。
《失乐园》

《失乐园》(1667)根 据《圣经》题材改编,诗 中塑造了撒旦形象,他是 世界文学中刻画得最为成 功的人物之一。
(1)创作过程


《失乐园》(1667,12卷)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关于人类始祖的原罪史。借用了 《旧约· 创世纪》第2、3章,魔鬼撒旦引诱人类始 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犯天条,被上帝逐出伊甸 园的神话故事。 第二条线索是撒旦的斗争史。是弥尔顿根据《新 约· 启示录》第20章第1至10节的故事所创作。
《熙德》中的理性与感情冲突


人物:男主角罗狄克、女主角施曼娜、罗父杰 葛、施父高迈斯、施曼娜的追求者桑士、国王。 西班牙贵族青年罗狄克与伯爵女儿施曼娜相爱。 施曼娜的父亲因忌妒打了罗狄克父亲的耳光, 罗狄克有为父报仇的义务。他的内心充满痛苦:
罗狄克的内心矛盾

欧洲17世纪文学之一:概述和英国文学

欧洲17世纪文学之一:概述和英国文学

欧洲17世纪文学之一:概述和英国文学欧洲17世纪文学之一:概述和英国文学17世纪的欧洲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正在发展,旧的封建主义仍然具有强大势力,这两种力量的斗争异常激烈。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由此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产生,推翻了封建制度,为英国资产阶级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但是从整个欧洲来看,封建主只是受到最初的打击,开始动摇起来。

彻底摧毁封建主义制度,尚需要100 多年时间。

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发展不如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已经旗鼓相当,王权作为两个阶级的调停人,尚有一定的独立性。

欧洲其他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主义。

封建势力、天主教的势力通过宗教裁判所、宗教法庭等残酷迫害科学家、思想家,扼杀新思想。

从经济上看,英法两国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积极地向外扩张。

意大利则由于地理的新发现,失去了往日商业中心的地位,经济迅即衰落。

西班牙则从' 无敌舰队' 被歼灭之后,丧失了海上霸权,由此工商业也衰败下去。

德国经过30年的战乱,国家四分五裂,经济凋零。

俄国受异族侵略,经济落后,农奴制继续发展。

从文学发展来看,这一时期主要有三种文学:一是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文学的主潮,同时也代表了欧洲文学的最高水平。

二是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学主要有两个特点:在形式上玩弄词藻,标新立异,戏弄感情,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在内容上,常常描写悲惨而恐怖的世界,表现出绝望而神秘的思想情感。

巴罗克文学产生的基础是人文主义思想意识与中世纪宗教关于阴暗彼岸的思想的结合,是进步的思想意识与反动黑暗的东西的结合,应当说这种结合是非常奇怪而不正常的。

巴罗克名字本身意思是不正常。

因此巴罗克文学之中既有进步的东西,也有消极的内容。

对巴罗克文学不能一概否定。

巴罗克文学影响了17世纪西欧各国文学,其影响之深无法比较准确地描绘巴罗克文学界线。

巴罗克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是卡尔德隆。

British Literature of the 17th and the 18th

British Literature of the 17th and the 18th

Francis Bacon(1561-1626)
• Bacon was a public figure and statesman (Lord Chancellor). • A scandal ended his public service in 1621. then he focus on his methodologies. • Representative:
Robert Burns 罗伯特· 彭斯 (1759-1796)
• A Scottish poet who wrote in Scottish dialect. • Representative: poems: A Red, Red Rose《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Holy Willie's Prayer To a Mouse To a Louse ... Songs: comin 'thro 'the Rye Auld Lang Syne《友谊地久天长》 ...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背景
英格兰共和国
查理二世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迅速发展, 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思想上: 清教徒遭迫害 国教确立 清教徒运动 清教徒成为革命领导力量 光荣革命后清教徒登基 詹姆士二世企图恢复天主教
The 18th century
Introduction list:
Jonathan Swift 乔纳森· 斯威夫特(1667-1745) Robert Burns 罗伯特· 彭斯 (1759-1796) Daniel Defoe 丹尼尔· 笛福(1660~1731)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hn Milton and his literary ts
His identities:
A Puritan
A staunch fighter for liberty in politics,
religion, education, marriage and all the other social fields
• The breakout of civil war in
1640
• Oliver Cromwell’s Republic
England
• The Restoration of
Monarchy in 1660
• Stuart Absolutism in the
reign of Charles II and
Pamphlets:
Of the Tenure of Kings and Magistrates The Defense of the English People The Second Defense of the English People The Ready and Easy Way
Epics:
of king by parliament
• Abolition of monarch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publicanism
Religious conflict:
• The Anglican church VS the
Puritans
Philosopher:
John Locke (1632-1704)
James II
• Glorious Revolution in
1688
2.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English Literature
Ideological conflicts:
• Affirmation of divine right of the
king
• Limitation of the absolute right
I saw that a way was opening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real liberty; that the foundation was laying for the deliverance of man from the yoke of slavery and superstition; …
----Of Prelatical Episcopacy
Good and evil we know in the field of the world grow up together almost inseparately; and the knowledge of good is so involved and interwoven with the knowledge of evil, and in so many cunning resemblances hardly to be discerned.
English Literature during 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1625-1688)
1. Political background
The intermingling conflicts within ruling classes
Paradise Lost Paradise Regained
Verse Tragedy
Samson Agonistes
Extracts from Milton’s works
No man who knows aught can be so stupid to deny that all men naturally were born free.
3. Major Literary Figures
John Bunyan (1628-1688)
The Pilgrim’s Progress
John Milton (1608-1674)
•A poet-dramatist-prose writer •“The father of English criticism •The forerunner of nJeooh-nclaDsrsyicdisemn An Essay of Dram(a1ti6c3P1o-e1s7y00)
A poet
A prose writer
A Latin Secretary: a pamphleteer in defense of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An epic writer
A dramatist
His literary creations:
Prose works: Areopagitica
Give me the liberty to know, to utter, and to argue freely according to conscience, above all liberties.
----Areopagitica
Extracts from Milton’s works
----The Second Defence of the English People
It being manifest, that the power of kings and magistrates is nothing else but what is only derivative, transferred, and committed to them in trust from the people to the common good of them all, in whom the power yet remains fundamentally, and cannot be taken from them, without a violation of their natural birthri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