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钢筋解析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讲解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
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
增。
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
变。
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
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
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 即可。
P60独立基础DJ J、DJ P、BJ J、BJ P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
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
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
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
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
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
(变。
原06G101-6,P45: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适用于单独承受建筑物重量和水平荷载的小
型建筑物。
独立基础工作原理是通过基础的承载面积和深度来平衡建筑物的荷载,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土层。
独立基础的优点是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一种独立基础的变化形式,通常用于长条状建筑物的基础设计。
条
形基础的特点是有多个独立的柱子,它们各自承载一部分建筑物的荷载。
在实践中,条形基础的设计中一般采用网格式排列的柱子,以提高整个基础的承载能力。
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也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物,如高层建筑或桥梁
等的基础设计。
筏形基础与独立基础不同之处在于,筏形基础的承载面积要大于独立基础,且通常为整个建筑物的底部面积。
筏形基础的优点是可在软土层上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筏形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考虑土层的稳定性和荷载的平衡等问题。
桩基承台
桩基承台是一种特殊的基础形式,通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工程的基础设计。
桩
基承台是通过桩的承载能力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层土层中,然后通过承台将荷载再分散到桩顶部分。
桩基承台的设计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其长度和受荷性能需根据桥墩高度、大小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
总结
以上介绍了常见的四种基础形式: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桩基承台。
它们各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质条件和土层稳定性,以及考虑荷载的平衡和分散等问题。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配筋要求_汇总讲解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
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
增。
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
变。
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
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
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即可。
P60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
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
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
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
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
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
(变。
原06G101-6,P45: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06g101若干问题解析

不过,这个构造需要作协改进,因为没有水平方向的匚形筋,对柱植栽后的安全是存在问题的。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 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
我们首先克隆陈青来老师的一句话:项目设计选用了(04G101-3)(筏形基础),就以(04G101-3)(筏形基础)为准;项目设计选用了(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就以(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为准。其次,我们分析,(04G101-3)(筏形基础)是伸至柱外侧内缘的对应下方,在下弯12d,而(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是自柱内侧外缘对应下方开始,进入梁内一个la,当柱的边长在一定区间内,两者在数值上是相当的。我们举例说明:有某柱边长6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HRB335钢筋,直径园25。我们看到,按照06G101-6 Page52,直锚la=34d=34×25=850mm;按照04G101-3 Page29伸至柱外侧内缘的对应下方,再下弯12d,此时的锚固总长度=650-30+9.57d=620+239=859mm,与850mm基本相当。
8 06G101-6Page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 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
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 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13 06G101-6 Page 64~65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
承台梁上筋下弯10d,上筋下弯10d,而(04G101-3)(筏形基础)Page36的基础次梁端部外伸端下弯12d,上筋下弯12d,这是为什么?
条形基础分布钢筋与独立基础钢筋的搭接长度

条形基础分布钢筋与独立基础钢筋的搭接长度一、引言钢筋的搭接长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在条形基础分布钢筋与独立基础钢筋的搭接长度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条形基础分布钢筋与独立基础钢筋的搭接长度1. 概述条形基础分布钢筋与独立基础钢筋的搭接长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两根或多根不同位置或不同层次的钢筋需要连接在一起时,需要有一定的重叠长度。
这样可以保证连接部位强度足够,避免出现裂缝和断裂等问题。
2. 搭接长度计算方法(1)按规范计算《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12)规定了条形基础分布钢筋与独立基础钢筋的搭接长度计算公式:L=Φ×fy/4τb其中,L为搭接长度;Φ为钢筋直径;fy为抗拉强度;τb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
(2)实测计算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搭接长度,可以采用实测计算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①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进行钢筋搭接的位置和数量;②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钢筋连接,然后将两根钢筋在连接处打上标记;③将两根钢筋分别拉出一段长度,然后将它们对准标记点重叠在一起;④用卡尺等工具测量重叠部位的长度,即为搭接长度。
3. 搭接长度应注意的问题(1)保证钢筋连接处强度足够:搭接长度不能过短,否则会影响连接处的强度和稳定性;也不能过长,否则会增加工程成本和难度。
(2)考虑混凝土开裂问题:如果搭接长度过短或者过长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问题。
在设计时应该结合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进行合理计算。
(3)考虑施工难度:在施工时需要考虑到搭接长度是否合适,以及连接处是否容易操作。
如果搭接长度过长,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时间。
三、结论条形基础分布钢筋与独立基础钢筋的搭接长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参数之一。
在设计时需要按照规范进行计算,同时也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施工难度等问题。
只有合理的搭接长度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

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前期发表的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并未收录到本专栏,读者反映查找不便,特汇编为一篇文章以成系列第一篇独立基础识图结构工程识图重点分五大部分:①基础、②柱(墙)、③梁、④板、⑤楼梯,其中基础又分为独立基础、桩基础、筏形基础等形式,先讲独立基础,见下图:图1:基础平面图【例1】识读某建筑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
1、首先了解独立基础编号及其代表的形式,见下表:注: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以确保独立基础的坡面浇筑成型、振捣密实。
2、图1为某建筑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该建筑基础为普通独立基础,根据选用的符号分析是坡形截面和阶形截面两种形式。
图中普通独立基础有三种编号,分别为DJP01、DJP02、DJP03;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有一种编号,为DJJ01。
每种编号的基础选择了其中一个进行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2)以DJP01为例进行识读。
从标注中可以看出该基础平面尺寸为2500mm×2500mm,竖向尺寸第一阶为300mm,第二阶尺寸为300mm,基础底板总厚度为600mm。
柱子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基础底板双向均配置直径12mm的HRB335级钢筋,分布间距均为150mm。
各轴线编号以及定位轴线间距,图中都已标出。
第二篇条形基础识读1、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自建房等,如图2-1所示。
图2-1 条形基础2、基础的构造组成以条形基础为例,介绍一下基础的构造组成,如图2-2所示图2-2 条形基础的构造组成(1)地基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递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试述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及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要点

试述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及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要点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要点:1.基础设计:首先,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壤条件进行基础设计,确定基础的形状、尺寸和深度。
2.地基处理:对于较松软的土壤,需要进行地基处理以增加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振动加固、压实加固等。
3.模板搭设:在施工现场搭建好基础的模板,确保基础的准确形状和尺寸。
模板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混凝土的浇筑压力。
4.钢筋布置:根据基础设计要求,在模板内布置钢筋筋架。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钢筋的间距、保护层等细节。
5.浇筑混凝土:在钢筋布置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应均匀、连续,避免空隙和气泡的产生。
浇筑后,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6.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包括保持湿润、覆盖防护层等操作,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几天至几周。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要点:1.基础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壤条件,进行条形基础的设计,确定基础的形状、尺寸和深度。
条形基础通常是长条状,用于承载较长的结构或墙体。
2.地基处理:对于松软的土壤,进行地基处理以增加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可以采用振动加固、压实加固等方法。
3.模板搭设:在施工现场搭建好基础的模板,确保基础的准确形状和尺寸。
模板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混凝土的浇筑压力。
4.钢筋布置:根据基础设计要求,在模板内布置钢筋筋架。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钢筋的间距、保护层等细节。
5.浇筑混凝土:在钢筋布置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应均匀、连续,避免空隙和气泡的产生。
浇筑后,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6.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包括保持湿润、覆盖防护层等操作,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几天至几周。
以上是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施工要点。
房屋独立基础类型

房屋独立基础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独立柱承台:这是非常普遍的基础形式,一般用于房子的基础,尤其在山区更常见,平地上也会有。
它由若干个柱子和地梁组成,地梁是钢筋混凝土的。
2. 条形基础:这种基础一般用于8层以下的民用建筑,是较常见的。
它一般宽度较小,长度较长,就像一条长条一样。
它主要承受房屋的重力,并将其传递到底基层。
3.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如果地基土质条件差,不适合做浅基础时,可以采用这种桩基础。
它通过在现场钻孔,然后再把钢筋混凝土灌入,桩基在承台或地基梁之上连接一起,共同承受上部结构的重量。
4. 筏板基础:如果地基土质较软弱,同时有较大的荷载时,可以采用这种基础。
它由底板、梁等组成,整体性较好,能很好的调节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5. 箱型基础:这种基础属于一种柔性基础,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多层或超高层建筑。
它具有很大的刚性,可以调整不均匀沉降。
6. 桩基础:桩基础是一种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的基础形式,它由桩身和承台构成。
当浅层的地基软弱达不到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的要求时,则应打入预制桩或灌注桩以形成桩基础。
以上就是房屋独立基础的几种主要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环境和施工工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基础形式的选择也受到地质条件、工程造价、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非贯通条基分布筋、受力筋伸入贯通条 基内的长度为Ha/4;Ha为条基宽度。
A
8
练习
✓1、请大家画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A
9
7、楼梯钢筋计算03G101-2 P23
A
10
8、零星构件钢筋计算
➢参数法输入
✓ 适用于软件内置图集构件钢筋的计算 ✓ 主要用于:楼梯、承台、桩、积水坑、牛腿柱
A
3
条形基础钢筋的计算
受力筋的计算:1、条基宽度-2*保护层+6.25d*2
若,条基宽度大于等于设定值(受力筋长度计算的 设定值)时,
2、0.9*边长(条基宽度)
• 当基础底板宽度b大于或等于2500mm时,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 长度L可按0.9L交错布置,并应满足关于截断钢筋对延伸长度 的要求
分布筋的计算:净长-保护层+弯钩
A
13
10、软件答疑
➢请大家列举你在应用软件的整个过程中所遇 到的问题
A
14
第七章 实例工程练习
A
15
10、软件答疑
✓1、要求理出自己应用软件的思路 ✓2、整理应用软件时的一些问题(容易出错的
问题) ✓3、能够真正独立应用软件计算钢筋工程量 ✓4、初步形成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
A
16
需要注意的:条基的相交形式对分布筋长度计算以及
6、条形基础钢筋计算
A
5
6、条形基础分布筋长度计算
A
6
条形基础钢筋计算练习
A
7
条形基础钢筋计算练习
• 根据以上的图纸参数,分别计算条基1,条 基2,分布筋长度以及受力筋的根数。
条件:
1、相同类型的条基十字形相交时, 纵向 贯通,横向不贯通。
➢直接输入法
✓ 适用于零星构件钢筋的计算 ✓ 特点:直接输入钢筋计算式,软件自动进行汇
总、统计
A
11
小结
➢ 计算基础和零星构件钢筋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 你在应用软件计算零星构件时的心得?
A
12
★软件其它功能介绍
✓1、块操作 ✓2、砖混及其二次结构钢筋的处理 ✓3、导入GCL8.0数据 ✓4、导入CAD文件 ✓5、把钢筋GGJ10.0数据导入GCL8.0中 ✓6、软件服务
5、独立基础钢筋计算
A
1
独立基础的钢筋计算
独基受力筋长度及根数的计算(矩形)
横向(纵向)受力筋长度=独基底长(底宽)-2*保护层
横向(纵向)受力筋根数=独基底长(底宽)/间距+1
• 如果独基是双层布筋,同样方法计算上层受力筋 的钢筋量
A
2
6 条形基础
有梁式条形基础
无梁式条形基础
• 有梁式条基除了计算基础底板横向受力筋与分布筋外, 还要计算梁的纵筋以及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