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合集下载

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规程

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规程

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规程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水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

该技术利用生物体内的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一、废水预处理在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之前,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减少对后续处理的影响。

预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筛选等,根据废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

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的核心设备。

反应器内部需要填充一定量的生物膜,用于生物附着和生长。

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流量、反应时间以及氧气供应等因素。

氧气是微生物呼吸代谢的必需品,反应器内需要设备适当的氧气供应设备。

三、微生物接触在反应器内,废水和生物膜进行接触反应。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长条件,才能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效果。

四、废水深度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的效果是有限的,通常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性炭吸附、膜分离、氧化等。

根据废水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深度处理方式。

五、废水排放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可以进行排放。

排放前需要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标准。

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方法。

但是,在使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废水的性质、预处理方式、反应器设计以及深度处理方式等因素,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规程

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规程

一文读懂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规程生物接触氧化法(BCO)是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

BCO技术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和厌氧池等部分,通常是通过多级处理实现的。

本文将介绍BCO技术的基本流程、优势和注意事项。

基本流程:首先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这一步需要将固体颗粒移
动到接触氧化器的表面,这需要设备确保水的流动性能,并且通过生
物接触氧化池的水位控制来确保氧化器表面的颗粒数量。

生物接触氧
化池通常采用基于物理效应的方法来控制水的流动性,并且还使用机
械设备将颗粒保持在水中。

污染物在此阶段通过微生物生态系统被分解。

优势:该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包括不需要对
污水进行进一步预处理,处理效率高,对氨氮、COD的去除效率超过90%。

BCO技术还具有较高的氮去除效率和通量,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
工业企业的需求。

注意事项:BCO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进一步掌握技术要点。

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前应清理好以减少固体颗粒的量,同时应控制污水的浓度
和pH值。

对于大型装置,还需要监测滴漏式消防系统、氨气泄漏等问题。

水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

水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

摘要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对洗涤用品公司废水处理进行初步设计,针对其废水量较小,且水质波动较大,LAS、COD含量较高等特点,分析与本工程相关的资料,经过多种处理方案的比较,最终选定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

本流程首先设有隔油池、调节池,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乳化物和调节水质水量。

二级处理采用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LAS和COD,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强,容积负荷高,不进行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可提高生化效果,产生污泥量小。

最后再设立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

此流程不仅能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而且对水量、水质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稳定,设备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低。

经过本工艺处理的出水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8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通过初步预算,该工艺也将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

本文对隔油池、调节池、中和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等主要构筑物进行计算,编制设计说明书,并绘制工艺流程、构筑物平面及高程、主要构筑物共四张图纸。

关键词:洗涤用品;废水;隔油;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make a preliminary design dealing with Washing wastewater. The waste wat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with high levels of LAS and COD , and the water quality rather changeable. Through a variety of treatment options comparison, Coagulation - acidification -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was finally selected.First of all, grease traps and regulating pond were set as pretreatment to remove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adjust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Secondary treatment composed by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 acidification -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LAS and COD in wastewater. Adaptability, high volume load, no sludge return and sludge bulking, high biodegradability and low sludge production were the advantages of this process. Finally, secondary settling tank was used for dewatering.This process are not only effective on the removing of biodegradable organic matter, but also adaptable, good resistance to shock loading, stable, and low operating costs.The effluent can meet an emission standard of national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 GB9878-1996) . Through the initial budget, the process also has obvious economic benefits,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The design of grease traps, regulating pond, flocculation, acid hydrolysis pool ,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tank and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were involved. A design manual and four charts including drawing process, the factory plane, elevation and profile of the main structures were finished.Keywords:cleaning supplies; wastewater; grease; hydrolysis;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引言近年来,我国洗涤用品工业发展迅速,其产量逐年增加。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一、概述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厌氧氧化技术,它通过利用可溶性氧和一定的微生物群体完成水中有机物的脱氧和氧化过程。

利用氧化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NaOH)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CO2),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毒物质。

生物接触氧化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取代传统的化学氧化技术。

二、原理
微生物的活性大大地影响厌氧氧化过程的速度和效率。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性与污水的性质(强度、成分等)以及操作条件(水温、溶解氧等)有关。

因此,控制和优化微生物群落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三、技术条件
1.污水温度:反应温度一般在20-40℃,合适的温度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2.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浓度越高,氧化动力学会变得越快,有利于氧化反应,但是过高的溶解氧浓度会导致微生物过度生长,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3.pH值:氧化反应在中性环境下进行比较快,有利于反应。

5.4 生物接触氧化法

5.4 生物接触氧化法
§5.4 生物接触氧化法 Submerged Biofilm Reactor
1 概述
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技术(Submerged Biofilm Reactor,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又称淹没式生物 滤池、接触曝气、法固着式活性污泥法 ),是一种介于活性污 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
4. 接触停留时间:停留时间长,处理效果好。
5. 供气量:要求废水进入氧化填料池之前的溶解氧为4-6mg/L左右。处 理废水时,往往根据实验结果以水汽比确定供气量。
水气比:处理水量和供气量之比。一般1:(15-20),高浓度生产废水 1:(20-25)。
BOD容积负荷法
V Q(S0 Se ) LV
例题2:某污水处理厂污水流量为500m3/d,进水进水BOD5为200mg/L, 出水BOD5要求不大于60mg/L,其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填充率为75%, 求污水在接触氧化池中的停留时间。
一级:
t

0.33
P 75
S 0.46 o
ln(S0
/
Se
)

4.55(h)
二级:设,一级出水BOD5为Sa=100mg/L
有机容积负荷,kgBOD5/m3d
城市污水取2.0-5.0,可生化性差 的污水取0.8-1.2,硝化:0.2-2.0
总面积:A V / h3 池数: n A / A1
池深: H h1 h2 h3 h4 (m 1)h3'
h1,超高,0.5-0.6m;h2,稳水层高,0.4-0.5m
BOD负荷
300-100mg/L 100-50mg/L <50mg/L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
指单位时间通入气体量与单位时间进水量的体积比值,通常是经验值。 3.11 填充比 Bio-media /carrier filling ratio
指接触氧化池内填料体积与池体有效容积的比值,通常是经验值。 3.12 预处理 Pretreatment
指进水水质不能满足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化要求时,根据调整水质的需要,在生物接触氧化池 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水解酸化、气浮、均质、混凝沉淀、厌氧等工艺。 3.13 前处理 Front process
平均日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总变化系数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5.1.1.5 排入市政管网的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城镇市政排水系统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废水 排放统计调查资料确定。 5.1.1.6 雨水设计流量参照 GB50014 的有关规定。 5.1.1.7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入渗地下水量,入渗地下水量宜根据实际测定资料确定。
5 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
5.1 设计水量 5.1.1 城镇污水设计流量 5.1.1.1 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1)计算。
式中:
Qdr = Qd + Qm …………………………………………(1)
Qdr ——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Qd —— 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
Qm —— 设计工业废水量,L/s。
HJ/T1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6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参数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参数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参数设计参数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来降解和去除废水中的有和氨氮等污染物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设计参数。

1.水力停留时间(HRT):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废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停留的平均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HRT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进水水质、废水流量和污染物的降解速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有机物较多的废水,选择较长的HRT可以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2.曝气强度:曝气是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关键步骤,通过给废水冲入氧气来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曝气强度通常用曝气量来表示,单位为立方米/小时/立方米。

曝气强度的选择要考虑细菌的需要氧量、废水中的氧需求量以及曝气设备的性能等因素。

3.温度: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从而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一般来说,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温度应在20℃~35℃之间,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细菌的活性产生不利影响。

4.pH值:pH值是指废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对废水中的细菌生长和降解活动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8.5,如果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废水中的细菌活性和降解效果。

5.氧化池容积:氧化池容积的大小对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效果有直接影响。

容积过小会导致废水停留时间不够,影响废水的降解;容积过大则会增加处理成本。

根据废水的流量和污染物的特性来确定适当的氧化池容积。

6.澄清池容积:澄清池的主要功能是沉淀污泥和澄清处理后的水。

澄清池容积的大小应根据废水的流量和处理要求来确定,以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设计参数包括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强度、温度、pH值、氧化池容积和澄清池容积等。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综合考虑这些参数,以确保废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和净化。

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接触沉淀池..................................................................................................... - 16 -
4.1 一般规定..................................................................................................................... - 16 4.2 设计计算..................................................................................................................... - 17 -
根据国家计委标【1986】1649 号文件《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 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批准协会标准《生物接 触氧化法设计规程》,编号为 CECS128:2001,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使 用单位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 CECS/TC 8 归口管 理,由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太原市旱西关街 25 号,邮编:030002, E - mail:tyszsjyj @ )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 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3.1.4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曝气。 3.1.5 当采用穿孔管曝气时,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 5m;水平误差 每根不宜大于±2mm,全池不宜大于±3mm,且应有调节气量和方便维修的设施。 3.1.6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设集水槽均匀出水。集水槽过堰负荷宜为 2.0~3.0L/ (s·m)。 3.1.7 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有放空设施。 3.1.8 当生物接触氧化池水面可能产生大量泡沫时,应有消除泡沫措施。 3.1.9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有检测溶解氧的设施。
3.1.2 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应包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其 中,构造层层高宜采用 0.6~1.2m,填料层高宜采用 2.5~3.5m,稳水层高宜采用 0.4~0.5m,超高不宜小于 0.5m。
3.1.3 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端宜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宜小于 0.8m。导流槽与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导流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 0.3~0.5m,至池底的距离宜不小于 0.4m。
F = 0.288L0.7246
(3.3.2)
式中 L——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出水 BOD5(mg/L)。 3.3.3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可由下列公式计算或按表 3.3.3 采用:
3.2 填料
3.2.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比表面积较 大、空隙率较高、氧转移性能较好、机械强度较大、经久耐用、价格低廉的材料。
3.2.2 当采用炉渣等粒状填料时,填料层下部 0.5m 高度范围内的填料粒径宜 采用 50~80mm,其上部填料粒径宜采用 20~50mm(常用炉渣填料的理化性能见 附录 B)。
3.1 一般规定........................................................................................................................ - 4 3.2 填料................................................................................................................................ - 4 3.3 设计计算....................................................................................................................... - 5 -
附录 A 二段式接触氧化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 7 附录 B 常用炉渣的理化性能.............................................................................. - 8 本规程用词说明................................................................................................... - 9 条文说明…………………………………………………………………………-101 总则.................................................................................................................- 11 2 一般规定......................................................................................................... - 11 3 生物接触氧化池............................................................................................. - 12 -
2.0.2 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宜采取二段式(见附录 A),即第一段接触氧化(简 称一氧)→第一段接触沉淀(简称一沉)→第二段接触氧化(简称二氧)→第二 段接触沉淀(简称二沉)。
2.0.3 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中各处理构筑物不应少于两个(格),且按并联系列 设计。
-3-
3 生物接触氧化池
3.1 一般规定
3.1.1 生物接触氧化池每个(格)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长不 宜大于 10m。其长宽比宜采用 1:2~1:1,有效面积不宜大于 100m2。。
-1-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93)建标协字第 12 号《关于下达推荐性工 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计划的通知》要求,制定本规程。
生物接触氧化法又名“淹没式生物滤池法” 、“接触曝气法”和“固着式活性污 泥法”。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该法已在我国城市 污水和食品、酿造、造纸、纺织、煤炭、电力、医药、化工等工业的废水二级处 理和深度处理中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容积负 荷高、占地小、不需污泥回流、不产生污泥膨胀、气耗电耗低、便于维护管理等 优点。为使该处理方法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更好地推广应用,特制订本规程。
3.1 一般规定...................................................................................................................... - 12 3.2 填料............................................................................................................................. - 13 3.3 设计计算..................................................................................................................... - 15 -
4 接触沉淀池....................................................................................................... - 6 -
4.1 一般规定....................................................................................................................... - 6 4.2 设计计算........................................................................................................................ - 7 -
Q——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流量(m3/h); Fr——生物接触氧化池 BOD5 填料容积负荷(kg/ m3·d)。
3.23.2 生物接触氧化池 BOD5 填料容积负荷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 且采用二段式系统,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污水 BOD5 为 60~80 mg/L 时,可 按下列公式计算系统的填料容积负荷: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类似的工 业废水可参照执行。
1.0.3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 和其它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 定。
2 一般规定
2.0.1 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前,应经过格栅、沉砂。初沉处理。当进 水水质或水量波动大时,宜设均化设施。
主 编 单 位: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太原理工大学 主 要起草人:方志文、马志毅、张柏生、田志坚、石 虹
张绍仪、杨敦勤、张淑芳、李玉娥、冯 渊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01 年 10 月 8 号
-2-
1 总则
1.0.1 为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质量,使符合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制定本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