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驱动原理

合集下载

LCD基本驱动原理

LCD基本驱动原理

LCD基本驱动原理LCD(液晶显示器)的基本驱动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其排列方式来控制光的透过和阻挡,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下面将以液晶显示器的构造、液晶原理和驱动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LCD的基本驱动原理。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玻璃基板,液晶层和电极层。

液晶层是一层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它在没有电场时呈现正常或散乱的排列状态;而在有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定向,使光线通过的情况发生改变。

电极层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的,它能够在液晶层上施加电场。

玻璃基板用来提供结构支撑和保护。

液晶的驱动原理基于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液晶分为向列型和相序型两种。

向列型液晶具有向列排列,这意味着分子在没有电场作用下是按照规则排列的,在电场作用下分子会倾斜或扭曲改变光的透过和阻挡。

相序型液晶则具有无序排列,电场的作用下,它们会排列成特定的序列,使光线通过的情况发生变化。

根据液晶材料的不同,液晶显示器被分为TN (扭曲向列型)、STN(超扭曲向列型)、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向型)和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向列型)等类型。

液晶显示器的电极层通过施加电压,产生电场。

液晶分子受到电场的作用,改变排列状态,从而改变传递的光的强度和偏振方向。

根据不同的液晶构造和目标显示效果,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也有所不同。

最常用的驱动方法是矩阵驱动法,其中最常见的是被动矩阵驱动法和主动矩阵驱动法。

被动矩阵驱动法是通过将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扫描线分别与透明电极交叉连接来驱动液晶分子。

每个像素点都位于两条扫描线的交叉点上,通过施加相应的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改变透光或阻挡光。

主动矩阵驱动法使用了一个透明的源驱动器和一个选通驱动器。

透明的源驱动器是将输入像素数据线连接到显示面板的水平行,而选通驱动器是将输出扫描线驱动到显示面板的垂直行。

通过控制源驱动器和选通驱动器的电压,选择性地驱动特定的像素点,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屏驱动芯片原理

液晶屏驱动芯片原理

液晶屏驱动芯片原理
液晶屏驱动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用于控制并驱动液晶屏的显示。

它将输入的电信号转化为液晶屏可以识别和显示的图像。

液晶屏驱动芯片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过程:
1. 信号输入:液晶屏驱动芯片接收来自输入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的信号输入,包括图像和控制信号。

2. 图像处理:液晶屏驱动芯片采用特定的算法和逻辑电路,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以适应液晶屏的特性和显示要求。

这包括调整图像的分辨率、亮度、对比度等参数。

3. 信号转换:处理后的图像信号经过数模转换电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这一步骤是因为液晶屏是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来调节透过率的,所以需要模拟信号来驱动。

4. 驱动液晶显示:模拟信号通过电压放大器等电路进行放大和驱动液晶屏的像素点。

液晶屏是由很多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点都有液晶分子。

通过调节液晶分子的偏振方向和透过率,液晶屏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图像和颜色。

5. 控制信号输出:除了图像信号外,液晶屏驱动芯片还可以输出控制信号,用于调节液晶屏的工作模式和参数设置。

这些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电源控制、显示刷新率、亮度调节等。

总的来说,液晶屏驱动芯片通过接收、处理和转换输入信号,
并驱动液晶屏的像素点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其内部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数模转换单元、电压放大器等功能模块,以及控制信号输出模块。

通过这些模块的相互配合,液晶屏驱动芯片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图像显示效果。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简介LE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基于液晶技术和LED背光技术的显示设备。

它具有低功耗、高亮度、高对比度、快速响应和宽视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本文将介绍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包括液晶分子的排列、驱动电路和背光灯的控制。

液晶分子的排列LED液晶显示器的核心是液晶分子的排列,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来实现像素的开关。

液晶分子可分为向列型和向行型两种,它们的排列方式决定了液晶分子的光学性质。

当液晶分子垂直排列时,称为向列型液晶(TN液晶)。

当向列型液晶不受电场作用时,光无法通过,显示为黑色。

当液晶分子受到电场作用时,排列会发生改变,光可以通过,显示为亮色。

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弱可以实现液晶分子的开关,从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像素。

当液晶分子平行排列时,称为向行型液晶(IPS液晶)。

向行型液晶的工作原理与向列型液晶类似,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弱来实现液晶像素的开关。

驱动电路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路主要由驱动芯片和控制电路组成。

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是控制液晶分子排列的关键部件。

它通常由多个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组成。

行驱动器负责控制向行型液晶的排列,列驱动器负责控制向列型液晶的排列。

驱动芯片通过接收来自控制电路的指令和数据,并将其转换成驱动信号,输出到液晶屏的行和列上。

通过逐行逐列的扫描方式,将驱动信号传输到每个像素上,从而实现对像素的控制。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负责与操作系统或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图像和视频数据,并将其转换成驱动芯片所需的指令和数据。

控制电路还负责控制LED背光灯的亮度和背光区域的划分。

通过调节LED背光灯的亮度,可以实现屏幕的亮度调节。

通过划分背光区域,可以实现局部背光调节,提高画面的对比度。

背光灯的控制LED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通常采用LED作为光源,具有高亮度和高能效的特点。

背光灯的控制对于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和颜色的表现至关重要。

背光灯的控制通常通过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

TFT_LCD_驱动原理

TFT_LCD_驱动原理

TFT_LCD_驱动原理TFT(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平面显示技术。

TFT液晶显示屏由液晶单元和薄膜晶体管阵列组成,每个像素都由一个液晶单元和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

TFT液晶显示屏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光电效应。

通过在液晶材料中施加电场,可以改变液晶的折射率,从而控制光的透射或反射。

液晶的电光效应使得TFT液晶显示屏可以根据电信号来调节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

TFT液晶显示屏的驱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传输:首先,需要将图像数据从输入设备(如计算机)传输到液晶显示屏的内部电路。

这通常是通过一种标准的视频接口(如HDMI或VGA)来完成的。

2.数据解码与处理:一旦数据传输到液晶显示屏内部,它会被解码和处理,以提取有关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以数字方式存储在显示屏的内部存储器中。

3.电压调节:在液晶显示屏中,每个像素是由一个液晶单元和一个薄膜晶体管组成。

薄膜晶体管通过控制液晶单元的电场来调节每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为了控制液晶单元的电场,需要施加不同电压信号到每个像素点上。

这些电压信号由驱动电路产生,并通过薄膜晶体管传递到液晶单元。

4.像素刷新:一旦电压信号被传递到液晶单元,液晶单元将会根据电场的变化来调节光的传输或反射,从而实现每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调节。

整个屏幕的像素都将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刷新,以显示出完整的图像。

5.控制信号发生器:控制信号发生器是液晶显示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生成各种控制信号,如行扫描和场扫描信号,以及重新刷新图像的同步信号。

这些控制信号保证了像素的正确驱动和图像的稳定显示。

总结起来,TFT液晶显示屏的驱动原理涉及数据传输、数据解码与处理、电压调节、像素刷新和控制信号发生器等多个步骤。

通过控制电压信号和液晶单元的电场变化,TFT液晶显示屏能够实现图像的显示,并且具有色彩鲜艳、高对比度和快速响应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lcd显示驱动原理

lcd显示驱动原理

lcd显示驱动原理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是一种利用液晶体的光学特性来输出图像的设备。

它由液晶层、驱动电路、背光源和控制电路组成。

LCD显示驱动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电压施加:通过驱动电路向液晶层施加电压,使得液晶分子朝向不同的方向排列,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式。

2.光的传播:当液晶分子排列有序时,光的传播路径会改变。

通过调整电压的变化,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3.亮度调节: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和频率,可以调节背光源的亮度,从而实现LCD显示的亮度调节。

4.像素控制:LCD面板由一个个像素组成,每个像素都有液晶分子和彩色滤光片。

通过调整液晶分子的排列和滤光片的透光性,可以控制每个像素的颜色和亮度,从而显示出图像。

总的来说,LCD显示驱动是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和背光源的亮度,从而实现像素的控制和图像显示。

控制电路会接收输入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驱动信号,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液晶的排列方式和背光的亮度,最终将图像显示在LCD屏幕上。

LCD显示驱动的原理进一步细化如下:1. LCD结构:液晶显示器由液晶分子和彩色滤光片组成。

彩色滤光片负责调整光的颜色,液晶分子则负责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

2. 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在不同的电场作用下,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会影响光的传播路径,从而实现光的显示。

通过驱动电路施加不同的电压,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3. 二极管结构驱动:常见的液晶显示器驱动方式是使用二极管结构。

每个像素有一个单独的液晶分子和驱动电路,通过对每个像素的电压进行控制,可以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4. 行列扫描:驱动电路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每一行的像素进行扫描,控制电压的变化使得液晶分子的排列发生变化。

这样可以通过逐行扫描的方式将整个图像显示出来。

5. 背光控制:液晶显示器通常需要背光才能正常显示。

lcd的驱动原理

lcd的驱动原理

lcd的驱动原理
LCD是液晶显示屏的英文缩写,其驱动原理包括液晶分子的
定向和电场的控制。

液晶分子的定向决定了光的透射或反射,而电场的控制则改变液晶分子的定向。

LCD的驱动原理涉及两种类型的液晶分子:向列型液晶和扭
曲向列型液晶。

向列型液晶中,液晶分子的长轴与电场平行,电场的作用使其偏转并改变光的透射。

而扭曲向列型液晶中,液晶分子的长轴与电场垂直,电场的作用使其扭曲并改变光的透射。

LCD显示屏的驱动原理基于多个液晶分子在平面内的组织结构,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和方向来实现像素点的显示。

驱动电路将电压信号通过一系列的逻辑门电路转换为具有合适电压的信号,然后通过驱动芯片传输到液晶分子上。

具体来说,LCD的驱动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输入:将需要显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驱动芯片。

2. 液晶分子定向:驱动芯片根据输入的数据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产生特定的电压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液晶分子上。

对不同类型的液晶分子,需要分别设置不同的电压信号。

3. 电场作用:液晶分子根据电压信号的作用,发生转动或扭曲。

液晶分子的摆放方式会改变光的透射性能,从而实现像素的显
示。

4. 透光或反射:经过液晶分子调整后的光线,可以透过或反射出来,形成图像。

这一步需要后面的背光源提供光线。

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和应用电场,LCD能够实现像素的显示。

驱动芯片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将其传输到液晶分子上,从而改变光的透射特性,实现图像的显示。

单片机与LCD显示屏的驱动原理及接口设计

单片机与LCD显示屏的驱动原理及接口设计

单片机与LCD显示屏的驱动原理及接口设计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是一种常见的显示设备,它通过液晶分子的电场控制实现图像的显示。

单片机作为一种微型计算机,具有运算能力和输入输出接口,能够控制和驱动各种外部设备,包括LCD显示屏。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与LCD显示屏的驱动原理以及接口设计。

一、驱动原理1.1 LCD液晶显示原理LCD液晶显示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光学特性的一个原理。

液晶分子在无电场作用下,分子排列有序,光线经过液晶分子会受到旋转和调整,从而产生不同的偏振方向和相移,导致光线透射情况的变化。

当有电场作用于液晶分子时,分子排列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光线的透射情况,进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1.2 驱动方式常见的LCD驱动方式有并行驱动和串行驱动两种。

并行驱动方式是将LCD驱动器的数据线与单片机相连接,通过同时发送多位数据来驱动LCD显示。

具体的驱动方式有8080并行接口、6800并行接口等。

串行驱动方式是将LCD驱动器的数据线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链路相连,通过逐位或逐字节串行传输数据来驱动LCD显示。

常用的串行驱动方式有I2C接口和SPI接口等。

1.3 LCD控制器为了简化单片机与LCD显示屏的连接和驱动,常使用LCD控制器。

LCD控制器是一种特殊的芯片,能够直接与单片机通信,并通过内部逻辑电路将数据转换为LCD所需的信号。

常见的LCD控制器有HD44780、SSD1306等。

二、接口设计2.1 并行接口设计并行接口是将LCD的数据线与单片机的数据线相连接,通过同时发送多位数据来驱动LCD显示。

一般包括数据线、读使能信号(RD)、写使能信号(WR)、使能信号(EN)和控制线(RS、R/W)等。

其中,数据线用于传输图像数据和命令数据,一般为8位数据线。

RD信号用于将LCD指令端或数据端的数据读出;WR信号用于将单片机所发出的数据写入到LCD模块中;EN信号用于控制LCD模块的操作;RS线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类型,一般为低电平表示指令,高电平表示数据;R/W线用于指示单片机与LCD模块之间的读写操作。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技术液晶显示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显示器类型之一。

它在计算机、手机、电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液晶显示器。

一、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利用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材料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有着与普通液体不同的结构和行为。

液晶分子具有顺直排列的特点,在没有外界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呈现有序排列。

当外界电场加入后,液晶分子会发生取向变化,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能。

这种现象被称为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

液晶显示器通常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源组成。

其中,液晶面板是用来控制光通过的关键部件。

液晶面板由两块平行排列的玻璃基板构成,中间填充有液晶材料。

玻璃基板上覆盖有透明电极,用来施加电场。

当液晶显示器中的电路向液晶材料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会产生取向变化,光的透过性能也会相应变化。

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可以实现对液晶分子的控制,从而达到显示图像的目的。

二、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技术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技术是指通过电路系统来控制液晶显示器的工作状态和图像显示。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1. 像素驱动技术液晶显示器的最小显示单元是像素,每个像素包含若干液晶分子和透明电极。

像素驱动技术主要包括主动矩阵和被动矩阵两种类型。

主动矩阵驱动技术使用TFT(薄膜晶体管)来控制每个像素的电压,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

而被动矩阵驱动技术使用传统的电路布线方式来控制像素,成本较低,但响应速度较低。

2. 背光源驱动技术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源来提供光源,使图像能够显示。

背光源驱动技术一般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LED(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

通过分区域控制背光亮度,可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色彩表现。

此外,还可以采用调光技术来控制背光的明暗程度,以适应不同亮度环境的显示需求。

3. 触摸屏技术液晶显示器常常与触摸屏技术结合使用,以实现触摸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White (TFT Off)
Black (TFT On)
光的合成


紫 白 青 綠


Sub Pixel R G B R G B R G B R G B R G B R G B 放大
R G B
R G B
R G B CF
Contents
LCD History TTT-LCD principle •TFT-LCD Display Principle •TFT-LCD Driving Principle TFT-LCD LCD classification •TN •VA •IPS TFT-LCD Related parameters
★当线性偏极光射入上层槽状表面 时,此光 线随着液晶分子之旋转亦产生旋转 当线性偏极光射出下层槽状表面时, 此光 线已产生90旋转。
偏光片、槽状表面、液晶组合光学效果
当上下偏光片互相垂直时,若未施加电压,光线 可通过。 当施加电压时,光线被完全阻挡。
Polarizer
Liquid Crystal
- - - - -
Page 18
A light valve
Light valve
Light source
TFT 面板的结构
面板是由Gate_Line与 Data_Line组成的一個矩 阵结构 Gate Line Data Line
Sub_Pixel
Sub_Pixel产生电场的流 程
上下电极板array上的ITO(Signal)与CF上的 ITO(Vcom)
What is LC?
传统意义上,我们把物质分为三态:固、液、气。但某些有机物(如 胆固醇)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中间态,俗称第四态: 液晶态,其力学性质、光学性质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
胆固醇苯甲酸酯相变示意图
液晶——结合了液体的流动性&固体的结晶性,即具有结晶性的液体, 俗称液晶。
Milestone
再加上CF产生颜色 Data line
Scan line
Contents
LCD History TTT-LCD principle •TFT-LCD Display Principle •TFT-LCD Driving Principle TFT-LCD LCD classification •TN •VA •IPS TFT-LCD Related parameters
液晶显示驱动原理
Contents
LCD History TTT-LCD principle •TFT-LCD Display Principle •TFT-LCD Driving Principle TFT-LCD LCD classification •TN •VA •IPS TFT-LCD Related parameters
由此可知,真正主宰 利用Pixel上 电荷的多寡決定电 Pixel充多少 电荷的是Gate_Line与Data_Line 场大小
R G R G
液晶就是依所受的电场大小去控制光 的穿透量
Gate_Line
• (一)利用pulse控制TFT开或关
voltage
pulse
Time
• (二)决定时序
Pulse进来 TFT 导通
液晶电视
手机
数码相机
数码摄录像 汽车导航显示器
TFT-LCD 的面板构造
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Array process
LED -- Light Emitting Diode
Page 10
TFT 结构
LC
TFT
TN液晶
TN(Twist Nematic) ★液晶分子呈椭圆状;TN型液晶一般 是顺着长 轴方向串接,长轴间彼此平行方式排 列。 ★当接触到槽状表面时,液晶分子就会 顺着槽的 方向排列于槽中。 ★当液晶被包含在两个槽状表面中间,且 槽之方向 互相垂直,则液晶分子之排列 下表面液晶分子:沿着b方向 上表面液晶分子:沿着a方向 介于上下表面中间之分子:产生旋转之 效应 故液晶分子在两槽状表面间,产生90° 旋转 。
R
G
B
Color Filter Substrate (Vcom)
Clc
Clc
Clc
R
G
B
TFT Substrate (Charge)
Sub_Pixel的结构
高 低电压
Data_Line
Gate_Line
导开 通 TFT打 流通过 电流不
TFT(Switch)
ITO
Sub_Pixel产生电场的流 程
偏光片 特性
★将非偏极光(一般光线)过滤成线性偏极光 。 ★当非偏极光通过a方向之偏光片时,光线被 过滤 成与a方向平行之线性偏极光 。 ★线性偏极光继续前进,通过a方向之偏光片 时, 光线通过;光线通过b方向之偏光片时,光 线被 完全阻挡。
光与液晶分子产生的效果
★当在上下两表面之间加电压时,液 晶分子会顺电场方向排列,成为直立 排列之现象。此时入射光线即不受液 晶分子影响,已直线射出 下表面
由上页可知,电场是由Pixel上的电荷产生
因此,Pixel上所充的电荷的多寡会影响LCD显示画面的亮暗
那么,是谁控制Pixel上的电荷多寡
复习一下…..
当Gate_Line有高电压(pulse)进来时, TFT被导通
data line开始对Pixel充电,且其电压大小決定 Pixel可以 充多少电荷
Video Graphics Array Super Video Graphics Array Extended Graphics Array 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 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 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 Ultra Extended Graphics Array
Page 35
TFT-LCD相关参数
对比(Contrast Ratio) 显示器最大亮度值(全白)与最小亮度值(全黑)的比值,一 般TFT-LCD之对比值为200:1至400:1 。 视角 (Viewing Angle) 在大角度观看的情况下,显示器亮暗对比变差会使画面失 真,而在可 接受的观测角度范围就称为视角。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至 少有三种参 数来评价一个显示模式的视角范围: (1)对比度 (Contrast Ratio) (2)灰阶 (Gray Scale) (3)显色差异 (Color Shift) 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从输入信号到输出影像所经历之时间,一般液晶显示器反 应时间为 20~30msec(标准电影格式每画面为40msec)。
各世代生产线所切割面板数
世代 第 2代 第 3代 第 3代 第 3.5代 第 3.5代 第 4代 第 4代 第 5代 第 5代 第 6代 第 7代 第 8代 第 8.5代 第 10代
(单位 :mm2) 13.3” 14”
370*470 550*650 550*670 600*720 610*720 680*880 730*920 1000*1200 1100*1250 1500*1850 1870*2200 2200*2400 2200*2500 2850*3050
‧subpixel
1 pixel
注:因一画素具有R、G、B三个子画素(sub-pixel), 故以分辨率 1024x768之显示器为例,共具有3072x768个子画 素
Page 37
Contents
LCD History TTT-LCD principle •TFT-LCD Display Principle •TFT-LCD Driving Principle TFT-LCD LCD classification •TN •VA •IPS TFT-LCD Related parameters
TFT-LCD相关参数
分辨率 (Display Reso (pixel)之数目
分类 VGA SVGA XGA WXGA SXGA WXGA+ SXGA + UXGA 分辨率 (WxH) 640x480 800x600 1024x768 1280x800 1280x1024 1440x900 1600x1200 1600x1200 产品 8.4", 10.4" 13", 14", 15" 12.1",13.3 ",14.1",15.4" 17" 15.4 " ,17" 20.1” 全名
R G R G
液晶就是依所受的电场大小去控制光的 穿透量
那Data Line上面的电压是….
Gray Scale Voltage
V64 V48 V32 V16 V0
V16
DC Bias of Common
1 Frame / 1 Line
V32
100%
Transmittance(%)
V48
V64 Voltage
让每一“行”的pixel有“时序性”的被控制 T= 1 sec
NonSelected row
Selected row
那Data Line上面的电压是….
• Data Line控制亮暗
当TFT处于on的阶段
data line上的电压大小決定Pixel可 以充多少电荷
利用Pixel上电荷的多寡決定电场 大小
Pulse离开 TFT Open
A switch controlled by scan line
Voltage G1
T= 0 sec
G2 t=0 t=1 time
Selected ro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