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14年上海语文二模试卷汇编

2014年上海语文二模现代文奉贤区:再忆萧珊①巴金(1)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
”她哭起来。
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2)病房里有淡淡的灯光,每夜临睡前陪伴我的儿子或者女婿总是把一盏开着的台灯放在我的床脚。
夜并不静,附近通宵施工,似乎在搅拌混凝土。
此外我还听见知了的叫声。
在数九的冬天哪里来的蝉叫?原来是我的耳鸣。
(3)这一夜我儿子值班,他静静地睡在靠墙放的帆布床上。
过了好一阵子,他翻了一个身。
(4)我醒着,我在追寻萧珊的哭声。
耳朵倒叫得更响了。
……我终于轻轻地唤出了萧珊的名字:“蕴珍”。
我闭上眼睛,房间马上变换了。
(5)在我们家中,楼下寝室里,她睡在我旁边另一张床上,小声嘱咐我:“你有什么委屈,不要瞒我,千万不能吞在肚里啊!”……(6)在中山医院的病房里,我站在床前,她含泪望着我说:“我不愿离开你。
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7)在中山医院的太平间,担架上一个带人形的白布包,我弯下身子接连拍着,无声地哭唤:“蕴珍,我在这里,我在这里……”(8)我用铺盖蒙住脸。
我真想大叫两声。
我快要给憋死了。
“我到哪里去找她?!”我连声追问自己。
于是我又回到了华东医院的病房。
耳边仍是早已习惯的耳鸣。
(9)她离开我十二年了。
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
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穿得整整齐齐,有些急躁,有点伤感,又似乎充满希望,走到门口还回头张望。
……仿佛车子才开走不久,大门刚刚关上。
不,她不是从这两扇绿色大铁门出去的。
以前门铃也没有这样悦耳的声音。
十二年前更不会有开门进来的挎书包的小姑娘。
……为什么偏偏她的面影不能在这里再现?为什么不让她看见活泼可爱的小端端?(10)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车子的驶近,等待一个人回来。
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
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解)

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阅读(80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也是神话张系国①为了搜集一些资料,重读了不少中国的神话故事,因而有个小小的“发现..”。
奇怪得很,翻遍中国的神话故事,居然找不到一位成功的“反叛者”。
中国的神话和其他各国的神话一样,并不缺乏反叛的英雄,但他们的反叛却从未成功过。
如共工氏造反,头触不周之山,却失败了。
如后并射日,最后连自己的老婆也保不住。
最糟糕的是,这些反叛的英雄往往和他们的对手妥协,如孙猴子自称“齐天大圣”,结果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
但后来他竟被唐僧收伏,保唐僧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对于一个“反叛者”而言,就未免太过分了!又如红孩儿哪吒,几次大闹龙宫,和他的父亲反目相向,原是一个极成功的小叛徒,最后却也妥协了。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连闹“自由恋爱”的白娘娘,都要被多管闲事的法海和尚镇在塔下,其他叛徒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②中国神话缺乏成功的反叛者,和西方神话充斥反叛的英雄,的确成为极鲜明的对比。
别的不说,魔鬼撒旦就是一个大成功的反叛者。
他原来也是天使,居然敢犯上作乱,虽被上帝赶入地狱,却始终不曾悔改,顽抗到今天。
希腊神话里的天帝宙斯,本身就是个反叛者。
就是失败的反叛者,也□□能坚持到底。
□著名的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被罚以脏腑喂鹰,终于为一位人类的英雄所救。
再如西绪弗斯,虽然永远在推石上山,但很难说他成功或失败。
“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分别,完全在主观的一念之间。
除了反叛的天神外,其他反叛的人类英雄,更车载斗量。
西方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一再为命运所愚弄,总是不甘雌伏地与命运挑战。
“人”和“命运”的关系,始终是西方文学□□的灵感源泉。
③中国神话没有成功的反叛者,是否因为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呢?我想不是。
有个很好的例子。
“愚公移山”,最后愚公是胜利了。
但他的胜利,并不是他真的一铲一铲地铲平了太行山,而是因为最后上帝妥协了,派力士将两座山移走。
2014上海?崇?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4上海崇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 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3.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4. 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5. ____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 “乱花”的意思是_________。
(2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2分)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萌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
”8. 选文作者是_______,他是我国_______(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广故数言欲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下列不属于徒属“敬受命”原因的一项是_____(3分)A.吴广“苦肉计”获得成功,激起了众士卒。
•B.陈涉的鼓动分析,激发了众士卒求生欲望。
C.吴广一向爱护士卒,有一定群众基础。
2014年上海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卷满分作文

走到那池塘边,白天还在此玩过。清澈的河水冰凉冰凉,将脚丫探进去,别提有多舒服。到了夜晚,那白天未被我注意过的池水声越发悦耳、动听、和谐,宛如《天鹅湖》,时而优雅,时而触动人心,时而宁静安详,时而激烈雄浑,正当我为此陶醉时,虫鸣鸟叫也加入进来,宛如一曲动听、欢快的笛音,搅动着这听觉大宴。
那时——
2014上海中考虹口区二模语文卷
追忆往事
幼时夏夜,那时明月,那时蝉鸣,那时清风,那时……
——题记
当假期又一次来临,迈着欢快的脚步,我回到了老家,回到了那寄托着我无数思念的老家,还有我那安详的夏夜。
那时——
吃过晚饭后,我独自一人外出乘凉,漫步在乡间小路,皓月当空,格外明亮。抬头望去,哦,月亮你可发福了,那么的圆,不过可千万别减肥呀,你可被千万游子寄托了丰富的感情的呀,不知何时,脑里回荡着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时才发现它的奥妙所在呀!
每个人都有梦想,而不是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够成为现实。只有那些给了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的人,他的梦想才能够实现。
如果你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请给它一次开花的机会——
坚定的决心,克服困难的勇,和持之以恒的恒心!
2014上海中考静安、青浦区二模语文卷作文
春天在哪里
冬爷爷驾着风离去了,他带走了飞扬的白雪,带走了凛冽的寒风。他说:“孩子们,再见,春天会来陪你们的!”春天?她什么时候来呢?她又会停留在哪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到处找春天的脚印……
那池塘美景深深烙在我的心头,明亮的月光照在水面如同撒了一层银子,反射出点点银光,水面正中的明月与天上的明月相呼应,于是就有两个月亮了,这是多美的事啊!微风徐来,吹得我心头荡漾,也吹得芦苇随风而荡,飘来飘去,叶片摩擦之间,又发出动人心弦的“沙沙”声,甚是好听!
上海市虹口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虹口区2014年语文学科中考二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2. 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
(《观猎》)3. 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4.殚其地之出,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5. ________________,学而不思则殆。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
(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
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
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
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
7. 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8. 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___.(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注意加横线的词)(3分)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吴广素爱人”中的”人”指士卒,表示吴广平时爱护士卒.B.”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数言欲亡”,意在激起将尉的愤怒.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了陈胜等对社会等级制度的不满.D.陈胜吴广”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目的是想为他们复国.(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
上海市各区2014年中考二模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4年上海闵行区中考二模作文题目:我终于懂了
范文:
母爱是什么?我想,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真挚的情感。它就像是春天的甘霖、夏天的雨露、秋天的冰霜、冬天的雪花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尽管它悄然无息,但它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那便是正在成长的我们。
那时稚嫩的我,其实不懂这叫母爱。但不知道为什么,眼盯着母亲一脸焦虑和急促,穿着单薄的睡衣,忍受着寒风与痛楚在不停地跑着,我的眼珠却不知所谓地从眼眶滚落,随后我便哇哇大哭起来。妈妈却自责的以为是自己的原因,渐渐放慢了脚步,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说道:“乖啊,不哭不哭。”而自己却不止地咳嗽。
紧接着,妈妈便用帽子挡住我的脸,紧紧地搂着我,走在寒风中。一股股寒风丝毫不留情地蹿入母亲的身体,但是母亲却咬牙强忍,坚持一步步走着……
就这样,我们好不容易到了诊所,妈妈使劲的拍门,竭尽全力地叫喊着。等到医生开门,妈妈虚弱地昏倚在门上,而怀中的我却感觉妈妈依然紧紧搂着我……
童年的我无可置疑就是在母亲的怀抱中成长的,我一直不清楚那甜甜的感觉是什么,现在我终于懂了,原来就是母亲给我的温暖,那就是母爱。
2014年杨浦区上海中考二模语文作文题目:给梦想一次花开的机会
不过别说,外公唱歌还似乎真有那么两下子。黄梅戏、通俗歌曲、流行歌曲,外公都能唱上几段儿,虽然会把《天仙配》唱出周杰伦的味道。前不久放学回家,父母还未下班,外婆看别人打麻将去了,外公一人躲在卫生间里唱得起劲儿,连我回来了也不知道。我猫在卫生间门口,看见外公正对着镜子挤眉弄眼,还唱着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外公想学李玉刚双目含情,结果愣是挤成了斗鸡眼,兰花指也变成了胡萝卜一样:“爱恨就在一瞬间……梦回大唐爱!陛下,再饮一杯吧!”还未唱完,外公自己就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身子,边笑边拍大腿:“李玉刚也太逗了!”外公笑得那叫个花枝乱颤啊,还说李玉刚逗呢,明明是他自己把自己逗乐的。我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忽然想到不能被外公发现,只好捂着嘴溜回房间,把头埋在被子里笑得差点喘不过气来。原以为外公会消停会儿,谁知不多会儿,他又唱了起来,唱一会儿乐一会儿,跟个孩子似的。
14年虹口区二模

14年虹口区二模(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陶弘景传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
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
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朝仪故事,多所取焉。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诏许之。
②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恒曰:“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
遍历名山,寻访仙药。
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
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
且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
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
”③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
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
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
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④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⑤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
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
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选自《南史·隐逸下》,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2)自恒欲就.之()(3)老而弥笃.() (4)以机动.之()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2)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19.第⑤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20.根据文意,概括陶弘景隐居的原因。
上海市各区县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专题

上海市各区县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专题宝山区、嘉定区三、综合运用(11分)奉贤区三、综合运用(11分)25、 2011年11月2日,由200余万名群众投票评选的“北京精神”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正式发布,在北京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一时激起千层浪,许多地方开始酝酿“城市精神”表述语,有点还打出了“征集令”,百姓们也畅所欲言,纷纷通过网络分享中心中的“城市精神”。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2分)(2)上海“城市精神”的表述语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请你就其中一个表述语谈谈对上海“城市精神”内涵的理解。
(5分)表述语:内涵理解:(3)以你对奉贤的了解,请为奉贤拟一组“地区精神”表述语。
(至少写出3个字数相同的词语)(3分)“地区精神”表述语:25.(1)“北京精神”表述语发布后,许多地方也开始酝酿“城市精神”表述语,并得到百姓的关注o(3分)(2)略(表述语1分;内涵理解4分,能正确理解表述语的意思,并能结合上海的城市特点表达) (3)略(3分)虹口区三、综合运用(11分)25. 现代文(一)“人生难得几精彩”中提到了苏东坡、王勃、庾信等文学家,请简略介绍其中一位文学家。
(3分)26. 朱永新教授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远离经典,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余秋雨教授则表示反对,他认为: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
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对此没有必要建立‘国家阅读节’。
”(80字左右8分)上述两位专家对建立“阅读节”发生了争议,请你对余秋雨的观点发表看法。
25.苏东坡,宋代文学家,最有名的作品是《赤壁赋》(如果学生答到苏东坡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即可);王勃,唐代文学家,著有《滕王阁序》;庾信,北周时期文学家,著有《哀江南赋》《枯树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2. 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
(《观猎》)3. 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4.殚其地之出,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5. ________________,学而不思则殆。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
(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
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
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
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
7. 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8. 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___.(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注意加横线的词)(3分)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吴广素爱人”中的”人”指士卒,表示吴广平时爱护士卒.B.”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数言欲亡”,意在激起将尉的愤怒.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了陈胜等对社会等级制度的不满.D.陈胜吴广”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目的是想为他们复国.(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
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
”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释】:①王家兄弟: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
②谢公:即谢安。
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相关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
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 ) (2)多论.俗事( )12 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B.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C.善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D.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13. 谢公认为”小者最胜”的具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 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人生难得几精彩①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使用的一个词。
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
②精彩,就是优美、出色。
大千世界,分工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要付出心血和努力,也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里精彩一把。
明星可以奉献给观众精彩节目,歌声绕梁三日,表演出神入化;;作家写精彩文章,字字珠玑,洛阳纸贵;科学家有精彩科研成果,厨师有精彩烹调技巧,官员有精彩领导艺术,不一而足。
倘若再具体一点说,精彩,就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精彩,就是刘翔在赛场上率先撞线的那一瞬;精彩,就是飞人乔丹投篮时那美丽的弧线……③精彩的反义词是平庸。
一个满足于跑龙套当配角糊弄观众的演员,一个甘居落后、不用心训练的运动员,一个无心向学“60分万岁”的学生,一个只会模仿别人、重复自己的作家,一个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科研人员,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虽然也能混得不错,也可养家糊口,甚至也能侥幸成名,但永远与精彩无缘。
④精彩最需要付出。
演员就在台上精彩那么一阵子,不知需要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员在赛场上那精彩的一跳、一跑、一掷,背后则是无数次的挥汗如雨,苦练不辍。
曹雪芹为了《红楼梦》的精彩,不仅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仅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竟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这就好比传说中的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但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但为了这一次的短暂精彩,它不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心血,而且,这是一曲决绝的歌,它将曲终而命竭。
⑤精彩当趁年少。
虽说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
因为不同年龄的人各有各的精彩:青年人精彩,大红大紫,锋芒毕露,像赤壁之畔的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滕王阁前的王勃,技压群雄,文盖四座,“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老年人精彩,不动声色,沉稳自信,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庾信“凌云健笔意纵横”。
不过,还得讲句实话,精彩也要趁早,因为精彩更需要强健的身体,敏捷的思路,充沛的精力,大胆的创新精神,而这些大都是青年人的专利。
⑥放眼古今中外,遍阅芸芸众生,有的人一生精彩,有的人一世平庸。
一生精彩,固然可羡,然不易学;一世平庸,也千万别成了我们的人生记录。
人这一辈子,不论干什么,总得精彩他几回,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自己有成就感,让众人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很自豪,没白来这世界上走一回。
⑦人生难得几精彩,此时不精彩,更待何时?因此,我们要努力追求精彩的人生。
15. 在第⑥段空格处填写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虽然…但是… B. 不但…而且…C.如果…就… D. 只有…才能…16.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结构框架图。
中心论点:1、正面论述精彩就是优美,出色2、3、论证精彩和付出成正比4、17.在第②段的空格处填写句子,使前后文意贯通。
(3分)18. 第④⑤段主要论证方法是。
第⑥段加点词“古今中外”一词用的合理的理由是(4分)19.有人认为第⑤段划线部分应该删除,说说你的看法。
(4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0-24题(21分)根雕眼镜①我从邮局取回一个邮包。
那是我的一个搞雕塑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成的眼镜,非常精美。
我心中一动——这么多年了,他还记着那件事?②那是20年前,我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学任教。
他来自农村,在学校住读。
高一时他的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可到了高二下学期,他的成绩却下降不少。
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个孩子虽然来自农村,却自尊自强,学习非常努力,从不肯落在别人后面。
我试着找他谈了几次话,想问出原因,可他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嗫嚅着不肯说什么。
③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学,才知道他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他曾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视力,居然两眼都近视到400度了。
④我思虑了几天。
他家中比较贫困,显然他是不忍心向父母开口要钱配眼镜。
我拿钱给他配一副眼镜并不难,但让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接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一向特别敏感,稍有不慎,便会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
⑤一周后的一个星期天,我约他到我寝室来,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
我认真地为他讲了一会儿,便起身假装到书架上找资料,顺便碰掉了那副早已准备好的眼镜,然后漫不jīng经心地说:“哎,我这东西太多了,乱七八糟的,好多以前的东西还堆在这儿呢。
”看到他正抬头望着我,我便说:“哦,你看,这是我前几年配的眼镜,一直没戴,结果现在都不合适了。
你戴上试试,让老师看看好不好看!”说着,我把眼镜递给了他,又回过身继续在书架上找东西。
⑥再回头,他已经戴上眼镜,正在翻看我的教学辅导书。
⑦“不错啊,很像个大学者哦!感觉怎么样?”⑧“我觉得……挺清楚的。
”⑨“那太好了,你正好戴着它吧,连眼镜盒也拿去吧,省得放在这儿占地方。
”我心中一阵暗喜。
⑩“老师,我……”⑪“怎么?嫌我的眼镜不好啊?”我假装有些生气地说,“都没怎么戴过,还挺新的呢。
”⑫“没,没有。
”他红了一下脸,不再作声了。
⑬后来,他的成绩又如同以前一样优秀了。
他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如今已是著名的雕塑家……⑭时隔多年,我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这件事情我几乎已经忘记了,直到收到这个邮包。
在邮包里有他的一封信,信中写道——“20年前,您送我的那副眼镜让我能够看清黑板,而夹在您教学辅导书里的记有我近视度数的纸条,则让我看清了您的良苦用心。
您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真情,更安抚了我稚嫩自卑的心灵。
这副根雕眼镜是我酝酿多年的作品,现在敬献给您。
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20. 完成下列两题(4分)(1)根据第⑤段的拼音写出汉字。
漫不jīng()心(2)第⑭段中破折号可以用(标点符号)替换。
(2分)21. 第①段中说“他还记得那件事”,“那件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6分)22. 第⑪段我“假装”生气的原因是(4分)。
23. 结合第⑤段,具体分析文中老师的形象。
(4分)24.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采用倒叙的叙事结构,避免了结构单调,是文章富有悬念。
B.本文通过“根雕眼镜”写出了教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
C.本文标题“根雕眼镜”既是线索贯穿全文,有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
D.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亲切感。
三、综合运用(11分)25. 现代文(一)“人生难得几精彩”中提到了苏东坡、王勃、庾信等文学家,请简略介绍其中一位文学家。
(3分)26. 朱永新教授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远离经典,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余秋雨教授则表示反对,他认为: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
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对此没有必要建立‘国家阅读节’。
”(80字左右8分)上述两位专家对建立“阅读节”发生了争议,请你对余秋雨的观点发表看法。
四、作文(60分)27.题目:追忆往事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