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合集下载

数学课程《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数学课程《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数学课程《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1、数学课程《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加深对三个常用质量单位的认识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谈话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

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8 出示挂图:认识这几种球吗?说说它们分别是多重?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自主练习9 小组竞赛,开火车要求:书写端正,速度快,正确率高3、自主练习10 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全班交流: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4、自主练习11 出示挂图:一个超市的粮食专柜今天有什么粮食?价格分别是多少?(注意特价大米,理解限买)买4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买5千克大米,你想怎么买?需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5、自主练习1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课外调查情况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6、自主练习13 师生、生生做游戏:猜体重7、你知道吗?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

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8、小常识:认识各种各样的秤学生交流: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在哪儿见过的?一般用它称什么物品?三、小结板书设计:1kg=1000g 1t=1000kg2、数学课程《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3页信息窗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秤一秤,找一找的方法,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掌握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

3.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

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有关的简单问题。

4.经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初步建立起l克的观念。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动物趣闻,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2.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能灵活地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

3.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 能够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三、教学难点:1. 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理解与应用。

2. 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物故事,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克、千克、吨。

2. 教学新课:1)讲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

2)演示1吨、1千克、1克的重量,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大小。

3)讲解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克、千克、吨进行计量,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5.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质量单位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动物趣闻引入质量单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克、千克、吨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质量单位的能力,以及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运用质量单位,增进亲子关系。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趣闻,激发学习兴趣。

2. 初步了解克、千克、吨的概念。

教学重点:1. 动物趣闻的收集与分享。

2. 克、千克、吨的概念引入。

教学难点:1. 动物趣闻的收集与分享。

2. 克、千克、吨的概念理解。

教学准备:1. 收集动物趣闻素材。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动物趣闻,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克、千克、吨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

3.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克、千克、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克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克的概念,认识克的重量单位。

2. 学会使用克进行重量计算。

教学重点:1. 克的概念引入。

2. 克的重量单位认识。

教学难点:1. 克的概念理解。

2. 克的重量单位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物素材(如小物品、称重工具等)。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展示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克的概念。

2. 学生通过实物称重,认识克的重量单位。

3. 学生进行克的重量计算练习。

第三章:千克的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千克的概念,认识千克的重量单位。

2. 学会使用千克进行重量计算。

教学重点:1. 千克的概念引入。

2. 千克的重量单位认识。

教学难点:1. 千克的概念理解。

2. 千克的重量单位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物素材(如小物品、称重工具等)。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展示千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千克的概念。

2. 学生通过实物称重,认识千克的重量单位。

3. 学生进行千克的重量计算练习。

第四章: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吨的概念,认识吨的重量单位。

2. 学会使用吨进行重量计算。

教学重点:1. 吨的概念引入。

2. 吨的重量单位认识。

教学难点:1. 吨的概念理解。

2. 吨的重量单位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物素材(如小物品、称重工具等)。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第一章:引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体重的不同,激发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理解克、千克、吨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不同动物的体重差异。

讨论并总结质量单位的使用场景。

1.3 教学步骤:1.3.1 展示动物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动物体重的关注。

1.3.2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体重,并提出问题:“我们如何描述这些动物的体重差异呢?”1.3.3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克、千克、吨的概念。

第二章:克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克的概念。

培养学生使用克作为质量单位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克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进行称重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克的使用。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克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如1千克=1000克。

2.3.2 学生分组进行称重实验,如称量不同数量的糖果或豆子。

2.3.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使用克作为质量单位进行描述。

第三章:千克的认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千克的概念。

培养学生使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千克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进行称重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千克的使用。

3.3 教学步骤:3.3.1 讲解千克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如1吨=1000千克。

3.3.2 学生分组进行称重实验,如称量不同重量的水果或蔬菜。

3.3.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使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进行描述。

第四章:吨的认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吨的概念。

培养学生使用吨作为质量单位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习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进行称重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吨的使用。

4.3 教学步骤:4.3.1 讲解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如1吨=1000千克。

4.3.2 学生分组进行称重实验,如称量大型动物或重物。

4.3.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使用吨作为质量单位进行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趣味——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分析 教学资料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趣味——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分析 教学资料

《动物趣味——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增强估计能力。

能用适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1个信息窗。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们在一起查阅资料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

通过提出“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等问题引出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识。

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1.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信息窗中呈现出最小的蜂鸟,最小的狗,最大的袋鼠和质量巨大的蓝鲸……将学生带进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材以几个孩子查阅资料为背景,以几种动物的质量为素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经历猜想——体验——验证的学习过程。

教材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

4.素材选取广泛,练习形式多样。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青岛版(2014秋)(共12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青岛版(2014秋)(共12张PPT)
(2)一根黄瓜重90( 克 )。 一枚5分硬币约重1( 克)。 一棵白菜约重2( 千克)。 一袋面粉重20( 千克)。 小强身高130厘米,体重35( 千克)。
课堂小结
克、千克、吨 的认识
主讲人:沈连坤
情景导入
在信息窗中你发 现了什么数学信 息?
你能提出什么 问题?
探索新知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 作单位,克用符号g表示。我们常用 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
1克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
一枚二分硬币约重1克 三跟曲别针约重1克
探索新知
生活中,称量物品有多重常用盘秤、 弹簧秤、电子秤和磅秤等。
探索新知
1千克பைடு நூலகம்多重?称一称,掂一掂。
典题精讲
你知道这些物品有多重吗?互相说一说。
学以致用
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
一桶食用油重2 (千克)
一支牙膏 重50( 克 )
一头牛 重250(千克)
生活常识
在(
(1)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50(克 ) 250(克 ) 6( 千克) 20( 千) 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共19张PPT)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共19张PPT) 青岛版

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
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一卡车货物重3( ) 一桶食用油重2() 一支牙膏重50( ) 一头牛重250( )
判断: 1.粉笔长13克。 ( ) 2.一瓶牛奶重250克。( ) 3.一个足球重2吨。 ( ) 4.一吨铁比一吨棉花重。( ) 5.一个鸡蛋重50千克。 ( )
比较大小
4吨50千克()450千克 5450千克()5吨450千克 8吨750千克()8075千克 6980千克()7吨 2吨150千克()2150千克
练一练 “ 小糊涂”的日记今天,阳光明媚,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
我们先买了一些食品,爸爸买了1克苹果和1克梨子,还买了一 个50千克的煮鸡蛋。超市里有电子称,我走上去一称,我的体 重都有35吨了!
1吨有多重
动物趣闻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小的狗约重1( )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 ); 孵出来的时候还不到 ( )克重。
最大的袋鼠大约40( ); 最小的袋鼠大约4( )
这就是中国骄傲!看到这些让我们由 衷的自豪!同时你有没有发现,一些 醒目的数字?针对本单元学习的内 容你是否会有哪些疑问?
思考:1吨有多重?
9时,我们来到了动物园,动物的种类可真多呀!我估计了它们 的体重: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吨吧,大象最少也有2千克重吧,会说 话的鹦鹉重约95千克,大水牛少说也有450克重。参观完动物园, 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节课你都有了哪些收获?
作业 同学们,回家以后认真观察,把你发现的生活中含有质量单位的事 物写下来,完成一篇数学日记。
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 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也可以用“t”表示。1 吨=100000千克=( )吨 ( )吨=8000千克 ( )千克=5吨 9t=( )kg 2000kg=( )t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质量,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学解读: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呈现最小的蜂鸟,最小的狗,袋鼠,蓝鲸……将学生带进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视野。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材以几个孩子查阅资料为背景,以几种动物的质量为素材,让学生在情感感染中学到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验证的学习过程。

教材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

4、素材选取广泛,练习形式多样。

选用素材,有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有学生经常见到的生活现象,有动物的体重……练习的形式多样,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质量观念。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查阅资料的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中,教科书第2-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
重。

会称整克、整千克物品的质量。

3、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
初步体验感知克与千克到底有多重,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能够紧紧围绕这一重点,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 (估计一粒花生米、一块口香糖及一个乒乓球质量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掂量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验和感知克与千克有多重,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表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