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立索引的原则
数据库索引选择与设计的原则与技巧

数据库索引选择与设计的原则与技巧数据库索引是提高查询性能的重要工具,良好的索引设计能够大幅度减少查询时间。
在进行数据库索引的选择与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技巧,以确保索引的高效使用。
原则一:选择适合的索引列选择哪些列作为索引列是索引设计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用于过滤和排序的列作为索引列,同时要考虑列的选择性。
选择性越高,索引的选择度就越高,从而减少了查询的范围,提高了查询性能。
原则二:遵循最左前缀原则最左前缀原则指索引在使用时,可以只使用索引的最左边部分,而不使用从左到右连续的索引部分。
因此,在对索引进行设计时,应根据查询的特点合理使用最左前缀原则,以提高索引的利用率。
原则三:使用复合索引当多个列经常一起被查询或作为排序条件时,可以将这些列组合起来创建复合索引。
复合索引能够提高查询效率,减少I/O操作,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创建复合索引,避免影响INSERT和UPDATE的性能。
原则四:考虑覆盖索引覆盖索引是指索引包含了查询中使用的所有列,对于性能提升非常明显。
使用覆盖索引可以避免访问表的数据,只需扫描索引本身就可以满足查询需求。
因此,在设计索引时,应尽量选择覆盖索引,以减少磁盘IO操作。
原则五:注意索引的维护成本索引的维护成本包括索引的存储空间、更新索引的时间等。
因此,在设计索引时,需要综合考虑查询性能和维护成本,避免不必要的索引,避免创建过多的索引。
技巧一:合理选择索引类型常见的数据库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哈希索引和全文索引等。
选择合适的索引类型可以提高查询性能。
一般来说,在范围查询较多时,使用B树索引;在等值查询较多时,使用哈希索引;在文本搜索较多时,使用全文索引。
技巧二:避免在索引列上进行计算操作在查询条件中使用计算操作,会导致索引无法有效利用。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索引列上进行计算操作,应提前计算并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保证索引的有效使用。
技巧三:注意存储空间的优化创建索引需要占用存储空间,特别是对于大型表而言。
mysql的设计原则

mysql的设计原则MySQL的设计原则MySQL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设计原则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以下方面介绍MySQL的设计原则。
1. 数据库的范式设计原则在MySQL中,数据库的范式设计原则是指将数据分解为多个表,以消除重复数据并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范式设计分为多个级别,从第一范式到第五范式。
在设计数据库时,应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范式级别。
2. 数据库的索引设计原则在MySQL中,索引是一种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的重要工具。
在设计数据库索引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字段作为索引,避免过多的索引和重复的索引。
同时,应该合理使用复合索引和前缀索引,以提高索引的效率。
3. 数据库的分区设计原则在MySQL中,分区是一种提高数据处理和查询效率的方法。
分区可以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存储空间中,从而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
在设计分区时,应该考虑到数据的特点和查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分区方式和分区键。
4.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设计原则在MySQL中,备份和恢复是保证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备份和恢复策略时,应该考虑到数据的重要性和备份的频率,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和存储位置。
同时,应该定期测试和验证备份和恢复的可行性,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库的安全设计原则在MySQL中,安全是保护数据免受非法访问和攻击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安全策略时,应该考虑到用户的权限和角色,设置合适的访问控制和密码策略。
同时,应该定期检查和更新软件和补丁,以防止漏洞和攻击。
6. 数据库的性能设计原则在MySQL中,性能是提高数据处理和查询效率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性能策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优化SQL语句和索引,避免过多的查询和连接。
同时,应该定期监测和调整数据库的性能,以确保数据的高效运行。
MySQL的设计原则包括数据库的范式设计、索引设计、分区设计、备份和恢复设计、安全设计和性能设计。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方法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方法关系型数据库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它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关系型数据库模式。
本文将介绍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和一些常用的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数据库设计和优化。
第一原则:数据分离原则数据分离原则是指将不同的数据类型分开存储,不混杂在同一个表中。
这个原则主要是考虑到数据的规范性和易维护性。
每个数据类型都应该有自己的表,通过相关字段建立关联,并通过外键实现关系。
这种设计方式使数据库的结构更清晰、规范,也方便日后对数据更新和查询。
第二原则:范式设计原则范式设计原则是关系型数据库设计中的核心概念。
它主要是通过分解数据,将重复的数据避免在表中出现,减少冗余和更新异常。
范式的级别分为一到五级,分别用1NF、2NF、3NF、BCNF、4NF和5NF表示。
一般来说,我们在设计数据库时应尽可能遵循更高级别的范式,以减少数据冗余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第三原则:主键设计原则主键是一种唯一标识数据记录的方式,它在关系型数据库中非常重要。
主键的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1. 唯一性:每个记录的主键值是唯一的,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稳定性:主键的值应该是稳定不变的,不能频繁修改。
3. 简洁性:主键的值应该是简洁的,便于查询和索引。
常见的主键类型包括自增主键,UUID,日期时间等。
第四原则:索引设计原则索引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起着加速查询和提高性能的作用。
但是过多或不恰当的索引设计可能会导致数据库性能下降。
索引的设计原则包括:1.覆盖索引:将索引包含需要查询的字段,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
2.唯一性:非重复且唯一的字段适合设计索引。
3.选择性:选择那些频繁被查询的字段。
4.大小:索引的大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占用过多磁盘空间。
第五原则:范围控制原则通过范围控制可以将数据库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增长。
范围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数据量估算:在设计数据库时要对数据量进行预估,合理规划存储空间。
建立索引的原则

建立索引的原则建立索引是指将文献、书籍、网站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编制索引表,以方便读者查阅、检索。
一个好的索引应该体现可读性、全面性、精确性和实用性。
建立索引的原则是多方面的,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对它进行详细解读,其中包括:1、全面性一个好的索引需要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分类和条目。
只有这样,索引才能真正起到筛选和统计的作用,这样读者才能更快地找到他想要的信息。
因此,要建立具有全面性的索引表,需要先对文献、书籍、网站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确定大致的分类。
2、精确性在建立索引时,一个好的索引表必须避免模糊和过度简化的情况,否则会影响筛选和统计的效果。
在创建索引表时,需要特别注意确保条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并且不要有歧义或近义词等混淆。
长期的索引可以让读者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
3、结构简洁索引表的结构必须重点关注是否有层次,计划行列是否有序,分类是否明确等原则,以此增加索引表的结构性和易用性。
同时,使其结构更加简洁,并可视化。
4、标签清晰建立索引时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赋予条目标签,这样可以避免索引表中的混乱和不统一。
在赋予标签时,需要考虑所有的条目,避免重名和混淆,同时标签应该尽量使用通用词汇,避免专业术语和难对付。
5、针对读者需求最后,建立索引时一定要考虑到读者所需求的。
我们可以从读者的角度思考,积极回答他们的问题,协助他们快速查找所需的信息。
从引导读者方面出发,建立针对不同读者的索引表,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好的索引需要遵循全面性、精确性、结构简洁、标签清晰和针对读者需求这几个原则。
索引表应该能迅速、准确地满足读者的查询需求。
好的索引表可以为读者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阅读率。
数据库创建索引的原则

数据库创建索引的原则数据库索引是提高查询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加快数据库的查询速度。
在创建索引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选择合适的字段:索引应该选择经常被查询的字段。
常用的查询字段包括主键、外键和需要经常用于筛选、排序或分组的字段。
选择合适的字段可以提高查询的效率。
2. 避免过多的索引:虽然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但是过多的索引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并且会影响到数据的更新和插入操作的性能。
因此,应该避免对所有列都创建索引,而只选择必要的列进行索引。
3. 考虑索引的选择性:选择性是指索引的不重复值与表中记录总数之比。
选择性越高,索引的效果越好。
因此,在创建索引时,应该选择具有较高选择性的字段。
4. 考虑索引的大小:索引的大小影响到查询的效率。
较小的索引可以更快地加载到内存中,从而提高查询速度。
因此,应该选择合适大小的索引,避免创建过大的索引。
5. 考虑索引的排序规则:在创建索引时,需要考虑字段的排序规则,例如升序或降序。
在查询时,如果使用了与索引排序规则相反的排序方式,将无法利用索引,导致查询效率降低。
6. 避免过多的复合索引:复合索引是指包含多个字段的索引。
虽然复合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但是过多的复合索引会影响到插入和更新操作的性能。
因此,应该避免创建过多的复合索引。
7. 定期维护索引:索引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包括删除无用的索引、重新构建索引等操作。
定期维护索引可以提高查询的效率。
8. 注意选择数据库引擎:不同的数据库引擎对索引的支持程度不同。
在选择数据库引擎时,需要考虑索引的需求,选择支持较好的引擎。
总的来说,创建索引需要考虑字段的选择性、大小、排序规则等因素,避免过多的索引和复合索引,并且定期维护索引。
合理的创建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优化数据库的性能。
建立索引的原则

建立索引的原则:(1)定义有主键的数据列一定要建立索引。
因为主键可以加速定位到表中的某一行(2)定义有外间的数据列一定要建立索引。
外键列通常用于表与表之间的连接,在其上创建索引可以加快表间的连接。
(3)对于经常查询的数据列最好建立索引。
索引的分类:(1)聚集索引:对表和视图进行物理排序,在表和视图中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
当建立主键约束时,如果表中没有聚集索引,SQL SERVER会用主键列作为聚集索引键。
(2)非聚集索引:不对表和视图进行物理排序。
如果表中不存在聚集索引,则表是未排序的。
一张表中最多可以建立250个非聚集索引。
(3)唯一索引:唯一索引不允许两行具有相同的索引值。
创建primary key或unique约束会在表中指定的列上自动创建唯一索引。
∙聚集索引的叶节点就是实际的数据页∙在数据页中数据按照索引顺序存储∙行的物理位置和行在索引中的位置是相同的∙每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聚集索引的平均大小大约为表大小的5%左右o聚集索引的叶节点就是实际的数据页o在数据页中数据按照索引顺序存储o行的物理位置和行在索引中的位置是相同的o每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o聚集索引的平均大小大约为表大小的5%左右o索引覆盖是指建索引的字段正好是覆盖查询条件中所涉及的字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从第一个开始覆盖,比如:o索引字段条件字段o a,b,c a,bo a,b,c b,co第一行满足,第二行不满足o索引覆盖可以大大提高查询速度,在大数据量的时候尤其明显C#算法实现字符串反转:当使用StringBuilder时,请注意,应在构造StringBuilder对象时指明初始容量,否则默认容量是16个字符,当由于追加字符而超出默认容量时,就会分配一个新的串缓冲区,大小是原缓冲区的两倍。
C#算法实现字符串反转参考答案:public static string Reverse(string str)1.{2.if (string.IsNullOrEmpty(str))3. {4.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参数不合法");5. }6.7.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str.Length);8.for (int index = str.Length - 1; index >= 0; index--)9. {10. sb.Append(str[index]);11. }12.return sb.ToString();13.}有些同学使用char数组,我认为也可1.public static string Reverse(string str)2.{3.if (string.IsNullOrEmpty(str))4. {5.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参数不合法");6. }7.8.char[] chars = str.ToCharArray();9.int begin = 0;10.int end = chars.Length - 1;11.char tempChar;12.while (begin < end)13. {14. tempChar = chars[begin];15. chars[begin] = chars[end];16. chars[end] = tempChar;17. begin++;18. end--;19. }20.21.string strResult = new string(chars);22.23.return strResult;24.}以下两种方法不推荐string str = "abcdefg";ArrayList arr = new ArrayList();for (int i = 0; i < str.Length; i++){arr.Add(str.Substring(i, 1));}arr.Reverse();foreach (string ar in arr){Response.Write(ar);}string str = "abcdefg";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char[] cs = str.ToCharArray();for(int i = cs.Length-1;i > -1;i++){sb.Append(cs[i]);}string res = sb.ToString();补充:已经知道原表year salary——————2000 10002001 20002002 30002003 4000解:select b.year,sum(a.salary)from salary a,salary bwhere a.year<=b.yeargroup by b.yearorder by b.year;在面试过程中多次碰到一道SQL查询的题目,查询A(ID,Name)表中第31至40条记录,ID 作为主键可能是不是连续增长的列,完整的查询语句如下:方法一:select top 10 *from Awhere ID >(select max(ID) from (select top 30 ID from A order by ID ) T) order by ID方法二:select top 10 *from Awhere ID not In (select top 30 ID from A order by ID)order by ID委托:委托是一种定义方法签名的类型。
索引设计的原则

索引设计的原则索引设计的原则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组织方式,索引在文本、图书、期刊、数据库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索引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读者获取信息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索引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保证切实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一、全面性原则索引的全面性原则是指,它应该包含文本、图书、期刊或数据库中所有重要的主题和概念,并反映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只有全面、准确的索引能够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检索工具。
二、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是指,索引应该正确地反映出文本、图书、期刊或数据库中所包含的信息。
索引词汇应该精确、科学、规范,并能够准确地表达文本的主旨,从而有效地指导读者进行信息检索。
三、简洁性原则简洁性原则是指,索引应该简洁明了,让读者能够很快地检索所需信息。
在索引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副词和形容词,而是采用简单、明了的词汇进行索引,以确保甚至语言学习能力不强的读者也能够轻松地获取标注。
四、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是指,索引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以确保索引的可比性和可检索性。
例如,在图书馆界广泛使用的主题词标准化规则,可使索引词汇在不同图书馆之间、甚至不同语言之间进行比较,使索引更为精确、方便。
五、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索引应该在不同章节、不同篇幅中保持一致性。
例如,在书籍索引中,一个索引词条只能出现在一个位置,而不是在与之相关的章节和篇幅中重复出现,这样将会使得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文本的主题和结构。
六、可读性原则可读性原则是指,索引应该易于读者阅读。
在索引的排版与格式方面,应注意使用清晰易懂、统一规范的字体和格式,以使读者更容易阅读、理解和快速检索所需信息。
总之,好的索引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索引这一信息组织方式的各个方面,以提供更好的索引服务。
在实际的索引设计中,以上几个原则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同时考虑它们,才能够设计出一本准确、全面、简洁、标准化、一致、易懂的索引。
mysql_组合索引创建原则_概述及解释_说明

mysql 组合索引创建原则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介绍MySQL组合索引创建原则的概念、解释和说明。
从介绍什么是组合索引开始,探讨为何需要使用组合索引以及组合索引的优势和限制。
通过解释核心原则:选择常用查询条件作为前缀列,避免过长的组合索引导致性能问题,并考虑查询顺序和数据类型匹配度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创建有效的组合索引。
同时,通过示例演示了在不同查询场景下如何应用组合索引,并提供了关于索引维护和优化建议以及有关选择组合索引列顺序和数量的注意事项。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mysql 组合索引创建原则概述、mysql 组合索引创建原则解释、mysql 组合索引创建原则说明和结论。
在“大纲”中逐一介绍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理解MySQL中组合索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提供相关原则和指导,使读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创建和优化组合索引。
同时,通过实际项目的启示和应用建议,鼓励读者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组合索引提升数据库性能。
2. mysql 组合索引创建原则概述:组合索引是指在多个列上创建的一个索引,也被称为联合索引。
它能够提高查询效率,在某些情况下比单列索引更加有效。
本节将概述mysql中组合索引的创建原则。
2.1 什么是组合索引:组合索引是将多个列结合在一起创建的一个索引类型。
通过在多个列上建立索引,可以优化复杂的查询条件,提高查询效率。
例如,如果有一个表包含id、name 和age三个列,那么可以通过创建组合索引来同时优化基于这三个列的查询。
2.2 为什么需要组合索引:当数据库表中的数据量较大时,使用单列索引可能无法满足查询性能要求。
此时可以考虑使用组合索引来提高查询速度。
相比于单列索引,组合索引能够利用多个列的信息进行筛选,从而减少读取磁盘上数据的次数。
2.3 组合索引的优势和限制:- 优势:- 提高查询性能:通过使用多个列进行筛选,减少了不必要的IO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建立索引的原则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例如employee 表的姓(lname)列。
如果要按姓查找特定职员,与必须搜索表中的所有行相比,索引会帮助您更快地获得该信息。
索引是一个单独的、物理的数据库结构,它是某个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集合和相应的指向表中物理标识这些值的数据页的逻辑指针清单。
索引提供指向存储在表的指定列中的数据值的指针,然后根据您指定的排序顺序对这些指针排序。
数据库使用索引的方式与您使用书籍中的索引的方式很相似:它搜索索引以找到特定值,然后顺指针找到包含该值的行。
在数据库关系图中,您可以在选定表的“索引/键”属性页中创建、编辑或删除每个索引类型。
当保存索引所附加到的表,或保存该表所在的关系图时,索引将保存在数据库中。
建立索引的优点1.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2.创建唯一性索引,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3.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4.在使用分组和排序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索引的缺点1.索引需要占物理空间。
2.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根据数据库的功能,可以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创建三种索引:唯一索引、主键索引和聚集索引。
有关数据库所支持的索引功能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数据库文档。
提示尽管唯一索引有助于定位信息,但为获得最佳性能结果,建议改用主键或唯一约束。
有关这些约束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主键约束和唯一约束。
唯一索引唯一索引是不允许其中任何两行具有相同索引值的索引。
当现有数据中存在重复的键值时,大多数数据库不允许将新创建的唯一索引与表一起保存。
数据库还可能防止添加将在表中创建重复键值的新数据。
例如,如果在employee 表中职员的姓(lname) 上创建了唯一索引,则任何两个员工都不能同姓。
有关唯一索引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创建唯一索引。
主键索引数据库表经常有一列或列组合,其值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
该列称为表的主键。
在数据库关系图中为表定义主键将自动创建主键索引,主键索引是唯一索引的特定类型。
该索引要求主键中的每个值都唯一。
当在查询中使用主键索引时,它还允许对数据的快速访问。
有关主键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定义主键。
聚集索引在聚集索引中,表中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索引)顺序相同。
一个表只能包含一个聚集索引。
如果某索引不是聚集索引,则表中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顺序不匹配。
与非聚集索引相比,聚集索引通常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一、索引1. 概念:索引是揭示文献内容出处,提供文献查考线索的工具书。
2. 类型:种类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按文种分,可以分为中文索引的外文索引;按收录范围分,可以分为综合性索引和专题性索引;按收录文献的时间分,可以分为近期索引和回溯性索引;按索引款目的标目分,可以分为题名索引、著者索引、语词索引、主题索引、分类索引等。
3. 功能:揭示文献的内容和指引读者查找信息4. 作用:索引揭示了一书、一刊的基本情况,如篇目、文句。
可以深入、完整、详细、系统地为读者提所需文献的具体线索。
铁律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使用索引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索引的优点有目共睹,但是,却很少有人关心过采用索引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若数据库管理员能够对索引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就不会那么随意到处建立索引了。
仔细数数,其实建立索引的代价还是蛮大的。
如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都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
特别是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数据库管理员为表中的哪些字段需要建立索引,要调研、要协调。
如当建有索引的表中的纪录又增加、删除、修改操作时,数据库要对索引进行重新调整。
虽然这个工作数据库自动会完成,但是,需要消耗服务器的资源。
当表中的数据越多,这个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
如索引是数据库中实际存在的对象,所以,每个索引都会占用一定的物理空间。
若索引多了,不但会占用大量的物理空间,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数据库的运行性能。
可见,数据库管理员若要采用索引来提高系统的性能,自身仍然需要付出不少的代价。
数据库管理员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这两个之间取得一个均衡。
或者说,找到一个回报与投入的临界点。
铁律二:对于查询中很少涉及的列或者重复值比较多的列,不要建立索引。
在查询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按某个字段去查询,则在这个字段上建立索引也是浪费。
如现在有一张员工信息表,我们可能按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或者出身地去查询员工信息。
但是,我们往往不会按照身份证号码去查询。
虽然这个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
此时,即使在这个字段上建立索引,也不能够提高查询的速度。
相反,增加了系统维护时间和占用了系统空间。
这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呀。
另外,如上面的员工信息表,有些字段重复值比较多。
如性别字段主要就是“男”、“女”;职位字段中也是有限的几个内容。
此时,在这些字段上添加索引也不会显著的增加查询速度,减少用户响应时间。
相反,因为需要占用空间,反而会降低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数据库索引管理中的第二条铁律就是,对于查询中很少涉及的列或者重复值比较多的列,不要建立索引。
铁律三:对于按范围查询的列,最好建立索引。
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很多时候需要按范围来查询某些交易记录。
如在ERP系统中,经常需要查询当月的销售订单与销售出货情况,这就需要按日期范围来查询交易记录。
如有时候发现库存不对时,也需要某段时期的库存进出情况,如5月1日到12月3日的库存交易情况等等。
此时,也是根据日期来进行查询。
对于这些需要在指定范围内快速或者频繁查询的数据列,需要为其建立索引。
因为索引已经排序,其保存的时候指定的范围是连续的,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查询时间,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不过,若虽然可能需要按范围来进行查询,但是,若这个范围查询条件利用的不多的情况下,最好不好采用索引。
如在员工信息表中,可能需要查询2008 年3月份以前入职的员工明细,要为他们增加福利。
但是,由于表中记录不多,而且,也很少进行类似的查询。
若维这个字段建立索引,虽然无伤大雅,但是很明显,索引所获得的收益要低于其成本支出。
对数据库管理员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再者,若采用范围查询的话,最好能利用TOP关键字来限制一次查询的结果。
如第一次按顺序只显示前面的500条记录等等。
把TOP关键字跟范围一起使用,可以大大的提高查询的效率。
铁律四:表中若有主键或者外键,一定要为其建立索引。
定义有主键的索引列,一定要为其建立索引。
因为主键可以加速定位到表中的某一行。
结合索引的作用,可以使得查询的速度加倍。
如在员工信息表中,我们往往把员工编号设置为主键。
因为这不但可以提高查询的速度,而且因为主键要求记录的唯一,还可以保证员工编号的唯一性。
此时,若再把这个员工编号字段设置为索引,则通过员工编号来查询员工信息,其效率要比没有建立索引高出许多。
另外,若要使得某个字段的值唯一,可以通过两种索引方式实现。
一种就是上面所讲的主键索引。
还有一种就是唯一索引,利用UNIQUE关键字指定字段内容的唯一性。
这两种方式都会在表中的指定列上自动创建唯一索引。
这两种方式的结果没有明显的区别。
查询优化器不会区分到底是哪种方式建立的唯一性索引,而且他们进行数据查询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若某张表中的数据列定义有外键,则最好也要为这个字段建立索引。
因为外键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表与表之间的连接查询。
若在外键上建立索引,可以加速表与表之间的连接查询。
如在员工基本信息表中,有一个字段为员工职位。
由于员工职位经常在变化,在这里,存储的其实只是一个员工职位的代码。
在另外一张职位信息表中详细记录着该职位的相关信息。
此时,这个员工职位字段就是外键。
若在这个字段上建立外键,则可以显著提高两张表的连接速度。
而且,记录越多,其效果越加明显。
所以,当表中有外键或者主键的时候,就最好为其建立索引。
通过索引,可以强化主键与外键的作用,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铁律五:对于一些特殊的数据类型,不要建立索引。
在表中,有些字段比较特殊。
如文本字段(TXT)、图像类型字段(IMAGE)等等。
如果表中的字段属于这些数据类型,则最好不要为其建立索引。
因为这些字段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如长度不确定,要么很长,几个字符;要么就是空字符串。
如文本数据类型常在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表中用来做备注的数据类型。
有时候备注很长,但有时候又没有数据。
若这种类型的字段上建立索引,那根本起不了作用。
相反,还增加了系统的负担。
所以,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数据类型上,建立索引要谨慎。
在通常情况下,没有必要为其建立索引。
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
如有时候,在ERP系统中,有产品信息这个表,其中有个产品规格这个字段。
有时候,其长度可能长达5000个字符。
此时,只有文本型的数据类型可以容纳这么大的数据量。
而且,在查询的时候,用户又喜欢通过规格这个参数来查询产品信息。
此时,若不为这个字段建立索引的话,则查询的速度会很慢。
遇到这种情况时,数据库管理员只有牺牲一点系统资源,为其建立索引。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虽然以上几条说的时铁律,但是,是否需要遵循,还是需要数据库管理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铁律六:索引可以跟Where语句的集合融为一体。
用户在查询信息的时候,有时会经常会用到一些限制语句。
如在查询销售订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客户以及下单日期的条件集合;如在查询某个产品的库存交易情况时,就会利用产品编号与交易日期起止日期的条件集合。
对于这些经常用在Where子句中的数据列,将索引建立在Where子句的集合过程中,对于需要加速或者频繁检索的数据列,可以让这些经常参与查询的数据列按照索引的排序进行查询,以加快查询的时间。
总之,索引就好像一把双刃剑,即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也可能对数据库的性能起到反面作用。
作为数据库管理员,要有这个能力判断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业务、合适的字段上建立合适的索引。
以上六个铁律,只是对建立索引的一些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