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说课课件
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键》教学课件图文

第三节 化学键
钠在氯气中燃烧
氯化钠的形成
一.离子键
1.定义: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 子键
成键原因: 电子得失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成键本质: 静电作用(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成键元素: 活泼的金属元素(ⅠA,ⅡA)
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ⅥA,ⅦA)
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① 原子的电子式: H × Na × ×Mg×
②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要在 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H+
Na+
Mg2+
Ca2+
③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 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 字样。
资料搜集
课堂练习
5.(2011·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C. ) A.N2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D.H2O的电子式为
H
:
..
O:
..
H
课堂练习
6.(2012·大纲版)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 项是(A)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 沸点高于NH3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C]l
Na +[O H ] —
Na +[ O O] 2- N+a
非极性共价键 离子键
H
[H
N
H][+ Cl
-
]
H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化学键(说课课件(第一课时)

化学键
(第一课时)
说课人: 魏 纯 单位:淮北市第十二中学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
1、教材分析:宏观上我采用 了从固体不导电和熔融导电的对 比情境中,进行证明化学键的存 在,这样更有说服力。然后通过 化学键的认识发展史的环节,来 从微观上说明化学键存在的原因。 这样的设计既完成了教学任务, 也为后面的能量变化的原因做了 铺垫
学情分析
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 的核外结构 ,能够分析从原子到离 子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够掌握溶液 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离子的移动等相 关的知识
知识储备
2、学生分析
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和自 信心、上课时积极性高,对已有的 知识能够应用为目标,因此上课时 要充分利用这点,以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性 学生对电解质熔融导电的原因理解 可能有所难度,因此,容易造成学 习上的困难
1 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 O +8 2 6
化学键 的类型
成键微粒
成键本质
共价键
原子
共用电子
非金属元素之间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C.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D.化学键是指相邻分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过 程 方 法
情和 感价 态值 度观
通过化学键的学习,体会科学概念建立的 探索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微观形成原理
2.教学难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存在及理解
教学思路和学法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磁悬浮列车
化学键说课课件

化学键说课课件化学键说课课件化学键是纯净物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化学键”教学设计思路化学键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是一种抽象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虽然学生在初中化学里面学习过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原子轨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等抽象概念。
但是高中化学中化学键是在原子结构图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更为抽象的化学概念,对学生化学微观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化学键的学习也让学生重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下面一章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做好铺垫。
另外,本节课的学习也为日后学习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深入学习原子间作用力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中,化学键这一节安排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之后学习,因此,可利用元素周期表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探究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化学键这一节内容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两个重要知识点。
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成键微粒和成键本质以及微粒如何成键。
从本人的学习尽力来看共价键的成键本质以及成键方式更加难以理解。
而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键的相互作用力这一知识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成键过程中对于阴阳离子的电子式书写难度较大。
所以,在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离子键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电子式的书写,因为这位共价键的`学习减轻压力。
而在共建键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共价键成键方式以及共价键类型的区分,在这部分教学中,我将采用球棍模型模拟共价化合物的成键过程以及方式。
这样可以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从宏观层面学习微观知识。
另外,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本来枯燥乏味的化学概念课变得充满探索欲望。
在区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时,我会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归纳,通过电子对的偏向联系电池的正负极,提出极性这一抽象概念,从学生熟悉的电池入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09912_演示文稿《化学键》课件

2024/1/27
7
02
离子键的形成与性质
2024/1/27
8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01
原子间电子转移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非金属原 子获得电子,形成正、负离子
。
2024/1/27
02
静电引力作用
正、负离子间存在静电引力, 相互靠近形成离子键。
03
离子键的特点
无方向性、无饱和性,键能较 大,键长较长。
9
离子键的强度与影响因素
选择反应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 原反应等。
进行反应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
2024/1/27
实验原理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通过观察这些变化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
准备试剂和仪器
根据反应需要准备相应的试剂和仪器,如酸碱指示剂、 电极等。
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其中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另一个原 子提供孤对电子。配位键的形成使得分子或离子更加稳定 。
15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存在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等。这些作用力较弱,但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 、溶解度等)有重要影响。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含有氢原子的分子之间。氢键的形成需要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F、O 、N等)相连,且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氢键对物质的性质有重要影响,如水的 熔沸点异常高就是由于氢键的存在。
2024/1/27
12
03
共价键的形成与性质
2024/1/27
13
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化学课件《化学键》优秀ppt34 人教课标版

2、离子的电子式:
··
·· Cl · ··
阳离子 H+ Na+ Mg2+ Ca2+
阴离子
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 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2)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 层电子数,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 “n+”电荷字样。
(3)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 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 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H
Li
Be
元素周期表
N
O
F
Na
Mg
P
S
Cl
K
Ca
……
Rb
Sr
As
Se
Br
Sb
Te
I
Cs
Ba
Bi
Po
At
Fr
Rb
课堂练习
D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第IA族和第VII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
(1)CaO Cl Ba
(C2)l Li2O [ Cl ](3[)CBa D K Cl
F
Mg 2 [ F ]2
K Cl
4、用 电子式 表示 离子化合物 的 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 ·+
··
·· C··l · →
Na+ [:C·l·:]··
用电子式表示溴化钙的形成过程
节化学键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化学键课件(共34张PPT)

[:O····:]2[:C··l :]-
··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 数,而且还要用中括号“[ ]”括起来,并 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n-”。
[ 练习] 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如:NaOH、KOH、MgO、Na2O2、
硫原子、 溴原子、 硫离子、溴离子、铝离子 ”或小叉“×”来表示其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的电子式:
原子的电子式:在元素符 号周围用小点“.”或小叉 “×”来表示其最外层电
子数。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 ··
Na ·
R·
·Mg ·
··C··N··N···
·· F
·O··· ··
Cl ·
··
离子的电子式:
Na+ Ca2+
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 的电子式就是它的离子符号, 复杂阳离子(NH4+)例外。
如何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S····:]2-
[:B·r·:]··
Al3+
练习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表示电子得失
共价键使原子结合成共价化合物.
用电子式可以直观地 含有活泼金属元素和铵根离子的化合物
哪些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电子式
结构式
HCl (2)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NaOH、KOH、MgO、Na2O2、
H—Cl
H O 氢分子的形成:
离子化合物2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电子式
结构式
H—O—H
演示文档化学键说课课件经典

0.0
10
化学键—教学过程设计
认识化通学过现N象a的Cl本和质C理l2的解形化成学变化 的根本过规程律,形引成出有离关子化键学与科学的
根本观念 ,共在价比键照的中定加义深记忆与理
解
0.0
11
化学键—教学过程设计
培养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 先给出用勤电子于式思表示索C,l2的逐形步成过形程成,再独请立同思学思考考的用电能子力式表示HCl的
象力
5
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确定
重点
价离 键子 的键 概和 念共
难点
响念化 的,学 本化键 质学的
反概
0.0
6
化学键—学情分析
(一)学生起Leabharlann 能力分析知识:①原子构造②键的概念③电子式的书写④化合价的掌握 技能:具备初步微观想象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二)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遇到问题会自己想方法解 决,适时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产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构造、元素周期律 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 ,在原子构 造的根底上对分子构造的认识.本节内容既是 对“原子构造 元素周期律〞相关内容的提升 和拓展,又为学习?物质构造与性质?〔选修 3〕奠定必要的学习根底
0.0
4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确立
1、理解离子键 和共价键的概念;
2、了解离子键 和共价键的形成 条件;
教
识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材 的
构造、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根底自然科学这一本
地
质
位
和
作 用
此次说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理解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②了解离子键和共
化学键ppt课件

离子键强度影响因素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间的静电吸 引力越强,离子键强度越高。
离子电荷
离子电荷越高,离子间的静电吸 引力越强,离子键强度越高。
电子构型
离子的电子构型对离子键强度也 有影响,例如8电子构型的离子
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离子化合物性质总结
物理性质
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硬度较大 ,且多为脆性。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且溶解时 伴随热量的变化。
静电吸引
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 引力相互靠近,形成离子 键。
离子晶体结构特点
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按照 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形 成空间点阵结构。
配位数
每个离子周围所邻接的异 号离子的数目称为该离子 的配位数。
晶格能
离子晶体中离子间的相互 作用力称为晶格能,晶格 能的大小决定了离子晶体 的稳定性和物理性质。
01
02
高分子材料
利用共价键的特性,设计合成具 有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03 04
纳米材料
通过控制化学键的合成和组装, 制备具有特殊性质的纳米材料。
晶体材料
通过调控化学键的类型和参数, 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晶体材料。
06
实验方法与技术手段
Chapter
X射线衍射技术
01
X射线衍射原理
利用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衍射现象,通过分析衍射图谱获得物质
其他先进实验方法介绍
核磁共振波谱法
利用核磁共振现象研究 物质结构和化学键性质 的方法,具有高分辨率 和信息量大的优点。
质谱法
通过测量离子质荷比研 究物质结构和化学键性 质的方法,可用于确定 分子式、分析复杂混合 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 《化学2》(必修)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键
b
1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化学键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b
2
教材分析—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一章第三
节——化学键的教学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的范畴,
它从原子的结构来阐述分子的结构,使学生充分
教
认识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
用的具作体用力的通实称物为化来学形键容抽象的反应过程,发展 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 科学态度
b
13
LOGO
化学键—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与共价键 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二、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象力
5
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确定
重点
价离 键子 的键 概和 念共
难点
应念化 的,学 本化键 质学的
反概
b
6
化学键—学情分析
(一)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知识:①原子结构②键的概念③电子式的书写④化合价的掌握 技能:具备初步微观想象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二)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遇到问题会自己想办法解 决,适时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产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的认识。本节内容既 是对“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相关内容的提
升和拓展,又为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3)奠定必要的学习基础
b
4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确立
1、理解离子键 和共价键的概念;
2、了解离子键 和共价键的形成 条件;
知识与技能
3、了解化学键 的概念和化学反 应的本质。
教学目标
b
10
化学键—教学过程设计
认识化通学过现N象a的Cl本和质C理l2的解形化成学变化 的基本过规程律,,引形出成离有子关键化学与科共学的 基本观念 ,价在键对的比中定加义深记忆与理
解
b
11
化学键—教学过程设计
培养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 先给出用勤电子于式思表示索C,l2的逐形步成过形程成,再独请立同思学思考考的用电能子力式表示HCl的
材 的 地
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这 一本质
位
和
作 用
此次说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理解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②了解离子键和共
价键的形成条件;③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
学反应的本质。
b
3
LOGO
教材分析—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 教材 和前
后章 节的 联系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 ,在原子结
形成过程
再一次对比:让学生分组讨论氯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形成 过程中的异同点并给出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的概念
b
12
化学键—教学过程设计
用球棍模型(可拆卸),表示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 请同学思考它们反应生成HCL是怎样的过程,即旧 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得到化学反应的本质。最 后给出化学键的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因此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 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 三、化学键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b
14
化学键—知识拓展
化学键的化学史,引领学生认识化学键的发展历程 人们对化学键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897年汤姆逊
b
7
化学键—方法分析
化抽 象为 具体
讨论法
讲授法
教学方法
对比法
假设法
演示法
b
8
化学键—方法分析
比较
想象
学法
听课
问题
概括
归纳
b
9
化学键—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 的玩具—积木,并创设两种情形, 并请同学思考怎样搭成,创设情 境,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通过积木,引出今天要学的离子键与共 价键两个名词,并请同学大胆猜测,哪 一种积木对应离子键,哪一种对应共价 键,并记录各种选择的大致人数。通过 设置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学生了解化学键发展史,明白化学键发展的漫长且不平常历程,对化学家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认识到化学键的重要性
b
15
b
16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化抽象为具体和对比法,使较难理解的微观现象变 得比较容易接受,加深印象;2、假设法使学生具有较
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 题 ;3、讨论法使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b
通过演示 离子键和 共价键的 形成过程, 使学生深 入理解化 学反应的 微观本 质——旧 键的断裂 和新键的 形成,培 养学生对 微观粒子 运动的想
(是J.路J.T易h斯om(Gs.oNn.L)发ei现wi电s)、子郎后缪,尔人(们I.L才a致ng力m于uir研)和究柯化塞学尔键(的W.电Ko子s理se论l)的。工最作著,名建的 立了化学键的八隅体模型,人们最初正是从八隅体来认识化学键的。
在1916年,路易斯又提出了共用电子对理论,这个理论指出了化学键的 本质,但仍不能说明原子之间的结合能的存在,不能解释化学键即共价键的饱 和薛性定与谔(方E~向S性ch。ro到di了ng1e9r2)3、年海,特玻勒尔(W(N..HB.oHherit)l提er出)和了伦原敦子(E动W态.L模on型d。on1)9用2量7年子,力 学的观点解释了化学键的本质是电性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两 个分支理论,其中一个是南斯莱特(J.C.Slater)和鲍林(L.C.Pauling)发展的价 键理论,这个理论对化学特别是对配合物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鲍林为此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另一个是1931年密立根(likan)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