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概括性介绍
放射治疗原理

放射治疗原理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式,通过利用放射线对肿瘤
组织进行破坏,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放射线的
生物效应、放射线的物理效应以及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首先,放射线的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
放射线在人体组
织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放射线
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导致细胞的DNA断裂或蛋白质的变性,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功能障碍。
间接作用是指放射线与细胞内的水
分子发生反应,产生一系列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类物质,最终导致细
胞损伤或死亡。
这些生物效应的产生是放射治疗起效的基础。
其次,放射线的物理效应也是放射治疗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射线在穿过人体组织时会产生电离作用,使细胞内外电荷分布失衡,从而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此外,
放射线还可以在肿瘤组织内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受热破坏,达
到治疗的目的。
这些物理效应为放射治疗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是放射治疗原理的具体体现。
放射
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单独治疗方式,也可
以与手术、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放射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放射治疗原理是放射治疗实施的理论基础,了解放射治疗的原理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放射治疗将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放射治疗,消灭肿瘤的好帮手

放射治疗 , 消灭肿瘤的好帮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放射治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也是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肿瘤的一项重要治疗技术,在临床过程中一般是单独使用或者是和手术、化学治疗一起联合使用。
在探索抗肿瘤的道路上和手术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构成了一个四位一体的治疗策略,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方法,其可以有效的控制肿瘤,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研究统计大约有70%的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都要有放射治疗的参与,这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种手段也是目前发展最迅速并且认为是治疗肿瘤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就通过放射治疗如何杀死癌细胞的原理和副作用,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让人家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希望大家能够对放射治疗的过程不再害怕。
一、什么是放射治疗呢?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量的射线来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灭杀肿瘤细胞,同时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正常情况下,放射治疗的射线会影响到所有的细胞,不过正常的细胞可以更好的抵抗射线或者是在射线的影响当中去修复,因此癌细胞要比正常细胞对射线的破坏程度更强。
二、为什么要照射多次?有时候患者会去问医生,为什么要分多次来进行照射,而且还需要照到30次左右才能够好,这是为什么呢?这样每天都要往返去医院,很麻烦也比较辛苦,为什么不把这个疗程缩短呢?这个就要从放疗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原理来解释了,比如放射治疗就像是把一个烂了的橘子放在太阳下面晒,通过每天照射,让其慢慢的变干,失去生命力。
最后慢慢的萎缩后变成了橘子干。
而放射治疗进行杀灭肿瘤细胞的原理和这个差不多,通过高能的射线装置产生X光线,机器就将这个能量准确的送达到目标位置,它会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中的双螺旋体,使DNA中的键断裂开来,因此细胞就会失去再生的功能。
那为什么在经过5-7周的治疗后,恶性的肿瘤细胞被削减后,其他正常的细胞组织就能够一定保留到其功能么?这个主要原因是在于正常组织的功能修复要比恶性肿瘤细胞要好。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医学放射治疗学是一门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学科,通过放射线等高能量的辐射来治疗各种疾病。
在医学放射治疗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将详细介绍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放射治疗的原理放射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受到辐射后发生变化甚至死亡,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放射治疗中,放射线可以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导致其无法再生产,并且还能诱导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选择放射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包括各种恶性肿瘤、部分良性肿瘤以及放射性疼痛等,而禁忌证则包括怀孕妇女、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器官功能衰竭等。
3. 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分数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分数是治疗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分数,通常会根据病灶的大小、位置和生长速度等因素来确定。
4.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治疗肿瘤,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炎症、恶心、呕吐、疲劳等,严重的副作用还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因此,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5. 放射治疗后的随访管理放射治疗结束后,患者依然需要定期进行随访管理,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复发或转移病灶。
医生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医学放射治疗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果大家对放射治疗有任何疑问或者需求,应当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不要盲目进行治疗。
愿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放射治疗ppt课件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6
CATALOGUE
放射治疗的案例分享
肿瘤放射治疗的成功案例
肺癌放射治疗
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因肺癌接 受了放射治疗,经过几个疗程的 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得 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乳腺癌放射治疗
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因乳腺癌 接受了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未 出现明显副作用,肿瘤得到控制 ,延长了生存期。
放射物理学
研究放射线的物理性质、剂量分布和测量技术, 以及放射治疗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控制。
临床放射治疗
研究放射治疗在各种肿瘤中的适应症、剂量和照 射技术,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调强放疗(IMRT)
通过调整射线的强度,实现高剂量区 的精确投照,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 损伤。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放射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尤其 对于无法通过手术、药物治疗的
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急性炎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应避免或 慎重选择放射治疗。
注意事项
在选择放射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 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04
CATALOGUE
调强放疗缺点
设备成本较高,治疗费用较贵, 技术要求高。
调强放疗优点
剂量分布均匀,正常组织损伤小 。
立体定向放疗缺点
设备成本高,治疗费用昂贵。
03
CATALOGUE
放射治疗的应用
肿瘤放射治疗
肿瘤类型
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适用于多种肿瘤类型,如肺 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包括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和辅助 放疗等。
放射诊疗、放射防护要求

放射诊疗、放射防护要求1.引言1.1 概述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是现代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放射诊疗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物质或放射线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的技术,它在医学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与放射诊疗相关的辐射风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放射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重点讨论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
我们将介绍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并解释其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详细说明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和标准,包括相关的法规、规章和操作指南。
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要求,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于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要求的全面了解。
我们将探讨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并总结归纳出其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并在实践中遵守相关的要求,确保放射活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介绍放射诊疗要求和放射防护要求。
在放射诊疗要求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放射诊疗的含义和重要性,并解释其基本要求和标准。
而在放射防护要求部分,我们将对放射防护进行定义和概述,并说明其中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通过这种组织结构,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比较放射诊疗与放射防护的要求,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和强调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和重要性,同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的深入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相应的挑战,确保医疗工作中的放射活动的安全性和质量。
通过本文的阅读,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遵守。
只有确保放射活动的安全性和质量,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结构组织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第2章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
放射性肺炎中医分型辨治概括

肿瘤 的三个 主要 手段 之 一_ , 以放 射 性肺 炎 越来 越 常 见 。 2所 ] 西 医常规 治疗效果不显著 , 而中医通过 辨证论治 , 治疗 本病有
较大 的优势 , 临床对放射 性肺 炎的 中医分型辨 治报道较 多 , 现 将 近 1 年文献综述如下 。 5 1 中医药 防治 放射性 肺炎的机 制 王氏[ 认为 中医药 防治放射性肺 炎 的机 制有 以下 几种观 3 ] 点 :1抗 氧化 与清除 自由基 ;2 活血化瘀 与抗肺 损伤 ; 3 细 () () ()
冬 、 沙参 、 北 白芍 、 百合 、 玄参 、 桔梗 、I J 贝母 、 『 当归 、 甘草 ) 同时 ,
服用强 的松 治疗 3 O例阴伤肺燥 患者 , 总有效率为 8 . l 66 1 。 何 氏等 l] _ 应用 清燥救肺 汤加减 ( 叶、 1 。 桑 石膏 、 太子参 、 门冬 、 麦 沙参 、 杏仁 、 枇杷 叶、 桔梗 、 白术 、 苓 、 茯 黄芩 、 火麻 仁 、 阿胶 、 生 甘草) 治疗 放射性肺炎 2 6例 , 有效 率为 8 . 。气 阴两虚 总 50 型_ 症见 喘促短气 , 】 : 气怯声 低 , 有鼾声 , 喉 咳声低 弱 , 吐稀 痰 薄, 自汗畏风 , 热 口干 , 喉不 利 , 烦 咽 面潮 红 , 红苔 剥 , 细 舌 脉 数 。药用 : 归、 黄芪 、 参 、 合 、 紫苑 、 当 生 丹 百 炙 沙参 、 参 、 元 石
果 为 C 7 , R 1 R 2 例 P 6例 , R N 3例 , R4 P 为 9 . 8 。陈 C -R 3 4
风温 袭表 型_ : 见 发热 微 恶寒 、 1症 ] 咽喉 痛 、 鼻塞 流涕 、 咳
嗽、 口微渴 、 舌边 尖 红苔 薄 黄 、 浮数 , 用银 翘 散加 减 。药 脉 方 用: 连翘 、 银花 、 桔梗 、 荷 、 叶、 甘草 、 芥 穗 、 豆 豉 、 薄 竹 生 荆 淡 牛
放疗名词解释

放疗名词解释:1、放射生物学:临床放射生物学是在放射生物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肿瘤及其正常组织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生物学效应问题的一门科学,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2、相对生物效应:是指要达到同样生物效应时的标准射线(250KV X 射线)所用剂量和某种射线所用剂量的比值。
3、直接作用:指放射线直接作用于生物组织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使其产生电离和激发,并最终导致其发生放射性损伤称之为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
高LET射线以直接作用为主。
4、间接作用:指在放射线与生物组织作用、尤其是与生物组织内水分子作用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再与生物大分子作用使其损伤。
这种放射性损伤称之为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
5、核衰变:放射性核素自发地发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称为核衰变。
核衰变是放射性核素的一种属性。
衰变必然伴随有放射。
6、放射性活度:指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目,其单位为1/秒。
专用名:贝可Bq7、放射性同位素:不稳定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
这种不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不平衡性造成的。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一种元素的同位素越来越多。
元素周期表后面的重元素都具有天然放射性。
8、放射源: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规定为放射源前表面的中心,或产生辐射的靶面中心。
9、照射野中心轴: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临床上一般用放射源S 与穿过照射野中心的连线作为照射野的中心轴。
10、等中心:是准直器旋转轴(假定为照射野中心)和机架旋转轴的相交点,与机房中所有激光灯出射平面的焦点相重合。
此点到放射源的距离称源轴距11、肿瘤的致死剂量:通过放射治疗使绝大部分的肿瘤细胞死亡而达到控制肿瘤,局部治愈的放射剂量即为肿瘤的放射剂量。
12、正常组织耐受量:各种不同组织接受射线照射后能够耐受而不致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所需要的最大剂量为该组织的耐受量。
13、组织量:所谓组织量是指患者受照射组织在一定深度的射线吸收剂量。
放射治疗学

名词解释:根治性放射治疗(剂量一致):是指通过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病变在治疗区域内永久消除,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姑息性放射治疗(剂量不固定):姑息性放射治疗是对病期较晚,临床治愈较困难的病人,为了减轻痛苦,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进行的一种治疗。
源皮距(SSD)表示沿射线中心轴从射线源到皮肤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表示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内所考虑点的距离百分深度计量(PDD)是指体膜内射线中心轴上任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与参考点深度吸收剂量之比的百分数等剂量曲线:把体膜内过射线中心轴平面上剂量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一组曲线,直观反映了射线束在体内离轴方向的剂量变化肿瘤区GTV)包括已确定存在的肿瘤以及受侵犯组织临床靶区CTV)包括已确定存在的肿瘤以及潜在的受侵犯组织,CTV要大于GTV,GTV和它外周亚临床病变组织构成临床靶区CTV。
计划靶区(PTV)包括临床靶区,照射中患者器官运动和由于日常摆位中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
超分割放射治疗:在与常规分割方案相同的总治疗时间内,在保持相同总剂量的情况下每天照射两次氧增强比(OER)对同一细胞来说,有氧和无氧时达到相同效果所需的能量比。
颅底线:外眦与外耳孔连线(眼耳线,基准线)为中颅窝底;眼耳线往后的延长线为后颅窝底;过眉弓下缘与基准线平行的线为前颅窝底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RS)是指将多个小野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头颅内某一局限性靶区,使之发生放射性反应,而靶区外周围组织因剂量迅速递减而免受累计,从而在其边缘形成陡峭的剂量跌落界面,达到外科手术效果的放射治疗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第一类SRT的特征是使用小野三维集束分次大剂量照射,分次剂量大大高于常规放射治疗分次治疗剂量。
第二类SRT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常规分次的放射治疗技术,而将后一种SRT技术归为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高科技放射治疗技术,即通过调整照射野形态、角度及照射野权重,使得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的形状相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D-CRT:独立的点剂量计算
• IMRT/SBRT/VMAT:测量
Linac
• 验证结果: 没问题, 改变计划, 或从新计划
• 数据传输检查--R&V系统
治疗过程
• 病人摆位
– 皮肤标识 – 图像引导(IGRT)
– 治疗参数验证
• 治疗 • 治疗结果评估和记录
图像引导
• 射野影像(Portal image): 胶片或 电子射野影像设备(EPID)
CBCT
放射治疗临床过程
看诊 图像获取, 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验证、 病人摆位和
诊断 治疗模拟 Treatment
检验
治疗
Diagnosis Simulation Planning Verification Treatment
随访 Follow-up
图像获取和模拟治疗
– 和治疗有关的病人信息
– 固定病人方案和皮肤标识 – 病人形体信息
• 临床治疗技师自检 • 治疗记录(人工和电子R&V系统) • 周治疗记录检查 • 治疗结束时完整治疗记录检查
2D X-ray Simulator (Acuity)
CT-Simulator (AcQSim)
治疗计划概述
– 图像传送到计划系统 – 图像融合和勾画 – 确认靶区和处方剂量及分次 – 选定治疗治疗技术和方案 – 设置放射野 – 计划优化和剂量计算 – 计划评估和剂量验证 – 计划传输到R&V或直接到治疗机数据库
放射治疗概括性介绍
李金升 博士
何为放射?
放射源
放射线种类: :
• 射线
电子 e
• 射线
粒子
• γ 射线
• X 射线
光子
放射线
• 电子束 • 质子束
电子 质子
• 中子束
中子
• 重粒子束 粒子,碳原子等
放射源种类
• 放射性物质 衰变
• 射线 • 射线 • γ 射线
• 反应堆 • 加速器
级联 反应
常规分次治疗
常规分次治疗+局
部剂量增强
肿
立体定向超分次治
瘤
疗(SBRT/SRT) 放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SRS)
射 治
疗
间歇性低剂量率放
射治疗
其它非常规治疗
实现形式:照射技术
三维适形(3D-CRT)
调强适形(IMRT)
三维拉弧适形 (Conformal Arc)
容积拉弧调强(VMAT)
图I 像G + 引= R 导T
• 中子束
• 电子束
-
带电粒子 加速(MV)
• 质子束 • 重粒子束
• 电子枪
电子加 速(kV)
• 电子束 • X射线
电磁辐射
Cell phone
放射线在放射治疗中应用
放射线种类: • 射线 • 射线 • γ 射线 • X 射线 • 电子束 • 质子束 • 中子束 • 重粒子束
放射成像 近照射治疗 放射手术 放射治疗
0.05 00
20 40 60 80 Iteration step
优化过程
100
75
50
25
local downhill gradient [ -grad f(w )] Global minimum
治疗实现方式: 多叶光栅 Multi-leaf Collimator (MLC)
“Step and Shoot” and “Dynamic” Delivery “Step-and-shoot” technique - Digital Mode
Rectum 65Gy <15%, 31Gy <40%
入射剂量强度调制提高肿瘤内剂量 分布
fluence
剂量强度调制和优化 Intensity Modulation and Treatment Optimization
治疗野强度调制
1 cm 1 cm
IMRT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IMRT 治疗计划
剂量
English
放射红斑 skin erythema
照射量 exposure
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
当量剂量 Equivalent dose (生物剂量)(Biological Dose)
定义
单位
皮肤变红的程 度
X射线和γ射 C/kg 线在空气中产 (伦琴,R, 生的电离数 mR)
单位质量物质 J/kg
接收电离辐射 (戈瑞,Gy,
的能量
cGy)
吸收剂量乘上 J/kg 生物效应系数 (希符,Sv,
rem)
常用于 治疗 治疗和防护
放射治疗
放射防护
剂量分布
• PDD (剂量深度分布曲线)
1.20
SSD
1.00
0.80
d
dmax
Dd
0.60
0.40
0.20
0.00 0
Ionization Curve PDD shift 1.8mm upwards
放射线在放射治疗中应用 • X 射线 • 电子束 • 质子束 • 中子束 • 重粒子束
放射成像 近照射治疗 放射手术 放射治疗
放射生物学效应
放射治疗反应效果
无副作用机率 肿瘤控制机率
治疗窗口
正常组织 损伤几率
机率 (%)
剂量(Dose)
剂量定义
Gamma 刀
多源同时照射 高度聚焦 高剂量衰减梯度
• 放射手术(SRS) • SBRT、SRT
特点:聚焦照射形成一个治疗靶点,改变靶点的位置完成整个靶区的照射
Cyberknife
Display in 3D & 2D
Tomotherapy 断层扫描式治疗
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
二维正 交图像
• 等剂量线,Color wash
剂量分布(三维)
剂量分布(统计)
• DVH (剂量体积分布剂量图)
DVH参数
体积(%)
100
V95
80
60
40
20 0
0
Dmin
Dmax
20
40
60
80
100
120
Dose (%)
95
D80
放射治疗技术和方法
临床治疗技术
照射技术
实现
放射治疗技术多样性
外照射临床治疗技术
j 1n
目标函数
• A simple dose-based objective function takes the form
O {D0(1) Db (1)}2 {D0(2) Db (2)}2...
0.03.30 0.25 Objectiv0e0.2.20 function0.15 0.01.10
Gamma 刀
赛博刀 断层扫描式治疗
临床治疗技术
• 常规分次治疗(1.8-2.0Gy/fraction)
– 多次(10-40),每分次较低剂量,总剂量最高,总生物学剂量最低
•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RS)
– 一次性,很高剂量,总剂量最低,总生物学剂量最高
• 立体定向放疗(SBRT)
– 多次(2-5次),每次较高剂量,总剂量较低,总生物学剂量较高
1. 模拟治疗过程(Simulation) 2. 病人固定装置 3. 3D 图像 (CT,MR) 4. 适形器具:block (铅块,楔形板,MLC)
放射治疗新要求
Posterior margin: 4mm, the rest 8mm
In-house hypofractionated protocol 70.2 Gy - 2.7Gy fx
?
逆向优化
?
?
40
!%
90
80%
%
70%
Cij -- dose contribution in voxel i from beamlet j in an open beam
wj -- Weight for beamlet
j
i
Di= Cij Wj
IMRT 剂量计算
j 体素 I 的总剂量
i
Di CijWj
• 间歇性低剂量率治疗
– 常规分次,每次治疗时间长,低剂量率高放射反应敏感性
• BID
– 每天两次治疗,每次剂量较低,适于快速生长肿瘤
二维照射
临床照射技术
常规治疗-三维适形
--正向计划
40 %
90
80%
%
70%
3D CRT (三维适形)
Conventional 4-Field Box
3D CRT
计划优化
逆向优化
?
?
?
!
80% 70%
More detail… 7/9/14 (Tue) 9:00-10:00 am TPS in UM, Byongyong Yi, Ph.D.
剂量计算
Time
Accuracy
– 三维空间剂量计算
Linac
– 剂量算法在简繁程度上和准 确度上有很大差异
r r’
治疗计划评估
治疗计划评估-DVH
治疗计划指标: 胸腔放疗
Structure PTV Cord Lung Heart Esophagus Liver
Dose/Volume
VRX > 95% 50 Gy max
V20 < 40% V50 < 50% V60 < 50% V30 < 40%
治疗计划验证
• 剂量计算要用第二种方法验证
等剂量线
三维剂量分布
Regions outside the dose cloud are under-d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