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测试技术课后答案

现测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1. 直接的直接的 间接的间接的2. 测量对象测量对象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3.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 组合测量组合测量 直读测量法直读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比较测量法 时域测量时域测量 频域测量频域测量 数据域测量数据域测量4. 维持单位的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地传递维持单位的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地传递 基准量具基准量具 标准量具标准量具 工作用量具工作用量具5. 接触电阻接触电阻 引线电阻引线电阻6. 在对测量对象的性质、特点、测量条件(环境)认真分析、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7. 米(m) 秒(s) 千克(kg) 安培(A) 8. 准备准备 测量测量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9. 标准电池标准电池 标准电阻标准电阻 标准电感标准电感 标准电容标准电容第2章填空题1. 系统系统 随机随机 粗大粗大 系统系统2. 有界性有界性 单峰性单峰性 对称性对称性 抵偿性抵偿性3.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 置信概率置信概率4. 最大引用最大引用 0.6% 5. 0.5×10-1 [100.1[100.1ΩΩ,100.3100.3ΩΩ] 6. ±7.9670×10-4 ±0.04% 7.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8. 测量装置的误差不影响测量结果,但测量装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测量装置的误差不影响测量结果,但测量装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9. ±6Ω10. [79.78V ,79.88V] 计算题 2. 解: (1)该电阻的平均值计算如下:128.504nii xx n===å该电阻的标准差计算如下:该电阻的标准差计算如下:21ˆ0.0331n i in n s ===-å(2)用拉依达准则有,测量值28.40属于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有以下结果:属于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有以下结果:28.511ˆ0.018x s ¢=¢=用格罗布斯准则,置信概率取0.99时有,n=15,a=0.01,查表得,查表得0(,) 2.70g n a =所以,所以,0ˆ(,) 2.700.0330.09g n a s =´=可以看出测量值28.40为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值如上所示。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习题课后题解答

1 求周期方波的傅立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形式),画出|cn|-ω和ϕ-ω图。
(1)方波的时域描述为:(2) 从而:2 . 求正弦信号的绝对均值和均方根值。
(1)(2)3.求符号函数和单位阶跃函数的频谱解:(1)因为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因此,可以把符合函数看作为双边指数衰减函数:其傅里叶变换为:(2)阶跃函数: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解:(1)被截断的余弦函数可以看成为:余弦函数与矩形窗的点积,即:(2)根据卷积定理,其傅里叶变换为:5.设有一时间函数f(t)及其频谱如图所示。
现乘以余弦函数cosω0t(ω0>ωm)。
在这个关系中函数f(t)称为调制信号,余弦函数cosω0t称为载波。
试求调幅信号的f(t)cosω0t傅氏变换,并绘制其频谱示意图。
又:若ω0<ωm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解:(1)令(2) 根据傅氏变换的频移性质,有:频谱示意图如下:(3) 当ω0<ωm时,由图可见,出现混叠,不能通过滤波的方法提取出原信号f(t)的频谱。
6.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解:方法一:方法二:(1)其中为矩形窗函数,其频谱为:(2)根据傅氏变换的频移性质,有:第二章4. 求指数衰减函数的频谱函数,()。
并定性画出信号及其频谱图形。
解:(1)求单边指数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及频谱(2)求余弦振荡信号的频谱。
利用函数的卷积特性,可求出信号的频谱为其幅值频谱为a a`b b`c c`题图信号及其频谱图注:本题可以用定义求,也可以用傅立叶变换的频移特性求解。
5 一线性系统,其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为时,求:(1);(2);(3);(4)。
解:(1) 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已知,则由此可得:(2) 求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利用的傅立叶逆变换;其二是先求出,再求,其三是直接利用公式求。
下面用第一种方法。
(3)由可得:(4) 可以由的傅立叶逆变换求得,也可以直接由、积分求得:第三章1.说明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性在测量中的作用。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混合集成具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集成策略的优点,但是在被 集成之前,中间层不能尽早得到充分的测试。
9.集成测试有哪些不同的集成方法?简述不同方法的特点。
解:集成测试通常有一次性集成、自顶向下集成、自底向上集成和混合 集成4种集成方法。
一次性集成方法需要的测试用例数目少,测试方法简单、易行。但 是由于不可避免存在模块间接口、全局数据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一 次运行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一次集成的模块数量多,集成测试后可 能会出现大量的错误,给程序的错误定位与修改带来很大的麻烦;即使 集成测试通过,也会遗漏很多错误进入系统测试。
10.系统测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解:系统测试主要包括强度测试、性能测试、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可 靠性测试、安装测试、容量测试和文档测试。
11.验收测试是由谁完成的?通常包含哪些过程?
解:验收测试是以用户为主的测试,软件开发人员和QA(质量保证) 人员也应参加。通常包含α测试和β测试过程。
12.分析比较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与传统的软件测试的异同。
桩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工作过程中所调用的子模块。 函数驱动模块: void main( ) { int x,y,z; scanf(“%d%d”,&x,&y); z=divide(x,y); pr什么时候进行回归测试?
解:回归测试就是重新运行现有测试用例测试原有功能,以便确定变更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检查变更是否损害了原有的正常功能。每当软 件发生变化时就应进行回归测试。
(完整版)测试技术课后答案全集—第三版

《绪论》0-1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并选用少数其他单位制的计量单位来组成的。
1.基本单位根据国际单位制(SI),七个基本量的单位分别是:长度——米(Metre)、质量——千克(Kilogram)、时间——秒(Second)、温度——开尔文(Kelvn)、电流——安培(Ampere)、发光强度——坎德拉(Candela)、物质的量——摩尔(Mol>。
它们的单位代号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开(K)、安(A)、坎(cd)、摩(mol)。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的定义为:米(m)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程的长度。
千克(kg)是质量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秒(s)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安培(A)是电流单位。
在真空中,两根相距1m的无限长、截面积可以忽略的平行圆直导线内通过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2×10-7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A。
开尔文(K)是热力学温度单位,等于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摩尔(mol)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坎德拉(cd)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
2.辅助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平面角的单位——弧度和立体角的单位——球面度未归入基本单位或导出单位,而称之为辅助单位。
辅助单位既可以作为基本单位使用,又可以作为导出单位使用。
它们的定义如下:弧度(rad)是一个圆内两条半径在圆周上所截取的弧长与半径相等时,它们所夹的平面角的大小。
《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答:测试技术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信号分析处理方法,是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研究和生产过程参数测量必不可少的手段,起着人的感官的作用。
2答:测试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检出并转换为电量,中间变换装置对接收到的电信号用硬件电路进行分析处理或经A/D变换后用软件进行信号分析,显示记录装置则测量结果显示出来,提供给观察者或其它自动控制装置。
3答:在工程领域,科学实验、产品开发、生产监督、质量控制等,都离不开测试技术。
测试技术应用涉及到航天、机械、电力、石化和海洋运输等每一个工程领域。
4答:例如:全自动洗衣机中用到如下传感器:衣物重量传感器,衣质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水质传感器,透光率光传感器(洗净度) 液位传感器,电阻传感器(衣物烘干检测)。
第二章1答:信号波形是指被测信号幅度随时间的变化历程。
2答:从信号描述上分为: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从信号的幅值和能量上分为: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从分析域上分为:时域与频域;从连续性分为: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从可实现性分为:物理可实现信号与物理不可实现信号。
3答:可以用明确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称为确定性信号。
不能用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称为非确定性信号。
4答:在所分析的区间(-∞,∞),能量为有限值的信号称为能量信号,能量不是有限值的信号称为功率信号。
5答: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仍然是同频率的周期信号,但不保留原信号的相位信息。
6答:信号频域分析是采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
时域分析只能反映信号的幅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除单频率分量的简谐波外,很难明确揭示信号的频率组成和各频率分量大小。
信号频谱X(f)代表了信号在不同频率分量成分的大小,能够提供比时域信号波形更直观,丰富的信息。
7答:周期函数展开为傅立叶级数的物理意义: 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周期信号看成是许多不同频率的简谐信号的叠加。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1.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相关函数B.傅氏级数C. 傅氏变换D.拉氏变换2. 傅氏级数中的各项系数是表示各谐波分量的( )。
A.相位B.周期C.振幅D.频率3.复杂的信号的周期频谱是( )。
A .离散的 B.连续的 C.δ函数 D.sinc 函数4.如果一个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
则该信号的频率成分是( )。
A.有限的B.无限的C.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5.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x t ππ ≥⎧= ⎨≤⎩当t 0当t 0 B.()5sin2010cos10)x t t t t ππ=+ (-∞<<+∞ C.()20cos20()at x t e t t π-= -∞<<+∞6.多种信号之和的频谱是( )。
A. 离散的B.连续的C.随机性的D.周期性的7.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三角函数B.拉氏变换C.傅氏变换D.傅氏级数8.下列信号中,( )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12()sin()sin(3)x t A t B t ωϕωϕ=+++B.()5sin 303sin 50x t t t =+ C.0()sin at x t e t ω-=⋅9.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
A.离散、周期的B.离散、非周期的C.连续非周期的D.连续周期的10.时域信号,当持续时间延长时,则频域中的高频成分( )。
A.不变B.增加C.减少D.变化不定11.将时域信号进行时移,则频域信号将会( )。
A.扩展B.压缩C.不变D.仅有移项12.已知 ()12sin ,()x t t t ωδ=为单位脉冲函数,则积分()()2x t t dt πδω∞-∞⋅-⎰的函数值为( )。
A .6 B.0 C.12 D.任意值13.如果信号分析设备的通频带比磁带记录下的信号频带窄,将磁带记录仪的重放速度( ),则也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测试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及解答1.判断正误(1)凡频谱是离散的信号必然是周期信号。
( × )准周期信号(2)任何周期信号都由频率不同,但成整倍数比的离散的谐波叠加而成。
( × )(3)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也是离散的。
( × )(4)周期单位脉冲序列的频谱仍为周期单位脉冲序列。
( √ )(5)非周期变化的信号就是随机信号。
( × )准周期信号(6)非周期信号的幅值谱表示的是其幅值谱密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 × )(7)信号在时域上波形有所变化,必然引起频谱的相应变化。
( × )(8)各态历经随机过程是平稳随机过程。
( √ )(9)平稳随机过程的时间平均统计特征等于该过程的集合平均统计特征。
( √ )(10)非周期信号的频谱都是连续的。
( × ) 准周期信号(11)单位脉冲信号的频谱是无限带宽谱(√)(12)直流信号的频谱是冲击谱(√)2.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B )。
A.相关函数B. 傅里叶级数C. 拉普拉斯变换D. 傅里叶变换(2)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C )。
A.三角函数B. 拉普拉斯变换C. 傅里叶变换D. 傅里叶级数(3)将时域信号进行时移,则频域信号将会( D )A.扩展B. 压缩C. 不变D. 仅有相移(4)瞬变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模的平方的意义为( C )A.信号的一个频率分量的能量B. 在f处的微笑频宽内,频率分量的能量与频宽之比C. 在f处单位频宽中所具有的功率(5)概率密度函数是在(C)域,相关函数是在(A)域,功率谱密度函数是在(D)域描述随机信号。
A.时间B. 空间C. 幅值D. 频率 (6) 白噪声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是(C )A.相关函数B. 奇函数C. 偶函数D. 不存在3.已知方波信号傅里叶级数,请描述式中各常数相的物理意义,并绘出频谱图。
见书中例题4.已知锯齿波信号傅里叶级数,请描述式中各常数相的物理意义,并绘出频谱图。
测试技术课程课后习题答案

(2)当ξ=0.7时可解得A(400)=0.975;φ (400)=-43.03°
即幅值比为:A(400)=0.975;相位移为43.03°。
2-11 一个可视为二阶系统的装置输入一个单位 阶跃函数后,测得其响应的第一个超调量峰值 为0.15,振荡周期为6.23s。已知该装置的静态 增益为3,试求该装置的传递函数和该装置在无 阻尼固有频率处的频率响应。
0.2%
不能,这个变化量是太小。
3-6 一个电容测微仪其传感器的圆形极板的半径r=4mm,工 作初始间隙δ=0.3mm,问:1)工作时,如果传感器与工件的 间隙变化量∆δ=±0.1μn时,电容变化量是多少?2)如果测量 电路的灵敏度S1=100V/pF,读数仪表的灵敏度S2=5格/mV, 当 ∆δ=±0.1μn时,读数仪表的指示值变化多少格?
1
1 2
A()
1
0.414
1 0.35 2 12
2
1 T
幅值误差为:1-0.414=0.586
2-3 求周期信号x(t)=0.5cos10t+0.2cos (100t-45°),通过传递函数为 H(s) 1
0.005s 1
的装置后得到的稳态响应。
解: x(t) x1(t) x2 (t)
第二章习题
2-1 进行某动态压力测量时,所用的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 敏度为90.9nC/Mpa,将他与增益为 0.005V/nC的电荷放大 器相连,电荷放大器的输出接到一台笔试记录仪上,记录仪 的灵敏度为20mm/V,试求该压力测试系统的灵敏度。当压 力变化为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变化量为多少?
2-5 用一个一阶系统作100Hz正弦信号的测 量,如果要求限制振幅误差在5%以内,则时 间常数应取多少?若用该系统测量50Hz的正 弦信号,问此时振幅误差和相角差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哪3种?对某量进行了8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
试用3种表达方式表示其测量结果。
解: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和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等3种1)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0max x x δ=±均值为8118i x x ==∑因为最大测量值为,最小测量值为,所以本次测量的最大误差为。
极限误差max δ取为最大误差的两倍,所以082.4420.0682.440.12x =±⨯=±2)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x t x x ∧±=σβ0标准偏差为s ==样本平均值x 的标准偏差的无偏估计值为ˆx σ== 自由度817ν=-=,置信概率0.95β=,查表得t 分布值 2.365t β=,所以082.44 2.3650.01482.440.033x =±⨯=±3)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0x x x x σ∧=±=±所以082.440.014x =±解题思路:1)给出公式;2)分别计算公式里面的各分项的值;3)将值代入公式,算出结果。
第2章 信号的描述与分析2.2 一个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为12ππ120ππ()4(cos sin )104304n n n n n y t t t ∞==++∑(t 的单位是秒) 求:1)基频0ω;2)信号的周期;3)信号的均值;4)将傅立叶级数表示成只含有正弦项的形式。
解:基波分量为12ππ120ππ()|cos sin 104304n y t t t ==+ 所以:1)基频0π(/)4rad s ω=2)信号的周期02π8()T s ω==3)信号的均值42a = 4)已知 2π120π,1030n n n n a b ==,所以4.0050n A n π=== 120π30arctan arctan arctan 202π10n n nn bn a ϕ=-=-=-所以有0011()cos()4 4.0050cos(arctan 20)24n n n n a n y t A n t n t πωϕπ∞∞===++=+-∑∑某振荡器的位移以100Hz 的频率在2至5mm 之间变化。
将位移信号表示成傅立叶级数,并绘制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
解:设该振荡器的位移表达式为()sin()s t A t B ωϕ=++由题意知100f Hz =振荡频率,所以有2200f ωππ==信号的幅值521.52A -== 信号的均值253.52B +== 信号的初相角0ϕ=所以有() 3.5 1.5sin(200)s t t π=+=3.5 1.5cos(200)2t ππ++即该信号为只含有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的周期信号。
2.5 求指数函数()e (00)atx t A a t -=>≥,的频谱。
√解:dt e Ae dt e t x X t j at t j ⎰⎰+∞--+∞∞--==0)()(ωωω()22)j a tAA A a j e a j a j a ωωωωω+∞-+-=-==+++((到此完成,题目未要求,可不必画频谱)|()|||()arctanA X j ωαωωφωα==+=-2.6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0cos t ω0cos ||()0 ||t t T x t t Tω<⎧=⎨≥⎩(题图2-6 )的傅里叶变换。
√()()j t X x t e dt ωω+∞--∞=⎰00TT00000012sin()sin()[]([sin c()sin c()]j t j t j t e e e dt T TT T T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到此式也可以)2. 7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esin atx t t ω-=的频谱。
√题图0000j j 022()()e sin 1j(e e )e 2())j tat j t t t at j t X x t edt t e dte dt a j ωωωωωωωωωω+∞+∞----∞+∞---==⋅=-=++⎰⎰⎰2.8 余弦信号()cos x t X t ω=的绝对均值x μ和均方根值rms x 。
√ 解:π20=TπωππμππXdt t X dt t x dt t x T T 2cos 21)(21)(12020x 0====⎰⎰⎰2)(1020X dt t x T x T rms ==⎰2. 9求()h t 的自相关函数。
√e (00)()0 (0)at t a h t t -⎧≥>=⎨<⎩, 解:对能量有限信号()h t 的相关函数()0()()()d ()x at a t x R x t x t tR e e dtττττ∞-∞∞--+=+=⋅⎰⎰202a at e e dt aτ-∞-=⎰20()2a at e e a τ--+∞=- 2a e aτ-=2.10求正弦波和方波的互相关函数。
√ 解法一:()sin x t t ω=,1(/23/2)()1(0/2,3/22)t y t t t πππππ<≤⎧⎪=⎨-<≤<≤⎪⎩ 01()lim ()()Txy T R x t y t dt T ττ→∞=+⎰1()()T x t y t dt T τ=+⎰/23/22/23/2[sin sin sin ]2tdt tdt tdt πτπτπττπτπτωωωωπ-----=-++-⎰⎰⎰ /23/22/23/2[cos |cos |cos |]2t t t πτπτπττπτπτωωωωπ-----=-+ 2sin ωτπ=解法二:因为()()xy yx R R ττ-=344441()lim ()()()1lim ()()sin ()sin ()2sin Txy T yx TT TT T T R x t y t dtT R y t x t dt T t dt t dt ττττωτωτωτπ→∞→∞-=+=-=-=--+-=⎰⎰⎰⎰2. 12 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cos A ωτ,请确定该信号的均方值2x ψ和均方根值rms x 。
√解:2(0)cos 0x x R A A φ===rms x ==3-16三个余弦信号1()cos 2x t t π=、2()cos 6x t t π=、3()cos10x t t π=进行采样,采样频率4Hz s f =,求三个采样输出序列,比较这三个结果,画出1()x t 、2()x t 、3()x t 的波形及采样点位置并解释频率混叠现象。
√ 解:114s s T f == 11()()()()()()()44s sn ssn n x t x t t nT x nT t nT n n x t δδδ∞=-∞∞=-∞∞=-∞=⋅-=-=-∑∑∑1()cos(2)()44cos()()24s n n n n x t t n nt πδπδ∞=-∞∞=-∞=-=-∑∑cos2n π=(也可以写成这种形式) 2()cos(6)()443cos()()24s n n n nx t t n n t πδπδ∞=-∞∞=-∞=-=-∑∑3cos2n π= 3()cos(2)()445cos()()24s n n n nx t t n n t πδπδ∞=-∞∞=-∞=-=-∑∑5cos2n π=∵ 8s ωπ=,πω21=,πω62=,πω103=∴12s ωω>, 1()x t 不产生混叠;22s ωω<、32s ωω<,2()x t 、3()x t 产生混叠。
第3章 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3. 5用一个时间常数为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 、2s 和5s 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将是多少?√ 解:∵一阶装置的幅频特性为:2)(11)(τωω+=A ,其中时间常数35.0=τ若测量周期分别为1s 时,即πππω2221===Tf则=+=211)(11)(τωωA∴振幅误差==-=-9.01)(11ωA3.6求周期信号()0.5cos100.2cos(10045)x t t t =+-o通过传递函数为1()0.0051H s s =+的装置后所得到的稳态响应。
√ 解:因为1()0.0051H s s =+,0.005τ∴=又因为()0.5cos100.2cos(10045)ox t t t =+- 令1()0.5cos10x t t =则:1()0.99875A ω==11()arctan() 2.86oϕωτω=-=- 令2()0.2cos(10045)ox t t =-则:2()0.894A ω==22()arctan()26.57oϕωτω=-=-()0.50.99875cos(10 2.86)0.20.894cos(1004526.57)o o o y t t t ∴=⨯-+⨯-- 0.5cos(10 2.86)0.18cos(10071.57)o o t t ≈-+-。
3. 10频率函数为23155072(10.01j )(1577536176j )ωωω++-的系统对正弦输入()10sin(62.8)x t t =的稳态响应的均值显示。
√解:222221222113155072()(10.01)(1577536176)11256210.01125612560.07()11256(),()10.01125612560.07()21()()10*(62.8)10.01()H j j j j j j H j H j j j j S H j X t t j A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Q 系统为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串联,灵敏度对于,输入222220000.851256()125612560.07()0.07,1256()0.998101020.850.99816.9660.70712n rms H j j j A x y y y ωωωζωω====+⨯+==∴===∴=⨯⨯⨯=∴=⨯=Q 对于有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 1.53.50.5s +和222411.4n n ns s ωωω++的两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 解:同上题,先将2个传递函数改写,求出1S 、2S :1.533.50.571s s =++,13S = 222411.4nn ns s ωωω++,241S = 两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21S S S ⨯==123设某力传感器可作为二阶振荡系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