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及零部件行业分析

合集下载

电器行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电器行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电器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电器行业的数据分析,揭示行业发展趋势、市场格局、消费者行为等关键信息,为行业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二、行业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电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达到 1.5万亿元,同比增长8.5%。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 产品结构我国电器行业产品结构主要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器件、电工电气等。

其中,家用电器占比最大,达到60%以上。

3. 产业链分析电器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销售。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钢铁、塑料、电子元件等;中游制造包括家电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下游销售包括家电零售、电商销售、出口等。

三、市场分析1. 市场增长动力(1)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电器产品的需求从基本功能向品质、智能化、环保等方面转变。

(2)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带动了家电需求的增长,尤其是新兴市场对家电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

(3)技术创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电器行业的产品升级和产业链优化。

2. 市场竞争格局(1)品牌集中度提高: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品牌集中度逐渐提高,一线品牌市场份额占比逐年上升。

(2)线上线下融合:电商平台的崛起改变了传统家电销售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3)跨界竞争:家电企业纷纷跨界进入其他领域,如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四、消费者行为分析1. 消费偏好(1)智能化: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等。

(2)节能环保:消费者对节能环保产品的关注度提高,如节能冰箱、节能洗衣机等。

(3)品质保障: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高品质、高性能的家电产品。

2. 购买渠道(1)线上购买: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线上购买成为消费者购买家电的主要渠道。

家电行业行业环境分析

家电行业行业环境分析

家电行业行业环境分析家电行业是指生产、制造、销售、维修家用电器的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电行业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洗衣机、冰箱、空调到电视、微波炉等家电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家电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对家电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1.宏观经济环境:家电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市场也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家电行业也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竞争的加剧。

2.政策环境:政府的政策对于家电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家电行业发展的政策,如家电下乡、消费券等政策,以促进家电产品的销售和消费升级。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能效标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和监管加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3.社会文化环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增加,家电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的品质、功能和外观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出了挑战。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健康、智能化、舒适性这些特点成为家电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

4.科技环境:科技的发展对于家电行业的产品更新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家电产品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智能化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便捷化的需求。

科技的应用也推动了家电行业的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产业竞争态势:家电行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价格战的频繁出现。

众多的家电企业在市场上进行激烈的竞争,销售渠道上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中国家电产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家电产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家电产业产能分析报告一、产能概述当前中国家电产业产能规模巨大,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和消费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电产业的产值达到 2.6万亿元,同比增长3.4%。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市场的扩大,中国家电产业的产能持续增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二、白电行业产能分析白电行业是中国家电产业的核心领域之一,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冰箱的年产量达到8000万台以上,洗衣机年产量达到9000万台以上,空调年产量达到1.5亿台以上。

这些数字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白电生产基地之一在白电行业中,拥有雄厚产能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海尔、美的、格力等知名品牌。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进行产能布局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三、数字家电行业产能分析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家电行业成为中国家电产业的新兴领域。

数字家电指的是具有数字化和智能化功能的家电产品,如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等。

这些产品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互联互通,还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便捷的用户体验。

中国数字家电行业的产能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电视的年产量超过4000万台,智能音箱的年产量超过2000万台。

与此同时,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也在迅猛发展,为数字家电的产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产能过剩和调整随着中国家电产能不断扩大,产能过剩的问题也逐渐浮现。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型家电企业面临着生存困境,产能利用率偏低。

此外,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一些传统家电产品的需求逐渐下滑,产能也可能过剩。

为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家电产业开始进行产能调整。

一方面,企业通过提升产品技术和品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以稳定产能利用率和提升盈利能力。

2023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趋于高端化和细分化

2023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趋于高端化和细分化

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趋于高端化和细分化近年来,家电消费升级大潮正渐渐向小家电领域扩散,越来越多的高端、智能、健康类的家电开头走入寻常百姓家。

顺应80、9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需求转变,家电厂商正加快转移阵地。

9月14日,海尔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家化公司之一利洁时集团宣布战略合作,开拓中国洗碗机市场。

而在上个月,小米刚刚发布了首款扫地机器人。

新消费群体带来新的消费结构。

随着消费升级和智能化浪潮全面到来,满意品质、健康、绿色消费的小家电和万物互联的智能家电将成为行业竞争的主战场。

以下是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家电“四大件”饱和,小家电异军突起过去30年,以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四大件为主的大家电在中国家庭的进展普及,成就了中国家电制造商的全球崛起。

随着市场的饱和和消费习惯的变迁,各种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非必需”小家电开头受到人们的青睐。

瞄准细分市场的家电新品类、新应用层出不穷,高端、智能、健康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成为拉动家电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是健康类小家电走俏。

榨汁机、原汁机、破壁机、豆浆机、真磨醇浆机、智能电饭煲、面包机、电烤箱……厨房炊具不仅种类繁多,还增加了更多的智能化和时尚因素。

家电在功能上花样翻新的背后,是人们对健康化、精细化、多样化饮食的不懈追求。

二是“懒人经济”至上,厨卫小家电加快更新换代。

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壮大,对时间的价值更加重视。

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炒菜机、等解放双手的新产品也开头走入中国市场。

以洗碗机为例,目前,国内洗碗机渗透率仅为1%,欧美发达国家的渗透率则达60%-70%。

据券商研报分析,随着产品功能大幅改善,消费者认知度渐渐加深,众多企业纷纷推出新品,中国洗碗机市场即将爆发。

依据测算,将来5年洗碗机行业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9.5%,5年后实现年销量200万台以上,有望成为厨房标配。

如今,海尔、美的、华帝、老板等国内厂商都纷纷推出洗碗机产品。

三是美容健身类家电渐渐被大众接受。

2023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2023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2024/4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稳经济政策效果显现,中国经济处于疫后修复和政策靠前发力的复苏上升期。

上半年,中国居民出行和部分服务类消费较快复苏,但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消费复苏进程相对滞后,不过复苏趋势不改。

在海外市场方面,欧美通胀同比数据继续回落,海外通胀压力和去库存压力有所缓解,自下半年开始出口有明显恢复,全年增速转正。

主营收入实现增长,利润有所恢复尽管面临全球经济疲软、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压力,2023年经中国家电行业仍然保持平稳增长,充分彰显出产业韧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规模以上家电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84万亿元,同比增长7%;利润为1564亿元,同比增长12.2%。

从家电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报告来看,龙头企业多数实现增长。

海尔智家年报显示,2023年,海尔智家实现营收2614.28亿元,同比增长7.33%;经营利润为169.21亿元,同比增长15.8%;归母净利润为165.97亿元,同比增长12.81%。

美的集团年报显示,2023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为3737.1亿元,同比增长8.1%,归母净利润为337.2亿元,同比增长14.1%。

格力电器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50亿~2100亿元,同比增长7.8%~10.4%;实现归母净利润270亿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信息咨询部 骆媛媛2023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运行形势分析2024/42021年1月2021年1月2021年1月2022年1月2022年1月2022年1月2023年1月2023年1月2023年1月2021年2月2021年2月2021年2月2022年2月2022年2月2022年2月2023年2月2023年2月2023年2月2021年3月2021年3月2021年3月2022年3月2022年3月2022年3月2023年3月2023年3月2023年3月2021年4月2021年4月2021年4月2022年4月2022年4月2022年4月2023年4月2023年4月2023年4月2021年5月2021年5月2021年5月2022年5月2022年5月2022年5月2023年5月2023年5月2023年5月2021年6月2021年6月2021年6月2022年6月2022年6月2022年6月2023年6月2023年6月2023年6月2021年7月2021年7月2021年7月2022年7月2022年7月2022年7月2023年7月2023年7月2023年7月2021年8月2021年8月2021年8月2022年8月2022年8月2022年8月2023年8月2023年8月2023年8月2021年9月2021年9月2021年9月2022年9月2022年9月2022年9月2023年9月2023年9月2023年9月2021年10月2021年10月2021年10月2022年10月2022年10月2022年10月2023年10月2023年10月2023年10月2021年11月2021年11月2021年11月2022年11月2022年11月2022年11月2023年11月2023年11月2023年11月2021年12月2021年12月2021年12月2022年12月2022年12月2022年12月2023年12月2023年12月2023年12月电饭锅吸尘器电热烘烤冷热饮水机电风扇吸油烟机燃气灶微波炉2500·2000150010005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40·3020100-10-20·(万台)(万台)(万台)(%)数据来源:产业在线数据来源:产业在线数据来源:产业在线数据来源:产业在线、国家统计局、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图1 2021〜2023年中国空调出货量月度走势图2 2021〜2023年中国冰箱出货量月度走势图3 2021〜2023年中国洗衣机出货量月度走势图4 2023年厨电及小家电分品类产量增幅情况~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

2024年家电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家电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况2024年,我国家电行业市场总体稳定增长,主要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以及政策支持。

尤其是智能家电的快速发展以及厨电、健康电器等细分市场的兴起,给家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二、智能家电智能家电是2024年家电行业的主要亮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家居品质和便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电作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等成为市场热销品。

此外,家居智能化概念的兴起也为智能家电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三、厨房电器厨房电器作为家电行业的传统品类,在2024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消费升级的趋势使得人们对厨房设备的要求更高,高端智能厨房电器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厨房电器的品类也不断扩大,如豆浆机、电饭煲等成为新的销售热点。

四、健康电器健康电器市场在2024年快速发展,主要受益于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空气净化器、除湿器等健康电器的销量大幅增长。

此外,以健康为主题的新品牌和新产品也不断涌现。

五、政策支持202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家电行业的发展,如提高家电产品能效的标准,以及加强对家电产品质量监管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提升我国家电行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产品升级和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竞争力逐渐增强。

国内知名品牌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实现增长。

在国际市场,中国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国内家电巨头积极推动品牌国际化进程。

七、未来趋势智能化、健康化和个性化将成为未来家电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家电行业将更加智能化和互联互通。

同时,人们对健康和个性化的需求也将推动家电产品升级和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2024年家电行业取得了稳定增长,智能家电、厨房电器和健康电器成为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也将对家电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024年家电流通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家电流通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是中国家电流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消费者购买能力下降等因素对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市场主要品牌等方面对2024年家电流通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家电流通行业市场规模较前两年略有下降,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数据,2024年该行业规模达到了约8000亿元,同比增长了5%左右。

这主要得益于中低端市场的强劲需求,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市场增长迅猛。

此外,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消费者对环保、能效的追求,能效等级较高的产品也得到了一定的市场认可。

二、发展趋势1.品类升级:家电流通行业正逐渐从传统大家电向智能、高端产品转型。

智能家电产品如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等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高端产品如冰箱、空调等也逐渐向多功能、高效能、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2.线上线下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家电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进行家电购买,而实体店则通过线上渠道拓展销售,以提供更便捷的购物环境和更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3.售后服务升级: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

家电流通企业需要加强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更全面、快捷的售后服务,以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三、市场主要品牌2024年家电流通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争相推出新品以争夺市场份额。

以下是市场主要品牌的简要分析:1.美的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流通企业之一,美的集团在2024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其通过产品的创新、质量的提升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成功抢占了市场份额并提高了品牌影响力。

2.海尔集团:海尔集团在2024年通过大力推进品牌升级和产品创新,成功走出了困境,并加强了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能力。

其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家电行业的宏环观境分析、行业分析和案例分析

家电行业的宏环观境分析、行业分析和案例分析

使用,保障消费者权益。
国际贸易政策
03
政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推动家电产品出口,拓展海外市
场。
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家电市场 需求逐步恢复,为家电行业提供 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消费者购买力
经济增长带来消费者购买力的提 升,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家 电产品的需求增加。
原材料价格波动
家电行业涉及多种原材料,如钢 铁、塑料等,其价格波动对行业 成本及盈利状况产生影响。
技术创新
家电行业不断推陈出新,技术创 新层出不穷,如智能家居、物联 网等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带
来新的动力。
节能环保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技 术在家电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推动 了行业的绿色发展。
互联网与大数据
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为家 电行业提供了精准的市场分析和个 性化的产品定制服务。
01
02
03
上游产业
家电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 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 件制造商等,如钢铁、塑 料、电子元器件等。
中游产业
中游产业主要是家电制造 商,负责将原材料和零部 件加工成最终的家电产品。
下游产业
下游产业包括家电销售渠 道、售后服务等,涉及家 电产品的流通和消费环节。
家电行业竞争格局
品牌竞争
家电行业竞争激烈,品牌竞争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知名品牌如海尔、 美的、格力等在家电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绿色环保技术
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家电企业研发更加环保、节能的产品,符合国 家政策导向和消费者需求。
新材料应用
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为家电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石墨烯、陶 瓷等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升产品性能和外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一、行业概况
家用电器是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气和电子器具,包括制冷电器、空调器、清洁电器、厨房电器、电暖器具、整容保健电器、声像电器和其他电器等八大类。

从产品类别来看,家电可分为大家电、小家电及消费电子三大类,其中大家电包括白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黑家电(电视机)两类。

图表30:各类家电产品特点
家电制造成本中有70%来自于零部件,零部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家电质量的好坏。

家用电器零部件种类较多,包括冷凝器、蒸发器、传感器、磁控管等核心部件,以及电子元器件、线路板、电源输入组件、内部连接组件、外观结构件、五金冲压件等非核心部件,在国家统计局《国民
经济行业分类》中对应的代码为3957。

不同家电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原料有所区别,但都主要为家电整机组装企业配套,行业发展主要受下游家电市场的影响与制约。

因此其发展特点、经营模式等有很大相似性。

图表错误!未指定顺序。

:家用电器主要零部件
1
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其中,家电整机产品出口额在全球出口市场比重约为30%;小家电在全球出口市场约占60%;微波炉、空调器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约占75%和57%,压缩式冰箱比重达30%,全自动洗衣机的比重为23%。

零部件生产对家电制造行业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家电整机70%的成本都来自于零部件,因此家电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所用的零部件质量是否优良。

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电业的快速发展,配件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从产能、质量、技术等方
面全面提升配套能力,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冰箱压缩机产能超过1.4亿台;空调
压缩机行业的年产能已经超过1.2亿台,但尚无法满足空调整机生产的采购需求。

目前,广东美芝增加三条变频压缩机生产线,预计在2015年年产能达到5500万台。

上海日立的年产能也在2011年扩大至1800万台。

主要配套格力电器空调生产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产能已经超过1600万台。

此外,松下万宝压缩机、三菱电机、华润三洋、西安庆安等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也都有生产线改造、新建生产线项目上马等扩产计划。

此外,家电零部件中的压缩机、电机、控制器、模具及各类原材料的技术进步,更带动了家电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

美的、格力等一些家电大企业已经在压缩机、电机等上游核心技术
2
为了∙

长、费用较高。

另一方面,出口的家用电器产品各个零部件制造企业均经过认证,家电制造企业的零部件只能向经认证供应商采购。

如果更换供应商,家电制造企业需要重新认证并报备。

因此,为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家电制造企业一般不轻易变更既定零部件供应商。

这也给新进入者构筑了一定的壁垒。

∙规模壁垒。

大型家电制造厂商对长期合作供应商的生产规模要求较高,而且交货期较紧,一般三至五天以内即要求交货。

因此,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投入较多的设备和资金,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具备快速、大批量、持续的供货保障能力,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市场的订单需求。

品牌认知度。

家用电器制造行业由于集中程度较高,相应地,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企业规模是家电零部件企业与下游客户议价并开拓市场的前提条件。

对于新进入的企业而言,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市场口碑,很难快速打开市场,从而构成了进入家电零部件行业的实质性障碍之一。

3.技术特点
我国家电产品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目前我国家电产品能效标准共13个,涉及了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变频空调器、电饭锅等主要家电产品,促进了家电产品的能效水平持续提升,其中部家电产品的能效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
(2
(3
4
长三角家电产业群中,江苏沿长江流域以西门子、伊莱克斯、LG为代表的大家电和SAKURA、ARISTON、AO.SMITH等小家电外资家电品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上海目前逐渐将家电产业转给国外品牌来经营,引入了上海惠而浦、上海三菱电机等外资企业。

同时,三大产业群之间的内部要素流动也越来越频繁。

海尔除了在胶东半岛有众多的供应商外,在宁波也设有多家供应商;美的设厂芜湖、武汉,华凌进驻合肥,格力在江苏等全国市场的布局。

家电零部件的行业格局受到下游家电行业格局变化的影响,目前,少数家电零部件制造企业由于产品质量、性价比、供货速度等方面的优势,获得了大型家电生产企业的青睐,与下游客户保持
着持久稳固的合作关系。

如上海日立电器、广东美芝、恩布拉科、黄石东贝、加西贝拉、和晶科技等。

其中,广东美芝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空调压缩机制造企业,压缩机产销规模居全球第一,空调压缩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5%;恩布拉科的高端压缩机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和晶科技是国内家电智能控制器的主要供应商,其冰箱智能控制器占苏州三星冰箱智能控制器采购数额的76.50%、占三星全球采购总额的17.54%,占海信集团冰箱智能控制器采购数额81%;热水炉智能控制器占威能国内热水炉智能控制器采购数额的100%。

布,
5
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出台了《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我国家用电器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我国从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的转变,保持产业规模的适度增长,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要点:
产品发展方向:在发展节能环保健康智能化产品的总体方向下,重点发展高端家电产品,大力发展新兴家电产品,积极推广与开发小家电产品,推进家电工业节能减排工作。

技术发展方向:“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将成为家电产业升级的关键,主要家电产品能效水平要平均提高15%。

政策支持:对家电工业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重大装备技术改造、新型的节能环保产品、创新产品的产业化试点及市场化等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着重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来提升整机发展水平;给予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基金支持和外贸基金支持。

发展目标:“十二五”期末家电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9.2%,继全球产量规模实现第一后,成为全球销量第一。

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家电出口额目标将达600亿美元,年均增长8.4%。

三、产业链分析
量为40
(1
成本的
(2
(3
本的
(4
程序,在工艺流程、技术研发水平、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接受家电制造企业的考核,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

新进入市场的家电零部件制造企业,从初步接触到最终成为主要供应商,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四、行业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

家电零部件企业主要产品直接应用于家电制造行业,销售受下游家电行业影响较大。

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中,家用电器行业仍将是我国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长期向
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但家电行业可能受到宏观经济、消费趋向、行业周期等多方面影响,若国际国内家电消费需求下降,将对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2)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家电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制品、有色金属制品以及多种化工材料,这些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波动较大。

而目前家电产品竞争激烈,当原材料价格出现持续上涨时,无法完全转移成本,因此使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压缩。

(3)产品技术无法跟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风险。

由于部分家电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更新换代加快,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对家电零部件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必须与下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